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弧圈球技术
怎样拉弧圈球
怎样拉弧圈球怎样拉弧圈球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要求远动员“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拉弧圈球就是特技之一。
1、正确握拍。
拉球时大拇指压拍,食指稍微放松以便击球时根据球的旋转调整拍形,球拍后中指一定要顶拍(江加良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并拢于中指,并称此握法手指较为敏感),无名指也可辅助用力(李富荣是将无名指轻抵底板、郗恩庭则将无名指落在底板)。
注意:握拍不能握得太死(虎口卡得太深),握得太死就影响手腕的灵活性;也不能太松(虎口上移到拍柄的末尾),太松将影响拍型的稳定。
2、正确站位。
正手拉球前的基本战位姿势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右手为例),一般情况下球拍置于腹前,重心在两脚之间,稍向前倾以利于起动。
收腹、含胸,膝关节略有弯曲,但不要蹲下去,以保持较高的重心。
3、重心转换。
当来球接近球网时,伴随着手臂的移动,开始进行重心移动。
在重心移动时,腰部略有转动,但不要转动过大,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在右脚上就可以了。
在重心移到右脚后,右肩略有下沉。
支撑腿略弯曲,但不能弯曲过大,以免造成重心过低发不上力。
在重心移动过程中,腰部和腹部要收住,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
重心在脚上的位置是全脚掌略靠前外侧,这样可充分发挥向左前上方蹬地的效果。
4、正确引拍。
在重心移动的同时,球拍经腹前向右斜后下方移动。
在这一动作中,任何多余动作都是没有用的。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经最经济的路线把球拍放在合适的位置。
并且要自然。
正手拉球一般的引拍位置,是在身体右侧腰部下方,大腿中段的后方一点。
肩部要保持适当的紧张。
不能把肩部完全打开,这样会影响拉球时的动量转递。
手臂放松,前臂和上臂不要在一条绝对线上,也就是说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这样容易造成僵硬。
但肘关节的夹角一般应在170°间,即引拍的幅度要大,才能尽可能地增大挥拍的动作和半径。
在引拍过程中,对于学习拉弧圈球的人来说,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向后拉肘,或向上抬肘,这样极大的影响拉球发力。
弧圈球——精选推荐
弧圈球想学习拉弧圈的朋友先下功夫把脚上的蹬地发力,膝盖的曲伸发力及转腰发力动作练好,这样你的弧圈球就成功一半了。
脚、膝及腰的发力动作实际上是控制身体重心运动的迎球动作,即前面所说的打,用它来实现拍子的迎球吃球,把球挤压进海绵里,为下一步的发力摩擦创造必要条件,而下面要说的手臂上的动作则是实现摩擦球的动作了。
要想实现摩擦球,用力方向必须是球的切线方向,即拍面角度的控制至关重要,要严格控制拍面角度,使用力方向与拍面保证合适的角度,进行有效地摩擦球,一般情况下,拉前冲时要大胆压拍,而拉加转时则拍面稍前倾即可。
在拉球时要保持好拍面的角度,不要有翻腕动作,以保证稳定的吃球角度。
再有,只有把拍面压下来才能实现收缩前臂摩擦球的动作,即只有压下拍来,肘尖才能指向后下方,收前臂的方向才是前上方,否则如果拍面太竖,肘尖会朝下,收前臂方向会向上,而且极容易出现拍面外翻动作,这就业余爱好者经常出现的错误习惯动作。
以上动作就是拉弧圈球动作,难点有几个方面,一是膝盖上的动作,要有明显的曲伸,来实现重心的升降,保证拉球向上的力量;二是拍面角度,需要用心控制压拍动作,否则极易把拍面竖起来,导致不能很好收缩前臂摩擦球;三是引拍位置,要低于来球,否则也难以实现拉球时重心的提升,而且如果引拍位置偏高,也不敢把拍面压下来,否则一定是往网上打;四是引拍时一定要把手臂伸开,接近伸直,否则难以保证击球时收缩前臂的动作。
整个手臂挥动平面与地面形成的夹角,决定了是向上拉还是向前冲。
一般与地面成70到80度角时为向上拉(即高吊弧圈);与地面成40到50度角为向前拉(即前冲弧圈)。
但由于很多前冲弧圈是打磨结合的,有了打的撞击力,球脱拍较快(这是相对于纯粹摩擦的前冲弧圈),所以,50到60度的前倾角击球也是可行的。
2、向左、向右和向中:向左方拉时,在起动时适度向内钩腕;向右方拉时,在起动时适度向外伸腕;向中间拉时,在起动时保持直腕。
弧圈击球点和击球时机:1、击球点:右腰侧上方与腰的距离约一肘半,与身体所在的平面约成45度角处为最佳。
浅析弧圈球技术特点与训练
·研究探讨·293浅析弧圈球技术特点与训练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丁光雪前言我国是乒乓球大国,近来中国的乒乓球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谈到乒乓球,弧圈球是不可或缺的话题。
弧圈球技术在乒乓球的各项技术中,攻击力最强,稳定性也非常好,它将乒乓球的旋转力量和速度不断地结合,成为了当今乒乓球技术的主流进攻手段。
简单来说,弧圈球就是强烈的上旋球。
1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历程根据文献记载,弧圈球最早起源于日本。
正是因为有上旋球技术的发明,使日本在50年代的乒乓球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独特的中远台抽球技术独步天下,风靡乒乓球界。
打败了以削球为主的占据乒坛数十年的欧洲运动选手。
从此乒乓球技术进入了攻球的时代。
但是日本队离台较远,速度较慢的弱点被中国队抓住,中国队利用近台快攻技术是日本队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日本队的远台抽球具有上旋的特点,在被中国队用速度快的特点打败之后进行反思总结,在上旋球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形成了运动轨迹有明显弧线的技术,这就是所谓的弧圈球。
80年代之后,中国对弧圈球技术有了新的了解,对技术有了进一步的革新。
运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蔡振华、郭跃华等一群中国弧圈球高手踊跃出现。
这一时期的中国运动员形成了近台拉前冲弧圈的技术,使得中国的弧圈球技术打欧洲弧圈球技术的局面的形成,中国乒乓球把弧圈球和快攻组合形成了现在弧圈球加护的主流特征。
2弧圈球的技术特点弧圈球成为当今乒乓球技术中的主流进攻手段,因其有很多适合进攻的特点。
2.1它能产生强烈的上旋,制造事宜的弧线,提高回球的稳定性。
由于拉弧圈球时产生的摩擦力,使球产生强烈的上旋,球体的强烈旋转,会因球体的上沿和下沿不同的气流而产生压力差,这种压力差再加上球体自身的重量,会使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运动轨迹产生较大弯曲程度的弧线,并俯冲向球台。
