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B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一、课程简介本教案主要针对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的全册内容,包括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单元教学1. 单元一:幂与根教学目标•理解幂的概念和幂方运算法则。
•掌握幂方的简便运算法则,能够进行幂的四则运算以及应用。
•掌握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掌握指数为分数或根式的幂的求法。
教学内容1.幂的概念和幂的基本运算规律。
2.幂方的简便法则和应用。
3.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指数为分数或根式的幂的求法。
教学方法1.示范授课法:通过讲解幂的概念和幂的计算方法,演示一些示例,让学生掌握幂方的概念。
2.诱导问答法:引导学生通过与教师互动对幂方的简便运算法则进行深入思考,加深印象并掌握运算方法。
3.组合知识点法:将幂方和根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和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幂方运算和根运算的关系。
教学手段1.黑板2.教具(如数学计算器、幂变形模型等)3.计算机课件评价方式1.个人测试:测试学生对幂方和根运算的掌握程度。
2.组织合作:让学生相互讲解幂方和根运算的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单元二:多项式教学目标•理解正式定义、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
•掌握多项式加、减、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掌握多项式除法的定义和方法。
•学会整式的化简。
教学内容1.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多项式的加法、减法、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3.多项式除法的定义和方法。
4.整式的化简。
教学方法1.演示授课法:通过对多项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法则进行讲解,并演示一些习题,让学生掌握多项式的相关计算方法。
2.互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组合、分解多项式,掌握目标规律和方法。
3.呈现研究法:让学生在多项式的相关题目中寻找解答方法并讨论,促进他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学手段1.黑板2.教具(如数学计算器、多项式模型等)3.计算机课件评价方式1.个人测试:测试学生对多项式加、减、乘法和除法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_2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一、全书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性,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和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
2.让学生认识复合折线统计图,用两条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字的变化,利用复合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和基本性质,知道解比例,看量表,理解正比例和负比例的含义,能够判断两个量是正比例还是负比例,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容易应用的问题。
4.通过系统复习,学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小学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圆柱体和圆锥体: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点;了解气缸的底部、侧面和高度;知道圆锥体的底部和高度。
2.使学生了解圆柱体的侧向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知道如何计算。
3.使学生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公式计算体积和体积,并回答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4.结合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和估计。
5.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判断推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周围事物物理特征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简单统计:1.使学生认识复合折线统计图,初步了解其特点和作用;制作多张折线统计图时,能够完成画点和连线的工作。
2.让学生根据画出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渗透统计学的思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学的意义和作用。
比例:1、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负比例的含义,正确判断正负比例的数量,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容易应用的问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知识,计算出计划的比例,并根据比例计算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教学,学生可以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发。
一般回顾:1.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关于整数与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简单方程、比率与比例的基本知识,具备进行整数、小数与分数四种运算的能力。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3篇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方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方案精选3篇〔一〕小学数学是学生终身的根底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才能至关重要。
而小学数学第十二册那么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一环,是中高年级的核心内容。
设计一份合理的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方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可以进步老师的授课效果和教育质量。
教学目的:根据小学数学教育的开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教学方案主要目的如下:2. 让学生掌握各种数据的计算方法,学会进展数据比拟和排序;4. 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并且学会进展几何图形的应用;5. 让学生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熟悉各种数学符号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本教学方案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章:多位数字的组合通过介绍一些特殊数字的规律,让孩子们逐渐对各种数字的组成方式有所认识,掌握多位数字的组合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数码卡片、数字盘等教具进展互动式教学和游戏。
第二章:数据的应用本章将通过分析实际数据,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展比拟和排序的方法。
同时,讲解数据的概念和数据搜集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灵敏地运用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学生关心的话题,如年龄、身高等,进展数据搜集和运用,让学生参与到理论中,进步其学习兴趣。
第三章:度量单位度量单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根底知识之一,对于进步学生的实际才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本章,我们将教授学生各类度量单位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同时,我们也必须强调思维才能、逻辑推理和判断。
鼓励学生反复理论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第四章:几何图形及其应用在本章,将全面介绍各种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的特点与应用,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及其性质,掌握测量、绘制几何图形的方法。
此外,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估:根据小学数学教育的开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评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 考试评估:通过小测验,对学生的根底知识掌握情况进展测试,检查学生对数字、数据等各类知识点的理解和是否确切,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才能。
2024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2024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一课:数与代数(60分钟)1.1 数的大小比较1.2 数的读法与写法1.3 加法与减法1.4 乘法与除法1.5 简单的代数表达式第二课:空间与图形(60分钟)2.1 点、线、面2.2 图形的名称2.3 直线、曲线、线段的比较2.4 直角与直线第三课:数据与统计(60分钟)3.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2 数据的表达3.3 数据的分析3.4 图表的读取与制作第四课:时间与变化(60分钟)4.1 时间的表示与读法4.2 时钟与日历4.3 时、分、秒的关系4.4 时长的计算与比较第五课:实际问题解决(60分钟)5.1 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5.2 图形的应用5.3 数据的应用5.4 时间与变化的应用第六课:复习与小结(60分钟)6.1 对前五课内容进行复习6.2 梳理知识点,强化记忆6.3 总结本册内容,进行小结第七课:期末复习(60分钟)7.1 回顾全册内容7.2 强化重要知识点7.3 进行模拟测试题7.4 解答学生提问,澄清疑惑第八课:期末考试(120分钟)8.1 考核本册全部知识点8.2 设置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不同题型8.3 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题能力以上是2024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计划,每课时60分钟,共需要155分钟。
