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豆子情结”
浅谈鲁迅《社戏》中“偷豆”的道德观
MING RI FENG SHANG187文 教 研 究文|乔秋菊浅谈鲁迅《社戏》中“偷豆”的道德观摘要:《社戏》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一个儿童的视角叙述了“我”在平桥村游玩、看戏、偷豆的快乐经历。
鲁迅先生以儿童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儿童视野里的精神“乐土”。
尤其在“偷”豆这一情节,充分表达出了他对美好童年、快乐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然而,从“偷豆”引发出的行为价值观与道德观的扭曲,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需要用孩童的心理和逻辑去思考现实,才能品味出他们烂漫世界的无穷趣味。
关键词:社戏;偷豆;儿童;道德观一、文章主旨《社戏》这篇课文总共分为两个部分。
中学课本只收录了鲁迅的经典名篇《社戏》的后部分。
开头三段,鲁迅先生只是描写了写淳朴的的民俗。
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实细腻。
每次读到结尾那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感慨美好的童年已成为回忆,再也无法回到那童真时代。
追求无拘无束的童话世界,是本文的一大理想。
通过去看社戏,在看戏之前波折起伏。
孩子们心理的变化,都可凸显出孩子们童真、童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二、社戏中“偷豆”的意蕴归航途中,大家想煮豆吃,于是就想到了偷豆,但阿发并没有吝啬自家的豆,而是看了看便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从这句话可以体现出阿发的憨厚、朴实,热心。
文本中提到:六一公公并未斥责孩子们偷豆的行为,而是开着玩笑说“踏坏了不少”。
从这句话可以突现出六一公公的对大家的宽容,同时从侧面烘托出六一公公对“我”的热情好客。
然而文本中我却觉得六一公公的豆没有昨夜的豆好吃。
“昨夜”的豆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吃的豆,我与伙伴们一起剥豆,一起快乐轻松的吃豆过程,在童趣与和谐的氛围中自然豆是好吃的。
“我”很享受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欢乐日子。
因为,和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氛围跟家人在一起的氛围是完全不同的。
三、“偷豆”中的道德思想文章结尾写道:“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鲁迅小说中的“豆子情结”
法置辩的。 韩愈在分析 “ 马者” 食 的 无知表 现 “ 之 不 以其道 , 之 不 策 食 能尽 其材 ,鸣之 而不能通其 意” 之 后。 尤其 看 着“ 马 者 ”执 策 而临 食 “
之 , :天下无 马 !”的狂妄 愚昧 日 ‘ ’
不 知 马” 蓄势 , 则鸣 , 力讽 刺 不平 极 “ 马者” 食 的愚昧无知 , 唤醒朝政 能 用贤 才、 庸 才 , 而 达到 力透 纸 拒 从 背的作 用 ; 以精微 之言来 言深奥道
一
样 埋 没 人 才 的 统 治 者 既 是 劝 谏, 又是 嘲讽 。
一
至极的表现 时 , 渠成地推 演 出 水到 “ 其真 不知马也 ” 的论 断。可见 , 这 不是推 测 , 而是推 演 , 是逻 辑推 演 , “ 在此 句中有表肯 定、 言的作 也” 断 用。所 以,真 ” “ 在此 句 中是一 个关 键词, 所有的情 感和寓意均在 “ 真” 词之上 , 对愚昧 、 妄 、 知 隐喻 狂 无 的“ 马者” 食 无情抨 击。所 以 ,其真 “ 不知马也 ” 不是表 示推测语 气。从
成, 颇有气势 , 感挚真 , 情 充分体
现 了韩愈 “ 不平 则呜 ” 的思 想。
不强, 前文 中的铺排之势不能喷薄 而发 , 真” 而“ 一词将郁 于心怀 的愤 懑不平尽情 地 宣泄 , 食 马者 ” 对“ 的
狂妄与 愚昧尽 情抨击 , 而如此语 势
韩愈言事常常微言大义。阅 读《 马说》 的结句“ 其真不知马也” 绝不可断章取 义, 句中的“ 是 其” 微 言 而 已。实质从 语 气上 看 已经 锋 芒毕 露 , 直指 那 些埋没人 才 、 糟
这确 实是 不认 识 千 里 马 啊 。
为《 杂说》 也相得益彰。 阅读经典不
鲁迅小说与绍兴饮食文化
鲁迅小说与绍兴饮食文化作者:鲁婧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8期摘要:鲁迅的小说具有浓郁的绍兴风俗民情,小说中对于饮食的描写蕴含着绍兴独特的饮食文化。
鲁迅小说中对于绍兴饮食的描写既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又使小说充满了乡土情怀,有助于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绍兴的饮食文化以及鲁迅的小说创作。
关键词:鲁迅;绍兴;小说;饮食文化作者简介:鲁婧(1998.8-),女,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史哲基地(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2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绍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他二十五篇小说的十四篇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以S城(显然就是绍兴)和鲁镇(他母亲的故乡)为中心的城镇世界。
