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里的故事》绘本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班级:大班课题:《粽子里的故事》教学目标:通过听讲、动手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培育幼儿口语表达本领和思维本领,理解小故事中的道理,懂得珍惜食物和节省资源的紧要性。

一、活动准备:1.主题图片:粽子图片3张,为三个不同颜色的粽子图片。

2.幼儿玩具:玩具厨具、不同颜色的粘土、颜色笔等。

3.食品呈现:生粽子、糯米粉、红枣、枸杞、豆沙等食材。

二、课前准备:1.老师提前准备好讲解材料、主题图片。

2.布置好教室课堂,摆放好需要用到的物品。

3.老师要呈现生粽子、糯米粉、红枣、枸杞、豆沙等食材,并介绍粽子的历史传说。

三、活动过程:1.集体讨论(1)老师出示三个不同颜色的粽子图片,询问幼儿对粽子的了解和感受。

(2)幼儿自由发表看法,老师激励幼儿提出问题和不同想法,并把不同颜色的粽子调配给幼儿自由探究。

2.玩具角色扮演(1)老师带领幼儿利用玩具厨具进行角色扮演,激励幼儿尝试制作小粽子或小饺子等。

(2)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话题,例如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等,营造愉悦的气氛。

3.手工制作(1)老师引导幼儿制作粘土粽子,自由组合不同颜色的粽子图案。

(2)老师在表扬幼儿的同时,可以对贴心的同伴进行点赞和表扬。

4.小故事赏识(1)老师依据幼儿个体阅读本领,选择《粽子里的故事》等儿童故事。

(2)老师可以依据幼儿的表现,引导幼儿参加其中,激励幼儿表达本身的想法,并从故事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理。

四、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很高的喜好,通过玩具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幼儿们能够尽情发挥本身的想象和制造力,释放本身的个性和情感。

但是,在赏识小故事时,部分幼儿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幼儿关注力的培育。

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活动的结合,让幼儿学会了珍惜食物和节省资源,同时也更好地呈现了幼儿的个性和才能。

大班绘本《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及

大班绘本《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及

大班绘本《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及PPT一、教学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2. 通过观察绘本图片,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绘本《粽子里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端午节的传说,讲述了屈原投江救国的故事,以及人们为了纪念他而制作粽子的习俗。

2. 绘本插图精美,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好奇心。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含绘本《粽子里的故事》的图片和文字。

2. 粽子:准备一些真实的粽子,让幼儿观察和品尝。

3. 画纸、画笔:用于幼儿绘画粽子。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端午节的传统音乐,引导幼儿进入课堂氛围。

2. 讲述故事:利用PPT课件,逐页展示绘本图片,并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讨论:故事讲完后,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4. 观察粽子:展示真实的粽子,让幼儿观察粽子的外形、颜色和味道,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粽子的特点。

5. 绘画粽子:给幼儿发放画纸和画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力,绘制属于自己的粽子。

6. 结束:通过总结课堂内容,让幼儿加深对端午节和粽子的认识,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绘画粽子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端午节和粽子的认识和兴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制作粽子:准备粽子制作的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粽子,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

2. 粽子品尝会:组织一个粽子品尝会,让幼儿品尝不同口味的粽子,培养他们的美食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绘本《粽子里的故事》:用于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通过绘本图片和文字,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故事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年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年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年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粽子的来历和传统故事。

2.能辨认粽叶、糯米、绿豆和肉的图片。

3.能模仿老师讲述故事的节奏和语调。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粽子的故事情节。

2.辨认粽叶、糯米、绿豆和肉的图片。

三、教学准备
1.粽叶、糯米、绿豆、肉等实物或图片。

2.《粽子里的故事》故事文本。

3.老师准备的讲述故事PPT或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展示粽叶、糯米、绿豆和肉的图片,让孩子们猜测这些食物会被用来做什么? 引导学生猜测故事主题。

2. 正式教学
1.讲述《粽子里的故事》。

2.引导学生辨认故事中提到的食物。

3.提问学生,粽子里的绿豆代表着什么?糯米代表着什么?
3. 拓展
1.组织学生角色扮演《粽子里的故事》中的角色。

2.提倡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粽子图画。

4. 归纳总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当天的故事,并总结粽子的做法和象征意义。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故事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专注度、理解程度等。

