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江苏省射阳县海通初级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上学期九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化学试卷(满分:70 考试时间:6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u:64 Ag:108 Mg:24 Zn:65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 分,共30 分)13.下列颜色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变红B.紫红色的铜片在空气中加热逐渐变黑C.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遇锌逐渐变成无色D.滴有红墨水的水遇活性炭逐渐变成无色14. 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在这五种金属中化学活动性最弱的是()A.金B.银C.铜D.锡15.下列物品涉及的主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16.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药品C.给液体药品加热D.读液体体积17.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表现出吸热或放热现象,下列变化会吸热的是()A.碳与二氧化碳反应B.氧化钙和水混合C.镁和稀盐酸反应D.天然气燃烧18.“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9.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厨房内闻到较浓的燃气味,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电器着火赶紧用水扑灭D.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溶洞游览,发现烛光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20.铌酸锂(LiNbO3)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
下列关于铌酸锂说法不正确的是()A.铌酸锂属于氧化物B.铌酸锂由三种元素组成C.铌酸锂中含两种金属元素D.铌酸锂中铌元素的化合价为+5铜片水二氧化碳明二氧化碳溶于证明碳与氧化铜能发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证明燃烧的条件是温度需水且能和水反应生反铁的活动性强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1.往ZnSO4 和CuSO4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物质是()A.Cu B.Cu 和Fe C.Cu 和Zn D.Fe、Cu 和Zn2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免费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免费(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2、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3、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B.NO2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5、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 D.工业废水7、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D.抗氧化性强8、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9、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 D.验满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3、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4、“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
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A.Na2O B.NaCl C.NaH D.NaClO35、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7、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 B.9 C.10 D.198、“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附答案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 B. C. D.2、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 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A.X>Y>Z B.Y>Z>X C.Y>X>Z D.Z>Y>X4、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5、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6、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 D.工业废水8、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10、在 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12、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不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质D.一定是混合物13、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A.CO2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14、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1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易挥发 B.有腐蚀性 C.无吸水性 D.密度比水小16、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17、“神舟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各版本】(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A.长劲漏斗B.量桶C.坩埚钳D.椎形瓶2、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3、在化学反应3A+B=2C+D中,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 B.26 C.40 D.604、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5、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4 B.+3 C.+2 D.+56、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7、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8、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2C.H2CO3D.SO29、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2+1+16×100%10、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A.硫B.镁条C.铁丝D.木炭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12、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 B.氧气C.二氧化碳 D.氮气13、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江苏盐城射阳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题
高三化学学科阶段练习(二)分值:100分 时间:75分钟 命题、审核: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选择题(共42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B .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C .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3Fe +转变为易吸收的2Fe +,这说明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D .港珠澳大桥共用钢铁42万吨,水泥189万吨,其中钢铁属于合金,水泥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2.反应()()343322CO 2Ag NH OH 2Ag NH CO 2NH +↓++ ,用于检验微量CO 的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NH 的电子式为:H :N :H HB .2O−的结构示意图为:C .()32Ag NH OH 只含离子键D .23CO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23Na CO 溶液具有碱性,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B .Na 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和4TiCl 反应制备Ti C .钠的密度较小,可用于制作高压钠灯D .Na 有导电性,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10.1mol L NaCl −⋅溶液:3Al +、K +、24SO −、3NO −B .11mol L −⋅的3KHSO 溶液:Na +、H +、Cl −、24SO − C .新制氯水:2Mg +、K +、3HCO −、I −D .10.1mol L KOH −⋅溶液:2Cu +、2Ba +、3CH COO −、3NO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NaOH 溶液中加入过量3AlCl 溶液可得到()3Al OHB .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可制备()3Al OH 胶体C .3AlCl 溶液和过量氨水生成()3Al OHD .电解熔融23Al O 制取Al6.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A .用图甲装置制备2Cl B .用图乙装置稀释浓硫酸C .用图丙装置制备2COD .用图丁装置灼烧碳酸氢钠制碳酸钠7.金属硫化物()M S x y 催化反应()()()()4222CH g 2H S g CS g 4H g ++,既可以除去天然气中的2H S ,又可以获得2H 。
