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DHZ)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

1由于水平有限,整理时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辨析题1.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必然结果。

答:(1)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者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人类出现时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也处于相对平衡的稳态,人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的活动又可能是系统中不可忽视的引起涨落和放大涨落的力量,在人工自然颇为弱小的时候,已有的生态系统能够较快的平息有人的活动造成的涨落和扰动,保持原来的自然平衡,但是在人工自然相当强大的时候,人的活动会急剧改变系统内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流向和密度,而系统则无力平息这种扰动,并恢复到原来的稳态,导致生态失调,乃至系统的瓦解。

(3)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它的哲学基础。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打破了神、人、自然的三级结构,却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最主要原因。

工业社会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的生产消费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对立推向高峰,造成“人类生存困境”。

2. 科学事实是中性还是非中性?答:此观点错误。

所谓“科学的中立性”是指科学作为一种纯学术活动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因而不受科学之外的某种价值选择的干扰。

但现实生活中,完全摆脱价值干扰的“为科学而科学”,实际是不存在的。

在当前,对科学中立性的挑战主要来自政治。

在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以及战后,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几乎都是适应战争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如雷达、原子弹等。

想在科学动机和政治结果之间找到一个明显的边界标志是很困难的。

3. 幻想和猜想(有人说在严密的科学中不应当有幻想和猜测的成分,你对此持何看法?)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幻想和猜测都属于想象的范畴.想象具有创造性,概括性和幻想性的特点,想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强大的创造性功能.首先,它是建立新的概念,形象,发现新的联系,规律的有效且重要的思维途径. 其次,想象可以超越客观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各种限制,通过在头脑中纯化和概括客观对象,是认识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是科学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第三,人类的科学想象还可以转化为激发人们投身科学,献身科学的强大动力。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内容体系?自然辩证法是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哲和科学技术的中间环节,其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之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领域。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有哪些特点?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界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用哲学的猜想来填补知识的空白,用哲学的思辨来编制自洽的理论。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贡献和局限性。

(1)重大贡献:它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具有较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在对自然界细节的认识上高于古代,是巨大的进步。

(2)局限性:①机械性: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把一起运动的原因归结为力。

②形而上学性:与当时自然科学研究所运用的分析方法(还原分析方法)有密切关系。

③不彻底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

4.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基础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发生的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近代以来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①天体演化的“星云说”1755年,德国科学家康德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1796年,拉普拉斯发表《宇宙体系论》,提出了类似的更趋于完整的星云说,后人称之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纲要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为什么要研究自然辩证法?答:1、研究内容: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体系和主要内容: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2、研究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互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4、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理论,对中国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史及其他学科关系三、自然界存在论(一)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1、系统的: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2)“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特定的结构(3)“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4)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自然界是一个系统,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1、开放性——是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2、动态性——任何自然系统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道衰退、消亡的过程3、整体性——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地机械加和,系统具有各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出于系统中的组成要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也异于它们在孤立状态的性质、功能和规律4、层次性——(实质上是自然系统普遍差异性的表现)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1、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自然系统的结构:是指自然系统的诸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联系方式或秩序——相对的稳定性(2)自然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体现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变换关系——对样的可能性(3)关系: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4)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同时态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即系统诸要素在空间上的联系与组合秩序),历时态的运动演化的时间结构(即系统随着时间的延伸而呈现的流动性、变动性秩序)2、无穷嵌套的立体网络结构的自然图景自然界物质系统之间及其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形成了无穷嵌套的立体网络结构的图景。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绪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的看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的历史,从社会对科学的需求,看到科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从而揭示出科学的社会本质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与物质生产的密切关系.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的力量”也是“另一种生产力”。

科学是“知识的形态”的社会生产力,自然科学应用于生产,“并进人生产过程”“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科学是一种创造,是深深扎根于客观世界的,是在自然环境里的创造。