”[1]鲁迅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故乡风俗民情,“鲁迅的作品不啻是旧中国社会生活,特别是绍兴的生活和风貌的一部‘百科全书’”。
[2]绍兴是鲁迅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背景,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出现的绍兴美酒、美食,就体现了绍兴地区的饮食文化,而绍兴饮食文化也如春雨润物般影响着鲁迅的小说创作。
本文将从《呐喊》和《彷徨》中鲁迅对于饮食的描写入手,进而探讨鲁迅小说与绍兴饮食文化的关系。
一、鲁迅与绍兴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是越文化的发祥地,更是越文化的中心。
博大精深的越文化孕育出燦烂多姿的绍兴饮食文化,使绍兴成为江南美食的原生地。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是鲁迅生命的摇篮。
鲁迅在绍兴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经历了人生的欢乐与伤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管鲁迅在之后迁往任何地方,绍兴仍然是鲁迅笔下无法绕开的一座城。
鲁迅小说中虽对绍兴饮食着墨不多,但却体现出绍兴饮食文化对鲁迅及其小说创作的浸润。
二、鲁迅小说中的绍兴饮食(一)绍兴黄酒在《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中,“酒”字出现次数达93次之多。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第一个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人。
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蹇先艾叙述过贵州,斐文中关心着榆关。
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之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
但这又非如勃兰兑斯(G·Broandes)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眩耀他的眼界。
许钦文自名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不过在还未开手来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却已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他只好回忆…父亲的花园‟,而且是不存在的花园,因为回忆故乡的已不存在的事物,是比明明存在,而只有自己不能接近的事物较为舒适,也更能自慰的……”。
“看王鲁彦的一部分作品的题材和笔致,似乎也是乡土文学的作家,但那心情和许钦文是极其两样的。
”①“鲁迅在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编小说三集时,把入选的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黎锦明等,称为乡土文学作家。
他是最早概括这现代文学史上重要文学现象的人。
”②鲁迅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乡土文学”的含义,而且在自己创作中实践着。
因此有人把鲁迅称为最早的乡土作家,认为他“于乡土文学发韧,作为领路者,使新作家的笔,从教条观念拘束中脱出,贴近土地,挹取滋养,新文学的发展,进入一新的领域”。
③由此可见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他的《孔乙己》、《风波》、《故乡》等都出现得很早,给后来的乡土作家建立了规范,由于鲁迅作品的思想、艺术高深完美。
所以成为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创作中所显现的那种较之其他乡土作家更为强烈的“乡土情结”,而这种“情结”又源于作者对中国农民深深的“爱”上。
可以说,鲁迅的乡土文学创作是对中国农村、农民深厚情感的文字表现。
《社戏》里的“好豆”和“好戏”
《社戏》里的“好豆”和“好戏”作者: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8年第08期师:有这样一句话,老师读过、学过也教过,但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让老师觉得回味无穷。
大家看看,(指向屏幕)这句话熟悉吗?生:熟悉!是鲁迅先生《社戏》最后一段!师:老师想再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真的,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同学们从老师的刚才的诵读中听出了鲁迅先生什么情感呢?生:怀念!(齐声)师:是啊!是一种浓浓的怀念之情!那么,鲁迅先生笔下所说的“豆”和“戏”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以至于让作者成年后仍然那夜的“豆”和“戏”念念不忘呢?今天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来品一品“豆”、赏一赏“戏”、悟一悟“情”。
