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噪声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产生环境噪声的单位和个人。
三、管理职责1. 环保部门负责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3. 单位和个人应自觉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承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责任。
四、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 控制噪声源(1)工业噪声:企业应采用低噪声设备、工艺和原材料,对噪声源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噪声排放。
(2)建筑施工噪声: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3)交通运输噪声:交通运输部门应加强车辆管理,推广使用低噪声车辆,严格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减少噪声排放。
2. 环境噪声监测(1)环保部门应定期对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掌握噪声污染状况。
(2)单位和个人应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环境噪声监测工作。
3.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1)企业应配备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2)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声。
4.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1)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2)单位和个人应自觉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生活环境。
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与处罚1. 环保部门应加强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2. 对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3. 对举报环境噪声污染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3篇)
噪声控制管理制度范文1、目的加强噪声的控制管理,减少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使用范围本程序使用公司内在生产、办公、生活和其他活动所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3、职责3.1安全环保部负责全处范围噪声治理工作的监督。
3.2各部室、生产车间负责本部室、车间范围内的噪声控制管理。
4、管理规定____公司存在的注意噪声源:a)各种机电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如煤气风机、振动筛、各类泵等。
b)车辆、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c)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
d)其它4.2噪声的控制措施4.2.1机电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a)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按照机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要求,定期做好加注润滑油,更换易损件,紧固各个零部件等工作。
c)加强各种机电设备的巡检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噪音的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d)尽可能将噪声源与工作人员相隔离,减少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
4.2.2车辆机械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a)严格遵守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范,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定期对车辆、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持其技术性能良好,使其排放的噪声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c)检查车辆、机械设备的状态时、注重对其噪声的监测,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车辆、机械设备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d)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的车辆、机械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e)进入公司区域内的车辆及外部车辆禁止鸣喇叭。
4.2.3工程施工中噪声的控制措施a)工程主管部门应要求施工单位作业时,符合国家规定的GB125-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b)施工单位在管理处区域内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和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尽量减少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c)对超过噪声标准的作业,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前告知相关部门。
4.2.4对其它类噪音的控制措施a)在使用音响设备时,应注意音量的大小,并且禁止在办公室区域内大声喧哗。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内容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维护小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小区内的所有居民、物业管理单位、租赁单位等。
三、噪声的定义本制度所称噪声是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危害,或者妨害人作息、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各种噪音。
四、责任主体1. 物业管理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居民共同管理小区噪声环境,维护小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2. 居民应当自觉遵守噪声管理制度,不得制造各种噪音扰乱他人正常生活。
五、噪声管理措施1. 小区内禁止使用大声音娱乐设备,如卡拉OK机、音响等。
2. 居民搬运家具、装修等需要制造噪音的行为,应提前通知物业,以便安排时间避免影响其他居民正常生活。
3. 每天的噪声管理时间为早上8点至晚上10点,禁止在此时间段内进行大声讲话、唱歌、乐器演奏等行为。
4. 物业管理单位应定期进行小区噪声环境检测,对超标的噪声现象进行处理。
5. 居民对于小区内出现的噪声投诉可以向物业管理单位进行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
六、处罚措施1. 对违反噪声管理制度的行为,物业管理单位可以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2. 对于故意制造大噪音扰乱居民生活的行为,物业管理单位有权向公安机关报警并进行处理。
七、宣传教育物业管理单位应当通过小区公告栏、社区广播、居民群等方式对本噪声管理制度进行宣传,并提醒居民自觉遵守。
八、监督管理小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及居民委员会应当对小区噪声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物业管理单位反映。
九、附则1. 对于特殊活动如举办婚庆、公司聚会等,必须提前向物业管理单位申请,并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
