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建筑(图)
小广场-海绵城市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概述:北太路为城市主干道路,本次升级改造长度约为4.605公里,建设范围包括机动车道(加铺沥青、优化交通标志标线、更换恻平石),慢行系统(人行道铺装、非机动车道铺装、盲道、无障碍等),城市家具(照明灯杆美化、人行导向设施,人行栏杆、垃圾桶、装饰井盖、公交站及候车亭等),植物绿化(中央绿化带、路侧绿化带),建筑立面(建筑侧墙美化等)及小广场等。
现状设施简介:北太路现状道路有1.5m宽侧绿化带及2.5πΓ4m宽中央绿化带,道路两侧绿化退缩带基本被建筑或工厂占据,无海绵改造空间。
小广场为荒地,可按海绵城市要求进行设计。
2、设计依据>《北太路升级改造及三个园区标志工程项目建议书》(2017.12)>《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2017年6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0月)›《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3、设计原则>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水文状态,尽量减少开发建设区域的不透水表面积;>尽量充分利用入渗能力,延长径流时间,减轻开发魅设行为对原有水文状态的冲击:>与景现原来相结合,在处理雨水的同时,提供良好的景观价值。
>以最小的改动范围、工程投资达到最优的海绵城市改造方案落实。
4、设计要求根据《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2017年6月),白云区新建或改造道路广场类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65%,北太路及景观标志广场位于01-07-01分区,该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77%.本工程以较产值作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其余要求如下:(1)新建或改造后的雨水径流量不超过建设前的雨水径流量;(2)新建或改造后的综合径流系数一般按不超过0.5遂行控制:(3)新建或改造后的道路或广场,透水铺装率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4)新建或改造后的道路或广场,下沉式绿地率的比例不小于45%本工程海绵城市设计范围包括北太路及三个园区标志广场,其中北太路绿化带宽度有限,难以进行海端化改造,故本次北太路升级改造工程建议不做海绵城市设计。
DB4403∕T 24-2019 海绵城市设计图集
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规定 (5)5 单项海绵设施设计要点 (5)6 城市道路海绵城市设计要点 (10)7 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要点 (11)8 公园绿地海绵城市设计要点 (12)9 河湖水系海绵城市要点 (13)10 雨水回用设计要点 (15)附录A(资料性附录) 单项海绵设施设计图纸 (17)附录B(资料性附录) 城市道路海绵系统设计图纸 (42)附录C(资料性附录) 建筑与小区海绵系统设计图纸 (58)附录D(资料性附录) 河湖水系海绵系统设计图纸 (66)附录E(资料性附录) 雨水回用系统设计图纸 (84)附录F(资料性附录) 推荐植物应用名录 (94)参考文献 (96)海绵城市设计图集1 范围本图集规定了深圳市城市道路、建筑与小区、公园绿地、河湖水系、雨水回用系统及单项海绵设施海绵城市的设计要求等内容。
本图集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公园绿地、河湖水系生态修复和雨水综合利用等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
本图集主要对各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导向、要点做出规定,具体各项设施的尺寸、材料等设计参数为建议值,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本图集及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进行实际取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25993 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18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201 防洪标准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8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31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4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400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2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513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 5055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规范GB/T 50563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 5060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 50773蓄滞洪区设计规范GB 50788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T 