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城市基本状况—资源布局、规划

合集下载

温州市地理环境

温州市地理环境

温州市地理环境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理环境优越,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滨海城市。

温州市
地处东经120°38′-121°07′,北纬27°16′-28°28′之间,地势东高西低,整体呈现出多山丘陵的地貌特征。

温州市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著名的
侨乡和旅游胜地。

山水相依
温州市地理环境以山水相依而著称。

市内有九龙江、瓯江、雁荡山等自然景观。

九龙江蜿蜒流淌,水质清澈,是温州市重要的水源之一。

瓯江穿城而过,横贯南北,
是温州市的母亲河。

雁荡山群峰叠嶂,气势雄伟,被誉为“东南第一名山”,为温州
市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气候宜人
温州市地理环境孕育了宜人的气候。

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温州市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种作物的生长,是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样的气候条件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温州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

海洋文化
温州市位于东海之滨,海洋文化深厚。

温州人勤劳好客,海洋经济发达。

温州渔
港是全国重要的渔业港口之一,渔民在海上捕捞,传承着海洋文化的精髓。

此外,温
州市还是中国近现代海洋运输业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海洋发展历史。

总体来说,温州市地理环境优越,兼具山水之美和海洋文化之韵。

这里的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温州市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包括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县行政辖区及瓯
北片、七里片总面积为1423.6平方公里。
都市区规模

人口规模 规划确定温州近期(2007年)城市人口为200万人左 右;中期(2012年)城市人口为225万人左右;远期 (2020年)城市人口不超过260万人。

用地规模 近期城市建设用地为179.26km2(人均89.63m2), 中期用地为206.5km2(人均91.78m2),远期用地为 259.71 km2 (人均99.89 m2)。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一、区位介绍 二、现状分析 三、规划目标
温州,沿海港 口城市,位于中国 东南部,瓯江下游 南岸,为中国浙江 省辖市,简称 “瓯”。

城市性质:我国东南 沿海重要的商贸、工 业、港口、旅游城市。

目标:将温州建设成 为国际性轻工城及我 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工 业、商贸、金融、港 口、旅游城市
经济情况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925.57亿元。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37366元,增长10.0%,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520美元。

主城区(3个):鹿城区、 龙湾区、瓯海区 县级市(2个):瑞安市、 乐清市 重点县镇(6个):永嘉、 洞头、平阳、苍南、文成、 泰顺
中心城市对外交通
中心城市道路交通
中心城市中期规划图
•用地发展方向 •开发原则 •住宅建设 •绿地建设
中心城市远景市布局结构

发展目标 远景温州成为更高一级区域的次中心,进 入国内一流城市行列,城市的可居性增加, 金融商贸业发达,在城市的管理和运营方 面成为国内的典范,创造“新的温州模 式”。

温州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温州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温州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自然和人文环境是一个城市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础。

温州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其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独特之处为城市的发展和吸引力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一、自然环境:温州处于浙江省的东南部沿海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

温州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处靠近东海和温州湾的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

这使得温州成为水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低估的支撑。

温州有丰富的山川地貌,如雁荡山、江心屿、瑶溪河等,景色秀丽,自然环境得以保持得相对完整。

这些山川地貌不仅为温州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为城市的气候和空气质量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

温州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如乌石江、江心屿等,这些河流和湖泊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灌溉水源,还丰富了城市景观。

温州的自然环境还保持着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在温州的山区和海域,有许多珍稀濒危的物种,如中华白海豚、白鹳、五色鸥等。

这些珍稀物种的存在既彰显了温州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温州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二、人文环境:与丰富的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是温州的悠久人文历史。

温州作为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温州是中国重要的侨乡之一。

几百年来,温州人在国内外形成了庞大的侨民群体,并形成了浓厚的侨乡文化氛围。

他们不仅在经济发展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温州人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学、诗词、戏曲等。

温州的侨乡文化丰富多样,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也为温州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回报。

