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山区农业灌溉水利发展策略分析
北方地区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研究
北方地区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研究北方地区是我国干旱地区之一,缺水、干旱、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为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指通过设置在作物根系旁的自动调控装置,将精确计量好的水通过滴灌管线,精确地滴到地表,滴灌技术是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核心。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实现精准供水,可以减少因为喷灌、渗灌等传统灌溉方式造成的浪费,每一滴水都能有效利用。
对于北方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滴灌技术是一种极为理想的灌溉方式。
通过滴灌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添加马蹄藕技术添加马蹄藕技术是指在灌溉系统中添加马蹄藕,通过马蹄藕的作用,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持水性,减少土壤渗漏带来的水分损耗。
在北方地区干旱地带,采用添加马蹄藕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性,有效改善土壤的墒情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四、管理技术管理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节水灌溉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北方地区节水灌溉中,管理技术尤为重要。
需要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和运用。
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农田灌溉设施的维护、检修和管理。
还需要加强灌溉水资源的动态监测,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调整节水灌溉方案,确保灌溉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五、智能灌溉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等手段,智能灌溉技术可以实现对灌溉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自动化调控。
在北方干旱地区,智能灌溉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实现对灌溉系统的精准控制,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智能灌溉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分析,科学制定灌溉方案,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支持。
黑龙江省灌溉农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历 时 5年 的 上 升 期 , 共 增 加 水 稻 面 积 8. 96万 h . 年 均 增 加 1 .7 万 m 78
h 。 格 拉 动 是 这 一 时 期 的 主 要 推 m:价
总 数 的 6% , 20 5 在 0 8年 《 龙 汀 省 黑
工 程 4 8处 , 中 已 改 造 或 比较 完 好 6 其 的 有 10处 , 余 3 8处 渠 首 属 于 半 1 其 5 永 久 或 临 时 性 渠 首 工 程 ,骨 干 工 程 和 田 间 工 程 配 套 率 在 6 %以 下 。工 程 投 0
长达 l 3年 的上 升 期 .共 增 加 水 稻 面
中 1万 ~ 5万 亩 的 灌 区 数 量 占 灌 区
h 技 术 取 得 重 大 突 破 和 生 产 力 解 m。
放 是 这 一 时 期 的 主 要 推 动 力 ,包 括 :
入 欠 账较 大 ,灌 溉 保证 程 度 较低 , 出
现 “ 水 大 水 毁 . 水 小 水 毁 , 年 抗 大 小 年
业 得 到 突 飞 猛 进 的 发 展 。 截 至 20 09 年 , 省 灌 溉 面 积 达 到 3 04 全 7 .7万 h m.
年 和 20 -2 0 0 0 0 3年 , 总 下 降 幅 度 分
别 为 1. 94万 h 和 3 . 万 h 下 m 58 7 m, 降 幅度 最 大 的是 20 0 3年 , 当 年 减 少
农 村水 利
2 1 .5 中国 水 利 0 01
黑龙 江省灌 溉 农 业发展 战略 的思考
董 英
( 龙 江 省 水 利 厅 ,5 0 1 哈 尔 滨 ) 黑 00 , 1
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浅析
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浅析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个农业大省,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浅析,探讨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气候较为寒冷,农田水利建设面临一定的困难。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在吉林省得到了积极发展。
目前,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设施完善: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灌溉水源得到了有效保障,灌溉设施逐步更新和改造,确保了农田灌溉的正常进行。
2. 技术手段先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手段也得到了不断提升,灌溉、排水、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提高了农田水利的效率和水平。
3. 政策支持力度大:吉林省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补贴。
4. 农民参与积极性高:吉林省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高农田产量和质量。
以上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未来,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呈现出一些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绿色生态化:未来,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更加注重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推进绿色农田水利建设,减少污染,保护生态,实现农田水利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
2. 精准农业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精准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灌溉、施肥的精准控制,提高农田水利的效率和水平。
3. 多元化投入:未来,吉林省将进一步鼓励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多元化投入,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
北方地区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研究
北方地区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研究
