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广东省201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4 体液调节 新人教版
【精品】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知识点专练14 体液调节与内环境稳态(含答案)
知识点14 体液调节与内环境稳态1.(2015·全国卷Ⅰ·T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0.9%的NaCl溶液、细胞外液。
(2)关键知识:0.9%的NaCl溶液为兔内环境的等渗溶液,输入内环境渗透压不变。
【解析】选A。
维持血浆和组织液渗透压的无机盐离子主要是Na+和Cl-,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当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生理盐水为兔内环境的等渗溶液,内环境渗透压相对不变,细胞内液的量不会增加,输入的溶液(主要是Na+)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因此A选项正确。
2.(2015·江苏高考·T5)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解题指南】题干关键信息:细胞内液与组织液最接近的生理指标。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故A项错误;细胞内液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平衡,故B项正确;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故C项错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不断消耗O2,细胞内液O2浓度低于组织液,故D项错误。
3.(2015·重庆高考·T3)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解题指南】(1)隐含信息:甲状腺激素分泌超标、胰岛素分泌不足。
(2)关键知识: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和其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及胰岛素的作用。
【解析】选C。
2013-2014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广东专用)必修三同步配套课件2-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活页规范训练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解析 血浆渗透压增高后,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
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增强对水的重吸收,以
降低渗透压,而渴觉的产生发生在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 答案 C
65 ℃温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尿液中无葡萄糖,与新
配制的斐林试剂50~65 ℃温水浴加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第一步:用手术摘除小白鼠A的胰腺(不考虑对消化功能的影 响),对小白鼠B不做任何处理,即设置了无胰岛素和有胰岛 素的两组小白鼠;
影响脑的发育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思维激活2] 人体在寒冷的冬季产热量与散热量是否相等?炎
热的夏季呢?就产热量或散热量而言,冬季与夏季相比状况
如何? 提示 无论寒冷的冬季,还是是炎热的夏季,人体产热量与散
热量只有达到动态平衡,方可维持体温恒定,就产热量或散
热量而言,应为冬季产热量大于夏季产热量或冬季散热量大 于夏季散热量。
在实际操作中,可多种方法并用,如摘除注射法、摘除移植
法,先摘除某内分泌腺,一段时间后再注射该内分泌腺分泌 的激素或重新植入该内分泌腺,以进行二次对照,增强说服 力。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2.检测指标
(1)甲状腺激素:实验动物的活动状态、耗氧量、发育程度等。 (2)胰岛素:实验动物的活动状态、血糖含量测定。 (3)胰高血糖素:实验动物的血糖含量、尿糖测定。 (4)性激素:实验动物第二性征的改变、交配行为。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判断题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 )6.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 )7.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9.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10.所有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1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12.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
(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 )14.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15.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16.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17.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工厂排出的有机废物。
( )18.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质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
201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 专题13 实验与实验探究 新人教版
训练13 实验与实验探究(时间:40分钟)1.下列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 )。
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②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③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④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①由甲转换为乙时,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B.图②两个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将弯向同一方向C.图③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要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图④所示为新鲜菠菜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3.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 ( )。
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A.①B.②C.③D.④4.(2012·郑州三模,6)在生物学实验中,由于操作中的一些失误,可能会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或者实验结果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对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用花生子叶制切片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观察到有的细胞清晰,有的模糊,这是因为标本切的厚薄不均B.用榨取的甘蔗汁液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没用沸水浴加热C.用蔗糖溶液作为外界溶液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滴加清水后却不复原,可能是因为细胞已经死亡D.用洋葱做有丝分裂实验,观察到染色体着色较浅,可能是因为解离后没有漂洗5.科学家发现口服Boc5能降低小鼠血糖。
为研究Boc5口服和注射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拟进行以下实验,一定时间后测量血糖和尿糖。
以下实验设置正确的是( )。
6. (2012·北京四中月考)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C.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温度、植物种类等是无关变量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否产生是无关变量7.(2012·茂名模拟)(双选)实验材料的选择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01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全攻略:1-4-9《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2011· 天津,3C)
④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
必考点7 必考点8 阅考人考前“叮嘱”
(2009· 广东,18D)
上页 下页 返回
随堂精练
⑤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2010· 重庆,1A) ⑥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2011· 四川,3C) 答案:①③④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必考点7
必考点8
阅考人考前“叮嘱”
随堂精练
上页 下页 返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
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 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
必考点7 必考点8 阅考人考前“叮嘱” 随堂精练
上页 下页 返回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1)过程:刺激→电位差→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兴奋 区)→未兴奋区
必考点7
必考点8
阅考人考前“叮嘱”
随堂精练
上页 下页 返回
(2)特点:由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
①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必考点7
必考点8
阅考人考前“叮嘱”
随堂精练
上页 下页 返回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在反射弧中称________。
(2)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神经 递质尽管是小分子物质,但仍通过图示方式释放到突触间 隙,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与肌细胞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实验与探究(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实验与探究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答案:C解析:转换物镜时应手握转换器缓慢转动,A项错误。
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也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但不如细胞液有颜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效果明显,B项错误。
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C项正确。
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细胞质处于流动状态,只能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无法准确地对叶绿体数量进行计数,D项错误。
2.(2017理综)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答案:B解析:盐酸能使洋葱根尖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使小鼠骨髓细胞相互分离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A项错误。
观察装片时都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观察,B 项正确。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项错误。
只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才会出现细胞板,D项错误。