所以,科学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都是自然界的。

科学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注意到了科学的本性是客观的。

所以,科学必须遵从和依据的是且只能是事实。

也就是说,科学家的信念应该是科学追求本身,这与意识形态是有区别的。

另外,恩格斯还从发展的角度论述,科学是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的。

学习自然辨证法的意义:一、时代发展的需要;二、科技工作者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如何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英国哲学家培根坚信,以掌握自然界发展规律为内容的人的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相结合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培根的这一观点被后人表达为著名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所说的人的知识是指自然知识,他指出科学技术的一切发明是“任何政权、任何教派、任何杰出人物对人类事业的影响都不能比拟的”,因为“发明的利益可以扩及于全人类,而政治的利益只限于特殊的地带.后者经不了几代,前者则永垂无穷。

”哈伯:天使还是恶魔: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两重性的,科学技术也不例外。

科技革命在一定的程度上克服了工业化所造成的人口,环境,能源危机。

自然辨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辨证法复习提纲

1.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2.恩格斯为什么要写《自然辩证法》?(写作背景)1872年底,德国生理学家毕希纳在莱比锡出版《人及其过去、现在和将来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恩格斯当时正处于“脱毛”阶段;庸俗唯物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是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一批科学家被卷入庸俗唯物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浊流之中。

3.《自然辩证法》概况。

由181个部分组成,在两个阶段内完成:第一时期(1873-1876)从开始写作这一著作到写《反杜林论》而终止;第二时期(1878-1883)从再度写作到马克思逝世为止,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

4.科学的内在旨趣是认知旨趣和好奇取向的综合,简称为“好奇认知旨趣”。

科学的首要旨趣是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

科学的基本内涵: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的特性:解释性和预见性,精确性,可检验性,可错性或可变性,系统性,主体际性。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

科学精神的内涵可展开为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等方面。

5.技术的基本旨趣是控制自然过程和创造设计人工过程。

3次技术革命: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

6.工程:是按照一定目标和规则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动态整合。

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实现。

工程活动是一个通过技术集成实现创新的过程。

工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7.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区别: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区别:科学-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解决自然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利用;解决变革自然“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工程-头脑中的观念形态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并以物的形式呈现给人们。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概念题(7选3)1、自然辩证法p18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然界、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各种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

它的学科属性属于但又不局限于哲学。

2、机械自然观p8机械唯物主义认为,1,宇宙就是一台宇宙机器。

将“动物是机器”的思想引入人类,整个宇宙,包括动物和人类,就构成一台完整的机器。

2,只要弄清楚自然界一切存在物的力学规律,就可以理解整个世界了(用力去解释一切)。

3,对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只能用静止的、孤立的、不变的观点去把握。

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被延伸成了认识自然界具体事物的方法论。

3、还原论p16一切植物和动物的运动都能够被解析为简单的机械运动来认识。

用力学的观点说明自然界的一切运动。

4、自然(自然界)p23自然,也叫自然界或物质世界.人的意识之外的所有存在物,包括产生思维的人脑,都属于自然界。

自然实体p24自然首先表现为一些物质的存在。

这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自然,称之为自然实体。

5、简单性(简单性系统)p34第一,构成这个系统的要素要少,而且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也比较简单且固定;或者,虽然系统的要素比较庞杂,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比较单一。

第二,系统功能表现比较单一。

6、生态系统p41生态系统是生命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集群与其相关的非生命物质环境要素(土壤、空气、水、矿藏)构成的系统。

7、科学范式p76在特定时期内,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原则、理论、定律、规则、方法、信念、价值观的总和。

它既是科学共同体当中每一个成员的行动纲领,又是科学共同体每一个成员共同遵循的思维准则。

简述题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地位?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然界、科学界、技术和工程的各种研究,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它的学科属性属于哲学,但并不局限于哲学。

自然辨证法过去的名称表述是“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哲学”,是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然科学的研究。

(性)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学科,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支学科。

自然辨证法(研究生学习)复习提纲

自然辨证法(研究生学习)复习提纲

绪论一、两个名称的并存“自然辩证法”一名来自于恩格斯书稿《自然辩证法》(1873-1886),主要讲三个方面的辩证法: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研究的辩证法。