2. 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小区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噪声环境的评估,并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十、生效时间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对小区内的居民、物业管理单位有约束力。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噪声环境管理制度,是指对噪声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一套制度体系。
其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噪声环境管理的必要性、法律法规依据、管理机构和相关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保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导致人体出现听力损失、心理疾病等问题,甚至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2.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噪声环境污染会干扰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扰乱社会运转,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3.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有效管理噪声环境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法律法规依据1.《大气污染防治法》。
该法规定了噪声排放标准、责任主体、惩罚措施等内容,是噪声环境管理的基本依据。
2.《环境保护法》。
该法明确了对噪声环境的保护要求和监管措施,提出了行政执法、环境信息公开等具体要求。
3.《城市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该规范确定了噪声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为噪声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管理机构1.环保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噪声排放标准,开展噪声监测和评价工作,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2.城管部门负责对噪声环境进行巡查和整治,确保公共场所的噪声环境符合规定标准。
3.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强化对交通工具的噪声控制要求,减少交通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四、相关措施为了有效管理噪声环境,可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噪声排放标准。
根据不同行业和场所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噪声排放标准,限制噪声污染源的产生。
2.建立噪声监测网络。
建立噪声监测站点,定期收集和分析噪声数据,实时监测噪声环境状况。
3.加强噪声源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技术手段、法规措施等,降低噪声源的噪声排放水平,限制噪声源的活动范围和时间,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加强执法力度。
对违反噪声排放标准和时段的行为进行处罚,提高执法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形成有效噪声治理的震慑力。
5.加强宣传教育。
噪声管理制度12篇
噪声管理制度12篇【第1篇】噪声防护管理制度为搞好本单位噪声作业的平安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平安,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规矩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全部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实行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平安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5、对易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技术部门设计时要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6、当班工人天天对噪声举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企业应托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检测,每三年举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准时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需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没有评查或评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
8、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需实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
在无法彻底消退噪音的状况下,必需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削减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伤害。
9、企业应支配接触噪音的从业人员定期举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举行乐观治疗。
:小学绿色网吧管理制度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卫星接收站管理制度前厅部仪容仪表管理制度【第2篇】施工环境管理体系:施工噪声的监测施工噪声的监测项目平安环保部负责对施工现场举行场界噪声测量并填写测试记录。
a) 测试的时光:结构、装修等各施工阶段,于施工开头后3 日内举行1 次;各阶段施工正常举行后再举行一次, 测量时光分为昼间及夜间两部分,夜间测量为在22 时以后举行。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范文(3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安宁、建设和谐社区,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噪声环境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 严格控制噪声排放,降低噪声污染水平。
2. 保障居民休息、学习和工作的环境质量。
3. 加强对噪声环境污染源的监管,确保噪声环境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4. 提高社会公众的噪声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5. 不断完善噪声环境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三、管辖范围本噪声环境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市所有噪声源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工厂、施工工地、交通运输等。
四、责任部门1. 市环保局负责全市范围内的噪声环境管理工作。
2. 区县环保局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噪声环境管理工作。
3. 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环保部门完成噪声环境管理任务。
五、管理措施1. 噪声源的排放控制(1) 全面落实噪声源的排放控制标准,对于超标排放的噪声源,责令限期整改,不得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2) 在建设项目中,噪声源应符合相关规定,项目建设单位应在规定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排放。
(3) 对于交通工具的噪声污染,加强对车辆、船舶等的技术管理,防止噪声超标排放。
(4) 对于存在严重噪声污染的产业企业,要加强监管,确保其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
2. 噪声管控区划(1) 根据城市规划和噪声环境状况,划定不同噪声管控区域,分级管理。
(2) 噪声管控区划依据噪声分贝等级和噪声源类型进行划分,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管理措施。
3. 噪声源监管(1) 加强对噪声源的监管,确保其噪声污染达标。