计划中安排了一节复习课和一节期末考试,以加强学生对本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同时,在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计划中还设置了空间与图形、数据与统计、时间与变化等多个模块,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此教学计划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3圆柱与圆锥【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的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认识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形体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及推导过程。
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
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训练。
如,在认识圆柱和圆锥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圆柱、圆锥的实例和信息材料,以便在课堂中交流。
认识圆柱、圆锥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创设和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形物品,让大家欣赏或使用,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究。
为此,在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想象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如圆锥体积的教学,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如何知道像铅锤这样的物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探索,并给出提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
在教学时,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注意提供给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参与探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如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应让学生在经历试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以改变只按教材说明进行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0课时:1.圆柱6课时2.圆锥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知识结构】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圆柱的认识(教材第17~20页)。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学校:城北小学班级:63 教师姓名:张仁瑶制定日期:
2006/2/11
4
2002学年第十二册数学教学进度安排学校:班级:教师姓名:制定日期:2006/2/11
十二册数学单元计划
学校:城北小学班级:63 教师姓名:张仁瑶制定日期:
2006/2/11
数学备课笔记
上课日期月日~ 月日总第( 1 )教时
试一试
1观察下面的形体,哪些是圆柱体?再指出圆柱体的地面和高
2指名回答:一亘白头发和一张图形的纸片是不是一个圆柱体?
3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认识
思考:(1)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什么图形?(2)这个长方形分别是圆柱体的哪个地方?
4、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p21(1—3)
2、数学作业本21页
四:课后小结:
这一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新的学习体会?
数学备课笔记
上课日期月日~ 月日总第( 2 )教时
数学备课笔记
上课日期月日~ 月日总第( 3 )教时
数学备课笔记
上课日期月日~ 月日总第( 4)教时
数学备课笔记
上课日期月日~ 月日总第()教时。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_1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案一、上学期作业回顾及学生情况分析;上学期期末考试31人,通过率93.5%,平均分86,高分98分X,低分43分X,优生率61%。
总的来说,这个班的学生热爱学习,大部分都能扎实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但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不扎实,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本学期将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有效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本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和xx:教学任务:本教材包括比例、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简单统计、整理和复习四个部分。
教学要求:1、掌握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点,掌握几何体积的计算公式,并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2.学会画双表和图表,能够理解和分析图表中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3.理解比例、解比例的含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比例是正还是负,学会解决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问题。
4.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和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Xx:教学:圆柱体、圆锥体、比例的应用、小学主要数学知识复习。
三.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设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制作具体的图像,再进行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在教学中,还要注意xx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横向关系。
3.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迁移和类比能力。
4.做好弥补师生差距的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班级每周安排一个对比示例1.意义和本质2.正比例和负比例的意义3.比例的应用4.回顾5.活动类别6.单元检测机器运动17四四22一个22第2-5周二圆柱锥体1.圆筒2.圆锥体3.回顾4.单元检测机器运动15四22一个第7-9周三简单的统计表和图表1.统计表2.统计图3.活动类别4.回顾5.单元检测机器运动112四一个一个2一个第10-11周四完全重复25第12周至期末。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 1 -班级情况分析及相应措施本班共有**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成绩出众者不多,高分比较少,即使是达到优秀率的同学成绩也偏低,数学有*人不达标,数学优秀率33%,达标率72.7%,平均分78。
可见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差,基础知识薄弱,而且个别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今后打算如下:班级管理目标: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
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其次,建立一个团结、民主、和谐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生活。
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成绩达到:数学达标率 80% 优秀率 25%行为习惯目标:使学生能够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讲,积极思考。
认真准备学具,下课的时候做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学困生转化目标:学困生改进措施: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困生转化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特别需要老师有信心、恒心和爱心。
积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2、分层教学为了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考虑到学困生客观上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目标教学法,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制订高低不一的教学目标,这里包括近期学习目标、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并及时反馈信息,了解他们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查清主要症结,对症下药,避免再次分化。
对于学习主动、积极进步的学生应有不失时机的加以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困生转化。
