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损害及预防(正式版)

合集下载

常见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

常见职业病的危害及预防
定期组织在岗员工健康检查
针对在岗员工,定期组织职业病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 病的早期症状和健康损害,避免病情恶化。
建立健康档案和跟踪机制
为每位员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其健康状况和职业病检查 结果;对存在健康问题的员工进行跟踪管理,提供必要的 医疗和康复支持。
09
个人角度:如何预防职业病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手腕部损伤
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者 进行重复性手工操作。
手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与预防
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 检查进行诊断,需与其他手腕部疾病进行 鉴别诊断。
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局部制动等方式 ,同时加强预防,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使 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备等。
改善通风与照明条件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空气流通,避免有害物质积聚;提供适宜 的照明,减少视觉疲劳和眼部疾病的发生。
降低噪音与振动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的噪音和振动水平,以减少对员工听力和 神经系统的损害。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岗位风险配备防护用品
针对不同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 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耳塞、安全帽等。
预防措施与建议
改善工作环境
调整工作姿势,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 的设备,减少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 情况。
加强锻炼与休息
定期进行全身性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和柔韧性;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 长时间连续工作。
提高安全意识
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 自我防护意识。
定期体检与筛查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潜在的职业病。
职业性哮喘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职 业史、临床表现以及肺功能检查等,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致喘物、 药物治疗以及哮喘管理等。

不同职业病的防护知识

不同职业病的防护知识

不同职业病的防护知识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工作所造成的对工作者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危害的疾病。

不同职业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因此,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重要的。

以下是针对一些常见职业病的防护知识,帮助职场人士维护自身的健康。

1. 肺病在许多职业中,工作者会长时间接触一些有害的粉尘、气体或化学物质,容易患上肺病。

例如,矿工、焊工、农民和油漆工等要注意以下防护措施:- 佩戴合适的防护口罩,如N95口罩,以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物质;- 使用抽风设备和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使用防护手套和其他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通过X光和其他检查方式及早发现潜在的肺病问题。

2. 噪音性聋噪音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

例如,建筑工人、机械操作工和航空工作人员等高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需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佩戴耳塞或耳罩,有效减少噪音的进入;- 远离噪音源,尽量减少在高噪音环境下工作的时间;-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聋听问题。

3. 职业皮肤病长时间接触刺激性物质可能导致职业皮肤病,如湿疹、皮肤过敏等。

以下是一些防护建议:- 使用合适的防护手套和防护服,减少皮肤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定期洗手,避免有害物质残留在皮肤上;- 使用温和的皮肤清洁产品,不使用刺激性或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产品;- 在工作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通风,减少有害物质对皮肤的刺激。

4. 职业性疲劳长时间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职业性疲劳。

以下是一些防护建议:-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素质;- 学会放松自己,使用各种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寻求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以减轻工作压力。

5. 职业性应激综合征长时间的心理应激和高压工作环境可能导致职业性应激综合征。

以下是一些防护建议:- 学会管理时间和任务,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法,如参加心理咨询、学习放松技巧等;-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避免不必要的工作冲突和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 化学因素:某化工企业中,存在着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毒性气体等。

这些物质可能会通过吸入、接触、吞食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对人体的呼吸系统、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2. 物理因素:某些化工企业中,还存在一些物理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如噪声、震动、高温、低温等。

长期暴露于这些物理因素下,会对人体造成听力损失、神经系统损害、皮肤烫伤等危害。

3. 生物因素:某些化工企业中,可能存在一些生物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生物因素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如职业性肺结核、职业性肝炎等。

1. 科学管理:通过加强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和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明确职业病防治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 工艺改进:对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采取替代或改进工艺的方式,降低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3.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对于有接触有害物质的岗位,要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4. 健康监护: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档案,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身体的损害,进行预防和治疗。

5. 职业卫生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增强职业病防治意识。

6. 加强清洁和通风:对于存在有害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要加强清洁和通风工作,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7. 定期检测和监测:对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测,确保有害物质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8. 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建立职业病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对可能发生事故和职业病的情况进行预警和应对,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害。

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但通过科学管理、工艺改进、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加强清洁和通风、定期检测和监测、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危害。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在不同的行业中,不同的职业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各行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行业和主要职业病,以及它们的防护范文。

1. 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噪声聋、振动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采取有效的尘肺病防护措施。

对于施工现场的尘埃、石棉等有害物质,应该使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防尘面罩、防尘服等,同时也要进行定期清洁和通风,减少尘埃的产生。

其次,要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建筑现场,噪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用防噪音的设备和措施,如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耳罩,对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等,以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此外,还需要针对振动病进行预防。

振动病是由长期受到振动刺激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使用振动工具时,应该采取缓冲措施,如使用防震手套、减振垫等,降低对手部的振动刺激。

