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6-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6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6Word版含解析

1.2.11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

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

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

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

也就是说,他不但告诉我们他是普通人,还告诉我们他曾经是“贱人”。

而且,尽管他瞧不起那些“鄙事”,却还是承认自己“多能鄙事”。

这说明孔子是坦诚的。

孔子什么都学,学无常师,多才多艺,这就是博学。

在《论语•子张》中还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有一个卫国人(名叫公孙朝)曾经问子贡,说“仲尼焉学”?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问仲尼先生的学问,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你的老师是孔子,孔子的老师又是谁?他这样问,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质疑。

因为一个人如果学问很大,人们就会关心,他是什么学校毕业,师从何方神圣,几岁开始读经典,对这问题研究多少年了,等等。

如果答不上来,他就会怀疑你是文化骗子。

然而孔子却恰恰是个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成才的。

那么,子贡又怎么回答呢?子贡说,文王和武王留下的文化遗产(文武之道),并没有丢失(未坠于地),而是散落在民间(在人)。

每个人都能在民间学习,只不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而已。

文武之道既然遍地都是(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我们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夫子焉不学),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亦何常师之有)?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

一个人,只要他有真学问,课上得好,你管他学问是从哪里来的,你又管他的老师是谁。

难道一定非得是什么门什么派,才是“正宗”?学无常师,才叫大师。

因为只有学无常师,才能兼收并蓄,自成一家,也才能成为大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7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优秀教学设计(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7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优秀教学设计(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7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优秀教学设计(4页)《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诵读选文,掌握重点文言释义和选文基本内容。

2.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孔子的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3.通过对比,联系实际,体悟孔子关于“学”的特殊意义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重点: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孔子的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难点:通过对比了解孔子“学”的内涵,以及这一特殊意义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走进课堂韦编三绝[wéi biān sān jué][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

比喻读书勤奋。

选文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二、了解学习目标1.诵读选文,掌握重点文言释义和选文基本内容。

2.了解孔子的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3.通过对比,联系实际,体悟孔子关于“学”的特殊意义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检测巩固释词并翻译:1、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2、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4、贤贤易色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四、读《论语》了解学的原因和内涵【选文】11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选文】10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
我们来看摘自报纸网络的一些新闻标题:
1.电话诈骗受害者状告银行,消除管理漏洞成关
2.珠海出重拳打击银行卡犯罪
3.洛杉矶警方设立高科技反恐中心
4.苏州破网络犯大案
5.网络黑客盗虚产50亿
6.福建电力严厉打击高科技窃电行为
7.往奶粉里掺三聚氰胺,地沟油的提炼,用瘦肉精喂猪……
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学校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缺位、自我教育的缺位,品德修养的提升任重而道远。正所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如果只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学习,那么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显然存在着重知识技能而轻道德修养的情况,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孔子的学习观,了解孔子关于学的认识。
材料节选自《论语》各章,我们进行一下梳理。
学习观:为什么学1—4
什么是好学7、8
学什么5、6、10、11
(一)为什么学
1.齐读第1—3则,疏通句意。
2.第1则孔子把人分成四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然后2、3则明确自己并非生而知之,三则承认自己的才能都是学来的,其实孔子并未肯定过谁是生而知之者,也就是说这种人是不存在的,那么既然没有为什么还要说呢,这就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有什么作用呢?“可去弊”
板书:人非生而知之
(二)什么是好学,齐读7、8则,回答。
【第5则】
齐读这一则。
明确说出了无礼的弊端。
无礼则“恭”“慎”“勇”“直”变为“劳”“葸”“乱”“绞”
有礼则“民兴于仁”“不偷”
“学”指向“礼”。
【第6则】什么是学?对父母尽孝,对君主尽忠,对朋友诚信就是学了。
这里的学显然不是文化知识。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学问好坏主要不看文化知识而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忠、孝、信等道德原则。也就是父兄之礼、君臣之礼、朋友之礼。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2、过程与方法:(1)自主阅读,疏通文意;(2)疏通文意,领会孔子所说的“学”与“好学”的基本内涵。

(3)合作探究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孔子对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视。

