课时检测卷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测试(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测试(含参考答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时间:2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下列现象中,与蜡烛燃烧时所观察到的现象不符的是:()A.发出黄白色的火焰 B.火焰上方如果罩一干燥烧杯时能发现烧杯内壁上有水珠C.蜡烛靠近火焰处熔化变成液体 D.蜡烛燃烧时浓烟滚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蜡烛燃烧时发出亮黄色的光,故A说法符合观察现象;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能发现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故B说法符合观察现象;C.蜡烛靠近火焰处熔化变成液体,故C说法符合观察现象;D.点燃蜡烛能持续燃烧,有少量黑烟,故D说法不符合观察现象;故选D.考点:实验现象的描述2.下列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C.在火焰上放置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D.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新物质。

ACD分别说明了有炭黑、水、二氧化碳这些新物质生成,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属于蜡烛燃烧伴随的现象,这些现象只能用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也就是说,有些化学反应会发光放热,但发光放热的并不一定都是化学反应。

考点:蜡烛燃烧的探究3.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佳怡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

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属于做出假设.故选A。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4.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B.蜡烛在燃烧前由固体变为液体C.将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可以变浑D.吹灭燃着蜡烛产生的白烟主要是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蜡烛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并放出热量,正确;B、点燃棉线灯芯,可以看到灯芯下方的石蜡受热熔化,由固体变为液体,正确;C、将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正确;D、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成的石蜡小颗粒形成的,可以燃烧,不是二氧化碳,错误.故选D。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含答案)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检测卷一、选择题1.实验室里的下列仪器,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A.量筒B.漏斗C.烧杯D.玻璃棒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A.B.C.D.3.下列仪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量筒——配制溶液B.烧杯——贮存气体C.长颈漏斗——过滤D.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过滤 B.取用液体药品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除去CO中的水蒸气5.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有湿抹布扑盖B.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C.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硝酸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6.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B.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D.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点燃酒精灯D.过滤8.下列实验的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A.药品取用:将试管竖直,垂直放入锌粒B.区别物质:用pH试纸可以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C.气体净化: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通入O2点燃D.气体收集:CO2和O2密度比空气大,故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D、不随意触碰未知化学试剂11.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在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3.在 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14.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15.蒸发食盐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B.当蒸发皿中有少量固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C.停止加热后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停止加热后还需要继续搅拌二、填空题16.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都用到的仪器是(填名称);(2)仪器C在实验中的用途是;(3)描述装置D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并放出热量;(4)装置E中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提出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怎样的呢?交流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实例讨论。

归纳总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

知识拓展 科学探究的形式有多种,实验、调查、讨论等都是科学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不是一定都按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一步步进行,可根据实际的研究 内容 选择其中几个环节进行。

探究点二 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在实验时,我们在实验前观察什么?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什么?实验后又观察什么呢?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描述呢?交流讨论 讨论相关的原因。

归纳总结1. 学习化学实验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点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取一根火柴梗,(或在蜡烛的火课堂讨论1. 蜡烛燃烧时状态有没有什么改变?2. 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放置的时间长了,会有什么现象?3. 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归纳总结1.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此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写在了箭头的上方。

课题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解析版)

课题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解析版)

课题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019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2.(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试剂B.加热液体C.检查气密性D.闻气体气味【答案】C【解析】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拇指与食指捏在胶头的两侧,中指与无名指夹在胶头与玻璃管的连接处,选项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入,同时手持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选项错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将导管的出气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产生气泡,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选项正确;D、闻药品气味时,不能把鼻孔直接凑到试剂瓶口闻药品气味,应将打开瓶塞的试剂瓶放在面前,用手在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闻药品气味,选项错误,故选C。

3.(广西百色市2019年中考)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取用粉末状固体B.检验装置气密性C.取液时挤入空气D.点燃酒精灯【答案】B【解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选择题:1.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2.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熄灭后有白烟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3.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下列气体中,能使木条熄灭的是()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人呼出的气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氧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②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③水蒸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6.要用最简便的方法证明可乐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可将可乐饮料中的气体()A.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柴检验B.收集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C.将澄清的石灰水加入可乐饮料中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7.下列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二、填空简答题:1.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以及对的观察、和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探究活动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2)关注物质的;(3)关注物质的及其。