“科学技术哲学”一名与20世纪8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开始传入我国有关,西方科学哲学把科学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科学的划界、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发展的模式等问题,原则上不谈论自然界和各门自然科学理论中的哲理。

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有学者主张用“科学技术哲学”来取代“自然辩证法”来作为该学科的名称。

《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哲学都不探讨技术问题,但由于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技术与科学的密切联系,对技术的哲学思考也被纳入该学科领域。

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目录中,采用了“科学技术哲学”,而研究团体、学术刊物、课程名称仍叫“自然辩证法”。

两种名称并存反映了在这个学科领域存在着两种传统:把该学科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方法来研究这个学科;在欧美科学哲学的背景下来理解这个学科,强调是哲学的一部分,强调国际学术交流,强调语境的统一。

二、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亦称“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研究自然界的辨证本性、认识和变革自然的辨证过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辨证关系.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中介性:自然辩证法是沟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桥梁哲学的分支:自然辩证法从学科本性上属于哲学。

四、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对象辩证法--辩证法(dialectics)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

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辩证法有不同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发展的学说。

主线:人与自然关系五、自然辩证法主要内容辨证自然观: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与价值、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六、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1、启发科研思维,提高科研能力哲学为什么能启发科学?哲学因具有怀疑、批判和叛逆的精神,所以能够成为新科学之母。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学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2022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学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2022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学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2022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2022.05导论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2.自然辩证法的传播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逻辑主线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第一篇自然论一、历代自然观1.古希腊的自然观2.神创论自然观的特点3.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及其特点4.辩证唯物论自然观的形成二、现代自然观1.系统论自然观的特点2演化发展的自组织自然观3.天人和谐的生态自然观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2.可持续发展第二篇科学与科学方法论一、科学的本质与科学的方法1.科学的含义及基本特征2.科学哲学在20世纪的发展3.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框架二、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1.科学问题2.科研选题3.科学事实和观察实验三、科学思维1.科学抽象2.归纳和演绎3.数学方法4.非逻辑方法四、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第三篇技术与技术方法论一、技术与工程的哲学思潮1.技术的本质2.技术本质的哲学解读3.技术的哲学思潮二、技术方法1.技术预测的定义及其产生与发展2.技术预测的基本原则3.技术评估的定义4.技术评估的特点5.技术原理的定义及其要素6.技术原理构思的模式7.技术设计的定义8.现代技术设计的基本特征三、技术创新1.创新与创新主体2.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3.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功能4.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性选择第四篇科学技术与社会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1.科学的社会建制2..科学技术与社会承认二、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2.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3.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1.科学主义2..科学背后的人文主义基础2022.05。

1自然辩证法提纲

1自然辩证法提纲

导言部分1.自然辩证法的中心线索,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是什么?答:中心线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

学科性质是:属于哲学学科,是马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答:a)有助于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b)有助于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科技实践能力;c)有助于扩展知识面,更好地参与现代化建设;3.古代自然观有什么特点和局限性?答:特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两方面。

坚持从自然界本身的原因说明世界地本源,把自然看作是不断产生和消灭地永恒运动的过程。

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论述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局限性:由于古代自然科学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还是非常笼统、模糊和粗糙,带有历史的局限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

4.用自然辩证法的有关观点,说明机械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错在哪里?答:机械还原论忽视了系统的整体性特点,整体性特点是无法通过部分分析,还原成经典力学研究的。

机械决定论忽视了系统在一些情况下,随机涨落对系统演化的影响,否定偶然性,成为一种“宿命论”。

二者都属于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特征。

形而上学自然观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因为它否认自然界的发展,无法解释造成自然界现存状态的原因,最后只好将原因归于自然之外的神的力量。

5.自然辩证法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答:1.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2.迈尔、焦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3.达尔文,生物进化论、4.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5.康德,星云假说。

