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 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时训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合集下载

(精编)部编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分层测评

(精编)部编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分层测评

第6课北宋的政治1.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陈桥镇是宋太祖黄袍加身之地。

与此地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玄武门之变B.陈桥兵变C.大泽乡起义D.淝水之战2.宋太祖取代哪一朝代的统治,建立北宋( )A.唐朝B.后梁C.后周D.北汉3.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

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统治者( )A.实行养兵政策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D.控制对军队的调动4.下列不属于...北宋初期,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的是( )A.派文臣做地方知州B.设置通判C.设置转运使D.削弱相权5.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往往担任这一要职的人,都是皇帝的肱股之臣。

宋太祖时对丞相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B.废除丞相C.扩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D.把宰相一分为三6.判断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改正。

(1)960年,赵匡胤改国号为宋,以洛阳为都城。

错误: ;改正:。

(2)宋太宗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措施,解除了石守信等将领的兵权。

错误: ;改正: 。

(3)北宋在地方设节度使,从而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错误: ;改正: 。

1.“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

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刘邦B.李渊C.赵匡胤D.杨坚2.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 )A.外戚夺权B.权臣代政C.武将兵变D.君主禅位3.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 )A.北方B.全国C.西南和西北地区D.中原和南方地区4.北宋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主要实行的措施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武夫悍将……有其甲兵”C.“兵无常帅,帅无常师”D.“制其钱谷,收其精兵”★5.秦汉时期,丞相一职多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C.丞相权力不断被削弱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6.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①秦始皇实行郡县制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④北宋设立转运使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 同步测试带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 同步测试带答案

第6课北宋的政治1.(2019·安徽蚌埠期末)《剑桥插图中国史》一书中写道:“太祖原是后周的殿前禁军统领,禁军不愿听命于7岁的皇帝,遂拥立他为帝。

”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A.阿保机建立辽B.赵匡胤建立北宋C.阿骨打建立金D.元昊建立西夏2.宋太祖与他的后继者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D) A.北方地区B.东南沿海C.西域地区D.中原和南方3.(2019·河北廊坊期中)唐太宗善于纳谏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相同目的是(A) A.巩固统治B.休兵息战C.重用文臣D.防止割据4.(2019·北京期中)造成北宋“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宋朝(D) A.实行正副宰相制度B.调兵权与统兵权的分离C.改革发展科举制度D.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5.(2019·江西宜春期中)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而采取的措施是(C)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B.分割相权C.在地方设转运使D.在地方设通判6.(2019·江苏仪征期中)余秋雨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宋朝被誉为“文人的天堂”、中国古代“最美好的时代”。

宋朝被形容为“文人的天堂”的原因是(B)A.宋朝文学作品多B.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宋朝文人数量多D.宋朝人对文学十分热爱7.(2019·安徽蚌埠期末)重文轻武是宋朝的一项国家政策。

下列可以体现这一政策特点的是(B)①缩减军费开支②文官主持军务③武将作战要有“阵图”④增加科举取士名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下列与科举制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C)A.创立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B.开创进士科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9.(2019·湖北监利期末)《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儿童启蒙读物,是北宋初年一个书生编撰的。

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其中为首的是“赵”姓。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第6课 北宋的政治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第6课 北宋的政治
7.(2019年山东青岛)《中国通史》中记载:“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武将专权 D.重文轻武
8.(2018·山东聊城)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3. 宋太祖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 分解宰相权力
B.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C. 分散知州权力
D. 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同时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借以分知州的权力。分解宰相权力的是在宰相下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的是在地方设置转运使。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措施是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与分权无关。故选C。
A. 分化事权 B. 减少数量 C. 限制自由 D. 使用亲信
3. 宋太祖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 分解宰相权力 B.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C. 分散知州权力 D. 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4.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文轻武政策 C. 重武轻文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D. 镇压黄巢起义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故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是镇压黄巢起义.故此题选D。
13.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
①防止和杜绝了唐末五代以来武将跋扈和兵移政变局面的出现

新人教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时作业(含答案)