3.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人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有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间发生了交换。

4.下列现象中:①夏天,从冰柜中拿出冷饮,过一段时间后,冷饮瓶的外壁上就出现水珠;②冬天,人说话时,可看到呼出的气体变成水雾;③松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几天后,饼干就变得不脆了;④夏天吹空调时,可看到空调冷气吹到的地方有“冷气雾”;⑤在空气中对着干冷的玻璃杯哈气时,玻璃杯的壁上出现水雾。

九年级 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  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及答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姓名________________01 知识管理1.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化学科学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______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上的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是通过______得出的。

化学实验:观察变化时要对物质在变化前、________和________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前:蜡烛是白色固体,______溶于水,且密度______水。

燃烧时:蜡烛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层,其中______温度最高;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______生成;用一个用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还有__________生成。

熄灭后:白烟从烛芯冒出,若点燃白烟,能被点燃。

1.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时,小亮提出:“人体呼出的气体可能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多。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2.在擦玻璃时,人们常向玻璃“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

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3.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4.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不能被点燃5.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6.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检测(附2套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检测(附2套试卷)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澄清石灰水,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实验D.交流讨论答案 C 猜想或讨论的结果不一定和实际相符,查阅资料有利于选择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只有通过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才可以确认物质。

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对石蜡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或结论描述错误的是( )A.蜡烛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C.加热时应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D.石蜡燃烧只生成水答案 D 将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充分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D。

3.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

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答案 B 该看法是学生类比推测出来的,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故选B。

4.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要证明这种气体的存在,可将可乐中的气体 ( )A.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柴检验B.收集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C.将澄清的石灰水加入可乐中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答案 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将可乐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进行检验,故选D。

5.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答案 B 澄清石灰水与氧气不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故选B。

二、填空题6.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1)①蜡烛燃烧产生黄白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受热时熔化属于变化。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2)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白烟主要是的固体小颗粒。

答案(1)①物理②高③水二氧化碳浑浊(2)石蜡解析(1)①受热熔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②外焰温度最高,所以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习题精选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习题精选 (新版)新人教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数学计算B.化学实验C.逻辑推理D.物理测量2.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C.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3.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4.下面记录的是探究普通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是()A.普通蜡烛是手感滑腻的固体B.普通蜡烛放入水中会下沉C.蜡烛燃烧的火焰可以分为三层D.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可以被点燃5.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6.下列收集人体呼出气体的操作正确的是()A.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迅速从水中取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后取出,正放在桌上D.集气瓶集满气体后,放在水中,等用时再从水中取出7.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如图l—7所示的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A.a熄灭,b更旺B.a更旺,b熄灭C.a、b都变旺D.a、b都熄灭8.通过下列实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1)小白鼠放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 .(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瓶壁和液面会出现一些白色的固体物质,说明 .(3)夏天盛放冰块的杯子外壁常常附有一层水珠,说明 .9.探究实验:专用仓库要求控制库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需要对库内气体进行取样检查,你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取出库内气体的试样?参考答案1.B2.B正提示:描述实验时的现象一般不能将生成物的名称说出]3.D[提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发出黄色火焰,没有白烟产生]4.B[提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探究普通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现象的观察,可知普通蜡烛放入水中不会下沉,这是因为石蜡的密度小于水]5.B[提示:氧气可支持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木条燃烧不旺,故B错误]6.C正提示:玻璃片应从一侧往另一侧推,玻璃片应在水中盖住,不能取出后再盖,集气瓶集满气体后不能放在水中]7.B[提示:氧气支持燃烧,会使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会使木条熄灭]8.(1)空气中含有氧气(2)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3)空气中含有水蒸气9.可用以下方法,仪器:注射器及封口或集气瓶及玻璃片;操作方法:先将100mL注射器推到顶,到仓库抽取空气,并密封气体样品,或先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拿到仓库,然后将水倒尽,再盖好玻璃片拿出仓库,即收集到仓库内的空气.其他方法只要简单、合理亦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检测(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检测(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澄清石灰水,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实验D.交流讨论答案 C 猜想或讨论的结果不一定和实际相符,查阅资料有利于选择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只有通过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才可以确认物质。