2.通过角色扮演和绘画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画一幅粽子的图画,并写几句话配图。

七、延伸活动
组织学生一起制作真实的粽子,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八、反思
1.故事讲述是否生动引人?
2.学生是否理解了粽子的故事和象征意义?
3.是否需要结合更多互动资料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粽子文化?教案结束。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教案标题:粽子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统粽子的起源和制作过程。

2. 探讨粽子文化与传统节日的关系。

3. 启发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陈述粽子与端午节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粽子的了解和兴趣。

二、呈现(10分钟)
1. 展示一份粽子图片,让学生观察。

2. 指导学生描述粽子的外观和特点。

三、探索(15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研究粽子的起源、历史背景和传统制作方法。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理解(15分钟)
1. 老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成果,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补充。

2. 学生提问:学生针对粽子的相关问题提问,老师给予回答。

五、总结(5分钟)
1. 引导学生总结粽子的起源和制作过程。

2. 引导学生感受粽子文化与传统节日的关联。

六、展望(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和保护传统粽子文化。

教学方法:
1. 群体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研究粽子的起源和制作过程。

2. 提问与回答:学生提问,老师及时回答解惑。

教学资源:
1. 粽子图片
2. 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资料
评估方法:
学生小组呈现、学生提问和回答评估。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珍惜亲情,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二、活动准备1. 粽子、艾叶等端午节相关物品实物或图片。

2. 故事课件或纸质故事书。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粽子、艾叶等物品,引导幼儿谈论端午节的相关习俗。

2. 讲故事:教师讲述《粽子里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3. 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粽子里的秘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 创作: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如绘画、彩泥等。

5. 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享意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端午节期间带领幼儿参与包粽子等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让其他幼儿欣赏和学习。

3. 教学活动:开展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如唱歌、跳舞、手工制作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故事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幼儿聆听。

2. 在创作环节,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鼓励每个幼儿发挥自己的特长。

3. 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4.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波动,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七、教学资源推荐1. 《粽子里的故事》课件或纸质故事书。

2. 端午节相关歌曲、舞蹈、手工制作等教学资源。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八、活动步骤分解1. 导入:展示粽子、艾叶等物品,引导幼儿谈论端午节习俗。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3篇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3篇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识别和发音中文拼音字母“z”,并认读汉字“粽子”;2. 听懂、理解课文《粽子里的故事》;3. 学会运用词语“粽子”、“马上”、“惊喜”等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汉字“米”和“粽子”的读音和写法。

2. 新课呈现:播放课文《粽子里的故事》的录音,让学生先完整地听一遍,了解课文的大意。

3. 听力理解:根据录音内容,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词汇学习:教授新词汇“马上”、“惊喜”的意思和发音,并与学生一起读和写这些词汇。

5. 句型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课文里的句子,进行几个简单的对话练习。

6.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个小练习,通过口语交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7. 小结:总结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8. 拓展活动:使用课外材料,让学生自由绘制插图或写下自己对《粽子里的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9.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对发音和理解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学习兴趣不够高,表现出较为被动的态度。

可能是因为教学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互动和趣味性的活动。

下次可以通过更多的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气氛。

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发音上还存在困难,因此在下一堂课中,需要在发音练习上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例如通过情境模仿和口语练习等方式,保证他们能够准确地发音。

另外,还需要将语言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总之,要提高教学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更多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精选3篇(二)科目:科学年级:大班(3-4岁)教案教学目标:1. 给幼儿提供了解种子成长及其旅行过程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图书《粽子里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相关传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2.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讨论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教学流程:
1. 导入(5分钟)
- 利用问题或图片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和兴趣,如:“你知道端午节是什么节日吗?知道为什么叫‘粽子节’吗?”
- 学生回答后,引入故事《粽子里的故事》并提出预测问题,如:“你认为故事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情节?”
- 学生独立阅读《粽子里的故事》;
- 小组分享学生的观点和分析。

