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个人介绍共28页文档

合集下载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导演贾樟柯的代表作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导演贾樟柯的代表作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导演贾樟柯的代表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导演贾樟柯的代表作贾樟柯,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而备受瞩目。

他的代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其深度和复杂性成为了中国电影界的经典之作。

《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一个在中国文化革命时期发生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庭在政治运动中的矛盾和成长。

电影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情感纠葛和冲突的描绘,展现了个人与社会、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电影的结构精妙,叙事方式独特。

贾樟柯以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将故事碎片化,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展示了不同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情感和思考。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思考空间,也使得电影更具有叙事的深度和层次感。

电影的内核是对个体命运与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

贾樟柯通过诗意的画面和细腻的表演,刻画了一个被政治运动摧毁的家庭的悲惨命运。

这种细腻的刻画不仅让观众感同身受,也引起了观众对社会历史的反思。

贾樟柯不仅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揭示了政治运动对普通人的伤害和社会历史的深刻影响。

此外,贾樟柯对细节的关注也是他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他善于通过细微的表情、动作和环境的描绘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和变化。

无论是人物的微笑、泪水或是沉默,都传递着强烈的情感共鸣。

通过这些细节,贾樟柯成功地将观众带入到电影的情境中,让人们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思考和感受其中的普遍人类命运。

《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现实主义的审视。

贾樟柯以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呈现,揭示了中国社会问题的尖锐性和复杂性。

他将电影所展示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扩展到整个中国社会,探讨了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等,凸显了社会争议与改革的紧密联系。

作为贾樟柯的代表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电影艺术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通过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敏锐触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贾樟柯成功地创作出一个让人深思的作品。

他的叙事技巧和对细节的关注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也开拓了中国电影的创作风格。

第六代导演之贾樟柯

第六代导演之贾樟柯

镜头展现内心: 影片的英文名被翻译成“静物”,三峡在变化,房 子街道被淹没在水底,人们离开了旧居,四散到中 国的各个地方,旧的生活被改变了,但新的生活还 要继续。 在《三峡好人》里,主人公没有向观众刻意说教, 而是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内心,用韩三明的眼睛看三 峡的人们面对新生活的自我调适,这个江湖风平浪 静。
风格流畅平实: 影片流畅平实的风格颇为赏心悦目,即便是不了解 三峡工程背景的外国观众,也能够感受到那种平静 流淌着的情绪。 但是影片最后,一幢废旧建筑突然变成了火箭,直 冲而上消失不见。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影片有一种荒 诞的感觉,与之前的平静叙事完全不搭调,给人的 感觉就好像是一个煤矿工人被强行换上了朋克装束, 有些手足无措的茫然在里面。
古今,虚实,人畜,这些所有角色的命运,都是被谁注定?
昨夜,一名叫冀中星的山东人在北京国际机场引爆炸弹,多年 前的冤屈终得大白天下。天注定的故事,在这片大地未完待续。


贾樟柯说过:
“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 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 重。” "当一个社会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 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
艺术风格
《小武》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对集市上来往人群的扫描,贾樟柯后来 很喜欢这种方式:大量的长镜头、中景、远景和群像,这也使得 《小武》成为一部特殊的作品,它集中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人,和其 他作品的野心相比,它称得上心无旁骛;它经常停下来捕捉人物呆 滞、尴尬、麻木的表情,仿佛一部人类学研究之作。 影片扑面而来的感性并非是某种同情或是愤怒,而是对小城生活出 色、精确的捕捉。对众多从小城市走出来的青年来说,电影里的场 景如此熟悉和真实,几乎没有一个场景牵强和突兀,它不是某种意 念的化身,而是冷冰冰的存在,是很多人遗忘在故乡的影子,此刻 仍然在中国最广大的区域里上演着。

贾樟柯

贾樟柯
2004年,担任第22届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4月,自编自导的剧情片《世界》上映;该片入围第61 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05年3月,担任第27届法国真实电影节国际评委 ;同年,担任日本山形国际电影节评委 。
商业经历
2006年8月,联合周强、余力为等人共同创立电影投资制作公司——北京西河星汇影业有限公司 。 2012年,成立意汇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并担任第二大股东 。 2015年,与曹国熊、王宏、吴晓波等人成立主做商业电影开发的上海暖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担任第一大 股东 ,次年完成3000万融资 。 2016年,入股李径宇创办的北京以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并以法定代表人身份一口气在汾阳老家注册三 个公司:汾阳市贾樟柯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汾阳市种子影院有限公司、山西山河故人餐饮有限公司 。 2019年5月9日,在山西吕梁汾阳贾家庄村,由贾樟柯筹建的种子影院正式开业 。 2021年,为刘健执导的动画电影《艺术家1994》担任配音 。 贾樟柯导演
2020年10月18日,贾樟柯突然宣布将“告别”他一手创立的平遥国际电影展。他在平遥国际电影展的群访 中表示,从第五届开始平遥影展将交给平遥政府。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
2009年6月,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2012年7月,受邀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影像语言研究专业 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5年5月5日,特邀当选为山西省青联副主席 ;10月20日,担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 长。
贾樟柯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特立独行,用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 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他直言批评当代中国电影缺乏对真实生命的**,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显得尤为 可贵 。他的电影一般被定义在现实主义或写实主义的范畴内,但在某些作品中也加入了超现实主义元素,这些 元素的加入是为了将观众从过去电影完全表现现实、复述现实的规律中解脱出来,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读解角度, 带有些许后现代意味。(东方早报网、《今日影评》综合评)