3、培养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在这种情绪下,大脑异常活跃、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必然会提高学习效率,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
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老师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开小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们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专心听讲,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勇气。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内容: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2、从多种角度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活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本单元主要通过五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面的旋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并参与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主要特点: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第一个活动体现的内容是“由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这不仅是对几何体形成过程的学习,同时体会面和体的关系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教材将此课题目定为“面的旋转”的原因。
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
在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又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通过快速旋转小旗,引导学生结合空间想象体会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还提供了若干由面旋转成体的练习。
2.重视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索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本单元中,教材重视学生操作活动的安排,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精品】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册教案(第十二册)(表格式)
二、学习新课
1、圆柱的认识。
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
让学生拿着圆柱形的物体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圆柱则有一个曲面, 有两个面是圆,从上到下一样粗细,等等。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②汇报交流情况、认知结果。
③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简要的说明。
2.教学例2
(1)出示银行存折,观察存折中的数据.
(2)说一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3)以“500”和“-500”为例,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
学
流
程
3.认识负数
(1)联系“16°C"和“—16°C" 以及“500”和“—500”,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8分
22分
教学
理念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活动,参与数学,使课堂充满生机和创新活动,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篇1教学要求: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
进一步掌握制表步骤。
11、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2、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3、学会看条形统计图。
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4、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15、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6、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指出单式折线统计图说明的问题,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17、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与用途,初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18、使学生了解扇形统汁图的意义和用途,会看扇形统计图,掌握它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19、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0、能比较熟练地读、写数。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精选数学小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全册教案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2)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①V=SH=502.1=105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V=SH=50210=10500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V=SH=0.52,1=1.05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V=SH=0.0052.1=0.0105立方米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一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
对不正确的第①、②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3)做第44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略)五、作业练习十一的第1—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积(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
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底面直径的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课题四:圆柱体积计算的应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的例5,完成第44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练习十一的第3—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一个圆柱形物体,一个圆柱形杯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出示练习十一的第3题(可以用卡片或用投影出示):4.5十0.37 0.258 5.8十2.97.29 6.1—4.8 十-2,复习圆柱的体积。
教师: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指名学生叙述一下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面积高”,即:V=SH.二、新课1.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另一种形式。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表达?引导学生根据底面积S与半径r的关系可以知道:S=∏R R,所以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写成:V =∏RR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册数学教学总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尺知识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试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能力。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比例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启蒙教育。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 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看到“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个课题,你们都能想到些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适机演示各式地图以及某些精密仪器放大的平面图,让学生知道有关比例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回忆有关比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 什么是比?2.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哪些比的比值相等?(1) ﹕ (2)12﹕16 (3) ﹕ (4)4.5﹕2.7(5)10﹕6 (6)3﹕2 二、自主学习新知 (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0﹕6 = 4.5﹕2.7 ﹕ = 3﹕2 2.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2 13 14 1 8 1 2 1 31(2)观察写出的比,哪些比能用等号连接,为什么?3.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80﹕2= 200﹕5,并指出像以上三个这样的式子就是比例式。
4.教师让学生观察比例式,概括出共性,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