北方地区是我国的干旱地区之一,水资源紧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研究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北方地区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进行介绍。
第一种是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是一种以水滴为单位进行灌溉的技术,可将水分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降低水分蒸发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该技术适用于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的灌溉,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农田用水效益。
第二种是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一种将水分通过微小的灌溉装置,如微喷头、微孔灌溉管等,均匀地喷洒到植物根部的灌溉技术。
微灌技术可以使灌溉水量、灌溉频率和灌溉时间精确控制,适用于果树、花卉等农作物的灌溉。
第三种是渠道覆膜技术。
渠道覆膜技术是在灌溉渠道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减少渠道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适用于灌区内主渠、次渠等大面积渠道的灌溉。
第四种是改良灌溉技术。
改良灌溉技术是指通过改变灌溉方式、灌溉水质等,减少水分浪费、改善土壤结构的灌溉技术。
通过改善灌溉设施,采用滚灌、移灌等方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通过改善灌水质量,减少土壤盐碱化程度,改善土壤环境。
北方地区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研究包括滴灌技术、微灌技术、渠道覆膜技术和改良灌溉技术。
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可以降低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些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北方地区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研究
北方地区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研究北方地区是我国的大农业生产基地,但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灌溉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此,近年来,人们针对北方地区农业灌溉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系列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本文将就其中几种主要的技术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在灌溉管道上安装滴灌头,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定数量的水滴,将水的浪费降至最低限度,使得水分能够直接渗透到植株根系,从而实现高效的灌溉。
滴灌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水的浪费,还可以减轻施肥量,强化土壤养分的吸收,兼顾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但滴灌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一定的技术投入和维护成本。
喷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灌溉喷头将水雾状喷洒到土壤表面的灌溉技术,能够将水滴雾化,高效而分布均匀地洒向作物根系,便于作物吸收养分并减少水分蒸发。
喷灌技术可分为定向式、射流式和旋转式三种。
这种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灌溉效率,改善土壤结构,使得土壤更容易吸收养分,提高植物水分的利用率。
但喷灌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其灌溉效果受风力影响较大,需要加强对气象条件的监测和管理。
三、毛管灌溉技术毛管灌溉是一种通过毛管的毛孔,将水分缓慢地输送到根系下方的灌溉技术,该技术能够使得土壤更多地吸收养分,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减少水的浪费。
毛管灌溉适用于干旱地区和土壤贫瘠的农田,其优点在于成本低、管理方便、效果显著,但灌溉效率较低,需要加强协调管理,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滚灌技术是一种通过滚动水管的方式,将水流引入农田的灌溉技术,通常适用于平原地带和大片均质农田的节水灌溉。
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具有简单、易维护的特点,且成本相对较低,但滚灌技术的灌溉面积有限,过程中水分的浪费也较为明显。
总之,针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不同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这些技术可以使得农民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提高农田的产量和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思考
东北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思考崔新颖(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21)[摘要]自2011年开始,东北地区率先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文章概述了东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分析了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及适用性,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灌溉方式;东北地区[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0624(2017)08—0061—021节水灌溉发展概况我国的节水灌溉发展主要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土质渠道衬砌,70年代中期新型防渗材料应用,80年代中期引进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并加快国产化进程,90年代中期节水灌溉广泛布点、全面示范,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节水增效技术的综合集成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等五个阶段。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0.26亿hm2,约占全国的22%,担负着新增150.5亿kg粮食产能任务。
现状灌溉面积0.1亿hm2,耕地灌溉率为38%,节水灌溉面积0.0433亿hm2,节水灌溉率为45%。
自2011年开始,东北地区率先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近几年累计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66.67余万hm2,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建设时间最集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推进行动。