一、[学习探究:品“豆”]师:下面,咱们就先来一起学习探究,品一品这“豆”,来进行一场关于“豆是什么样的豆”的“对句子飞花令”比拼。
活动规则如下:(1)以老师指的这条线为中线,左边的同学为甲队,右边的同学为乙队。
(2)两队同学以最快的速度从课文24-27段中筛选信息,按照下面的格式来完成句子,并交替说出自己完成的句子,哪一队不再能说出新的句子,活动结束。
(3)正式开始后,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但必须等待对方说完。
(4)一边筛选,一边拿起笔圈点勾画,课后,老师会检查同学们的圈点勾画笔记。
(5)对句格式:豆是?摇?摇?摇?摇的豆。
大家可以有30秒的准备时间,请同学们拿起笔,30秒准备开始!师:好了,甲队和乙队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好,从甲队开始!学甲:“豆”是正旺相的豆。
学乙:“豆”是我们偷来的豆。
学甲:“豆”是种在地里的豆。
学乙:“豆”是乌油油的豆。
学甲:“豆”是结实的豆。
学乙:“豆”是煮着吃的豆。
学甲:“豆”是餓的时候吃的豆。
学乙:“豆”是我们围在一起吃的豆。
学甲:“豆”是阿发家的豆。
学乙:“豆”是摘了好几大捧的豆。
学甲:“豆”是把吃完后把豆荚抛在水里的豆。
浅谈鲁迅《社戏》中“偷豆”的道德观
MING RI FENG SHANG187文 教 研 究文|乔秋菊浅谈鲁迅《社戏》中“偷豆”的道德观摘要:《社戏》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一个儿童的视角叙述了“我”在平桥村游玩、看戏、偷豆的快乐经历。
鲁迅先生以儿童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儿童视野里的精神“乐土”。
尤其在“偷”豆这一情节,充分表达出了他对美好童年、快乐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然而,从“偷豆”引发出的行为价值观与道德观的扭曲,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需要用孩童的心理和逻辑去思考现实,才能品味出他们烂漫世界的无穷趣味。
关键词:社戏;偷豆;儿童;道德观一、文章主旨《社戏》这篇课文总共分为两个部分。
中学课本只收录了鲁迅的经典名篇《社戏》的后部分。
开头三段,鲁迅先生只是描写了写淳朴的的民俗。
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实细腻。
每次读到结尾那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感慨美好的童年已成为回忆,再也无法回到那童真时代。
追求无拘无束的童话世界,是本文的一大理想。
通过去看社戏,在看戏之前波折起伏。
孩子们心理的变化,都可凸显出孩子们童真、童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二、社戏中“偷豆”的意蕴归航途中,大家想煮豆吃,于是就想到了偷豆,但阿发并没有吝啬自家的豆,而是看了看便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从这句话可以体现出阿发的憨厚、朴实,热心。
文本中提到:六一公公并未斥责孩子们偷豆的行为,而是开着玩笑说“踏坏了不少”。
从这句话可以突现出六一公公的对大家的宽容,同时从侧面烘托出六一公公对“我”的热情好客。
然而文本中我却觉得六一公公的豆没有昨夜的豆好吃。
“昨夜”的豆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吃的豆,我与伙伴们一起剥豆,一起快乐轻松的吃豆过程,在童趣与和谐的氛围中自然豆是好吃的。
“我”很享受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欢乐日子。
因为,和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氛围跟家人在一起的氛围是完全不同的。
三、“偷豆”中的道德思想文章结尾写道:“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课外阅读】鲁迅小说中的“豆子情结”
【课外阅读】鲁迅小说中的“豆子情结”从小生活在农村,每每读到文章中有关“豆子”的文字,总感到亲切。
我觉得农作物中“豆子”似乎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其外形饱满硕大,长相既有泥土气的朴质,又富有返璞归真般的诗意。
而且豆子拥有“根瘤菌”,无需施肥,成本不大,劳动量适中,似乎很适合文人雅士闲时摆弄出一点情趣。
故归隐之士大多爱在乡野间种几畦豆,来表明自己归隐和躬耕的决心。
故陶渊明有诗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三字经》中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的句子,其中“菽”便是豆子的雅号,这又为“豆子”在传统农作物中正了名分。
因而,“豆子”因其独特的乡土气质,似乎成了乡村的代名词。
鲁迅是早期乡土文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他的《故乡》便是现代文学中最早的乡土小说,其中就不乏描写“豆子”的情节。
综观鲁迅写农村乡镇生活的小说,其中有很多作品都有与“豆子”有关的情节。
鲁迅先生的“豆子情结”,实际上就是他的“乡土情结”,对农村、农民命运的思考和关注,成了他作品的主旋律之一。
下面我尝试将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豆子”情节撷取出来,探寻先生的朴素的“豆子情结”。
一、“豆子”见证了“我”与闰土的交往,是我们纯朴友谊的象征,也是农民朴实敦厚形象的写照。
《故乡》中写“我”二十年后重回故乡搬家,童年的好友闰土来访,有这么一段描写:……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