初中化学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4题)1.当今社会,电磁辐射无处不在.研究发现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具有较好的防电磁辐射的功能.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豆腐B.牛奶C.胡萝卜D.米饭答案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豆腐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B、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C、胡萝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D、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分析:难度:容易知识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B.食物被消化C.电灯泡通电发光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l【答案】分析: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D.收集证据【答案】分析:物质的酸碱性强弱用酸碱度来表示,初中化学阶段酸碱度用PH来表示,因此小敏提出食醋、柠檬酸谁的酸性强,用PH试纸来测定它们的PH,谁的PH小它的酸性就强.这是一个实验,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设计实验.解答:解:小敏提出食醋、柠檬酸谁的酸性强,用PH试纸来测定它们的PH,谁的PH小它的酸性就强,这是一个实验,因此不属于提出假设、得出结论、收集证据环节,而属于设计实验.故选B.难度:基础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4.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B.C.D.【答案】分析:A、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C、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解答:解:A、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太多,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故A错误;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操作错误,故C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B.难度:基础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5.“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答案】分析: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私家车用量增加了能量的消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解答:解: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能减少白色污染,减少化工生产产生温室气体.故正确;B、使用节能灯泡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体现,正确;C、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从而减少煤的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D、增加私家车用量,消耗了大量的燃料产生了大量的汽车尾气,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高,故错误.故选D难度:基础知识点:空气6.火柴被点燃时,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已知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点燃时能生成这种有害气体的物质是()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红磷D.硫【答案】分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能够污染环境,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解答:解:A、二氧化锰中不含有氮元素和硫元素,火柴点燃时不能生成这种有害气体.B、氯酸钾受热分解能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火柴点燃时不能生成这种有害气体.C、红磷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火柴点燃时不能生成这种有害气体.D、硫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火柴点燃时能生成这种有害气体.故选:D.难度:基础知识点:空气7.下列家用物品中,都用到的材料是()A.合成材料B.天然纤维C.金属D.玻璃【答案】分析:分析四种物品中组成的材料进行分析,塑料油瓶、电话、电视机以及溜冰鞋中都含有高分子合成材料;解答:解:塑料油瓶是由塑料制成,电话外壳一般由塑料制成,电视机外壳也是由塑料制成,溜冰鞋中一般也会含有塑料,而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A难度:容易知识点:有机合成材料8.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答案】分析:A、氧气能使燃烧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木条燃烧也不能燃烧;B、稀盐酸、稀硫酸都呈酸性,都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C、碳酸钙不溶于水,而碳酸钠易溶于水;D、棉布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燃烧时无特殊气味;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的羽毛味.解答:解:A、把燃烧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木条燃烧更量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立即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故A正确;B、分别把无色酚酞滴入两种溶液,都无明显现象,无色酚酞不能鉴别出稀盐酸和稀硫酸;故B错误;C、取两种粉末适量分别放入水中,粉末溶解而消失的为碳酸钠粉末,粉末不溶解无明显减少的为碳酸钙粉末;故C正确;D、取两物质灼烧,无特殊气味者为棉布,产生烧焦羽毛味者为丝绸;故D正确;故选B.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9.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5B.用10 mL量筒量取了6.53 mL水C.用20g 氯化钠和l00g 水配制的l20g 食盐水,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57g【答案】分析:A、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B、根据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准确到0.1g.解答:解:A、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5,故实验数据合理.B、用10mL量筒量取6.53mL水,不符合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故无法量取,故实验数据不合理.C、溶质质量分数=100%,用20g氯化钠和l00g水配制的l20g食盐水,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故实验数据不合理.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准确到0.1g,故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得10.57g某纯碱样品,故实验数据不合理.故选A.难度:中等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10.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答案】分析: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每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各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8:26:23;而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52):(16×46);单宁酸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和相对分子质量×100%.解答:解:已知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A、氧化物是有两种元素组成,而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故A不正确;B、一个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其他分子,只会含有原子;所以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说法是错误;故B不正确;C、根据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知,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最小;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也最小;故C正确;D、根据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6×46);题中76:46是原子个数比,故D也不正确.故选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答案】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要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是氧气不可燃,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A选项说法错误,故A可选;B、氮气常温下不活泼,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的说法正确,故B不可选;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说法正确,故C不可选;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说法正确,故D不可选;故选A.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1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D.