(2) 建立噪声源排查制度,定期对可能存在的噪声源进行排查,并进行整改。
(3) 对于违规排放噪声的噪声源,积极追究责任,并依法进行处罚。
4. 噪声环境监测(1) 建立噪声环境监测体系,监测范围覆盖全市,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对于噪声环境监测结果异常的地区,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噪声环境指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环保噪声管理制度
环保噪声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中的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噪声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因此,建立健全的环保噪声管理制度、加强对噪声污染的治理至关重要。
噪声管理制度是指通过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文件制度,对生产、建设、交通、商业、居住等活动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评估、控制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措施。
建立健全的噪声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噪声污染,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围绕环保噪声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主要包括噪声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管理机构和责任、噪声监测与评估、噪声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惩罚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二、噪声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
噪声管理制度的首要任务是预防噪声污染的发生,避免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噪声管理应当从源头上采取控制措施,减少噪声的产生。
2. 综合治理。
噪声管理应当采取综合手段,包括立法、监管、技术支持、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确保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
3. 整体平衡。
噪声管理应当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寻求噪声控制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整体平衡。
4. 优化资源。
在噪声管理中应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群众参与。
噪声管理应当鼓励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对噪声污染治理的认同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6. 着眼长远。
噪声管理应当从长远考虑,注重未来发展,采取可持续的噪声控制措施,确保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三、管理机构和责任1. 环保部门应当制定噪声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并负责对噪声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
2. 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噪声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监管和治理。
3. 市民应当遵守相关的噪声管理规定,不得擅自产生影响他人生活的噪声,如高音量音乐、机械作业等。
4. 企业和单位应当重视噪声污染治理,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噪声污染。
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
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1为维护安宁、美好的生活办公环境,使业主(业户)享受到充分的办公,休息,特制定以下规定:1.1业主(业户)在收听广播、收音机、电视或娱乐、聚会、卡拉ok时,请尽量降低音量,出户音响度以不影响邻里投诉为主。
1.222:00-次日7:00时段内,出户音响度不得大于30分贝,由此造成邻居的投诉,物业服务中心有权予以干涉。
1.312:00-14:00、18:00-次日8:00禁止装修时段内请勿进行装修,由此造成的投诉,按装修管理规定处罚。
1.4各种机动车辆在小区内禁止鸣笛。
1.5各业主(业户)不得带宠物在楼宇内流窜,避免对其它客户造成干扰。
1.6如业主违反规定,对其它业主或环境造成噪音干扰,物业服务中心有权制止,如造成损失的,由发出噪音业主承担相关费用。
2024年噪音管理制度2为了认真贯彻落实____市政府和市建委的关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定,全面提高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废水、废物和噪声的排放,真正做到施工不扰民,我们一定遵守上级机关的一切规章制度,不超时作业,为使我们工程顺利施工,尽快竣工,我们在防尘,扰民上制定以下管理措施:1.现场路面全面硬化处理,不露黄土、并在大门口处设置清洗轮胎水管和下水道,出场运料汽车必须清洗干净方可出场,设专人负责现场路面无浮沉和洒水压尘、降尘。
2.施工现场要认真执行上级要求,现场围墙、大门、宣传牌、门口标志要规范化、标准化,结构施工期间要到密目网全封闭。
3.施工现场内的细颗粒和易飞材料全部入库或苫盖、最大限度降低扬尘。
4.现场搅拌机严格执行全封闭和安装除尘设备,同时完善排水沉淀后,废水重复利用,现场清洗车轮、洒水压尘一律使用经沉淀后的中水,节约水资源。
5.施工现场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分开并及时清运,结构阶段高层的'施工垃圾集中装袋,用容器吊运送到垃圾站6.强噪声机械设备进行全封闭,人为活动噪声要控制到最低点作业时,材料要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噪音扰民,有强噪音的电机具作业时间控制在:早上∶7:00~11:30;下午:14:00~19:007.现场内要整洁卫生,料具和配件码放整齐,建筑物内,外零散碎料和施工垃圾,渣土清理及时,现场大门外实行三包跟踪清扫,浇筑完混凝土及时清洗路面,每天根据天气情况间隔二个小时用水喷洒路面降尘。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条为了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本规定所称噪声,是指人为产生的,对人类生活、工作和休息造成干扰的声音。
第三条噪声污染防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谁污染、谁负责;(三)公众参与、共同治理;(四)科技进步、持续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章噪声污染防治要求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即在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第七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八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排放,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九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降低噪声排放;(二)设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对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三)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四)采取必要的减噪措施,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十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报告。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引言: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