将长烟管靠子桌旁,递过纸包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
这一点干青豆到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文中闰土欲言又止,“一点干青豆”确乎“礼”太薄了些,可对于家境十分窘迫的闰土来说,这“一点干青豆”许是留了来年要做种的,不到过年、不待上亲是绝不会拿出的,这“礼”委实又是“重” 的,是闰土发自内心地对昔时好友的真诚,也是对作为“老爷”的我的尊敬。
多么纯真的友谊,多么朴实的情感,多么敦厚而又卑微的“闰土”。
这“一点干青豆”是今天商品社会中的极品厚礼诸如“中华烟”“五粮液”之类所无法比拟的,却在小说中闪烁着闰土人性的“真诚”之光。
为什么偷来的豆最好吃——读《社戏》
为什么偷来的豆最好吃——读《社戏》《社戏》收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里,应该是小说,《呐喊》里有不少散文式的小说。
这一篇,并没有传统小说中常见的人物矛盾、情感错位等。
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意向大体一致,不以人物性格的不同见长,很像是散文,而且不是一般的散文,而是抒情的散文,所以,《社戏》如果算是小说的话,也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散文化的小说。
文章的主体是回忆童年时代在农村的河边看草台班子演出的美好的体验。
而文章的开头,却写在大城市的正规的戏园里两次看戏的混乱而烦闷的记忆,这显然是陪衬。
要在艺术上真正读懂这篇文章,关键的就是要读懂文章中最后一句话: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这显然不是一般的对比,而是一种极端化的对比:一方面是极端的好,另一方面则是极端的差。
这种对比,如果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可能是有点不太可信的。
但是,读者并未对作家产生误解,原因就在于,所有这些对比,都集中在主观心理上。
这一点,只要让同学们把相关的词语集中起来,就很明显——第一次看戏:外面“早听到冬冬的响”,里面则是“红的绿的”“眼前”“闪烁”,耳朵里是“的响”。
凳腿太高,坐板太细。
没有爬上去的勇气。
在后来的回忆中,这一次的看戏是“冬冬之灾”。
第二次看戏:戏园子里立足都难。
一直在忍耐中等待着名角出场。
然而,“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充满了不耐烦的情绪。
这种看戏的印象,可以用“反感”“无奈”来概括。
不但一点欣赏艺术的享受的感觉都没有,而且连起码的娱乐的感觉都没有。
京戏应该是美好的,可是听觉里留下的是噪音,剧场应该是文明的,可是座位的管理却是一片混乱。
剧场里一味是“冬冬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
把大城市、正规戏园里名角的演出,写得这样不堪,显然是夸张的,有点漫画化、戏谑化的。
把演出说成灾难,把座位之简陋说成令人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甚至把戏园外的人的目的说成来看“散戏后出来的女人”,流露出了内心的激愤。
鲁迅偷豆的场景作文
鲁迅偷豆的场景作文《偷豆的乐趣》鲁迅先生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偷豆,那场面可有趣啦!那是一个夜晚,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照亮了他们去偷豆的路。
鲁迅先生和小伙伴们悄悄地来到了豆田边,心里又紧张又兴奋。
他们弯着腰,轻轻地走进豆田,生怕被人发现。
鲁迅先生小心地摘下一颗颗饱满的豆子,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小伙伴们也都忙得不亦乐乎,有的还忍不住偷笑出声。
突然,传来一阵狗叫声,吓得他们赶紧躲在豆秧后面,大气都不敢出。
等安静下来,他们又继续偷豆,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他们带着满满的豆子,跑回了家,心里别提多开心啦!《难忘的偷豆夜》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历过一次偷豆的冒险,可好玩啦!那天晚上,星星眨着眼睛。
鲁迅先生和朋友们一起,决定去偷豆。
到了豆田,他们像小老鼠一样,悄悄地溜进去。
豆秧长得高高的,叶子绿绿的。
鲁迅先生伸手一抓,就抓到了一把豆子。
有个小伙伴太着急,不小心弄出了声响。
大家都吓得不敢动,等了一会儿,发现没事,才又继续。
他们把偷来的豆子拿回家,煮了吃,那味道呀,到现在鲁迅先生都还记得呢!《鲁迅先生偷豆记》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讲鲁迅先生偷豆的故事。
有一天晚上,鲁迅先生跟着一群小伙伴,跑到了一片豆田。
月光下,豆子长得可好了。
他们一个个悄悄地走进去,不敢大声说话。
鲁迅先生轻轻地摘着豆子,心里有点怕被发现,又觉得特别刺激。
有个小伙伴太贪心,装了好多豆子,结果口袋都破啦。
大家看到都笑了起来,可是又赶紧捂住嘴巴。
他们带着豆子跑回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有趣的偷豆之旅》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小时候偷豆的事吗?我来给你们讲讲。
那是一个安静的夜晚,鲁迅先生和小伙伴们手拉手来到了豆田。
一进豆田,他们就忙开了。
有的蹲着摘,有的站着找。
鲁迅先生可认真啦,专挑那些大大的豆子。
忽然,一阵风吹来,豆秧沙沙响,好像在说:“别摘我,别摘我!”可是他们才不管呢,继续摘。
