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类型呢(专业文档)
婴儿黄疸指数正常值(专业文档)
婴儿黄疸指数正常值(专业文档)1、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那么,怎么区分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呢?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 (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
另外,生理性黄疸的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多大影响,而且一般在一个月内症状就会自动消除。
病理性黄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肤变化,通常还又哭又闹又拒奶,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核黄疸,后果非常严重。
2、小儿黄疸指数正常值一般小儿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黄疸指数是什么?人体血中的红血球老化后经代谢产生一些废物,其中一种称为胆红素的废物最后经由肝脏排出体外。
在医学上以血中胆红素的浓度来代表胆红素累积的程度,如胆红素浓度为12mg/dl,表示100CC的血中有12毫克的胆红素。
而医护人员解释病情时会以“黄疸指数”来简称胆红素的浓度,如黄疸指数12表示胆红素浓度为12mg/dl。
如果这种废物产生过多(如红血球破坏过度)或无法排出(如肝胆系统疾病造成排出异常)就会累积在体内,引起皮肤、眼白泛黄,也就是所谓的“黄疸”。
所以说黄疸是许多不同的原因,造成胆红素堆积在体内而形成的临床表现。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新生儿黄疸的科普小常识
新生儿黄疸的科普小常识新生儿黄疸是未满月婴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皮肤黏膜感染特征病症,生理性黄疸7-10天自然消退,主要出现轻微食欲不振情况。
病理性黄疸是出生24小时出现每小时血清胆红素>0.5mg/d,早产儿>4周不退或消退后重复出现。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儿科常见病症,很多新手父母缺乏对新生儿黄疸知识的了解,导致出现焦虑心理。
早期监测诊断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关键,要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类型,根据患儿病症病情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一、新生儿黄疸是啥?有啥症状表现?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症状,60%以上足月新生儿出现黄疸,约5-10%的病理性黄疸需要干预治疗。
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易导致急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约50-70%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死于急性期。
近年来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新生儿黄疸治疗以肝酶诱导剂等退黄为主对症治疗。
准确评估新生儿黄疸疾病进展,采取针对性治疗护理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1.新生儿黄疸类型病因新生儿黄疸是出生28天内出现黄疸症状,生理性黄疸是单纯因胆红素代谢引起暂时性黄疸,大多数新生儿黄疸现象不需治疗。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检查诊断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要立刻就医。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原因包括红细胞较多,早产儿肝脏功能未发育成熟,肠道功能未完全成熟等。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主要原因是内脏器官发育不成熟导致。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常见原因为疾病原因引起体内胆红素过多,影响新生儿胆红素的摄取代谢。
一些肠道类疾病造成新生儿胆道不通畅,可能由于母婴特殊关系造成,如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喂养新生儿造成。
1.新生儿黄疸临床症状诊断新生儿黄疸是生长发育中的生理现象,新生儿黄疸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明显,主要特征是皮肤呈橘黄色,严重的新生儿四肢会出现橘黄色现象。
新生儿出现黄疸会伴随体温升高嗜睡等现象,新生儿黄疸通常持续10-15天,大多数新生儿黄疸不需治疗,如果宝宝黄疸生长发展迅速程度严重,黄疸现象长期不消退,出现精神萎靡吃奶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新手父母必备:黄疸科普知识
新手父母必备:黄疸科普知识黄疸是很多新生儿存在的问题,作为新手爸妈,面对宝宝的黄疸可能束手无措。
新生儿出现黄疸不要怕,黄疸属于新生儿的常见且高发性病症。
新生儿黄疸也就是宝宝出生28天内,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那么作为新手父母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将带领大家聊一聊黄疸的相关科普知识:一、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十个宝宝九个黄”,那么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呢?当新生儿的皮肤、眼白、尿液出现黄染,这就是“新生儿黄疸”。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3天内,4-6天可达到高峰,7-10天开始逐渐消退。
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我们采取动态观察即可,不必过于担心。
(二)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的症状,并且黄疸发展较快,程度较重,这种情况下需要马上采取治疗方式,避免影响新生儿智力。
(三)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不当引起新生儿黄疸现象,这时候需要看情况而定,如果是因为奶量摄入不够,需要按时喂养,一般不需要停喂母乳,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停母乳,观察2-3天后,如果黄疸有所消退,再尝试喂养母乳。
二、新生儿黄疸要紧吗?关于新生儿黄疸问题,作为新手爸妈不必过于担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就医即可。
首先,应分辨清楚黄疸的类型,针对宝宝黄疸的症状,如果症状较轻,只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待黄疸慢慢消退即可,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立即就医。
如果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早、进展快、程度重、消退慢,这个时候应引起我们的特别警惕。
三、如何观察宝宝是否黄疸?(一)肉眼观察宝宝在阳光充足的自然光下观察宝宝的皮肤黄染范围。
如果黄疸只出现在宝宝的眼睛和头面部时,这说明宝宝的黄疸症状比较轻;如果宝宝的胸部、腹部也出现黄染现象,这说明黄疸发展到中度;如果宝宝的四肢和手心也出现变黄现象,父母应立即带宝宝就医,不要犹豫。
新生儿黄疸
病理性黄疸pathological jaundice
出现下列任何--种情况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黄疸 出现于生后24小时内 TSB足月儿> 205umol/L ( 12mg/dl) ;早产儿>257μmol/L ( 15mg/dl) ; 或每日上升> 85μmol/L ( 5mg/dI)/d 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黄疸退而复现 CB> 26umol/L ( 1.5mgl)
“小黄人”
新生儿
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
认
疸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新生儿黄疸定义; 掌握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熟悉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
一、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 新生儿黄疸又称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中 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出现巩膜、皮肤等黄染的现象。