二、教学重难点1、积累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探究四、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古代很多人家的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耕读人家”。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又有着酷爱学习的传统。

儒家学派历来重视读书,强调读书与做人并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说他不是“生而知之者”,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经写过《劝学》就劝勉人们学习。

我们看一下孔子主张怎么学习,都学些什么?二、初读入境1.初读课文(5分钟):自由朗读5分钟,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正确断句,疏通意;2.再读课文要求:划出存在难点的字、词、句子,同学间自行解答,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3、阅读选文,思考:每则的主要话题是什么,并思考哪几则是同类话题?明确:学习的原因:(1)第1则:智力差异(2)第2、3则:充实自我(3)第4则:学可去蔽(弥补不足)学的基本内涵:(1)第4则:六言六蔽(2)第5则:学礼(3)第6则:修身(4)第10则:学“文”好学的表现:7、8学习的意义:(1)第9则:提高学识修养(2)第11则:说话有水平,立足社会三、品读悟理小组合作请任选一话题,结合具体事例请说说自己的体会。

(小组讨论交流)1、师范品读第4则: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译文:一味地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6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6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关于“学”的思想(学习态度、方法、内容)。

2.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一、导入。

《论语》选读的第六篇《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的思想,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第七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对于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教学投影课题,之前已经让同学们对于选文内容的重点字词和课文注释作了预习,现在同学们再一起把这11篇选文读一遍。

)二、孔子的学习态度。

既然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可见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孔子认为学习就应该广泛的了解,广闻博见。

孔子博学到什么程度呢?在《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说是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

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

一个“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什么叫“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

这也是“君子”一词的本来意义──“君之子”或“上等人”。

这些人,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多能”?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

因此,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翻译:太宰这些人真能了解我吗?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

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7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7含解析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君子之“学”教学目标1、布置学生预习选文,掌握词义,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分析选文,了解孔子“学”的内涵,进而了解孔子的思想、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3、学以致用,借鉴孔子立身处世的经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教学时数1课时(布置学生充分预习)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课文1、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

)2、学=知识+技能+品德修养(人格魅力)二、选文讲析选文1、生译师订正。

重点句:民斯为下矣!==斯民为下矣!(倒装)思考题1、请同学们对照孔子人的分类标准,看看我们自己属于哪一等?自我定位。

思考题2、孔子是人人敬仰的圣贤,他又把自己归入哪一等呢?孔子的自我定位。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即:学而知之者。

次等。

)思考题3、孔子很谦虚,把自己归于“学而知之”的次等,那么他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好学”的呢?选文3生译师订正。

师:后人尊孔子为圣人,而从选文3的字里行间里不难看出孔子虚怀若谷的美德。

选文1-3侧重讲述孔子在“学”上做得怎么样,其目的主要是为下文4-11的“学”的内涵(内容)张本铺垫。

说来也巧,“学”的内容,也正是我们这堂课要学的主要内容。

4-11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学”的内容作了阐述,其中4、5、9是反面论述,6、7、8、10、11是正面论述,大体思路是这样的。

“学”的内容:“学”之误(4、5、9):4、偏于一端。

(六弊)5、囿于无礼。

(四害)9、背离宗旨。

(为己)“学”之正(6、7、8、10、11)下面我们按照这个思路来梳理、分析选文4-11。

选文4师译或生译师订正。

重点句:吾语女:子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其蔽也愚”(其他5句同)的节奏可这样划分:其蔽也/愚。

这个句子可看做一个变式的判断句。

“也”,句中语气词,表提顿,在这尽于“陈胜者,阳城人也”的“者”的用法,这可从它的译文“它的弊端是愚蠢”得到验证。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5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5Word版含解析

11.2.3.1.1侍奉君上——不惜性命对待朋友一一诚实信用小结:由此说明,学习,并不是读死书,贵在知行合一。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分析:此句提到的,年轻人首先要学会孝悌之义、谨慎诚实、爱众亲仁!而后有余力,才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小结:也就是说,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学习,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

这些修养,将体现在你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躬身实践,方为检验的标准!以修身养性为根本,而后有余力来学习礼乐规范和文化知识。