3.下列操作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的是(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B.标志重捕法:标记物易脱落C.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不认识的动物不计数D.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答案:C解析:在个体密集区取样,估测的种群密度值会偏大;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会使结果偏大;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会使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
4.(2019某某十二重点中学二模)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及对应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位素标记法: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B.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探究酶的最适温度C.模型构建法: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D.假说—演绎法: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和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发现答案:A解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而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没有用到该方法,A项错误。
高考生物复习《体液调节》PPT教案设计
• 本课结束
【基础知识梳理】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 (2)斯他林和贝利斯静脉―→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
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
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实验:
稀盐酸 小肠黏膜
―混 研―合 磨→提取液―注―入→静脉―→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4)调节途径
①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血糖浓度——高浓度,即a途径;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b途径; 胰高血糖素,即c途径。 ②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血糖浓度——低浓度,即f途径;神经调节——下丘脑传出神经,即e途径; 胰岛素,即d途径。
例题精讲:(2019·海南卷,17)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 的吸收。下列情况可以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的是( ) A.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后 B.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 C.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 D.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
设计
自身对照或 条件对照组
对摘除内分泌腺的实验组 补充激素(或植入内分泌 腺)
饲喂动物激素抑 制剂
-
实验目的
验证或探究某种内分泌腺 验证或探究某种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
的生理作用
激素的生理作用 素的生理作用
举例
垂体、甲状腺等
甲状腺激素、性 生长激素、胰岛素
激素等
等
(3)注意事项 ①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平均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②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对照 实验中,生理盐水不能用蒸馏水代替。 ③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摘除某种内分泌腺(如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再注射该内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如睾丸酮),或重新植入该内分泌腺等。 ⑤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
201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第一部分 专题14 体液调节 新人教版
专题14 体液调节1.胰岛素是降血糖的唯一激素,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升血糖。
2.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3.各种激素在生物体内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
4.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进行重吸收,以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5.冷觉、温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和内脏器官黏膜上,冷觉与温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而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6.体温平衡是由于产热与散热相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促进产热是协同作用,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
7.水盐平衡的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8.血糖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之间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
9.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1.(2012·新课标全国卷)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高等动物体内水平衡调节。
[知识依托] ①水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②调节水平衡的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作用是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解析] 选B 长时间未饮水的哺乳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会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2.(2012·某某高考)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
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初步推测(多选)( )A.餐后60 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及识图分析能力。
广东省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4 体液调节 新人教版
专题14 体液调节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生物体内细胞间通讯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下图所示,图中“化学物质”最可能是( )A.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激素B.催化细胞内生理过程的酶C.构成细胞结构的必需物质D.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解析:选A 由题图中的过程可以看出,“化学物质”随血液运输到器官和组织,且对器官和组织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所以该化学物质最可能是激素。
2.(2012·汕头模拟)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下关于导致ab段和bc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B.口渴和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C.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D.饭后和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解析:选D 饭后由于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使血糖升高导致胰岛素含量增多,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胰岛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与图示曲线不符。
3.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激素能使靶细胞中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且在发挥作用后灭活C.参与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等生理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D.人体剧烈运动排汗后,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解析:选D 人体剧烈运动排汗后,失水多,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4.(2012·广州模拟)右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解析:选D 细胞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来维持体温恒定;人体体温恒定,正常情况下产热量总是等于散热量,故时间t3后产热量也应该等于散热量。
5.研究人员在室温条件下对实验小鼠进行以下处理:切除甲鼠大脑皮层,破坏乙鼠下丘脑,其他结构保持完整。
广东省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第11课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课件
3.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则a表示 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 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c(垂体后叶)释放,通过体液 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e(肾小管和集合管)。
4.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a为下 丘脑,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 (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胞。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 射,比如眨眼反射,不需要后天学习,运动员听到 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经过训练获得的,故A项错误。 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 大脑皮层,与听觉中枢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C项 正确。小脑负责身体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程度 无关,D项错误。
3.(2011·广东卷)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 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双选)( AB )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2日星期三2022/3/22022/3/22022/3/2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22022/3/22022/3/23/2/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22022/3/2March 2,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22022/3/22022/3/22022/3/2
(3)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口 服后亦可以被吸收。
3.常见激素分泌异常疾病
分泌异常疾病
分泌过多
分泌太少
甲状腺激素
甲亢