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对石蜡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或结论描述错误的是( )A.蜡烛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C.加热时应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D.石蜡燃烧只生成水答案 D 将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充分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D。

3.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

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答案 B 该看法是学生类比推测出来的,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故选B。

4.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要证明这种气体的存在,可将可乐中的气体 ( )A.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柴检验B.收集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C.将澄清的石灰水加入可乐中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答案 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将可乐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进行检验,故选D。

5.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答案 B 澄清石灰水与氧气不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故选B。

二、填空题6.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1)①蜡烛燃烧产生黄白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受热时熔化属于变化。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2)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白烟主要是的固体小颗粒。

答案(1)①物理②高③水二氧化碳浑浊(2)石蜡解析(1)①受热熔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②外焰温度最高,所以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测试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测试题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2012年兰州市)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 得出结论2.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A.阅读B.调查C.实验 D.计算3.对蜡烛燃烧实验,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吹灭蜡烛,火焰上方有白烟出现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点燃蜡烛时,石蜡先熔化后燃烧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4. 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5.指出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6. 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蜡烛芯上的现象。

(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制作过程中需将石蜡凝固,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

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石蜡蒸汽。

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

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实验测出的人的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1) 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2)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练习(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练习(含参考答案)

(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 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 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课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
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判断蜡烛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 A.B.C 均是描述了蜡烛燃烧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 依据;而选项 D 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 D 考点:蜡烛燃烧的探究 2.下列有关蜡烛性质或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蜡烛呈液态,不溶于水 B.常温下,蜡烛呈固态,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C.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 A 关于常温下蜡烛呈液态的描述显然是错误的,该选项排除,选项 B 常温下蜡烛易溶于水 的判断错误,排除该选项,选项 C 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检测该气体的特征 反应,该选项正确,选项 D 白烟中含有高温液态的蜡烛,是可以点燃的。 考点:蜡烛燃烧的探究 3.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 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 ) 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蜡烛刚熄灭时,烛芯冒出的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说明该白烟 具有可燃性不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和水蒸气,它是石蜡的固体颗粒。故选 D。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 4.有关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95)1.化学研究离不开科学探究图中是一条银白色金属,有的同学认为它是铁制的,在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该同学提出的“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图A中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图B中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观察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图C中用火柴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说明蜡烛受热后产生了。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图中步骤(2)操作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填“易”或“不易”)溶于水。

下表是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4.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5.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入室内,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氮气6.对有关蜡烛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蜡烛先熔化后燃烧B.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用火柴去点刚熄灭蜡烛时的白烟,不能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放热,并产生黑烟7.通过探究“我们的呼吸作用”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水蒸气8.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

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1.【答案】:设计实验2.【答案】:a;外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石蜡蒸气3.【答案】:不易;步骤(3):插入呼出的气体中的小木条比空气中的小木条熄灭得快;步骤(4):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等体积的空气,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步骤(5):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另一块玻璃片上无明显现象;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4.【答案】:C5.【答案】:C6.【答案】:C7.【答案】:D【解析】:人吸入空气后,空气中的氧气与体内的物质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出能量。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试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试题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

2.观察变化时要对物质在变化前、和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3.用小刀轻轻地在蜡烛表面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

把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

4.蜡烛火焰分为、、,其中的温度最高。

5.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但和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低。

【课堂练习】: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2.下列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3.小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4.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观察 B.实验 C.假设 D.做结论5.将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加入如图所示的两个集气瓶中。