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答案】分析:A、依据氧化反应的概念解决;B、依据单质的概念解决问题;C、依据常见微粒的特点解决问题;D、依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即可;解答:解:A、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这里的氧指的是氧元素不是指氧气的单质,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与;B、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也就是单质除要求元素的种类是一种外,还要求该物质必须是纯净物;C、常见的不带电的微粒有多种,如分子、原子、中子等,所以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D、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其产物中一定有盐生成,但由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2Na+Cl22NaCl属于化合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C.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13.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C.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答案】分析:A、柠檬酸能够和小苏打反应生成气体B、从过滤难溶性杂质、吸附可溶性杂质等净水的措施来分析C、从鸡蛋壳的成分及食盐的性质来分析D、最初发现酸碱指示剂就是来自于花瓣的变色解答:解:A、制作汽水,主要就是要求所得溶液中要溶液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柠檬酸和小苏打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A对B、小卵石和石英砂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而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的杂质、异味及色素,而膨松棉可以阻挡活性炭进入水中,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故B对C、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不能和食盐水反应,故C错D、植物花瓣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于酒精中,这样形成的酒精溶液遇到酸和碱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故D对故选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1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ClBaCl2 Na2SO4B.Na2CO3 NaClNa2SO4C.CuSO4 NaCl NaNO3D.Na2SO4 HCl KCl【答案】分析:pH=2的溶液中有大量的H+,大量共存要求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形成无色溶液,要求各种离子都不能有颜色.解答:解:A、BaCl2 和Na2SO4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碳酸钠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故B错误.C、铜离子为蓝色,故C错误;D、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且离子均为无色,故D正确.故选D.难度:中等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二、未分类(共1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答案】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依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比较同温度下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③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升温或降温时溶液的状态转化等.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当温度高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当温度低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所以要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该降低温度,故错误;C、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即3l①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②氢气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③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查溶液的__________________.④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是根据气体的__________________.(2)从C、H、O、N、Fe等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②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③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④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①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②校园内铁制车棚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其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③同样是金属,为什么金属铝露置在空气中不容易被腐蚀: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用途解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气具有可燃性,指示剂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可以确定气体能否用排水法收集;(2)按照要求进行解答并正确书写化学用语: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②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化合物二氧化碳;③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④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四氧化三铁,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①根据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组成物质的成分分析;②根据生锈的条件考虑防锈的措施;③根据铝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的性质分析.解答:解:(1)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②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③石蕊和酚酞是酸碱指示剂,通过颜色变化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④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可以确定气体能否用排水法收集;(2)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②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化合物是二氧化碳或甲烷,化学式为:CO2(或CH4);③铵根离子的符号为:NH4+;④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方程式为:3Fe+2O2Fe3O4;(3)①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铁这一类原子的总称,属于铁元素,不属于单质、原子;②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只要将铁制品与水或氧气隔绝就行了,所以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即可;③由于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内部的铝,所以金属铝露置在空气中不容易被腐蚀.故答案为:(1)B.(吸水性) A.(可燃性)D.(酸碱性) C.(溶解性)(2)N2;CO2(或CH4);NH4+;3Fe+2O2Fe3O4 ;(3)元素在车棚表面喷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意思对即可).难度:容易知识点: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1.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某气体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用,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答案】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根据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适用条件分析气体的性质;(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方程式;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棉花的作用;(3)根据硫粉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氧气的收集方法及原因;(4)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两种杂质,根据实验目的和气体的性质以及洗气的方法来选择顺序.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E装置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的B装置;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BC 或BD;加热高锰酸钾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防止高锰酸钾顺着导管进入水槽,导管口要放一团棉花;(3)因为硫粉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因此通过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的底部留有适量的水,可以溶解二氧化硫,防止污染;(4)除去CO2中HCl和水蒸气,要先用碳酸氢钠溶液除氯化氢,后用浓硫酸除水,气体进入洗气瓶时要长管进,短管出,故连接顺序是:c→d→a→b.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密度比空气小;(2)BC或BD;2KMnO4 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C;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意思对即可);(4)C.