这种现象会使球更加稳健的落到对方台面,提高了回球的稳定性。
2.2有多个击球时机。
攻球一般要击球的上升球才能发挥其进攻的效果,而弧圈球既可以在球上升到最高点击球,又可以在球的下降期击球,相对于攻球,有较多的攻球时机,大大地提高了进攻得手的几率。
弧圈球的练习方法
弧圈球的练习方法2011-6-21 20:07:00来源: 体坛ABC作者:管理员进入论坛浏览量:1315弧圈球,一向被乒乓达人们津津乐道,弧圈球,已经成为专业与业余球界在进攻中的利器,是所有乒乓球爱好者都想掌握的高级技术。
那么,什么是弧圈球中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呢?!我的回答是:如何把力量转化为旋转是学会弧圈球的最关键因素!理由如下:弧圈球的它是一种强烈的上旋球,特点是既有强大的攻击力又有很强的稳定性。
看完弧圈球的定义就明白了,强烈的上旋球,有强大的攻击力又很稳定。
因为有了强烈的上旋,再加上非常快的速度,想攻击力不强大都不中~~~~因为有了强烈的上旋,想不稳定都难!结论自然就出来了,强烈的上旋是弧圈球的本质特征。
见过很多的球友打球,包括世界一流的球员打球,有的人并没有完全做到将自己的力量转化成旋转。
例如,日本选手水谷隼,他的弧圈球,自身发力一般,引拍时,小臂没有完全打开,拉球时,小臂发力自然不好,虽然他手感一流,但毕竟不会主动发力,仅凭手感好,借力与对方周旋,经常在下降后期兜着球拉,即使是主动进攻,也因为发力不畅,没有爆板,因此始终不能跨入世界超一流选手的行列。
波尔虽然也是小臂没有完全打开,但他比水谷打开的稍大,并且自身发力条件比水要强出许多,并且其拉球更多的是讲究落点与多回合技术,再加上其他技术非常先进,因此,波尔进入了世界超一流的行列。
但其正手终因没有将小臂打开并且双脚站位太平,所以,力量并不是最强悍的!正手发力好的代表人物有,王励勤陈屺柳承敏等。
其实,在转化成旋转的这个关键因素中,力量是前提,你光会转换,但力量先天不足,会也没有用。
所以,你得先学会发力,具体方法,精英网中,有许许多多的贴子是谈发力的,大家可以去详细看看。
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转化的问题。
大力,一定要在大力的情况下谈转化,否则,这个转化是没有用的。
你得将你全身的力量全部使出来,不留一点,就是留,也只能留到能控制好身型和完成迅速还原的力量就行了。
直板必看!正手弧圈球动作技术要领
直板必看!正手弧圈球动作技术要领正确握拍是正手拉好弧圈球的基础,拉球时握拍要特别注意大拇指用力压拍,食指尽量放松,传统握法中指顶住球拍,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并拢于中指,王皓握拍法是中指无名指顶拍,许昕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同时顶拍,这三种握拍方法皆可,球友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结构和打法习惯选择其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哪一种握拍方式都不能握得太紧,否则会影响手腕的灵活性,当然也不能过松,过松不能很好地固定拍形。
正手拉球准备姿势(以右手持拍为例)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在前在后的幅度可根据球友的打球习惯,不要求具体的尺寸,感觉舒服易于发力就行。
球拍稍立自然放于腹前,做到收腹、含胸,膝关节略微弯曲。
当来球就要过网时,顶左肩带动腰部右转,带动身体重心转移,在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脚的同时,右肩随之下沉,右腿略微向下弯曲。
球拍在跟随身体转动的同时,打开小臂,向身体右斜后下方自然移动。
要特别注意肩部要保持一定的收紧,千万注意不要把肩部完全打开,千万特别注意不要向后拉肘,或者向上抬肘,前臂要放松,前臂和上臂要有一定的夹角。
在引拍过程中,肘关节要特别注意始终与手在一条线上,要特别注意前臂带动肘部移动,而不是肘部拉着小臂做前后移动,大臂与身体大约有一拳的间距离就行。
拉球的发力过程是一个动量传递的过程,是以右脚向前上方蹬地开始,身体重心逐渐向上移,由腿部、髋部、腰部、肩部、肘部、手腕和手指,最后传递到球拍击球。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髋部适度前顶,腰腹部适当收紧,前臂和手腕在拉球的时要有内收动作,手指在球拍接触球一瞬间发力抓紧球拍,要特别注意中指顶板的动作。
拉球时的板形不要过于前倾,正常的板形是在拉球的准备阶段,板面与地面保持垂直就行。
在球拍接触球的一瞬间,要有手腕内收,板面略有前倾的压拍动作,做到撞击与摩擦同时进行。
拉加转弧圈的时候,可以摩擦多一些,拉前冲弧圈时,要适当增加撞击的比重。
拉球的击球点,一般在身体右侧约一小臂左右的间距就行,拉球的中上部最为合适,拉球时手臂运行轨迹就像是打摩轮胎,球离开球拍后,小臂挥到眉心处立停,然后身体快速还原,准备下一个击球动作。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正手弧圈球技术详解1·弧圈球介绍1·1 弧圈球定义弧圈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最常见的击球技术之一,通过球拍从下往上的倾斜角度击球,使球以弧线飞出,带有旋转。
1·2 弧圈球的作用弧圈球能够产生旋转,使得球在飞行过程中产生曲线,给对手制造困扰。
同时,由于球的下旋,击球点后球会对地面有一定的压迫力,使得对手难以击返回去。
2·准备动作2·1 接球姿势站立姿势保持稳定,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下肢微曲,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身体向前倾斜,上半身略微偏向接球方向。
2·2 握拍正手握拍:手持球拍,手指弯曲用力握住拍面。
手心对正拍面,拇指和食指与拍柄成垂直关系,其余手指稍微贴合。
2·3 准备动作准备阶段要有充分的反弹时间,根据对手球的速度和旋转程度合理调整,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根据球的高度做好相应的移动。
3·击球技术3·1 击球点弧圈球的击球点在正手侧面,在准备动作之后,迎球的拍面与球的拍面在运动过程中会形成一个适当的夹角。
3·2 击球动作击球过程中,身体稍微向上抬起,并在球来到准备位置的一瞬间迅速向前移动,通过回压的方式施加力量。
然后以从下往上的倾斜角度击球,用力转动手腕,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3·3 击球力度和角度击球力度和角度的大小需要根据球的高度、速度、旋转以及对手的位置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一般情况下,力度要适中,力道要均匀。