今后几年,东北地区将持续推进规模化节水增粮,中西部地区合理发展滴灌喷灌,积极采用深松整地、抗旱坐水种等措施,具备规模化耕作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到2020年,全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23.333万hm2。
2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及适用性近几年,东北地区主要采用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等灌溉方式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各地根据不同灌溉方式特点及其适用性,因地制宜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取得显著效果。
2.1喷灌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
在东北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喷灌机主要有两种,一是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另一种是绞盘式喷灌机。
北方山区旱作节水模式
北方山区旱作节水模式在农田水利生态系统中,按照生态规律不断增加物质和能量到土壤中,保持生态平衡,农作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才能不断提高。
有利于“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健康发展。
依兰县成功地实践了山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四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水浇地免耕节水灌溉模式该模式为一年两收,上茬种小麦,下茬种玉米等作物。
采取节灌的主要措施是:选择小麦、玉米节水抗旱品种或抗旱保水剂拌种,并与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相结合。
将水源(机井、塘坝、蓄水池等)以下各级渠道建成水泥防渗渠和平整土地(达到上头略高,下头略低),长畦变短畦,宽畦变窄畦,大畦变小畦,免耕播种等。
二、旱岗地深耕截雨蓄水模式该模式为一年一收,主要种植春玉米、马铃薯、红薯、饲草等。
采取节水农业主要措施是:秋末上冻前降地块深耕25~30厘米,耕后耙平,地块四周打埂,埂高20厘米左右,有利于多截留雨雪。
并选择耐旱品种或抗旱保水剂拌种(醮根),也可选用地膜全覆盖种植,改垄背种植为垄底种植,有利于垄底多汇集雨水,雨水沿垄底地膜种植孔渗入土壤,使地块形成土壤“水库”。
在靠近坡根处,山上有坡谷的地方,修建集雨窖,有利于截留坡谷雨水,或在地块下游修建集雨窖,将数个垄底多余雨水汇集贮存起来,确保来年农作物播种用水和需水关键期能浇1~2水。
三、沟谷埝阶地中耕截雨蓄水模式该模式土壤为砂质土,保水保肥能力差。
主要栽植耐旱、耐脊薄的果树、杏树等果树,并间作耐旱耐脊薄的豆类、谷子、花生、饲草等。
采取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是:埝阶地外沿逐年垒石埋土,秋末上冻前或早春解冻后深中耕,耕深20~25厘米,耕后耙地,外高里低,达到旱能蓄水涝能排水之目的。
并在埝阶地外沿靠近坡根处且山坡上有沟谷的地方,修建集雨窖,截留坡谷和埝阶地的雨水,确保果树需水关键期和病虫害防治用水。
四、山坡修建水平沟、鱼鳞坑截留雨水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截留山坡雨水,防止水土流失。
海拔800米以上的挖鱼鳞坑,栽植松树等耐寒树木。
辽宁滴灌实施方案
辽宁滴灌实施方案一、前言。
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地势复杂,水资源短缺,农业灌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灌溉水利效益,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滴灌技术方案是当务之急。
二、滴灌技术概述。
滴灌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通过管道输送水源,利用滴灌器将水滴的方式直接滴到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地表径流,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滴灌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灌溉方式。
三、辽宁滴灌实施方案。
1. 滴灌设施建设。
根据辽宁省地势和农业特点,确定滴灌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范围。
重点在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和重要农作物种植区进行滴灌设施的建设,确保灌溉覆盖面和效益。
2. 技术培训和推广。
开展滴灌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工作,向农民普及滴灌技术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对滴灌技术的认识和使用意愿,确保滴灌设施的有效利用。
3. 水资源管理。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确保滴灌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灌溉需求的满足。
4. 监测和评估。
建立滴灌设施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滴灌设施进行运行状态和效益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滴灌实施方案的意义。
1. 节约水资源。
滴灌技术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和地表径流,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效节约水资源。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滴灌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3. 保护环境。
滴灌技术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五、结语。
辽宁滴灌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农业灌溉水利效益,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滴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为辽宁省的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带来积极的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北方地区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研究
北方地区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研究北方地区是我国干旱少雨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因此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北方地区几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北方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滴灌技术模式滴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通过将水从管道输送到植物根部,以滴灌的形式让植物得到水分。