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小娜及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黄铜中铜和锌的含量及其性质展开了探究.【查阅资料】HCl+AgNO3=AgCl↓+HNO3,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这个反应在化学上用于检验和鉴别.【提出问题】测定黄铜中锌、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设计】(略).【探究实验】①先将黄铜在热碱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除去表面的油污.然后再放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干燥,取少量研碎,称取质量为ag.②将ag试样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使其充分反应.③将小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__________________(请将此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④称取固体的质量为bg.⑤计算出黄铜中锌和铜的质量分数.【反思与评价】在步骤1中,若试样用蒸馏水洗涤之后,不干燥,则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拓展探究】①重复【探究实验】步骤1.②将ag试样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1)锌和硝酸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同学们对蓝色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只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②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两种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方案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①成立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②成立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①成立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②成立【答案】分析:【探究实验】①(1)根据金属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进行分析;③根据从溶液中过滤出的物质的表面一般沾有溶液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根据在步骤1中,若试样用蒸馏水洗涤之后,不干燥,则使称量的混合物的质量增加,如果减去铜的质量后,锌的质量增大,最后分析对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的影响.【拓展探究】②(1)根据锌和硝酸盐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根据锌、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3)根据稀盐酸(或其他氯化物溶液)与硝酸银的反应分析溶液中的溶质.解答:解:【探究实验】①由于金属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所以,将黄铜在放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③由于从溶液中过滤出的物质的表面一般沾有溶液,所以,将过滤出的物质需要进行洗涤、干燥;【反思与评价】在步骤1中,若试样用蒸馏水洗涤之后,不干燥,称量的a值偏大,求出锌的质量偏大,则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将偏大;【拓展探究】②(1)锌和硝酸盐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是:Zn+2AgN03=Zn(N03)2+2Ag.(2)将黄铜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当锌反应完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当锌的量不足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硝酸锌和硝酸铜或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3)方案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如果铜丝表面无变化,说明了溶液中无硝酸银,则猜想①成立;如果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了溶液中有硝酸银,则猜想②成立;方案二:可以根据稀盐酸(或其他氯化物溶液)与硝酸银的反应鉴别溶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银,所以,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如果滤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无硝酸银,则猜想①成立;如果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了溶液中有硝酸银,则猜想②成立.故答为:【探究实验】①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③,洗涤、干燥;【反思与评价】偏大;【拓展探究】②(1)Zn+2AgN03=Zn(N03)2+2Ag,(2)②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铜丝表面无变化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或其他氯化物溶液)滤液无明显变化生成白色沉淀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五、综合题(共1题)1.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稀硫酸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用“A+B→C+D”表示.(1)若A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B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B是__________________.(3)若A溶液pH<7,A与B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析:(1)氧化铜和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能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2)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3)稀硫酸属于酸,PH小于7,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解答:解:(1)木炭属于单质,氧化铜是黑色固体,氧化铜和木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时,可以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木炭和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能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工业上制备物质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用氯化钠制取纯碱C.铁矿石炼铁D.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2.在今年的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图几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过滤B.称取氯化钠C.熄灭酒精灯D.加热液体3.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的是( )A.美酒飘香 B.尘土飞扬 C.蔗糖溶解 D.干冰升华4.2014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治理空气污染成了两会的热点话题.下列做法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 B.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C.大力植树造林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5.向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5克的固KNO3和15克的是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20% B.25% C.23.6% D.26.8%6.近几日,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都达400以上,属于重度污染.经查主要原因是由于周围农户焚烧秸秆导致,下列对秸秆处理方法不合理的是( )A.堆放于河边,等其慢慢腐烂B.推广沼气技术,用秸秆发酵制取沼气C.由政府出资,回收后集中处理D.发展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肥效7.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Mg发生了氧化反应B.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碳颗粒C.镁条着火不能用CO2扑灭D.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在括号内)不正确的是( )A.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B.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铁)C.氧化钙和硝酸铵(水) D.实验里蔗糖和氯化钠(尝味道)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5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10.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无气泡,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可能依次是( )A.Cu、Zn、Ag B.Fe、Cu、Mg C.Zn、Ag、Fe D.Mg、Al、Cu11.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D.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2.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O2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该反应发生了能量转化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FeSO4CuSO4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B CO2CO 点燃C CuO C 在氧气流中灼烧D KNO3NaCl 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A.A B.B C.C D.D14.