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年级上数学整理58单元|苏教版精品教育.doc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苏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第3页的例题在列出算式420÷30以后,先估计商大约是多少,在知道商是十几的基础上教学竖式计算。学生知道了商是十几的数,就有条件理解为什么先算竖式里的42除以30,"1"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等问题。例题下面的"试一试"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 420÷40和 420÷5,这两题的商分别是两位数和一位数,除的过程和步骤也不相同,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苏教版数学第七册1~6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除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内容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四部分。
〔一〕口算:几百几十的数除以几十〔商是一位数,没有余数〕;稍难些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积不超过100〕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没有余数〕
〔二〕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一位数、商里有0或没有0〕
第1页的例题第一次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先让学生口算60÷20,在知道商是3以后再用竖式计算。"试一试"中96÷20的被除数是非整十的两位数,而且有余数,教材用填方框的形式辅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150÷30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无论是例题还是"试一试"都把"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作为主要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迈好第一步。由于笔算60÷20和96÷20、150÷30时学生已经知道商是几,所以容易理解"要写在商的个位上"的道理。
1、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教学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然后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充分体现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商是一位数的除法里,以最容易的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为起点,逐步发展到非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在商是两位数的除法里,从商的个位上不是0发展到商的个位上是0,充分展开了学生认知的建构过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2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一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2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一人教新课标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

(教材第58、第59页)1.掌握垂线的画法。

2.能用垂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 正确画出垂线。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在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

难点:正确运用三角尺画出垂线。

课件、三角尺。

师: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什么叫做垂线,谁能说说什么叫做垂线?生: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画垂线。

1.教学例2。

师:你觉得要画垂线需要什么工具呢?为什么?生:应该是用三角尺或量角器。

因为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三角尺上有直角,用量角器也可以画出直角。

师:我们可以用三角尺画垂线。

具体该怎样操作呢?请同学们先阅读下面的内容。

(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例2下面的内容1)学生进行阅读。

师:说说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生: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顶点和直线上的点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垂线。

这样来画就可以保证所画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师:现在老师又要交给你们一个新的任务,大家一起来看看是什么任务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例2下面的内容2)分组讨论: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并归纳总结:(1)先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外点上一点。

(2)再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3)再沿着已知直线移动三角尺,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紧靠已知点。

(4)再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5)最后我们标注上垂直符号。

师: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两种情况在画法上哪些地方相同?生:先把三角尺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条直线边过已知点,并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垂线。

2.教学例3(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想一想:过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一共可以画多少条?[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例3(1)]生:无数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汇总(合集5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汇总(合集5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汇总(合集5篇)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汇总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照30天计算)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能够行使多少千米?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4、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5、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家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少名先队员?6、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还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元?7、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8、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9、一辆旅游车在山区和平原各行使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10、公路两边植树,每边每千米要植树25棵,这条路长120千米,一共要植树多少棵?1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发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12、1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13、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1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钱?14、一只熊猫一天要吃15千克饲料,动物园准备24袋饲料,每袋重20千克,这些饲料够一只熊猫吃30天吗?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的时候用了6小时,速度是每小时32千米,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6、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每小时6千米,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17、车间原计划每天生产15台机器,24天就可以完成,实际每天生产18台,实际只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18、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0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

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本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

二、本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与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较大的数,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探索并发现简单的规律。

①能正确口算几十或几十几百除以几十(商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②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③能正确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位数,估计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

④初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式题,能清晰地表达混合运算的步骤。

⑤初步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能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⑥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和整亿的数,感受这些大数目的意义。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作单位表示较大的数。

认识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能运用认识的数进行简单的交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⑦初步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初步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⑧认识计算器,能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有趣的数学规律。

⑨能应用学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数量关系。

(2)经历研究有关物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有关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①认识射线和直线,能区分射线、直线和线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单元全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单元全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精品单元教案1.认识射线、直线和角。

2.角的分类及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3.垂线的认识和画法及点到直线的距离。

4.平行线的认识和画法。

1.建立射线的概念,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建立角的概念。

2.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认识量角器,能够用量角器量角,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按要求画角。