胆红素代谢异常
总胆红素升高
巩膜、皮肤黄染
生理过程?
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光照疗法(phototherapy, 简称光疗) :简单易行、安 全有效
总结: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
生理性 黄疸
晚轻慢短
病理性 黄疸
早重快长
课后作业及预习
牢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及护理特点。
谢谢大家!
病理过程?
二、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physiologic jaundice
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 在生后2~3天出现,4~ 6天达高峰 血清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 TSB )足月儿< 205μmol/L ( 12mg/dI) ;早产儿< 257μmol/L (15mg/dl) ;每日升高< 85μmol/L ( 5mg/dl) 足月儿生后2周内消退,早产儿3 ~4周消退 小儿一般情况良好
2024版年度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引言•新生儿黄疸的类型•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及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家庭指导目录CONTENTS01引言阐述新生儿黄疸的普遍性及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强调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的必要性提高家长和医护人员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目的和背景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对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害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治疗新生儿黄疸,对于预防胆红素脑病、保护新生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巩膜和黏膜黄染的现象新生儿黄疸的定义及重要性02新生儿黄疸的类型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正常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
正常现象出现时间症状表现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
宝宝除黄疸外,无其他临床症状,精神状态良好,吸吮有力,大小便正常。
030201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可能由新生儿溶血病、感染、胆道闭锁等多种疾病引起。
病因复杂病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能加重。
出现时间早宝宝除黄疸外,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吸吮无力、大便颜色异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
症状严重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
其特点为黄疸程度较生理性高,黄疸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周至数月,但宝宝一般状态良好。
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可明显减轻或消退。
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常不典型,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等。
随后可出现明显的黄疸,并可能迅速加重。
新生儿败血症引起的黄疸新生儿肝炎起病缓慢,常在出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体重不增等症状。
大便颜色变浅,严重时可呈灰白色。
新生儿肝炎引起的黄疸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少见的疾病,通常在出生后2周内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
新生儿黄疸(医学知识笔记)
新生儿黄疸(医学知识笔记)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1.胆红素生成过多●1.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多。
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大量红细胞被破坏。
●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血红蛋白是成人分解速度的二倍。
●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
2.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刚分娩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可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
●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其联结胆红素的量越来越少。
3.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新生儿出生时肝细胞内Y蛋白含量极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且活性不足,故生成结合胆红素的量较少。
●新生儿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低下,早产儿更为明显,可出现暂时性肝内胆汁淤积。
4.肠肝循环增加●出生时肠腔内就存在β-葡头糖醛酸苷酶+肠道内缺乏细菌,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和吸收增加。
●胎粪中排泄延迟5.患儿饥饿和伴有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及颅内出血时,则更易发生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
二、新生儿黄疸的分类1.生理性黄疸●反应好,新生儿精神反应;食纳等一般情况良好。
●消退快,足月儿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2周。
早产儿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到高峰。
7-9天消退,最长延迟到3-4周。
●发展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2.病理性黄疸●出现早,持续时间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程度重,上升快,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血清胆红素早产儿>257μmol/l,每日血清胆红素>85μmol/l 或者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
三、新生儿黄疸的诊断1.临床表现●各种黄染发展顺序:面部-胸部-腹部-肢端●黄疸色泽鲜艳且有光亮,橘黄或者金黄色,或偶尔可显苍白考虑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所致的黄疸。
若黄疸色泽呈黄绿色或灰黄色则为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脑病的典型临床表现:2.检测方法:<40百分位-低危区 40-75百分位-中低危区 75-95百分位中高危区>95百分位-高危区●抽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经皮胆红素●呼出一氧化碳含量测定(ETCO)--溶血患儿当中预测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3.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出生24小时内的黄疸--先考虑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其次考虑宫内感染,隐匿性出血或败血症。