4·注意事项4·1 上球时注意球的旋转在击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对手送来球的旋转方向和旋转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击球方式以及平衡力,使球获得更好的旋转效果。
4·2 手腕的灵活运用在击球过程中要注意手腕的灵活运用,通过转动手腕来改变球的旋转方向和旋转程度,增加对手的困扰和误判机会。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弧圈球:是一种乒乓球击球技术,通过球拍从下往上的倾斜角度击球,使球以弧线飞出,带有旋转。
弧圈球打法的技术关键
弧圈球打法的技术关键以前总是认为,拉球动作的小臂加速跟重心转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拉高质量弧圈时,重心转移,左腿吃力,也有煞车作用……但是最近的领悟已经有了不同的层次,所以拿来跟各位讨论看看。
大力弧圈,不论是高质量的加转还是前冲……左腿并非单纯煞车用。
大家都知道,腿腰发力是以腿带腰,以腰带手。
整个发力顺序是-> 腿先发力,腰才发力转,然后小臂才发力收缩,磨球瞬间是,手腕、手指发力。
这些可能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第一问题是,腿如何先发力?如何发力?重心是哪一个发力阶段来移转呢?右脚往左发力之后,左脚脚跟何时要发力踩地?转腰同时?小臂收缩前?小臂收缩同时?另一个问题是,拉球时,重心转移方向要配合击球方向,使身体往击球方向迎。
那身体是怎么样往击球方向迎?何时前迎?最近在苦练如何拉半出台的加转下旋球。
这种球大都人不敢太用力往前拉,就算拉得过,也未必够转,位置不好,就会被轻易挡回,甚至被吊。
尤其是光用大臂拉球的人,更是费力、失误率高。
而我也怕拉不过而不经意地抬肘,结果拉得费力,也不够转。
发现乱用身体的蛮力一点用都没有。
然而在高手指点下,多次用多球练习,竟然突破了。
答案就在上面那两个问题之中。
突破这个之后,再回头拉一般的弧圈,才发现质量也跟着提高了。
强力弧圈离我不远了。
大力弧圈,腿应该如何先发力?我研究的结论是,在转腰的同时,小臂发力之前,身体重心的移转,就必须先行完成!也就是说,右脚往左脚瞪去,腰转了之后,左脚脚跟发力踩地的时间,比收缩小臂的动作还要来得早!当左脚发力踩地时,腿腰也就已经带动身体往击球方向前迎,之后才是小臂发力。
这样的腿腰发力方式,除了转肩的动作,还会把“右肩”先往击球方向迎去,右肩带动着手臂往左前甩(此时小臂、手腕是放松的),小臂再跟着发力加速收缩……我发现,这样所产生的爆发力是很惊人的!技术关键:以前脚掌支撑, 脚跟发力把身体往击球方向带动. 击球时, 注重的是发力顺序跟时机, 脚跟踩到地的时间不是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脚的发力比腰手的发力早一些. 腿腰的爆发力量使的出来, 小臂自然会被带动收缩, 也就是小臂的收缩是被动的.请注意几要点1. 本技术关键着重在于发力顺序以及身体的前迎以及两腿的发力变化.2. 整个过程肩膀大臂放松, 不需要紧绷, 更不能抬肘. 大臂先用力就完了! 失去甩臂的力道.3. 转腰引拍时, 重心先往右脚移转时, 左脚脚跟要离地, 右肩稍沉,放鬆大臂.4. 小臂在右肩前迎之前一定要放松! 不可紧绷或提早发力. 小臂发力收缩之前, 建议小臂微弯即可不用打直, 可增加摆速, 也利于放松大臂.5. 还不会用腰带手拉球的人请先从正手攻球正手拉球等基本技术练起 .6. 想藉腿腰发力来提高弧圈球质量的前提是,你已经对拉球技术中球拍的"咬球"动作(小臂手腕手指发力) 已经很熟悉.7. 不管是前冲或者高吊, 腿腰的动作都相同, 差别只在引拍高度跟发力方向还有摩擦球的部位不同(这三点已经决定拍型, 请不需要再去思考拍型) .8. 引拍记得一定要转腰身体重心往右后移动, 右脚必须感觉吃力, 切勿只靠手臂后拉来引拍. 引拍姿势一错, 后面就别谈什么腿腰发力了, 而且手臂后拉的引拍方式, 大臂肩膀都已经紧绷僵硬, 如何放松呢?9. 尽管腿腰发力,讲求身体前迎, 注意收拍位置仍然要停留在眉心前方或者偏右, 如果挥拍过左耳肯定是动了大臂, 不信回家照镜子试试. 小臂手腕手指等"咬球" 动作的练习改天再提.弧圈球打法的技术关键: 引拍方式一般业余球迷,练习了老半天, 一上球台, 怎么打都觉得别扭,发不出力,无法维持练习时的姿势, 感觉起来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怪"字. 原因出在哪?大部分的人,满脑子拉球的时候只想着手臂如何发力, 如何一板打死对方, 转死对方... 程度好一点的人, 想着如何用腰力, 用腿力l来击球... 一直想着"如何击球" "如何打磨" "如合加转" , 想着拍型要如何如何.... , 却忘了拉弧圈球很关键的一个动作- 引拍. 我能肯定的说, 一旦引拍方式错误, 击球再怎么强调腿腰手的力量, 也是白费.引拍的正确与否, 将严重影响整个拉球的后续动作. 但是引拍动作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细节.以下是我大约整理的项目, 给大家参考.1. 忘了引拍-- 有些人击球前, 整个人正对着球台, 只是稍微把手后拉就想发力击球, 压根儿根本没什么引拍动作. 没引拍, 用哪发力阿? 肯定是甩大臂再用身体往左甩, 手腕翻拍, 抬肘胡乱发力...2. 引拍高度不对-- 明明想打前冲, 引拍时手放太低. 想打加转, 手肘却提的太高.3. 转腰不足-- 有些人知道要转腰引拍, 用腰带手, 却转的不够. 球跟拍子的距离不足, 没有预留适当的距离来加速发力. 这可能造成被球追身无法发力的后果, 或者是为了转腰击球击球点变的离身体太远.3. 手臂提早发力僵硬-- 有些人用大臂后拉来引拍, 一开始肌肉就紧绷发力, 手肘抬起僵硬, 让小臂失去收缩的弹性. 或者, 引拍时还很放松, 快击球时就提早紧绷, 小臂太快发力收缩, 等碰到球时力量已经消耗大半无法集中发力.4. 引拍时重心没有事先右移-- 许多人以为打球的时候重心有左移就行, 想想看如果重心没有事先右移, 击球时才往左移不就整个人往左倒去? 这样如何还原?5. 引拍时手腕僵硬-- 初学弧圈球者手腕要放松相对固定, 不要管什么内收外撇.... 胡乱发力.6. 引拍时机-- 许多人球都来了才开始引拍... 来不及引拍的情况下被迫回击... 这样是无法充分发力的.7. 徒手练习时没有想像击球点-- 徒手练习姿势十足, 一上台打不到球找不到击球点, 就是如此. 练习时应该要假想一个击球点来发力, 光有姿势是不够的.8. 用手追球引拍-- 脚步站的太死, 用手追球. 引拍动作进行时脚步要配合移动, 用身体来控制球跟身体的相对位置而不是用手追球.9. 重心后坐身体太过僵直-- 引拍时, 身体僵直. 身体注意要前倾, 含胸收腹, 两脚稍弯保持弹性.. 气势要有如一只蓄势待发的老虎就要扑向敌人般的凶猛.... 准备动作有了, 击球时配合重心转移身体往击球方向主动前迎, 可以更好发力.弧圈球打法的技术关键三: 谈腕部微调与咬球摩擦咬球基本上就是增加摩擦时间来加强球的旋转, 这也是弧圈球的基本要求... 前冲弧圈也是需要足够的咬球才能称之弧圈. 磨擦要好, 必须让球停留在拍子上多那麼一点时间然后充分摩擦.击球时拍子有往前力量跟往上力量两个分力, 往上力量很好理解就是往上摩擦. 往前力量就是撞击. 如果撞击太多, 球一碰拍子就马上弹开... 