在北方地区干旱少雨的地区,滴灌技术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土壤的风化和盐碱化的程度,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滴灌技术模式的实施,首先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滴灌系统,包括滴灌管道、滴灌装置、控制器等设备。
还需要对农作物的生长要求和用水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精确地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
还需要进行土壤和水质的监测,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滴灌系统的操作,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
滴灌技术模式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可以在北方地区的大田作物生产中推广应用,还可以在果树、蔬菜等特种农作物的种植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滴灌技术模式将成为北方地区节水灌溉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移动灌溉技术模式移动灌溉技术模式是一种适合北方地区的节水灌溉方法,通过移动式灌溉设备来实现节水灌溉的目的。
移动灌溉技术模式的核心是利用机械设备在田间移动,通过设备上的灌溉系统来实现对植物的灌溉。
移动灌溉技术模式能够将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模式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模式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节水灌溉方法,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来实现农田的灌溉。
在北方地区干旱少雨的情况下,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模式可以有效地补充灌溉水资源,减少农业用水的压力,同时还能降低污水排放和土壤侵蚀的风险。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模式的实施,需要先建立一套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储水设备、输水管道等。
还需要对雨水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监测和评估,确定可利用的雨水资源。
农业灌溉节水策略分析
03
滴灌系统建设成本较高,易受堵塞和破损的影响,且需要专业
的设计和安装。
微喷灌技术
微喷灌技术概述
微喷灌是利用压力水通过管道系统将水源的水以微喷头的方式喷 洒到农田表面,实现均匀喷洒。
微喷灌的优点
微喷灌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同时不会对土壤结构造 成破坏,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微喷灌的局限性
微喷灌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同时需要专业的设计和安装 。
农业灌溉节水策略分析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农业灌溉节水现状分析 • 农业灌溉节水技术 • 农业灌溉节水措施 • 农业灌溉节水策略优化方案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农业用水占据了大部分水资源消耗
农业节水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分析当前农业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潜力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目的与意义
目的
提出切实可行的农业灌溉节水策略,优化农业水资源配置
意义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 发展
02
农业灌溉节水现状分析
国内农业灌溉节水现状
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
选用耐旱作物品种
应选用耐旱作物品种,减少作物对 水分的依赖程度,提高抗旱能力。
增加有机肥
应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 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生物节水策略优化方案
总结词
生物节水策略优化方案主要通过选育抗旱性强的作物品 种、增加生物覆盖等方式实现。
选育抗旱作物品种
应加大抗旱作物品种选育力度,为不同地区选育适合的 抗旱作物品种。
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
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农田水利工程是指在农田中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排水等一系列建设和管理工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过程的加速,水资源的供应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应成为重要的课题。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那么,如何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呢?下面将从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给出几点建议。
一、技术方面(1)推广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目前运用较广泛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其通过在土壤上排列水滴灌头和配套设备,使水肥溶液直接滴在根系生长范围内,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
微喷灌技术是目前发展较快的灌溉技术之一,其通过流量和压力控制器把水喷洒成大小一致的水滴,减少因水压不稳或喷洒散失导致的节水效果不佳问题。
(3)发展智能化灌溉技术将灌溉控制器与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传感器连接,实现根据气象条件改变灌溉密度、灌溉频率、浇水时间等参数。
有利于保证农田水灌溉精度和稳定性,降低用水量。
(4)注重土壤水分管理充分利用土壤水分残留量,监测土壤水分含量,进行科学施肥和定量滴灌,防止水肥流失与排放,实现精准施肥、减少浪费和污染。
二、政策方面(1)加大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促进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政策,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以推动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节水灌溉工程政府要对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农民进行一定的补贴和奖励,号召和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节水灌溉工程,促进节水减排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管理方面(1)加强安全保障加强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安全管理,对设备、管道等进行定期巡视,防止出现故障,影响农业灌溉产量。
(2)合理规划和科学选址实行科学选址和规划,避免对周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良影响,防止浪费和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加强维修保养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生产中发现的故障要进行清理排除,以保障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正常运行。