热力学第二定律、电磁场论等。

自然观部分1.什么是系统?描述自然系统的基本范畴是什么?答:系统是以各要素的属性为基础经由特定关系而形成的属性不可分割的整体。

系统是以各要素的属性为基础,经由特定关系而形成的属性不可分割的整体。

基本范畴:系统的要素:构成系统的组分和组元,单一要素不是系统;系统的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相互联系,排列顺序和组织方式的总和;系统的环境:同要素发生相互作用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和;系统的功能:系统在于环境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的行为,特性和能力的总称。

政治自然辨证法复习提纲

政治自然辨证法复习提纲

导言部分1、自然辩证法的中心线索、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是什么?中心线索: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自然观、科技方法论、科技观)学科性质:介于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哲学的二级学科自然观部分1、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科学基础和局限性。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各种知识囊括在哲学之中(自然哲学),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笼统性, 朴素的唯物主义(依靠经验和直观认识自然)和朴素的辩证法(发展、变化的眼光)以简单的观察法和演绎法为主局限性:基本摆脱了宗教神学,力图从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但实践水平有限,未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用机械还原论、机械决定论说明一切自然现象,即把自然界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加以研究,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

优点是对自然的细节认识更加清晰,缺点是将自然界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缺乏整体认识,从而造成了关于自然界绝对不变(如有运动也只是机械运动)、孤立静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不仅否认自然界的运动演化,而且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宇宙运动的动力,而求助于上帝)科学基础:文艺复兴运动营造了氛围,开始重视实验,牛顿的力学体系占主导、绝对时空观局限性:无法回答运动如何发生等问题,未能彻底摆脱神学束缚;认为力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片面夸大了归纳法、忽视演绎法,而且有些新问题力学解释不了,便引入许多虚假假设,阻碍了科学发展。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历史必然性:近代科学的诞生,力图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解释自然现象,从而形成了以力学科学为背景的自然观。

历史作用:形成了以观察实验方法、数学分析方法、归纳演绎方法为主的近代科学方法论,从而取代了古代以直观和思辨为主的自然哲学。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基本观点?自然科学基础:天文学(星云假说)、地质学(渐变论)、物理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电磁理论)、化学(原子论、元素周期律)、生物学(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从运用观察实验等经验方法收集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对所获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说明的阶段。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1、自然系统演化的循环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2、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什么是人工自然?人工自然及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系统有什么影响?4、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核心思想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途径。

科技方法论部分1、怎样理解科学问题?它在科研中的作用是什么?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的区别与联系。

2、什么是科学观察?科学观察应遵循什么原则?科学仪器的引入对观察方法的发展有什么意义?3、科学实验及其作用是什么?模拟实验的特点及类型。

4、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理论”,它与观察客观性的关系。

5、什么是科学发现的机遇?怎样才能抓住机遇?6、科学假说的特点、作用以及提出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7、为什么说逻辑分析和证明是实践检验假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证实与证伪在科研中的作用和关系。

8、发明的含义,发明的判定标准和专利。

9、分析与综合、归纳法与演绎法、类比等逻辑方法的客观基础、作用及局限性。

10、理想实验及其作用和特点。

形象思维的特征、作用与逻辑思维的区别。

11、直觉思维的特点和作用。

灵感与机遇有什么区别。

12、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关系。

科技观部分1、科学和技术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对科学分界有哪些不同的观点?2、科学技术的基本社会属性是什么?3、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科学精神?4、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有哪些?它们对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5、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社会生产是科技发展的基础?6、社会科技能力的含义、组成要素及其作用。

7、什么是科技体制,科技体制有哪些类型?科技能力和科技体制的辩证关系。

8、熊比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技术创新的涵义及一般过程是什么?9、为什么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有什么现实意义?10、科学技术有哪些社会功能、特点及其表现?为什么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1、如何看待科技的负面效应?有哪些不同的观点?(乐观,悲观,马克思主义)12、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技术不能决定社会的一切?13、两种文化的争论有什么意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关系?。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提纲