新生儿健康宣教: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健康宣教:新生儿黄疸一、定义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皮肤及粘膜黄染,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核黄疸,常导致死亡和严重后遗症。
二、分类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3d出现,4-5d达高峰,14d消退,(早产儿可诞至生后3-4周),除皮肤及巩膜黄染外无特殊症状,肝功能正常,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6mg/dL,多不需治疗。
2、病理性黄疸:1)特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①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胆红素浓度>102umol/L;②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umol/L(12.9mg/dL);早产儿>255umol/L(15mg/dL);③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 (2mg/dL)④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umol/L(5mg/dL);⑤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
2)原因:①感染性A.新生儿肝炎;B.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②非感染性A.新生儿溶血;B.母乳性黄疸:一般于母乳喂养后4-5d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4-12周后降至正常,患儿无其他症状,停止喂母乳3d后黄疸即下降;③胆道闭锁;④其他:遗传性疾病,如G6PD酶缺陷,药物性黄疸等。
三、护理1、一般护理:同足月新生儿护理。
2、做好光疗和换血治疗的准备工作和护理工作。
3、遵医嘱给予肝酶诱导剂和白蛋白,白蛋白能结合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而减少其通过血脑屏障的机会,从而降低核黄疸的发生。
4、严密观察病情,除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应重点观察:1)观察黄疸的进展情况,观察皮肤、巩膜、大小便的色泽变化,以判断黄疸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及程度。
2)观察贫血的进展情况,观察患儿R、HR、尿量的变化及水肿、肝脾大等情况,判断有无心力衰竭。
3)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表现:注意观察患儿的吸吮力,肌张力、哭声、精神反应等,有无抽搐,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四、出院指导1、向患儿家长介绍黄疸的有关知识,指导其学会黄疸的观察,以及早发现问题,尽早就诊。
几种类型的黄疸鉴别表
几种类型的黄疸鉴别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是由于肝脏功能异常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过多而引起的。
黄疸可以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这是因为胆红素在皮肤和黏膜中沉积的结果。
黄疸的类型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原因和病因,黄疸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黄疸类型,并提供一份黄疸鉴别表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黄疸。
一、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过早破坏而释放大量胆红素到血液中所致。
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眼睛呈现深黄色,并且伴有贫血和溶血表现。
常见的原因包括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等。
鉴别溶血性黄疸的关键是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沉等指标。
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内或肝外胆道的梗阻导致胆红素排泄受阻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眼睛呈现明显的黄色,伴有尿液深黄和粪便颜色变浅。
常见的原因包括胆石症、胆管狭窄、胰头癌等。
鉴别阻塞性黄疸的关键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或MRI)明确梗阻的位置和原因。
三、肝细胞性黄疸:四、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的黄疸,通常由于新生儿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功能不成熟或溶血所致。
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眼睛呈现黄色,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鉴别的关键是通过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和其他病因的排除来确定。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黄疸类型及其鉴别方法。
正确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黄疸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以上内容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黄疸的类型和鉴别方法,及时就医治疗,保障自身健康。
【这里还可以加入一些预防黄疸和早期诊断的建议,以及对不同类型黄疸的治疗方法的介绍】。
第二篇示例: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和黏膜呈现黄色。
黄疸通常是指胆红素在体内过量积聚所致,常见于肝脏疾病、胆道疾病和溶血性疾病等多种情况。
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
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体内胆红素含量过高,导致皮肤、黏膜和眼球发黄的现象。
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亚洲地区。
新生儿黄疸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健康状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分度标准,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
一、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是指根据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将黄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以便于医生对新生儿黄疸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的内容1.轻度黄疸:皮肤发黄范围在面部、颈部,不超过腹部;黄疸指数(TBIL)在5-10mg/dL之间。
2.中度黄疸:皮肤发黄范围在面部、颈部、腹部,可能包括四肢;黄疸指数(TBIL)在10-15mg/dL之间。
3.重度黄疸:皮肤发黄范围在全身,包括手掌和脚底;黄疸指数(TBIL)超过15mg/dL。
三、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的意义1.对医生的意义:通过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对婴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对父母的意义:通过了解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父母可以更加了解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及时发现婴儿的黄疸情况,避免延误治疗。
3.对婴儿的意义:通过新生儿黄疸分度标准,医生可以根据婴儿的黄疸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对婴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四、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1.光疗法:通过使用特殊的光源,将紫外线照射在婴儿的皮肤上,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
