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污染管理程序 (110-111)2-22

合集下载

小区噪音污染管理制度范本

小区噪音污染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小区噪音污染防治,改善小区居住环境,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小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小区所有业主、住户、商户及物业服务机构。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规范小区噪音管理,降低噪音污染,营造安静、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

第二章噪音污染源管理第四条限制噪音产生时间:1. 住宅区域:22:00至次日7:00,禁止进行产生噪音的装修、施工等活动。

2. 商业区域:22:00至次日7:00,禁止进行产生噪音的经营活动。

第五条限制噪音产生强度:1. 噪音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即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2. 装修、施工等活动产生的噪音不得超过75分贝。

第六条噪音污染源管理措施:1. 业主、住户、商户应自觉遵守噪音污染源管理规定,减少噪音产生。

2. 物业服务机构应加强日常巡查,对违规产生噪音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3. 物业服务机构应定期对噪音污染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噪音投诉处理第七条业主、住户、商户发现噪音污染问题,可向物业服务机构投诉。

第八条物业服务机构接到投诉后,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采取以下措施:1. 对违规产生噪音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2. 对噪音污染源进行整改,降低噪音强度;3. 对情节严重的噪音污染行为,报请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九条物业服务机构应做好噪音投诉记录,包括投诉时间、投诉人、投诉内容、处理结果等。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十条对自觉遵守噪音污染源管理规定,积极举报噪音污染行为的业主、住户、商户,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十一条对违反噪音污染源管理规定的业主、住户、商户,物业服务机构可采取以下处罚措施:1. 责令整改,恢复原状;2. 通报批评;3. 限制或禁止其在小区内从事产生噪音的活动;4. 依法向有关部门报告,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物业服务机构负责解释。

噪音扰民投诉处理规定

噪音扰民投诉处理规定

噪音扰民投诉处理规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噪音扰民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噪音扰民投诉处理规定。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可能产生噪音扰民的活动和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商业经营、文化娱乐、家庭生活等。

二、噪音扰民的定义噪音扰民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所产生的声音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或者虽未超过排放标准,但对他人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休息造成干扰的声音。

三、投诉渠道1、居民可通过拨打当地政府设立的投诉热线电话进行投诉。

2、也可以向所在社区、街道办事处的相关部门提交书面投诉材料。

3、对于紧急情况,如夜间施工噪音严重影响休息,可直接拨打110 报警电话。

四、投诉受理1、负责受理投诉的部门应保持投诉渠道畅通,确保在工作时间内有专人接听电话和接收书面投诉。

2、接到投诉后,工作人员应详细记录投诉人的姓名、联系方式、投诉内容、噪音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3、对于投诉内容不清晰或信息不全的,应及时与投诉人沟通,补充完善相关信息。

五、处理流程1、初步核实接到投诉后,相关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 24 小时内)对投诉情况进行初步核实。

核实方式包括现场查看、询问周边居民、查阅相关资料等。

2、检测评估如果初步核实认为可能存在噪音扰民情况,应安排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噪音检测。

检测应在噪音产生的时间段内进行,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并出具检测报告。

3、处理决定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1)如果噪音未超过排放标准,但确实对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应要求产生噪音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措施降低噪音,如改进生产工艺、增加隔音设施等。

(2)如果噪音超过排放标准,应依法责令产生噪音的单位或个人限期整改,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3)对于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应加大处罚力度,直至停止其产生噪音的活动。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范文(3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范文(3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安宁、建设和谐社区,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噪声环境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 严格控制噪声排放,降低噪声污染水平。

2. 保障居民休息、学习和工作的环境质量。

3. 加强对噪声环境污染源的监管,确保噪声环境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4. 提高社会公众的噪声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5. 不断完善噪声环境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三、管辖范围本噪声环境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市所有噪声源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工厂、施工工地、交通运输等。

四、责任部门1. 市环保局负责全市范围内的噪声环境管理工作。

2. 区县环保局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噪声环境管理工作。

3. 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环保部门完成噪声环境管理任务。

五、管理措施1. 噪声源的排放控制(1) 全面落实噪声源的排放控制标准,对于超标排放的噪声源,责令限期整改,不得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2) 在建设项目中,噪声源应符合相关规定,项目建设单位应在规定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排放。

(3) 对于交通工具的噪声污染,加强对车辆、船舶等的技术管理,防止噪声超标排放。

(4) 对于存在严重噪声污染的产业企业,要加强监管,确保其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

2. 噪声管控区划(1) 根据城市规划和噪声环境状况,划定不同噪声管控区域,分级管理。

(2) 噪声管控区划依据噪声分贝等级和噪声源类型进行划分,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管理措施。