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提纲一、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前PPT;后课本)一是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二是科学、技术、工程、产业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三是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四是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与社会。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3.发展中的重要人物: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具体不知道)P111.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创立自然辩证法2.列宁贡献:总结概括了那一时期的科学成果,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中,对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把自然辩证法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核心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科学的自然观。

3.当代形态: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4.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特征:(1)整体性和直观性(2)思辨性和臆测性(3)自发性和不彻底性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重点,可能大题)1.观点:(1) 自然界由物质构成,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2)自然界具有绝对不变性,自然物和时间、空间都是不变的。

(3)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受外力作用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宇宙的过程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程式表示。

(4)自然界的安排受到上帝的“目的性”支配。

(5)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6)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并且是分立的2.特征:(1)机械性(2)不彻底性(3)形而上学性3.局限性:1.以机械决定论认识自然界2.以因果决定论看待自然界3.以孤立和静止的方法研究自然界4.代表人物:1.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论”2.德谟克里特等人的“原子论”3.阿里斯塔克等人的“地动说”4.亚里士多德的“位移运动说”5.伽利略、笛卡尔、牛顿、斯宾诺莎。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3、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步骤 、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科研选题 • 科研选题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科研选题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 科研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 科研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 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 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选题是否得当关系 到科研的目标、方法、水平和价值问题。 到科研的目标、方法、水平和价值问题。 • 科研选题基本原则 • 创新性原则 • 科学性原则 • 可行性原则 • 社会需求原则 • 科研选题步骤:139页相关内容 科研选题步骤:139页相关内容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
• 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和小亚西亚毁林垦殖,造成严重的 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和小亚西亚毁林垦殖, 水土流失,致使昔日的良田沃土沦为不毛之地; 水土流失,致使昔日的良田沃土沦为不毛之地; • 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认为木灰作为肥料 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 足够最能赢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纪之久, 足够最能赢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纪之久,结果后来的热带大雨 却冲掉了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赤裸裸的岩石…… 却冲掉了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赤裸裸的岩石 • 对自然界规律的无视,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盲目蛮干,其结果便 对自然界规律的无视,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盲目蛮干, 是自然界反过来又以各种暴虐的方式给人类以报复。 是自然界反过来又以各种暴虐的方式给人类以报复。 • 虽然人类奇迹般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但同时也带来了生 虽然人类奇迹般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态失衡、环境污染等正在步步将人类推向深渊的问题, 态失衡、环境污染等正在步步将人类推向深渊的问题,这在一定 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已逐渐 走向全面失衡,使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走向全面失衡,使人与自然对立起来。

自然辩证法提纲整理内容版

自然辩证法提纲整理内容版

自然辩证法提纲整理内容版
引言:
1.介绍自然辩证法的定义和概念。

2.引出本文主旨,即对自然辩证法的提纲进行整理,探讨其重要理论要点。

一、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和发展:
2.自然辩证法在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地位与阶段性发展。

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1.客观性原理:自然界普遍的客观规律;
2.一分为二原理及对立统一规律;
3.发展性原理:自然界的动态发展与演变;
4.量变到质变原理。

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质量:揭示物质变化规律;
2.运动:揭示物质运动的方式和趋势;
3.矛盾及其分析:揭示物质世界的矛盾与统一;
4.世界观及方法论:揭示人们认识自然的方式与规律。

四、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
1.总结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2.结合科学实践,强调实践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3.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与统一
五、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自然辩证法在物理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领域的应用;
2.自然辩证法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六、自然辩证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启示:
1.自然辩证法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借鉴;
2.自然辩证法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七、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1.总结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果;
2.展望自然辩证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
1.总结全文,强调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2.对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和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展望。

以上是自然辩证法提纲整理的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细化和扩展,以满足论文的需求。

自然辩证法复习大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界、科学技术。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答: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共分六个部分:(1)自然辩证法的《导言》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主要论文《〈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论辩证法》。

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主要论文《辩证法》。

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重点强调了辩证法是客观的,包括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三大规律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性与可能性。

