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学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 学时:54 (课内学时:54 实验学时0)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使用专业:管理学适用对象:本科4.先修课程5.首选教材:基础会计学(刘尚林、杨明海主编,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备选教材:会计学原理(唐国平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出版)参考书目: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版)6.考试形式:考试(开卷、闭卷)7.教学环境:课堂、多媒体教室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的掌握科学,也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是为后续的专业会计课程的学习打基础的。

该课程主要阐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在概括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工作组织的基础上,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重点是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实务,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以后学习会计核算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6学时)【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和职能,一般了解会计的任务和会计方法体系;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

【考核知识点】(一)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会计监督职能。

(四)会计的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真实可靠性与内容完整性;相关性;清晰明了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六)会计核算的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七)会计目标。

【考核要求】(一)会计的概念。

1.了解:会计的含义及会计含义中的各构成要素;2.理解:会计含义与会计特点的关系。

《基础会计学》课件

《基础会计学》课件
计任务的手段。
包括: • 会计核算方法 • 会计分析方法 • 会计检查方法。
第四节:会计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 连续、系统和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方法。包括:
• • • • • • • 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报告
学术资料
1、对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理论的探讨 2、关于会计目标的思考 3、会计目标:信息需求论 4、会计随想——何谓会计
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构成:
1 、实收资本 — 投资者按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 的资本。 2 、资本公积 — 包括资本 ( 或股本 ) 溢价、接受捐赠资产等。 3 、盈余公积 — 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累。 4 、未分配利润 — 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非流 动资产
应收及预付款项 待摊费用 存货等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机器设备等
专利权、商标 权、土地使用 权、非专利技 术、商誉等。 长期待摊费用 冻结存款等
企业资产构成示意图
第二节:会计要素
二、负 债
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特征表现:
第二节:会计的含义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
1、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传统的会计观念(特别是财务、会计分离之前)。古典管理理论 学派代表人物,法约尔把会计活动列为精英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美 国卢瑟.古利克把会计管理列为管理化功能之一;20世纪60年代出现 “管理经济会计学派”,并导致管理会计的出现。 3、我国会计管理学派的代表任务是杨纪琬、阎达五教授:“会计是 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4、两种观点并没有本质区别:收集信息本就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提供信息是管理的基础。

大一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核算与监督B. 预测与决策C. 计划与控制D. 组织与管理2. 会计要素中的资产,其定义是()。

A.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B. 企业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C.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D. 企业拥有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3. 下列哪项不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 可靠性B. 相关性C. 及时性D. 灵活性4. 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

A. 会计分期B. 持续经营C. 货币计量D. 以上都是5. 会计科目是()。

A. 会计要素的分类B. 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C. 会计核算的对象D. 会计核算的方法6. 会计分录的基本原则是()。

A. 借贷平衡B. 金额准确C. 内容完整D. 以上都是7. 会计凭证是()。

A. 记录经济业务的书面证明B. 会计核算的依据C. 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D. 会计核算的方法8. 会计账簿是()。

A. 记录经济业务的书面证明B. 会计核算的依据C. 会计核算的记录D. 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9. 会计报表包括()。

A. 资产负债表B. 利润表C. 现金流量表D. 以上都是10.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包括()。

A. 会计确认B. 会计计量C. 会计记录D. 以上都是答案:1-5:A C D D C6-10:D A C D 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与决策。

()2.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3.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灵活性。

()4. 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主体。

()5. 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对象。

()6. 会计分录的基本原则是借贷平衡。

()7. 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依据。

()8. 会计账簿是会计核算的记录。

()9.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基础会计学作业

基础会计学作业

《基础会计学》作业第一章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3.会计任务是什么?4.什么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5.什么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什么?6.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二、填空题1.会计核算一般准则可以划为三个层次,即、和。

2.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和。

3.是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

4.会计核算应采用作为记账基础。

5.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的所有权。

6.会计核算应当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当期的,应作为,从中补偿;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的,应作为,形成。

7.、和反映企业静态的财务状况。

8.会计恒等式是。

9.以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包含着前提(假设)。

10.会计的基本职能和。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核算遵守一致性原则,则必然符合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3.会计计量单位只有一种,即货币量度。

4.会计方法主要是指会计核算方法。

5. 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6.会计职能只有两个,即核算与监督。

7.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部分。

8.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始终是相等的。

9.会计主体就是法人企业。

10.持续经营前提是会计计量理论的基本依据。

11.会计准则必须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要求。

12.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工作中做到谦虚谨慎,不夸大企业的资产。

13,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正确进行资产负债计量的基本准则。

14.会计分期不同,对利润的总额不会产生影响。

15.收入与费用配比也就是费用要由收入补偿。

四、单项选择题1.会计的目标是。

A.进行价值管理 B.提高经济效益。

C.提供会计信息 D.控制和指导经济活动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核算与监督 B.分析与考核C.预测和决策 D.以上全部都对3.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基础会计学作业二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学作业二参考答案