贾樟柯_温和的独立电影讲述者_陈秋名

贾樟柯_温和的独立电影讲述者_陈秋名

HOME DRAMA/戏剧/之家/贾樟柯:温和的独立电影讲述者□陈秋名内容提要贾樟柯通过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的关注,用长镜头的方式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将那个时代的中国的被很多人忽视的“边缘群体”的现实展现在了荧幕之上。

他用独立的电影方式,讲述了他的生活经历,讲述了他对于生活的内心感悟。

关键词贾樟柯第六代导演独立电影贾樟柯,山西汾阳籍导演,他的电影抛弃了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人的宏大叙事方法,不注重电影的主流理念,追求电影的艺术、个性,视角相对变小,他拍的大多是小成本的独立电影。

人们习惯把这群70后的导演称为新生代导演,又称为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就是这群人中一种独特类型的代表。

贾樟柯的电影,不是以激进的语言或者故事情节为内容,他的电影如同他这个人一样,温和低沉;他的电影直面残酷的现实生活,将底层人的灰暗时光用从容、朴实的画面重现在荧幕上,把艺术现实化;他的电影是中国小城镇成长的讲述,没有答案,没有所谓的大结局,只是讲述一段岁月,一些经历。

贾樟柯的电影从早期的《小山回家》(他拍摄第一部电影,1995)、“故乡三部曲”———《小武》(剧情片,1997)、《站台》(剧情片,2000)、《任逍遥》(剧情片,2002)开始,到后来的《世界》(剧情片,2004)、《三峡好人》(剧情片,2006)、《东》(纪录片,2006)、《无用》(纪录片,2007)、《二十四城记》(剧情片,2008)、《海上传奇》(纪录片,2010)、《在清朝》(武侠片,2010)、《语路》(纪录片,2011),长镜头的大量使用一直贯穿于他的电影作品。

电影理论专业出身的他,特别看重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因为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强调对客观性的尊敬,对普通人的尊敬,强调在完整的空间里尽量观察人的存在。

他认为蒙太奇的方法割裂了现实,它用局部的影像来组织话语,有很大的不真实性,所以他很少采用蒙太奇方法。

他大量采用全景、中景,对于特景很少采用,他不是要突出某个人,而是要展现一群人。

贾樟柯人物简介

贾樟柯人物简介

贾樟柯人物简介
“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

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


——贾樟柯
贾樟柯,中国导演、作家、制片人,生于1970年,
山西省汾阳人。

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
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

1998年,其处女作《小武》获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
大奖。

2006年,故事片《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
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09年,获法兰西共和国
文学艺术军官勋章。

2010年,获多伦多电影节新世纪十
年最佳导演奖及瑞士诺加洛国际电影节荣誉金豹奖。

主要作品有《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
《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及《海上传奇》;著有《贾
想》、《中国工人访谈录》及《海上传奇—电影纪录》。

中国第六代导演 共27页PPT资料

中国第六代导演 共27页PPT资料

作品特色
他以DV等不同的影像媒体介入当代现实,以青春、苦闷、躁动构 成故乡三部曲,就是要表现改革开放中内地城镇的境遇,展露那 里的发展冲动和被抛弃的恐慌。在中国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 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 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从《小武》发端,到如潮好评的 《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 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
www,378700000
《站台》 (2000年,193分钟/154分 钟,故事片)
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 参赛作品,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0年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 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2019年获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 节唐吉可德奖,费比西国际影 评人奖 2019年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青 年电影奖 2019年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 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2019年获第30届蒙特利尔国际 新电影新媒体节最佳编剧奖 2019年法国《电影手册》年度 十大佳片之一 2019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 十大佳片之一
www,378700000
主要作品
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
《小武》(2019年,107分钟,故事片)
导演:贾樟柯 主演:王宏伟/ 郝鸿建 / 左百韬 / 马金瑞 / 刘俊英/ 梁永浩
获奖: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 首奖:沃尔夫冈 斯道奖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 盟奖 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 金热气球奖,最佳女主角奖 第1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 第3 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奖 比利时电影资料馆98年度大奖:黄金时 代奖 第42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首奖:SKYY奖 2019年意大利亚的里亚国际电影节最佳 影片奖
与曾经流行的批判现实主义相比,贾樟柯的叙事更为沉静和不 张扬,从不做单纯的道德判断,而是通过个性鲜明的纪实性风格一 一拓展;与现代虚无主义相比,贾樟柯更是从不故弄玄虚,倾力专 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枝末节,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 调。