- 老师讲解端午节的起源和相关传统,如龙舟比赛、吃粽子和挂艾叶等;
- 引导学生讨论端午节的意义和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 学生分组,分别选取一个端午节传统习俗进行创作,如编写一首端午节歌曲、绘制粽子制作图解等;
-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相互欣赏和评价。

- 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对端午节的新认识和感受;
- 提供拓展阅读材料或活动,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端午节和其他传统节日。

评估方式:
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创作展示。

教学资源:
2. 端午节相关的图片或资料
3. 创作材料和工具,如纸张、颜料、笔等。

大班绘本《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及PPT

大班绘本《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及PPT

应彩云:大班绘本——《粽子里的故事》教案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PPT课件、粽子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有好玩的,也有好吃的,你们愿意跟着我吗?2、PPT(粽子)这是什么?(粽子)你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的?你吃过什么馅的粽子?3、今天的粽子里包的是什么呢?有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

二、讲述故事故事:.在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小房子。

小房子里住着一个老奶奶,老奶奶看见过许多事情,所以心里有了许多故事。

可是,不幸的是,有一天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

可是后来病好了以后,老奶奶就不能大声的讲故事了。

问:奶奶是怎么做的呢?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所以老奶奶就来到河边采来青青的叶子,回到家用了白白的米。

老奶奶就用青青的叶子和白白的米包粽子,每包一个粽子,都要在里头讲一个故事。

——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来吃,谁会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老奶奶包好了粽子,森林里的动物朋友们都来了,他们都想吃粽子,讲故事。

问:可是,老奶奶会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小鸟吃了粽子,小鸟的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鸟扑棱地讲不出故事)小猴吃了粽子,小猴的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窜上窜下地讲不出故事)小兔等等那么请谁呢?——引出请小朋友吃粽子讲故事故事:小女孩来到森林里采蘑菇。

走着,她来到了森林小屋前.奶奶站在门口,笑眯眯地朝她招手,好像在朝她说:来吧,请你吃粽子。

吃了粽子可以讲故事。

小女孩坐在那吃粽子,吃了一个又一个粽子,肚子里有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她就把故事讲给奶奶和小动物们听,老奶奶一边听一边点头,小动物们个个着了迷。

可是,小女孩觉得这还不够,她要把这些故事讲给幼儿园的小伙伴们听。

于是她告别了森林里的奶奶和小动物们,回自己的幼儿园去了。

小松鼠、小狐狸、小百灵、小白兔和小猴子唱着歌儿来送小姑娘,那歌儿也是故事哟!三.你们的奶奶有没有讲故事给你们听呢?。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优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优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教案《12篇(优选)》含反思第1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活动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活动过程:一、回忆经验并导入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

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看看讲讲故事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播放PPT,欣赏故事)1、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谁就会讲故事了)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 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T: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着急,怎么办?还能请谁来帮忙呢?☆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

3、倾听、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T:(出示PPT8):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她在干什么?(PPT9):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们的邀请成功了么?(PPT10、11):小动物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T:小姑娘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我们继续听故事。

(倾听故事结尾)三、做游戏吃粽子T:老奶奶不但请小动物、小姑娘吃粽子,还要请我们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个游戏(藏在粽子里):1、打开粽子一,游戏:听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食品粽子;2.听懂故事并理解其中的道理;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能力;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5.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内容1.“粽子里的故事”绘本、干粽叶、粘米粉、棉线、蛋黄、咸肉、红枣等材料;2.与粽子相关的常识介绍及端午节的由来;3.讲授“粽子里的故事”;4.操作制作手工粽子,展示和食用。

教学方法1.故事阅读法;2.操作性学习法;3.观察、想象与表达法;4.合作学习法。

教学流程活动1:绘本共读1.教师向幼儿展示绘本《粽子里的故事》并翻阅前言介绍粽子及端午节的由来;2.教师边读边解释绘本中的生词和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3.幼儿跟读故事中的文字,加深对故事的理解;4.针对故事中的道德教育主题,启发幼儿讨论问题。