《会计学概论》作业三一、填空题:1、存货实物数量盘存方法包括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

2、先进先出法的特点是期末存货接近于近期市场价格。

3、我国通过银行用于国内账款结算的方式主要有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汇兑商业汇票委托收款异地托收承付七种。

4、坏账核算有直接转销法、备抵法两种方法。

提取坏账准备的方法一般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三种方法。

5、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成本法、权益法。

6、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有__固定资产原价_、___预计净残值_、_预计使用年限、资产减值准备。

7、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有两种方法__直线平均法______、_实际利率法___。

8、留存收益包括__盈余公积______、__未分配利润_________两部分。

9、企业财务报告组成包括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财务情况说明书两部分。

10、企业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三部分构成。

11、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实质上拥有控制权时,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12、企业总结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三个方面。

二、单项选择1、企业用现金支付某职工报销的医药费78元,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为借记应付福利费87元,并登记入账。

对当年发生的该项记账错误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A.红字更正法B.划线更正法C.重编正确的付款凭证D.补充更正法2、甲企业销售某产品给乙企业,货已发出,货款20000元,乙企业签发一张90天后到期并己承兑的无息商业汇票,票面金额为20000元。

甲企业45天后持此票据到银行贴现,贴现率是10%。

甲企业取得的贴现金额是()元。

A.20000 B、19750 C、22500 D、220003、下列各项中,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是()A.未使用的机器设备B.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C.房屋、建筑物D.融资租赁的机器设备4、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流动负债项目的是()A.应交税金B、应付利润C、应付债券D、预提费用5、某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10月1日发行票面价值总额是1000000元公司债券,该债券票面利率12%,期限3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按面值发行(发行手续费略)。

(完整word版)基础会计学(00041)笔记——重点知识汇总.doc

(完整word版)基础会计学(00041)笔记——重点知识汇总.doc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1、会计的核算职能(反映职能)★涵义: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信息。

☆特点:( 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的传统工艺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会计核算的方式从手工簿记系统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极大地加强了会计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2、会计的监督职能(控制职能)★涵义:是指会计通过专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

☆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利用价值指标来进行(2)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就无法进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发展,没有会计监督,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会计核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会计目标★1、定义: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注: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的首要出发点。

☆2、会计目标的体现:( 1)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源,负有受托责任。

《基础会计学》综合练习及答案

《基础会计学》综合练习及答案

综合练习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

资料:长江公司××年11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1日,从银行提取现金3 000元,备用。

借:库存现金 3000贷:银行存款 3000(2)1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8 000元。

借:销售费用 8000贷:银行存款 8000(3)2日,从宏达公司购入A材料4 000千克,单价50元,购入B材料5 000千克,单价20元,增值税税率17%,运费900元,货款用银行存款支付,运费按重量分配。

运费分配率=900/(4000+5000)=0.1A材料运费分配=4000*0.1=400B材料运费分配=5000*0.1=500借:材料采购--A材料 200 400--B材料 100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0贷:银行存款 351900(4)3日,从宏达公司购入的A、B材料全部验收入库,结转其实际采购成本。

借:原材料--A材料 200400--B材料 100500贷:材料采购--A材料 200400--B材料 100500(5)3日,购入需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120 000元,增值税额20 400元,价税款用银行存款支付,另用现金支付运费1 500元。

借:在建工程 1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400贷:银行存款140400借:在建工程 1500贷: 库存现金 1500(6)9日,用银行存款支付购入设备的安装费10 000元,该设备同日已安装完工,交付车间使用,结转其实际安装成本。

借:在建工程 10 000贷:银行存款 10 000借:固定资产 131 500贷:在建工程 131 500(7)9日,现金支付本月的报刊费1100元,其中生产车间承担300元。

借:管理费用 500制造费用 600贷:库存现金 1100(8)10日,现金支付交通费5 600元,其中车间承担4 000元。

借:管理费用 1600制造费用 4000贷:库存现金 5600(9)10日,以银行存款向希望工程捐款10 000元。

基础会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五篇范例)

基础会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五篇范例)

基础会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五篇范例)第一篇:基础会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基础会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0 分)1.现代会计的职能应概括为(核算)和(管理)两大职能。

2.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3.会计恒等式是设置账户、(试算平衡)和(编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5.转账业务是指不涉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增减变动的经济业务。

6.错账的更正方法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三种。

7.一般来说,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两种,即(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

8.我国资产负债表的左侧为(资产),右侧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9.最基本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其特点是根据(每张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10.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D)。

A.收入B.费用C.利润D.溢余2.如果“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是 80 000 元,本期增加应收账款 200 000 元,收回应收账款 70 000 元,则“应收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是(A)。