中国第六代导演

中国第六代导演

温暖的基调。
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夏威夷国际电影节金兰花奖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豹奖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 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
www,
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
《小武》(1998年,107分钟,故事片)
主要作品
导演:贾樟柯 主演:王宏伟/ 郝鸿建 / 左百韬 / 马金瑞 / 刘俊英/ 梁永浩 获奖: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 首奖:沃尔夫冈 斯道奖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 盟奖 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 金热气球奖,最佳女主角奖 第1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 第3 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奖 比利时电影资料馆98年度大奖:黄金时 代奖 第42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首奖:SKYY奖 1999年意大利亚的里亚国际电影节最佳 影片奖
www,
《站台》 (2000年,193分钟/154分 钟,故事片)
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 参赛作品,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0年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 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2001年获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 节唐吉可德奖,费比西国际影 评人奖 2001年获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青 年电影奖 2001年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 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2001年获第30届蒙特利尔国际 新电影新媒体节最佳编剧奖 2002年法国《电影手册》年度 十大佳片之一 2002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 十大佳片之一
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
成就荣誉
2010年,获第三届《手机报-电影爱好者》金π奖“读者最喜爱的导演”奖。 2010年,获洛迦诺影节金豹奖,成为获此奖最年轻的电影人 2010年,获威尼斯马可波罗奖 2010年,第30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金兰花奖 2010年,第13届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kino pen奖) 2010星尚大典星尚影像先锋人物:贾樟柯 2010年,影片《海上传奇》荣获迪拜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金奖。 2010年, 获取由厦门大学颁发的2010年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励志人物特别荣耀奖。 2011年,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会主席 2011年11月12日,获得“2011年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奖. 2012年,2012年度亚洲电影学院院长 2013年,贾樟柯导演的新片《天注定》入围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

贾樟柯

贾樟柯

贾导第一部短篇,制造非常粗糙,但反应的内容已经可以看出贾导的思路,已经形成了贾导的风格小山回哪儿的家?1996年看过贾樟柯的“学生作业”《小山回家》后,没人叫好,说差的人不少。

这类有点小火花的片子在北京通常还是能见到的。

主要是“火花”还没有成为“花火”。

当民工王小山最后在街边一个理发摊上,他把自己一头城里人凌乱的长发留给了北京后,大家心领神会:噢,这是我们中国当下的现状。

故事写一个在北京餐厅打工的河南民工小山,过年关头却被老板开除了,所以特别想回家,因此就找了一串老乡打算同行。

所找的人有建筑工人、大学生、票贩子、服务员、妓女等等。

小山找老乡的过程带出底层生活的众生相,影片的结尾是没有人跟他回家,最后他只能在街边的一个理发摊上,剪去了一头凌乱的长发。

那时还在电影学院读书的贾樟柯感觉到了中国电影与当下性失去了联系:上海、广州、北京看起来相当不错,可往这些城市外围一看,或者说即便北京,四环外就和四环内完全不同。

“我是从山西的一个小县城考进北京的,我生命的体验在那儿,可在如今的电影中我看不到和我的生命体验发生联系的东西。

”因此他就拍一部自己的片子《小山回家》来说话。

这部片子给人留下另一个印象是全部由非职业演员出演。

据资料显示,该本获1996年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故事片金奖,参赛第21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在此之前或之后,中国大名鼎鼎的张艺谋的多部作品,启用非职业演员竟好像成为电影中的一个“艺术举动”,博得国内外从内行到外行的阵阵喝彩。

其实,只要拥有电影特权的那些电影家弯下腰杆看一看,中国年轻的电影者哪一个作品有多少职业演员的身影在晃动?再说,启用“职业”和“非职业”本身与电影创作还是没有多大的关联,这是由题材的内容和形式决定的,它应该是一个严肃的电影人工作的出发点。

而不应该成为一个卖点和谈资。

至今都有人在找《小武》的片子看。

那是1997年一个夏天,我老和几个热爱电影的朋友在北航附近一家四川人开的露天饭店喝酒谈我们自己想拍的电影。

贾樟柯:那个拍电影的汾阳人

贾樟柯:那个拍电影的汾阳人

贾樟柯,山西汾阳人,生于1970年。

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同时开始电影编导工作。

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

从大学时期第一部短片《小山回家》,到2018年最新一部电影《江湖儿女》,二十多年来,贾樟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导演,到站上戛纳电影节的舞台,45岁就拿下终身成就奖,他的镜头始终和故乡汾阳保持着一种联系。

从这片散发着高粱酒香气的地方出走,再回来,半生过去,他仿佛从未离开过这里。

封面故事惨拮9*翱菇在过去不久的2018年,贾樟柯为他的影迷奉献了新作《江湖儿女》,故事发生i]的地方依然是他过去的所有电影中描摹过无数遍的故乡汾阳,女主角也依然是贾氏电]]影“雷打不动”的女主——他的妻子赵涛。