活动2:制作手工粽子1.教师将干粽叶、粘米粉等材料摆放在课桌或操作区域,让幼儿拿取;2.教师示范用粘米粉和适量水混合成粽子馅、揉捏包裹粽子的方法;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洗手后开始操刀包粽子;4.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制作出个性化的粽子。

活动3:分享和品尝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所制作的手工粽子,一起观察、品味;2.让幼儿说出自己粽子的食材和特点,之后回顾活动过程,感受到共创的愉悦;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有序地享用美食,同时强调粽子蕴含的文化寓意。

反思1.活动设计应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多给予关注和帮助;2.缺乏充分的动员和引导,有些幼儿在活动中表现不够积极主动;3.粽子制作流程过于繁琐,需要更加具体化,让幼儿理解每个步骤的意义和方法;4.活动的时长有些过长,可能会让幼儿疲累和失去耐心,需要有所调整。

总结此次课堂通过《粽子里的故事》的阅读和手工制作粽子,既满足了幼儿的创造欲望,又切实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节日文化认知水平。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习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习俗,了解粽子制作的原料和过程。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粽子里的故事》2. 粽子实物或图片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音乐《端午节》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引导幼儿谈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聆听故事《粽子里的故事》。

3. 讨论故事: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内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环节: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制作粽子作品。

5. 展示作品: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幼儿了解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与幼儿一起制作粽子。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营造节日氛围。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粽子店,让幼儿体验卖粽子的乐趣。

五、活动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是否到位?2. 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如何,是否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3. 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是否得到提升?4. 针对本次活动,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七、活动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谈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粽子里的故事》,引导幼儿观看并聆听故事。

3. 讨论故事: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内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环节: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制作粽子作品。

5. 展示作品: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敬长辈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过程。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粽子、图片、视频、端午节相关故事书籍。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粽子,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外观,激发幼儿对端午节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粽子里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过程。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4.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包粽子的手工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2. 观察幼儿在手工活动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传统节日的热爱程度。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作能力和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一起包粽子,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2. 参观实地:组织幼儿参观粽子生产厂家,了解粽子从制作到成品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

3.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八、家园共育建议:1. 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2. 家长可以在家引导幼儿了解更多的端午节习俗,如佩戴香囊、挂艾叶等。

3. 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粽子,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九、教学内容安排:1. 第1周:导入端午节,讲述《粽子里的故事》。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中班幼儿,旨在通过《粽子里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学习、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2. 教学目标•认识并学习故事《粽子里的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叙述故事的大致内容。

•通过故事情节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

•鼓励幼儿参与故事情节的角色扮演,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为了做好本次教学活动的准备工作,我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粽子里的故事》的故事书或故事卡片•布制的粽子模型•幼儿用的绘图纸和彩笔•粽叶、糯米和包裹粽子的线等真实材料三、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1. 导入活动(15分钟)•与幼儿一起回顾前几天学习过的故事情节,唤起幼儿对故事情节的记忆。

2. 学习故事情节(30分钟)•首先,向幼儿展示《粽子里的故事》的故事书或故事卡片,并用简单的语言朗读故事梗概。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介绍《粽子里的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一些问题,例如:你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他们在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3. 角色扮演活动(30分钟)•准备一个布制的粽子模型,并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粘贴在模型上。

让幼儿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4. 制作粽子活动(30分钟)•准备好真实的粽叶、糯米、包裹粽子的线等材料,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制作粽子。

•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问,例如:你想把粽子里包什么馅?为什么?5. 故事续写活动(15分钟)•提供绘图纸和彩笔,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继续故事的写作。

•孩子们可以用绘画和简单的图文描述,完成对故事的续写。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观察到幼儿对故事《粽子里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表达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教案:粽子里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粽子是中国传统美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绘本《粽子里的故事》的阅读与讨论。

2. 端午节习俗的了解和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了解端午节习俗。

2. 难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绘本的感受,培养阅读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粽子里的故事》及相关图片。

2. 准备端午节的相关材料,如粽子、艾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粽子图片,引起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端午节的意义。

2. 阅读绘本《粽子里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端午节的其他习俗,如赛龙舟、挂艾叶等。

