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工艺正常运行的工艺控制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通过调节污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浓度、污泥的混合活性等参数,从而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工艺流程、运行要点等内容。

一、原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厌氧和好氧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在好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硝化硝酸盐等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而在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通过还原反应,使带有氧的无机物还原为有机物。

二、工艺流程1、前处理:包括进水调节和初级过滤等步骤,目的是去除大颗粒杂质、调整污水的水质和水量。

2、活性污泥处理:将经过前处理的污水引入活性污泥池。

通过不断的搅拌、曝气等方式,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

3、沉淀池处理:活性污泥法中产生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使污泥与水分离,沉淀至池底。

4、出水处理:经过沉淀后的清水从上方取出,经过二次过滤和消毒等步骤,最终实现出水的净化和回用。

三、运行要点1、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清理设备及管道,确保正常运行和通畅。

2、活性污泥的管理:控制进水水量和水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搅拌和曝气的方式和参数。

3、污泥的处理和回用:及时清理沉淀池中的污泥,可以通过浓缩、脱水等方式处理后用于农田肥料或填埋。

4、出水水质的监测与控制:监测出水的COD、氨氮、总磷等指标,根据环保要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附件:1、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2、活性污泥法相关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处理:指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和精处理,以达到排放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2、活性污泥:一种富含微生物的混合物,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3、厌氧:生物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和代谢的过程。

污水处理工艺控制方案

污水处理工艺控制方案

污水处理工艺控制方案根据贵公司的委托,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控制方案,以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

经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控制方案,希望能对贵公司的环保工作有所帮助。

一、工艺选择针对贵公司的污水处理需求,我们建议采用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和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方式。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油脂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而生物处理工艺则可降解有机物,达到出水标准。

二、工艺步骤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物,主要通过物理处理方法实现。

首先,通过格栅和沉砂池去除大颗粒悬浮物,然后通过油水分离器去除油脂,最后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有机污染物。

2. 中级处理中级处理采用混凝沉淀和过滤等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首先,将药剂加入污水中,使悬浮物和有机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方便沉淀;其次,通过沉淀池将混凝絮凝的沉淀物与好氧污泥分离;最后,通过滤池进一步去除细小的悬浮物颗粒。

3.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通过曝气池、活性污泥法等方式,借助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减少水体中的COD和BOD指标;厌氧生物处理则将有机物通过厌氧发酵产生可用能源。

4. 二次沉淀与消毒二次沉淀是为了去除生物处理过程中残留的混凝胶状沉淀物,也是最后的净化过程。

经过二次沉淀后,再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式包括紫外线辐射、臭氧氧化和氯消毒等。

三、工艺控制为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我们建议建立一套完善的工艺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系统建立即时监测系统,对进水、出水、处理设备以及各个处理步骤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确保各个环节的运行状态可追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

2. 自动控制根据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建立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设备的运行方式、加药量等参数进行调节。

利用先进的控制算法,提高处理效率,减少能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SBR工艺各阶段的控制标准模块化设计

SBR工艺各阶段的控制标准模块化设计

SBR工艺各阶段的控制标准模块化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造成了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成为城市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由于污水治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系统的过程,因此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选择良好的处理手段,本文所研究的sbr工艺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常用且效果较为显著的经济性处理污水的方法。

关键字:sbr工艺、污水处理、控制标准模块化设计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sbr工艺也成为序批活性污泥工艺或者间歇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其整个工艺流程一般有5个个过程:进水、反应、沉淀、出水、闲置。

但是这种常规的sbr工艺具有明显的缺点,如周期长、出水流速快沉淀不净等,因此对其进行了改良。

新型的sbr工艺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出水采用固定堰。

进出水可同时进行,一个周期为进出水、反应、静沉三个流程,周而复始。

plc控制系统的选择应用1.1工艺流程针对污水量、进出水水质,采用下列工艺如图1:图1 工艺流程图其中:可以根据对出水水质的要求,对工艺流程进行适当的删减,以达到最高性价比。