5080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 51192公园设计规范DB4403/T 24—2019GB 51222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CECS 353 生态格网结构技术规程CECS 361 生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 456 格网土石笼袋、护坡工程袋应用技术规程CJJ 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6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 3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48公园设计规范CJJ1 81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T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3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T 135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90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 194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T 236 垂直绿化工程技术规程CJ/T 340 绿化种植土壤JGJ 155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SZJG 32 再生水、雨水利用水质规范SZDB/Z 49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ZDB/Z 145 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SJG 37 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海绵设施设计规程10SS705 雨水综合利用14J206 种植屋面建筑构造15J012-1 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15S412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安装15SS510 绿地灌溉与体育场地给水排水设施15MR105 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15MR205 城市道路-环保型道路路面16S518 雨水口16MR201 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铺设3 术语和定义3.1海绵城市 sponge city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4种海绵城市设计措施全图解
24种海绵城市设计措施全图解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城市住宅区海绵策略随着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自然地表被居住区域的不透水硬质材料替代,雨水自然下渗、净化和收集面临很大挑战。
住宅区的景观用地应考虑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在有限的绿化面积里,采用下渗、滞留、净化的策略,缓解城市居住区洪涝灾害。
1、传统住宅区——宅间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绿地可以改造成下沉式宅间雨水花园,用来收集周边硬质铺装的雨水。
2、传统住宅区——停车场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停车场可以改造成透水植草砖生物滞留带,用来收集周围雨水。
3、传统住宅区——活动场地传统住宅区中的树池可以改造成滞留式生态树池,用来收集开放场地中的雨水。
4、传统住宅区——宅间道路传统住宅区中的宅间道路和绿化带可以改造成透水路面和生物滞留池,用来收集道路上的雨水,避免路面雨水沉积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5、传统住宅区——车行道传统住宅区中的车行道考虑机动车荷载,一般不建议使用透水路面,而是利用道路两侧绿化带收集、消纳路面雨水径流。
6、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园路7、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广场高层住宅区中的硬质广场可以结合透水铺装、排水明沟及生物滞留设施,设计成一个集收集、净化、储存雨水于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
8、新型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绿地二、绿色屋顶海绵策略雨洪来临时,建筑屋顶产生的径流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将城市的建筑屋顶改造为绿色屋顶能有效缓解城市雨水径流压力。
一方面,通过海绵城市结构来收集、储存雨水,并利用雨水进行浇灌,可以节省各种能耗;另一方面,绿色屋顶将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绿化率。
海绵城市简介及建设方法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软实力。
海绵城市技术发展
01
02
03
04
低影响开发技术
通过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等 技术,降低雨水对环境的影响
。
生态修复技术
采用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技 术,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智能监测技术