温州是中国最早的市级文物单位之一。

古代温州是一个繁华而富饶的商业港口,留下了许多古迹和文化遗址。

如南宋时期的雁荡山石窟、状元洞;明代的根宫遗址、乌石温邱古村;清代的万峰湖、大南屿等等。

这些古迹和文化遗址见证了温州的历史沧桑和繁荣,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温州的人文环境也体现在其独特的社会风貌上。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行合理有序的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城镇发展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特制定《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第二条本规划是指导和调控温州市域城市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温州市域内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必须与本规划相协调。

本规划指导温州市域内城市(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规划依据本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3.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4.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标准》6. 《温州城镇体系规划大纲》7. 《关于进一步开展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通知》(浙江省建设厅浙建规[1998]108号文)第四条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温州市行政辖区范围。

第五条本规划的期限为1999~2020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1999~2010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以2010年为规划的重点。

第二章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和目标第六条城镇体系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温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思想为: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加强中心城市和小城市建设,加快小城镇改革步伐,形成结构合理、配套完善、功能明确、发展协调的城市格局,以加快温州市城市化发展,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素质。

2、温州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以规划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政策为向导,在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的前提下,优化小城市布局,控制一般建制镇发展,提高城镇的吸纳、辐射功能,促进人口、资金、资源的聚集,提高城市的规模档次,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支撑点的作用,以工业化推进现代化,以城市化来带动工业化的更快发展,使温州市的城镇发展适应跨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城市规划)温州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城市规划)温州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城市规划)温州城市总体规划⽂本⽬录第⼀章总则 (3)第⼆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三章温州都市区规划 (25)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34)第五章主城区城市结构与⽤地布局 (34)第六章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38)第七章主城区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 (40)第⼋章主城区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 (43)第九章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8)第⼗章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51)第⼗⼀章主城区城乡统⼀规划 (56)第⼗⼆章主城区给⽔⼯程规划 (58)第⼗三章主城区排⽔⼯程规划 (59)第⼗四章主城区电⼒⽹规划 (60)第⼗五章主城区邮政电信规划 (60)第⼗六章主城区燃⽓⼯程规划 (61)第⼗七章主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64)第⼗⼋章主城区⽣态保护规划 (65)第⼗九章主城区环境卫⽣规划 (66)第⼆⼗章主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66)第⼆⼗⼀章主城区城市开发强度控制 (68)1第⼆⼗⼆章主城区远景构想 (69)第⼆⼗三章规划实施措施 (70)附表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地平衡表 (72)第⼀章总则1.0.1条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温州市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指导性⽂件。

1.0.2条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需要控制的区域。

本次规划确定温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城区、瓯海区、龙湾区全范围, 加上98版总规中确定的瓯北⽚、七⾥⽚的范围,总⾯积为2703 km2,其中陆域⾯积为1400km2。

1.0.3条温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含开发区)均应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本规划。

1.0.4条本规划期限确定为:近期 2000~2005年中期 2006~2010年远期 2011—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1.0.5条本规划⾃国务院批准之⽇起,由温州市⼈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节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2.1.1条中⼼聚集,南北伸展:进⼀步强化市域中⼼城市的建设,提⾼对周边城镇与地区的经济辐射作⽤。

温州市灵昆的地理条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温州市灵昆的地理条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温州市灵昆的地理条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温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它坐落在东经11944'至12118',北纬2702'至2825'之间。

温州市总面积约为11,784平方公里,辖区分布在温州湾的两岸和东南沿海诸岛。

温州市是一个山区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复杂,既有海拔较高的丘陵山地,也有较低洼的平原和河流。

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为温州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遇。

温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季温和湿润。

全年的降水较为充沛,气候湿润。

这种气候条件为温州市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该地区的农林牧渔业发展蓬勃。

总的来说,温州市的地理条件独特而优越。

其地理位置使得温州市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开放的重要门户之一。

丰富的地形地貌和湿润的气候,为温州市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温州市地理条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山区的交通相对不便利等问题。

未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温州市的地理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介绍温州市灵昆的地理条件。