4.通过操作与合作交流,能用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能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5.经历联系实际的感知和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过程,深刻感受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6.感受生活里的平行与垂直现象,了解平行与垂直在现实生活里的应用;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对图形产生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1.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要求教师树立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从整体上着眼把握目标,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由浅入深地教授学生。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促进数学学习,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毕竟是抽象的,如直线的定义就比较抽象,要引导学生想象,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安排“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4.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充分感知直线的位置关系,形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实例,支撑和丰富相应的表象,加深对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认识。

5.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验和感受,深化概念的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多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多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学科具有数学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

精品编辑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为建设数学有效课堂提供有效借鉴。

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策略”是什么意思吗?生1:“就是办法。

”生2:“列表。

”师:“这里的策略可以简单理解为解决问题时用到的一些方法、手段。

”“上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运动会,很多同学都踊跃报了名(展示以文字方式记录的报名情况),你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整理这些信息,让人很容易看出各个项目都有谁参加了?”生:“可以列表整理。

”(根据学生回答展示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后的结果)。

师:“现在看起来怎么样?”生:“更加清楚,更有条理。

“师:“列表的好处是方便我们对一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今天我们来看看列表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帮助。

”二、新授1、出示场景图师:“这一天,几位小朋友来到文具店,他们要买一种笔记本(呈现教学情景:小明:我买3本笔记本用了18元;小华:我买了5本;白菜老师:小华用了多少元?小军用42元能卖多少本?)”师:“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生:“我知道小明我买3本笔记本用了18元;小华买了5本不知道用了多少钱;小军用42元求能卖多少本?”师:“怎样摘录这些信息?”(学生说,老师用文字简要摘录数学信息:小明:3本 18元;小华:5本?元;小军:42元 ?本)师:“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使这些信息更有条理?(确定用列表整理)”生:“可以列表。

”师:“同桌商量这个表可以怎样列。

”学生自己列表整理信息。

2、展示整理的结果,探讨怎样列表更合理。

“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同学是这样整理的:小明3本18元小华5本?元小军42元?本师:“这个表格能把题目的信息反映出来吗?”生:“可以把题目的信息反映出来。

”师:“大家对这个表格有什么意见?”生1:“把小军那一栏的‘42元和’‘?本’的位置交换;”生2:“在第二列中加一条竖线把整个表格分为三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 整理与复习 练习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 整理与复习 练习课件
9 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数的世界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SJ 四年级上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考 点 1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填一填。 (1)算式 4 3÷45,要使商是一位数, 里最大填( 4 ),要
使商是两位数, 里最小填( 5 )。 算式 3 4÷39,当 里填( 9 )时,商的末尾有 0。 (2)计算 754÷63 时,应把 63 看作( 60 )来试商,商的最高位
在( 十 )位上,商是( 两 )位数。
(3)根据 80÷2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60÷20=( 8 ) 240÷20=( 12 ) 320÷20=( 16 ) 400÷20=( 20 )
(4)( 6 )乘 48 得 288,465 里面有( 5 )个 93。 (5) ÷34=20…… , 最大是( 33 ),这时 是( 713 )。
那么第20组是什么?
B开
ABCABCABCABC 笑口常开笑口常开笑口常开
4.体育室购买390元的活动器材,其中买了8个足球, 每个30元。剩下的钱买了6副乒乓球拍,每副乒乓 球拍多少元? (390-8×30)÷6=25(元) 答:每副乒乓球拍25元。
先根据题目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足球 ( 8 )个 共390元
月份的销量不可能是150箱。( )
(3)男生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女生的平均体重是29千 克,男生一定比女生重。( )
(4)金强三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30页,他前两天 每天看的页数都超过30页,则第三天看的页数比 30页少。( )
考 点 3 可能性
4.填空 (1)袋子里装着大小相同的4个绿球和3个黄球。任意从