运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 实时监测城市环境状况,为决
策提供科学依据。
绿色建筑材料
研发和推广绿色建筑材料,降 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一种利用自然地形、植被和土壤来渗透、过滤、储存和排放雨水的设施 。
通过雨水花园,雨水得以被自然净化,同时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
雨水花园的设计应考虑当地的降雨特点、土壤类型和植被分布,以实现最佳的雨水 管理效果。
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是一种将植被和土壤种植在 建筑物顶部,以吸收和储存雨水的设 施。
城市水文循环修复理念
总结词
城市水文循环修复理念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旨在恢复城市水文循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详细描述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改善城市水文循环,增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 时,可以降低雨水径流污染,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提高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
03
海绵城市建设方法
绿色屋顶的设计需要考虑屋顶的承载 能力、植被的选择和维护等问题。
绿色屋顶不仅可以减少雨水径流,还 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 量,并为城市带来生态和景观效益。
下凹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是一种低于周围地 面的开放空间,用于收集和储 存雨水。
下凹式绿地可以有效地减少径 流,补充地下水,并改善城市 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设计经典图解
04
城市道路海绵策略
1、综述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 不透水面积急剧增加。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主要不透水下垫 面之一,占建设用地的比例超过了30%。与此同时,传统管 道排水方式导致道路排涝压力大、路面污染严重等突出问 题,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城市道路 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策略,在收集利用道路雨水径流、污染 排放等方面可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美学效益。
传统住宅区中的绿地可以改造成下沉式宅间雨水花园,用来收集周边硬质铺装的雨水。
3、传统住宅区——停车场雨水花园
传统住宅区中的停车场可以改造成透水植草砖生物滞留带,用来收集周围雨水。
停车场周边环境改统住宅区——活动场地
传统住宅区中的树池可以改造成滞留式生态树池,用来收集开放场地中的雨水。
海绵城市设计经典图解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01
前言
内容提要
01、前言 02、城市住宅区海绵策略 03、绿色屋顶海绵策略 04、城市道路海绵策略 05、城市公园绿地海绵策略 06、大面积硬质场地海绵策略
前言
02
城市住宅区海绵策略
1、综述
随着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自然地表被居住区域的不透水硬质材料替代,雨水自 然下渗、净化和收集面临很大挑战。住宅区的景观用地应考虑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在有限的 绿化面积里,采用下渗、滞留、净化的策略,缓解城市居住区洪涝灾害。
2、传统住宅区——宅间雨水花园
3、密集型绿色屋顶
密集型绿色屋顶荷载承受能力较高,能够种植覆土较高的乔木、灌木,打造景观体验丰富的 屋顶花园。
4、低荷载坡屋顶
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方案(图文并茂)
生态滞留塘 非下凹绿地
径流方向
中心雨水花园 社区绿地 雨水分区
单元雨水调蓄箱
蓄水池 下凹绿地 城市河道 植被草沟
城市河道
城市道路
城市绿地
城市广场
建筑屋顶
+ 自然驳岸
植被草沟
+ 生态滞留塘
溢流
+ 蓄水池
溢流
+ 单元雨水调蓄箱加组 团中心雨水花园
溢流
屋顶绿化
绿色屋顶面积/建筑屋顶总面积
绿色屋顶率20%—50%
透水铺装率
透水铺装人行道、停车场、广场面 积/人行道、广场、停车场总面积
透水铺装率≥50% 公共区域≥ 70%
下垫面径流系数
一定汇水面积内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城市建筑密集区0.60~0.85 城市建筑较密集区0.45~0.6 城市建筑稀疏区0.20~0.45
南水北调工程——为城市“解渴”
但中国城市真的缺水吗?
城市内涝等由积水而引起的灾害已成为困扰城市的严重问题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治水方式?
自然的智慧
水的大生态循环
万物相生 和谐共处
的自然理水方式
古人的智慧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老子指出,“天”与“人”皆同源于“道”,因而是统一的。他 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既然人和天都产 生于自然生成这个同一过程,因此,人的一切行为活动包括治水 也应该将遵循自然规律,并以之其作为行为准则。
⚫LID能将雨水大部分留在原地以回补地下水, 变雨水成为资源。
1.1 海绵城市概念 1.2 海绵城市五个原则 1.3 海绵城市两大途径 1.4 海绵城市四种角色 1.5 海绵城市四大指标 1.6 海绵城市八大技术
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