很多人对此片褒贬不一,有人说,贾樟柯|]十几年“旧瓶装新酒”的模式也该换换了,有的人却说,这部电影是贾樟柯二十年来]i电影生涯的集大成者:*I从小镇青年到大龄“北漂”汾阳,地处晋中,背靠吕梁,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

这里以当地盛产的“汾酒”闻名于世。

1970年,贾樟柯就出生在这个有些闭塞的县城里。

小时候,因为家里的大人都要工作,一天到晚开会不回家,贾樟柯便和其他无人管教的小孩一样,与刚从农村、林场回来的“待业青年”一起浪荡街头。

那时,城里只有一条公路,向西延伸而去,通向黄河,这就是县城里的孩子们全部的活动范围。

年少气盛,他们也会学着在录像厅里看到的香港电影中周润发咬着牙的模样,说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还想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拜把子,却找不到酒。

他们爬上一间房子,见到屋顶正晒着萝卜干,于是就每人切下一块,代酒吃进肚子,又跪下彼此磕头,结为兄弟。

这群少年中就有贾樟柯的身影。

在学校里,贾樟柯是个文艺青年,迷恋浪漫主义,甚至一度留起了长发。

他写诗,和一起玩耍的伙伴们办起了诗社,起名叫“沙派”。

不听课时,就会想个什么命题,各自写出来,相互传阅评点,比较谁写得好。

第一次油印诗集,他们花了一星期,到处借办公室,晚上不睡觉,硬是把诗集弄出来了,最后印了七八十本,各自拿去给非常要好的朋友。

贾樟柯,从“电影民工”到国际名导

贾樟柯,从“电影民工”到国际名导

贾樟柯,从“电影民⼯”到国际名导2019-08-25亚洲电影的希望之光贾樟柯刚在影坛出道时就受到⾏内⼈的⾼度赞赏,1997年,他以⾸部长⽚《⼩武》闪亮登场,成为备受国际电影界关注的“新星”,被认为是最能代表“第六代”的导演之⼀。

法国《电影⼿册》认为他的⾸部长⽚《⼩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的影⽚。

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武》获得⼀系列⼤奖,国际评委在阐述贾樟柯的电影获奖理由时说:“我们在同⼀时间不但发现了⼀部电影更发现了⼀个作者,这种发现并⾮常有的”;“我们相信贾樟柯⼀定会和莫蕾蒂、阿巴斯、伍迪·艾伦⼀样,能够成为帮助我们保持⼈的本质的导演”。

⽽且评委们还意味深长地说:“在他的电影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来讨好我们的”;“我们相信他的每⼀个镜头,每⼀个画格都不是故弄⽞虚的。

在中国的那样⼩城中,我们和他的⼈物贴得很近,和他的感情贴得很近”。

贾樟柯曾⼀度被戏称为“电影民⼯”,之所以有这样的雅号,⼀⽅⾯是因为他拍摄的影⽚多以底层劳⼯阶层的⽣存状态为题材,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当时那种与正统和主流电影制作模式背道⽽驰的创作⽅式、⼯作条件、⽣产⼯艺以及发⾏和放映模式。

按照贾樟柯本⼈的形容,在第⼀次拍摄影⽚的时候,他可谓是“除了精⼒和体⼒之外⼀⽆所有”,凭借⾃⼰给别⼈当编剧本赚的稿费,加上同学从⽗亲单位借来的摄影器材,以及在录⾳系静坐跟⽼师抗争拿到的录⾳器材,就是在这样⼀种东拼西凑的境况下,他完成了⾃⼰的第⼀部短⽚作品《⼩⼭回家》。

《⼩⼭回家》得到了⾹港独⽴短⽚及录像⽐赛⾦奖,因为获奖⽽取得的影响,让他能够获得⼀定的投资,有⾹港提供的20万元资⾦,加上从朋友那⼉找到的⼀些钱,仅仅30万元的投资,他拍完了《⼩武》。

《⼩武》的成功让贾樟柯的电影开始有了⽇本、法国、意⼤利等国的共同投资,尤其是⽇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的公司⼀直保持和贾樟柯的合作。

贾樟柯:文学与故乡

贾樟柯:文学与故乡

贾樟柯:文学与故乡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9年第22期贾樟柯本期客座总编辑贾樟柯,当代著名导演。

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戛纳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有《小武》《站台》《三峡好人》《天注定》等。

2019年他在家乡主办吕梁文学季。

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出生地,故乡的概念才更为清晰,这种遭遇与命运,有强烈的共性。

大多数人都遭遇了这样的生活。

文学是最强烈的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检察风云》:怎么会想到办吕梁文学季的?贾樟柯:我觉得文学太重要了。

所谓“重要”,它分为读和写两部分。

你不一定会创作,但是阅读对现代人来说不可或缺。

阅读是一个人自我觉醒、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手段,对于你认识这个世界的深度和宽度都是很有帮助的,特别在资源匮乏的地方。