3. 噪声源监管(1) 加强对噪声源的监管,确保其噪声污染达标。

(2) 建立噪声源排查制度,定期对可能存在的噪声源进行排查,并进行整改。

(3) 对于违规排放噪声的噪声源,积极追究责任,并依法进行处罚。

4. 噪声环境监测(1) 建立噪声环境监测体系,监测范围覆盖全市,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对于噪声环境监测结果异常的地区,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噪声环境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1总则1.1目的及依据为加强公司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控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噪声排放,改善企业声环境,减少对人和环境造成影响,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适用公司噪声污染防治管理。

1.3定义(术语)1.3.1工业噪声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1.3.2建筑施工噪声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1.3.3偶发噪声偶然发生、发生的时间和间隔无规律、单次持续时间较短、强度较高的噪声。

1.3.4噪声污染指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或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1.3.5工业噪声许可排放限值排污许可证中规定的允许工业噪声排污单位排放工业噪声的最大排放值。

工业噪声许可排放许可限制包括厂界昼间许可排放限制和厂界夜间许可排放限值。

1.4参考文件下列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凡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噪声》(HJ 1301)2管理职责2.1集团安全环保部2.1.1本制度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修订本制度;2.1.2负责对各子公司噪声污染防治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与考核。

2.2集团各部门2.2.1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其所辖范围内噪声污染防治工作;2.2.2按照职责分工对各子公司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2.3各子公司3.3.1负责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制度,开展教育与培训;3.3.2负责实施工业、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3.3.3负责对噪声污染防治情况开展检查与考核。

3要求3.1总体要求3.1.1工业噪声排放企业应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或填报排污登记表,并按排污许可的要求进行噪声污染防治。

《北京环境噪声管理条例【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

《北京环境噪声管理条例【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

《北京环境噪声管理条例【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81号《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已经202x年11月17日市人民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x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202*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第三条区、县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负责。

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公安部门负责对社会生活噪声和机动车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道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对工业产品、设备标准中规定的噪声限值实施监督管理。

铁路、民航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分别对火车、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规划、建设、工商、文化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居住区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调解邻里之间因噪声产生的纠纷。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并有权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投诉、举报。

第二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六条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和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并向社会公告,同时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适用区域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区、县人民政府划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和本市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第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并在申请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前征求所在区域居民和单位的意见。

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

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

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1为维护安宁、美好的生活办公环境,使业主(业户)享受到充分的办公,休息,特制定以下规定:1.1业主(业户)在收听广播、收音机、电视或娱乐、聚会、卡拉ok时,请尽量降低音量,出户音响度以不影响邻里投诉为主。

1.222:00-次日7:00时段内,出户音响度不得大于30分贝,由此造成邻居的投诉,物业服务中心有权予以干涉。

1.312:00-14:00、18:00-次日8:00禁止装修时段内请勿进行装修,由此造成的投诉,按装修管理规定处罚。

1.4各种机动车辆在小区内禁止鸣笛。

1.5各业主(业户)不得带宠物在楼宇内流窜,避免对其它客户造成干扰。

1.6如业主违反规定,对其它业主或环境造成噪音干扰,物业服务中心有权制止,如造成损失的,由发出噪音业主承担相关费用。

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2为了认真贯彻落实____市政府和市建委的关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定,全面提高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废水、废物和噪声的排放,真正做到施工不扰民,我们一定遵守上级机关的一切规章制度,不超时作业,为使我们工程顺利施工,尽快竣工,我们在防尘,扰民上制定以下管理措施:1.现场路面全面硬化处理,不露黄土、并在大门口处设置清洗轮胎水管和下水道,出场运料汽车必须清洗干净方可出场,设专人负责现场路面无浮沉和洒水压尘、降尘。

2.施工现场要认真执行上级要求,现场围墙、大门、宣传牌、门口标志要规范化、标准化,结构施工期间要到密目网全封闭。

3.施工现场内的细颗粒和易飞材料全部入库或苫盖、最大限度降低扬尘。

4.现场搅拌机严格执行全封闭和安装除尘设备,同时完善排水沉淀后,废水重复利用,现场清洗车轮、洒水压尘一律使用经沉淀后的中水,节约水资源。

5.施工现场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分开并及时清运,结构阶段高层的'施工垃圾集中装袋,用容器吊运送到垃圾站6.强噪声机械设备进行全封闭,人为活动噪声要控制到最低点作业时,材料要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噪音扰民,有强噪音的电机具作业时间控制在:早上∶7:00~11:30;下午:14:00~19:007.现场内要整洁卫生,料具和配件码放整齐,建筑物内,外零散碎料和施工垃圾,渣土清理及时,现场大门外实行三包跟踪清扫,浇筑完混凝土及时清洗路面,每天根据天气情况间隔二个小时用水喷洒路面降尘。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3篇)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条为了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本规定所称噪声,是指人为产生的,对人类生活、工作和休息造成干扰的声音。