2.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化学中毒、皮肤疾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做好防护用具的使用。

对于接触有害化学品的工人,应该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要加强化学品管理。

对于有害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化学品的科学使用,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病问题。

3. 社区服务行业在社区服务行业,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工作性疾病、职业失聪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社区服务行业,工作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我们应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工作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行业主要职业病是指某一行业或工种从事特定的劳动活动所导致的工人患病情况。

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接下来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

1. 矿山行业:主要职业病:矽肺病、尘肺病、噪声性聋等。

矽肺病和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矿石、矿石粉尘等引起的肺部疾病。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加强通风设施、使用湿法作业等。

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导致的耳聋,防护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作业。

2. 建筑行业:主要职业病: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坠落伤害等。

建筑工人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易患尘肺病,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使用湿法作业、加强通风设施等。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接触或吸入有刺激性或有毒性物质引起的皮肤病,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坠落伤害是指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坠落事故,防护方法包括使用安全带、安装安全护栏等。

3. 化工行业:主要职业病:中毒、烧伤、爆炸等。

化工工人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易导致中毒。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护面具、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烧伤和爆炸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设施失效导致的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安全设备等。

4. 电子行业:主要职业病: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静电引起的火灾等。

电子行业工人长期处于电离辐射环境下,易受到辐射伤害。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辐射防护衣、使用防护眼镜等。

静电引起的火灾是由于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静电消除设施、使用防静电材料等。

5. 农业行业:主要职业病:农药中毒、机械伤害等。

农业工人经常接触到农药,易受到农药中毒的危害。

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农药、穿戴防护服装等。

机械伤害是由于农业机械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穿戴安全防护装备等。

总结起来,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但有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适用于多个行业,如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控制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自己总结)汇总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自己总结)汇总
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口唇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化学性眼部灼伤 1、慢性阻塞性肺病 2、支气管哮喘 3、慢性间质性肺病 4、支气管扩张
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害肝、脾和中枢神经系统。吸入高浓度可有麻醉作用,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胸闷、气急、站立不稳等,严重时意识不清。
肝功能异
肝血管肉瘤,也可引起指端溶骨症。 职业性慢性氯乙烯中毒、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1、慢性肝炎 2、类风湿关节炎
煤工尘肺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1、活动性肺结核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 3、慢性间质性肺病 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长期吸入石棉粉尘可引起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石棉肺,主要症状是咳嗽和呼吸困难。石棉纤维在肺中沉积亦可导致肺
石棉肺、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1、活动性肺结核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 3、慢性间质性肺病 4、伴肺功能损害的
呼吸困难。吸入高浓度可立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 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2、伴肺功能损害的呼吸系统疾病 3、器质性心脏病
职业性慢性磷中毒 1、慢性牙周炎、牙本质病变(不包括龋齿) 2、下颌骨疾病
健康危害 法定职业病 职业禁忌证
、慢性肝炎
、慢性肾炎
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刺激皮肤、黏膜。表现为流泪、咽痛、呛咳、胸闷、气急,重者呼
慢性中毒者长期少量接触邻位三
可出现与急性中毒相同的
———— ————————
臭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对眼结膜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引起支气管
4㎎/m3)可引起肺水肿,
0.4㎎/m3)即能引起视力降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 1. α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2. 严重的鼻咽喉慢性疾病;
健康危害 法定职业病 职业禁忌证

锻造企业职业危害与预防(4篇)

锻造企业职业危害与预防(4篇)

锻造企业职业危害与预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锻造行业在我国的重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锻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危害,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

因此,锻造企业必须认真对待职业危害的预防,加强管理和技术手段,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锻造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伤害:锻造过程需要使用各种机床和设备,如锤床、模具等。

工人操作这些机械设备时,如果不小心可能会发生机械伤害,如手指夹伤、断指等。

2. 物理因素:在锻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振动、高温、高压等物理因素。

长期暴露在这些物理因素下,会对工人的听力、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3. 化学因素:锻造过程中,使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化学品可能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等造成损害。

特别是金属蒸气、有机溶剂等有毒物质,对工人的健康危害更加明显。

4. 粉尘和有害气体:锻造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焊烟、烟雾等都会对工人的呼吸道、眼睛等造成刺激和伤害。

针对以上职业危害,锻造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避免机械伤害。

2. 安全防护设备: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尘口罩等,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和物理因素的机会。

3. 控制噪音和振动:采取隔音措施、更换低噪音设备等措施,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员工的影响。

同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护工人的听力和神经系统健康。

4. 合理使用化学品:选择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化学品,定期更换和清洗润滑剂、冷却剂等,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同时,为员工提供齐全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5. 改善工作环境:改善锻造车间的通风设施,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定期清理车间内的粉尘、烟雾等有害物质,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6. 加强管理与监督:设置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危害的评估、预防与监督。