新人教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时作业(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建立和统一( 1 )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他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 2 )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加强中央集权( 1 )措施( 2 )作用: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知识点2 重文轻武的政策3.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4.措施( 1 )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 2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5.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这一歇后语指的历史事件是( B )A.杯酒释兵权B.陈桥兵变C.安史之乱D.五代更替2.北宋初期用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 D )A.北方B.全国C.西南和西北地区D.中原和南方地区3.为了防止出现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加强皇权,宋太祖采取了( A )①设宰相多人、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②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③设置通判④设置转运使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如果某同学想了解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列词语不能入选的是( C )A.削弱相权B.三年一换C.守外虚内D.设置转运使知识点2 重文轻武的政策5.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下列不属于其表现的是( A )A.定期换防,兵不识将B.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C.文臣统兵,主持军务D.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6.宋真宗《劝学诗》中宣扬“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体现了宋代统治阶级重视( A )A.营造科举入仕风气B.改进农业生产技术C.提高建筑工艺水平D.改善民生,以德治国7.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练习题(含答案)
重文抑武或重文轻武是宋朝建立后的国策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权建立了宋朝且14当时五代时期下属推翻上司夺权称帝的现象相当普遍所以对武将非常不放心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用丰厚的待遇以解除他们对中央皇权的潜在威胁由于宋太祖不信任武将重文轻武压制武将防止武将篡位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2019·安徽蚌埠期末)《剑桥插图中国史》一书中写道:“太祖原是后周的殿前禁军统领,禁军不愿听命于7岁的皇帝,遂拥立他为帝。”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
⑶赵普说的“权”“钱”“兵”分别指的是什么?
⑷太祖接受了赵普的建议,如何“夺其权”的?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因而有一系列尊崇文人的措施出台。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而这些寒门出身的士子一旦登第,多怀忠君爱国之心。宋朝统治者对文人极其尊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俸禄也极丰厚。
A.宋太宗
B.宋钦宗
C.宋徽宗
D.宋高宗
6.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害怕掌握兵权的大将篡夺政权
B.如此可以缓和君臣矛盾
C.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兵权,巩固统治
D.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
7.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北宋时设置了更多的宰相,宰相之下还有若干的副宰相,这一现象反映了北宋( )
唐玄宗。“开元盛世”。
(4)图4中历史人物黄袍加身当了皇帝,请问他是谁?他是在哪里发动兵变登上皇位的?
宋太祖。陈桥驿。
14.在宋朝,文人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重文轻武的风气达到了极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俗谚都出现在宋朝。

2019年春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题 :第二单元第6课 北宋的政治(含答案)

2019年春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题 :第二单元第6课 北宋的政治(含答案)

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单选题1. 岳飞抗金得到人民尊敬的根本原因是()A. 岳飞的忠君爱国精神B. 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C. 岳飞与秦桧势不两立D. 岳家军纪律严明2. 在北宋时能够控制军队,拥有发兵权的是()A. 禁军将领B. 宰相C. 皇帝D. 文臣3.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 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 宋金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4. 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

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5. 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A. 澶渊之盟B. 金灭北宋C. 岳飞抗金D. 签订《尼布楚条约》6.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7.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是()A. 南北朝B. 唐朝C. 南宋D. 明朝8.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能和下列哪组人物搭配()A. 秦桧与宋高宗B. 岳飞与秦桧C. 岳飞与宋钦宗D. 岳飞与忽必烈9.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 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D.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10. 郭靖和杨康是金庸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A. 金灭辽B. 澶渊之盟C. 金灭北宋D. 元灭西夏11.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6课 北宋的政治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6课 北宋的政治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选择题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用一种不流血的方式,结束了50多年的混战,开启了一个新的年代。

和此事有关的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2.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 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 《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 将“赵”姓排在第一, 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A. 西周B. 唐朝C. 宋朝D. 明朝3.北宋的都城是()A. 中京B. 兴庆C. 开封D. 长安4.下列属于宋太祖赵匡胤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是()①陈桥兵变②杯酒释兵权③削弱相权④重文轻武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5.北宋宰相赵普认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提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的建议。

北宋为了“收其精兵”所采取的措施是()A. 陈桥兵变B.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 杯酒释兵权D. 领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6.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