首先,我们将通过第二节“温州市的地理位置”来介绍温州市位于哪个地区及其周边地理环境。

我们将探讨温州市的经纬度坐标以及与临近城市、海洋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温州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其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将在第三节“温州市的地形地貌”中探讨温州市的地势起伏、地形特点以及地貌分布情况。

我们将解析温州市的山峦、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元素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并讨论这些地理条件与温州市的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关联。

接着,我们将在第四节“温州市的气候特点”中详细介绍温州市的气候类型、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

我们将探讨温州市的气候对当地农业、旅游业等行业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利弊。

最后,在第五节“结论”中,我们将总结温州市灵昆的地理条件对其发展的影响。

温州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温州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温州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引言本报告借助数据对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第一节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第二节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一、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三、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四、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温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一、温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温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温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温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温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温州市绿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11)一、温州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11)二、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温州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温州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温州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温州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4)表6: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温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温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温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温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温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温州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温州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11)表21:温州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温州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温州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第一节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温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31•【字号】浙政函〔2024〕39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浙政函〔2024〕39号温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批准《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规划》。

《规划》是温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建设长三角南部门户型都市区、浙南闽北区域中心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续写温州创新史。

二、筑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温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7.3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96.9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953.21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964.2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049倍以内。

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等管控,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协调布局,强化沿海发展走廊节点功能,积极融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

严格保护温瑞平原等耕地集中片区,深入实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合理布局农业、渔业生产空间。

锚定“山-江-海”整体保护基底,守护东部海洋和西部山林生态屏障,贯通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水系生态廊道,加强海岸带保护和修复。

简要概括温州的近几年发展情况

简要概括温州的近几年发展情况

简要概括温州的近几年发展情况1.引言1.1 概述温州市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

近几年来,温州市在经济、城市建设、教育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温州市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优化,积极推动工业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温州的制造业实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此外,温州市还注重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物流和旅游等领域,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扩大服务业的比重。

这些举措为温州市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在城市建设方面,温州市致力于推进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得到了更加重视,温州市不断完善城市规划,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发展潜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温州市加大了对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的投入,建设了一批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现代化设施,提高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温州市还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领域。

在教育方面,温州市加大了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投入,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素质。

在科技创新方面,温州市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并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促进了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推进。

总之,近几年来温州市在经济、城市建设、教育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这些发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政策的支持。

展望未来,温州市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温州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以及教育与科技三个方面来概述近几年来温州的发展情况。

具体而言,正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将分别介绍温州工业发展和服务业发展的情况。

在工业发展方面,我们将着重介绍温州市的传统产业的变化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温州城市经济及产业结构分析

温州城市经济及产业结构分析

1930.48亿元, 大行业,全年 压延加工业等十大行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产值合计3844.45 值3696.60亿元,
增长19.5%, 实现工业产值 业,全年实现工业产 工业等11个行业,全年 亿元,占工业总 占工业总产值比
占工业产值比 2401.82亿元, 值2742.98亿元,占 合计实现工业产值
(1)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侧面反应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提高。 (2)产业结构开始走向高级化,主要的经济部门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主导产业集群快速成长 (3)消费水平提高,越出衣食住的基本需要,奢侈品消费攀升。
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stage
一、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分析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stage
图表数据来自温州市政府统计公报 经本人整理
一、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分析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stage
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分析
消费资料产业
资本资料产业 其他产业
食品工业、鞋革工业、服装工业、眼镜工业、制笔工业、须刀工业、拉链工业、纽扣
工业、合成革工业等
00
锁具工业、船舶工业、汽车摩托车配件工业、阀泵工业、金融设备工业
印刷工业等
二、关联属性划分法
支柱产业
电气、鞋革、服装、汽摩配、泵阀
2015年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 540.26亿元,比上年增长7.0%,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9.5%
电气机械、鞋 电气、鞋革、 电气机械及器材、皮 电气机械及器材、皮革 电气机械及器材、 电气机械及器材、