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档案,记录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和工人的健康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职业危害问题。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范本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范本

职业危害防治基础知识范本一、引言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伤害或威胁。

职业危害的存在是由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需要在工作场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职业危害防治的基础知识。

二、职业危害的类型1. 物理危害物理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对劳动者身体产生直接伤害的物质或因素。

常见的物理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

噪声可以引起听力损伤,振动可以导致骨骼和肌肉疾病,辐射可以对人体的细胞造成损伤。

2. 化学危害化学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对劳动者身体产生的损害。

常见的化学危害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进入人体,对呼吸系统、皮肤、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

3. 生物危害生物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或生物因素对劳动者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情况。

常见的生物危害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这些生物危害可以引起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

4. 精神危害精神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对劳动者心理健康造成威胁的因素。

常见的精神危害包括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劳动者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三、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1. 预防原则预防职业危害的根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即在工作环境设计、劳动组织、个体防护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通过消除或减少危害源,降低危害的暴露程度,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2. 掌握危害源了解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源是预防职业危害的第一步。

需要对工作场所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危害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明确危害源的特点和可能对劳动者造成的伤害。

3. 优化工作环境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可以减少危害源对劳动者的影响。

例如,对噪声进行隔音处理,加装振动减震设备,优化照明条件等。

职业健康宣传材料常见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

职业健康宣传材料常见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

职业健康宣传材料常见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亲爱的大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职业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让大家对职业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的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方法。

希望通过这份宣传材料,能够为大家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些帮助。

物理因素是指空气温度、噪音、辐射、震动等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中暑、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而高噪音环境则会造成听力损害、睡眠障碍等。

辐射和震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应对这些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在高温环境下,我们应该注意控制室内温度、增加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之下。

对于高噪音工作环境,要戴上适当的耳塞或耳罩,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对于辐射和震动,我们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选择安全可靠的办法来减少危害。

化学因素是指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氨气回收工人易患硫磺酸烟雾中毒,农药生产人员易受到农药的毒害等。

长期接触这些有毒化学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为了预防化学有害因素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毒性,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面具等。

其次,在操作化学品时,应确保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到肺部。

生物因素是指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医护人员易受到病原菌和疾病传播的威胁,农业从业者易感染寄生虫等。

接触这些生物因素会引发传染病,损害人体健康。

为了防止生物因素的危害,我们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

同时,我们需要加强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健康检测。

心理因素是指工作中的压力、紧张和冲突等因素对人体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心理因素的危害,我们需要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保持积极的心态。

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休闲活动、参与运动、与亲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工作压力。

常见职业危害的类别及防护

常见职业危害的类别及防护

常见职业危害的类别及防护1. 物理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物理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气候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噪声:戴耳塞或耳罩;远离噪声来源;安装隔音设备。

- 震动:使用减震器材或黑胶隔振垫;改善工作条件,如增加提供个人护具等。

- 辐射:使用屏蔽设备,如铅板或防护屏;远离辐射源;减少辐射暴露时间。

- 气候:穿戴适宜的防护服装;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充足的饮水和休息时间。

2. 化学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化学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有毒气体、蒸气、粉尘、溶剂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有毒气体和蒸气:保持通风良好;佩戴呼吸器具;避免长时间暴露。

- 粉尘:使用排尘设备,如排尘罩;佩戴口罩或防尘面具;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 溶剂:使用低挥发性溶剂;减少接触面积;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3. 生物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生物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细菌、病毒等: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定期消毒工作区域;遵循个人卫生习惯。

- 真菌:保持工作环境干燥和清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定期检查空气质量。

- 寄生虫:使用虫媒防护装备,如防蚊网、防蜱衣;清理工作区域,避免滋生虫害。

4. 人因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人因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人体姿势不良、长时间待机、劳动强度过大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人体姿势不良: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椅;定期休息和做适宜的体操活动;学习正确的工作姿势。

- 长时间待机:定期休息和活动;进行体能训练,增强耐力;分配合理的工作时间。

- 劳动强度过大:采用合理的工作工艺和工具;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避免超负荷工作;关注员工的身体状况。

5. 心理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心理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不良、工作不满意等。

矿山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矿山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矿山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一、前言随着矿山行业的快速发展,矿山职业危害因素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要确保矿工的安全,必须分析和预防矿山职业危害因素。

本文将介绍矿山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对矿工的影响,以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二、矿山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1. 粉尘污染在采煤、掘进作业中,矿山中会产生大量的尘土,这些粉尘和煤矸石中的杂质会对矿工的呼吸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特别是长期接触粉尘容易引起矽肺病和尘肺病。

2. 噪声污染矿山中存在很多噪音污染源,例如钻车声、工作机械声、爆破声等。

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下会导致聋哑、失眠、抑郁、神经衰弱等症状。

3. 化学危害矿井中存在一些危险有毒化学物质,例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瓦斯等,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下会导致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的严重损伤甚至死亡。