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史料中反映的史实是()A. 削弱相权B. 夺其兵权C. 收其财权D. 文臣统兵7.“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措施包括()A. 减少宰相人数B.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C.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D. 集中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8.“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

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

”材料描述的官职是()A. 北宋通判B. 北宋转运使C. 秦朝御史大夫D. 唐朝节度使9.史载:“始置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

北宋在地方设置通判,这一职务()A. 管理地方财政收入B. 分割知州行政权C. 监管地方司法事务D. 分割地方军事权10.公元964年,赵匡胤下令,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6课 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6课 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第6课北宋的政治练习题一、填空题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他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 ,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北宋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4.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5.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二、选择题6.下图中的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

”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D )A.李世民B.武则天C.赵普D.赵匡胤7.北宋初期用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 ( D )A.北方B.全国C.西南和西北地区D.中原和南方地区8.下列和宋太祖有关的事件有( D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②“杯酒释兵权”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④采取“崇文抑武”策略,提高了文人地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9.为了防止出现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加强皇权,宋太祖采取了 ( A )①设宰相多人、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②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③设置通判④设置转运使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据史料记载,1 000年前的北宋都城“人口过百万、富华甲天下”,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都市。

北宋的都城是( C )A.长安B.洛阳C.开封D.北京11.如果某同学想了解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列词语不能入选的是( C )A.削弱相权B.三年一换C.守外虚内D.设置转运使15.宋朝时期很多人不愿做武将的原因是 (D )A.不愿参军打仗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16.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下列不属于其表现的是 ( A )A. 定期换防,兵不识将B. 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C. 文臣统兵,主持军务D. 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17.“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D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18.宋真宗《劝学诗》中宣扬“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体现了宋代统治阶级重视 ( A )A.营造科举入仕风气B.改进农业生产技术C.提高建筑工艺水平D.改善民生,以德治国19.我国历史上,宋朝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这主要是由于统治者推行(C )A.科举制度B.三省六部制C.重文轻武的政策D.开明的民族政策20.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选择题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英雄”。

其中“宋祖”指的是()A.李世民B.赵匡胤C.嬴政D.刘邦2.“杯酒释兵权”解决了大将专权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

宋太祖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武将专权B.加强地方控制C.强化中央集权D.分割宰相权力3.北宋初年,宋太祖将各地州镇士兵中的精锐选入禁军,拱卫京师,其目的是()A.控制军权B.强化君权C.集中财权D.重武轻文4.宋朝实行的哪一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A.和议B.崇尚武力C.重文轻武D.发展经济5.下列标题中,与宋太祖有关的是()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国家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6 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此外,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由此可见,通判()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B.掌握地方军权、行政权和财权C.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D.兼有监察权和行政权7.北宋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A.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B.避免地方官吏的腐败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D.促进交通的发展8.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9.美国史学家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在宋朝,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是惊人的。

”下列各项中,与此现象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A.宋朝尽夺藩镇之权B.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C.文官担任地方长官D.宋朝进士科的设置10.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

人教版2019年春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配套学案第6课 北宋的政治含答案

人教版2019年春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配套学案第6课 北宋的政治含答案

人生的路,说长也很长,说短也很短。

偶遇不幸或挫败只能证明某一时候某一方面的不足或做得不够。

第6课北宋的政治【学习目标】1.知道北宋的建立,掌握其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2.识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3.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理解宋初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学习重点】宋太祖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学习难点】宋太祖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年,后周大将在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________。

赵匡胤就是。

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按照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1)解除禁军将领的,牢牢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之权。

(2)在中央,采取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以分知州权力。

(3)取消节度使的权力,在地方设置,把地方财赋收归。

4.宋朝把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大加强。

5.为防止唐末以来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掌握军政大权。

6.后继的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的格局逐渐形成。

7.宋朝注重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了,增加,提高进士地位。

8.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的风气,有利于和社会的安定。

二、合作探究清朝学者赵翼曾写诗评议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他评价的就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请你说说北宋建立后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三、练习巩固第 1 页共3 页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导学案1.北宋的建立者是()A.杨坚B.朱温C.赵匡胤D.赵构2.北宋的都城是()A.长安B.开封C.洛阳D.灵武3.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下列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C.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D.频繁调动州县长官4.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了()A.知州B.通判C.转运使D.宰相5.宋朝有意开始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的封建帝王是()A.宋太祖B.唐太宗C.宋钦宗D.宋高宗6.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A.宋太祖B.宋太宗C.宋高宗D.宋仁宗7.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这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B.重文轻武政策C.重武轻文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练习题: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练习题: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基础知识】知识点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建立:__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________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他就是宋太祖。