你上网就可以读到小说,你花几十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本书,另一个人就会敞开心扉,向你讲述他对这个世界的全部认识。

过去我们觉得文学只是一种消遣,其实文学是一种非常优质的精神活动。

但是现在阅读量在下降,碎片化的阅读取代了传统的阅读之后,对文学的亲近感逐渐在消褪,我觉得应该做些事情。

我总想我小的时候上课都在看小说,和现在的孩子上课偷着打游戏没什么区别,如果单纯从满足上来说,这种愉悦感其实是一样的。

我觉得不是人们对文学的兴趣消失了,而是没有机会去接触文学,没有一种契机让他进入这个世界。

我觉得只要有一个契机让年轻人偶尔闯进来一下,可能他就会陶醉其中。

我觉得做这样一个文学季就有帮助。

《检察风云》:你觉得现在的文学还能进入公共生活吗?贾樟柯:我不太认同现在的文学不能进入和影响公共生活的看法,文学是最强烈的公共生活的一部分。

更准确的表述是:个人的写作原本是个人的命运,但是这个作品完成之后,它会成为公共生活特别重要的资源。

它应该被公众认识、讨论和了解。

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文学就是在做转换工作。

这个转换工作不一定由作家来完成,它可能由策展人、出版人来完成,或者由一个节日来完成。

作家写作的个体性和私密性跟作品的公共性完全不矛盾,即使是最私密的写作,在作品完成之后会转化为公共资源,虽然这种转化未必是由作家本人来完成的,像《红楼梦》一开始也不是公共性的作品。

贾樟柯

贾樟柯

对话贾樟柯——“我们处于娱乐业市场化的初级阶段”贾樟柯承认“自己骨子里不是生意人。

”但是,他的确赚得了满头彩:好的影片、好的收益。

中国周刊记者张友红北京报道在商业和艺术之间,贾樟柯找到了一种他“喜欢玩的”方式:尽情拍摄自己喜欢的影片,然后进行影片版权的全球交易,从而获利,进而反哺电影。

1998年,贾樟柯第一个长片《小武》在柏林电影节首映,从而引来法国电影营销商的的关注。

从此,一穷二白的贾樟柯闯出一个影视新天地,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西河星汇。

有人说,电影版图中,贾樟柯以另一种电影模式确立起自己的地位,并引发人们对中国电影工业现状及未来的思考。

对此,贾樟柯淡淡一笑:“我骨子里不是生意人。

”自己当初成立公司仅仅是“为了接纳钱。

”“假公司”真老板《中国周刊》:很多人评价您的电影:获得了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双赢。

但是,国内却鲜见您的电影票房。

那么,您的电影的盈利模式是什么?贾樟柯:区别于国内电影“票房”的概念,我们不和院线打交道,而是直接面对全球电影销售商。

我选优秀公司把自己的影片版权卖给他,他有很多国家的下线,他们再和院线打交道。

这种模式最初应该是1998年柏林电影节上逐渐建立起来的。

法国销售商买了《小武》全球发行的版权。

之后这种合作模式延续到《站台》、《世界》、《任逍遥》等影片,并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周刊》:2006年北京西河星汇成立之前,您就已经开始做老板了。

作为明星导演,为什么想到自己做公司?贾樟柯:一开始成立公司也没有商业诉求,那时和海外电影销售商逐渐有了财务关系,开始有大笔钱回来,怎么接纳这些钱呢?这就需要搭建一个资金接纳平台,用于衔接海外投资公司和发行公司与我之间的财务关系。

所以在香港成立了“星汇”。

它实际上是一个死公司,一个假公司,没有实际业务。

《中国周刊》:“假公司”什么时候变成了真公司?贾樟柯:实际上,2003年的时候我的合伙人就反复建议我盖电影院,抓终端,成立面向国内的运营公司,只是我的兴趣还在电影制作上,所以一直没有做。