4. 瓦斯危险矿井中存在可燃性气体、瓦斯,这些气体的积聚会引起爆炸事故,严重威胁矿工的安全。

5. 热害矿山中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特别是在深井矿山中,气温高、湿度大,矿工的体温升高,出汗增多,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引起体温过高,导致中暑、骏马病等热害疾病。

6. 物理危害矿井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物理危害因素,例如地震、山体滑坡、火灾、坍塌、挤压等,这些因素都会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

三、对矿工的影响矿山职业危害因素直接威胁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无论是粉尘污染、噪声污染还是热害、化学危害、瓦斯危险等,都会对矿工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长期暴露于这些危害环境下,矿工的职业病发病率会大大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会随之加剧。

在某些情况下,危害因素还会引起矿难、爆炸等严重意外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矿山重大经济损失。

四、防范措施为了预防矿山职业危害因素对矿工的影响,必须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具体的防范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 采取有效的清洁措施在矿山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清洁措施,及时清理产生的灰尘和粉尘,避免粉尘和尘土直接进入矿工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不同职业病的防护知识范文(二篇)

不同职业病的防护知识范文(二篇)

不同职业病的防护知识范文职业病是在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某种有害因素所致的一类疾病。

根据有害因素的性质,职业病可分为尘肺病、化学中毒、放射性疾病、噪声聋、振动病等多种类型。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不同职业对应的防护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各类职业病的防护知识。

一、尘肺病的防护知识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含硅尘、石棉尘及金属尘等尘埃颗粒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

尘肺病的防护措施如下:1.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控制尘埃的生成和扩散。

2.员工必须佩戴专业的防尘口罩,并定期更换滤芯。

3.对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员工,应暂时调离高尘环境。

4.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

5.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洗脸、洗头发,尽量减少尘埃的沉积。

二、化学中毒的防护知识化学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化学物质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

化学中毒的防护措施如下:1.工作场所应有清晰的警示标志,明确标识有毒化学品的存放位置。

2.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3.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工作区。

4.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加强职业病宣教,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放射性疾病的防护知识放射性疾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

放射性疾病的防护措施如下:1.工作场所应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如建立辐射防护屏障、穿戴防护服等。

2.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辐射防护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定期检查辐射源的密封状态,确保无泄漏。

4.定期进行辐射监测,及时发现辐射超标情况。

5.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好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

四、噪声聋的防护知识噪声聋是由于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

噪声聋的防护措施如下:1.工作场所应采取隔声、吸声等措施,降低噪声的传播和暴露。

2.员工必须佩戴适当的防噪耳塞或耳罩。

3.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损失。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4、风 即通风。包括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通风装臵。 5、护 即加强个人防护和增强体质。 6、管 即加强防尘工作的技术管理。 7、教 即做好防尘工作的宣传教育。 8、查 即加强对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
三、 毒物及其控制



一般来说,凡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 物质称为毒物。 (一)、工业毒物的分类 1、按照工业毒物的来源分类 1)原料和生产辅助材料:原料本身就 是有毒物质,例如,油漆中的溶剂(苯及 同系物),压铸铅字用的铅。
三、 毒物及其控制



3)硫化氢(H2S):主要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 4)氯气(Cl2):慢性中毒可引起慢 性支气管炎、肺功能减退,接触0.5-1h亦 有生命危险。 5)光气(COCl2) 6)二氧化氮(NO2)
三、 毒物及其控制 (五)、影响工业毒物危害人体的因素 1、化学结构的影响 2、理化特性的影响 3、毒物的相加作用 4、生产环境状况的影响 5、个人体质差别。
安全培训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一、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职业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 的不良因素 , 这些职业危害给从业人员 带来各种职业病 . 许多职业病严重损害 从业人员的健康及劳动能力 , 其治疗和 康复费用昂贵 , 给从业人员 , 用人单位 , 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一、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一)、职业有害因素的主要种类
二、 粉尘及其控制
工艺上的防尘措施包括从工艺方法上和从工艺布臵上两 个方面。 1、工艺方法上的防尘措施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2、工艺布臵上的防尘措施 1)从通风角度考虑 2)从隔离角度考虑 3)从工艺流程角度考虑
二、 粉尘及其控制 3、湿式作业
对工件或原料加入适量的水份使之湿润 后进行操作,防止粉尘的飞扬,称为湿式 作业。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标准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标准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产生的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工作者健康、引起职业病的因素。