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分析
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在农田灌溉中,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实现节水灌溉,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农业用水方面,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因此,推广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节水灌溉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可以将有限的水资源精准地输送到农作物根部,减少水的蒸发和渗漏损失,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节水灌溉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合理的灌溉方式能够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水分条件,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节水灌溉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可以降低对地下水的开采,避免因过度开采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
同时,减少农田灌溉中的排水量,也能减轻对周边水体的污染,保护水环境。
二、常见的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一)渠道防渗技术渠道是农田灌溉中常用的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在输水过程中,由于水的渗透和蒸发,水资源损失较大。
渠道防渗技术通过对渠道进行衬砌处理,如采用混凝土、浆砌石、塑料薄膜等材料,减少水的渗漏和蒸发,提高渠道的输水效率。
据统计,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可使渠道水利用系数提高到 06 至 085,节水效果显著。
(二)喷灌技术喷灌是利用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上的一种灌溉方式。
喷灌系统一般由水源、水泵、管道、喷头等组成。
与传统的地面灌溉相比,喷灌具有节水、省工、适应性强等优点。
它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喷灌还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东北水利工程施工
东北水利工程施工东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然而由于其地处寒冷干燥,同时又受山脉地势限制,造成东北地区的农业用水困难重重。
为了解决东北地区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东北水利工程施工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东北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东北地区地势起伏,土地肥沃,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然而,由于东北地区地势高,地势起伏大,缺乏灌溉水源,导致农业用水困难,很多地方只能依靠天然降水灌溉,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解决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东北地区急需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以解决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东北水利工程的现状目前,东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很多地方还处于落后状态,没有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体系。
东北地区的水库、渠道、灌溉设施等水利设施建设较为简陋,无法满足当地农业生产需要。
尤其是在山区和偏远地区,农田灌溉设施缺乏,灌溉水源不足,导致农田干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东北地区急需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完善现有水利设施,提高农田灌溉水平,解决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
三、东北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东北地区水利工程施工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
首先是水库的建设。
东北地区地势较高,要选址建设水库面临着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困难,要克服地质条件恶劣、软土地基、地势陡峭等问题,确保水库安全畅通。
其次是渠道的建设。
东北地区地势起伏大,要修建渠道需要克服地形复杂、地势陡峭的困难。
同时,要对渠道进行防渗加固,确保灌溉水不泄漏。
此外,还要建设灌溉设施,采用先进的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四、东北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发展水利工程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水利工程施工不仅能够解决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提高灌溉水平,还能够改善土地利用状况,增加土地灌溉面积,扩大农田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
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田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变得越发重要。
制定和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战略对于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技术水平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需要依托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灌溉水的利用进行科学分析,研究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并结合土壤的水分状况,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
还应加强对灌溉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提高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以实现精准灌溉、节水节能、提高灌溉效率。