不一会儿,他们的口袋都装满了豆子,然后开开心心地回家啦。
这就是鲁迅先生有趣的偷豆之旅!。
鲁迅文章《社戏》结尾处的“好豆”,“好戏”。真的是豆好吃,戏好看吗?谈谈你的理解。
鲁迅文章《社戏》结尾处的“好豆”,“好戏”。
真的是豆好吃,戏好看吗?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
从文中句子“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可见豆并不好吃,吃的是同样的豆,心情不同,感受也不同。
看戏时“从老旦终于出台,......到后来,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这是我看戏最怕,也是我很担心的,结果令大家也是呵欠连天,双喜的喃喃之骂,可见戏也不好,是昏昏欲睡的戏。
作者之所以这么说“好豆”,“好戏”,是因为“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对我的有待,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特有的宁静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
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的。
“我”通过对这段往事的深情回忆,表达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菊豆》读后感
《菊豆》读后感《菊豆》是一部由中国作家鲁迅创作的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菊豆的一生,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压抑。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感悟颇多。
小说以菊豆这一普通女性为主角,通过她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菊豆从小就被家庭和社会所限制,她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挣扎。
她的父亲是一个专横跋扈的男人,对她毫不关心,甚至虐待她。
而她的丈夫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对待她更是冷漠无情。
在这样的环境下,菊豆只能默默承受着一切,无法为自己的命运做出任何改变。
通过菊豆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女性在这样的社会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甚至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她们被束缚在家庭和社会的枷锁之下,无法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这种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让人感到无比心痛和愤慨。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在这个社会中,道德沦丧,人情冷漠,贪婪和权力成为统治一切的标准。
人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无视他人的痛苦和困境。
这种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让人感到深深的绝望和无力。
然而,尽管小说描绘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但它也给人以启示和警示。
菊豆虽然遭受了种种苦难和折磨,但她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自由的追求。
她在困境中坚强不屈,永不低头,最终赢得了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这种顽强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鼓舞。
通过阅读《菊豆》,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也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和美好。
小说虽然描绘了悲惨的命运和残酷的现实,但它也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像菊豆一样,坚强勇敢,永不放弃,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总的来说,读完《菊豆》,让我对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性的光辉和美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启示人们思考人生和社会的伟大作品。
希望我们能从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念,不畏困难,追求真理和正义。
愿我们都能像菊豆一样,勇敢坚强,永不放弃,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社戏中偷蚕豆的评价
社戏中偷蚕豆的评价
社戏中“偷豆”的这一环节是体现出小伙伴们之间的淘气顽皮、农家孩子的热情。
也体现出了农家孩子的能干,比如他们的摆渡,和他们偷完豆后剥豆,煮豆,以及吃完后洗碗洗盘无不体现出农家孩子的能干。