根据危害因素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方式,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一、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空气污染、噪声、震动、光照强度和电离辐射等,直接对工作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常见的物理因素包括:1.1空气污染:如尘埃、有害气体等,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造成危害;1.2噪声: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中,会导致听力受损、心血管系统疾病等;1.3震动:震动会对人体骨骼、血液循环、内脏器官等产生损害;1.4光照强度:强光照射对眼睛和皮肤产生不良影响;1.5电离辐射:如放射线,对人体组织和细胞造成损害。

二、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对工作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损害。

常见的化学因素包括:2.1有毒气体:如氨气、硫酸、硝酸等,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危害;2.2有毒有害粉尘:如石棉、煤尘、铅尘等,对呼吸系统、皮肤等产生危害;2.3有毒有害液体:如重金属溶液、酸碱等,对皮肤、消化系统等产生危害;2.4有毒有害固体:如重金属、农药等,对皮肤、呼吸系统等产生危害;2.5急性、慢性中毒物质:如有机溶剂、酒精、毒药等,对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等产生危害。

三、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生物毒素等对工作者健康产生威胁的因素。

常见的生物因素包括:3.1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等途径感染人体,导致传染性疾病;3.2生物毒素:如霉菌毒素、蛇毒等,通过吸入、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四、人因因素人因因素是指由于个体的工作姿势、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对工作者健康产生的影响。

常见的人因因素包括:4.1工作姿势不当: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疾病;4.2工作强度过大或过小:工作强度大会导致疲劳、神经衰弱,工作强度小会导致肌肉无力等;4.3工作时间长:长时间连续工作会导致疲劳、心理压力等。

#最新职业危害告知牌(标准版)

#最新职业危害告知牌(标准版)

中核二四四川第一项目管理部
职业危害告知牌台帐
二〇一四年
职业危害告知牌<噪声)
1 / 14
职业危害告知牌<电焊烟尘)
2 / 14
3 / 14
职业病危害告知<有害气体中毒)
禁止烟火
职业病危害告知<当心弧光)
4 / 14
职业病危害告知<高温)
5 / 14
职业病危害告知<一氧化碳)
6 / 14
急救部门:应急电话: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手传振动)
7 / 14
火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粉尘)
8 / 14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电离辐射)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氧气)
9 / 14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苯等有毒气体)
10 / 14
急救电话:12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高温)
11 / 14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二氧化碳)
12 / 14
注意通风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乙炔)
13 / 14
14 / 14。