A.210 000元B.190 000 元C.50 000元D.10 000 元3.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引起资产一增一减的是(A)。

A.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B.以银行存款归还长期借款C.赊购材料D.以银行存款支付行政管理部门水电费4.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C)。

A.会计目标B.会计职能C.会计恒等式D.会计本质5.限额领料单是一种(B)。

A.一次凭证B.累计凭证C.单式凭证D.汇总凭证6.登记现金日记账的是(A)。

A.出纳人员B.会计人员C.会计主管D.非出纳人员7.应收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D)。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调高经济效益。

2、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利用。

3、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金性支出。

4、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5、会计的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见和时间反胃、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8、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反映说的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9、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是否将破产清算。

它明确了会计主体工作的时间范围。

10、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

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11、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12、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加以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自考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自考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2.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职能有多种,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会计内容和作用的不断扩大而发展变化着;但是从会计的本质来讲,反映和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

3.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4.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以及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5.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6.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对其经营活动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7.会计要素又称财务报表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做的具体分类。

8.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金额。

9.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10.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11.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一种计量属性。

12.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13.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在开展会计工作之前,必须设置会计科目。

14.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账户分为左方和右方两上基本部分,分别用以记录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加和减少的数额。

基础会计学专项实训与习题集-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学专项实训与习题集-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学专项实训与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练习1—1单项选择题1.B;2.A;3.C;4.B;5.B;6.D;7.D;8.D;9.D;10.B;11.A;12.B;13.A;14.B;15.B。

练习1—2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E;3.BD;4.BD;5.ABCD;6.ABCD;7.BCD;8.BCDE;9.ABCD;10.ABCDE.练习1—3判断并改错题1.√;2.√;3.×,会计核算(会计反映)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4.×,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的企业,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

5.√;6.×,从而形成了企业资金的循环;7.×,会计核算方法相互联系;8.×,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相互依赖、不可分割;9.√;10.×,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11.√;12.√;1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不包括资料完整和经济效益;14.×,会计核算强调可比性,但不特别强调一贯性,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变更,但应将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产生的差异予以披露;15.√;16.√;17.×,对于那些次要的会计事项,并非可以忽略不计,而是可以适当简化或合并反映。

练习1—4名词解释1.会计——参见教材P5;2.会计主体——参见教材P13;3.会计期间——参见教材P15;4.会计分期——同会计期间;5.谨慎性——参见教材P10;6.权责发生制——参见教材P16;7.可比性——参见教材P11;8.实质重于形式——参见教材P11;9.资金循环——参见教材P23;10.相关性——参见教材P10;11.历史成本——参见教材P17;12.会计核算方法——参见教材P20。

练习1—5简述题1.答:关于什么是会计,参见教材P5。

关于会计的本质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管理活动论,一种是信息系统论。

2.答:参见教材P4;3.答:参见教材P2;4.答:参见教材P12;5.答:参见教材P15;6.答:参见教材P12;7.答:参见教材P16;8.答:参见教材P16;9.答:参见教材P14;10.答:参见教材P12;11.答:参见教材P19;12.答:参见教材P20。

基础会计学课件第一章

基础会计学课件第一章
第十三页,共43页。
4.会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
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 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 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 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 记就越是必要。” --马克思
第十四页,共43页。
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
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
记就越是必要。”
--马克思
监督
●会计基本职能的扩展:
除以上职能外,会计还具有控制经济过程、分 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职能。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二)会计的反映职能 1. 基本含义:
●指会计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程 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的表现会计主 体的经济业务,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2.会计活动与生产活动的统一与分离
简单生 产活动
生产活动 会计活动
生产职能的 附带部分
--马克思
复杂生 产活动
生产活动
会计活动
会计逐渐 从生产职能 中分离,成 为独立职能
结论:对生产活动的管理是会计 产生的根本动因。
第四页,共43页。
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产活动
简单生 产活动
会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
基础方法
研究重点
会计检查 方法
利用会计核算资料, 对经济活动的效果 进行分析和评价的
方法
检查经济活动的合 理合法性、真实准
确性的方法
第三十二页,共43页。
三、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三、会计记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记录的手段, 主要方法
四、财务会计报告
一、会计确认:按照规定的 标准和方法,辩认和确定经 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 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 的过程。
收付实现制:是指对收入和费用按 照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 可比性
相关性
实质重 于形式
可理解 性
重要性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谨慎性
及时性
第一章 总论
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确认: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辩认和确定经济 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 程。 二、会计计量:是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一定 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 过程。
会计信部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外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三、会计的目 标
会计信息使用者
05
政府部门
01
企业的投资 者
02
企业的债权 人
04
企业内部员 工及管理者
03
供应商及客 户
第一章 总论
第二节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 和会计等式
一、会计对象
二、会计要素
三、会计等式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 长短相同的期间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时以货币作为 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会计记账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指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 的交易或事项,凡是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 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一、会计的含 义
二、会计的职 能
三、会计的目 标

