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管理制度12篇
小区噪音污染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小区噪音污染防治,改善小区居住环境,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小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小区所有业主、住户、商户及物业服务机构。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规范小区噪音管理,降低噪音污染,营造安静、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
第二章噪音污染源管理第四条限制噪音产生时间:1. 住宅区域:22:00至次日7:00,禁止进行产生噪音的装修、施工等活动。
2. 商业区域:22:00至次日7:00,禁止进行产生噪音的经营活动。
第五条限制噪音产生强度:1. 噪音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即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2. 装修、施工等活动产生的噪音不得超过75分贝。
第六条噪音污染源管理措施:1. 业主、住户、商户应自觉遵守噪音污染源管理规定,减少噪音产生。
2. 物业服务机构应加强日常巡查,对违规产生噪音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3. 物业服务机构应定期对噪音污染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噪音投诉处理第七条业主、住户、商户发现噪音污染问题,可向物业服务机构投诉。
第八条物业服务机构接到投诉后,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采取以下措施:1. 对违规产生噪音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2. 对噪音污染源进行整改,降低噪音强度;3. 对情节严重的噪音污染行为,报请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九条物业服务机构应做好噪音投诉记录,包括投诉时间、投诉人、投诉内容、处理结果等。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十条对自觉遵守噪音污染源管理规定,积极举报噪音污染行为的业主、住户、商户,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十一条对违反噪音污染源管理规定的业主、住户、商户,物业服务机构可采取以下处罚措施:1. 责令整改,恢复原状;2. 通报批评;3. 限制或禁止其在小区内从事产生噪音的活动;4. 依法向有关部门报告,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物业服务机构负责解释。
环境噪声防治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产生环境噪声的单位和个人。
三、管理职责1. 环保部门负责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3. 单位和个人应自觉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承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责任。
四、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 控制噪声源(1)工业噪声:企业应采用低噪声设备、工艺和原材料,对噪声源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噪声排放。
(2)建筑施工噪声: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3)交通运输噪声:交通运输部门应加强车辆管理,推广使用低噪声车辆,严格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减少噪声排放。
2. 环境噪声监测(1)环保部门应定期对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掌握噪声污染状况。
(2)单位和个人应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环境噪声监测工作。
3.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1)企业应配备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2)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声。
4.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1)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2)单位和个人应自觉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生活环境。
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与处罚1. 环保部门应加强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2. 对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3. 对举报环境噪声污染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司噪声管理制度范文
公司噪声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公司内部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与权益,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等。
第三条公司噪声管理制度应与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以确保公司的合法经营。
第四条公司领导层应加强对噪声管理的重视,定期进行噪声调查与监测,并不断改进提升相关管理水平。
第五条公司应提供必要的培训与教育,使员工了解噪声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并学会正确的应对措施。
第二章噪声管理的责任第六条公司领导层应制定噪声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责任,确保噪声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组织与落实。
第七条设立专门的噪声管理小组,进行噪声调查与监测,并提出改进建议,监督噪声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八条各部门领导应重视噪声管理,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加强对员工工作环境的监督和检查。
第九条员工应主动遵守公司的噪声管理制度,参与噪声管理工作,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调查与监测。
第十条积极参与噪声管理,对于公司内部建设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章噪声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公司应加强对噪声源的管控,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噪声源的噪声水平,减少对员工的危害。
第十二条配备合适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对员工进行使用方法的培训,确保员工正确使用。
第十三条定期对公司内部噪声水平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十四条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异常噪声,避免设备的噪声对员工造成危害。
第十五条增强员工的噪声意识,提倡员工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噪声对身体的危害。
第四章噪声管理的监督与评估第十六条公司领导层应定期对噪声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七条设立噪声管理评估小组,对各部门噪声管理工作进行评估,监督查摆并督促改进。
第十八条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噪声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噪声对员工身体的危害,做好相关处理。