职业劳动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危害及预防文档讲课文档

职业劳动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危害及预防文档讲课文档
职业劳动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危害及预防文档
现在一页,总共三十七页。
第二章 职业劳动过程中的不良 因素危害及预防
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影响因素:
职业种类、劳动强度、作业姿势、轮班工作、自身个体差异等 因素,还有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和适应等。
有害因素:劳动负荷过大、作业时间过长、劳动制度或分配 不合理及环境条件太差,以至人体不能适应或耐受时,造成生理 和心理过度紧张,从而使作业能力下降,甚至损害健康。
现在四页,总共三十七页。
现在五页,总共三十七页。
第一节 劳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
2. 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
劳动时人体所需的氧量取决于劳动强度,强度越大,需氧量也越多。 人劳动1min所需要的氧量称为氧需。血液在lmin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 称氧上限,成年人的氧上限一般不超过3L,有锻炼者可超过4L。氧需 和实际供氧量之差称为氧债。 3. 作业的能消耗量与劳动强度分级 (1)中等强度作业该类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氧上限,即在稳定状态下进 行的作业。 (2)大强度作业 是指氧需超过氧上限,即在氧债大量蓄积的条件下进 行的作业。
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句话都不敢说,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现在十四页,总共三十七页。
• 孙老师您好!我是一位在高压力下工作的职业人士,工作节奏 快、持续度高,也非常认真负责,我在目前的公司已经持续三 四年以上每天8点以后下班,有时会熬夜,周末也经常在加班写 报告,一个一个项目持续性很高。(我需要支持很多人来完成 项目,他们的能力有一定差距,所以我需要给他们很多支持, 甚至需要很细致地辅导他们的工作)。我感到紧张情绪越发加 重,无法缓解!我最近在办公室一旦听到一些同事在电话上和 其他人沟通工作进展,特别是一些说话比较中气十足,声音比 较大的同事,会感到一种紧张和压迫的工作情绪,好像我自己 的精力都被这些声音吸走了一样,同时非常烦躁。我甚至听到 键盘敲击的声音也会很心烦意乱,非常容易被这些负面情绪干 扰!我前一阵尝试过休假,但是看来效果不太好!最近一些其 他生活和家庭的事情,也有家人给我施压,我感到有一种逃避 感!很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防护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防护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防护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有哪些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分别可分为哪几类?答:职业病危害因素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按性质分类、按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1 化学因素,包括(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等.2 物理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χ线. γ线.3 生物因素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作业人员或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二)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粉尘类. 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化学物质类.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十大类.最后要说明的一点: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是职业病目录中唯一由于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引起的职业病.生产性毒物二、生产性毒物的定义?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统称为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或引起免疫功能或其他生理功能改变,因而使人易患病或促使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有的毒物具有局部刺激,致敏及腐蚀作用,有的还可致肿瘤,致畸胎及诱发遗传变异等作用.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所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三、毒物在生产过程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毒物在生产过程中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同一化学物质在不同行业或不同生产环节显现出不同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原料如制造氯乙烯所用的乙烯和氯;制造颜料蓄电池所用的铅.2. 中间产品(中间体) 如制造苯胺时,硝基苯是中间体.3. 辅助材料如橡胶行业用苯及汽油作溶剂;生产乙醛时用汞作催化剂.4. 成品如农药厂生产的对硫磷.乐果5. 副产品或废弃物如炼焦时产生的煤焦油.沥青;含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粘胶纤维厂.制革厂等产生的硫化氢;冶炼中产生的二氧化硫.6. 夹杂物如某些金属.酸中夹杂的砷.7. 其他生产性毒物可以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的形式出现.如磷化?遇湿自然分解产生磷化氢;聚氯乙稀塑料制品加热到160-170℃时分解产生氯化氢;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消防时,四氯化碳与明火或灼热金属物体接触时氧化生成光气.三、毒物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形态有哪些?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 液体气体或气溶胶的形态存在,其对人体的危害以空气污染为主1. 固体如氰化钠. 对硝基氯苯.2. 液体如苯. 汽油等有机溶剂以上两种形态存在的生产性毒物,如果不挥发,又不经皮进入,较安全.3. 气体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由化工厂管道. 容器或反应器逸出的氯化氢. 氰化氢. 二氧化硫. 氯气等.4. 蒸汽固体升华. 液体蒸发或挥发时形成蒸汽.凡沸点低.蒸汽压大的物质都易形成蒸汽. 对液态物质加热. 搅拌. 喷雾. 通气及超声处理时可加速挥发;暴露面积大也能促进挥发.如喷漆作业中的苯. 汽油. 醋酸酯类等的蒸汽.5. 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作粉尘,其粒子大小多在0.1-10μ.6. 烟尘为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的固体微粒.某些金属熔融时所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或氧化形成烟,如熔炼铅时产生的铅烟,熔铜铸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 有机物质加热或燃烧时也可产生烟,如农药熏蒸剂燃烧时产生的烟.7. 雾为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由于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洒而形成的.如喷洒农药时的药雾;喷漆时的漆雾;电镀铬时的铬酸雾;金属酸洗时的硫酸雾.粉尘. 烟及雾统称为气溶胶. 注意,就同一种生产性毒物而言,其存在的形态常不是单一的. 固定不变的.四、生产性毒物接触机会有哪些?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一些操作或生产环节可能接触到毒物.1. 原料开采与提炼. 开采过程中可形成粉尘(如锰矿中的锰尘),逸散出蒸汽(如汞矿);冶炼过程中可产生大量蒸汽或烟(如炼铅).2. 材料搬运与储藏. 固态材料产生的粉尘可吸入或经皮进入(如有机汞农药);液态材料可因包装渗漏而经皮进入(如苯的氨基. 硝基化合物);储存气态毒物的钢瓶泄漏(如氯气)而经呼吸道进入.3. 材料加工及准备固体材料的粉碎. 研磨. 过筛. 配料及拌料时可有粉尘发生.液态有毒物质的分装可沾染皮肤. 衣服.4. 加料. 固态原料的手工加料可导致粉尘飞扬;液态原料的手工加料时可有蒸汽逸出;污染操作者的身体和地面,并可成为二次毒原.5. 化学反应某些化学反应如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可发生意外事故;如产热或产气的反应如进行的太快可发生冒锅或冲料,使物料喷出反应釜;易燃性物质反应过激,控制不当可发生爆炸.化学反应过程中可释出有毒气体,有的可同时带出有害雾滴.利用回收的废料作原料,或原料本身不纯,反应过程中可能有夹杂物逸出.6. 完成操作指完成反应后的操作.成品. 中间体或残余物料的出料时,可放出有害蒸汽;如物料是固态,有时工人须进入反应釜内操作.物料输送管道或出料口发生堵塞,工人进行处理时接触情况更严重.对成品进行离心处理时可有雾滴甩出.成品的结晶过程有时须用有机溶剂而有蒸汽逸出.成品的粉碎. 烘干. 包装. 分装过程中,由于物态和理化特性不同,可有粉尘飞扬,或有毒蒸汽逸出,或污染皮肤与衣服.7. 辅助操作. 采取样品. 检修设备. 搬运废料等过程可有气体逸出,或有液体逸出而污染双手或体表等.8. 生产中应用. 如在农业生产中喷洒杀虫剂,喷漆中使用苯作稀释剂,开矿时掘进作业使用炸药爆破.9. 其他. 有些作业虽未使用有毒物质,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接触到毒物而发生中毒.如进入地窖. 矿井下废巷道或清除化粪池时可发生硫化氢中毒;修船作业气割旧船体时接触铅烟;检修带汞设备可致汞中毒;用氧乙炔焊接或切割聚四氟乙烯配件可接触氟塑料热解物.五、职业中毒防护的技术措施有哪些?职业中毒的病因是职业环境中的生产性毒物,因此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 根除毒物. 可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如用无汞仪表代替有汞仪表,使用苯作溶剂或稀释剂的油漆,其稀料改为二甲苯等.但替代物不能影响产品质量.2. 降低毒物浓度减少人体接触毒物水平,以保障接触者的健康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其中心环节是加强技术革新和通风排毒措施,将环境空气中毒物浓度控制在容许浓度以下.(1) 技术革新:对生产有毒物质的作业,原则上采取密闭生产,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尽量采取遥控和程序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操作者接触毒物的机会. (2) 通风排毒:在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局部通风排毒系统,将毒物排出.最常用的局部通风排毒装置有排毒柜. 排毒罩及槽边吸风等,应根据生产工艺和毒物的理化性质发生源及生产设备的不同特点而选择合适的排毒装置,使工作场所有毒物质的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的要求.3. 工艺建筑布局: 生产工序的布局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有毒物逸散的作业应根据毒物的毒性浓度和接触人数等,对作业区实行区分隔离,以免产生叠加影响.有害物质发生源,应布置在下风侧;如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放散有毒气体的生产工艺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 可产生有毒粉尘飞扬的厂房,应防止尘毒二次飞扬.4. 个体防护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辅助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包括呼吸防护器.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和皮肤防护用品等.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应注意其防护特性和效能.在使用时,应对使用者加以培训;平时经常保持良好的维护,才能很好发挥效用.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还应设置必要的卫生设施,对能经皮吸收或局部作用危害大的毒物还应配备皮肤和眼睛的冲洗设施.5. 职业卫生服务 .应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和监督;对接触有毒物质的人群实施健康监护,认真做好上岗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芳香早期的健康损害,并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生产性粉尘六、生产性粉尘定义?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3415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损害及预防(正式版)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损害及预防(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生产性毒物1.对于生产性毒物有哪些接触机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操作或生产环节有接触到毒物,例如原材料的开采与提炼,加料和出料;成品的处理、包装;材料的加工、搬运、储藏;化学反应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而引起冒锅和冲料,储存气态化学物钢瓶的泄漏,作业人员进入反应釜出料和清釜,物料输送管道或出料口发生堵塞,废料的处理和回收,化学物的采样和分析,设备的保养、检修等。