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上留下的金属是( )A.Ag B.Zn、Fe、Ag C.Zn、Fe D.Fe、Ag15.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A处下降,B处上升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上升,B处下降D.A、B两处都不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16.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石灰石②氢氧化钠③氧化钙④一氧化碳⑤甲烷⑥稀盐酸溶于水会放热的是__________;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__;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__;有毒的气体的是__________;称量物品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的是__________.17.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下图提供的有关硒的信息填空:硒(Se)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硒离子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18.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由__________组成,由__________构成.(2)饮用水的质量关系人的健康.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饮用水的硬度.除去饮用水的异味可采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测定饮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_____.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可由如下反应制得:Fe2O3+3X+4KOH2K2FeO4+3KN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K2Fe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3)水是常用的溶剂,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 A.白糖 B.白醋 C.白酒 D.麻油.1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上图一中下列仪器的名称:用于加热的是__________;用于添加液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2)实验室若用A、C组合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用B、E组合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能用装置D收集的气体应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4)一种洗气装置如图二所示,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为了检验二氧化碳,可将浓硫酸换成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在a、b、c三种物质中哪种物质可能是气体?__________.(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4)要使得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5)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有较多晶体析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2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将四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加入到四份稀盐酸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 1 2 3 4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生成CO2的质量/g 1.54 3.08 4.4 m(1)哪几项反应中盐酸有剩余__________;(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工业上制备物质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用氯化钠制取纯碱C.铁矿石炼铁D.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属于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用氯化钠制取纯碱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铁矿石炼铁是利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铁,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石灰石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在今年的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图几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过滤B.称取氯化钠C.熄灭酒精灯D.加热液体【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的是( )A.美酒飘香 B.尘土飞扬 C.蔗糖溶解 D.干冰升华【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美酒飘香,是因为酒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B、尘土飞扬,尘土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很小,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正确.C、蔗糖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D、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升华时固体变为液体,分子间隔变大,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2014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治理空气污染成了两会的热点话题.下列做法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 B.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C.大力植树造林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途径和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了空气,故A错误;B、焚烧秸秆、垃圾产生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了空气,故B错误;C、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C正确;D、火力发电需要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空气的污染,故D错误.故选C.【点评】熟记空气污染途径,并知道如何防止空气污染,为净化我们的空气出力.5.向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5克的固KNO3和15克的是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20% B.25% C.23.6% D.26.8%【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机械牛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5g硝酸钾固体和15g水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与20%的溶液混合,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介于20%和25%之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溶液混合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近几日,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都达400以上,属于重度污染.经查主要原因是由于周围农户焚烧秸秆导致,下列对秸秆处理方法不合理的是( )A.堆放于河边,等其慢慢腐烂B.推广沼气技术,用秸秆发酵制取沼气C.由政府出资,回收后集中处理D.发展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肥效【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秸秆发酵能够生成甲烷,腐烂后能生成有机肥料;秸秆燃烧能生成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能够污染环境.据此分析.【解答】解:A、秸秆腐烂需要一定的时间,秸秆腐烂能污染河水.故A处理方法不合理;B、推广沼气技术,用秸秆发酵制取沼气,既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能源.故B处理方法合理;C、由政府出资,回收后集中处理.故C处理方法合理;D、发展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肥效,合理利用秸秆,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故D处理方法合理;故选A.【点评】焚烧秸秆导致的不良后果很多,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要提倡绿色化学,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7.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Mg发生了氧化反应B.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碳颗粒C.镁条着火不能用CO2扑灭D.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氧化反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根据镁燃烧的现象分析.C、根据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分析;D、根据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分析燃烧的条件.【解答】解:A、该反应中镁与氧结合生成了氧化镁,发生了氧化反应.故A正确;B、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的固体和黑色颗粒,不能将结论当成现象来叙述.故B错误.C、由于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镁条着火不能用CO2扑灭.