物业噪音监督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物业管理区域内噪音污染的监督管理,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维护小区环境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小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小区范围内所有噪音污染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全体业主共同参与监督。
第二章监督管理范围第四条本制度监督管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噪音污染:1. 住宅楼内噪音:如大声喧哗、电视音量过大、音响设备音量过大等;2. 商业噪音:如商店音响、广告宣传、装修施工等;3. 公共设施噪音:如电梯、水泵、空调等设备运行噪音;4. 娱乐场所噪音:如KTV、酒吧、棋牌室等;5. 宠物噪音:如狗吠、猫叫等。
第三章监督管理职责第五条物业管理公司职责:1. 制定噪音污染监督管理方案,组织实施;2. 对噪音污染进行日常巡查,发现噪音问题及时制止;3. 对噪音污染行为进行记录、通报,并向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报告;4. 对噪音污染投诉进行处理,协调相关责任方解决;5. 对违反噪音污染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第六条业主委员会职责:1. 监督物业管理公司执行噪音污染监督管理制度;2. 组织业主对噪音污染进行投诉、举报;3. 对物业管理公司处理噪音污染投诉情况进行监督。
第七条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1. 协助物业管理公司开展噪音污染监督管理;2. 组织社区居民宣传噪音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3. 对物业管理公司处理噪音污染投诉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条业主职责:1. 遵守国家有关噪音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2. 积极配合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噪音污染监督管理;3. 对噪音污染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第四章监督管理措施第九条物业管理公司应当采取以下监督管理措施:1. 加强噪音污染巡查,对噪音污染行为进行制止;2. 对噪音污染行为进行记录、通报,并向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报告;3. 对噪音污染投诉进行处理,协调相关责任方解决;4. 对违反噪音污染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公司噪声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噪声管理,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办公、生活区域,以及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所有场所。
第三条公司噪声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严格执行国家噪声标准;3. 加强噪声监测与控制;4. 提高员工噪声防护意识。
第二章噪声监测与控制第四条公司应设立噪声监测部门,负责噪声监测、评估、报告等工作。
第五条公司应定期对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生活设施等进行噪声检测,确保噪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第六条对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噪声源,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1. 对噪声较大的设备进行改造或更换;2. 加强设备维护,减少设备磨损产生的噪声;3. 对无法降低噪声的设备,采取隔音、隔振等措施;4. 对员工工作区域进行噪声隔离,降低噪声对员工的影响。
第七条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噪声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噪声防护意识。
第三章噪声超标处理第八条对噪声超标的情况,公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1. 对超标设备进行整改,降低噪声;2. 对超标区域进行噪声隔离;3. 对超标员工进行噪声防护措施;4. 对超标情况向相关部门报告,接受处罚。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九条对在噪声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噪声超标或噪声事故的部门和个人,公司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罚:1. 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2. 对直接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3.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行政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十三条公司设立噪声管理监督检查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十四条监督检查小组有权对公司噪声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噪声管理档案,对噪声监测、治理、培训等情况进行记录。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条为了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本规定所称噪声,是指人为产生的,对人类生活、工作和休息造成干扰的声音。
第三条噪声污染防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谁污染、谁负责;(三)公众参与、共同治理;(四)科技进步、持续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章噪声污染防治要求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即在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第七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八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排放,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九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降低噪声排放;(二)设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对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三)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四)采取必要的减噪措施,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十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报告。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5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1 目的控制和管理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的噪声,保护和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健康,实现社会责任。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厂区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噪声的防治与管理,包括本厂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的外来单位。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____)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____)三级标准。
3 职责3.1 安环部是噪声环境归口管理部门,对噪声污染进行管理和考核,负责噪声污染的环保改进方案。
3.2 生产部控制生产运行活动中的噪声污染。
3.3 仓库部控制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