第三条噪声污染防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谁污染、谁负责;(三)公众参与、共同治理;(四)科技进步、持续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章噪声污染防治要求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即在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第七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八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排放,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九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降低噪声排放;(二)设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对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三)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四)采取必要的减噪措施,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十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报告。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89.09.26•【文号】国务院令第四十号•【施行日期】1989.12.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发布日期:1996年10月29日实施日期:1997年3月1日)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一九八九年九月一日国务院第四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四十号发布自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市、村镇建设规划时,应当合理地划分功能区和布局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防止环境噪声污染,保障生产环境的安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辆、火车、船舶、航空器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各级公安部门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有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

直接受到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减轻、排除噪声污染的危害。

第八条国家鼓励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噪声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

噪音规章管理制度

噪音规章管理制度

噪音规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噪音,维护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商场、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和各类居住区域内的噪音管理。

第三条噪音管理应遵循科学性、公正性、便利性、效率性的原则,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

第四条所有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章的规定,履行噪音管理的责任。

第二章噪音监测和评价第五条噪音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噪音监测站和定期对各类公共场所进行噪音监测和评价,确保监测设备和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为了提高噪音监测和评价的水平,噪音管理部门应当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革新,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第七条噪音监测和评价的结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公示的结果应当真实、可信、准确。

第八条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监测和评价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积极参与噪音管理。

第三章噪音源管理第九条各类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域内的噪音源应当经过验收,并取得合法使用证明。

第十条噪音源的设置、使用和维护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噪音源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过大的噪音污染。

第十一条噪音源应当加装隔音设备、减振设备等防治噪音污染的设施,确保噪音的合理控制和减少。

第十二条对于无合法证明的噪音源,噪音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使用和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

第四章噪音安全防护第十三条各类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域内应当设置噪音安全防护标识和警示设施,以便及时发现噪音异常和危险情况。

第十四条对于噪音超标的情况,噪音管理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和处理。

第十五条噪音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噪音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确保一旦发生噪音事故或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和处理。

第五章噪音监督和检查第十六条噪音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各类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域的噪音监督和检查,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制度。

第十七条噪音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噪音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于噪音超标的行为予以处罚和处理。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中出现的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问题。

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环境都受到噪声污染的严重影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工作效率、休闲娱乐等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城市噪声污染,国家明确了一系列措施和管理办法,下面就针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进行一一介绍。

一、关于管理办法的出台背景和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颁布的,正式实施时间为2016年8月25日。

主要目的是加强城市噪声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质量,推动全社会形成对环境保护的共识和行动。

二、管理办法所适用的范围和对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适用于如下范围和对象:1、城市和非城市地区的噪声污染防治;2、建设项目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控制;3、工业、交通、建筑、娱乐、商业等领域的噪声污染防治;4、机场、火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噪声污染防治;5、其他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领域和场所。

三、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1、规划设计阶段的噪声控制要求建设项目在设计之初,就需要对噪声进行考虑。

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必须制定噪声控制措施并交给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同时应充分听取周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各级城市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也应严格按照规划指标要求进行审核和管理,确保项目从设计、建设到运营全程噪声污染达标。

2、噪声源的排放标准和控制要求立足于噪声源方面,在管理办法中也对噪声排放标准和控制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例如车辆、机器、设备等噪声源的噪声限制值,在夜间和白天分别有不同的规定。