故C正确;D、由于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了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的判断、燃烧与灭火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注意二氧化碳灭火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的火灾都能用二氧化碳灭火.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在括号内)不正确的是( )A.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B.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铁)C.氧化钙和硝酸铵(水) D.实验里蔗糖和氯化钠(尝味道)【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硬水与软水;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根据肥皂水在软水和硬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B、根据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C、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进行分析;D、根据在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取样品,加入铁,溶液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盐酸,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的是硫酸铜,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样品,加入水,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氧化钙,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在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D错误.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5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A、B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分析解答;B、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解答;C、根据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解答;D、根据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不是B>A=C解答.【解答】解:A、A中混有少量的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是正确的,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故选项正确;B、50℃时A的溶解度是5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故选项错误;C、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可采用降低温度或加水的方法,不是升高温度,故选项错误;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不是B>A=C,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配制溶液和实验数据的处理问题,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0.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无气泡,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可能依次是( )A.Cu、Zn、Ag B.Fe、Cu、Mg C.Zn、Ag、Fe D.Mg、Al、Cu【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比较X、Y、Z三种金属金属的活动顺序,再根据选择项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把X、Y、Z分别加入稀硫酸中,Y表面无气泡产生,说明Y在氢后;,说明X、Z排在氢前.由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是X>Z,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Y.A、Cu、Zn、Ag的金属活动性是Zn>Cu>Ag.Zn能与硫酸反应,Cu、Ag不与硫酸反应,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由于Fe的活泼性小于Mg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由于Zn、Fe两种金属能与硫酸反应,Ag不与酸反应,与题意符合.故C正确;D、由于Mg、Al两种金属能与硫酸反应,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11.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D.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首先了解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如爆竹、炸弹)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然后逐一分析,A、爆炸是物质的急剧燃烧造成的,所以需要氧气的参与;B、爆炸会使周围的温度升高;C、爆炸还可以掀起沙土,覆盖燃烧物,到达灭火的目的;D、可燃物的在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降低.【解答】解: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不可选;B、爆炸可以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不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说法错误,可选;C、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不可选;D、可燃物的在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降低,故说法错误,可选.故选BD.【点评】在有限的空间(如爆竹、炸弹)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12.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O2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该反应发生了能量转化【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与能源;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反应分析反应物、生成物;B、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C、根据反应分析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D、根据能量的转换分析.【解答】解:A、在反应中Mn02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A错误;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反应前,锂单质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LiMnO2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C 错误;D、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生了能量转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催化剂具有“针对性”,即催化剂针对某个化学反应来说,才有意义.例如,不能笼统地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催化剂是二氧化锰等;而应该表达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题中的二氧化锰做反应物,不是催化剂.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FeSO4CuSO4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B CO2CO 点燃C CuO C 在氧气流中灼烧D KNO3NaCl 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过量的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在氧气流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上留下的金属是( )A.Ag B.Zn、Fe、Ag C.Zn、Fe D.Fe、Ag【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银,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铁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不能与Zn(NO3)2发生置换反应,由于铁过量,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故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铁和银.A、铁过量,一定有铁,故A错误;B、铁不能与硝酸锌发生反应,一定不会有锌,故B错误;C、铁过量,一定有铁;铁不能与硝酸锌发生反应,一定不会有锌;铁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一定有银,故C错误;D、铁过量,一定有铁;铁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一定有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15.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A处下降,B处上升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上升,B处下降D.A、B两处都不变【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O2被小白鼠消耗,由于氢氧化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小白鼠排出的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第二个集气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由此可以分析出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哪种情况.【解答】解:根据图示的装置可知:氧气被小白鼠吸入,呼出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体系压强变小,A液面升高,B液面降低.故选:C.