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精美课件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辽宋夏金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北 宋 的 政 治
北宋建立(阅读28页,快速回答)
时间:
都城: 事件: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 开封
陈桥驿兵变 黄袍加身
宋 太 祖 强 化 中 央 集 权
重 文 轻 武 的 政 策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讨论,如何评价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宋代的统一,其疆域面积远不及汉唐;而其统治所达 到的纵深严密层面,却是前朝难以比拟的。此后,中国历 史上再没有出现过地方严重分裂割据的局面。当时人的生 活方式、思想观念,在一个相对流动的社会中被潜移默化 地整合着、渗透着,以至于今人还会感觉到宋代留给我们 的些许印痕。 ---邓小南《宋代历史再认识》
材料一
北宋政治的特点
强干弱枝
重文轻武
分化事权
同学们再见,下课休息
重 文 轻 武 的 政 策
科举制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其中江南东部的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和 福建路人才最盛,占全国的53%。经济繁荣为教育发展提供 了基础,而教育发展的直接结果则是人才的勃兴。如江南地 区,逐步成为全国的经济和文化重心。 材料四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 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材料五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辽宋夏金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北 宋 的 政 治
北宋建立(阅读28页,快速回答)
时间:
都城: 事件: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 开封
陈桥驿兵变 黄袍加身
宋 太 祖 强 化 中 央 集 权
重 文 轻 武 的 政 策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讨论,如何评价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宋代的统一,其疆域面积远不及汉唐;而其统治所达 到的纵深严密层面,却是前朝难以比拟的。此后,中国历 史上再没有出现过地方严重分裂割据的局面。当时人的生 活方式、思想观念,在一个相对流动的社会中被潜移默化 地整合着、渗透着,以至于今人还会感觉到宋代留给我们 的些许印痕。 ---邓小南《宋代历史再认识》
材料一
北宋政治的特点
强干弱枝
重文轻武
分化事权
同学们再见,下课休息
重 文 轻 武 的 政 策
科举制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其中江南东部的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和 福建路人才最盛,占全国的53%。经济繁荣为教育发展提供 了基础,而教育发展的直接结果则是人才的勃兴。如江南地 区,逐步成为全国的经济和文化重心。 材料四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 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材料五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9张PPT)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 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 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材料中提到的“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的名字分 别叫什么?
(2)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相同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我掌握了…… 我懂得了……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 宋朝。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中国作家余秋雨
这2位文人为何向往宋朝?
1、了解北宋建立;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3、识记重文轻武的政策及影响。
1、查阅、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2、阅读课本28-32页内容,并完成 填充部分。 (小组长检查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完成情况。)
1、北宋的建立者是( ) A 、杨坚 B、朱温 C、赵匡胤 D、赵构 2、北宋的都城是( ) A、长安 B、开封 C、洛阳 D、 灵武 3、宋朝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开始的封建帝王是( ) A 、宋太祖 B、唐太宗 C、宋钦宗 D、宋高宗 4、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 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5、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影响的是( ) A 、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B、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D、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
政治 方面
文教 方面
用表格小结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目的
军事 方面
措施
影响
政治 方面
文教 方面
正面影响:扭转了 消除武将专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五代十国时期尚武 2 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权的积弊 轻文的风气;杜绝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了武将跋扈和兵变 的情况;有利于政 削弱宰相的 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 权的稳固和社会的 权利 权 安定。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加强对地 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方的控制 负面影响:军队的 3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 战斗力减弱;办事 效率下降;增加了 防止唐末以 1重用文臣,轻武将 朝廷的财政支出。 来武将专横 2重文教,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 跋扈的弊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19张PPT)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宋朝重文轻武,重用文臣掌握 军政大权。 压抑武将,防止武将跋扈。
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宋朝注重发展文 教事业,改革和发 展了科举制。宋朝 时大幅度增加科举 取士名额,提高进 士地位,进士不仅 授官从优,而且升 迁迅速。
宋人科举考试图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 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 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 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 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 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 出的文治局面。
时,宋太祖说 :
“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
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 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
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 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
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 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 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权”领兵权;“钱”收税权;“兵”调兵权。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 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重用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
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
相关史事 宋朝重文轻武,主
要是为了压抑武将,防止武将 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 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 为重视的,每年的军费开支约 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人 数最多时达到120多万。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 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宋朝重文轻武,重用文臣掌握 军政大权。 压抑武将,防止武将跋扈。
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宋朝注重发展文 教事业,改革和发 展了科举制。宋朝 时大幅度增加科举 取士名额,提高进 士地位,进士不仅 授官从优,而且升 迁迅速。
宋人科举考试图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 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 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 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 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 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 出的文治局面。
时,宋太祖说 :
“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
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 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
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 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
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 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 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权”领兵权;“钱”收税权;“兵”调兵权。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 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重用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