1.2控制系统构成上述工艺流程所选用的设备和仪表应为pc机和plc控制系统所构成的全站式自动控制系统。

针对该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的设备数量将i/o点数确定。

系统中的主体设备有水泵、电动阀门、鼓风机等,其中水泵和风机的需数字输入为(di):3点、数字输出为(do):1点,电动阀门输出di:4点和do:2点、液位浮球输出di:1点。

根据选用的仪表数量确定模拟输入点数(ai),一般少于500点。

1.3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控制系统设计为最先进的无人值守控制,能够自动采集水泵、风机、电动阀门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测进场水量,同时还能够按照程序自动进行污水处理,并且通过彩色触摸屏轻松的查看和控制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还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统计、核算后上传,以便日后查阅。

化工污水活性污泥工艺的运行与控制

化工污水活性污泥工艺的运行与控制
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性污 泥是通过 一 一 一 定 的方 法培养 与驯化 出来 的 。 具体原因 培养 的 目的是使微 生物增殖 , 达到一定的污泥浓度 ; 驯 异常现象 原因 V I值 异常 原 废水水 质 1 . 水温 降低 化则是对混合微 生物群进行淘汰和诱导 ,使具有 降解 S 高 变化 2 P H值下降 废水活性 的微生 物成为优势 。 3 . 低分 子量 i 黼 性有机物 大量 进 1 . 1菌种 和培养液 。除了采用纯 菌种外 , 活性污泥 入 菌种大 多取 自粪 便污水 、生活污水或性质相 近的工业 4 N、P 浞 废水处理站二沉 池剩余 污泥。培养液一般 由上述 菌液 和诱导 比例 的营养物如淘米水 、 尿素或磷 酸盐等组成 。 S 腐 败废水大量流 1 . 2培养 与驯化方法 。1 . 2 . 1有异 步法和 同步法。 6 消化池 撇 大量流 入
驯 化期 间 ,应保证 良好 的微 生 物生 长条件 ,如 温度
l 5 ~3 5 o C, D O 0 . 5~3 mg / L , P H6 . 5~7 . 5 , 营养比等。 3 . 2污泥 S V I 值异常原因及 对策 ( 表1 ) 。 2正 常运 行 工 艺 控 制 3 . 3污泥膨胀及其控制 2 . 1曝气 系统 控制 。2 . 1 . 1一般 , 负荷较小时 , ML V S S较高 , D O 3 . 3 . 1丝状菌膨胀。 3 . 3 . 1 . 1活性污 泥絮体 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 , 促 成条件包 括进水有机物太少 , F / M太低 , 微 生物食料不 也应相应 提高 ;当 D O不变时 ,空气量 Q a主要 取决于人流 B O D 。 导致膨胀 , 2 . 1 . 2实际曝气量估 算公 式 Q a =f o ( S o - S 。 ) Q / 3 0 0 E a 。 式 中 为耗氧系 足 ; 3 _ 3 . 1 . 2进水 N , P不 足 ; 3 . 3 . 1 . 3 P H太低 ,不 利 于微生 物生 长 ; 数 ,指去 除单位 B O D所 消耗 的氧 量 ,与 F / M有关 。当 F / M0 . 2~ 3 . 3 . 1 . 4混合液溶解 氧太低 ,不能满足需要 ; 3 . 3 . 1 . 5进水波 动太 大 , . 3 . 2非丝状菌膨胀 。3 . 3 . 2 . 1由于进水 中含有 O . 5 K g B O D / ( K g M L S S ・ d ) 时, 可取 1 ; 当F / M < O . 1 5 K g B O D / ( K g M L S S ・ d ) 对微生物造成 冲击 。3 时, 可取 1 . 1 ~1 . 2 。E a 为曝气效率 , 与扩散器 的种 类等有关 , 一 般在 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 , 使污泥负荷太 高 , 而进水 中又缺乏足够 的 N , 7 % ~1 5 % 之 间 。 P , 或者 D O不足 ; 3 . 3 . 2 . 2进水中含有较多毒物 , 导致细菌中毒 , 不能 2 . 2 回流污泥系统控制 。2 . 2 . 1回流污泥系统控制 有 3 种方式 : 分泌出足够量的粘性物质 , 形不成絮体 , 也无法分离。