再怎麼往上摩擦也无用这就叫做咬球不够...咬球的动作就是在往上摩擦的过程顶住球而不让球太早离开拍面. 所以在击球的瞬间, 腕部就必须控制好拍型先让球拍顶住球而不弹开而又能同时往上摩擦. 而往上摩擦的过程又要兼顾前迎顶球,,,,, 所以摩擦的动作不是单纯的往上... 还要让拍子往前顶住球, 同时往上往前发力. 往上多点就是高吊, 往前多点就是前冲.也有人说, 咬球是要让球吃透拍子... 让球陷入胶皮中来產生正压力..再往上拉动產生强烈摩擦... 这也是说明咬球就要兼顾往前跟往上两个分力来合作摩擦... 但是真正的关键就是不能让球一碰到球拍就立即弹开.... 也有人说这个动作就是包球.....直拍术语裡面的"抽球" ,强调的是快速.. 磨擦只有一瞬间,比较像"撇" . 而拉球的术语,强调的是"磨擦时间"要够长.想像击球时, 拍子包著球来转动拍型. 先磨球的中部, 再磨中上部... 包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 目的就是要让球撞击球拍拍面后不要那麼快"脱板". 当然要在击球瞬间做到包球的动作, 并不容易... 小臂跟腕部要合作来发力.拉球的"拉" 字, 强调的就是球碰球拍的时间要拉长, 不是瞬间撞击. 拍子碰到球之后要顺著击球方向顺势贴著球的中上部再往前迎送, 这才是拉球. 腕部有调节作用, 但不是拉球的主要力量来源. 过分强调手腕反而忽略了身体的力量传递, 手腕发太过... 开初阶段看起来有那麼点弧圈味道但遇到高手之后却是不堪一击....特别要再提醒, 腕部是为了控制拍型跟微调来咬球跟包球, 并非靠腕部发力来击球浅谈拉球练习时的自我调整一下子掛网一下子拉出界..这是大部分业余球友容易遇到的困扰. 这要分三种情况来解析.1. 假设你拉球动作中的咬球摩擦的好爆发力都足够. 如果下网, 代表你要往上摩擦多点. 如果打高, 就是要往前摩擦多点. 但这要先判断好来球的旋转是不是都相同, 才不至于搞迷糊.2. 假设是咬球摩擦出了问题, 拉下旋球时怎么往上摩擦都挂网, 那就要练习咬球包球的动作.3. 再来就是击球点问题. 拉下旋球时, 球还在上升期就往上拉容易吃转挂网. 拉上旋球时, 球都已经弹高落下, 这样拉球势必摩擦到球的中部或中上部, 容易吃转打高出界.... 也可以说是击球点也影响了发力方向.重心转移时双腿的动作重心转移练习时注意前脚掌脚跟的动作. (手臂放鬆不动集中注意力在腰跟腿)预备动作: 两脚微弯保持弹性, 身体稍為前倾(不是驼著背腰要前弯)引拍转腰时: 重心右移, 左脚虚右脚实->左脚跟离地左脚往右内屈, 左脚脚尖随腰转动微向右转转腰击球时: 重心左移->左脚实右脚虚->右脚跟离地, 右脚往左内屈,左脚尖转正脚跟踩地发力, 转腰发力时右脚放鬆自然可随腰手发力而前移.弧圈球打法的技术关键拉球节奏球的节奏跟正手攻或者推挡的节奏有所不同. 近台正手攻以快为主, 强调藉力还击, 越早出手球越是强劲. 拉球则必须寻找最佳击球点. 拉球的节奏必须先练慢求稳, 先放松手臂, 腿腰发力为主, 先讲求摩擦, 再讲求速度. 够稳了都不会拉漏了自然就可以控制击球点的提前来拉冲. 所以, 引拍等待到发力击球期间的停顿越长越好. 你的脚步越快引拍到发力击球的等待时间越充足能拉冲的机会更大, 发力更完全..... 不是故意要等, 而是脚步要快到可以让你等. 脚步一慢, 一引拍球就贴身了还没准备好你也只好一口气拉回去, 这种拉球不够冲也不够转.. 随便调你就死了....拉漏的原因-- 有可能就是等待时间不足来不及准备想前冲球以经往下掉或者贴身, 或者.. 本来想拉加转高吊发力向上, 但是来不及准备, 球还没弹到最高点就已经贴近身体被迫起拍或者节奏不对太早起拍击球------- 引拍发力击球点这三个不协调就容易拉漏.。
乒乓球七种弧圈球技术是什么
乒乓球七种弧圈球技术是什么很多人在打乒乓球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一些技术和战术的应用上面。
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运动中是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掌握好这7种技术,可谓是跨过新手的边界了。
那么你还是新手?来了解一下。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乒乓球七种弧圈球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乒乓球七种弧圈球技术1、正手加转弧圈球: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重心约在右脚上。
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倾,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右脚蹬地,腰部向左上方转动,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击球瞬间,整个身体的动量传递到手腕,加速度达到最大。
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2、不转弧圈球(亦称假弧圈)在掌握了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把拍形稍后仰,触球的中下部,手臂紧张些向前上方推拉球,就可拉出不转弧圈球。
2、正手前冲弧圈球:站位基本上与加转弧圈球相同。
手臂的引拍要比如转弧圈球高一些,球拍与地面大约形成80度夹角。
当球从台面弹起时,腿、腰、上臂、前臂依次进行动量传递,击球瞬间手腕向内向前略为转动,加速度达到最大,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上部。
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3、直板正胶正手弧圈球(俗称小上旋):与反胶弧圈动作要领基本上相似,但因正胶粒凸起,胶皮的摩擦系数小于反胶,缺少粘性,触球面积没有反胶大,如果摩擦过薄,就容易打滑,所以在击球时要加强手腕转动,扩大球拍接触球的面积,这是正胶弧圈与反胶弧圈的最大区别。
此外,正胶弧圈动作较小,以前臂发力为主,球的弧线较低。
4、正手侧旋弧圈球:击球准备姿势和整个身体的用力方法与加转弧圈球相似,但在击球时,摩擦球的偏右面,拍形稍前倾,手臂自右外侧向左前上方(近似于弧形)发力。
在拉侧旋球时,如果击球的右中部或右中上部,拉出的球是侧上旋;如果击球的中下部,主要以向内向前发力为主,往往会拉出侧下旋弧圈球。
6、横拍反手弧圈球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击球前,将球拍引至腹部下方。
乒乓球弧圈技术
业余球友由正手攻转入弧圈直至全部掌握并应用于实战中,会经历攻→粘→挂→撞→压等内容既相关联又层次递增地五个环节,分述如下:
一、攻:由平挡、加减力挡打下基础以后会进入正手攻的技术训练,正手攻中包含快带、攻、快点等三部分基本内容,击球时间分別是上升前期、上升中期至高点前期,其中的攻又分为快攻与抽杀二个阶般,这些內容全部掌握以后正手攻技术己经入门。
四、撞:挂是薄摩擦,但撞绝不是厚摩擦,如果将这个环节的撞理解为厚摩擦就错了!