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
相关史事 宋朝重文轻武,主
要是为了压抑武将,防止武将 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 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 为重视的,每年的军费开支约 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人 数最多时达到120多万。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 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优质课件(共19张PPT)
消极影响:
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 办事效率下降;
互相牵制。但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办事效率,
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 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及高额赔
款,都给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
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教参
北宋的政治•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问题 5:宋太祖是怎样“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 问题 6:这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 精兵”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29-30页内容和材料四 、五、六,小组讨论,分析归纳。
材料四: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 分割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 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即兵将分离局面; 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 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材料五: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 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 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 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 材料六:财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 给用外,凡缗(min)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 的物质基础。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教参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科技文化方面: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材料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 ——《陈寅恪先生文集》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材料十: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史》中 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 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 文治局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9张PPT)
皇帝,以树枝指地方。
地 方
那么根据北宋的统治措
地 方
地 方
施,我们可以把北宋政 治的特点概括为:
强干弱枝
中 央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 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守内虚外
1、(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
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 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 将不识兵。
思
皇帝
三步走策略
2. 3. 夺其权 制钱谷 行政权 军权 财权 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 (参知政 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三司使) (枢密使) 事、宰相) 增设多重机构(中书门下、枢密 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 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利 运使,收缴地方财税归中央
B.实行更戍法 C.设置转运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A.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
B.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 C.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州的长官 D.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
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重 文 轻 武
的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 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 军队战斗力减弱 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 政支出。
如果以树干指中央或
北宋建立 三要素
时间:
960年
宋太祖
建立者: 赵匡胤(yìn) 都城:
东京(开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19张
的情况是
A.武将地位很高 B.武将掌握了国家机密
C.注意防范武将 D.武将不得在朝廷任职
4 .“上(宋太祖)因谓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
分治大藩, 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 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收地方精兵归中央 ,
C.设立枢密院主军政 D.派遣文官任地方官
A.开国功臣 B.皇亲国戚 C.科举考试 D.地方推荐
8.宋朝的宰相不止一人,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安插皇帝亲信 C.削弱相权 D.防止武将专权
9、材料分析: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 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 。(1这)答样:一举来措,:北宋宋朝王注朝重的发官展僚文阶教级事队业伍,得改到革了和壮发大展,了其科中举出制现。了宋一初大大批幅优度秀增的加政科治 家举,取巩士固名了额政,权提。高进士地位。意义: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 北造宋了建浓立厚后的,读逐书渐风采气取,许也多促措进施整,个严社格会考文试化程素序养,的增提加高录,取造名就额了,宋提朝高科被技录发取达人、的 待文遇化,昌广盛泛、地人吸才收辈地出主的阶文级治的局知面识。分子参加政 权。从宋太祖后期起,举人经礼部考 试之后, 必须再通过皇帝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这 样,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 门(2生)答"。:宋宋太朝宗的在重位文2轻1年武,的通政过策科,举扭而转得的官五的代将十近国1时0 0期00尚人武。轻宋文仁的宗风在气位,4杜1年绝,了单武由 进将士跋一扈科和而兵得变官政的移就的有情4况51发7人生。,造有就利数于量政庞权大的的稳地固主和阶社级会的知安识定分。子成为封建国家的 忠顺臣仆,巩固了 宋朝的统治基础。 请回答: (1)宋太祖发展科举制的举措是什么?有何 重大意义? (2)宋代科举取士有何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 北宋的政治共19张PPT
• 武举每3年一次,每次最多30人。后来逐渐增额,以至于 3取1。1110年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10人。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镇太重
• 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 精兵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 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 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 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 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 “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 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 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 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 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 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 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 历。
•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值周发布的各项官 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影响: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列割 据局面。
•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 “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 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 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 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 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 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 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镇太重
• 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 精兵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 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 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 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 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 “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 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 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 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 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 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 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 历。