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STEP1施工图设计流程——方案交接+ 会议在进行海绵景观施工图设计前,生态总控会充分协调海绵景观方案团队与施工图团队交接,针对该海绵方案的特色亮点和设施效果要求进行重点确认,以保证海绵方案的落地性与经济性。
针对海绵目标、项目特点,对雨水流线系统、雨水管网系统、重点节点展示、设施结构、植物配置进行二次设计,并进行相关材料及设计图纸的交接。
STEP2海绵城市总平面系列图施工图专业应充分细化汇水分区及场地标高,使每一处雨水都有序进行收集消纳,从而使得海绵系统可以高效运作。
同时海绵设施的形态、大小、距离应根据景观条件进行细致化设计调整。
如在人行动线较多的区域,海绵设施应预留安全距离,防止踏空。
道路边植草沟与实际乔木种植范围线和照明路灯电路范围应预留避让距离,防止海绵设施布局空间与景观条件的冲突。
STEP3海绵设施结构大样海绵设施结构的二次设计,要对形状布局、材料样式和结构要求提出最优化设计。
海绵设施结合周边的景观条件进行结构设计,如下凹绿地可以在绿地边界设计硬质收边台阶,下凹设施的入水口缓冲区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如使用卵石石笼/ 碎石沉淀池或火山石等不同材料或组合形状提升海绵景观品质效果。
雨水花园等复杂性海绵设施在要求高渗透/ 高净化的情况下,种植土层一般会考虑换土,有专门的提供介质配方土的厂家,也可以现场购买材料搅拌配比,我们在实际项目中研究和实践发现,配方土壤在4 ∶ 4 ∶ 2 的种植土、粗砂、椰糠(椰糠要晒干)的比例是最经济和实用性效果较好的配方。
各层结构需要透水土工布进行包裹,以防止周边泥水污染,透水土工布要求无纺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宜为300~500g/m2,握持强度≥ 1.1kN,撕裂强度≥ 0.4kN,CBR 顶破强度≥ 2.75kN,厚度不小于0.5mm。
过薄的土工布在铺设和运作中会发生撕裂等现象,影响雨水收集质量。
在低成本情况下,雨水花园底部结构可以减少粗砂过滤层和碎石排水层厚度,特殊情况下可以取消粗砂过滤层以降低海绵城市建设的增量成本。
海绵城市概念PPT课件
系
指标 布局 实施 控制 控制 要求
统
构
建筑与小区
建
设计
设计任务书
设计
道路
途 径
设计 技术 指标 原则 要求 落实
设施 设施 工程 布局 设计 预算
绿地与广场 水系
审查监督
示
建设实施
意
图
运行维护
其他
排水/园林/道路/交通/ 建筑等多专业协调与衔接
明确目标,层层落实
蓄水池、雨水罐、湿塘、雨水湿地等 一、海绵城市(LID)四项基本内涵 (建筑密度高、绿地率低及受土地利用布局等条件制约的区域)
○
●
◎
◎
√
城调市节塘规划区海绵城市(L○ID)设计○与改造●
◎
○
○
●
◎
—
结调合节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
○
○
○
●
○
—
推转广输型河植长草制沟、治理水污染◎
○
○
◎
●
◎
○
◎
√
干式植草沟
○
●
○
◎
●
●
○
◎
√
湿式植草沟
○
○
○
●
●
○
○
●
√
渗管/渠
○
◎
○
○
●
◎
○
◎
√
植被缓冲带
○
○
○
●
—
○
○
●
√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通过减少径流量,减轻暴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3.转变排水防涝思路
降雨
传统模式: “快排”
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三、国外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29
(十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体育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 31 (十二)美国西雅图市 HighPoint 社区自然排水系统建设项目 ....................33 (十三)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 35 (十四)日本的城市排水设施........................................................................... 37 (十五)美国霍伊特公寓雨水花园................................................................... 39
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图集
惠州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方案
图集
2017年3月
图纸目录
图纸编号图名数量
1 示范区区位图 1
2 示范区下垫面用地分析图 1
3 示范区高程坡度分析图 1
4 示范区建设分区图 1
5 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分布图 1
6 居住小区典型设计图-金山湖花园2区 2
7 居住小区典型设计图-金山湖花园3区 3
8 公共建筑典型设计图-河南岸汽车站 1
9 公共建筑典型设计图-河南岸中心小学 4
10 市政道路典型设计平面及断面图 4
11 市政道路典型设计大样图 5
12 金山湖公园典型海绵设计图 2
13 金山湖景观改造总平面布置图 1
14 示范区新建雨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1
15 示范区新建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1
16 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图则25
I 修复改进区
A-A 断面
A B-
B 断面
B
B
C-C 断面
C
C。
24种海绵城市设计措施全图解
24种海绵城市设计措施全图解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城市住宅区海绵策略随着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自然地表被居住区域的不透水硬质材料替代,雨水自然下渗、净化和收集面临很大挑战。