温州简介介绍

温州简介介绍

文化特色
瓯越文化
温州是瓯越文化的发源地,这种 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了温州人民
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永嘉学派
宋代时期,永嘉学派在温州兴起, 主张“以利和义”,强调实用主义 ,这种思想对温州的经济和文化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州方言
温州话是汉语的一种方言,具有独 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是温州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
虽然农业在温州的经济中所占比 例不大,但温州的农业资源丰富 ,主要农产品有稻米、柑橘、茶 叶等。
知名企业与品牌
知名企业
温州有许多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如奥康、康奈、报喜鸟等,这些企业在各自的 领域内有着很高的市场份额。
知名品牌
温州有许多知名品牌,如奥康皮鞋、报喜鸟男装等,这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 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温州话
方言特点
温州话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方言,有着 自己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与普 通话有很大的差异。
语言历史
温州话有着悠久的历史,保留了许多 古代汉语的特点,是中国语言史上的 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03
经济与产业
经济发展概述
总体经济规模
温州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其 GDP和财政收入均位于浙江省前列。
THANKS
感谢观看
高等教育
温州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现有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等高 等教育机构。
高等教育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是一所医学类高等教育学府,拥有较强的医学 研究和教育实力。
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高等教育学府,拥有较为全面的学科 设置和较高的教育质量。
06
城市规划与未来发展
城市规划理念
生态优先
温州简介介绍

温州市瓯海分区规划--三溪片规划说明

温州市瓯海分区规划--三溪片规划说明

第一章前言1.1 瓯海区分区规划编制背景1.1.1. 温州市发展概况1.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历史上经济不甚发达。

2.改革开放后温州人锐意进取,创造了著名的“温州模式”,经济持续实现跳跃式增长。

3.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步,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中。

4.为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温州的产业升级提供物质条件和发展空间,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二次创业”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方向发展,温州进行了一系列大的举措,包括瓯海区的建设、区划调整等。

1.1.2 宏观经济背景1.进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问题3.农村城市化道路和人居环境问题4.城市化必要性、进程1.1.3 编制分区规划的背景1.瓯海区调整后面临着新的区位和发展条件2.瓯海区发展战略研究结论:强化中心、扩展两翼产业结构布局:相对集中,促成升级开发建设模式:绿色生态、有分散的集中、人居环境良好3.瓯海区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活跃;城镇蔓延,问题很多;土地资源缺乏;城镇规模偏小,重复建设严重,形不成地区中心等故需编制瓯海区分区规划。

1.2 瓯海区分区规划编制依据瓯海区分区规划以下列法律法规和基础资料为依据编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0—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00.124.温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01.075.温州市城市电网发展规划6.温州市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01.027.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简要本,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01.058.瓯海区1999年统计年鉴, 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编9. 瓯海区三溪片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997—2010)1.3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娄桥、潘桥、郭溪、瞿溪四镇,共42村,总面积约158.9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介绍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介绍

20xx
城镇体系规划 案例介绍
温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CHAPTER 1
温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温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温州市市况和发展概述
城市性质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 规划确定温州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不宜超过350万人。2020年温州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 规模为300平方公里 市域空间布局 1.市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2020年末温州市域总人口预计为980-105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0%左右 2.市域空间结构
温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温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 城市轨道:规划布局3条城市轨道,即M1线、M2线和M3
城市骨架道路:规划"环+放射+联络线"9条快速路,服 务组团间快速机动化联系,衔接对外交通干线、高速公 路出入口和主要综合交通枢纽,服务对外快速集散。规 划预留环岛南路快速路。主干路衔接主要交通集散中心 ,服务片区用地布局和交通联系,形成片区间贯通性良 好的骨架性主干路网络。西片和中片规划"五纵五横"骨 架性主干路,东片及瓯江口片规划"五纵四横"骨架性主 干路
温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东片:包括龙湾区茅竹岭以东 的部分和围填海区域。依托国 际空港和区域大通道,利用宝 贵的新增土地资源,发展科技 创新、新兴工业和新兴服务业 ,培育温州的国际化功能 瓯江口片:主要为洞头区。依托 海港,利用海岛资源,发展海洋 经济为主的临港产业和休闲旅游 业
温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1.温州中心城区 发展成为东南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商贸、港口城市,成为辐射浙南、闽北地 区的经济、金融、交通、、科技、信息中心和我国大区域商品物质重要集散地区之一。 高起点考虑产业发展定位,以中心城市建设和基础产业为重点,加快应用高新技术改造 传统特色产业,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和临海型工业,加速以商贸、金融、房 地产、展览、旅游和信息、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2. 鳌江流域经济区 以鳌江、龙港为龙头,带动昆阳、灵溪、金乡、钱库、萧江等城镇组成温州南部鳌江流 域经济区。继续加强工贸基础,发展专业市场,开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以印刷、编 织、机械等第二产业和以金融、贸易、房地产、文化、娱乐为主的第三产业 3. 山区半山区经济区