二、推动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水资源配置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的问题,导致了农田灌溉效率低下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配,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还应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运行管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是保障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加强对灌溉水量、灌溉质量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灌溉系统中的故障和问题,确保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
还应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运行。
四、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激励农民参与为了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
可以通过财政扶持和奖励措施,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北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广,但由于水资源短缺和严重蒸发散失,传统的灌溉方式既浪费水资源,又浪费劳力,而且还容易引发土壤盐碱化问题。
为了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已成为目前北方地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首先要选择适合北方地区生态环境和水分条件的水稻品种,以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这些品种通常具有较强的耐旱性,生长期短、抗病虫害能力强、水稻产量高和水分利用效率高等特点。
通过选择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能够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二、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传统的灌溉方式通常是以地面灌溉和喷灌为主,这种灌溉方式存在着浪费水资源、土壤盐碱化和病虫害传播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散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约劳动力和减少手工灌溉中的浪费。
三、合理施肥和土壤管理水稻要求充足的营养元素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在施肥方面要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施肥品种和施肥方法,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土壤管理也非常重要,合理的土壤调理和改良,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提高水稻的生长效率。
四、合理管理水田管理水田的水务,需要根据水稻生长的生态习性,合理的调节田间水位。
在不同生长时期,通过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认真管理水稻的田间灌排水系统,合理的排水和灌溉可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促进水稻的营养吸收和代谢。
五、科学管理水稻栽培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在分蘖生长阶段,合理的管理分蘖数,控制分蘖数量,提高产量;在开花期和抽穗期,根据需要进行灌溉,合理施肥,促进水稻的开花和坐果;在水稻收获期,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做好土壤的整理和管理,促进下一季水稻生长。
六、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可以对水稻生长的环境、水分状况等进行精细化监测和调控,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分析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作物类型,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同其他的作物不同,水稻的产出和商品价值都比较高。
这种优势使得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黑龙江省。
但相较于南方的水稻种植,北方水稻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所以要求必须采用节水灌溉栽培的技术,做好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和节水机理水稻同其他的作物相同,对土壤的透气性也有所要求,且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都要正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稻的根系生长良好,保障水稻养分的吸收和供应,以实现产量和质量提高的目标。
而节水灌溉技术是种植水稻的指导技术,在选取节水工程时要充分地结合地区实际如地理位置、经济现状和市场等。
北方的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大部分都是使用淹水栽培的方法,由于北方的气候环境和地理因素使得容易产生水稻田地的土壤结板、土壤营养不足、水热条件差的问题,进而导致种植的水稻出现病害、生长迟缓、根系发展受阻以及大规模的倒伏问题出现。
但根据近些年的观察实际来看,当面对水源不足的情况时,水稻为了适应这种生长环境会表现出对水资源的胁迫适应性,植株和水稻叶片在此时会增加对水分的保持性而根系则会加大吸水能力。
由此可以说明,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适当的缺乏水分有利于其生长。
这种现象也给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如何合理的减少水稻灌溉又能够维持水稻的正常生长、不降低水稻的产量,对黑龙江的稻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采用节水灌溉栽培技术。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水稻灌溉栽培技术也在实验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多种灌溉技术,如灌溉、间歇灌溉等。
而采用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后,使得水稻田的水层降低或者无水层,有效地减少了植株之间的蒸发率,水分渗透也随之降低了30%左右,同原来的淹水灌溉相比节约了水资源。
二、北方水稻的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分析水稻的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能够按照水稻的生长需求最大限度的减少生态用水、改善土壤理化性,而且符合黑龙江地区的实际种植环境。
所以,分析水稻的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策略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策略摘要:水利灌溉系统作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现阶段,我国农业水利建设体系还不完善。
因此,在农业水利建设过程中,只有建立科学的农业水利灌溉体系,优化和合理配置农业自然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的、蓬勃发展[1]。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水资源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受到了一定的浪费和损害,尤其是农作物灌溉。
由于作物浇水时一般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很容易浪费水资源。