过量的噪声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干扰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建立有效的噪声环境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目标、原则、内容和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我们的生活和环境质量提供帮助。
一、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目标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具体目标包括:1. 控制室外噪声水平,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2. 保护人们的居住环境,减少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 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噪声安全标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4. 加强对噪声环境的监测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支持环境管理决策;5. 推广噪声减排和控制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原则噪声环境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注重从源头控制噪声,防止噪声问题的产生;2. 综合治理: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噪声,确保管理效果;3. 合理分工:明确各部门和个人在噪声环境管理中的责任;4. 公众参与:依法享有对噪声环境管理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5. 科学管理:噪声环境管理应基于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三、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容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噪声监测、噪声评估、噪声减排和噪声控制四个方面。
1. 噪声监测噪声监测是噪声环境管理的基础。
监测的目的是了解噪声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噪声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噪声监测应覆盖城市、农村、工矿区、交通运输等各种噪声源,并进行定期监测和数据记录。
监测结果应及时公布,以便公众了解噪声环境的状况。
2. 噪声评估噪声评估是对噪声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以确定合理的噪声容限和标准。
评估应基于科学方法和技术,考虑到噪声来源、传播路径、接收者等因素。
噪声评估结果应作为制定噪声控制政策和项目选址的依据,确保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3. 噪声减排噪声减排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5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1 目的控制和管理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的噪声,保护和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健康,实现社会责任。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厂区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噪声的防治与管理,包括本厂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的外来单位。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____)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____)三级标准。
3 职责3.1 安环部是噪声环境归口管理部门,对噪声污染进行管理和考核,负责噪声污染的环保改进方案。
3.2 生产部控制生产运行活动中的噪声污染。
3.3 仓库部控制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
4 工作内容4.1 主要噪声源:4.1.1 车间机械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如升降机运行,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4.1.2 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4.2 生产活动噪声控制:4.2.1 生产部应根据防止噪声的有关要求督促员工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2.2 生产部应对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按照《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进行巡检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降低噪声音量。
4.2.3 对生产过程、设备运行中产生的高噪声,安环部应组织生产部提出具体治理方案,从而减轻噪声污染。
4.2.4 对操作岗位上无法解决的高噪声问题,生产部应采取隔声等防护措施,确保岗位操作人员不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
4.3 运输车辆噪声控制4.3.1 厂区内实施限速、限鸣号等控制措施,确保降低运输噪声4.3.2 仓储部对外来运输车辆宣讲有关规定,控制外来车辆噪声。
4.4 安环部至少每____个月组织一次厂界噪声检测。
管理体系试运行过程(认证前)需进行一次检测。
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关法律资质。
检测结果记录在《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内。
4.5 安环部监督噪声环境控制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或新的法律法规要求提出改进方案。
5 相关文件5.1 《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CY/QES-P-105.2 《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CY/QES-P-215.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CY/AH-W-015.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____5.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____6 记录6.1 《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R-P21-8是指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制定的,用于管理和控制噪声环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1. 介绍噪声环境管理制度是指各种组织和个人为控制噪声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健康、保障安全而制定和实施的规章制度,规定了噪声环境监测、评价、管理与控制等基本要求和制度措施。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管控现有的噪声环境,也能够控制新建项目对环境带来的噪声,防止噪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2. 噪声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噪声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多个,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环境噪声污染排放标准》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 噪声环境监测1.监测对象噪声环境监测主要监测以下几类对象:•噪声源:制定合理的监测点,对噪声源进行定位、监测和评价。
•噪声环境:选择合适的监测点,对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居民区域等公共噪声环境进行监测。
•噪声接受体:指人体、动物、植物等,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噪声暴露评价。
2.监测方法常用的噪声环境监测方法包括:•静态监测:即在噪声环境不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固定的位置定期监测并记录噪声水平、频率等。