撞,主要是巩固和加强迎前、触球前瞬间的发力(即二次加速)的感觉,也是加强以腰带手、小臂摆速的训练內容,是由正手攻向弧圈过渡的第三阶段。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弧圈技术好的运动员,他的近台快带、中台拉攻的能力都很强,这是小臂摆速的体现,当然,腰部、髋部、双膝、双肩等有关部位的摆速和协调性也不能忽视,但重点是一定要突出的。我们也可以将撞理解为"撞摩擦",从技术规范的角度去要求,就是用小臂、腰髋等部位的摆速制造的旋转强度要远高于来球的旋转强度。这其中除了引拍时要用双膝再度內屈固定髋部、只拧转腰部的重点以外,还要重点体验二次加速的内容并加强二次加速的能力。掌握了"撞摩擦"的原理,你的弧圈技术己经具备了相当能力,但还不是最高层次。
五、压:正压力是这一环节的全部內容,是"厚摩擦"的根本所在,也是弧圈技术进入高级层次的关键。
体验这个正压力最简单、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在正常持拍的前提下、用拍面压住放在台面上的球、在保持这个压力的同时发力推球使其在球拍与台面之间向前滚动。这个压住球并使球滾动的发力就是合理施加正压力的有效方法。体验过程中要注意与弧圈的发力过程相吻合,例如压住球后发力推球走时,拍面前倾会比拍面水平的效果好,这就提示我们要注意引拍的高度、拍型及迎前触球的切入方向。经验证明,用肩部的高低来对比来球高低的方法会比正手攻时习惯地用持拍手去衡量来球高低的方法会使弧圈的引拍更到位;用基本平行于地面的外展拍型逆着来球下降弧线方向迎球的正压力施加效果要比基本垂直于地面的拍型去横向切入来球弧线的方法的正压力施加效果要好多得多。不必担心水平的拍面在触球时会有漏球、打拍边等现象出现,因为这个水平状态会随着展腹、转腰地重心逐渐提升转移过程地进行中而逐渐立起,如果你不信,可以在向前弯腰以后将拍面水平、在手臂完全不动的情况下直起腰以后你就会看到拍面已经变成前倾了,这是自然地现象也是必然地结果(见下图中赵霞的动作过程)。我们在引拍完成后至迎前、发力的自然过程中再加入有意识的控制地过程,就是我们要进行的技术训练的內容。
弧线球技术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在主球侧旋转非常强烈的时候,旋转速度很快,使得主球与台面的摩擦力很大,主球的偏移非常的明显,在 台面上运出一道非常明显的弧线,这种现象构成了主球的弧线球击打方法,这种弧线球可以使主球饶过障碍球击 打到目标球。
分类
弧线球技术根据弧度强弱可分为两种:
主球距离障碍球较远,绕过障碍球的弧线弧度不大。这种情况只要球杆与台面形成30℃左右的角度,击打主 球左右侧就可以了。弧线的强弱与球杆和台面角度相关,同一击球点角度越大弧度越大,同一角度击球点越靠两 侧弧度越大。
羽毛球类
概述
接打技巧
概述
击弧线球很合适于在接球时的使用。对于接扣球,用弧线球返回较高的击球,可以争取到巩固防守的时间。 不愿意回应对方的前站时,用弧线球击过对方的头顶而使球落到后场端线附近,可以达到高远球的效果。同时在 球的滞空时间中,使身体复位,并调整姿势。弧线球在接球时使用具有很强的过渡的意义。
弧线球在低轨道、快速飞越对方头上或身旁时,是具有攻击的击球,这时弧线球的击球姿势是下手球接球, 和扣球接球姿势相近,挥拍幅度小不耽误时间,有利于接起扣球和劈球。技术提高后,在接扣球用弧线球时,可 以做出击向后场的假象而使球落在前,更为有效。
接打技巧
对于接对方击来很低的球,弧型球击球,注意用膝关节调节击球的高低,若用肩调节高低,则腰会弯曲而使 身体前倾。接球不能太被动,总取守势,应当常使用弧线球,利用路线球落点远近以及速度使返球加以变化,就 可以做到如前项提到的在接球上分出强弱来。
但在实践中,一般球的运动速度较大,尤其是随着足球运行距离的增加,球速也将增大,这时球体表面与气 流的摩擦作用的效果也较显著,紧靠球体的气流与球面之间的空隙将很容易遭到破坏。当气流经过球体踢离点时, 会产生很大的偏离原来气流方向的流线,使球体的后部区域内产生较大的旋转气流,从而使球体的前后两部分之间 存在着显著的压强差,球体也将受到很大的阻力作用,使足球的飞行轨迹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偏离。
弧圈球技术
在我们这个版块,讨论最多的话题非“弧圈球”莫属,而关于“弧圈球”的理论性文章也特别多,但是我看到很多帖子中很多朋友练习多年依然“没感觉”。
这次,我就结合自己的练习过程谈谈个人观点(下面的内容理论性可能不强,但绝对是本人的切身体会,希望对于那些练习弧圈球多年而没感觉的朋友有帮助)。
在进入正式讨论之前,我先简要把弧圈球归纳为三个“境界”:一是手比身体快。
这种情况不作更多解释,因为这种情况在业余球友中很常见,基本是靠手在打球,没有身体的配合,即便有引拍、蹬腿转腰这些动作,也是“假动作”。
一句话概括就是:手比身体快、动作不协调。
二是手和身体同步。
这种情况常见于业余高手,弧圈球技术有一定功底了,动作比较协调,击球的力量和旋转自然比第一种情况好得多。
就这种情况在这我也不做更多解释。
三是手比身体稍慢。
这种情况下是迎着来球,通过蹬腿转腰先把球“吃住”或说“咬住”,然后瞬间发力收小臂把球“甩”出去,这种击球又比第二种情况的出球力量和旋转高出一个档次。
这种“境界”才是我们这些业余球友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我这个帖子要重点分析的。
为了讲清楚这个“最高境界”的问题,我准备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多数是我个人观点,觉得有用就采纳,觉得是歪理就当没看见):一、动作的“协调”和“标准”不是一个概念,动作要“标准”更要“协调”平时打球总有球友问我“我的动作是否标准”,我一概回答:动作“标准”很重要,但动作“协调”更重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别说我们这些业余球友,即便把国际上顶尖运动员的动作都拿来看一遍,又有谁的动作是一模一样的?根本不可能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动作!当然,我肯定的一点是你的动作框架必须“标准”,这样就是为什么我对那些初学者的建议都是最好跟着教练先练基本动作(我之所以不自己教女儿,一方面是我说的话她不听,另一方面我自己毕竟不是教练,不适合教基本动作)。
等到你的动作框架基本成形之后才能谈得上“协调”,也就是说“标准”是“协调”的前提。
业余必看:学习弧圈球就要知道这两点!