因此,只有继续大力研究开发农业水利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才能有效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高效快速发展。
1.协调农业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政府部门应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并注重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同时,还要强化农田节水灌溉功能,有效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从而提高村民的总收入,改变村民的生产经营发展环境。
生产力水平将影响当前的综合国力。
要从根本上加强节水灌溉的实施。
首先,要实施节能农业灌溉,必须运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节约用水,加强节水。
其次,全面分析耕地基本形态,分析耕地供给需求,合理布局根系水源特征。
同时,根据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为了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必须深刻认识节水灌溉的意义。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系统不仅能有效提高农业产出效益,改变农村生产环境,而且成为农村工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和国家能力的提高。
同时,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农业重视程度的一种方式。
根据自然资源的可得性,制定对农田作物的需求,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和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作物品种,布局农业发展规模,充分考虑农村生产用水的协调,日常生活用水和自然环境用水,认真落实强制性节水和有效节水的管理方向。
保护自然资源,建设农业生产示范区,增加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利用,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1.发展并引进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结合当前我国农田灌溉的发展趋势,高效节水灌溉需要一条新的途径。
科技成果——东北粮食主产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科技成果——东北粮食主产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技术开发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研究背景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化率超过80%,但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38%,农业用水供需失衡、灌溉效率与效益不高、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水问题十分突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对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东北粮食主产区节水灌溉已得到长足发展,但尚不能适应“适度规模化、全程机械化、高度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求。
现阶段偏重于田块尺度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虽实现了灌溉效率的提升,却带来区域尺度耗水失衡及严重的衍生水问题,如何实现多尺度作物耗水与灌溉供水的协同均衡调控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亟需创新多尺度作物耗水协同调控理论,重点突破作物高效耗水耦合调控、多水源优化调配等区域尺度关键技术,攻克水田生态灌排、旱田绿色喷微灌、灌溉智能监控等田块尺度关键技术,构建东北粮食主产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集成应用模式,开展示范应用,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在基础理论创新层面,重点突破多尺度作物高效耗水协同调控理论与方法;(2)在共性关键技术层面,重点研发作物高效耗水耦合调控、水田生态灌排、长毛管低压滴灌、高效低耗喷灌水肥药调控、互联网+灌溉智能水管理等关键技术与产品;(3)在示范集成应用层面,建立适应规模化水田、集约化旱田的高效节水灌溉关键技术体系与应用模式,示范推广应用实现节水灌溉技术、农艺与农机技术与相关政策机制的有机融合,达到节水、高效、绿色、生态的目标。
研究内容(一)多尺度作物高效耗水理论在黑龙江和平灌区庆安灌溉试验站和吉林水科院长春市朝阳区灌溉试验站分别开展水田和旱田的多尺度作物耗水试验,初步掌握了水稻和玉米的需耗水量、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灌排渠系的水位流量关系以及模型估算的玉米日蒸散量等成果,初步构建基于公共天气预报的区域旱情监测与灌溉需水预测模型。
(二)灌溉多水源均衡调控模式以黑龙江和平灌区为研究对象,在灌区一支、二支、三支、四支、五支、六支、庆胜支、姜文海支、二排、三排、四五排等安装13个监控系统,22个水位监测点,初步开发了渠系量控一体化设备,收集了灌区水位、流速、气象等基础数据,为提出灌溉输配水系统水力控制方法与梯级循环利用技术及建实时调配与应用系统提供支持。
关于东北地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探讨
关于东北地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探讨关于东北地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探讨摘要:我国的水资源较为短缺,而农田灌溉又是对水资源要求较高的领域,因此说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节水灌溉措施,才能够既到达节约水源的目的,又能够保证农田灌溉的实现。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在分析当前东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根底上对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字:东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问题;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在农田灌溉开展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节水的目的,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耕作习惯,根据地区农田开展实际,积极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并且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灌溉操作,这样才能够取得最正确的节水灌溉效果。
一、当前东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要想更好的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就需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东北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样就会造成农田水利设施在技术上存在着问题,不能够更好的满足节水灌溉的要求,同时在合理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也不能够兼顾。