•动态监测:采用移动式监测仪器,例如车载噪声监测车,对较大范围内的噪声环境进行快速监测。
•步长法:以人走动的速度为步长,监测路段的噪声水平,得出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噪声水平。
4. 噪声环境评价与管理1.噪声环境评价噪声环境评价是对噪声环境进行系统评估,了解环境中的噪声水平、分布规律、频率成分等,提供有关控制噪声环境的决策依据。
评价需要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关法规进行综合分析,包括评价指标、分类标准、评价方法等。
2.噪声环境管理噪声环境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对噪声环境进行限制和控制,避免噪声对周边区域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具体的管理方法包括:•精细化管理:针对不同区域或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噪声管理标准和控制措施,针对性更强,管理更精细。
环境噪声管理制度
环境噪声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维护公民健康,有效防止环境噪声对人体和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制定环境噪声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城市、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商业服务、娱乐场所等各类场所产生的环境噪声管理。
三、责任主体及责任1.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噪声的监管,制定宏观措施,推动环境噪声治理。
2.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噪声监测,建立噪声监测网络,定期发布监测报告。
3.企业单位应制定环境噪声管理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4.个人应注意自身行为是否对环境噪声造成干扰,主动减少噪声污染。
四、环境噪声管理原则1.依法治理。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减少噪声排放。
2.科学管理。
依据科学数据和标准,合理规划、控制噪声来源。
3.技术先进。
采用噪声治理技术,提高环境噪声处理效果。
4.声源控制。
从源头上控制噪声产生,减少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五、环境噪声管理措施1.建立噪声排放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单位进行整改。
2.建立噪声浓度监测系统,做到实时监测、预防为主。
3.规范建设工程施工,采取降噪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4.对于环境噪声严重的行业、企业,要制定专项管理方案,加大治理力度。
5.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噪声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六、环境噪声治理机制1.建立健全环境噪声治理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治理效果。
2.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引入环保设备,提升环境治理技术水平。
3.加强监督管理,对环保设备安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环境噪声治理取得实效。
4.强化环保协同管理,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全面推进环境噪声治理。
七、环境噪声管理考核评价1.制定环境噪声管理考核指标,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力求实效。
2.对环境噪声治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措施。
3.对环境噪声管理工作成效不佳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4.加大对环境噪声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噪声治理,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1.引言1.1 背景介绍噪声污染是指在正常环境中产生的超过一定噪声水平的声音。
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制定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1.2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和控制噪声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
适用范围包括各类工业、建筑工地、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产生噪声的领域。
2.噪声污染的分类与测量2.1 噪声污染的分类根据噪声来源和性质,噪声污染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
2.2 噪声的测量方法噪声的测量应遵循国家标准和规定,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
3.噪声污染源的管理3.1 建筑工地噪声污染的管理建筑工地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噪声污染,如采用降噪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
3.2 工业噪声污染的管理工业企业应制定噪声控制计划,使用降噪设备,对超标噪声进行处置等。
3.3 交通噪声污染的管理交通噪声污染应通过合理规划道路、设置噪声屏障、对噪声车辆进行限制等方式进行管理。
3.4 餐饮娱乐场所噪声污染的管理餐饮娱乐场所应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如隔音装置、音量控制等。
4.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4.1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该法规明确了对噪声污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4.2 《建筑工程噪声污染控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建筑工地噪声的控制标准和要求。
4.3 《工业企业噪声污染控制规定》该规定规定了工业企业噪声污染控制的标准和要求。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附件一:噪声测量报告样本附件二:噪声控制设备清单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噪声指超过人体听觉阈限的声音,对人们生活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6.2 噪声污染指超过环境声音指标的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6.3 声级计一种用于测量环境中噪声水平的仪器。
7.结束语本制度的目的是管理和控制噪声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遵守本制度的要求,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环保管理制度—噪声污染管理制度
噪声污染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各单位噪声源管理、噪声污染排放、治理等方面的事务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三、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四、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必须保持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五、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确保噪声得到有效治理,达标排放,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六、在工业生产中因使用固定的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以及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所发出的噪声值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情况,并提供防治噪声污染的技术资料。