温州基本概况

温州基本概况

温州◎地理环境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

全境介于北纬27度03分-28度36分、东经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间。

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鹿城、龙湾和瓯海三个区)面积1187平方公里。

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

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

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

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螯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

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

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人民生活2010年,温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1元,增长11.3%;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015元,增长9.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416元,增长13.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8431元,增长17.7%。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5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3.01平方米。

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加快,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持续增加,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33.3辆,比上年增加1.3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12.8辆,比上年增加3.6辆。

全年缴存住房公积金39.53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2.22亿元。

全年经济适用房开工面积39.37万平方米,在建面积95.20万平方米。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62.57万人,比上年增加18.28万人。

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82万人,发放保障资金 2.19亿元。

◎综合实力2010年,温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后危机时代经济复苏的有利时机,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抓调整促转型、抓环境促发展、抓改革促活力、抓民生促和谐,全市经济运行在恢复中逐步趋向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主要目标基本完成,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民生工作进一步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永强分区说明书

永强分区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前提(一)规划背景《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中确定,温州城市未来的主导发展方向为“向东拓展”,永强片是城市今后的主要发展建设用地、温州的城市次中心、现代化的“沿海新城”和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受温州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温州市永强片片规划》,以期进一步细化城市总体规划中对永强片提出的基本思路与格局,指导城市新区的发展建设。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基准年为2000年,近期规划至2005年,远期规划至2020年。

(三)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西起茅竹岭和大罗山、北含灵昆岛、东抵海岸边、南至梅头镇,陆域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左右。

(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5)温州市有关经济发展计划和相关规划(五)规划原则1)贯彻和细化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基本思路与格局,对各项用地和设施做进一步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2)疏解老城职能,建设城市新区,节约土地资源。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自然景观资源,抑制有危害性的开发活动。

4)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

5)协调和安排开发建设的时序,增加实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第二章区域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永强片位于温州城区东部、龙湾区境内,西起茅竹岭和大罗山东缘,北含灵昆岛、与乐清市为界,东抵海岸边,南至梅头镇、与瑞安市为邻。

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左右。

包括永中镇、龙湾镇、瑶溪镇、龙水镇、天河镇、沙城镇、灵昆镇和梅头镇。

(二)历史沿革温州市始建于东晋太守元年(公元323年),至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素旷“东瓯名镇”,人才辈出,名胜古迹众多,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永强片宋置盐场称永嘉场,“永强”之名由“永场”演变而来。

明、清时,除今灵昆镇属玉环厅南乡二十都外,其余均属永嘉县华盖乡一、二、三、四都及膺符乡五都部分区域。

温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温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前言温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温州市市域范围内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本市市域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和有关土地利用的各区域规划和行业用地规划,均应遵守本规划。

(一)规划目的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对本市土地的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土地的需求;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保护生态环境;为加速本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缓和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规划任务1、结合温州市实际,制定1997—2010年的土地利用目标、任务和方针。

2、确定1997—2010年耕地总量的目标、布局和实施方案。

3、分解落实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指标;制定城、镇、村及其它非农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性要求,并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