4 工作内容4.1 主要噪声源:4.1.1 车间机械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如升降机运行,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4.1.2 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4.2 生产活动噪声控制:4.2.1 生产部应根据防止噪声的有关要求督促员工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2.2 生产部应对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按照《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进行巡检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降低噪声音量。
4.2.3 对生产过程、设备运行中产生的高噪声,安环部应组织生产部提出具体治理方案,从而减轻噪声污染。
4.2.4 对操作岗位上无法解决的高噪声问题,生产部应采取隔声等防护措施,确保岗位操作人员不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
4.3 运输车辆噪声控制4.3.1 厂区内实施限速、限鸣号等控制措施,确保降低运输噪声4.3.2 仓储部对外来运输车辆宣讲有关规定,控制外来车辆噪声。
4.4 安环部至少每____个月组织一次厂界噪声检测。
管理体系试运行过程(认证前)需进行一次检测。
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关法律资质。
检测结果记录在《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内。
4.5 安环部监督噪声环境控制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或新的法律法规要求提出改进方案。
5 相关文件5.1 《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CY/QES-P-105.2 《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CY/QES-P-215.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CY/AH-W-015.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____5.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____6 记录6.1 《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R-P21-8是指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制定的,用于管理和控制噪声环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噪声源的评估与控制、噪声管理与监测等方面。
第三条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便民的方法,有效控制噪声污染,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二章噪声源的评估与控制第四条建立噪声源的评估与控制机制,对噪声源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合理的控制措施。
第五条噪声源的评估应包括噪声源的类型、数量、产生的噪声水平等内容,通过专业设备进行测量和分析。
第六条噪声源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包括减噪装置的安装、声学设计的优化等,管理措施包括限制作业时间、加强巡查检查等。
第三章噪声管理与监测第七条建立噪声管理与监测制度,定期对生活区、工作区、公共场所等进行噪声监测。
第八条噪声监测工作应主要监测噪声源的产生水平、传播路径、影响范围等,监测数据应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估。
第九条对于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单位或个人,应加强噪声管理,要求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标准。
第四章机构与人员第十条设立噪声污染防治管理机构,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第十一条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第五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噪声污染防治法》:________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中针对噪声污染防治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
2.噪声排放标准:________指国家或地方制定的噪声排放标准,用于衡量噪声源是否达到规定的噪声水平。
3.噪声监测:________指通过专业仪器设备对环境中的噪声进行实时或定点测量、分析和记录的过程。
4.噪声源:________指产生环境中噪声的物体、设备、工艺等,是造成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
附件:________无。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噪声作业的管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作业人员、机械维修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预防和控制噪声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有效降低噪声作业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条对于已经存在的噪声设备,将采取技术改造或其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辐射。
第五条公司将加强对员工进行相关噪声危害的宣传教育,培养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确保员工能正确使用噪声防护设备。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六条公司将成立噪声作业防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七条公司将聘请专业噪声防护顾问,提供科学可行的噪声防护方案,对噪声设备进行检测与评估。
第八条各部门应配备专职的噪声防护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噪声防护工作的组织和执行。
第九条公司将注重员工噪声防护技能的培训,使员工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噪声防护设备和工具。
第三章噪声防护设备第十条公司将为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提供个人噪声防护设备,包括耳塞、耳罩等。
第十一条公司将根据各岗位的噪声程度和工作环境,提供适宜的噪声防护设备,确保员工的个人防护水平。
第十二条员工在噪声作业时应佩戴噪声防护设备,并正确使用。
第十三条公司将定期对噪声防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四章噪声作业风险评估第十四条公司将对所有噪声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声级测量、工作环境分析等。
第十五条噪声作业的风险评估结果将根据不同等级划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第十六条各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制度,以确保噪声作业的安全和卫生。
第五章噪声作业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噪声作业的操作人员应按照作业规程和操作要求进行作业,确保作业过程中不产生超标噪声。
第十八条噪声作业过程中,应确保通风设备和其他噪声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噪声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员工注意噪声防护。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范文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范文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区内的噪声行为,创造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维护业主和居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小区内的所有住户、业主、租户和访客。