展现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鲁迅送萧红的“天价红豆”
鲁迅送萧红的“天价红豆”鲁迅与萧红博识者告诉我,一根绳子究竟有多长,在数学家和量子物理学家口中是说不清楚的。
因为绳子的两端并非是绝对的直线,弯曲度越大,量出的结果就越长。
再说,物质是可以分割的,而这种分割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得不出一个绝对值。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拿尺子去度量人,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至于爱的性质和深度,更不是一把尺子所能丈量清楚的。
一颗红豆能卖多少钱?我说不清楚,但在购物网站上,用相思子制成的手串,大约要15元,平均一颗能卖一块钱吧。
但最近广东某拍卖行却创造了奇迹,一颗红豆居然拍出了21万元的高价。
加上佣金,买主大约要付241500元。
一颗红豆,可以卖一角,可以卖一块,也可以卖到二十几万。
这取决于这枚红豆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豆寓相思。
连小学生都会吟诵王维的五言绝句《相思》,凡读过《红楼梦》的人也大多忘不了贾宝玉唱的《红豆词》:“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鲁迅夫妇送给萧红的红豆人们之所以关注这粒天价红豆,无疑是看重它是鲁迅先生给萧红的赠品。
拍卖公司介绍这颗文物的来历时说:“1936年7月15日,鲁迅先生夫妇设家宴为萧红践行。
临别,许广平先生特地将鲁迅先生送给自己的红豆,以夫妻名义郑重地送给萧红。
红豆是相思之物,鲁迅和许广平先生希望借此表达对萧红的爱惜,也希望能够慰藉远在异国他乡的萧红。
这些红豆伴随萧红颠沛流离,直到1942年她在香港去世。
多年后,端木整理萧红遗物,将30余枚红豆赠予萧红故乡哈尔滨,独独留下一枚作为纪念。
”端木蕻良是明媒正娶萧红之人,他的遗物当然非同一般。
如果鲁迅送给许广平的红豆是随意买的玩物,那许广平拿去送人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作为“相思之物”或鲁迅送给许广平的爱情信物,我认为许广平是不会随便送人的。
许广平跟鲁迅定情时写过两篇文章:《风子是我的爱》《同行者》,她都亲自送到鲁迅博物馆资料部保存,并再三叮嘱她生前决不能发表。
鲁迅婚后出书,往往首先送给许广平,题签上有“送给爱人广平”字样。
一样的“豆” 两样的“情”
一样的“豆”两样的“情”——摭谈《社戏》和《孔乙己》中的“豆”鲁迅小说中颇多豆,如《社戏》中的罗汉豆和《孔乙己》中的茴香豆,它们都是蚕豆。
罗汉豆是蚕豆的别名,茴香豆是盐煮蚕豆加茴香烹制而成。
作者在两篇小说中分别借蚕豆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
在《社戏》中,作者描写了看戏后深夜归航途中偷吃罗汉豆的情景,妙趣横生,令人玩味不尽。
归途中桂生首先提出建议,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可以偷一点来煮吃,以除困解饥。
大家立即赞成,他们先后在阿发和六一公公的田里各摘了一大捧。
之后文章写道:“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地摇着船,几个到后舱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
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
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这群少年朋友吃得是何等的自由、畅快,玩得是何等的自然、浪漫,想得又是何等的自信、天真!他们分工明确而又合理,团结协作而又组织得法。
摘豆、剥豆、煮豆、吃豆以及最后的洗刷,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他们独立生活的本领和敢闯敢冒的气量,给今天的少年朋友们以深刻的启示!他们偷吃罗汉豆之后抛弃豆荚、豆壳,消除痕迹,进而又考虑事情的后果,并想出了应对的措施。
小朋友们的思想、言行不禁让人感叹、欣喜:这才是真正的童年!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他们是那样的无拘无束,又是那样的纯朴可爱!作者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那滴着露水、带着泥土的普通的罗汉豆,反映的却是乡村少年天真活泼、机灵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是“我”与他们之间诚挚情谊的见证。
在《孔乙己》中作者对孔乙己给小孩子分吃茴香豆的描写,真可谓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掩卷沉思,不禁感慨万千!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受到酒客们无情的嘲笑和奚落,几乎寻求不到一丝一毫的温暖。
《剥豆》读后感