住宅区的景观用地应考虑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在有限的绿化面积里,采用下渗、滞留、净化的策略,缓解城市居住区洪涝灾害。
1、传统住宅区——宅间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绿地可以改造成下沉式宅间雨水花园,用来收集周边硬质铺装的雨水。
2、传统住宅区——停车场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停车场可以改造成透水植草砖生物滞留带,用来收集周围雨水。
3、传统住宅区——活动场地传统住宅区中的树池可以改造成滞留式生态树池,用来收集开放场地中的雨水。
4、传统住宅区——宅间道路传统住宅区中的宅间道路和绿化带可以改造成透水路面和生物滞留池,用来收集道路上的雨水,避免路面雨水沉积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5、传统住宅区——车行道传统住宅区中的车行道考虑机动车荷载,一般不建议使用透水路面,而是利用道路两侧绿化带收集、消纳路面雨水径流。
高层住宅区中的硬质广场可以结合透水铺装、排水明沟及生物滞留设施,设计成一个集收集、净化、储存雨水于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
二、绿色屋顶海绵策略雨洪来临时,建筑屋顶产生的径流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将城市的建筑屋顶改造为绿色屋顶能有效缓解城市雨水径流压力。
一方面,通过海绵城市结构来收集、储存雨水,并利用雨水进行浇灌,可以节省各种能耗;另一方面,绿色屋顶将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绿化率。
绿色屋顶策略中,表面种植绿色植被,用以吸收雨洪期间多余的雨水径流,通过植物根系净化过滤,将雨水收集到雨水桶进行存储回用;绿色屋顶底层有轻质土层、防根系穿透层、排水层以及防水层等多层结构保护,同时能保护建筑表层,多样植物搭配的绿色植被层可以吸收建筑热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海绵城市PPT
几乎接近开发前状态,成功保护了敏感区的地下水位和水质。
并且,在北社区公园边缘处设计的一条音响雨水滞留沟,通过利用声学原 理使雨滴下发出悦耳的声音,成功的将雨洪设施与听觉景观结合,使景观富有
特色。
4、成功案例及课题
4.1国外成功案例 4.1.2德国汉诺威康斯博格城区雨洪利用与生态设计
图13 康斯伯格小区绿地景观
、拦截坡面的坝等多个公共空间原型,应用于城市不同环境场
所。
4、成功案例及课题
4.1.1 荷兰鹿特丹雨水广场
广场主要有两部分:运动场和其中的山形游乐实施。运动场相对于地平 面下沉了一米,周围是人们可以用来观看比赛的台阶。山形游乐实施由多 个处于不同水平面的可坐、可玩、可憩的空间组成。广场的周边由草地与 乔木围合而成。大多数时候(几乎一年里90%的时间),雨水广场是一个干 爽的休闲空间(图10)。即便在常规的雨季里,广场仍保持干燥,雨水将 渗入土壤或被泵入排水系统。
图2 海绵型城市示意图
利用透水铺装材料、生态滞留带等 景观要素,重建接近自然的水循环
过程,将雨水分散蓄留、逐步净化
和缓慢吸收,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 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
图1 雨洪管理思路转变
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2、主要技术要点
主要技术要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1
透水铺装便道砖及透水混凝土 研究结论 生物滞留带防渗膜修复 生物滞留带雨水口设置
坑塘广布,区域汇水能力下降;城镇建设与湖区生态环境缺乏良性互动,对湖 区干扰和污染较大;区域廊道系统网络化程度较低,且网络复合度低,功能单 一等生态问题,其中水源急剧减少和水质恶化成为制约卧龙湖生态保护区健康 发展的关键因素。 立足于解决卧龙湖地区水源和水质问题,在区域生态格局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多功能复合的区域廊道网络与水收集系统、城镇乡村绿色海绵空间综合体 与水质净化系统规划,耦合共生构建卧龙湖生态保护区“绿色海绵”绿色基础 设施网络,实现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卧龙湖生态保护区的雨洪调蓄与生 态系统健康发展。
海绵城市设计专项方案 ppt课件
盲管
雨水管
路面两侧可位置设置雨水口,对地 表径流进行收集。道路下方设置盲管, 透水铺装底层为雨水收集层,通过底层 的盲管连接园区雨水管,对渗透雨水进 行收集。雨水通过雨水管汇入调蓄模块, 蓄满后才会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市政管网。
施工详图-透水铺装
海绵设计
盲管
透水园路做法
透水沥青路面
龙湖杨泗港地块海绵设计方案
25
性
雨水资源化利用率(%)
40
绿色屋顶率(%)
完成值
>85 0.5 77.8 80
3 27.8
40 9.1
龙湖杨泗港地块海绵设计方案
建设项目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
指序 标号 类 型
指标名称
影响因素
目标 值
强 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制 性
用地 排水 内涝风险
性质 分区 等级
70%
居 街区 高 0
住用
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 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 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 表示。
雨水调蓄 stormwater detention,retention and storage 雨水存储和调节的统称。 2.1.9雨水储存stormwater storage 在降雨期间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