2.输液疗法:通过给婴儿输液,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
3.换血疗法:通过将婴儿的血液抽出,用新鲜的血液代替,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
五、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方法1.及时喂奶:婴儿需要充足的营养,及时喂奶可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2.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3.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之一,预防感染可以降低发生新生儿黄疸的风险。
三种黄疸鉴别表格
-
-
血清酶增高
-
+
+
腹部B超
-
+
+
肝胆管造影
-
-
+
在此表格中,列出了三种黄疸类型的鉴别特征和相关检查指标。根据观察到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可以判断黄疸类型的可能性。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表格,具体的黄疸鉴别需要根据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来确定。对于准确的鉴别和诊断,请咨询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建议。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黄疸鉴别表格,用于区分三种常见的黄疸类型: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该表格列出了一些常见的鉴别特征和相关检查指标:
特征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皮肤黄疸
+
+
+
黄疸颜色
淡黄色
鲜黄色
深黄色
尿液颜色
淡黄色
深黄色
深黄色
粪便颜色
正常色
颜色轻或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灰白或浅黄色
胆红素血症
+
+
+
血红蛋白下降
新生儿黄疸分类
新生儿黄疸分类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
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
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
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
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编辑本段新生儿黄疸正常值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那么,怎么区分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呢?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病因(一)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肠肝循环增加。
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二)病理性黄疸1.胆红素生成过多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维生素E缺乏和低锌血症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先天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Gilbert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症)、Lucey-Driscoll综合征(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黄疸)、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21-三体综合征等。
3.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治疗措施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治疗措施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治疗措施我的一个朋友的宝宝妮妮在祝福声中降生,小家庭里充满了兴奋和喜悦。
可是没过几天,爸爸妈妈突然惊讶地发现,妮妮的皮肤变黄了,眼睛也变黄了。
之后,家里所有的.人开始忙乱,似有马上天下就开始大乱了之势!我想很多家长也应该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其实家长莫惊慌,这就是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这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功能不成熟、肠肝循环而导致胆红素浓度增高,出现的黄疸,临床上也称为生理性黄疸。
但如果是黄疸持续不退而且有加重的迹象,同时宝宝出现精神不好、哭闹增多、体重下降等情况时,便不可再掉以轻心,很可能是病理性黄疸,这样一定要及时就医。
下面我就详细给新手父母分析新生儿黄疸,让大家认清它的真面目。
分类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
生理性黄疸有一定限度,皮肤不呈橘黄色,而呈浅黄色。
眼白微带黄色,口腔黏膜微黄,手心、脚心不黄。
一般4—5天黄疸程度达到高峰,约10天内逐渐消失。
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就可以出现,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个别患儿还会有反复。
病理性黄疸色深呈橙黄色,遍及全身。
患儿睡眠、精神不好,有躁动、哭闹不止等。
黄疸严重时会出现核黄疸,损伤患儿大脑,父母要引起高度重视。
治疗措施生理性黄疸:在黄疸期间多喂新生儿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不需特殊治疗。
病理性黄疸:目前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多数是采用照光治疗。
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的症状就能改善。
但是照光后仍无法改善的宝宝,必须以药物或换血来治疗。
如果黄疸是由于胆道闭锁所形成的,就需要用手术治疗了。
我特别提醒一下家长:1、新生儿黄疸过重当心胆红素脑病,一定要及早到医院治疗。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引起黄疸的原因多而复杂,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严重后遗症。
(一)生理性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60%足月儿和80%以上早产儿在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5~7天最重,足月儿一般10~14天消退,未成熟儿可延迟至3~4周,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但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二)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以前者多见。
1。
特点: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2)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迅速增高,血清胆红素>220μmol/L(12.9mg/dl);(3)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4)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2.病因(1)感染性:①新生儿肝炎,②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等(2)非感染性:①新生儿溶血,②胆道闭锁,③胎粪延迟排出,④母乳性黄疽:发生率0。
5%~2%;⑤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等;⑥药物性黄疸:如维生素K 3、K4、樟脑丸等;⑦其他:如低血糖、酸中毒、缺氧、体内出血和失水等原因可加重黄疸.治疗原则1。
病因治疗。
2。
降低血清胆红素:尽早喂养,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吸收。
必要时应用蓝光疗法.3。