(4)物质的运动形式主要论文:《运动的基本形式》。

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科学分类的依据是对象的运动形式。

(5)各门具体学科中的辩证法主要论文:《运动的度量功》、《潮汐与摩擦》《热》《电》。

重点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主要论文《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

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思考题:1.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认真整理完结篇)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学习辩证法的意义答:(1)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提高哲学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2)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发展自然科学的需要(3)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需要。

2、学科性质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即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史实、成果和具体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与历史唯物主义同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

自然辩证法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二、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关系自然辩证法通过对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和它的历史以及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特殊的研究方法进行概括,即间接地去揭示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一般的研究方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

三、与西方科学哲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从西方科学哲学中汲取和借鉴有益的、积极的成果,但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

西方科学哲学否认有辩证法,或者即使承认自然科学有辩证法,也决不承认自然界客观上存在辩证法,只局限于对科学的探索与解释,完全脱离开科学的客观急促,把科学看做纯逻辑和纯理论之事。

3、恩格斯写书过程第一阶段:1873年5月至1876年5月1873年5月恩格斯给马克思信中提出了研究自然辩证法初步纲要。

此后,恩格斯全力以赴地展开相关的研究,集中精力搜集和研究了大量的自然科学材料,写出大部分的“札记和片段”与“导言”和“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两篇论文。

由于《反杜林论》一书的写作而中止。

第二阶段:1878年7月至1883年3月恩格斯继续研究和写作《自然辩证法》,写成了大部分论文和相当数量的札记。

自然辨证法复习提纲

自然辨证法复习提纲

机械论自然观的主要观点与特点主要观点:1、物质观2、时空观3、运动观4、因果观5、相互作用观6、人类统治自然特点:1、唯物主义2、形而上学3、机械论4、决定论5、还原论机械论自然观的历史意义:第一次将自然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相当时间中是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自然观,与近代自然科学早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历史局限:静止、片面、孤立、绝对。

•无法解释演化问题,最终不得不回归神学的上帝,因此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割裂了不同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无法认识到运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自然观的主要特征: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天然自然与人类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具体建构和不断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这一任务至今仍然没有完结。

当代科学技术的总体特点•追求简单性→探索复杂性;•关注本体和认识问题→联系道德、伦理与法律问题;•研究无机界→研究生命、智能;•兴趣驱动的小科学→任务驱动的大科学;•“认识导向”的科学→“认识导向”和“应用导向”并重的科学;•准确理解现代科学,需要批判机械自然观,建构辩证自然观。

当代科学技术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科学彻底变革机械自然观,极大地促进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在辩证思维方式上提供了可操作的思维方法,在辩证自然观上明晰了自然界联系、发展的具体机制。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真谛:坚持从自然本身解释自然现象的唯物主义精神。

坚持从演化、和整体联系的角度理解自然。

面对科学技术发展而开放的自然观。

系统定义主要强调:多元性相关性整体性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原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加和性与非加和性两个方面:1.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有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加和性关系 ;2.整体与部分之间又存在着质的间断性与量的不守恒性——非加和性关系整体突现性关系:(1)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题一自然观的发展牛顿力学是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2)致力于用力学定律解释所有现象;3)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4)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发现了天王星;5)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分割。

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在于:1)机械性:否认质的差别,否认偶然性;2)形而上学性;3)不彻底性:否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性质的差别,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有机的和整体的联系,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彼此孤立的机器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源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

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重要意义: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而不是僵化、保守的。

在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现时代,它必然会以科学的新成果和自然界的新问题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的观点。

系统自然观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成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系统自然观的确立,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并且成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再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概念;最后,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关于运动、发展的大循环思想。

论题二生态自然观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在当代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一方面能够按照美的原则来塑造对象性的自然界,另一方面,人和其他植物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类只能顺应自然界规律性而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性,人的任何能动性发挥都不是不受制约的,不是无限的、绝对的,即倡导人类要“尊重自然、崇尚科学”。