各项设施运营期间也需要遵守的规定包括:维护设备保持正常运行、保护人员听力健康等措施。

3、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了我国环境噪声措施的监测标准。

不同地区噪声监测要求不同,主要和建筑密度、人口数量以及环境地形、气候等因素有关。

对于某些特殊聚集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其环境噪声标准也有所不同。

房建工程噪音污染防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房建工程噪音污染防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XXXX房建工程公司LOGO噪音污染防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XXXX有限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XXXX年XX月目录第一节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广州市有关法规及强制性标注》 (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第二节工程概况 (1)2.1建设概况 (1)第三节施工噪音污染防治保证体系 (2)第四节噪声污染控制管理岗位职责 (2)4.1 项目经理 (2)4.2 项目技术负责人 (2)4.3 项目安全总监 (3)第五节施工噪声的控制 (3)5.1 噪音控制目标、指标 (3)5.2 控制措施及要求 (4)第六节整治措施 (7)6.1 城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源头控制 (7)6.2 建筑施工中污染的防治措施 (8)第七节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9)第八节严肃查处噪声排放违法行为 (10)第九节职责分工 (10)第十节人文关怀措施 (11)第一节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广州市有关法规及强制性标注》《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第二节工程概况2.1建设概况2.1.1项目概况表2.1.1 项目概况第三节施工噪音污染防治保证体系本工程位于XX市XX区XX路,噪声影响人们的生活休息,因此施工过程中的噪音防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司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成立以项目经理戴文跃为核心,技术负责人袁毅、安全总监李振伦为骨干的施工噪音污染防治小组。

明确项目经理为施工噪音污染防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施工噪音污染防治的组织实施。

第四节噪声污染控制管理岗位职责4.1 项目经理4.1.1 履行承揽合同要求,制定噪声管理目标,健全管理组织,配备必要资源,对工程噪声环境管理全面负责。

4.1.2 贯彻执行务项有关环境管理的法令、法规、标准和制度,落实噪声管理措施和资源的配置。

4.1.3 项目经理负责噪声管理工作的领导,全面管理项目的噪声预防。

4.2 项目技术负责人4.2.1 全面执行环境噪声控制措施。

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噪声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维护社区环境,保障居民生活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社区内噪声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家庭娱乐噪声、硬件设施噪声、公共场所噪声、街面服务业噪声等。

第三条管理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分工负责,协同治理;(三)宣传教育,提高意识。

第四条管理职责(一)社区管理部门负责噪声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二)居民应当遵守社区噪声管理制度,自觉减少噪声污染;(三)相关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采取措施,减轻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五条家庭娱乐噪声管理(一)家庭娱乐活动应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免在夜间及休息时间影响他人;(二)家庭娱乐噪声应在室内进行,避免影响室外环境;(三)高音响活动如家庭舞会、卡拉OK等应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避免对相邻居民造成影响。

第六条硬件设施噪声管理(一)小区内的水泵、变配电设施与居民楼应分离设置,并符合规范要求;(二)小区内的水泵、变配电、电梯等设施应定期检修、保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噪声;(三)对产生噪声的设施应采取隔音、减震等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第七条公共场所噪声管理(一)禁止在公共场所设置高音喇叭;(二)禁止商贩在公共场所进行叫卖;(三)禁止居民和其他人员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四)居民在楼道内应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注意脚步音响,防止产生噪声。

第八条街面服务业噪声管理(一)街面服务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二)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应在室内进行,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三)经营活动中使用的音响设备应采取隔音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第九条处罚措施(一)违反本制度的,由社区管理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二)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条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社区管理部门所有。

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3年8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公布,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第三条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所辖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管理部门和海事行政管理部门、渔政渔港监督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下列分工,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一)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道路交通噪声及由机动车辆产生的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二)各级公安治安管理部门负责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三)各级铁路管理部门负责对铁路机车及列车运行产生的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四)海事行政管理部门、渔政渔港监督部门负责对船舶产生的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五)民航管理部门负责对航空器产生的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各级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本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调整方案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公路、铁路、机场、地铁(地上部分)、城市高架桥和轻轨道路等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第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向环境排放噪声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第六条产生环境噪声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按照规定到所在地的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

噪声源的种类、数量和噪声强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提前15日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发生突发性重大改变的,必须在改变之日起3日内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七条排放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噪音控制管理办法

噪音控制管理办法

噪音控制管理办法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为了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加强噪音控制管理势在必行。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地区内所有可能产生噪音的活动和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企业、建筑工地、交通运输、商业经营、文化娱乐活动等。

三、噪音控制标准1、工业企业噪音:根据不同的行业和生产工艺,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建筑工地噪音:在昼间施工时,噪声不得超过 70 分贝;夜间施工时,噪声不得超过 55 分贝。

3、交通运输噪音: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白天不得超过 70 分贝,夜间不得超过55 分贝;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的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

4、商业经营噪音:商业经营场所的边界噪声不得超过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

5、文化娱乐场所噪音: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在昼间不得超过 60 分贝,夜间不得超过 50 分贝。

四、噪音控制措施1、工业企业合理布局生产车间和设备,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

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消音、减震处理,设置隔音罩、减震垫等。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噪声排放。

2、建筑工地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如静压桩代替锤击桩。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

在施工现场设置隔音屏障,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交通运输加强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摩擦噪声。