保护肝脏:预防和控制病毒、细菌感染,避免使用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的药物.4.降低游离胆红素:适当的输入人血浆和白蛋白,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5.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发展)(1)观察皮肤颜色:根据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深度,估计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判断其转归.当血清胆红素达到85.5~119.7μmol/L(5~7mg/dl)时,在自然光线下,可观察到面部皮肤黄染,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增高,黄疸程度加重,逐步由躯干向四肢发展,当血清胆红素达307.8μmol/L(18mg/dl)时,躯干呈橘黄色而手足呈黄色,当手足转为橘黄色时,血清胆红素可高达342μmol/L(20mg/dl)以上.此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2)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张力的变化,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黄疸的名词解释
黄疸的名词解释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通常表现为皮肤和眼球的呈现黄色。
它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引起的。
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的副产品,它在正常情况下由肝脏排除体外。
然而,当肝脏功能受损或红细胞分解产生过多胆红素时,便会导致黄疸的发生。
黄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天内出现的黄疸,通常是由于肝脏功能不完善造成的。
这种类型的黄疸通常不需要治疗,会在几周内自行消退。
病理性黄疸则是指其他疾病或病理条件引起的黄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导致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包括肝炎、肝硬化、胆管阻塞、药物不良反应、红细胞溶解等。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
这些疾病会导致肝脏受损,进而影响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和排泄。
除了肝脏疾病外,胆管阻塞也是引起病理性黄疸的一个常见原因。
胆管是将胆汁从肝脏传输到小肠的管道。
当胆汁流通受阻时,胆红素无法排泄,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从而引起黄疸的症状。
胆管阻塞可以由胆石、胆囊炎、胰腺炎等多种原因引起。
除了外界因素,病理性黄疸还可以与个体遗传因素有关。
一些人天生具有某种遗传性疾病,如 Gilbert综合征,该综合征会导致胆红素的代谢异常,从而引起黄疸。
这种类型的黄疸通常是慢性的,但不会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对黄疸的诊断通常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确定的。
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注意皮肤和眼球是否呈现黄色。
此外,还可能进行血液或尿液检查,以测定胆红素的浓度和其他相关指标,以帮助诊断黄疸的原因。
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黄疸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即可。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治疗的目标是解决引起症状的原因。
例如,对于肝炎引起的黄疸,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胆管阻塞则可能需要行手术或其他介入治疗来恢复胆汁的正常流通。
总之,黄疸是一种具有明显体征的病症,可以通过观察皮肤和眼球的颜色来进行初步判断。
2024版优质新生儿黄疸
2024优质新生儿黄疸目录•新生儿黄疸概述•2024年新生儿黄疸现状分析•优质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案探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家长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总结与展望01新生儿黄疸概述定义与发病原因定义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染的现象。
发病原因主要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而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感染、溶血、先天性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轻者仅表现为面部和颈部浅黄色,重者黄染可遍及全身,甚至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
分型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以及母乳性黄疸等多种类型。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通常根据新生儿的日龄、胆红素水平、临床表现等因素综合判断。
一般来说,足月儿血清胆红素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15mg/dl)即可诊断为新生儿黄疸。
鉴别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以及母乳性黄疸等进行鉴别。
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则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母乳性黄疸通常不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但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也需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22024年新生儿黄疸现状分析新生儿黄疸发病率较高,全球范围内均有一定比例的新生儿受到影响。
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发病率存在差异,亚洲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患儿发病率较高。
发病率及地域分布特点危险因素包括早产、感染、窒息、母婴血型不合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和感染、及时处理新生儿窒息等。
对于高危新生儿,可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如光疗、药物治疗等,以降低黄疸发生风险。
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准确评估黄疸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
换血疗法适用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通过换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几种类型的黄疸鉴别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几种类型的黄疸鉴别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主要特征是皮肤、黏膜和眼球发生明显的黄染。
黄疸的发生与胆红素代谢紊乱有关,胆红素在体内无法正常转化和排泄,导致其在血液中积累并沉积在皮肤和黏膜组织中。
黄疸的鉴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黄疸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病因和临床特征。
正确地鉴别黄疸的类型对于确定病因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医生和临床工作者更好地鉴别黄疸的类型,许多黄疸鉴别表被提出和使用。
这些鉴别表通常基于黄疸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影像学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和评估。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体征和检查结果,在正确的鉴别表的指引下,可以准确地判断黄疸的类型和病因,从而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黄疸鉴别表,并综合总结不同类型黄疸的鉴别方法。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不同类型黄疸的特征和鉴别要点,提高对黄疸的认识和诊断能力,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长文的骨架,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黄疸的定义和病因2.2 不同类型黄疸的特征3. 结论3.1 黄疸鉴别表的意义3.2 几种类型黄疸的鉴别方法总结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黄疸的定义和病因以及不同类型黄疸的特征。