2019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测试(不含答案)苏教版精品教育.doc

2019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测试(不含答案)苏教版精品教育.doc

解决问题 1、 一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

王阿姨一次买5束,每束便宜多少元?2、刘叔叔带800元买化肥。

买了16袋化肥,剩下8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6分)3、 明明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照这样算,(1)他从家走到图书馆用了14分钟,明明家到图书馆的路程是多少米?(2)明明放学回家最少要走多少分钟?4、东东要做315道口算题,已经做了4天,还剩115道没有做,东东平均每天做多少道口算题?5、每千克苹果6元,每千克梨子3元,妈妈买了4千克苹果,妈妈如果用同样多的钱可以买多少千克梨子?6、要运走144吨小麦,可以怎样派车?7、汽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

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8、 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

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9、一副乒乓球拍14元,买5 送2副,一次买5副,每副便宜几元?10、李叔叔带9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还剩260元,每袋化肥多少元11、 学校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前3个月共节约用水435吨。

照这样计算,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12、装运4800千克的苹果,一共装了2辆卡车,每辆卡车装40箱,每箱装了多少千克? 13、把下面这张售货单填完整,并解答问题。

(1)如果李老师买4盒毛笔需要多少钱? (2)王老师带了380元钱能买几盒圆珠笔,还剩多少元?(3)500元钱能买到4盒钢笔吗?14、同学们要做120朵花,每人做5朵,每个小组有12人,要几组同学来做?15、“星级”照片展,每块展板可以放36张照片,全校有照片328张,可以放满几块展板?16、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每人的车票和门票费用是49元,一共有102人参加。

请问:5000元够吗? 17、、何老师为小朋友购买服装,买4件T 恤和6件短裤的钱同样多。

每件短裤36元,每件T 恤多少钱?18、、商店买来苹果和梨共180千克,其中黄瓜是西红柿的5倍,黄瓜西红柿各多少千克?(先画线段图再解答)19、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20、一辆货车每次运货5吨,24辆这样的卡车运720吨货物,需要运多少次?21、工厂计划生产2140台抽水机,已经生产65台,如果以后每天生产54台,剩下的还要多少天完成?22、果园收苹果,用小筐每筐装25千克,需要装24筐,如果改用30个大筐,平均每筐苹果多少千克? 23、小明比爸爸小24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爸爸和小明今年各多少岁?图书馆24、25、六一节少儿文具店搞活动:文具盒每个16元,买3个送1个,小华妈妈一次给她买3个,每个便宜了多少元?26、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约32吨,一天可以地下吸出约85吨水。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全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全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精品单元教案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3.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括号,能够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

2.使学生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1.在整数混合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作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作第二级运算。

并且有如下规定,在只含同一级运算的算式中,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中,先进行第二级运算,后进行第一级运算;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先进行括号里面的运算,后进行括号外面的运算。

对于这些内容,通过前几册教材的教学,学生已有初步认识,这里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混合运算。

例1是两级运算,教学时,着重让学生说明,题中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例2是带有小括号,并且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着重说明小括号里面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

在教学例3时,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中括号,再使学生明确:在带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同时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加深学生对一般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

这单元所出现的应用题都是在以前学过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里出现的三步应用题都比较容易,是在求两个数的和、差及倍数关系的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相加、相减、相乘的两个数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所给的条件先算出来。

应用题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于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答的方法,正确列出算式。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混合运算的审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题目中有几个运算符号,都是什么符号;题目中有没有括号;题目中有没有可以简算的;题目中有没有关于0和1的计算;确定题目的运算顺序。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第一单元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二商X除数+余数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第二单元角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图形相同点不同点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2、 3、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来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0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o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

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9、锐角小于90° ;直角等于90° ;钝角大于90°又小于180° ;平角180° ;周角360° o1周角=2平角=4直角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 ;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o第三单元混合运算1、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应从左往右计算;如果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在算加减法。