第三条小区内的噪声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居民楼内的噪声、室外的音响声、装修施工噪声等。
第四条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协调与处理小区内的噪声投诉及管理工作。
第五条居民应遵守本管理制度,自觉维护安静、和谐的小区环境。
第六条物业公司应定期组织开展噪声管理培训,提高所有业主、住户和居民的噪声意识。
第二章噪声源分类及管理原则第七条将小区内的噪声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居民楼内的噪声、室外的音响声、装修施工噪声、机动车辆噪声。
第八条居民楼内的噪声主要包括:高声音乐、高声对话、走路时拖鞋噪声、家电噪声等。
第九条室外的音响声主要包括:噪声扩音器、乐器演奏声、广告宣传车音响声等。
第十条装修施工噪声主要包括:装修施工时的敲打声、切割声、钻孔声等。
第十一条机动车辆噪声主要包括:发动机声音、汽车喇叭声等。
第十二条小区噪声管理原则是:减少噪声源、降低噪声水平、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三章噪声标准及管理措施第十三条业主、住户、居民在居民楼内的噪声行为不得超过60分贝。
第十四条室外音响声在白天(7:00-22:00)不得超过65分贝,在晚上(22:00-次日7:00)不得超过55分贝。
第十五条装修施工噪声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规定时间(白天)进行,施工人员应佩戴噪声防护装备。
第十六条机动车辆噪声不得超过相关标准规定的噪声限值。
第十七条对于违反噪声标准的行为,物业公司有权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第四章噪声投诉处理程序第十八条业主、住户、居民若对小区内的噪声有投诉,应及时向物业公司提出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
第十九条物业公司应在接到投诉后的48小时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条物业公司对于噪声投诉的处理措施包括:通知相关当事人进行整改、责令停工停业、罚款等。
管理广场噪音的规章制度
管理广场噪音的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维护广场秩序,规范广场噪音管理,确保市民正常休闲活动,特制定本规章
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所有位于公共广场内的商业、文化、休闲等单位及个人。
第三条严格控制噪音源的类型和强度,保持广场环境的安静和谐。
第四条噪音源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第五条公众广场内不得私自设置音响设备,不得播放高音量音乐。
第六条商业店铺在经营中利用广告、宣传手段不得产生过多噪音。
第七条举办临时活动必须提前向管理部门报备,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八条施工单位在工地施工时,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噪音,避免影响周边环境。
第九条市民在广场内进行休闲活动时需注意秩序,不得制造过多噪音。
第十条对于违反噪音管理规定的单位或个人,管理部门将给予警告、罚款或停业整顿等
处罚,情节严重者将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第十一条广场管理部门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有权立即制止并要求整改。
第十二条对于经常性违规的单位或个人,管理部门有权吊销相关证照,取消经营资格。
第十三条管理部门将定期对广场内的噪音进行监测,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
的噪音管理意识。
第十四条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接受市民对广场噪音问题的投诉并及时
处理。
第十五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修改,将提前公告并按程序进行修改。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单位或个人,管理部门将按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将
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为管理广场噪音的规章制度,希望广大市民和单位认真遵守,共同维护广场秩序,创
造和谐生活环境。
噪声作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噪声作业卫生管理,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岗位和劳动者。
第三条噪声作业卫生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噪声作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噪声作业场所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免受噪声危害。
第二章噪声作业场所管理第五条噪声作业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噪声作业卫生标准。
第六条单位应当对噪声作业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噪声排放不超过法定标准。
第七条噪声作业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劳动者注意防护。
第八条噪声作业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隔音屏障、吸音材料、通风设备等。
第九条单位应当对噪声作业场所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噪声作业人员管理第十条从事噪声作业的劳动者应当接受噪声危害知识培训,掌握噪声防护措施。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对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符合从事噪声作业的健康要求。
第十二条从事噪声作业的劳动者应当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为噪声作业人员提供休息室,并确保休息室内噪声低于法定标准。
第四章噪声监测与评价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定期对噪声作业场所进行噪声监测,监测结果应当记录并存档。
第十五条噪声监测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根据噪声监测结果,对噪声作业场所进行整改,确保噪声排放达到法定标准。
第五章职业病防治第十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明确职业病防治责任。
第十八条单位应当对从事噪声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第十九条单位应当对从事噪声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疑似职业病症状的,应当及时安排职业病诊断。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第二十条对在噪声作业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噪声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条为加强噪声管理,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娱乐场所、商业设施等。
第三条噪声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谁污染、谁负责;(三)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减少噪声污染;(四)加强社会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噪声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噪声管理工作。
第二章噪声污染防治标准第五条噪声污染防治标准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噪声污染防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噪声排放标准;(二)噪声测量方法;(三)噪声评价方法;(四)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第七条噪声排放标准分为以下几类:(一)工业企业噪声排放标准;(二)建筑施工噪声排放标准;(三)交通运输噪声排放标准;(四)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标准。