《剥豆》读后感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详细内容:学习鲁迅的散文《剥豆》,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剥豆》的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3. 学生能够从文章中汲取启示,学会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重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与《剥豆》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3. 内容解析: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 人物形象分析: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5. 写作特色探讨: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如讽刺、幽默等,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体会。
6. 启示与感悟: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启示,学会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
六、板书设计《剥豆》人物形象:母亲、我写作风格:讽刺、幽默启示:乐观面对生活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剥豆》的故事情节,并简要描述母亲和我的性格特点。
答案:故事情节:《剥豆》讲述了作者小时候,母亲为了让作者学会独立生活,故意让他去剥豆的经历。
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展现了母亲的智慧和爱心。
母亲的性格特点:慈爱、聪明、有远见。
我的性格特点:懒惰、依赖、无知。
2. 请学生分析《剥豆》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并结合生活中的一件事,谈谈自己如何应用这种写作特色。
答案:《剥豆》的写作特色:讽刺、幽默。
应用示例:有一次,我发现同学小明的作业总是做得一团糟,我就写了一篇日记,用讽刺的手法描述了小明做作业的过程。
社戏偷豆改写作文
社戏偷豆改写作文写途中偷豆重要的是其中的一个“偷”字,”偷“凝结着小朋友们诚恳待客(小鲁迅)的热情,”偷“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的过程中更是体现出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
在这篇文章里面,作者应用象征手法,用”偷“,这个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残酷、自私、遭人唾弃的不良恶习“,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偷豆是作者与双喜、阿发等农民孩子一起吃的,豆香,值得怀念,但更值得怀念的是那些小朋友天真活泼、热情好客的性格,淳朴无私的品德和纯真的友谊。
写途中偷豆,正是因为这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小时有太多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忘却,能记住的少之又少,都因时光飞逝而成为往事,猛然回首,有些迷茫。
不知不觉已经多少年过去了,是《社戏》让我重温旧梦。
说起偷,哪位小孩子没偷过,或许见到玩具好玩,就想占为己有,趁人不备之时,拿起就跑。
可说偷豆,我只能叹息,不能去体验品尝,连鲁迅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7386634都只吃过一回的好豆,不是说没机会,而是多方面的关系:一是我现在不可能去学偷东西,二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不可能回到小时,我将要成为成年人了,现在该到我回想大半个童年了,或许我的记忆里没有鲁迅先生那夜看社戏的记忆,但我的童年仿佛是一部戏,它比鲁迅先生那夜看到的戏要好看、精彩、更有一番韵味。
“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钢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钓虾”,读到这里,我仿佛回想起,我小时候在泥塘边和泥的情景,有些模糊。
我们没有小虾可钓,我们根本没想到钓虾,或许戏比动画更有内涵,戏里有人民生活背景,而动画只是猫捉老鼠,当然我们和泥、看动画和他们捉虾、看戏,是不同层次的作法,有句老话说,“人看从小”,鲁迅几岁就考入了水师学堂,分在机关科,而我快满16岁了还在初中。
小说《社戏》中有这样一句话“都回来了”,这句话已许简短,但它饱含了母亲的爱,从开始就不放心的母亲,一直等到我们回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小说中的“豆子情结”
作者:张正红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08期
从小生活在农村,每每读到文章中有关“豆子”的文字,总感到亲切。
我觉得农作物中“豆子”似乎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其外形饱满硕大,长相既有泥土气的朴质,又富有返璞归真般的诗意。
而且豆子拥有“根瘤菌”,无需施肥,成本不大,劳动量适中,似乎很适合文人雅士闲时摆弄出一点情趣。
故归隐之士大多爱在乡野间种几畦豆,来表明自己归隐和躬耕的决心。
陶渊明有诗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三字经》中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的句子,其中“菽”便是豆子的雅号,这又为“豆子”在传统农作物中正了名分。
因而,“豆子”因其独特的乡土气质,似乎成了乡村的代名词。
鲁迅是早期乡土文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他的《故乡》便是现代文学中最早的乡土小说,其中就不乏描写“豆子”的情节。