4、确定土地利用的各用途分区及其相应的管制要求。

5、制定土地整理和土地开发、复垦规划。

6、制定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

(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3、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订和实施工作的通知》(国土(规)字[1997]100号)4、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工作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国土(规)字[1997]191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6、浙江省土地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订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土(规)字[1997]4号)7、温州市土地管理局《关于分解下发1997~2010年温州市土地利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温土发[1997]105号)8、《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9、温州市土地利用现状详查(1992年)及补充调查(1996年)10、温州市统计年鉴(1989—1997年)1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年)12、各部门用地情况调查及其规划13、土地后备资源及各专项用地调查(四)规划期限本次规划基础年为1997年,规划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十四年。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经济情况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925.57亿元。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37366元,增长10.0%,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520美元。

主城区(3个):鹿城区、 龙湾区、瓯海区 县级市(2个):瑞安市、 乐清市 重点县镇(6个):永嘉、 洞头、平阳、苍南、文成、 泰顺

包括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县行政辖区及瓯
北片、七里片总面积为1423.6平方公里。
都市区规模

人口规模 规划确定温州近期(2007年)城市人口为200万人左 右;中期(2012年)城市人口为225万人左右;远期 (2020年)城市人口不超过260万人。

用地规模 近期城市建设用地为179.26km2(人均89.63m2), 中期用地为206.5km2(人均91.78m2),远期用地为 259.71 km2 (人均99.89 m2)。
中心城市对外交通
中心城市道路交通
中心城市中期规划图
•用地发展方向 •开发原则 •住宅建设 •绿地建设
中心城市远景规划设想图
•产业发展 •用地发展方向 •城市布局结构

发展目标 远景温州成为更高一级区域的次中心,进 入国内一流城市行列,城市的可居性增加, 金融商贸业发达,在城市的管理和运营方 面成为国内的典范,创造“新的温州模 式”。
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 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 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 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 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曾经在全国流通一时。

人口情况 温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区,据公安户籍人口报 表显示,2011年末我市户籍人口为798.36万人,共 229.29万户。分户籍类别看,全市非农业人口171.34 万人,农业人口627.02万人,户籍口径的城镇化率为 2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资源布局 (1)景观资源① 温州市自然风景区温州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 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瑞安市乐清市文成县平阳县永嘉县苍南县泰顺县洞头县温州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9个,市级风景名胜区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8个。

具体见下表1-1:表1-1 温州市自然风景区②温州市内公园◎江心屿景区:江心屿旅游区是浙江温州AAAA级的旅游景点之一,俗称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向有“瓯江蓬莱”之称。

◎马鞍池公园:位于温州市区中心,公园占地面积12公顷,其中水面面积2.7公顷,是集天然水体、草坪、绿荫为主的市级综合性公园。

◎绣山公园(原大球山):位于温州市城市中心区,面积10公顷。

◎景山公园:位于温州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2.5公里,三面环城,占地3.7平方公里。

◎中山公园:位于鹿城区公园路东,市区繁华地段。

1930年旧温属六县集资修建,是温州最早建成的公园,占地面积5.47公顷。

中山公园已成为市民晨练和少年儿童游玩的好去处。

◎九山-松台公园:占地22.16公顷,由九山公园、松台山及松台广场组成,总面积42.6公顷。

(2)教育资源(大学、重点中学、重点小学)①大学温州市大学共六所: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广播电视大学六所高校。

现温州医学院、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普通高校已入迁高教园区(茶山镇),四所学校原学院路校区依旧保留用作成人教育。

②重点中学:鹿城区8所,瓯海区7所,龙湾区4所,具体如下表1-2:表1-2温州市重点中学分布表③重点小学鹿城区9所,瓯海区4所,龙湾区4所,具体如下表1-3:表1-3温州市示范小学分布表(3)医疗资源(市级重点医院)温州市区内市级重点医院共五家,基本上分布在市区中心位置,其具体分布见表1-4:表1-4 温州市市级医院分别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温州心血管病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4)交通资源以港口为龙头,高等级公路、铁路、航空综合配套的综合交通体系为载体,构建联络世界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成为连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闽东南经济区、赣东皖南国家级运输枢纽和全国重要的主枢纽港。