2.北宋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__________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________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强化中央集权(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他深知唐末以来________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____________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________,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________。

(2)在中央,宋太祖采取____________的办法,削弱________;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3)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____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为防止________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宋太祖还下令取消__________收税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通过上述措施,宋朝________大大加强。

知识点2重文轻武的政策1.政策(1)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________掌握军政大权。

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________、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2)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______。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____________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________局面。

2.影响:宋朝的_____________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______________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____________和社会的安定。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课 北宋的政治》(2)(含答案)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课 北宋的政治》(2)(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堂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满分50分)1.北宋是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它建立于()A.907年B.960年C.916年D.1038年2.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中,哪一个政权在北方()A.后蜀B.北汉C.南唐D.吴越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C.削弱将帅权力D.削弱地方势力4.以下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各州府设通判C.削弱相权D.镇压黄巢起义5.宋朝王安石变法涉及到经济、军事和教育等领域。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后练习-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后练习-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六课:北宋的政治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材料表述了王安石变法的()A.背景B.措施C.目的D.结果2.秦汉时,丞相一人而已,位高权重;隋唐时,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皆为宰相,且相互牵制;北宋时期,参知政事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更多了。

这一现象反映了()A.丞相的权力不断扩大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C.君主集权的不断强化D.中央和地方官职削减3.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

在崇文抑武的国策背景下,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A.艺人B.军人C.商人D.文人4.1069年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改革。

监察御使张商英因上疏弹劾阻挠变法的枢密使文彦博,反“坐不实贬”,十年未能升迁。

进士叶祖治因极力主张变法,他的升迁受到反对派的阻挠及神宗的偏听偏信而未能实现。

可见,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皇帝改革的决心不坚定B.变法措施在实施中流于形式C.宋神宗大力支持反对派D.王安石未得到宋神宗的支持5.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教育等领域,下列措施属于经济方面的是()①保甲法②农田水利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募役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因进行探究性学习而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资料,按照其当政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秦始皇②汉武帝③隋文帝④宋太祖⑤唐高祖A.①②③⑤④B.①⑤③④②C.②①③④⑤D.②③⑤①④7.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是()A.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B.削夺朝中大将兵权C.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D.分离统兵与调兵权8.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建立和统一( 1 )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他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 2 )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加强中央集权( 1 )措施( 2 )作用: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知识点2 重文轻武的政策3.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4.措施( 1 )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 2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5.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这一歇后语指的历史事件是( B )A.杯酒释兵权B.陈桥兵变C.安史之乱D.五代更替2.北宋初期用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 D )A.北方B.全国C.西南和西北地区D.中原和南方地区3.为了防止出现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加强皇权,宋太祖采取了( A )①设宰相多人、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②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③设置通判④设置转运使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如果某同学想了解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列词语不能入选的是( C )A.削弱相权B.三年一换C.守外虚内D.设置转运使知识点2 重文轻武的政策5.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下列不属于其表现的是( A )A.定期换防,兵不识将B.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C.文臣统兵,主持军务D.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6.宋真宗《劝学诗》中宣扬“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体现了宋代统治阶级重视( A )A.营造科举入仕风气B.改进农业生产技术C.提高建筑工艺水平D.改善民生,以德治国7.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精练新人教版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精练新人教版