此外,有些作业虽未应用有毒物质,但在一定条件下亦有机会接触到毒物,甚至引起中毒。

例如,在有机物堆积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地窖、矿井下的废巷、化粪池、腌菜池等)作业接触硫化氢,含砷矿渣的酸化或加水处理时接触砷化氢而致急性中毒者常见文献报告。

2.生产性毒物有哪些健康危害?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则会逐渐蓄积于体内,这种蓄积作用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当毒物的蓄积部位与其靶器官一致时,则易发生慢性中毒,例如有机汞化合物蓄积于脑组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非其毒作用靶器官的蓄积部位则称为该毒物的“储存库”,如铅蓄积于骨骼内。

储存库内的毒物处于相对无活性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属保护机制,对毒性危害起缓冲作用。

但在某些条件下,如感染、服用酸性药物等,体内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库内的毒物可释放入血液,有可能诱发或加重毒性反应。

有些毒物因其代谢迅速,停止接触后,体内的含量很快降低,难以检出;但反复接触,因损伤蓄积,仍可引起慢性中毒。

例如反复接触低浓度有机磷农药,由于每次接触所致的胆碱酯酶活力轻微抑制的叠加作用,最终引起酶活性明显抑制,而呈现所谓的功能蓄积。

3.生产性毒物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职业中毒的病因是职业环境中的生产性毒物,故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控制或尽可能减少毒物对职工的危害。

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做好“前期预防”。

具体控制措施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根除毒物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可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例如用硅整流器代替汞整流器,用无汞仪表代替汞仪表,使用苯作为溶剂或稀释剂的油漆,其稀料改为二甲苯等。

但替代物不能影响产品质量,并需经毒理学评价,其实际危害性较小方可应用。

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毒原料时,应强化通风排毒措施,实行特殊管理。

降低毒物浓度减少人体接触毒物水平,以保证不对接触者产生明显健康危害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

其中心环节是加强技术革新和通风排毒措施,将环境中毒物浓度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