4. 实践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粽子,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表达自己对绘本和端午节的认识,总结课堂所学。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端午节习俗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讨论和表达时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收集幼儿在课堂上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调查其他地区的端午节习俗,了解地域差异。

2.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端午节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体验。

八、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九、教学资源1. 绘本《粽子里的故事》电子版,方便幼儿在家阅读。

2. 端午节相关视频资料,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端午节习俗。

3. 粽子制作教程,指导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家庭作业。

十、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绘本《粽子里的故事》和端午节习俗。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教案:粽子里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听说能力。

3.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粽子的起源和传说故事。

2.相关词汇和表达。

三、教学步骤:引入:1.师生对话: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学生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

2.导入新课:展示粽子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猜测关于粽子的信息,如粽子是什么,粽子什么时候吃,为什么要吃粽子等。

讲解:1.教师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让学生了解粽子的来历和文化背景。

2.教师课堂讲解相关词汇和表达,如竹叶、糯米、馅料等,讲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并让学生跟读和记忆。

活动一:阅读理解1.教师分发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材料的内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二:粽子制作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学生观察粽子的颜色、形状、材料等,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粽子要用竹叶包裹。

2.学生分组制作粽子,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粽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活动三:粽子品尝1.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粽子放在一起,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尝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制作的经验和感受。

2.让学生尝试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粽子,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品味。

结语:1.教师总结本次教学,让学生回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2.鼓励学生在家中实践所学的知识,尝试制作更多粽子。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听取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理解程度。

3.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五、教学资源:1.粽子的图片和实物。

2.阅读材料和相关词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和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1活动内容及进程一、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晰连贯的表达。

重点: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晰连贯的表达。

难点: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二、活动预备课件、粽子三、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今日杨老师给小伴侣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来看看,故事是关于谁的?〔出示幻灯片〕〔幼儿看图说图上都有谁〕松鼠、狐狸、小兔子、小鸟、小姑娘,对,还有粽子,必需有粽子。

〔出示粽子图片〕2.小结:孩子们,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粽子的故事》。

〔出示课题〕3.师:小伴侣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粽子?〔师:对,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吃粽子的日子。

〕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呢?〔请幼儿自由发言——有肉的、蜜枣的等等,不过孩子们,如今的粽子里面会包各种各样的东西,味道也有各种各样对吗?〕4.师: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粽子的故事》吧。

〔二〕观赏故事1.分段听故事,观看PPT〔在树林里,有一间小屋,小屋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她已经不能大声地讲故事。

〕师:这位奶奶有个特别大的本事是什么?师:可奶奶不能说话了,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幼儿商量〕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听故事,观看PPT〔于是,老奶奶就来到河边采了青青的叶子——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了,它们都想吃粽子、讲故事。

〕师:奶奶是怎么做的呢?奶奶是用什么来包粽子的?师小结: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师:粽子做好了,谁过来想吃粽子、讲故事?〔小动物图片〕 3.幼儿说了之后,师小结:小鸟是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立刻有了故事,可小鸟叽叽叽讲不出故事。

还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小松鼠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立刻有了故事,可是它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还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小猴是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猴子窜上窜下地讲不出故事。

粽子里故事教案5篇

粽子里故事教案5篇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5篇新学期开头前,为了做好充分的预备,老师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了,凭借预备好教案,能够更好地依照实际状态对教学进程必要分析,下面是范文社我为您共享的粽子里的故事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篇1一、作品赏析(一)内容简介住在树林里的老奶奶为小伴侣们找到了很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慧的老奶奶把故事一个个全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了……(二)主题分析通过叙述老奶奶把故事包进粽子里,然后再查找吃了会讲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经受,引发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妙憧憬,同时激发起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

(三)情节分析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谁呢?一位躺在床上、头上敷着毛巾的老奶奶进入了小读者的视线: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读者是否很担忧呢?拄着拐杖的老奶奶消失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叶子做什么呢?小动物们都来吃包着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不同小动物的叫声肯定引起了孩子们的爱好,也引发了焦虑:松鼠、狐狸、百灵鸟……它们不会说话!于是小动物们找到了会说话的小姑娘,并动脑筋把她带到了老奶奶家,小读者的焦虑此时可以放下一半了。