生态自然观的根本观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主要内容包括: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2)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3)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4)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不会因为人的活动而消失。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包括: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论题三科学本质与科学价值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1)客观真理性;2)可检验性;3)系统性;4)主体际性: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应当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重复检验,并在他们之间畅通地交流、讨论,这就是主体际性。

科学价值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来考察和评价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某种需要的科学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科学与人的这种价值关系是在科学与人或社会发生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科学的属性在与人或社会发生关系时的体现。

科学的价值是以科学属性作为客观基础的科学客体与一定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有价值的,既存在于科学的内在属性中,也存在于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

因此,科学价值可以划分为“科学中的内在价值”和“科学的社会价值”两个基本方面。

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的内在价值,这是科学文化的核心,是不以时代、国家、民族、地区为转移的。

科学的社会价值是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为科学所具有的积极、正面的社会功能:1)科学带来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2)科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3)科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论题四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科学价值的涵义是历史地演变的,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有关科学精神的界定。

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求真务实精神。

求真务实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不唯上、不唯书、只求真”,就是对这种精神的概括;2)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求逻辑和洽,要求提供经验证据,必然要有理性的怀疑,科学知识必须通过科学共同体批判性检验之后才能被接受;3)开拓创新精神。

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

科学家必须勇于提出目前尚未提出或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得出他人没有得出的结论、观点或看法,认识结果要有新的内容。

论题五技术价值技术价值是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技术与人的这种价值关系是在客体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客体的属性在与主体发生关系中的体现。

当技术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具有负面价值。

技术价值归根结底来源于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技术属性在与主体发生关系中的体现。

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

技术的属性是二重的,可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属性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技术作为实现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并且是自然过程。

另一方面,技术作为社会的人所创造、所应用,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并满足其需要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它又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是社会过程。

技术价值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2)实践性;3)历史性;4)相对性。

在技术与其主体发生的相互关系中,技术的二重性显现为技术价值的二重性,也就是说,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共存于技术之中,技术的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也共存于技术与其主体的关系之中。

技术的自然属性是其社会价值的基础,技术的自然价值是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基础。

技术的自然价值与其社会价值的体现是同技术所在的环境条件分不开的。

当技术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只受个体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受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时,技术主要由其自然属性显现出自然价值;当技术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受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时,技术则主要由其社会属性显现出社会价值。

从技术的二重性观点来看,技术的自然价值是指技术在与主体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技术设计和发明,由其自然属性显现出来的价值。

技术的自然价值表明,技术在存在意义、进步指向、活动形式、实施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都与科学有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对待技术要以技术的需要和尺度为标准进行价值判断,不能以衡量科学的标准来衡量技术。

技术的自然价值还要求我们在技术发明、技术设计与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要按技术的自然规律办事,要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与文化环境。

技术的社会价值是指在技术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中,主要通过技术的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由其社会属性显现出来的价值。

技术的社会价值是在技术的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的,它包括技术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

技术的自然价值与其社会价值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

二者的矛盾、不平衡是绝对的,它们之间是不可比的,从技术的自然价值很难预测出技术的社会价值,技术对社会带来的正面与负面效应更多地与其社会价值有关。

因此,我们应当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并在借鉴发达国家价值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的现实状况,制定出科学的价值标准,以此进行技术选择、技术评估和预测,确定技术发展战略,推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论题六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把技术发明和经济应用相结合,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

技术创新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认识: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广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直到技术扩散的整个过程。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属于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指新技术知识的创造,主要追求先进性的目标。

而技术创新则是技术发明与经济应用相结合,属于技术与经济交叉的领域,它主要是指把技术发明应用于经济而产生的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因而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生产组织、市场销售、企业管理等问题,主要追求效益性的目标。

从哲学角度上来说,技术创新是指“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中介而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

在价值论上,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根据自身及社会的需要和目的,通过创新实践活动把技术的自然价值转化为技术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社会价值的过程。

技术创新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创新主体的自身需要,而且取决于人类社会的需要。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关键因素是技术创新,根本途径就是自主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