首先,我们会介绍黄疸的定义,即在人体内黄疸的产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紊乱引起的黄疸样表现。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黄疸的病因,包括肝脏疾病、胆道梗阻和溶血等因素。
接下来,我们将逐个介绍不同类型的黄疸,如肝细胞性黄疸、胆道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讨论它们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结果。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强调黄疸鉴别表的意义,指出它对医生进行黄疸病因鉴别的重要性。
而几种类型黄疸的鉴别方法总结将总结不同类型黄疸的临床特征以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并区分不同类型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种类和处理方法
新生儿黄疸的种类和处理方法黄疸在新生儿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不需要过度着急,可以了解一下新生儿黄疸的种类和一些处理方法,以便于更好的保护新生儿成长。
那么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种类呢?处理方法又有哪些呢?在本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新生儿黄疸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新生儿黄疸有更多的了解。
1.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对于新生儿来说,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大一部分的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
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未结合胆红素蓄积是该病直接病机,以面部、巩膜甚至全身皮肤出现黄染为典型症状表现。
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丰富,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 μmol/L(5 mg/dl),则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一般可以分类两个主要类型,一是生理性黄疸,另一个则是病理性黄疸。
这两种情况有很大的差异,而如何处理也是不同的,因而新生儿发生黄疸现象之后,家长应该分辨孩子是那种情况,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2.新生儿黄疸的种类2.1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1)一般情况良好。
(2)足月儿生后2-3d出现黄疸,4-5d达高峰,5-7d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d出现,5-7 d达高峰,7-9d开始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 mg/dl)或每小时<0.85μmol/L(0.5mg/dl)。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在刚出生不久所特有的一种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在子宫之内长期处于低氧的环境之下,使得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并且主要是由于这类红细胞还不够成熟,非常容易遭到破坏,而在出生之后,就会造成胆红素的生成过多,大约能够是成人的2倍。
一般情况下,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6μmol/L(15mg/dl)是生理性的,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发育不够完全,胆红素的代谢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进而使得新生儿出现黄疸现象。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类型有哪些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小儿黄疸也分几种类型,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新生儿黄疸的分类,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新生儿黄疸的类型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
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
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
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生理性黄疸颧生儿生理性黄痉是靳生儿耐羯颐特有的一种现象,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至3~4周消退。
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
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宝妈要多注意观察宝宝大便颜色、黄疸的情况,此外,还可以多让宝宝接触自然光照,勤喂母乳。
1、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
要注意观察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越来越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宝宝去看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类型呢(专业文档)
小孩子在出生不久出现小儿黄疸是很正常的事情,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身体的变化,及时采取治疗防护手段,防止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下面让专家帮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类型,希望家长要充分了解一下。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3周―4周消退。
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
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
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
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
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
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
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
9%。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
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
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
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家长朋友们最为担心的事情,无论是大小的疾病,希望都能够引起您们的重视,小孩子的疾病抵抗能力还比较弱,一定要更加细心的呵护,让孩子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
希望您的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同时,大家保持好心情锻炼好身体,一定会健健康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去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