①公路温州的公路交通十分发达,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城市之一。

境内有国道3条(G010、G104、G330)计399公里,省道9条计553公里,以及遍布城乡的县乡道公路计4390多公里。

2003年甬台温高速公路乐清湖雾至苍南分水关段建成通车,实现省府提出全省“四小时交通圈”的目标,金丽温高速公路永鹿段已大部分建成,诸永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北段也已开始兴建,分别将于2007年底和2008年6月建成通车。

拥有6个长途汽车站,具体见下表1-5表1-5 温州长途汽车站②铁路从温州整个交通体系来看,铁路建设还相对滞后,金温铁路结束了温州没有铁路的历史,但是金温铁路技术标准低、运能小,远不能适应温州对外客货交流需要。

温州还是个铁路交通的末端城市,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建成以后,温州将成为国家铁路主干线上的枢纽城市,这对温州整个交通体系建设意义非常重大。

温州拥有2个火车站,分别是“温州火车站”和“温州西站”。

温州火车站位于车站大道的最北端,是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直属的一等客运站,是浙江省仅次于杭州站的第二大站。

车站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主站房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拥有近6.5万平方米的站前广场,现有7个站台10条股道。

温州西站为货运站。

③航空目前温州拥有一座国内二级民用机场——民航温州永强机场,原称温州机场,位于温州市东南瓯江口,离温州市区20公里。

机场净空良好,可满足B767、A300型以下飞机起降。

机场占地约2000亩,现有跑道长2400米、宽60米,国内、国际候机楼总面积近1.2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达7.3万平方米。

温州机场已与全国64个大中城市(包括香港澳门)架起了空中桥梁,航线拥有量居浙江省7个营运机场之首,有20多家航空公司及分公司在温州机场投入营运,其中东航山西分公司、国航浙江公司、海航山西公司在温设立了临时过夜基地,停场飞机共6架。

近年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在全国140多个机场排名前6-8位,成为全国同类机场中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机场之一。

④港口在港口建设方面,已基本形成集河口型、海岸型与岛屿型为一体和大中小泊位齐全的港口体系。

温州港已建起5个港区,500吨以上的泊位45个,其中1~5万吨级码头8个,5万吨级码头1个;直接航线20多条,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航运贸易来往;年港口吞吐量达1300多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10万标箱,是浙江省三大主港口之一。

但与宁波港相比、与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港口资源条件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离主枢纽港的距离相差较大。

(5)零售网络①百货、大卖场在《温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3—2020年)明确提出:“到2007年,大都市区范围内单体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百货商店或综合大型超市要达到20家”。

而现在,温州离这个数字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温州的大型百货有:开泰、时代广场、联合百货、动感前线;大型超市有:世纪联华南国店、大世界、好又多欧洲城店、家得福、易初莲花以及苏宁家电超市;即将开店的有兆丰、欧尚、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温州正迎来大型超市遍地开花的局面。

温州的零售业将形成以下局面:老城区将会以精品百货为主,需要高附加值的商品支撑较高的物业成本;新城区将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区域交通的便利和相对较低的物业适合微利的大型超市;乡镇和农村将以标准超市(1000到2000平方米)为主;在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将出现大量的便利店。

详细分布见图1-1。

图1-1 温州大型超市分布图②温州批发市场温州有着发达的民营经济,各种专业市场发展繁荣,目前温州专业市场有温州服装批发市场、温州小商品批发市场、温州饰品批发市场、温州文具批发市场、温州水产批发市场、温州水果批发市场、温州图书批发市场、温州皮鞋批发市场、温州玩具批发市场、温州建材市场等多十几个批发市场,分布在温州市各个角落。

③便利店网络便利店的布局已经成了市民生活节奏、消费水平和商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目前温州市市区的便利店数为100家左右,近两万市民才拥有一家便利店。

如果按照每50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计算,市区便利店的市场份额还有近300家的缺口。