技术革新:对生产有毒物质的作业,原则上应尽可能采取密闭生产,清楚毒物逸散的条件。

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尽可能采取遥控或程序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操作者接触毒物的机会。

通风排毒:在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如密闭不严或条件不许可,仍有毒物逸散入作业环境空气中时,应采用局部通风排毒系统,将毒物排出。

其中最常用的为局部抽出式通风。

工艺、建筑布局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有毒物逸散的作业,应根据毒物的毒性、浓度和接触人数等对作业区实行区分隔离,以免产生叠加影响。

有害物质发生源,应布置在下风侧;如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放散有毒气体的生产工艺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

对容易积存或被吸附的毒物如汞,可产生有毒粉尘飞扬的厂房,建筑物结构表面应符合有关卫生要求,防止沾积尘毒及二次飞扬。

个体防护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辅助措施。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呼吸防护器、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和皮肤防护用品等。

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应注意其防护特性和效能。

在使用时,应对使用者加以培训;平时经常保持良好的维护,才能很好发挥效用。

职业卫生服务健全的职业卫生服务在预防职业中毒中极为重要,职业卫生人员除积极参与以上工作外,应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和监督;对接触有毒物质的人群实施健康监护,认真做好上岗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发现早期的健康损害,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生产性粉尘1.对于生产性粉尘有哪些暴露机会?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机械铸造工业中原材料破碎、配料、清砂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处理加工、包装物品等生产过程。

凡防尘措施不够完善,均可能有大量粉尘外逸,污染生产环境。

2.生产性粉尘有什么健康危害?所有不溶或难溶的粉尘对身体都是有害的,生产性粉尘根据其理化特性和作用特点不同,可引起不同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尘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一类疾病。

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铁等)吸入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纤维性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危害,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无进展,X线胸片阴影可逐渐消退。

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吸入棉、亚麻、大麻等粉尘可引起棉尘症;吸入被霉菌、细菌或血清蛋白污染的有机粉尘可引起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吸入聚氯乙烯、人造纤维粉尘可引起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呼吸系统肿瘤:石棉、放射性矿物、镍、铬、砷等粉尘均可致肺部肿瘤。

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2.局部作用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粘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液腺分泌增加,阻留更多粉尘,久之酿成肥大性病变,然后由于粘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足,终造成萎缩性病变,呼吸道抵御能力下降。

体表长期接触粉尘还可导致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

金属磨料可引起角膜损伤、浑浊。

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3.中毒作用吸入铅、砷、锰等粉尘可在呼吸道粘膜很快溶解吸收,导致中毒。

3.对于生产性粉尘有哪些预防控制措施?粉尘危害非常普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尤其发展中国家为甚,全世界大约近上亿劳动者接触粉尘危害。

我国情况并不乐观,尘肺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必须采取强有力和效果明显的措施。

法律措施立法和执法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旨在防止粉尘危害、保护工人健康的法令和条例。

195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办法》、《矿山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暂行办法》;1987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和经过修订的《粉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使尘肺防治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管理轨道;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强调职业危害的宏观控制和企业法人与劳动者的责任、权利、义务,将控制职业危害的责任赋予企业的每一个人,是促进企业搞好尘肺防治工作的法律保证;尤其是20xx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方针,明确分清用人单位、劳动者和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责任,对从宏观到微观控制粉尘危害、防治尘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1979年卫生部颁发的《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36-79中对9种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作了规定,1983年-1996年又增加了40项粉尘卫生标准,总共达49项。

20xx年4月8日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规定的粉尘标准为47项,包括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两项指标,其中13项又分为总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石棉又分为总尘和纤维浓度。

技术措施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最根本的措施。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如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措施避免工人接触粉尘;采用风力运输、负压吸砂等措施减少粉尘外溢;用含石英低、危害较小的石灰石代替石英砂作为铸型材料。

湿式作业为一种相对经济又简单实用的防、降尘措施,在考虑湿式作业时,需考虑喷雾水滴大小与捕捉尘粒能力间的关系,提高效率,节约用水,并注意水的再利用,避免污染水源。

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方法。

如采用密闭尘源和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溢。

抽出的含尘空气在经除尘装置处理后排出大气。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时,可佩戴防尘护具作为辅助防护措施。

效果较好的有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适用于粉尘浓度高的环境。

在粉尘浓度低的环境可佩戴防尘口罩。

我国在控制粉尘危害、预防尘肺发生方面,结合国情做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工作,在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将上述防、降尘措施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对我国控制粉尘危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高温作业1.高温的职业接触机会有哪些?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

这些生产场所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

印染、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常达90%以上。

夏季的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直接辐射作用外,还受到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

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虽较高温车间为低,但其作用的时间较长,加之中午前后气温较高,形成高温与热辐射的联合作业环境。

2.高温作业对健康有些什么危害?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但是如果温度过高,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中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