2、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在下面的竖式里,48表示()。

A. 48个一B. 48个十C. 48个百2.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

A. 900B. 9000C. 9900D. 9990 3.一个两位数(0除外)乘两位数的积是()A. 四位数B. 三位数C. 三位数或四位数4.王阿姨想买26支同样的花,最多需要()元.A. 390B. 442C. 312D. 452 5.学校举行广播操表演,每行12人,一共有16行(如图).竖式中箭头所指的可以用上面图()框中的点来表示.A. B. C.D.6.与480×40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 48×40B. 48×400C. 80×4007.28×42的结果最接近()A. 1200B. 1000C. 800D. 1500 8.得数是三位数的有()。

①345÷3②126÷6③46×11④68×39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9.下面的算式中,乘积一定大于5600的是()。

A. 68×79B. 71×81C. 68×8110.两位数乘两位数,当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时,得到的是多少个()A. 一B. 十C. 百11.如图,在36×25的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

A. 20个36的和B. 2个36的和C. 5个36的和D. 25个36的和12.积大约是4200的算式是()。

A. 58×71B. 58×62C. 69×69二、填空题13.做计算题时,小亮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最多是________位数。

14.王老师去买30条跳绳,每条27元,王老师大约带________元就够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1.出示例2情景图。

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

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三、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全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全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精品单元教案1.用列表的方法来解答类似求两积之和(差)的实际问题。

2.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来解答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1.初步体会运用列表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并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中的数量关系,并从中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2.增强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并能够有条理和富有个性地思考,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3.体会到“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1.选择合适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列表的价值,并产生掌握列表的策略的心理需求。

2.引导学生探索日常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主动运用列表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3课时用列表的方法解决求两积之和(差)的实际问题教材第56~58页的内容。

1.积极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会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初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体会“策略”的价值,并能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

难点:会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课件、配套光盘。

1.一位清洁工人清扫一条马路,2小时清扫了260米。

照这样计算,3小时可清扫多少米?2.小玲去奶奶家,2小时走了6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去奶奶家还要走4小时,她家离奶奶家多少千米?1.例题讲解。

(1)出示教材第56页例1,指名让学生分析题中给出的条件。

(2)提问:(3)让学生思考: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先算什么?指出:在计算前要整理好表格,通过表格解决问题。

(4)解答:桃树的棵数:7×3=21(棵)梨树的棵数:5×4=20(棵)桃树和梨树共有多少棵:21+20=41(棵)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1棵。

2.试一试。

(1)提问:上面所讲的例题用了几步才解答出来?(三步)例题是求两积之和,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与例题有什么不同?(求两积之差)(2)让学生列表整理,(3)解答:杏树的棵数:6×8=48(棵)梨树的棵数:5×4=20(棵)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数:48-20=28(棵)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精品】《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同步讲解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精品】《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同步讲解教案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经历用列表法整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列表法分析数量关系。

2.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结合具体实例,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从已知条件或所给问题人手分析数量关系。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列表解决实际问题问题(1)导入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

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教材56页例1)过程讲解1.读题并列表整理信息(1)按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

(2)根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

桃树3行,每行7棵杏树8行,每行6棵梨树4行,每行5棵梨树梨树2.理解题意已知桃树和梨树的行数与每行的棵数,求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

3.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1)从已知条件人手,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从所求问题人手,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4.解决问题分步列式:综合算式:桃树:7×3 = 21(棵) 7×3+5×4梨树:5×4=20(棵) =21+2021+20=41(棵) =41(棵)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1棵。

5.检验计算的正确性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1棵,去掉21棵桃树,还剩20棵,正好是梨树的棵数。

得出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问题(2)导入根据问题(1)中的信息,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怎样解答?过程讲解3行4行每行7棵每行5棵1.列表整理相关信息2.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要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先要分别求出杏树和梨树的棵数。

由表可知:杏树有8行,每行6棵,杏树有6×8=48(棵);梨树有4行,每行5棵,梨树有4×5=20(棵)。

再把这两个数量相减,就是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数。

方法提示分析数量关系可以先从条件入手,也可以先从问题入手。

3.解决问题分步列式:综合算式:杏树:6×8=48(棵) 6×8-4×5梨树:4×5=20(棵) =48 - 2048-20=28(棵) =28(棵)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品】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