第三章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第八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噪声污染:(一)采用低噪声设备、工艺和技术;(二)对噪声源进行隔离、封闭、降噪处理;(三)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加强维护保养,减少噪声排放;(四)合理布局,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九条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一)对噪声源进行隔离、封闭、降噪处理;(二)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减少噪声排放;(三)使用低噪声设备、工艺和技术;(四)对厂区内噪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第十条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间;(二)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工艺和技术;(三)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遮盖,减少噪声传播;(四)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及时整改。
第十一条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一)使用低噪声、环保型交通工具;(二)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噪声;(三)对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及时整改;(四)加强道路绿化,降低噪声传播。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减轻噪声对员工的危害,制定本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操作、维护、清洁等岗位的员工。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噪声防护工作,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四条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控制噪声风险的发生;(二)科学评估,合理设置噪声防护标准;(三)采取技术措施,降低噪声产生和传播;(四)个体防护与集体防护相结合,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六)监督检查,改进噪声防护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第二章噪声评估与监测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对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并进行定期监测。
第六条噪声评估包括噪声源的识别与定位、噪声指标的测定、噪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等内容。
第七条噪声监测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
对于超过噪声防护标准的场所,还应进行专项监测。
第八条噪声监测的方法和设备应符合国家噪声监测技术标准,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证书。
第九条对于监测结果超过国家噪声防护标准的场所,企事业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噪声露点或隔离噪声源。
第三章噪声作业防护措施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噪声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噪声作业防护措施方案。
第十一条噪声作业防护措施应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
第十二条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二)加装隔振、隔音设备;(三)优化作业流程,减少噪声产生;(四)改进工作方法,减少员工的暴露时间;(五)合理布局、隔离噪声源;(六)提供噪声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
第十三条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建立健全噪声作业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并设立噪声防护专职人员;(二)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三)定期检查、维护噪声防护设备;(四)建立噪声作业台帐,记录噪声作业情况;(五)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噪声事故的应对措施。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范本
物业小区噪声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维护小区居民的安宁、美好的生活环境,使居民享受到充分的休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噪声管理原则2.1 小区内的噪声排放应遵循合理、合法、文明的原则,不得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
2.2 小区居民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积极配合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噪声治理。
第三条噪声排放规定3.1 居民在收听广播、收音机、电视或进行娱乐、聚会、卡拉OK等活动时,应尽量降低音量,户外音响度以不影响邻里投诉为主。
3.2 每日22:00至次日7:00期间,户外音响度不得大于30分贝,如造成邻里投诉,物业服务中心有权予以制止。
3.3 每日12:00至14:00、18:00至次日8:00禁止进行装修活动,如确需装修,应提前向物业服务中心申请,并遵守装修管理规定。
3.4 小区内禁止机动车辆鸣笛,以免产生噪声污染。
3.5 居民不得携带宠物在楼宇内流窜,避免对其他居民造成干扰。
第四条噪声治理措施4.1 物业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小区噪声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噪声污染问题。
4.2 物业服务中心可设立禁止喧哗区域、禁止施工时间等管控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噪声的产生。
4.3 物业服务中心应定期对小区内的公共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电梯、水泵、变压器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噪声污染。
4.4 对于违反噪声排放规定的居民,物业服务中心有权制止,并可视情况给予警告或处罚。
第五条居民义务5.1 居民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对其他居民造成的噪声干扰,应主动停止排放,并承担相应责任。
5.2 居民应积极配合物业服务中心进行噪声治理,共同维护小区的安宁环境。
第六条违规处理6.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居民,物业服务中心有权制止,并可视情况给予以下处罚:(1)警告;(2)罚款;(3)暂停使用相关设施;(4)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
6.2 居民对物业服务中心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施工单位噪声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施工现场噪声管理,保障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施工现场,包括在建工程、施工备料场、施工运输车辆等。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噪声管理制度,明确噪声污染防治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现场噪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噪声污染防治责任第四条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施工单位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的第一责任人。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制定噪声污染防治方案,明确噪声污染防治目标、措施和责任。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施工现场噪声:(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夜间施工,夜间施工应提前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