基础会计学PPT(全)

基础会计学PPT(全)
9
二、会计的属性 (一)会计的双重属性 1.会计的自然属性(技术性) 2.会计的社会属性(社会性)
(二)研究会计属性的意义 有利于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有 利于保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三、会计学及其分支 (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 会计学是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 知识体系。 10
财务会计作为对外报告会计,其目的是为了在企 业管理层和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 情况下,通过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 息,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承担这一 信息载体和功能的便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 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 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 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5
近代会计阶段
现代会计阶段
(二)会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
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马克思说,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 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 的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
6
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的含义即对会计的定义。在本节中主要介绍 我国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4
二、会计的发展 (一)会计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会计萌芽阶段
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 标志: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
奴隶社会--15世纪的会计
古代会计阶段
标志:会计职业的出现、会计名词产生 15世纪以后-- 20世纪50年代的会计 标志:复式记账法的诞生、注重财务收支
核算。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 标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 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

《基础会计学》思考题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学》思考题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总论1、如何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答: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系统的核算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2、什么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特点?答: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核算职能的特点:(1)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2)会计对经济活动事项的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3)会计对经济活动事项的核算必须以凭证为依据。

监督职能的特点:(1)会计监督要依据特定的标准;(2)会计监督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3)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包括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监督。

3、什么是会计的对象?企业的会计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会计对象是会计职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和范围,具体地讲,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企业的会计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资金筹集、资金循环与周转以及资金退出。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哪些?如何理解他们的意义?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强调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范围内容应当是一个实行独立核算的组织单位的经济活动,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工作严格界定在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之内。

持续经营假设界定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强调会计主体的核算工作,应当立足于企业能够以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破产清算。

会计分期假设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将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较短的、等间距的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定期考核并报告其经营成果。

这一假设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经营管理。

货币计量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和计量条件,要求在会计核算中,以价值不变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经营活动及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或者是商誉等等。
5.递延资产:
二、负债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这就是负债的确认标准。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票据等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或者是应付债券等等。
(二)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会计报表在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当单独核算、单独反映,而对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则可以适当简化或者是合并反映,以集中精力抓好关键。
二、有关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
(一)有用性原则
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该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营决策,会计提出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是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制约下,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一、有关总体性要求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一、资产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资产的确认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资产是一种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二)资产要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三)资产必须是可用货币计量的。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具体内容:
1.投入资本: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即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金,包括资本溢价,法定财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等等。
4. 会计反映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进一步演化,逐步改变其表现方式。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就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它的特点:
1.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反映职能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3.盈余公积金:是指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从税后利润当中提取的公积金,或者公益金。
4.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四、收 入
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这是广义的收入概念,狭义的收入概念只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又分为基本业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基本业务收入又叫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又叫附营业务收入。
反映职能特四个特点:
1. 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可以采用三种量度:实物量度、货币量度和劳动量度。
2. 会计反映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应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 会计反映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三)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四)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物价变动时,除了国家另有规定外,帐面的历史成本不得任意变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就是一般所说的会计对象要素,或者会计要素,可见会计要素就是对企业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
第三节 会计的任务
会计任务:是指对会计对象反映和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的职能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并受会计对象的特点所制约。
如果一项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那么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相反如果一笔资本性资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了,则会出现多计费少计资产价值的现象,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
(二)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登记入帐,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四)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讲求时效,以便与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五)清晰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三、有关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
(一)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按照这个原则的要求,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也就是支出的收益只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资产支出,即支出的效果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适应生产发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而产生的。
一般认为从单式记帐法过度到复式记帐法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一)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反映职能:就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离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帐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期间:就是指会计工作中为核算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情况所规定的起止日期。我国会计年度是自公历一月一日起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有了会计期间这个前提,才产生本期、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正确贯彻配比原则。
五、费 用
费用:是指通过配比方式确定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工业企业的营业费用可以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制造成本包括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与销售产品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期间费用不参与成本计算而是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它单位的经营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它计量单位虽然也要使用但是不占主要的地位。《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该以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包含的币值稳定的假设。
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一、就是反映和监督各单位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这里强调是提供信息。
二、反映和监督各单位对财经政策、法令、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
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内容、范围、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六节 会计核算的方法
一、会计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预测、决策的方法等等。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都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资料进行的。
二、会计核算的方法
企业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资产。
1.流动资产: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一般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短期投资等等。
2.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等。
3.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等。
会计核算时,应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它活动;(3)、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该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只有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的和长期的;企业的资产才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和清算价格计价;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并为采用权责发生制奠定基础。
三、会计分期
第二、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处理办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三)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2. 会计监督是在会计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同时进行的,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的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隔的,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会计监督,会计反映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反映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