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

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

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

学情分析: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

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

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检测(有答案解析)(1)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检测(有答案解析)(1)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检测(有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小红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错把减数30.4看成3.04,得到的差是35.6,正确的差应该是()。

A. 19.48B. 20.45C. 8.242.0.62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比原数大( )。

A. 6.2B. 6.82C. 5.583.比5.72小1.36的数再加上0.52,和是多少?列式是( )。

A. 5.72-1.36-0.52B. 5.72-1.36+0.52C. 5.72-(1.36+0.52)4.9+0.07=( )A. 7.09B. 9.7C. 5.09D. 9.07 5.10.54-6.78=( )A. 4.76B. 43344C. 11139D. 3.76 6.6.72-0.48=()A. 6.24B. 11.417C. 26.9D. 11.41 7.一个加数是6.34,另一个加数是6.47,它们的和是()A. 12.61B. 12.81C. 11.81D. 12.82 8.1.93-0.271=()A. 1.659B. 0.322C. 1.804D. 0.32 9.24.37-6.53=()A. 1.88B. 17.84C. 1.18D. 0.88 10.下面的数最接近9的数是()A. 9.02B. 8.998C. 8.911.与小数7.495最接近的小数是()。

A. 7.4B. 7.50C. 7.39D. 8.49 12.下面哪个数最接近1。

()A. 0.9B. 0.9999C. 1.001二、填空题13.两个数的和是33.25,如果一个数增加4.46,另一个数减少3.5,和是________。

14.丽丽买了两本书,一本《童话故事》和一本《海底世界》,一本《童话故事》12.36元,一本《童话故事》的价钱比一本《海底世界》的价钱贵4.25元,丽丽共需要付给售货员________元。

15.妈妈买黄瓜花了5.83元,买茄子花了7.17元,一共花了________元.16.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5-8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先求每份数,再求份数或总数的应用题叫归一问题。

先求总数,再求份数或每份数的应用题叫归总问题。

(2)两积之和问题与两积之差问题; 剩余问题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写清楚。

(4)计算要细心。

第六单元可能性
公平的游戏规则:两人摸球的个数相等,可能性就相等,游戏规则就公平
第七单元、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由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既有小括
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括号能改变计算的顺序
例1:40+60×3 40+60×3
=100×3 (错误!)=40+180
=300 =220
例2:148-48×2 148-48×2
=100×2 (错误!) =148-96
=200 =52
第八单元、垂直与平行线:
1、线段是有限长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射线是无限长的,只有一个端点,不可以测量;直线是无限长的,没有端点,不可以测量。

2、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经过三点最多可以画三条直线……
经过n个点最多可以画n×(n-1)÷2条直线。

3、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5、量角器是度量角的工具。

量角器上有中心、刻度线和刻度。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队的角就是1度的角。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6、量角的方法:中心对准顶点,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看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

0刻度线在左边,就看外面的刻度;0刻度线在右边,就看里面的刻度。

7、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叉开大角就大,叉开小角就小。

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一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8、一副三角尺有两只三角尺,其中一块含有的角度分别是45°,45°,90°;
另一块含有的角度分别是30°,60°,90°
经过组合,他们可以形成的角有:15°,75°,105°,120°,135°,150°,180°
能用三角尺画出的角都是15°的倍数。

9、钟面上共有12大格,共360°,每一大格30°,每一小格6°。

钟面上3时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直角;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平角。

例1:判断题。

A、钝角都大于90度。

……(√)
B、钝角都小于180度。

……(√)
C、小于180度的角都是钝角。

……(×)
D、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
E、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
F、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
G、周角只有一条边。

……(×)
例2: 3点和9点,分、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6点整,分针、时针形成的角是(平角)。

6:30是(锐角)3:30是(锐角、75°)9:30是(钝角、105°)
4:00是(钝角、120°)
10、垂直: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作图题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一贴、二靠、三移、四画、五标记
1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所有线中,垂直线段最短。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2、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例1:始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1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邻边互相垂直。

14、在物体的质量相同,斜面的长度相同时,物体从成45°角的斜面上滚下会滚得最远
附:常用数量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a×4=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ab)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