除此之外,盲目的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还会造成工程的重复建设,给工程的质量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其次,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较为缓慢,对于年代久远的水利设施缺乏养护。
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监理机制的不健全,且工程缺乏合理的规划,这样将会影响建设的进度,严重的时候将会造成长期拖延,对于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加之缺乏严格的管理机制,一些年代久远的农田水利设施缺乏维护,影响了其性能的发挥,在灌溉的过程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不能够满足节水灌溉的要求。
最后,在农田水利工程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管理较为粗放。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东北地区,农田水利设施有一局部是由于资金短缺后者是工程建设单位的违规建设,使得局部水利设施的建设标准较低,加之建成之后的管理粗放,使其过早的失去使用价值,这也是当前东北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山区农业灌溉水利发展策略分析
作者:程娜李晨洋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06期
摘要:文章基于东北山区自然条件、水利资金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山区农民思想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山区农业发展对灌溉的需求,提出了对山区农业现代灌溉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山区;农业灌溉;水利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27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69
1 制定山区水利规划和灌溉指导意见
当前国家还没有出台针对山区水利现代发展建设的相关规划,东北3省也没有制定类似的山区灌溉发展规划。
新形势下,应该探索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农田水利现代化发展新模式,出台山区水利建设规划和相关指导意见,以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生态“三生”服务为目的,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理念指导山区水利建设,为我国山区水利现代化提供政策支撑,满足现代农业灌溉发展乃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需求。
2 制定山区水利建设技术标准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种植结构、经营模式的转变必然对灌溉方式、工程模式、灌溉技术及灌溉管理等产生新的需求,山区水利面对新形势,制定现代化建设技术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可为山区水利现代化发展提供依据,为山区水利建设和管理提供保障,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
3 大力推动灌区水利骨干工程建设
东北山区自然灾害频发,东部涝灾较多,西部旱灾较多,对灌区的水源工程和骨干渠道进行配套完善,可以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灌区耕地可完全免受旱灾的威胁,成为高产、稳产、高效农田。
水利工程改造后,随着田间工程的配套,可加强农业措施的实施,如平整土地,增施有机化肥,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使中低产田变为稳产、高产、高效农田。
4 开展集体经济管理和土地流转
东北山区土地以分散式经营模式为主,水利设施和灌溉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或不能满足规模种植需求等问题,通过土地流转或集体经营模式,可实现水土资源更高
效合理的分配利用。
土地流转和集体经营后对农田水利设施田间改善有很高的积极性,也有财力搞好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保证了农田灌溉对水资源的需求。
土地流转或集体经营模式可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能够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现代灌溉特别是高效节水灌溉,会在农田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种植中大显身手,展现现代灌溉的威力与魅力。
因此,研究解决好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东北山区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5 大力推进山区特色农业建设
东北山区特色农业的开展属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普及推广新技术。
以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体,进一步加大推广新优品种、温室结构改造、温室内微灌优化及智能管理等先进实用技术的力度,尽快缩小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差距。
特色农业和园区设施农业智能化灌溉模式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推广,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自加压力,自我更新技术,向农村进行推广;还需各级政府在农业发展方面多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和支持,增加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广力度。
科学规划发展、加强生产力度、改变市场管理方式。
要针对不同市场需求,与土地流转相配合,集约化生产,取得稳定的规模效益,引导农民在栽培形式、品种布局和管理技术上统一选择、集约化生产,取得稳定的规模效益。
6 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山区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今后山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建议加强对新技术、高科技的研究、创新和应用,并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水利投入新机制。
加强资金的统筹协调,整合各渠道、各层次、各方面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发挥公共财政主渠道作用。
各地要把水利建设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把水利投资作为应保必保的重点领域,加大水利投入。
财政方面要严格征收、管理和使用水利建设基金,认真落实农田建设资金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
各乡镇要突出以奖代补、以奖代投等政策,实施政府资金补助,坚持多筹多补,先干先补等政策,调动农民和合作社等农业经营模式对农业发展积极投入。
建立和健全水利设施管护制度和激励机制。
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工作,落实好工程维护费的补贴政策,开展新的运营和管理机制,确保工程后期的管理工作,发展工程的长久效益。
参考文献
[1]乔国栋.中国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