(集气瓶Ⅰ盛有空气,集气瓶Ⅱ盛有人体呼出的气体),振荡后,集气瓶Ⅰ中无变化,集气瓶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现象,其原因是()A.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B.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C.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6.某同学为了研究酒精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把他的探究情况完成.(1)通过观察酒精灯内的酒精,酒精的颜色是色体;(2)闻闻它的气味,酒精有的气味;(3)用滴管吸取一些酒精滴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见酒精(填“溶”或“不溶”)于水;(4)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然后把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出现,把烧杯倒立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通过这两个现象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测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测评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A. 计算B. 测量C. 实验D.推理2、下列关于蜡烛性质的述说错误的是()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B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C常温下,蜡烛呈固态D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蜡烛时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点燃3、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了()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什么变化都没有4、下列现象中与蜡烛燃烧的现象不相符的是()A.发光放热B.照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滴生成C.蜡烛逐渐变短D.有黑烟生成并伴刺激性气味5、以下观察水的三态变化的探究活动步骤,其中没有体现化学学习特点的是()A.常温下观察水的颜色状态B.用天平称量一杯水的质量C.将水放在冰箱冷冻再观察水的状态D.在煮沸的水的上方放一块玻璃片观察现象6、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推理7、1)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____层,____最亮,____最暗。

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____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____温度最高,____温度最低。

(2)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____________;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

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______和______。

(3)、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白烟,点燃这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九年级化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含答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二板块你应尽力完成,第三板块则由你决定取舍) 第一板块 本课题你学到多少基础知识?不妨检测一下。

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观察实验的基本要领是:(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 ; (3)2.做化学实验的基本过程是: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描述实验现象→( )→得出可靠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3.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能使 变浑浊。

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用 来区分。

4.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 、 、 。

其中 温度最高。

5.下表是某学生探究蜡烛燃烧火焰和产物的实验报告,在空格中用简练的文字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

6.在“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中,下列结论正确是(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D.我们呼出的气体易溶于水。

第二板块 你能把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吗?祝你成功!7.学生实验的正确程序是( )①及时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②预习实验内容 ③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④检查仪器用品是否齐全 ⑤拆装置,并清洁A.②④③⑤①B.②⑤③④①C.②③④⑤①D.②④③①⑤ 8.向盛有下列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入数滴石灰水,不能使其变浑浊的是( ) ①氧气 ②空气 ③人体呼出的气体 ④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 9.下面三瓶气体A 、B 、C ,分别盛有空气、氧气和人体呼 出的气体中的一种,请你用实验的方法区分出来10.*整理本课题中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不同”过程的实验记录,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一细木条放入火焰中,约2s 后立即取出。

木条中间被烧的痕迹最轻,越向两侧,被烧的痕迹越重。

(2)将冷而干燥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个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

完整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题有答案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选择题1.XXX拿磁铁吸银手镯,属于科学探索中的实验过程。

答案:B2.描述石蜡的物理性质的是“石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答案:A3.小军对红蜡烛做出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硬度大”。

答案:D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C5.将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中后取出,放置在外焰的部分被烧黑最明显。

答案:D6.XXX得出的如下结论中,错误的是“④燃烧时发生了物理变化”。

答案:D7.从蜡烛上切下的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答案:B8.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

答案:B9.火焰分成三层是对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

答案:C10.描述石蜡的性质的是“石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答案:A二、填空题11.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答案:小于。

1.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结论:氧气是维持燃烧的必要气体。

2.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比较的三种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

结论:人体呼吸时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进两个收集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都不熄灭。

结论: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含有氧气,能维持燃烧。

4.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结论:排水法是收集气体的一种方法,可以用于收集呼出的气体。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浑浊的沉淀。

B。

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

C。

二氧化碳可以熄灭燃烧的木条。

D。

空气可以维持物质的燃烧。

6.将燃着的火柴分别插入如右图所示的a、b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B)a更旺,b熄灭。

7.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②③。

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练习题有答案

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练习题有答案

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测试题(第1课时)一、选择题1.奶奶在小商贩那边买到一个银手镯,小红以为它可能是假的,准备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研究中的()。