贾樟柯个人介绍

贾樟柯个人介绍

1993年他开始拍摄自己的作品
1993《小山回家》 1997《小武》 2000《站台》
2002《任逍遥》
2004《世界》 2006《东》(纪录片)
2006《三峡好人》
2007《无用》(纪录片) 2008《二十四城记》 2010《海上传奇》(纪录片) 2011《语路》(纪录片) 2011《黑色早餐》(公益片) 2013《天注定》
影片一开头,就用了一个惊艳的长镜头,从船头一直 拍到船尾,将船上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脏, 乱,粗鄙,庸俗,自娱自乐,直到男主人公的出现。
长镜头:强调电 影的真实,倡导 “纪实主义”
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与之前的作品有所区别
贾樟柯作为中国文艺片导演新贵,他通过《三峡好人》将 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与忧患意识与当代贫富差距巨大的底层平 民命运牢牢地结合起来。在时代不可逆转的物质、视听狂欢中, 贾导坚持有意识地将故事人物锁定在小人物身上,以唤起社会 对中国和平时代变革中几近失语的平民尊严予以关照。之前的 影片《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贾导都在 强化外力外因,在追求电影的真实感上做足了文章,展现平民 小人物也多停留在时代变革中的迷失、无奈和随波逐流,提示 社会反思文明进步中物质与精神的作用关系,仍旧未脱离愤青 宣泄式的表达。 《三峡好人》则更注重对内因的发掘,创作人物时重点放 在人物与时代变革的对抗,揭示个体命运在变革中积极寻求突 破,鼓励小人物通过走出小天地,参与在变革的大世界中,从 遗忘者成为参与推动变革进步的一分子。所谓:打开一扇窗, 迎接一片天。这一点的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拍摄小武的艰难,作为拍摄的余力为感到 了很大的压力,但是作为香港人的他面对 着黄土地上的汾阳,他试图从他对大陆 1970年代的记忆里找到拍摄的感觉。他曾 说:“1972年我跟父母到广州,那里的灯

山西或非山西的贾樟柯

山西或非山西的贾樟柯

山西或非山西的贾樟柯前不久贾樟柯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因此也成为中国年轻导演获得过三大国际电影节大奖的第一人。

自然引来媒体的特别关注,溢美解读贾樟柯的文章骤然多了起来。

但过于溢美的解读有时候也会变成误读。

而这些贾樟柯本人当然是不屑去解释的,明星们在面对溢美大都选择了沉默,何乐而不为呢?光环之下我更关注的是“做为山西人的贾樟柯”。

贾樟柯是山西人,他能获得如此的成就,做为他的家乡人的确应该感到骄傲,但激动过后却又觉得失缺了一点什么。

我不知道别的省份的人遇到贾樟柯这事会怎么想,做为一个山西人(或许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吧)我就好像平白无故的白捡了一件值钱的东西似的。

贾樟柯--“金狮奖”--山西三者之间是否对等对称呢?或许有人会说我有些较真了,捡了宝贝还不赶紧收起来还傻乎乎的在哪里愣啥呢?但我还是想顺着我的思路想下去。

所以要这样想说白了就是觉得现在山西的地位与贾樟柯取得的成就无法相称。

从经济的角度说,虽然山西较之以往进步了很多,但综合实力在全国还是落后的。

对于获得了“金狮奖”的贾樟柯,现在称呼他是国际级的导演并不为过。

但山西却不是国际级的,甚至不是国家级的。

如果单纯从经济层面不能完全解释,毕竟那些发达的省份也没有出现几个贾樟柯这样的人物,何必自贬呢?我们可以再比照另一条不相称的地方。

按着现在一种约定俗成的的说话模式,在强调要保护什么的时候则意味着什么已经失去了保护;在强调要振兴什么的时候则意味着什么衰落了。

那么“做为山西人的贾樟柯”这句话就具有同样的效应。

在山西人需要为贾樟柯这类人骄傲的时候,恰恰是因为山西缺少了他这类人。

诚然贾樟柯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但这更多属于是他的籍贯属性,成为名人的贾樟柯这种属性就更加明显,因为他的成功不是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他的这种属性通常在关于他的简历介绍里(山西汾阳人)也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刻意渲染。

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种惯例而已。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追问——贾樟柯除了带着一个山西人的出生背景,在他如日中天的事业里又有多少属于山西的含量?他是如果这样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再类比刘翔。

少儿名人故事大全:导演贾樟柯的成长之路

少儿名人故事大全:导演贾樟柯的成长之路

少儿名人故事大全:导演贾樟柯的成长之路没谈恋爱专写情诗贾樟柯出生于小县城,其电影也一直注重县城的兄弟,他说:“我不会忘记饥饿的滋味。

那时候每天吃玉米面窝头,我妈骗我说吃了能长高。

”贫穷的感觉刻骨铭心,这也形成了他日后电影的基本注重点。

上世纪80年代,人们摆脱贫困,开始精神和文化追求。

贾樟柯贪婪地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书摊上有尼采、萨特,有《走向未来》丛书;文学生活是一种集体回忆,我们读《星星》诗刊,读寻根文学,在书中兴奋地成长。

”贾樟柯回忆,对自己影响的一本书是路遥的《人生》,“这本书点燃了我,让我对自己的价值有了一种新的认定。

”整个中学时代贾樟柯都在录像厅里度过,通过看大量武侠片,他建立了一个孩子对于古代的想象,以及对古代民间社会的理解。

此时他还迷上诗歌,阅读了大量朦胧诗。

有一天,一群男同学决定成立诗社,因当天恰逢沙尘暴天气,诗社被称为“沙派”,一天能写16首诗的贾樟柯是“沙派”主力。

他笑言,虽没谈过恋爱,但写的全是情诗,最后自己还刻钢板印了3本诗集,分送给同学。

“舞林高手”到处走穴一部《黄土地》让他泪流满面电影《霹雳舞》上映后,贾樟柯一连看了7遍,并自学成才成为县城霹雳舞第一高手,还跟着大篷车穿越黄河在集镇和乡村“走穴”。