看,小姑娘吃了香喷喷的粽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小读者肯定也很想听听吧! (四)角色分析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体、自自的头发、围着围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画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爱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

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消失大都是笑眯眯、可爱的样子,温存的性格一览无余。

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个小动物的眉毛纠结、嘴角下垂,显露出它们的苦恼。

小姑娘惊慌、惊异、快乐的表情变化,正是她对“粽子里的故事”从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五)图画分析1.画面构图、颜色画面的颜色光明,大片黄黄的、橘色的暖色基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暖和、祥和的气息,凸显了故事的主题。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粽子里的故事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粽子里的故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粽子里的故事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在体验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3只粽子。

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粽子,引出故事《粽子里的故事》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味道的?(豆沙、肉、蛋黄)小结:原来粽子里面可以包各种各样的馅儿,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吃粽子呢?2.简单讲述粽子的来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要吃粽子。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大家要记住哦。

3.我这个粽子和你们吃的可不一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粽子里的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1.分段观看PPT,欣赏故事。

(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

)师:这位老奶奶有个非常大的本领是什么?可老奶奶现在不能说话了,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讨论)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继续欣赏故事(老奶奶采来一把箬叶--谁就能讲出有趣的故事来。

)师:老奶奶是怎么做的?小结: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粽子包好了,谁会来吃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吧。

3.松鼠图片师: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老奶奶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猜)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吱吱吱"的讲不出来。

4.狐狸图片师: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讲不出来。

5.创编故事。

师:你还想请谁来吃粽子?(如"我请小兔子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师:小兔子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是小兔子不会讲故事,只会一个劲地跳来跳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读写绘——续写故事
授课教师课题名称《粽子里的故事》
授课地点二(4)教室授课时间2019 年 10月30日周三教学内容讲绘本、画绘本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教学目标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课前准备PPT准备、《粽子里的故事》
教学活动设计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按照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出故事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有好
玩的,也有好吃的,你们愿意跟着我吗?
2.PPT(粽子)这是什么?(粽子)你吃
(学生各抒己见)
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的?
你吃过什么馅的粽子?
3.今天的粽子里包的是什么呢?有一个
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

二、讲述故事
故事:在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小房子。

小房子里住着一个老奶奶,老奶奶看见过许多
事情,所以心里有了许多故事。

可是,不幸的
是,有一天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

可是后
来病好了以后,老奶奶就不能大声的讲故事
了。

问:奶奶是怎么做的呢?
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
子,谁就能讲故事。

所以老奶奶就来到河边采来青青的
叶子,回到家用了白白的米。

老奶奶就用青青
(学生想象要合理、大胆。

)的叶子和白白的米包粽子,每包一个粽子,都
要在里头讲一个故事。

——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来吃,谁会
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老奶奶包好了粽子,森林里的动物朋友们
都来了,他们都想吃粽子,讲故事。

问:可是,老奶奶会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
小鸟吃了粽子,小鸟的肚子里也有了故
事,可是小鸟扑棱扑棱地讲不出故事)
小猴吃了粽子,小猴的肚子里也有了故
事,可是小猴窜上窜下地讲不出故事)
小兔等等
那么请谁呢?——引出请小朋友吃粽子讲故

故事:小女孩来到森林里采蘑菇。

走着走着,她来到了森林小屋前. 奶奶站在门口,笑眯眯地朝她招手,好像在朝她说:来吧,请你吃粽子。

吃了粽子可以讲故事。

小女孩坐在那吃粽子,吃了一个又一个粽子,肚子里有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她就把故事讲给奶奶和小动物们听,老奶奶一边听一边点头,小动物们个个着了迷。

可是,小女孩觉得这还不够,她要把这些故事讲给幼儿园的小伙伴们听。

于是她告别了森林里的奶奶和小动物们,回自己的幼儿园去了。

小松鼠、小狐狸、小百灵、小白兔和小猴子唱着歌儿来送小姑娘,那歌儿也是故事哟!
三、你们的奶奶有没有讲故事给你们听呢?
讲了什么故事呢,说一说,画一画。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