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噪声值和防治设施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申报,并采取应有的防治措施。
七、各管理总部、直管事业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能通过工艺升级进行处理的,须经工艺处理减噪;能通过设备设施改进的,须经技术改进进行减噪,以有效降低生产噪音;须建设隔音间隔离噪声的,要建设隔音间隔离降噪。
八、各单位要监督各岗位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减少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九、按照自行监测规定,定期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
十、本管理制度由安环部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自批准之日起实施。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范文噪声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为建立安静、和谐的环境,减少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心理的危害,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噪声管理规定。
二、基本原则1. 控制噪声产生源,保持环境安静;2. 进行噪声治理,降低噪声水平;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噪声意识。
三、噪声管理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内的噪声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活动产生的噪声:设备运行、工艺操作、机械振动、交通车辆、建筑施工等。
四、噪声限值标准根据噪声的不同类型和用途,制定以下噪声限值标准:1. 室内噪声限值标准:1.1 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等主要用于工作和学习的室内空间噪声限值为35分贝;1.2 住宅区内居民户的室内空间噪声限值为40分贝;1.3 其他室内空间噪声限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 室外噪声限值标准:2.1 住宅区内白天的噪声限值为55分贝,晚上为50分贝;2.2 商业区、办公区、休闲娱乐区的噪声限值为60分贝;2.3 道路交通噪声限值按照《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规定》执行;2.4 其他室外区域噪声限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五、噪声管理措施1. 建设噪声隔离设施:对产生噪声源的设备或设施进行隔离,采取隔音、吸音措施,减少噪声传播;2. 控制噪声产生源:对设备和机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控制,采取静音技术,降低噪声水平;3. 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避免设备老化和不正常运行导致噪声增加;4. 建设绿化带和隔音墙:在噪声源周围建设绿化带和隔音墙,减少噪声的传播;5. 安装噪声监测设备:对噪声源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水平;6. 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噪声管理制度,对噪声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
六、违规处罚对违反本噪声管理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几种:1.口头警告;2.书面警告;3.罚款;4.停产整顿;5.吊销许可证。
七、宣传教育和培训本单位将定期进行噪声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噪声意识,确保大家共同遵守噪声管理规定。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1. 引言噪声环境管理制度是指针对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制定的一套管理措施和规定。
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居民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要点。
2. 目标和要求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噪声控制措施,达到以下要求:2.1 保护居民健康噪声环境管理制度旨在降低噪声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根据不同环境和场所的需要,制定噪声限制标准,确保噪声水平不超过危害人体健康的上限。
2.2 维护公共秩序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另一个目标是维护公共秩序。
通过限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减少嘈杂声音对公众造成的干扰,确保居民的生活质量。
3. 职责和义务3.1 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环境保护部门作为主管噪声环境管理的机构,负责制定噪声限制标准,并监督执行。
其职责包括:•制定噪声限制标准:依据噪声的危害程度和不同环境的需求,科学制定噪声限制标准。
•监测和评估:通过设立监测站点,定期对噪声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噪声超标问题。
•管理噪声源:对于噪声源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等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符合噪声限制标准。
3.2 企事业单位的义务企事业单位作为噪声源的产生主体,有义务履行以下职责:•合规建设: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遵守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相关规定,选择低噪声设备和材料,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
•定期维护:定期对噪声源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噪声控制效果。
•合理操作: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方法,降低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如设置隔音设施、合理控制音量等。
3.3 居民的权益和义务居民作为噪声环境的直接受害者和管理对象,也有相关权益和义务:•举报权益:居民有权举报噪声污染行为,及时向环境保护部门反映问题。
•遵守规定:居民要遵守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规定,合理利用公共场所和设施,不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4. 监督和制裁为确保噪声环境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加强监督和制裁措施:•定期检查:环境保护部门定期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符合噪声限制标准。
噪声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条为加强噪声管理,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娱乐场所、商业设施等。
第三条噪声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谁污染、谁负责;(三)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减少噪声污染;(四)加强社会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噪声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噪声管理工作。
第二章噪声污染防治标准第五条噪声污染防治标准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噪声污染防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噪声排放标准;(二)噪声测量方法;(三)噪声评价方法;(四)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第七条噪声排放标准分为以下几类:(一)工业企业噪声排放标准;(二)建筑施工噪声排放标准;(三)交通运输噪声排放标准;(四)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标准。