•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值周发布的各项官 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影响: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列割 据局面。
•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 “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 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 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 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 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 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 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21张PPT)
不曾
为因
宋 家国
初 大 将
贫难 卖披
: 宝金
曹 翰 《
刀甲 。,
退
将
诗
》
万天
般子
皆重
下英
品豪
宋
,,
代
唯文
《
有章
神
读教
童
书尔
诗
高曹
》
。;
宋太祖:赵匡胤
收制稍赵 其其夺普
权
精钱其建
兵谷权议
钱Leabharlann 。,,宋太 祖兵
措施
目的
1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2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军 事 3 将领经常调换
4 禁军分内外驻屯
军队战斗力比较弱
宋太祖
宋代十八帝
宋太祖朝
3
2
3
2
宋仁宗朝
7
22
5
43
唐朝 宋朝
进 士
6656
42459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消除武将专权
1 中央设置多名宰相
行 2 中央设置多名副宰相
削弱宰相的权力
政 权
3 分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并实行轮换制
控制地方官员
4 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
财 设置转运使 政
收缴地方官 的财务权
影响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加强了皇权 官僚机构臃肿 冗官局面形成
加强了皇权
为因
宋 家国
初 大 将
贫难 卖披
: 宝金
曹 翰 《
刀甲 。,
退
将
诗
》
万天
般子
皆重
下英
品豪
宋
,,
代
唯文
《
有章
神
读教
童
书尔
诗
高曹
》
。;
宋太祖:赵匡胤
收制稍赵 其其夺普
权
精钱其建
兵谷权议
钱Leabharlann 。,,宋太 祖兵
措施
目的
1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2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军 事 3 将领经常调换
4 禁军分内外驻屯
军队战斗力比较弱
宋太祖
宋代十八帝
宋太祖朝
3
2
3
2
宋仁宗朝
7
22
5
43
唐朝 宋朝
进 士
6656
42459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消除武将专权
1 中央设置多名宰相
行 2 中央设置多名副宰相
削弱宰相的权力
政 权
3 分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并实行轮换制
控制地方官员
4 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
财 设置转运使 政
收缴地方官 的财务权
影响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加强了皇权 官僚机构臃肿 冗官局面形成
加强了皇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精兵,则天下自安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矣.
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即夺其政治权、经济权、军事权。
原因
唐末五代,藩镇太重, 1 君弱臣2 强(地方权3力大,
中央势弱)
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 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 结束封建割据,必须加强 中央集权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2.“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D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3.“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说明宋官员的主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 都城。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 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4.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其影 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字元朗。军事家,宋朝开国皇帝。赵 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掌管 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 胤发动陈桥兵变。恭帝被迫禅位,赵 匡胤登基,建立“北宋”。
宋太宗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 朝廷授予的“阵图” 行军布阵。(受抑制)
这两位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唐朝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尚武的风气盛行一时, 唐朝中期以来出现了骄兵悍将飞扬跋扈的局面。
北宋科举制的特点
1.程序严格:州试——省试——殿试; 2.提高进士的地位。 3.方法严密:糊名法,防舞弊; 4.录取名额大增。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北宋的建立。 2. 掌握宋太祖赵匡胤强化中央集 权的目的、措施和影响。 3.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及历史 影响。
2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陈桥 兵变” “黄袍 加身”
3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北宋的建立
18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积极: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 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 固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财政支出。
积弱
积贫
19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三、书中自有黄金屋——科举制在宋朝的完善
15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 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 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 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 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16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措施: 1、宋太祖: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yin)
(宋太祖)
都城: 开封 国号: 宋
4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势
965年
979
北 陈桥驿 东
宋京 966
978
963
年
年
970 年
2.北宋的统一
方针:
先南后北
意义: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 局面。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北宋的建立。 2. 掌握宋太祖赵匡胤强化中央集 权的目的、措施和影响。 3.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及历史 影响。
2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陈桥 兵变” “黄袍 加身”
3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北宋的建立
18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积极: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 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 固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财政支出。
积弱
积贫
19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三、书中自有黄金屋——科举制在宋朝的完善
15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 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 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 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 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16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措施: 1、宋太祖: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yin)
(宋太祖)
都城: 开封 国号: 宋
4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势
965年
979
北 陈桥驿 东
宋京 966
978
963
年
年
970 年
2.北宋的统一
方针:
先南后北
意义: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 局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8张PPT)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普曰:“……其故非他,节镇(藩镇)太重,君弱臣 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 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集中 军权
解除 禁军高级将领 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 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 将领 , 割断 将领 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集中 行政 权
结果
中央