2. 以礼规范(学礼)(1)“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讲礼的重要性。

“不学《诗》,无以言。

” “不学《礼》,无以立。

”(2)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六言,即仁、知、信、直、勇、刚,也就是六种德行。

请选择其中你认为最有感触的一两种说明。

明确:“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一一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分辨是非,不滥用仁爱之心。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 一一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区分道义,不固守愚信。

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了解到,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大的弊病。

3. 孔子的“学”的内涵:孔子的“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试把本课中出现的加以具体概括:对贤人一一敬、对父母一一孝、对君主一一忠、对朋友一一信、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事慎言、就有道、正己过、不迁怒、不贰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人、学《诗》以言、学《礼》以立、……(二)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还要注重以礼来规范,这样,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4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4 Word版含解析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3、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课时建议】二课时【课时过程】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1.初读感知【问题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问题2】本课所选录的10章中包含了孔子“学”内涵的哪几个方面?2.诵读感知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0章,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可把全文切分成:为什么要学(第1、2、3章)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第4、5、6章)什么是好学(第7、8章)学什么(第4、5、11、10、章)重点研读:学的基本内涵教学步骤二:文本研读1、串讲词句,进行文言知识梳理。

2、师生互动,组织重点问题探讨。

例:(1)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所说“学”的基本内涵。

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根本意义不是现在常说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等。

他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

(2)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3、自主学习,课文其他问题研读。

例:对孔子的“贤贤易色”,你怎么看?4、拓展提升,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例:“不迁怒、不贰过”、六言六蔽、“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见附文)的认识。

附文:①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②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七、好仁

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 七、好仁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感悟平凡我们走过漫漫的一生,有时候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如此平淡,所有的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没有什么区别,一切的欢笑、泪水竟然相同,没辉煌之处,浑然不知地穿梭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中。

面对人生涌起的不过是淡而又淡的感觉,我们顿觉自己很平凡,平凡得像一束远方的微光、一叶小草、一滴晨露。

为此我们惆怅,我们感叹。

其实,我们不必为平凡悲叹,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平凡是一场惊险搏击之后的小憩,是一次辉煌追求之后的沉思。

平凡是告别了无知的炫耀的狂妄之后的深沉。

平凡不是人生之光的暗淡,不是生命之火的熄灭,不是超然物外的冷漠。

白云为每一个平凡变幻多姿,为每一个平凡留下清爽,太阳为每一个平凡照出一个明亮的天地。

正是无数个平凡的日子组成了我们多彩的一生,正是无数个日子组成了这个灿烂的世界。

在追求人生舞台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的同时,学会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享受那一份宁静的美丽,享受人生的另一番情趣。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西汉·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赏读:人分别三天以后,就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待他。

刮目:擦眼睛,指去掉过去的看法。

待:看待,对待。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宋·苏轼《浣溪沙》赏读:谁说人生不能再变得年轻些?门前流水还能倒流向西呢!人总是由青年走向老年,这是自然规律,正像中国的大江大河都是从西向东流一样;作者用门前溪水向西流比喻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仍能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返老还童。