(二)施工机械和设备应选用低噪声、低振动产品,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三)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米,围挡材料应选用吸音、隔声性能好的材料。
(四)施工现场道路应平整,减少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
(五)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敲打、撞击等产生噪声的操作,并采取隔音、吸音等措施。
(六)施工现场应设置噪声监测点,定期进行噪声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七)施工现场应设置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栏,提高员工噪声污染防治意识。
四、噪声污染防治监督检查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档案,包括噪声污染防治方案、噪声监测报告、整改措施等。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监理单位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五、噪声污染防治事故处理第十二条发生噪声污染防治事故时,施工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并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管理制度12篇【第1篇】噪声防护管理制度为搞好本单位噪声作业的平安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平安,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规矩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全部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实行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平安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5、对易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技术部门设计时要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6、当班工人天天对噪声举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企业应托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检测,每三年举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准时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需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没有评查或评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
8、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需实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
在无法彻底消退噪音的状况下,必需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削减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伤害。
9、企业应支配接触噪音的从业人员定期举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举行乐观治疗。
:小学绿色网吧管理制度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卫星接收站管理制度前厅部仪容仪表管理制度【第2篇】施工环境管理体系:施工噪声的监测施工噪声的监测项目平安环保部负责对施工现场举行场界噪声测量并填写测试记录。
a) 测试的时光:结构、装修等各施工阶段,于施工开头后3 日内举行1 次;各阶段施工正常举行后再举行一次, 测量时光分为昼间及夜间两部分,夜间测量为在22 时以后举行。
测试应选在无雨、无雪及轻风时举行,当风级超过三级时,应加防风罩,超过四级应停止测试;b) 测试的办法:测量应在噪音最大时举行,在同一测量点,延续测量5-10 个数值,每次读数的间隔时光为5 秒,测量值为5-10 个数的平均值;c) 测量点:设在施工现场的边界线上,且距离噪声源最近地方;d) 噪声测试仪器选用环境噪声监测仪;e) 监测记录:按附表要求由测试人填写记录;背景噪声应比测量噪声低10 分贝以上,若小于10 分贝,应按本单位《环境庇护作业指导书》中说明举行修正;f) 测试后的处理:当测试结果高于规定指标时,则应实行更严格的降噪措施;g) 在施工正常期间,由平安环保部邀请当地环保部门到施工现场举行监督测试,并索取测试报告,以证实项目是否守法; 【第3篇】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管理①项目经理部按《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水、废气管理规程》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实施管理。
②使用切割机、风机、电钻、刨、锤、锯、磨等设备时,尽可能支配在隔音效果好的房间举行,削减噪声传扬。
③控制施工时光,依现场周边环境合理支配重噪声作业时光,避免同学上课及居民歇息时光。
必需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夜间施工。
④施工人员施工时实施个人防护,削减人体损害。
⑤对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举行定期维护保养。
⑥对施工人员举行培训。
⑦项目部定期举行监督检查。
【第4篇】噪声管理制度1 目的加强噪声的控制管理,削减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管理处在生产经营、办公、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3 职责3.1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噪声治理工作的监督。
3.2各科室、单位负责本科室、单位范围内的噪声控制管理。
4 管理规定4.1管理处存在的主要噪声源:--- 各种机电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如发电机、空调、厨房设备等。
--- 车辆、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 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
--- 其它。
4.2噪声的控制措施4.2.1 机电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a)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样噪音。
b)尽量削减各种机电设备运转的时光,用尽后准时关闭。
c)根据机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要求,定期做好加注润滑油,更换易损件,紧固各个零部件等工作。
d)加强各种机电设备的循检工作,碰到突发状况时,准时维修产生异样噪音的设备,缩短异样噪音的排放时光。
e)尽可能将噪声源与工作人员相隔离,削减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
a)严格遵守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范,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样噪音。
b)定期对车辆、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举行修理和保养,保持其技术性能良好,使其排放的噪声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c)检查车辆、机械设备的状态时,注意对其噪声的监测,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车辆、机械设备准时实行控制措施。