削弱 相权 ,设宰相、副宰相若干人,共同议政; 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派 文臣 担任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思考二:宋朝为什么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探究 (1)原因: ①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统帅,依靠部下将领的拥护,发动 陈桥驿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建立宋朝。 ②因为赵匡胤以武力夺位,再加上五代时期,武将夺权的情况特 别多,所以他特别害怕部下掌握兵权的将领效法,不信任武将, 重文轻武,压制武将,防止武将篡位。
(2)影响: ①积极方面: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 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 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方面:兵将分离政策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 降;政府机构重叠,官吏冗余,效率低下,财政开支庞大;地方 上财政困难;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地方 设置 通判 ,以分知州的权力
设置 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加强
皇权 大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 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 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 北宋的政治(共19张ppt)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 集权
宋朝把央集权强化到前 影响:
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 加强。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 原因:
扈的弊端重现。 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 表现: 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 军权; 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人科举考试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 集权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
权; 军 控制军队调 事 动; 经常调换军队将 领,定期换防。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 集权中 采 取 分 化 事 权 的 办
央: 法,削弱相权。 政 派文臣担任各地 治 ; 在各州设置 ; 地 下令取消节度使收 方: 税 的 权 力 , 设 置 ,把地方财赋
杨家将
名 将 杨 业 宰相 赵 宰相 苏轼 寇 欧阳 北宋都城开封汴河两岸沿岸的风光和繁
一、北宋的建立和局部 统一 1.北宋的建立
时 间: 建立 者: 都 主要事 城: 件: 960年 (宋太 赵匡胤 祖 ) 开 “陈桥兵变” 封 “黄袍加身” 宋太祖
赵匡
一、北宋的建立和局部 统一 2.北宋的局部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 夺皇权。 北宋都城在开封,先南后北 定中原。 将领军队经常换,杯酒释掉 统兵权。 分化事权弱相权,相权分化
史料研 读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
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 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 夺其 权 ,制其 钱 谷,收其精 兵 ,则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 天下自安矣。” 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
人 物: 宋太祖、宋太 统一 宗 方 针: 先南后 北束 了 中 原 和 结 结 果: 南 方 的 分 裂 割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9张PPT)
北宋的统一
宋
先南后北
979年,宋太宗(宋太 祖之子)消灭最后一 个割据政权北汉,结 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 局面,统一了中原地 区和南方。
北宋的统一
辽 西夏 吐蕃 大理
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 是消除了五代 十国分裂割据
的状态,不是 全国的统一
北宋的统治
太祖: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 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措施 (1)重用文官
表现: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 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 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将领的指挥权。
“重文轻武”
文臣统兵的代表: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天 圣八年进士, 修《新唐 书》。宋英 宗时,官至 枢密副使 (兵权)、 参知政事 (行政权)古代史》
北宋的统治
影响:
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
军事方面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加强了皇权
削弱相权
机构繁杂,政出多门
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
加强了对地的方的程控度制 ,皇控权制地大方 大加机强构臃肿,官员冗滥
宋朝以前,宰相、大臣可以和皇帝对坐议事。相传,宋太祖有一次上朝,宰相
收兵权 夺相权 收财权
北宋的统治
政治上(地方)
钱
——
行政
1.派文臣做知州(地方长官)
路
2.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
州 (知消州除,通地判)方割3据.设的置通物判质,分基知础州权力
县 财,政中央加强1了.取对消节地度方使收控税制的权力
(转运使)
2.设转运使,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通判的权力很大,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知州所行文书必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17张PPT)
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
,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宋
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割据状
态,要巩固统治,结束封建割
据,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一 互动探究(一)宋太祖强化 中央集权
宋太祖 强化中央集权
一、解除禁军将领 的兵权,牢牢控制 了军队。 (能领兵不能 调兵)
杯酒释兵权
强化中央集 权 兵权
二、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 军将领(三帅)有握兵之重 而无发兵之权。 枢密院(能调兵不能 领兵) 三、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 A驻 换防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防地
3.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 宅,一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 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诗句中所描 述的古代帝王是( ) A A.宋太祖 B.汉高祖 C.唐太宗 D.秦始皇
4.“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 现象是由于( A ) A.重文轻武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统一文字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互动探(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北宋的建立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 (宋太祖) 历史事件:陈桥兵变
都城:东京(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 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 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 匡胤随机回师夺取后周政 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 为都城,作为都城,史称 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
一 互动探究(一)宋太祖强化 中央集权 皇 影 响
帝
中央:以 宰相 为首的 百官
强化 君权
中央 集权
地方:行政权、财权、兵 权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 权大大加强了。
二 互动探究(二)重文轻武 的政策 我们是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
一、文官任要职,甚至主持 军务,地位、待遇高于武官。 二、武将受牵制,带兵打仗 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
,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宋
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割据状
态,要巩固统治,结束封建割
据,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一 互动探究(一)宋太祖强化 中央集权
宋太祖 强化中央集权
一、解除禁军将领 的兵权,牢牢控制 了军队。 (能领兵不能 调兵)
杯酒释兵权
强化中央集 权 兵权
二、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 军将领(三帅)有握兵之重 而无发兵之权。 枢密院(能调兵不能 领兵) 三、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 A驻 换防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防地
3.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 宅,一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 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诗句中所描 述的古代帝王是( ) A A.宋太祖 B.汉高祖 C.唐太宗 D.秦始皇
4.“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 现象是由于( A ) A.重文轻武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统一文字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互动探(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北宋的建立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 (宋太祖) 历史事件:陈桥兵变
都城:东京(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 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 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 匡胤随机回师夺取后周政 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 为都城,作为都城,史称 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