形象地说明了对岁月流逝要抱乐观态度。

1.通假字①女.闻六言六蔽矣乎________________ ②好知.不好学________________ ③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________________ 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女”通“汝”,你 ②“知”通“智”,聪明 ③“亡”通“无”,没有 ④“弟”通“悌”,敬爱兄长2.一词多义①知⎩⎪⎨⎪⎧生而知.之者 好知.不好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海内存知.己 其真不知.马也 孰为汝多知.乎 ②好⎩⎪⎨⎪⎧ 好仁不好.学 秦氏有好.女 好.雨知时节 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青春作伴好.还乡③易⎩⎪⎨⎪⎧ 贤贤易.色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采掇者易.辨识耳 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答案 ①知道/聪明/了解/认识,熟知/识别,分辨/知识,见解 ②喜欢/容貌美/善,与“坏”相对/友好,友爱/方便,便于 ③不以为意,轻视/换,交换/改变,变更/容易/治,整治 3.古今异义①恭而无礼..则劳今义:指不讲礼节。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对应学生用书P29[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吾语.女(yù) 2.笃.(dǔ)3.葸.(xǐ) 4.出则弟.(tì)二、通假字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2.好知.不好学通智,聪明3.今也则亡.通无,没有4.出则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三、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为己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古义:次一等的今义:次第较后的,多与“首先”相对3.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古义:独自站立今义:自主地生存或不依靠他人四、一词多义1.贼⎩⎪⎨⎪⎧①其蔽也贼. 害人害己②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强盗③几落贼.手死 敌人④是天下之大贼.也 祸害2.闻⎩⎪⎨⎪⎧①子亦有异闻.乎 教导②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听说 3.信⎩⎪⎨⎪⎧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诚实②烟涛微茫信.难求 实在4.知⎩⎪⎨⎪⎧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知道,有知识②好知.不好学 聪明③知己知.彼 了解④其真不知.马也 熟知⑤孰为汝多知.乎 知识见解5.好⎩⎪⎨⎪⎧①好仁不好.学 喜欢②秦氏有好.女 容貌美③好.雨知时节 善的,与“坏”对④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友好⑤青春作伴好.还乡 方便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侍奉 (二)形容词作名词 贤贤.易色 贤:有才德的人(三)形容词作动词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远:疏远,不偏爱 (四)使动用法 就有道而正.焉 正:使……正 (五)意动用法 贤.贤易色 贤:以……为贤 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生而知之者,上也 (“……者,……也”表判断) (二)省略句行有余力,则以(之)学文 (省略代词) (三)状语后置1.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如丘者”作“忠信”的状语,后置) 2.君子笃于亲 (“于亲”作状语,后置)3.敏于事而慎于言(“于事”“于言”作状语,后置) (四)固定句式不学《诗》,无以言 (“无以”为固定结构)[课文·译注](1)孔子曰: “生 而 知 之 者, 上 也;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人,是上等的; 学 而 知 之 者, 次 也; 困经过学习才懂得知识和道理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惑而 学 之, 又其 次 也; 困 而 不 学,才去学习知识和道理,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惑却不学习,民 斯 为 下矣!”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而:前三个为顺承连词,后一个为转折连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7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优秀设计(1课时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7课《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优秀设计(1课时4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瑞泉中学陈金晔教学目标: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关于“学”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及思考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孔子关于“学”的理念倾向,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万世师表”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就教育问题谈了很多,本选读体现在四讲中。

《当仁,不让于师》谈师生关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教无类》谈教育思想和方法,《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谈的则是“为什么学”和“学什么”现在让我们用心去聆听这位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先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二、【预习检测】1 、给下列字注音:邑()绞()笃()畏葸()2、找出通假字,并进行解释。

女闻六言六蔽乎?()好知不好学()3、解释下列常见实词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民不偷()贤贤易色()()()居!吾语女()()三、理解孔子关于“学”的基本内涵。

1、大声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2、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学习?)师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圣人是怎样教导我们的?请同学们阅读1则,2则,3则,4则,7则,8则,9则,思考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可以明确分给哪几组学生)明确:( 1 )缩小差异师引:孔子把人分为四个层次: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

而缩小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习,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他用了自己的例子来明证,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2 ) 学可去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仁、智、信、直、勇、刚”如果不通过学习把握实质,则易偏执一隅,从而由“六言”变成“六弊”。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材分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是人教版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七个课题,主要是探究孔子的学习观。

其中所传递的积极思想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立身处世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功底。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论语》的部分篇章,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自主疏通了文意,这为本课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巩固夯实文中的重点文言字词。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自主思考、老师点拨提升阅读思维能力,了解孔子的“学习观”,探究学习目的、学习内容。

3.审美鉴赏与创造:深入分析孔子“学”的内涵,理性看待“才”与“德”。

4.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诵读涵咏思索中体会经典智慧,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经典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难点:理解孔子“六言六蔽”等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播放《农夫与蛇》小视频),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农夫具有一颗“仁爱”之心,可最终却给自己带来了祸患,这是为什么呢?(生答)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来感受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二、检测巩固,温故知新1.集体朗读全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 敏.以求之者也。