d)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碰到突发状况时,准时维修产生异样噪音的车辆、机械设备,缩短异样噪音的排放时光。
e)进入管理处区域内的车辆及外部车辆禁止鸣喇叭。
f)做好道路养护工作,提升路面质量,在相关路段设置隔音屏障。
4.2.3养护、其他工程施工中噪声的控制措施a)工程主管部门应要求施工单位作业时,符合国家规定的gb12523--90《建造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b)施工单位在管理处区域内作业时,应实行相应的降噪措施和合理的作业时光支配,尽量削减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c)对超过噪声标准的作业,应实行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前告诉相关部门。
4.2.4对其它类噪音的控制措施a)在使用音响设备时,应注重音量的大小,并且禁止在办公室区域内大声喧哗。
b)在办公室区域内,尽量削减各种办公设备的工作时光,用尽后准时关闭。
c)加强门窗的密封性,做到随时关闭门窗,将工作人员与噪声源隔离开。
4.2.5在各种生产活动中,应注重改进工艺流程及工作程序,削减各种设备因长时光运转所产生的噪声。
4.2.6准时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
在购置新的车辆及设备时,应举行评价,其噪声排放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在同等条件的状况下,应优先挑选低噪声的设备及车辆,以削减噪声的排放。
4.3 接受者的防护4.3.1按照实际状况,允许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适当配备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
4.3.2支配工作时,尽可能削减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裸露时光,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5 相关文件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2《建造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第5篇】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1、编制要点明确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明确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确定噪声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缘由、防护措施。
明确噪声作业的危害及程度。
明确噪声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方法。
2、范例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为搞好本单位噪声作业的平安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平安,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规矩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全部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实行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平安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5、对易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技术部门设计时要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6、当班工人天天对噪声举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企业应托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检测,每三年举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准时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需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没有评查或评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
8、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需实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
在无法彻底消退噪音的状况下,必需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削减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伤害。
9、企业应支配接触噪音的从业人员定期举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举行乐观治疗。
【第6篇】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为搞好本单位噪声作业的平安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平安,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规矩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全部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实行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平安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5、对易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技术部门设计时要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6、当班工人天天对噪声举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企业应托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检测,每三年举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准时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需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没有评查或评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
8、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需实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
在无法彻底消退噪音的状况下,必需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削减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伤害。
9、企业应支配接触噪音的从业人员定期举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举行乐观治疗。
【第7篇】噪声控制管理规定制度1概述噪声是危害十分广泛的环境污染问题。
噪声干扰人的睡眠,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与心情,引起神经健美,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等;噪声造成听力损伤,甚至耳聋;噪声还干扰信息沟通,导使误操作发生率升高,启发平安事故。
为了有效控制施工生产中的噪声,特制定此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施工作业中的噪声控制与管理。
3职责权限3.1公司、子公司平安管理部负责制定噪声控制管理规定。
3.2各级平安管理部门负责噪声举行控制的监督、检查。
3.3项目部及相关部门负责组织落实噪声控制管理措施。
4工作步骤及要求4.1 噪声控制流程图qi7-41图14.2 实施过程4.2.1 噪音源识别易产生噪声的作业包括:a) 混凝土施工;b) 打桩作业;c) 施工机械运转;d) 车辆运行;e) 风镐作业;f) 爆破施工;g) 木工作业;h)发电机、发动机运转;i) 船舶航行和施工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