综观鲁迅写农村乡镇生活的小说,其中很多作品都有与“豆子”有关的情节。
鲁迅先生的“豆子情结”,实际上就是他的“乡土情结”,对农村、农民命运的思考和关注,成了他的主旋律之一。
下面我尝试将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豆子”情节撷取出来,探寻先生的朴素“豆子情结”。
一、“豆子”见证了“我”与闰土的交往,是纯朴友谊的象征,也是农民朴实敦厚形象的写照。
《故乡》中写“我”20年后重回故乡搬家,童年的好友闰土来访,有这么一段描写:
……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
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文中闰土欲言又止,“一点干青豆”确乎“礼”太薄了些,可对于家境十分窘迫的闰土来说,这“一点干青豆”许是留了来年要做种子的,不到过年、不待上亲是绝不会拿出的,这“礼”委实又是“重” 的,是闰土发自内心地对昔时好友的真诚,也是对作为“老爷”的“我”的尊敬。
多么纯真的友谊,多么朴实的情感,多么敦厚而又卑微的闰土。
这“一点干青豆”是今天商品社会中的极品厚礼诸如“中华烟”、“五粮液”之类所无法比拟的,却在小说中闪烁着闰土人性的“真诚”之光。
二、“豆子”散发着清新的乡野气息,诠释着平桥村淳朴好客的民风以及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象征着农村孩子的淳朴、无私和憨厚。
《社戏》中写景有两处写“豆子”: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江南水乡农村风光的清新便也在“豆子”的香气中弥漫,字里行间莫不渗透着对农村风光的热爱,而且“豆子”香气的诱惑也为后文的情节埋下伏笔。
归航途中重点写“偷豆”。
桂生说“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偷豆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似乎不偷也不行。
阿发一句“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来回摸了一遍才作出判断:“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多么地公正、无私,其憨厚淳朴之态跃然纸上。
摘豆、剥豆、煮豆、吃豆,商讨对策,以及后面“六一公公”送豆,所有这一切都流淌着朴素的感情,以至“我”至今还在怀念“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其实“我”所挂念的“罗汉豆”,寄托的是“我”对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他们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谐关系便成为“我”永远的向往。
三、“豆子”抬高了孔乙己的身份,帮助他在短衣帮面前找回一点尊严;“豆子”彰显了他在孩子面前的善良和迂腐的性格。
《孔乙己》中,孔乙己一出场便引来众人的取笑,如何应对?小说中有了如此生动的一笔: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
看似闲闲的一笔,实是对短衣帮的有力回击:我虽不能像长衫主顾“踱”到包间里要酒要菜,慢慢坐喝,但“一碟茴香豆”的下酒菜也是你们难以望其项背的,经济、物质的支持似乎挺直了他的脊梁,赢回了一点自尊。
这种心理大有“笑贫不笑娼”的意味,可见其迂腐、自欺欺人到何种地步!
第二个情节便是笑声引来了孩子,孔乙己给孩子们分食茴香豆,其善良的本性可见一斑。
当孩子“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慌了的孔乙己用手罩着碟子说了两句话:
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借助“茴香豆”这一道具将孔乙己的憨态渲染得淋漓尽致,其和孩子们分享“茴香豆”的短暂快乐更突出他处境的凄凉。
(顺便说两句,因了先生的小说,“茴香豆”成了绍兴的一道招牌菜,南来北往的游客去绍兴,很多都是奔了“咸亨酒店”的茴香豆而去,我也未能免俗,2004年到浙江旅游也绕道绍兴去店里撮了几颗茴香豆)
四、“豆子”成了阿毛惨剧发生时的物证,成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象征。
《祝福》中也有与“豆”有关的情节。
祥林嫂逢人便讲她日夜不忘的故事,“阿毛剥毛豆被狼吃了”成了她一生的重大转折,成了她一生中挥之不去的最大伤痛。
再嫁贺老六本不情愿,而且贺
老大年纪轻轻死在伤寒上,但这一切并没有断了她的希望。
儿子阿毛成了祥林嫂生活的全部意义,听话的阿毛已能帮妈妈剥毛豆,这给祥林嫂的心理带来了莫大的慰藉,可就在这时,阿毛被狼叼走了,“只见豆撒了一地”,惨剧发生时只有“豆子”与他为伴,本来表现阿毛懂事能干的豆子,却成了恐怖一幕的惟一“物证”。
从此祥林嫂的命运便如这撒得一地的豆子一样无从拾掇,其走向死亡成了必然,这“撒得一地的豆子”便也成了她悲惨命运的象征。
综上所述,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对“豆子”情有独钟,除了寄寓了对农村、农民命运的思考关注之外,“豆子”也成了他演绎小说、推动情节发展的巧妙道具,“豆子”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乡土气息,这一切都彰显了他“豆子”般朴素的人文情怀。
鲁迅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便用“豆子”一类的情节和思想开创了乡土文学的先河,也使他成了农民、农村、农业命运的最早关注者。
(作者单位:兴化楚水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