海绵设施布置图
龙湖杨泗港地块海绵设计方案
下垫面分类布局图
龙湖杨泗港地块海绵设计方案
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
龙湖杨泗港地块海绵设计方案
指标 项目用地总面积(m2)
41201.69
下垫面解 析
屋顶 路面
铺装
绿化
总面积(m2) 屋面绿化面积(m2) 其他软化屋面面积(m2)
海绵城市做法图解
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排水设计不能强调快排,应渗蓄滞净用排并重;与水利 排涝脱节,是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
排水、涝防与规划的衔接 排水系统不仅仅与水利工程设施的衔接,也应是与城市 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和竖向规划的衔接。城市规划设计缺 少风险意识,河网密度不够或者城市竖向不合理,地表径 流入河不畅,导致城区内涝。
私宅绿化。
雨水花园
而广义的雨水花园则 可囊括具有调蓄和净 化雨水径流能力的下 沉式绿化设施。如下 图中的墨尔本爱丁堡 雨水花园,在调蓄的 同时运用生物净化手 段对径流进行阶梯式 处理,为其所在公园 提供了大量灌溉水。
• 和雨水花园具有相同功能的措施 还有生态滞留区。但较前者不同 的是,生态滞留区土壤对于工程 技术要求相当严格,对于土壤和 工程排水结构也都有明确的要求 ,并且根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生 态滞留带、生态树池、生态滞留 池等。如同下图街边生态滞留区 ,通过对街豁口将路面径流引流 至收水区进行蓄留。
VEGETATED ROOF 绿色屋顶
COMMERCIAL RAINWATER HARVESTING 雨水收集利用
RESIDENTIAL RAINWATER HARVESTING 住宅集雨设施
TREE BOX 集雨树箱
RAIN GARDEN 雨水花园
PERMEABLE PAVING 透水广场路面
“海绵城市” · 做法图解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 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 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 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 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 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 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 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 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海绵城市--渗: 透水景观铺装;透水道路铺装;绿色建筑海绵城市--蓄: 蓄水模块;地下蓄水池海绵城市--滞: 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区(植草沟、雨水塘、雨水湿地)海绵城市--净: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海绵城市--用:收集雨水用于:建筑施工、绿化灌溉、洗车、抽水马桶、消防、景观用水海绵城市--排:利用城市竖向与工程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一、海绵城市--渗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水泥,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
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而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料,改造屋顶绿化,调整绿地竖向,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1、透水景观铺装传统的城市开发中无论是市政公共区域景观铺装还是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中多数采用的都是透水性差的材料,所以导致雨水渗透性差,而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或通过水渠和沟槽将雨水引流至街道附近的滞留设施中。
2、透水道路铺装传统城市开发建设中道路占据了城市面积的10%-25%,而传统的道路铺装材料也是导致雨水渗透性差的重要隐私之一,除了景观铺装方面可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之外,还可以将园区道路、居住区道路、停车场铺装材料改为透水混凝土,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渗透的雨水储蓄在地下储蓄池内经净化排入河道或者补给地下水,减少了直接性雨水对路面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
3、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不仅在于地面,屋顶和屋面雨水的处理也同样重要。
在承重、防水和坡度合适的屋面打造绿色屋顶,利于屋面完成雨水的减排和净化。
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屋面,也可以通过排水沟、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引导雨水进行贮蓄或下渗.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屋面,也可以通过排水沟、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引导雨水进行贮蓄或下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