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减少车辆加速和刹车时产生的噪声。

推广使用低噪声轮胎和车辆,加强对车辆噪声的检测和治理。

4、商业经营控制商业经营活动中的音响设备音量,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

对空调外机、通风设备等进行降噪处理,确保边界噪声达标。

5、文化娱乐场所对音响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和调试,安装隔音门窗和吸音材料。

严格控制营业时间,避免在夜间超时营业产生噪音扰民。

噪声治理管理制度

噪声治理管理制度

噪声治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噪声污染,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安宁,加强噪声治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噪声治理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共场所、生产企业、建设工地以及其他可能产生噪声的场所和活动。

三、噪声治理管理要求1. 公共场所(1) 商业娱乐场所应设置隔音设施,合理安排音响设备,制定活动噪声控制方案,并定期检测和评估噪声水平。

(2) 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单位应加强场内噪声控制,提升室内环境舒适度。

(3) 公共交通工具和设施应合理设置隔音措施,保证乘客安静舒适的出行环境。

2. 生产企业(1) 生产企业应根据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定期进行噪声排放检测和治理。

(2) 相关部门应强化对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其加强噪声治理措施,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3. 建设工地(1) 建设工地在施工前应编制噪声预测和控制方案,采取隔音、降噪等技术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设工地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噪声不超出国家标准,并及时处理投诉和举报。

四、噪声治理管理措施1. 立法和政策(1) 完善噪声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噪声排放的监测、控制和处罚要求。

(2) 制定相关噪声治理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单位履行噪声管理的责任。

2. 监测和评估(1) 建立健全噪声监测网络,加强对噪声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2) 对公共场所、生产企业、建设工地等单位的噪声排放进行定期评估,确保不超出国家标准。

3. 技术支持(1) 加强噪声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隔音、降噪等技术支持,帮助相关单位改善噪声环境。

(2) 推广先进的噪声治理设备和技术,提升噪声治理的效果和水平。

4. 教育和宣传(1) 加强对公众的噪声管理知识宣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噪声污染的危害,并树立环保意识。

(2) 加强对单位和个人的噪声管理培训,提高其噪声治理技能和意识。

五、噪声治理管理责任1. 政府部门(1) 加强对噪声治理的立法和政策制定,推动全社会加强噪声污染治理。

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6.01.09•【字号】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施行日期】1996.01.09•【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噪声污染防治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55号)《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市长张立昌一九九六年一月九日天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交通、生产、施工和社会生活活动所排放的噪声超过国家或者本市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监督管理第四条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下列分工,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一)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道路交通噪声及由机动车辆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二)各级公安治安管理部门,负责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三)各级铁路管理部门,负责对火车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四)港航监督部门和港务监督部门,负责对船舶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五)民航管理部门,负责对航空器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第五条排放噪声超过国家或者本市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第六条凡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必须按照规定到所在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

噪声源的种类、数量和噪声强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提前15日重新申报登记。

晚10点以后扰民谁管

晚10点以后扰民谁管

一、晚10点以后扰民谁管
晚10点以后扰民由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管理,当地的公安机关也可以管理。

当事人向人们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行为、或者进行整改、减少噪音排放及作业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找法网提醒,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噪音扰民的相关法律规定
噪音扰民的相关法律规定即《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违反该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1.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2.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3.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三、噪音的限值
国家《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1.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分贝)、夜间(指22时至次日6时,下同)40dB;
2.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
3.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
4.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
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
55d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的要求,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为了防治噪声污染,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

3 职责
3.1 生产保障课负责公司噪声排放的监测、管理及相关记录的保管。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噪声污染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运行管理。

4 定义
噪声/振动:是指工厂内部品制造中的冲压机,空气压缩机,风机,成型机,涂装机,烘干机和冷却塔风机作业时产生的振动噪声。

5 工作程序
5.1 总体要求
公司的厂界噪声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5.2 公司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对象
a.生产、科研、实验设备设施产生的噪声;
b.动力设备设施产生的噪声;
c.排风机产生的噪声;
d.各种车辆产生的噪声;
e.其它噪声。

5.3 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
5.3 1 隔音降噪设备应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5.3.2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产生噪声的设备维护、保养以降低噪声。

5.3.3 公司内各种车辆禁止呜笛。

5.3.4 应积极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采用无噪声污染或低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

5.3.5 外来施工单位按照《相关方管理程序》对其提出具体要求。

6 监测
6.1 生产保障课对公司厂界噪声进行外委监测,并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

6.2 各部门对本部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要进行监督。

6.3 对外来施工单位,相关部门要进行监督检查。

7 记录
监测记录
检查记录
设备监测和维护保养记录,由生产保障课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