有趣的是,这时家里人还以为他在用功学习。

高考落榜后,贾父很惊讶。

贾樟柯当时打算做生意,但父亲坚持说“你还是应该接受高等教育。

”贾樟柯感慨:“‘高等’两个字把我打动了,父亲最后把我送去太原学画,因为报考艺术专业对文化成绩要求较低。

”在太原,贾樟柯偶然看了电影《黄土地》并被深深打动,他流泪看完电影。

贾樟柯说:“打动我的是那些我熟悉的风物,我看到我生活的土地竟被拍成了电影,那些我司空见惯的长满褶皱的脸,被放大后出现在大银幕上……从电*出来后,我知道我这辈子一定要当导演。

从那时起,我真正拥有了理想。

”三年后,贾樟柯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来自山西临汾一个小县城的“霹雳少年”,开始用自己的镜头和独特的电影语言,注重变化中的中国,并书写属于自己的银幕传奇。

贾樟柯的山西江湖往事

贾樟柯的山西江湖往事

贾樟柯的山西江湖往事1970年的汾阳和中国所有的城市别无二致,人们穿着相同的衣服,举着同样的红旗,说着同样的革命口号。

文化大革命,碾碎了大江南北、大城小城的一切差异,贾樟柯,便诞生在这单一的色彩里。

贾樟柯的父亲是一位语文老师,母亲是烟酒公司的销售员。

那场碾平一切的文化革命让他这样的家庭也处于社会的底层,贾樟柯从没有感受过贫穷的滋味,却从来没与底层分开过。

上小学时,文革结束,大人们却还在忙着开清理“三种人”的会,没人管的贾樟柯最先触碰到了时代缔造的底层——那些“上山、下乡”回来的二十几岁的青年。

这些年轻人既不留恋革命的岁月,也不为历史的错误感到愤怒,他们只是彻头彻尾的无所事事,贾樟柯跟着这些孩子在街道上乱串,汾阳的街道里,他嗅到了茫然的气息。

那时,每次放学,贾樟柯会在路灯下的广播里听一本小说——《黄河在这拐了几个弯》。

当时,思想解冻,文学从“革命”中走了出来,人们开始争当表达个性的“文学青年”,蔚为大观。

贾樟柯也很合时宜地找到了梦想——做一名作家。

作家会敏锐地寻找生活中的奇迹,恰巧,那是一个生活中总有奇迹的年代。

每周六,一个广东的叔叔到贾樟柯家做客。

他和贾樟柯的父亲同为语文老师,两个语文老师在一起谈天说地,惺惺相惜。

有一次,广东叔叔说,他有很多亲戚在香港,要是工作调不回广东,他就去香港。

当时,虽然满大街都贴着“思想解放”的标语,但“香港”对于汾阳人来说充斥着资本主义的腐化堕落、纸醉金迷,那是工农阶级最讨厌和愤恨的地方,而这位广东叔叔,竟然要去那里!贾樟柯的父亲耐心地劝他用合理的办法调动工作。

之后,没过几天,广东叔叔的儿子失踪了。

人们猜测他儿子是看了《少林寺》后决定弃文从武,想去嵩山拜师学艺,于是在太原、郑州布下天罗地网。

想这孩子尚未拜师,武艺应该不会太高强,应该容易捉住。

可是找了数日,竟找不到。

最后,广东叔叔的儿子被公安押回汾阳,原来他去了深圳,想要游过深圳河,去到对岸的香港。

游过深圳河对于贾樟柯来说是个传奇,他那时见过的最大水面,是汾阳县城公共澡堂里的浴池。

贾樟柯北大的演讲稿

贾樟柯北大的演讲稿

贾樟柯北大的演讲稿贾樟柯北大的演讲稿和朋友聊起电影,讲到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想起12月4日,他在北大的演讲。

那天,我刚刚来到北京,开始新的生活。

如今10个月过去了,重读他的演讲,一样打动心扉。

我是第一次去三峡,所以我也特别感谢刘小东,因为之前我本来想拍一个纪录片,拍他的绘画世界,因为我从90年看他第一个个展,特别喜欢他的画,他总是能够在日常生活里面发现我们察觉不到的诗意,那个诗意是我们每天生活其中的,这个计划一直搁浅,一直推后,有一天小东在去年9月的时候说要到三峡拍11个工人,我就追随着他拍纪录片《东》,如果我们作为一个游客,我们仍然能看到青山绿水,不老的山和灵动的水,但是如果我们上岸,走过那些街道,到街坊邻居里面,进入到这个家庭,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古老的山水里面有这些现代的人,但是他们家徒四壁,这个巨大的变动表现100万人的移民,包括两千多年的城市瞬间拆掉,在这样一个快速转变里面,所有的压力、责任、所有那些要用冗长的岁月支持下去的生活都是他们在承受,我们这些游客拿着摄影机、照相机看山看水看那些房子好像与我们无关,但是当我们坐下来想的时候,这么巨大的变化可能在我们内心深处也有,或许我们每天忙碌地挤地铁,或者夜晚从办公室里面凌晨三点坐着车一个人回家的时候,那种无助感和孤独感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在中国社会里面每一个人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我们都承受着所有的变化、带给我们充裕的物质,我们今天去到任何一个超市里面,你会觉得这个时代物质那样充裕,但是我们同时也承受着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压力,那些改变了的时空,那些我们睡不醒觉,每天日夜不分的生活,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不仅是三峡的人民。