业余必看:学习弧圈球就要知道这两点!一、用力方向首先我们知道正手攻球是以击打为主,弧圈球是以摩擦为主,然而这个击打和摩擦的区别就在于对于球体的接触面和用力方向不同造成的。
正手攻球我们知道是击打球的中上部,以从后向前的撞击力为主,所以给予了球向前的冲击力。
正手攻球的是击打球的中上部从后向前撞击为主而弧圈球是由从下向上的力以及从后向前的力,这两部分力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弧圈球的力,因此弧圈球技术当中就是由这两部分力组成的。
弧圈球是由从下向上的力和从后向前的力组成加转弧圈球的用力方向:如果我们从下向上的力占6成,从后向前的力占4成,那么这个球拉过去就是加转弧圈球加转弧圈球从下向上的力占6成,从后向前的力占4成高吊弧圈球的用力方向:如果我们从下向上的摩擦力占8成以上,那么拉出来的就是高吊弧圈球。
高吊弧圈球从下向上的摩擦力占8成以上前冲弧圈球的用力方向:如果我们垂直方向只占3成左右的力,但是水平方向占了7成以上的力,那么拉出来的这个球就是前冲弧圈球。
前冲弧圈球垂直方向的力占3成,从后先前的力占7成二、摩擦球的部位摩擦球部位的不同我们就可以打出不同性质的弧圈球。
加转弧圈球的摩擦部位:比如说加转弧圈球,我们是摩擦球的中上部到上中部去进行摩擦,所以我们在拉加转弧圈球的时候,我们一般拍面前倾的比较多去摩擦球的上中部这个位置。
加转弧圈球拍型前倾摩擦球的上中部高吊弧圈球的摩擦部位:如果我们拉的是高吊弧圈球,这里指的是拉强烈的下旋球(一般下旋用加转弧圈球即可),这种拉强烈下旋球的高吊弧圈球,我们击球的中下部到中部的位置,所以对付这些比较转的球的时候,我们的这个拍面有时候会保持垂直甚至稍后仰。
高吊弧圈球拍型垂直或稍向后仰击打球的中部前冲弧圈球的摩擦部位:如果我们是拉前冲弧圈球的话,一般指的是拉旋转不太转的球,弧线较高的球,这种球我们一般是击球的中上部,前冲弧圈球的击打成分比摩擦要更多一些。
前冲弧圈球击打球的中上部击打的成分多一些。
如何拉好弧圈球
如何拉好弧圈球弧圈球技术动作是一个圆周的动作,运用不好力量会有很大的分散,从解剖学的角度上来讲:拉球是以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为轴、运动员身体的纵轴-----身体纵身线为轴,把运动员的手算做身体的一部分,成为统一的整体,那么弧圈球就是一纵轴为心,以手臂到纵心的垂直距离为半径进行的圆周运动。
所以打好弧圈球都要符合这个原理,具体解释可以被理解成为,弧圈球是统一整体的一种力量有下向上,有内到外,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的一种力量的传递。
要想打好球就需要把力量传递中的时间尽量衔接的快,让力量损失的尽可能的小,而在发力的时候要注意身体要紧而不僵,松而不迟。
把加速度的增长完美的传递到拍子,最后传递到球上。
(一)动作的基本原理基本站位:两腿间距离与肩同款或者比肩稍宽,身体稍微前倾(具体角度不要太大否则会影响移动的速度,具体前倾角度在5度左右即可),身体重心落在两前脚掌上,引拍时(以右手为例,以下皆同),身体向右转,重心放在右脚上,以身体纵轴为圆心,以腰为中心,用腰来控制大臂的旋转,手臂的转动要自然,(这个时候很多教练都说沉肩坠肘,这已经是古老的教学用语了,主要是为了身体的紧凑),个人认为:右肩稍底,小臂自然下垂的说法更容易让人理解,拍型前倾,直拍用手腕控制拍型:拇指用力压住球板,食指稍微放松,中指顶住球板背部,横拍用小臂控制拍型,板型前倾的角度因来球的旋转不同而调整。
引拍的角度:比来球略低即可,很多人都是引拍过低,这样冲球时就会失去很多的力量。
击球原理:击球时,腿先发力向左蹬,保持身体的前倾,膝盖内扣,重心会自然的从右向左转换,保持身体的前倾,方向面对来球,腰发力带动大臂的转动,把力传递到小臂,击球的瞬间,小臂加速收缩用力击球。
击球时,手要握紧球拍(这是前世界冠军邓亚萍告诉后人的秘诀,不过击完球要立即放松),乒乓球是个时刻变化的运动项目,所以小臂于大臂的夹角要根据球的不同而不同,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大,力量越大。
掌握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的方法
掌握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的方法掌握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的方法乒乓宝贝 2016-01-28 17:11正手弧圈球是现代乒乓球各项技战术中的重点及难点。
目前,世界一流的顶级好手如马琳、王皓、波尔、柳承敏以及老将孔令辉、王励勤、金择洙和瓦尔德内尔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取用了正手弧圈球技术打法,因此,正确掌握正手弧圈球技术,在比赛中往往会取得主动和立于不败之地。
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要拉好正手弧圈球,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内容:一、判断来球首先要判断来球的旋转,这是关键,究竟来球是有转或无转、是上旋或下旋、是一般旋转或强烈旋转等等要清晰,其次要判断来球的落点,究竟来球是落在球台的前边或后边、左边或右边还是中间等要清楚。
如果来球的旋转和落点判断不清或含糊,在实践中往往会造成失误和被动状态。
二、移动步法拉正手弧圈球时,球的最佳位置是在击球者的体侧,只有在体侧拉出的弧圈球,才是最高质量的球,因此,击球者无论在任何时候,击球时都要保持和球的最佳位置,而最佳位置,必须通过移动步法来实现,因而,灵活的步法是拉好正手弧圈球的重要技术环节。
三、掌握时机、调整拍形乒乓球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球在每一个回合都有不同的旋转和落点,也就是说,每一个来回,球都有变化,因此,要求击球者在每一个回合都要掌握好时机,调整好拍形。
通常来说,拉上旋或无转球,拍面稍前倾,在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拉球,且拉球的中上部;拉下旋或强烈下旋球,拍面稍后仰,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期拉球,且拉球的中下部。
四、挥拍拉球这是拉好正手弧圈球的重点技术环节,技术内容包括几个方面:1.快速摩擦弧圈球指的就是强烈的上旋球,因此,拉正手弧圈球时,在“触球一刹那”不是以撞击球为主,而是以摩擦球为主,而且还要快速摩擦,只有这样才能拉出强烈的上旋球,即弧圈球。
练习方法a、徒手练习。
b、一人发球(有转或无转)一人练习拉正手弧圈球,从中体会快速摩擦球的感觉。
c、多球训练,一人连续发球(有转或无转)一人连续拉正手弧圈球,体会连续快速摩擦球技术动作。
弧圈球技术
弧圈球技术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务求把力量全部用到板子上。