A.假定 B.实验 C.察看 D.做出结论2.在蜡烛焚烧实验中,以下表达属于描绘白腊物理性质的是()。

A.白腊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B.白腊焚烧前先融化成无色液体C.白腊焚烧时发出黄色的光,放出热量D.白腊焚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3.小军对一支红蜡烛未做考证就做出以下判断,你以为不正确的选项是()。

A.有油腻感B.难溶于水C.密度比水大D.硬度大4.蜡烛在空气中焚烧后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灰烬5.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秒后拿出,可察看到火柴梗()。

A.搁置在内焰的部分被烧黑最显然B.搁置在焰心的部分被烧黑最显然C.平均地被烧黑D.搁置在外焰的部分被烧黑最显然6.经过对蜡烛及其焚烧的研究,小丽得出以下结论:①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②蜡烛焚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③焚烧时发光、放热;④焚烧时发生了物理变化。

错误的选项是()。

A.①B.②C.③D.④7.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白腊,放入水中,白腊浮在水面,说明白腊的密度()。

A.比水大B.比水小C.与水相同大D.没法判断8.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了然()。

A.蜡烛中含有水B.蜡烛焚烧时生成了水C.可能是空气中的水,不足以证明什么D.可能都正确,但还要有进一步的实考证明9.对蜡烛焚烧实验现象描绘错误的选项是()。

A.蜡烛受热时从顶部开始渐渐融化成液态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C.火焰分红三层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0.在蜡烛焚烧实验中,以下表达属于白腊性质的是( )。

A.白腊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B.白腊焚烧前先融化成无色液体C.白腊焚烧时发出黄色的光,放出热量D.白腊焚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填空题1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白腊 )及其焚烧进行了以下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基础是( )
A.化学实验
B.建立假设
C.逻辑推理
D.收集证据
答案 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化学实验,故选A。

2.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 )
A.严谨的科学态度
B.科学的实验方法
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D.偶然的巧合
答案 D 化学实验是一项严谨、科学的探究过程,实验成功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以及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偶然的巧合不是实验成功的必然因素,故选D。

3.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澄清石灰水,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实验
D.交流讨论
答案 C 猜想假设、交流讨论的结果不一定和实际相符,查阅资料有利于设计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只有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才可以确认物质,故选C。

4.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 )
A.二氧化碳比氧气多
B.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全部是二氧化碳,不含氧气
答案 C 人体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故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故选C。

5.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答案 B 澄清石灰水与氧气不反应,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故选B。

6.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黄白色火焰
C.火焰分成三层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 D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故选D。

二、填空题
7.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结论:(1)①蜡烛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受热时熔化属于变化。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2)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白烟主要是的固体小颗粒。

答案(1)①物理②高③水二氧化碳浑浊(2)石蜡
解析(1)①石蜡受热熔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②外焰温度最高,所以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该白烟主要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8.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
一、都是化学变化;
二、。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a. ;
b.手摸烧杯壁有感觉;
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2)将烧杯迅速倒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分析:该现象说明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有,蜡烛燃烧为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通电中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 。

【获得结论】猜想二正确。

答案【猜想与假设】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收集证据】(1)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发烫(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化学(3)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到热灯丝为银白色固体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解析【收集证据】(1)蜡烛燃烧放出热量,所以感觉到烧杯外壁变热;蜡烛燃烧生成水,所以会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将烧杯迅速倒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3)白炽灯通电后发光、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9.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空气中的气体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含量(%) 78 16 4 1.1 0.9
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步骤验证依据
(1)
(2) 根据,判断CO2含量
不同
(3) 根据,判断O2含量
不同
(4) 根据,判断含水量
不同
答案
实验步骤验证依据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
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
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呼出
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
玻璃片上是否出现水雾
块哈气
解析二氧化碳可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不同。

根据燃着的小木条在呼出气体与空气中燃烧的时间长短或燃烧的剧烈程度(快慢)差异,可以比较氧气含量的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