所以进入到那个地区的时候,我觉得一下子有一个潮湿的感觉,站在街道上看那个码头,船来船王码头,各种各样的人在那儿交会,中国人那么辛苦,那时候就有拍电影的欲望,一开始拍纪录片,拍小东的工作,逐渐地进入到模特的世界里面,有一天我拍一个老者的时候,就是电影里面拿出十块钱给三明看亏门的演员,拍他的时候,他一边抽他的烟,一边非常交接地笑了一下,在他的微笑里有他自己的自尊和对电影不接受,你们这些游客,你们更知道多少的生活呢?那个时候夜晚的时候在宾馆里面我一个人睡不着觉,我觉得或许这是纪录片的局限,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一种自然的一种心态。

最新整理贾樟柯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docx

最新整理贾樟柯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docx

最新整理贾樟柯: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贾樟柯,出生于1970年,xxxx省汾阳人。

1997年毕业于xxxx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理论专业,1995年起开始独立电影工作。

法国《电影手册》评论他的首部长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

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戈尔称他为“亚洲独立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站台》剧本获1998年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创意奖;获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获2000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20xx年,其《逍遥游》入选第55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参赛名单。

20xx 年9月,其《三峡好人》一举摘取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最高荣誉——最佳影片金狮大奖。

未能公演的电影1987年,xxxx汾阳县城的贾樟柯17岁,正忙着跟随着他的哥哥姐姐们学跳霹雳舞,准备和他们一起“走穴”。

他在县电影院里看了美国版的《霹雳舞》不下八遍,他觉得那比xxxx的《霹雳情》跳得好多了。

整个1980年代是他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革命理想逐渐消失,商品大潮即将来临。

到后来,等他有权利和资格发言的时候,他自我表达的冲动和激情找到了最合适的载体和归宿——电影。

他选择了这一段回忆,作为他叙事中的重要主题。

“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关心真正的世俗生活......有些人把那些记忆忘记了,有些人认为那些记忆不重要......但那些对我来说很重要。

我怀念他们,那些甚至被遗忘了名字的人,那些曾经在年轻时怀着理想,最后却归于沉寂的人们。

”贾樟柯的《站台》讲述的故事从1979年开始,一直到1990年代初。

“身处这一段历史、年代和情境之中,我们其实不知道它的意义。

”在中国导演中,似乎没有谁像他那样,对那个时代怀着如此强烈的情感。

《站台》的名字取自1980年代初风靡一时的带着摇滚味道的流行歌:长长的站台,寂寞的等待......《站台》记录的生活是如此庸常,缺乏奇迹,缺乏戏剧性。

我不是大师

我不是大师

我不是大师贾樟柯作为中国新生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一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而闻名。

在《我不是大师》中,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叙事手法,展现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与社会批判的中国当代社会。

在电影中,主人公小李是一个普通的铁路售票员,他每天站在售票窗口前,面对着各式各样的乘客和千奇百怪的乘客,而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灵,对生活充满信念和热爱。

随着生活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小李所处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切似乎都在迅速地蚕食着他的心灵和信仰。

在电影中,小李所面临的困境其实也是很多普通人所面临的。

他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在生活中也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

他在工作中面对着如影随形的工作压力和顾客纷争,他在生活中也要应对着房屋拆迁和家庭纠纷。

这些种种困难和挑战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许多像小李一样的平凡人都在不同的场景下经历着类似的磨难。

贾樟柯通过这个普通的小人物呈现给观众们一个真实而鲜活的现实画面,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真实最质朴的情感。

电影中还有一位关键的角色,他就是修理工师奶。

师奶是小李的邻居,一个活泼开朗的老人。

在电影中,师奶成为了小李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角色,她用自己坚韧乐观的性格激励着小李,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启示着小李。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师奶代表着一种对生活最真实的态度。

她没有钱财,没有地位,却有着纯粹的生活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她就像是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一抹阳光,给人以温暖和信念,也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

贾樟柯通过这个角色,对观众们展示了一个普通老人的顽强和正直,也向人们传递了对生活最真实的热爱和坚守。

《我不是大师》在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上都显得非常朴实和真实,贾樟柯没有采取任何华丽的表现手法,而是用最朴实的故事和最真切的细节展现了一个最真实最质朴的中国社会画卷。

他以一种真实的方式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他通过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众多问题和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