一 互动探究(一)宋太祖强化 中央集权 皇 影 响
帝
中央:以 宰相 为首的 百官
强化 君权
中央 集权
地方:行政权、财权、兵 权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 权大大加强了。
二 互动探究(二)重文轻武 的政策 我们是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
一、文官任要职,甚至主持 军务,地位、待遇高于武官。 二、武将受牵制,带兵打仗 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39张PPT)(共39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赵匡 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发动兵变,众 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周恭 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
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D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5.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
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
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B
)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
• 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上:
目的: 消除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具体措施: ①解除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②控制了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 之权;(统兵权和调兵权相分离) ③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 系,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影响:
积极: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消极: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中央:
目的: 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具体措施: 分化 事权 影响:
事:宰相之下又设立副丞相若干人,与宰相 共同议政;
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 权。
积极: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消极:造成机构的臃肿。
地方: 目的: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重文轻武的弊端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赵匡 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发动兵变,众 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周恭 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
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D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5.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
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
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B
)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
• 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上:
目的: 消除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具体措施: ①解除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②控制了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 之权;(统兵权和调兵权相分离) ③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 系,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影响:
积极: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消极: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中央:
目的: 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具体措施: 分化 事权 影响:
事:宰相之下又设立副丞相若干人,与宰相 共同议政;
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 权。
积极: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消极:造成机构的臃肿。
地方: 目的: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重文轻武的弊端
人教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
皇帝
在中央,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削弱相权。
•
财政
三司
行政
政事堂
军事
枢密院
参 度盐 户 知 在地方, 支铁 部 政 文臣任州县长官(即知州) 事 (三司使) 使 三年一换、频繁调动;
枢 密 使
各州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2、措施
制 钱 谷 ︵ 财 政 权 ︶ •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中央中 控税收
3、一位学生在其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出现“守内虚外、 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典型反 映了哪一王朝的统治状况?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 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 ] A.加强军队建设 B.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大力发展经济
宋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 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 其中有科举出身的6人。有正副枢密使35人, 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 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 两宋卷》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 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 政事。
(3)军事方面:对武将和军队的发展不利。
1、“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这一诗句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中 国历史上的哪两位皇帝。 [ ] A.唐高祖、宋太祖 B.唐高宗、宋太宗 C.唐太宗、宋太祖 D.唐太宗、宋真宗 2、《百家姓》是我国影响极深的一种启蒙读书,据考 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赵是一个朝代 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元代 C.唐代 D.宋代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资治通鉴长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地方 ——收权
夺其权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实行轮换制 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
制钱谷 地方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太祖
宋太宗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 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 人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朝重文轻武 政策有什么影
响呢?
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 风气,有效地防止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权 的弊政;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社会安定,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消极:导致了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加重,办 事效率低下,军事战斗力削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中央——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调兵权:枢密院 2.兵权分离
统兵权:三衙 3.更戍法:时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 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实现了将、兵分离)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二)中央——相权 皇帝
——分权
枢密院
枢密使 枢密副使
军事
加强中央集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地方 ——收权
禁军
军 队
厢军 乡兵
收精兵 将各地的精兵收到中央禁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1)重用文臣,提升文臣地位,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 (2)改革发展科举制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考中进士者大多授
予官职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
消极:导致了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加重,办事效率低下,军 事战斗力削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宋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 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有科举出身的6人。 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 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右榜—)—《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
明 277 93 24624 89(进士) 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略计
清 268 114 26888 100(进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曹翰《退将诗》
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 剑,至如毛锥子(毛笔,代指读 书人),焉足用哉!