①幼年: 呆小症 ②成年:黏液性水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4 体液调节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生物体内细胞间通讯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下图所示,图中“化学物质”最可能是( )A.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激素B.催化细胞内生理过程的酶C.构成细胞结构的必需物质D.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解析:选A 由题图中的过程可以看出,“化学物质”随血液运输到器官和组织,且对器官和组织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所以该化学物质最可能是激素。
2.(2012·汕头模拟)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下关于导致ab段和bc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B.口渴和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C.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D.饭后和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解析:选D 饭后由于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使血糖升高导致胰岛素含量增多,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胰岛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与图示曲线不符。
3.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激素能使靶细胞中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且在发挥作用后灭活C.参与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等生理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D.人体剧烈运动排汗后,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解析:选D 人体剧烈运动排汗后,失水多,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4.(2012·广州模拟)右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解析:选D 细胞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来维持体温恒定;人体体温恒定,正常情况下产热量总是等于散热量,故时间t3后产热量也应该等于散热量。
5.研究人员在室温条件下对实验小鼠进行以下处理:切除甲鼠大脑皮层,破坏乙鼠下丘脑,其他结构保持完整。
再把甲、乙组小鼠放到-5 ℃环境后,则( )A.甲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乙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B.甲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乙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甲、乙都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D.甲、乙都不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解析:选B 小鼠为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6.(2012·上海高考)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解析:选A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7.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c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解析:选AB 信息分子a直接作用于甲状腺,因此a是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信息分子c直接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因此c是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水重吸收的作用。
d作用于组织细胞后,使血糖浓度降低,因此d表示胰岛素。
8.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器官,①、②代表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②通过血液运输B.③、④过程为负反馈,即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抑制①、②的分泌C.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D.下丘脑的活动与神经调节无关解析:选BC 图中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①、②都通过血液运输;③、④过程为负反馈,即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①、②的分泌;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
三、非选择题(共64分)9.(12分)请回答下列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1)上图为某科研小组探究饮水量对人体尿量生成速率的影响,获取相关数据后所描绘的曲线。
请根据图中所给的相关信息,在图中画出抗利尿激素相对量随时间(0.5 h~3.5 h之间)变化趋势的曲线。
(2)产生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________,抗利尿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
(3)在尿排出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
当尿量增加时,刺激位于膀胱的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到位于________的排尿低级中枢,最终到达效应器,形成排尿反射,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健康成年人的排尿反射还受大脑皮层控制,这说明人体的神经调节系统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解析:大量饮用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加。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排尿的神经中枢由脊髓控制。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答案:(1)如下图:(画对趋势即可)(2)下丘脑肾小管和集合管(3)脊髓反射弧10.(16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请据图回答:(1)某人一次性饮1000 mL清水,1 h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减弱,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________,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
饮水1 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分解,抑制________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解析:(1)当大量饮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有关神经兴奋,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1)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减少通透性负反馈(2)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肝糖原胰岛素11.(18分)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_____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____合成,另一方面使__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________,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
(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
若给其注射胰岛素________(能,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
因此血糖平衡受________的调节。
(4)胰岛素是由________细胞分泌的,与胰岛素作用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
解析:(1)在人体内许多组织的细胞膜上都存在着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通过和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以降低血糖,同时胰岛素还能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2)如果胰岛素受体无法识别胰岛素,即使注射胰岛素,也不能降低血糖,从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
(3)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血糖浓度升高——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降低。
血糖浓度过低→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肝脏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升高,故血糖平衡受神经—体液调节。
(4)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升高时,会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则会引起使血糖升高的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的释放。
答案:(1)胰岛素受体蛋白质、脂肪、糖原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葡萄糖的利用(2)不能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3)血糖浓度神经和体液(激素)(4)胰岛B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12.(18分)下图是动物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1)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若刺激某人下丘脑中的某区域,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则该区域是________中枢。
(2)为了解下丘脑和其他激素的关系,某科研小组切断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测定并记录实验后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与实验前相比二者的含量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某种药物使分解某种神经递质的酶失活,则会使突触后膜________。
若另一药物能阻断突触上神经冲动的传递,已知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____上______的结合。
(4)寒冷时激素B的分泌会________,产生冷觉的部位在________,寒冷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
激素B的靶细胞是________。
(5)请以文字、箭头构建一个个体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以血糖调节为例)。
解析:(1)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之一,因此,该区域是体温调节中枢。
(2)下丘脑可以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因此,切断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后,垂体减少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也会减少。
(3)神经递质可以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因此,若神经递质不能被分解,突触后膜将持续兴奋或抑制。
若神经递质的数量没有变化,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
(4)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寒冷时其分泌量增加,可以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其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细胞。
(5)血糖调节中存在着反馈调节,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