然后你只要明白,第一点一定要扭腰,第二点一定要摆臂,第三点一定要有收小臂的动作。
最重要的是扭腰,收小臂,一系列的爆发一定要在同时完成。
有很多人就是追求的过细,一会想蹬右腿,一会又觉得扭动的惯性问题没解决好。
这样总把自己逼得无所适从。
很多小队员发力出色,你去问他,他保证什么理论也不知道。
只知道放松----紧张,摆臂----爆发,扭腰----前迎。
坚决反对在练球时,把注意力放到蹬右腿上,因为在你扭腰时只要有重心左移前移的意识,右腿不会不出力,只要不在发力时重心下挫就行。
同时在练球把问题考虑的过细还会不自觉导致发力不集中的恶果。
平时多做做空动作,体会发力的感觉,练球时注意力集中和发力集中。
有一些基本而无误的常识就可以了。
长此以往,必会成功。
拉球时重心的转移拉弧圈没有重心的转移,犹如无本之木,既不稳定,也无威力。
不但拉弧圈如此,快攻也是一样,只是快攻动作较小,不如弧圈明显。
如果用上了重心的转移,就是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来击球,显然力量会打得多。
大家可以做如下比较:坐着做拉弧圈的动作,不动腰vs 用上重心转移,做拉球的动作比较一下,结论就不言而喻了。
说用上重心稳,是因为用上重心时参与运动的肌群多、质量大,运动起来惯性大,不容易变形,自然就比只用手臂稳定。
只用手臂,或是乱甩手腕,灵活则灵活了,可容易变形,稳定性也就差了。
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合理运用,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首先,要保证发力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大到小,也就是蹬腿-->转腰--->送肩-->大臂-->小臂-->手腕(水平不到时手腕可以少用) ;其次,发力时各部位间要保持“紧密联系”,力的传递过程有部位的先后,但不应有明显的停顿和滞后。
至于发力的主要部位,大家听得都很多了:近台在小臂,中远台在大臂、腰,台内则是手腕。
要达到好的发力,可真是不大容易,判断准确、步法到位、协调性和爆发力。
弧圈球技术要点
一、定义真正的弧圈球,拉出的球高速旋转,其运行轨迹呈弧线下落。
许多人用了全身力气拉球,还是拉不转。
可能就是没能体会拉球的“拉”字。
学会近台快攻之后,然后就是学“抽球”,很多球友都把快攻的发力抽打看成是前冲弧圈,其实是两回事!那种抽打方式以撞击为主摩擦为辅的球,速度很快但上旋不强,球的飞行轨迹没什么弧度,控制不好就容易打飞或挂网。
用抽打的方式来拉球,即使是有明显拉球的动作,但由于小臂太早发力加速,不利于咬球摩擦,拉出的球旋转速度较慢。
二、原理乒乓球基本上是一项圆周运动,正手和反手拉球,都是以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为轴心、以球拍到身体重心的连线为半径进行圆周运动。
因此,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击球,都必须符合这个原理。
球拍在球的上方,沿球体切线方向运动摩擦球体,使球围绕球心自转,产生“上旋球”。
如果球拍面垂直于运动方向,即作用力方向通过球心击打球体,则球沿作用力方向平动。
理论上,球体切线方向(简称切向)摩擦的力,使球旋转的效率最高,而通过球心(简称法向)撞击球体的力,使球获得平动速度的效率最高。
正因为弧圈球区别于一般上旋球,在于其旋转强度,所以弧圈球技术的要点,就是摩擦球体上部使球产生强烈的上旋;同时,实战中为了克服来球(从桌面飞向球拍后的反弹方向)向下和向后的的速度,要求球拍沿球体切线方向摩擦的速度要足够大。
实战中,绝对单纯的摩擦或绝对单纯的撞击几乎是不存在的,攻球以撞击为主摩擦为辅;弧圈球则是以摩擦为主撞击为辅,球拍以较大的前倾角度击球,切向分力摩擦使球产生强烈上旋和一定的飞行速度,法向分力适度撞击产生必要的速度。
弧圈球作为一项技术,除了强烈的旋转以外,还要求弧线低、球速快。
实战中的来球是运动的,变化的,所以打好弧圈球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发力方法与摩擦方式许多弧圈球技术文章都强调,拉球要转就必须让球在球拍上滚动的距离长一点,滚动的速度快一点,每一板球都要主动发力去摩擦球,也就是咬球要完全,尽量少借力打球。
弧圈球技术要领
弧圈球技术要领一、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开立比肩略宽,右肩低于左肩,大臂向右下方拉开与前臂夹角160°左右,重心放在右脚。
二、引拍动作:身体重心向右下方引拍,重心转到右脚上,拍低于桌面,拍面稍倾或垂直,手臂、手腕下摆,切忌向后拉肘或向上抬肘。
三、击球动作:登腿转腰,身体带动手臂从右后下方向左前上方“画弧”转动,击球点在身体右前方,球下降期快摩球的中上部,击球瞬间手臂手腕内收,收前臂拍挥至左前额(高过额头),前臂和大臂夹角有80°左右,重心由右脚转向左脚。
四、结束姿势及还原:不要击球太早,“吃住球鞭打似”的、“掷铁饼似”的往前送,挥拍至额上方后重心转到左前方拉回重心还原。
注:练两点效果好,先慢些把动作做对,在侧身拉下旋球时向左边跨一步。
1、收前臂一定要用腰来控制。
2、转腰:击球时用腰来控制手,击球时球拍的后引用转腰来完成,用腰固定大臂,转腰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拉手。
3击球点的最佳位置是在身体的右前方4、手腕的运用:在拉球时,手腕要相对固定,不能晃动太大,击球瞬间用中指顶住球板发力摩擦球。
5、吃球:吃球就是球在球板上的停留时间比较长,而不是球一碰球板就出去了6、抢冲上旋球和下旋球的区别:抢冲下旋球时击球点在球的中上部,发力的时候根据来球的旋转可带点撞击;抢冲上旋球时击球点在球的顶部,主动发力摩擦球,击球时身体重心也随之向前。
弧圈球打法的技术关键拉球节奏拉球则必须寻找最佳击球点.拉球的节奏必须先练慢求稳, 先放松手臂, 腿腰发力为主, 先讲求摩擦, 再讲求速度.够稳了都不会拉漏了,自然就可以控制击球点提前来拉冲.所以, 引拍等待到发力击球期间的停顿越长越好. 你的脚步越快,引拍到发力击球的等待时间越充足能拉冲的机会更大, 发力更完全。
.拉漏的原因-- 有可能就是等待时间不足,来不及准备,想前冲球已经往下掉或者贴身, 本来想拉加转高吊发力向上, 但是来不及准备, 球还没弹到最高点就已经贴近身体被迫起拍或者节奏不对太早起拍击球------- 引拍、发力、击球点,这三个不协调就容易拉漏。
乒乓球中的弧圈球技术是什么
乒乓球中的弧圈球技术是什么乒乓球中的弧圈球技术是什么乒乓球是我国的代表性运动,在乒乓球的领域,我国的运动健儿屡摘桂冠。
那么乒乓球的技巧又哪些呢?下面跟店铺一起来看一下吧!弧圈球技术1、正手前冲弧圈球飞行弧线低、速度快、前冲力强,落点后弹起不高,但急向前冲并向下滑落,能起到与扣杀同样的作用。
常用于对付发球、推挡球、搓球以及中等力量的攻球,离台相持时,也可以利用它进行反攻。
在实际运用中,步法移动的'速度快、范围广。
引拍的幅度大,尽可能增大挥拍的动作,半径。
加快挥拍速度,在球拍达到最大速度时触球。