——《旧五代史》!
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宋)谚语
尚武
崇文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重用文臣,提升文臣地位,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建立
(1)时间:960年 (2)皇帝:赵匡胤(宋太祖) (3)都城:东京(开封)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中央——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看图说话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中央——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调兵权
枢密院
2.司
衙
侍卫步军司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重用文臣,提升文臣地位,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 (2)改革发展科举制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考中进士者大多授
予官职等
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效地防止了唐末 以来武将专权的弊政;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社会安定,促进 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中书门下
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
参知政事
行政
三司
(盐铁、户部度支)
三司使
财政
【读一读】 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太祖问赵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数十十 年年间间,,帝帝王王凡凡易易八八姓姓,,战战斗斗不不息息,,生生民民 涂涂地地,其故何也?”赵普答道:“方镇 太太重重,,君君弱弱臣臣强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惟 稍稍夺夺其其权权,,制制其其钱钱谷谷,,收收其其精精兵兵,则天 下自安矣。”
年数 榜数 取士总数 年均取士
唐 290 266 6603 23(进士) 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 宋 320 130 正奏名 340(进士、 回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
60000+ 诸科)
“北宋共开科举考特试奏名81榜,期间所取太文庙士,合其计荣6犹00不3及5人矣,。平均 每年元“36北09宋人8 武。举”16 共开1153科090(考00左试2182榜(,进士共)取士86—8—人(,宋年)田均况5《人儒。林”公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地方 ——收权
夺其权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实行轮换制 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
制钱谷 地方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赋 收精兵 将各地的精兵收到中央禁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地方 ——收权
夺其权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实行轮换制 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
制钱谷 地方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太祖
宋太宗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 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 人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朝重文轻武 政策有什么影
响呢?
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 风气,有效地防止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权 的弊政;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社会安定,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消极:导致了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加重,办 事效率低下,军事战斗力削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中央——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调兵权:枢密院 2.兵权分离
统兵权:三衙 3.更戍法:时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 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实现了将、兵分离)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二)中央——相权 皇帝
——分权
枢密院
枢密使 枢密副使
军事
加强中央集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地方 ——收权
禁军
军 队
厢军 乡兵
收精兵 将各地的精兵收到中央禁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1)重用文臣,提升文臣地位,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 (2)改革发展科举制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考中进士者大多授
予官职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
消极:导致了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加重,办事效率低下,军 事战斗力削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宋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 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有科举出身的6人。 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 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右榜—)—《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
明 277 93 24624 89(进士) 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略计
清 268 114 26888 100(进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曹翰《退将诗》
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 剑,至如毛锥子(毛笔,代指读 书人),焉足用哉!
——《旧五代史》!
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宋)谚语
尚武
崇文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重用文臣,提升文臣地位,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建立
(1)时间:960年 (2)皇帝:赵匡胤(宋太祖) (3)都城:东京(开封)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中央——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看图说话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中央——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调兵权
枢密院
2.司
衙
侍卫步军司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重用文臣,提升文臣地位,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 (2)改革发展科举制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考中进士者大多授
予官职等
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效地防止了唐末 以来武将专权的弊政;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社会安定,促进 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中书门下
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
参知政事
行政
三司
(盐铁、户部度支)
三司使
财政
【读一读】 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太祖问赵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数十十 年年间间,,帝帝王王凡凡易易八八姓姓,,战战斗斗不不息息,,生生民民 涂涂地地,其故何也?”赵普答道:“方镇 太太重重,,君君弱弱臣臣强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惟 稍稍夺夺其其权权,,制制其其钱钱谷谷,,收收其其精精兵兵,则天 下自安矣。”
年数 榜数 取士总数 年均取士
唐 290 266 6603 23(进士) 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 宋 320 130 正奏名 340(进士、 回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
60000+ 诸科)
“北宋共开科举考特试奏名81榜,期间所取太文庙士,合其计荣6犹00不3及5人矣,。平均 每年元“36北09宋人8 武。举”16 共开1153科090(考00左试2182榜(,进士共)取士86—8—人(,宋年)田均况5《人儒。林”公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地方 ——收权
夺其权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实行轮换制 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
制钱谷 地方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赋 收精兵 将各地的精兵收到中央禁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共19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