与上海4500多家便利店,约每38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相比,温州便利店网络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

(6)消费娱乐①商业中心温州市主城区商业网点根据规划将分为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集镇)商业中心三个层级。

其中五马街商业街区和杨府山两个市级商业中心,欧洲城、西城区块等8个地块为规划中的区域商业中心,而社区(集镇)商业中心将设置上陡门社区、水心社区等14个。

●五马街商业区。

主要由五马街商业街发展而来,位于信河街以东、广场路以南、环城路以西、人民路以北的长条状区域以及大南路一带。

其中将在五马街设置2家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设施;大南路要设置2家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设施,同时预留足够的停车场地。

●杨府山商业区。

杨府山商业区是一个园林式购物中心,位于学院东路以北、江滨路以西、规划路以南、汤家桥路以东。

规划到2007年左右,该商业区将建设为占地200亩、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融百货、超市、专业店、餐饮酒家和娱乐健身中心等于一体。

远期该商业中心区营业面积要达到20万平方米。

②中高档酒店酒店是衡量一个地区商业与旅游业兴旺的标志。

旅游业的“井喷”,使得温州客房需求量日渐增加。

温州现有星级酒店78家,其中四星级12家,三星级38家,总客房数1万多间。

各家酒店平均客房出租率保持在70%左右,四星级以上酒店更是高达80%以上。

但高端酒店匮乏,尚无五星级酒店。

预计到2010年,温州将新建10到15家五星级酒店,其中,市区3到5家,各县(市、区)争取各建有1家。

目前在建或待评的“五星级”酒店已有5家。

包括:温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锦绣假日大酒店、阿外楼生态旅游度假大酒店以及万和豪生大酒店。

于2004年初完成改建的华侨饭店目前也进入了国家旅游局的评审阶段。

位于杨府山麓的温州香格里拉大酒店是温州目前服务行业中最大的外商独资项目,也是香格里拉集团在浙江省继杭州、宁波之后设立的第三家酒店。

据介绍,酒店一期投资4950万美元,由东京K.K.S.国际公司负责设计,占地5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拥有400间豪华客房。

2005年3月破土动工。

位于市区锦绣路和车站大道东北角的锦绣假日大酒店,占地7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总客房300多间。

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和审查,并进入招投标阶段,有望于2006年8月份正式动工。

位于高速公路南白象出口附近的阿外楼生态旅游度假大酒店,占地面积8.8万多平方米,拟投资6亿多元建设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酒店,目前已进场施工。

位于会展中心一期西侧的万和豪生大酒店,是由在全美50强企业酒店行业中排名第一的美国豪生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与中方共同投资建设。

酒店在国际会展中心宾馆的基础上改造,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达2亿多元。

目前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将于2006年底投入运营。

表1-6 温州市部分酒店表③餐饮街及酒吧街温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餐饮一条街,大部分都零星分布在各条商业街上。

温州高档餐饮主要集中在市区中心,并在大南门一带形成高档餐饮区。

小吃等基本集中在住宅区,如下吕浦的春辉路,黄老住宅区等。

江滨咖啡酒吧街是温州唯一一条酒吧街,其东起望江路解北段,西至郭公山,全长1800米左右,与江心屿隔江呼应。

自2002年欧蕾咖啡首家进驻以来,现已聚集了名典咖啡、欧蕾咖啡、COCO咖啡、波斯酒吧、官邸酒吧、绿茵阁、钻石年代、现代概念、夏奈和波特曼等20多家咖啡酒吧厅,是目前温州市酒吧咖啡文化气氛最为浓厚休闲场所。

2、城市规划(1)温州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从功能、产业、区位、形态等方面,将温州市未来概括为:“国际性轻工城、东方国际商港、区域经济龙头和活力山水名城”。

如果,再“重中取重”,可以概括成“具有温州文化特色的国际性轻工城、亚太商港、滨海山水文化名城”。

(2)“十一五”发展策略“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8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410亿元,年均增长15%;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0亿元,力争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达到5000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