单纯用上肢发力,前冲力不强,因此腿、髋、腰的配合不可缺少。
磨擦力大于撞击力,球拍与球的吻合面要合适,防止打滑。
2、正手加转弧圈球飞行弧线高、上旋很强、速度较慢,但着台后向下滑落较快,对方回击容易出高球,甚至出界,可以直接得分或为扣杀争取机会。
它是对付削球、搓球和接出台发球的重要技术。
另外,由于球出手弧线的弯曲度较大,落到对方台面后迅速下滑,还可起到变化击球节奏的作用。
引拍时,球拍必须低于来球,但不要下沉太多。
拉球时,持拍手臂由下向上发力,前臂快速收缩,触球瞬间,尽量加长磨擦球体的时间。
身体重心随右脚蹬地,转腰,挥臂提高。
3、反手拉弧圈球反手拉弧圈球,是横拍握法的优势之一。
拉球的速度比正手稍快,但力量和旋转略逊于正手。
它可用于发球抢冲,接发球,搓中转拉以及一般的对攻和中台对拉,运用得当,可以直接得分,而且能为正手的冲杀创造机会。
击球点不宜高身体太近。
充分利用肘关节的杠杆作用,先支肘,再收肘,借以增加前臂的挥摆幅度和力量。
近台快拉的击球时间为上升后期或高点期,中远台发力拉的击球时间为下降期,但不可过分低于台面。
回球弧线低、落点低、力量轻。
回接对方的大力扣杀或加力推挡时能减弱回球的力量,如与加力推结合运用,可以前后调动对方,是对付中台两面拉或两面攻打法的有效战术,它还常用于接加转弧圈球。
击打球的时候,身体重心升高,弯曲前臂。
弧圈球防守技术
弧圈球防守技术
弧圈球防守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篮球防守技巧,它可以帮助球员有效地阻止对手的进攻。
在弧圈球防守中,球员需要将对手引向篮下的弧线区域,并尽可能地限制对手的投篮机会。
为了做到这一点,球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
1. 快速移动和切换:在弧圈球防守中,球员需要快速移动和切换位置,以保持与对手的距离和视野。
这需要球员具备敏捷和协调的身体素质,以及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能力。
2. 优秀的身体对抗能力:在弧圈球防守中,球员需要与对手进行身体接触,并有效地限制其活动空间。
这需要球员具备强大的力量和稳定的平衡能力,以及正确的身体位置和姿势。
3. 准确的防守技巧:在弧圈球防守中,球员需要掌握准确的防守技巧,如手部位置、脚步动作、身体倾斜角度等。
这需要球员不断地进行技巧练习和探索,并不断完善自己的防守技能。
4. 高强度的意志力和集中力:在弧圈球防守中,球员需要在高强度的压力下保持清醒和冷静,集中注意力和精力,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变化。
总之,弧圈球防守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篮球技巧,需要球员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比赛实践,球员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弧圈球防守水平,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防守球员。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反手弧圈球 动作原理与正手弧圈球类似,除左右反向外,还须 注意以下两点: 略屈使拍面前倾,肘部自然地向前支出。 上方发力,并防止过于向上用力而形成重心后坐。
(1)引拍至腹前近身处,球拍通常都低于台面,手腕
(2)发力时,肘部相对固定,主要以腰带动前臂向前
三、反拉弧圈球
(1)身体重心不能过低,手臂要适当抬高,向后引拍动 作不宜太大。 (2)通常是在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接触球的中上部,且 略偏右处,以避开来球的强旋转区。近台快速反拉时, 也可接触球的顶部。 (3)拍面前倾,摩擦较薄,以向前发力为主,略带向 上,强调自身主动发力摩擦以克服来球旋转。 (4)触球瞬间手腕快速前挥,以抵消来球旋转给球拍造 成的反弹力,避免出界,但手腕前挥幅度不宜过大。
03
手臂放松,但不要完全 伸直,肘关节夹角保持 在150°~170°之间即可, 上臂与身体之间自然适 当打开,避免 夹臂。
02
前臂自然下垂,球拍经 腹前向右斜后下方移动, 通常 引至身体右侧腰部下方 稍后处,转腰的速度快 于拉手。
04
来球下旋强烈或击球点 较低时,引拍位置稍低; 反 之,则主要向侧后方引 拍。
01
OPTION
正手弧圈球 反手弧圈球
02
OPTION OPTION
03
反拉弧圈球
弧圈球教学视频
一、正手弧圈球
1 2
准备姿势 发力
5 6
引拍 拍形
3
4
手腕
击球时间
7
8
击球点
还原
1.准备姿势
两脚开立,左脚在前,右脚稍后,收腹、含 胸、屈膝,身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2、引拍
01
腰、髋略向右转动,重心置于 右脚掌略靠前外侧,右 肩略下沉,左肩自然转向来球 方向,右腿屈膝程度加大, 腰腹部收住,保持一定的紧张 状态。
02
4、拍形
现代弧圈球讲究“打、摩”结合,所以拉球时拍面 角度不必 过于前倾,否则易造成摩擦过多而前进力不足。通 常在引拍的 起始阶段,拍面垂直或稍前倾即可;触球瞬间,伴 随着手腕内 收,拍面略有前倾。来球下旋强烈或击球点较低时, 向上摩擦 多一些;反之,在保证有必要弧线的前提下,可增 加撞击的比 重以增强球的前冲力。
5.手腕
拉弧圈球时,手腕要相对固定,不能晃动太大, 直握球拍者还应注意避免吊腕。但在击球瞬间, 手腕 可以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是成为高水平运 动员的 必要条件。
6 .击球点
理论上最佳的击球点应是在身体右侧前方,但在实践 中往往难以做到。通常来说,只要在身体侧面即可,但一 定不能落到身体后方。与身体间的距离可适当远一些,这 样更容易发挥手臂挥动的加速度,因为此时力臂较长,但 最好不要过远,否则不利于控制球。蹬地开始,身体重心 逐渐升高并顺着发力方向前迎,力 量由小腿、大腿、髋关节、 腰、肩、肘、手腕、手指,最后作 用于球拍触球的瞬间。 挥拍的路径,是一条从右后下方到左前上方的内弧线。 通常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如要增加侧旋成分可击球略偏 右并带侧向摩擦),前臂和手腕在即将触球时迅速内收, 手指 在触球刹那间突然抓紧球拍。直握球拍者同时注意中指 顶板, 以帮助发力摩擦
7.击球时间
来球下旋强烈时,可在下降期触球,这样更容易 通过摩擦来制造弧线;在爆冲弧圈球时,应提前至上 升期。
8.还原
触球后,手臂继续顺势挥动,身体重心已移到左脚 上,然后迅速还原。如果下一板继续采用单面拉,那么 还原时重心就要略偏右侧,以节省准备时间;如果准备 采用两面进攻,则重心宜回复到两脚中间,便于随时向 两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