第6课北宋的政治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

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秦始皇B.李渊C.赵匡胤D.隋文帝2.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 )A.外戚夺权B.权臣代政C.武将兵变D.君主禅位3.北宋建立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中原地区和南方的是( )①宋太祖②宋太宗③宋真宗④辽太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④4.北宋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主要实行的措施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武夫悍将,有其甲兵”C.“兵无常帅,帅无常师”D.“制其钱谷,发展科举”5.北宋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这一举措有利于( )A.遏制藩镇割据B.强化中央集权C.提高办事效率D.发展社会经济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知州④掌控地方赋税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①秦始皇实行郡县制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④北宋设立转运使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B.适应科举制的发展C.宋朝军队人数过多D.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二、材料分析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赵匡胤当皇帝后,担心宋朝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

一天,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回答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根据材料,分析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知识点与训练

2019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知识点与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 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其故 何哉?吾欲息兵定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 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 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 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 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请回答: (1)他们在讨论什么?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2)赵普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3)与历朝开国之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 狗烹”的做法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原因:防止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弊端重现 2、政策:抑制武将 提升文官 格局:文臣统兵 3、表现:政治:①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地位和待 遇高于武将 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统军 的指挥权 文教: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作用:在全国范围营造浓厚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 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 辈出的文治局面。 4、影响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②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
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与统一960年后周赵匡胤陈桥兵变东京开封黄袍加身2强化中央集权1措施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政治上
第的建立与统一 960年 后周 赵匡胤 陈桥兵变 东京(开封) “黄袍加身” 2、强化中央集权 (1)措施 军事上①“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政治上:中央①削弱相权 ②宰相之下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 ③设立多重机构 地方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②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经济上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②设置转运使 (2)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 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时练_908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时练_9082

第 6 课北宋的政治练习题选择题1.五代十国的分裂场面本质上是()A. 汉族政权与少量民族政权的并立B. 黄河流域政权的屡次更替C.藩镇盘据的持续和扩大D.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2“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闻名的皇帝,此中成立北宋的“宋祖”是( )A .刘备B.元昊C.忽必烈D.赵匡胤3.据史料记录,1 000 年前的北宋国都“人口过百万、富华甲天下”,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都市。

北宋的国都是 ( )A. 长安B. 洛阳C.开封D.北京4.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的场面 ,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

造成这一场面的直接原由是统治者()A. 推行养兵政策B. 排除禁军将领的兵权C. 常常调动军队将领,按期换防D.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5.宋太祖在位时期,着重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他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的措施是()A. 设置通判B.设置转运使C.控制对军队的调动D. 增添科举取士名额6.我国历史上 ,宋朝经济繁华 ,文化兴隆 ,军事上却脆弱至极 ,一触即溃 ,这主假如因为统治者推行( )A. 科举制度B.三省六部制C.重文轻武的政策D.开通的民族政策7.宋太祖深知“立刻得天下 ,马下治天下”的道理 ,因此十分重视发展文教事业。

以下措施最能表现这一治国思想的是 ( )A. 排除禁军将领兵权B.增添科举取士的名额C.分化宰相权利D.撤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8.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反应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A. 重武轻文B. 重农抑商C. 重视教育D. 重文轻武9. 宋朝小孩启发教育念的《神童诗》开篇就说: “万般皆下品 ,惟有念书高”,这表示当时 ( )A. 尚武民风流行B. 全国念书民风深沉C.藩镇混战盘据D.社会民风比较开放10.以下相关宋朝科举制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创办考试方法选拔官员B. 创始进士科C 增添科举取士名额,提升进士地位 D.增添科举考试科目非选择题11.资料分析题。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时练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时练习

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时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宋太祖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因而十分重视发展文教事业。

下列举措最能体现这一治国思想的是()A.解除禁军将领兵权B.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C.分化宰相权力D.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2.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A.宋朝重文轻武B.宋朝重武轻文C.从军死伤几率大D.从军收入低3.北宋建立后,为了改变武将专横跋扈的现象,采取了许多应对策略,下列思想不属于这一策略的是()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B.经常调换军队将领C.重用武将平定全国D.领兵权与发兵权分离4.北宋宰相赵普曾推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下列体现北宋在经济上“制其钱谷”措施的是()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B.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C.设通判监督知州,以分知州的权利D.设置转运使,收回地方财赋权5.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A.设三省六部制限制地方权力B.休养生息,发展生产C.收回地方行政、财权和军权D.设立刺史,加强监督6.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A.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B.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C.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抗辽不力D.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7.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摆脱统治危机,富国强兵B.提高军队战斗力C.使人民生活富裕D.增加政府收入8.“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这种现象出现于()A.隋朝时期B.唐朝时期C.北宋时期D.元朝时期9.如表《北宋前四朝宰相人数统计表》,可用于说明宋代()时期宰相人数太祖朝6太宗朝9真宗朝11仁宗朝23A.市民文化丰富B.海外贸易发展C.民族关系融洽D.宰相权力削弱10.宋太宗诏:“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后精练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后精练含答案