5.你能把上面的三个比例式写成分数形式吗?为什么?6.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依据是什么?学生完成课本P2“做一做”。
还可以让学生举出比例的例子,并说明理由。
刚上课时,同学们一看到本节课的课题就想到了比,现在谁能说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1)学生看书自学,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找出黑板上三个比例的内项、外项。
(3)引导学生观察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外项和内项的位置又是怎样的?2.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②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都有这样的规律?请你再举些例子来说明。
③通过以上观察、计算、讨论,你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2)根据学生的汇报,使学生认识到在任何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堂小结三、练习填空1.在比例里,两个( )项的( ),等于两个( )项的( ),这叫做比例的( )。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36﹕6=12﹕2写成乘法形式是( )×( )= ( )×( )。
3.用20以内四个不同奇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4.用5、2、10、4四个数组成比例。
(能写出几种写几种)第2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依据。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1.分别求出下面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看这两个积是不是相等。
(1)8﹕6 = 28﹕21 (2)0.76﹕8 = 1.9﹕20 (3) = (4) = (5)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3.5,另一个外项是( )。
5 6 10120.3 1.5 4 20 8 3 4015如果老师将第1题的第(5)小题的一个外项40盖住,你能想办法求出它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解比例。
二、新授1.教学什么是解比例。
学生看书P3,思考: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 2.教学解比例。
出示例2 解比例3﹕8=15﹕χ提问:(1)求比例中的未知数χ该怎么办? (2)3χ=8×15 这一步依据什么?(3)师生共同求出未知数χ。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书写的格式。
出示例3 解比例 =(1)引导学生把等号两边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得到4.5χ=9×0.8 (2)学生独立求出未知数χ,并说出每一步的依据。
我们求出了例2、例3中的未知数χ,所求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你想一想,该怎样检验?学生讨论后,师小结:要检验得数是否正确,把得数代入原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看两个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看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请你选用一种方法检验例2、例3的结果是否正确。
完成P3“做一做”。
三、练习判断下面各题,错在哪里?给予改正。
(1)0.065﹕χ=0.13﹕ (2)0.02﹕0.48=χ﹕3.6解: χ = 0.065×0.13 0.48χ = 0.02×3.6χ = 0.065×0.13×2 0.48χ = 0.02×3.6÷0.48 χ = 0.0169 χ = 0.15χ 9 0.84.5 21 21第3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正确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出平面图形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能正确求出平面图形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板书课题:比例尺。
师问:同学们,你们都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比例尺?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
师出示同学们收集到的地图、建筑的平面图、机器零件的图纸,这些图形是怎么画成的呢?生回答后师总结:地图或其他平面图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或放大一定的倍数画成的。
这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这个比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例尺。
二、新授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4。
指名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题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化简?学生的化简方法不同,教师要注意指导。
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所以先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
因为这道题中把米化成厘米后实际距离仍是整数,计算起来比较方便,所以要把米化作厘米。
(2)比例尺的意义。
通过例4使学生明白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师指出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
怎样求比例尺呢?教师边讲边板书,并让学生练习说。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比例尺或= 比例尺。
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师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或某些建筑的平面图,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最后教师指出: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③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学生完成P6“做一做”。
(3)教学例5。
师:知道了一幅图的比例尺,我们可以根据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或者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
出示例5。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出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用比例尺的关系式来解答?用方程解,χ应设什么单位?为什么?教师强调:在作这类题时,为了方便,我们设χ时所使用的单位通常要跟已知数中所使用的单位相同。
例5中,我们要先设实际距离是χ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再变成千米数。
完成P7“做一做” (4)教学例6。
出示例6,指名读题,说出这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我们先来求长的图上距离。
长的图上距离不知道,应设为χ。
长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它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的单位相同吗?怎么办?这道题做完了吗?还要求宽的图上距离,我们应用什么未知数来表示呢?为什么?学生完成例6后,师小结:例5、例6除了用方程方法来解以外,还有其它解法吗?三、练习1.填空(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比例尺表示()和()的比。
(3)一幅地图,图上2厘米表示10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4)在比例尺是4﹕1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8厘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2.填表格第4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线段比例尺,能运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2.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2. 3米=()厘米 4.5千米=()米0.004千米=()厘米35000厘米=()千米3.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5厘米,求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二、新授1.教学线段比例尺。
出示带有线段比例尺的地图,师指出:以前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叫做数值比例尺。
此外,还有一种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
师指图让学生看线段比例尺,问:线段比例尺有什么特点?师指出: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让学生看P8图中的线段比例尺,问:这幅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多少千米的实际距离?强调为什么是50千米,而不是100千米。
请同学们用尺量出图中沈阳和长春的距离。
想一想,要想求出沈阳和长春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50×5.5 = 275(千米)2.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联系。
如果我们把今天学习的这条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应该怎么办?3.教师小结:什么是线段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相互改写的方法。
三、练习1.把下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2.右图是()比例尺,它表示图上()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用数值比例尺表示是()。
3.在一幅世界地图上,14厘米的线段表示4900千米的实际距离。
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