(2)其蔽也绞.。

(3)慎而无礼则葸.。

(4)贤.贤易色。

(5)就.有道而正焉。

(6)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3.回顾思考:孔子认为“人为什么要学习?”(1)弥补不足。

(2)充实自我。

(3)学可除蔽。

补充拓展:从第2、3则选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好学的孔子,《论语》其他篇章中也有孔子好学的体现: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③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1.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6-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1.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6-人教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第一单元《论语》选读,本单元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

本课主要内容是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

教材整体理解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对先秦诸子基本思想的了解,同时兼顾文言知识的学习补充,提升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学生价值观方面的提升。

学情分析:经过必修课本的学习,学生对于学习本单元及本课,不仅有兴趣而且有基础,所以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自己解读文本,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采用完成学案“质疑问难”的形式,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后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积极性。

但是,《论语》的内容言简义丰,博大精深,学生自主学习还有一些困难,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有效地指导。

教学目标: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点拨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连起来的竹简书。

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孔子不但好学,对“学”也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例如什么才叫好学,到底要学那些东西?今天,我们就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这篇课文中去找答案。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6页。

二、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范读后请学生朗读。

三、疏通文意结合学案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

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是?学(一)孔子认为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哪几则谈到这个问题?1、智力差异(1则)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

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4 Word版含解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案4 Word版含解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

2、重点领悟孔子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3、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课时建议】二课时【课时过程】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1.初读感知【问题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对你有什么启发?【问题2】本课所选录的10章中包含了孔子“学”内涵的哪几个方面?2.诵读感知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0章,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可把全文切分成:为什么要学(第1、2、3章)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第4、5、6章)什么是好学(第7、8章)学什么(第4、5、11、10、章)重点研读:学的基本内涵教学步骤二:文本研读1、串讲词句,进行文言知识梳理。

2、师生互动,组织重点问题探讨。

例:(1)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所说“学”的基本内涵。

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根本意义不是现在常说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等。

他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

(2)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3、自主学习,课文其他问题研读。

例:对孔子的“贤贤易色”,你怎么看?4、拓展提升,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例:“不迁怒、不贰过”、六言六蔽、“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见附文)的认识。

附文:①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②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Word版含解析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Word版含解析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预读先学I ) 知文明理【释文题】“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

举例来说,一个不该以仁爱之心对待的人,你却以仁爱之心对待他,这不是 愚蠢吗?一一具有仁德的人并非一味拿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

这句话言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也言明了孔子所说的学习是一种道德修养。

孔子关于学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

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 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这种意义上,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 好好借鉴。

[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紧紧围绕“好学”展开,既阐明了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又阐述了好学的种种表现。

通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把道德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将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衡量是否好学的重要标准。

孔子的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11^ 语盲积察1 .词语理解⑴通假字①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② 好知不好学③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④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答案①汝你②智聪明 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2) —词多义"就有道而正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肛海不择细流,故能就 其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亡广故数言欲亡.:谏文本内容r 知文理学基醐③无没有④悌.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动词,靠近、接近/动词,担任/动词,成就②动词,通“无”,没有/动词,逃跑/动词,灭亡(3) 古今异义①古之学.者为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关于“学”的思想(学习态度、方法、内容)。

2.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领悟其现实意义,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一、导入。

《论语》选读的第六篇《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的思想,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第七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对于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教学投影课题,之前已经让同学们对于选文内容的重点字词和课文注释作了预习,现在同学们再一起把这11篇选文读一遍。

)二、孔子的学习态度。

既然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可见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孔子认为学习就应该广泛的了解,广闻博见。

孔子博学到什么程度呢?在《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说是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

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

一个“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什么叫“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

这也是“君子”一词的本来意义──“君之子”或“上等人”。

这些人,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多能”?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

因此,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翻译:太宰这些人真能了解我吗?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

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

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

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

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

也就是说,他不但告诉我们他是普通人,还告诉我们他曾经是“贱人”。

而且,尽管他瞧不起那些“鄙事”,却还是承认自己“多能鄙事”。

这说明孔子是坦诚的。

孔子什么都学,学无常师,多才多艺,这就是博学。

在《论语·子张》中还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有一个卫国人(名叫公孙朝)曾经问子贡,说“仲尼焉学”?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问仲尼先生的学问,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你的老师是孔子,孔子的老师又是谁?他这样问,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质疑。