第六课北宋的政治课后精练含答案【单项选择】1.“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褫冕。

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

”这是学者王立群对一位古代帝王的评价,他是( )A.秦王赢政B.汉高祖刘邦C.唐太宗李世民D.宋太祖赵匡胤2.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A.农民起义夺取政权B.大将发动兵变C.少数民族入侵中原D.外戚夺取皇位3.古代有一种观点: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哪一时期的分裂局面?(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C.五胡十六国D.五代十国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A.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B. 陈桥驿的兵变C.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D. 五代政权频繁更替5.为加强中央集权,破除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严格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定期调换军队将领④隔断将士与地方的联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宋初用“分化事权”的方法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下列体现这一方法的措施是()①宰相之下设若干副相②实施知州三年一轮换③地方上设置通判一职④在中央设立多重机构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④7.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太祖为“制其钱谷”而采取的措施有( )A.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利B.宰相之下设副宰相若干人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D.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8.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是( ) A.控制地方军权B.强化中央君权C.集中地方财权 D.杯酒释兵权9.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这项政策应该是 ( )A .重农抑商B .重文轻武C .和亲会盟D .闭关锁国10.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表明当时()A.尚武风气盛行B.全国读书风气深厚C.藩镇混战割据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材料解析】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统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课练

统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课练

第6课北宋的政治1.(2019·武威·真)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

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

”他评价的是()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2.(2019·益阳·真)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词汇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个个坐标。

下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3.(2019·岳阳·真)为避免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局面的出现,北宋统治者确立的国策是()A.重农抑商 B.重武轻文 C.重文轻武 D.休养生息4.(2019·无锡·真)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了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将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说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以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A.重武轻文 B.重农抑商 C.奖励耕战 D.重文轻武5.(2019·滨州·真)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 60035人,平均每年约 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

”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

据此可知,宋代的国策是()A.重文轻武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科教兴国6.(2019·菏泽·真)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 B.在边境重地设立藩镇节度使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 D.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枝7.(2019·济宁·真)“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北宋的政治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

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秦始皇
B.李渊
C.赵匡胤
D.隋文帝
2.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
A.外戚夺权
B.权臣代政
C.武将兵变
D.君主禅位
3.北宋建立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中原地区和南方的是()
①宋太祖②宋太宗③宋真宗④辽太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
4.北宋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主要实行的措施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武夫悍将,有其甲兵”
C.“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D.“制其钱谷,发展科举”
5.北宋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这一举措有利于()
A.遏制藩镇割据
B.强化中央集权
C.提高办事效率
D.发展社会经济
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知州
④掌控地方赋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①秦始皇实行郡县制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④北宋设立转运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B.适应科举制的发展
C.宋朝军队人数过多
D.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赵匡胤当皇帝后,担心宋朝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

一天,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赵普回答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根据材料,分析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针对赵普所说的“权”“钱”“兵”问题,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3)宋太祖的这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科举制度迅速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分析宋代科举制度发展带来的影响。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C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部下“黄袍加身”称帝,建立北宋。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

2.C
3.A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用近20年时间统一中原地区和南方的是宋太祖和宋太宗。

4.C
5.B
6.B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收精兵、削实权和制钱谷,其主要内容包括①②
③④,故选B项。

7.D①②③④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选D项。

8.A
二、材料分析题
9.参考答案(1)赵普认为根本原因是藩镇的节度使兵权太重、君弱臣强。

(2)“夺其权”:在地方,派文臣做知州,并设通判监督知州。

“制其钱谷”: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大部分收归中央。

“收其精兵”: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3)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10.参考答案(1)原因: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特点: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2)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