第三章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第八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噪声污染:(一)采用低噪声设备、工艺和技术;(二)对噪声源进行隔离、封闭、降噪处理;(三)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加强维护保养,减少噪声排放;(四)合理布局,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九条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一)对噪声源进行隔离、封闭、降噪处理;(二)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减少噪声排放;(三)使用低噪声设备、工艺和技术;(四)对厂区内噪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第十条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间;(二)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工艺和技术;(三)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遮盖,减少噪声传播;(四)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及时整改。
第十一条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一)使用低噪声、环保型交通工具;(二)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噪声;(三)对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及时整改;(四)加强道路绿化,降低噪声传播。
室外噪音管理制度范本
室外噪音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维护社区安宁、美好的生活环境,保障居民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噪音定义与标准2.1 本制度所称噪音是指户外活动中产生的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音。
2.2 噪音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排放标准执行。
第三条噪音排放规定3.1 各类户外活动产生的噪音,应符合国家噪音排放标准。
3.2 音量超过规定标准的,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
3.3 在特定时段内,禁止产生超过规定分贝数的噪音。
特定时段包括:(1)夜间:晚上22:00至次日早上7:00;(2)考试期间:高考、中考等国家考试期间;(3)其他需要指定的时段。
第四条噪音管理措施4.1 居民在户外活动中,应自觉遵守噪音排放规定,尽量降低音量,避免对邻里造成干扰。
4.2 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加强对噪音排放的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
4.3 居民对噪音污染有权提出投诉,物业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及时处理,确保居民合法权益。
4.4 违反本制度造成损失的,由噪音排放者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条活动申请与批准5.1 需要在社区范围内举办可能产生较大噪音的活动,如群众体育活动、文艺演出等,须提前向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提交申请。
5.2 申请内容包括活动名称、时间、地点、参与人数及可能产生的噪音情况等。
5.3 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收到申请后,应对活动可能产生的噪音影响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
5.4 获得批准的申请人应遵守物业公司提出的相应要求和限制,确保活动噪音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第六条违规处理6.1 违反本制度的,由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等组织进行制止,并责令立即改正。
6.2 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予以处罚。
6.3 拒绝配合管理的,可采取强制措施,如断电、断水等,直至违规行为停止。
第七条宣传教育7.1 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加强对噪音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
1目的
控制和管理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的噪声,保护和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健康,实现社
会责任。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厂区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噪声的防治与管理,包括本厂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的外来单位。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1)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21)三级标准。
3职责
3.1安环部是噪声环境归口管理部门,对噪声污染进行管理和考核,负责噪声污染的环保改进方案。
3.2生产部控制生产运行活动中的噪声污染。
3.3仓库部控制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
4工作内容
4.1主要噪声源:
4.1.1车间机械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如升降机运行,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4.1.2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
4.2生产活动噪声控制:
4.2.1生产部应根据防止噪声的有关要求督促员工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2.2生产部应对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按照《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进行巡检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降低噪声音量。
4.2.3对生产过程、设备运行中产生的高噪声,安环部应组织生产部提出具体治理方案,从而减轻噪声污染。
4.2.4对操作岗位上无法解决的高噪声问题,生产部应采取隔声等防护措施,确保岗位操作人员不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
4.3运输车辆噪声控制
4.3.1厂区内实施限速、限鸣号等控制措施,确保降低运输噪声
4.3.2仓储部对外来运输车辆宣讲有关规定,控制外来车辆噪声。
4.4安环部至少每12个月组织一次厂界噪声检测。
管理体系试运行过程(认证前)需进行一次检测。
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关法律资质。
检测结果记录在《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内。
4.5安环部监督噪声环境控制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或新的法律法规要求提出改进方案。
5相关文件
5.1《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CY/QES-P-10
5.2《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CY/QES-P-21
5.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CY/AH-W-01
5.4《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21
5.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21
6记录
6.1《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 R- P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