因为一个人如果学问很大,人们就会关心,他是什么学校毕业,师从何方神圣,几岁开始读经典,对这问题研究多少年了,等等。

如果答不上来,他就会怀疑你是文化骗子。

然而孔子却恰恰是个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成才的。

那么,子贡又怎么回答呢?子贡说,文王和武王留下的文化遗产(文武之道),并没有丢失(未坠于地),而是散落在民间(在人)。

每个人都能在民间学习,只不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而已。

文武之道既然遍地都是(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我们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夫子焉不学),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亦何常师之有)?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

一个人,只要他有真学问,课上得好,你管他学问是从哪里来的,你又管他的老师是谁。

难道一定非得是什么门什么派,才是“正宗”?学无常师,才叫大师。

因为只有学无常师,才能兼收并蓄,自成一家,也才能成为大师。

何以谓之大?有容乃大。

何以谓之师?可法曰师。

因此,堪称大师的人,一定是博学多才、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学习,可以效法的。

成为大师的孔子,对于人的天资进行了客观的划分,也就是我们课文中说的:【第一则】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这就是下等人了。

”接着孔子很清晰的认识了自己,虽然孔子在当时就已经名声卓著,但是他认为他不是天才,而是好学。

这是孔子的第二个学习态度。

所以他说【第二则】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孔子承认自己不是天才,但是肯定自己好学,这是孔子作为学人的特点之一。

那么,现在我可以恭喜大家,大家也是“学而知之者”,那么在人生的初始阶段,你们和孔子站在同一个高度了。

孔子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他十五岁就“志于学”(《论语·为政》)。

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而且孔子对于自己的好学相当的自信,还说,【第三则】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

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

“好学”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

【第八则】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除了选文中的这一则,孔子在《论语·先进》中也用“好学”二字评价过颜回,【原文】是: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论语·先进》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可见孔子对于好学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是孔子有学习的兴趣,他也认为有兴趣是学习中最重要的。

那么孔子认为颜回好学,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第七则】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就是淡化物质追求,主动丰富精神,前面我们说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可见,颜回是满足这个标准的。

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

更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做得很活,不是那种死学问。

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跟谁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卓有成效。

怎样才能把学问做活?两条:一是悟性,二是贯通。

据《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原文】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端木赐)赐呀,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说,赐怎么敢比回?回听到一就能想到十,赐顶多才想到二。

于是孔子说,是比不上。

他还说:“吾与汝,弗如也!”这话什么意思?一种解释是:我赞成你的说法,你是比不上他。

另一种解释是:我和你,都比不上。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呢?就因为颜回有悟性。

孔子做学问,最反对四种毛病: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意,就是凭空想象;必,就是绝对肯定;固,就是固执拘泥;我,就是自以为是。

这四种毛病,孔子都没有,今人都不少。

原因之一,就是没悟性。

当然,光有悟性不够,还得贯通。

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原文】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还是问子贡:赐呀,你认为我这个人,就是书读得多,又都记得住吗?子贡惊异地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当然不是!我是靠一个东西来贯通它。

我认为,这是孔子治学箴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

不要以为知识多、记性好,就一定是大学问家,还要看他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东西。

这个东西,可以是基本观点,也可以是基本方法。

上面我们讲了孔子的学习态度:博学、好学而且活学。

那么孔子为什么重视学习?又重视学习什么呢?这就是孔子关于“学”的内涵。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说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

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

”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

”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学些新曲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

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可见孔子是十分重视学的作用的。

三、学习的重要。

那么,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是这样表达的:(第四则)【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的。

为什么对子路说呢?我们说过孔子因材施教,子路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个莽撞人,直而不屈,子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挨骂也最多。

孔子对他,不仅是骂,而且常常是痛骂。

倒不是孔子不喜欢子路,而是子路的脾气太坏。

他这个人,用北京话说,叫“浑不吝”,也就是性子急,胆子大,脾气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水里火里不回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