【点评】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了,根据二氧化碳与碱性溶液反应导致压强变化的情况;应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解决实际事例的分析能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25届初三第二次中考诊断化学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25届初三第二次中考诊断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药品B.稀释C.称量D.收集二氧化碳2.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要求的是( )A.不乱扔废旧电池B.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C.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D.实时对企业的排气监测3.一些水果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pH=2.3 B.青苹果pH=3.1 C.西瓜pH=5.8 D.柿子pH=8.54.如图,若要使红墨水倒吸,则锥形瓶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A.蔗糖和水B.锌和稀盐酸C.生石灰和水D.铁粉和食盐水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对下列图示信息分析错误的是A.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D.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6.2017年6月18日为首个“贵州生态日”,同期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研讨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享绿色红利”为主题。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节约用纸,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C.禁止使用煤石油D.回收处理废旧电池7.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B.足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D.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8.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稀释B.取固体药品C.加热液体D.过滤9.2.2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
盐城市射阳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盐城市射阳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9·大埔模拟)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 . 冰川融化——物理变化B . 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C . 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D .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化学变化2. (2分)(2019·凉山) 你一定很熟悉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知()A .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B . 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热胀冷缩就是由于分子间隔的变化面造成的C .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 . 分子和原子都是肉眼可见的微粒3. (2分)小明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了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盐酸是否过量,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实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判断的方法A铁粉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 pH试纸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C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D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A . AB . BC . CD . D4. (2分)(2018·丹东模拟)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 . 涤纶和羊毛点燃时都可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5. (2分)(2016·虹口模拟) 化学反应Fe3O4+4CO 3Fe+4CO2中的还原剂是()A . Fe3O4B . COC . FeD . CO26. (2分)(2019·融安模拟) 属于碱的是()A . 纯碱B . 苛性钾C . 生石灰D . 氯化钠7. (2分)在实验室中制取下列气体,所用原理最合理的是A . 用Na2CO3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B . 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C . 用HgO加热分解制取O2D . 用H2O2和MnO2制取O28. (2分)如图所示图象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 . 恒温蒸发不饱和的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C . 向一定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加入稀盐酸D . 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9. (2分)(2017·大石桥模拟)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取用食盐B . 检验氧气C . 加热液体D . 稀释浓硫酸10. (2分)(2018·镇江) 有Cu2(OH)2CO3[Mr=222]与Cu的混合物25.4g,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得剩余固体23.1g,向该固体中加入300.0g9.8%的稀硫酸,固体完全溶解,测得反应过程中实际消耗9.8%的稀硫酸250.0g。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②CaO+NH3·H2O(溶液)=NH3↑+Ca(OH)2
③2NH4Cl(固)+Ca(OH)2(固) CaCl2+2NH3↑+2H2O
(4)用F~J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图中饱和NaHCO3可除去HCl气体,AgNO3溶液可与HCl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总装调试B.燃料注入C.点火发射D.船箭分离
2.下列茶杯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A. 陶瓷杯B. 不锈钢杯C. 玻璃杯D. 塑料杯
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B.制取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O2﹣﹣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严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A.甲、丙都是有机物
B.甲、乙、丙都具有可燃性
C.氢原子在该步反应中数目增加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1
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无法确定B.参与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D.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A.物质R中C与H的元素质量比为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N-14 O -16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汽油挥发C.食物腐败D.葡萄酿酒
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
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人类不缺淡水
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活中可以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B.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中由同一周期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6、集气瓶中装满了下列四种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瓶气体一定是①B.该瓶气体不可能是②
C.该瓶气体肯定不是③D.该瓶气体可能是④
7、对下列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的四氧化三铁
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9、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0、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生成物中有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
D.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1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15、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100 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0%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
方法是:在100 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
学科网学科网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大约是()
A.40 mL和60 mL B.25 mL和75 mL
C.50 mL和50 mL D.60 mL和40 mL
二、填空题:(共45分)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___
A. 蜡烛
B.红磷
C.炭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
忽略不计) .试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