3 . 3 . 3采取措 ( 1 ) 保持 回流量恒定; ( 2 ) 保 持 回流 比恒定 ; ( 3 ) 定 期或 随时调节 回流 施。3 . 3 . 3 . 1污泥助沉法 ( 加混凝剂和助凝剂 ) 和杀菌法 : 化工污水常 量及 回流 比。2 . 2 . 2调节 回流 比有 4种方法 : ( 1 ) 按照二沉 池的泥位 : 使用硫 酸亚铁辅 助沉 降, 且 效果显著 。3 . 3 . 3 . 2若 D O太低可增加供 ( 2 ) 按 照沉降 比, 公式 R = S V  ̄( 1 O O — s v 3 o ) ; ( 3 ) 按照 回流污泥及混 合液 氧 ; P H调节进 水水质 , 达到 6 — 9 ; 污泥缺 氧而腐 化可增 大曝气 ; N , P 的浓度 , 公式 R = X / X , - X ; ( 4 ) 按照污泥沉降 曲线 缺乏则应增 加。 2 . 3剩余污泥排放控制( V n 为排泥量) 。 2 . 3 . 1用 M L S S 控制 。 公 参考文献 式 V n = ( X — X o ) V / ) ( 。2 . 3 . 2用 F / M控制 。公 式 V n = [ Xv V — S o Q / ( F / M) 1 【 1 】 丘文芳. 环境微 生物 学技术手/ t f [ M] .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1 9 9 0 . / X 。 2 . 3 . 3用 0 。 控制 ( 为从曝气池排 出混合液流量) 。公式 Q =X W [ 2 】 王 家玲 , 等. 环境微 生物 学【 M 】 . 北京: 高等教 育出版社 , 1 9 8 5 . ( X 0 ) - X , Q / X 。 二沉池污泥量 M =A 3 I - ( x +X) / 2 。 式中A 为二沉 [ 3 ] 李 军, 等. 微 生物与水处理 工程『 M1 . 北京 : 化 学工业 出版社 , 2 0 0 2 . 池表面积 , H 为二沉池 内的污泥层厚 。2 . 3 . 4用 S V 3 0控制 。 【 4 】 高庭耀 , 等. 水污染控 制工程【 M 】 .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1 9 8 9 . 3活 性 污 泥 系统 问题 及 解 决 对 策 3 . 1 生 物 相 不 正 常 3 . 1 . 1正 常的生物镜检可见大 量有 柄纤 毛虫 , 如钟 虫属 , 累枝虫 属等 , 这类纤毛虫 以体柄分泌 的粘液 固着成污泥絮体。 3 . 1 . 2如 系统 出现大量游 泳型纤毛虫 , 如 豆型虫属 , 草履虫属等则 可能是有 机负 荷太 高或 溶解 氧偏 低所 致。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 ppt课件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  ppt课件
之一。与物化段混凝处理受水温过低导致絮体 细小,混凝效果不佳一样,水温过低也同样导 致活性污泥活性降低,分解有机物耗时增加, 表现在完成沉降及泥水分离的时间延长,自然 体现在二沉池上就是活性污泥成团上扬,细小 颗粒流出堰口的现象时常发生。同时由于分解 有机物的时间延长,导致处理效果降低,在做 沉降比实验时,往往上清液有朦胧模糊的现象 产生,这都是由于有机物降解不彻底的原因。
含 有 重 金 属 及 影响不大,不过,在物化段可 活性污泥对有毒物质及重金属的反应有很快速和之
有毒有害物质 重点去除
后的表现,这和重金属、有毒物质的浓度、种类、
接触时间有关;活性污泥反应出来的表现多为解体
或活性降低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2
水温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 2)对活性污泥种群的影响
•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微生物,即细菌,观察温度对细 菌的影响时,由于观察细菌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实 际工艺控制中通常观察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种群 变化可以发现水温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 以原生动物为例,当水温过低时,会出现原生动物 数量降低、活性受限、部分种群消失等现象。
• 5)与活性污泥回流比
• 活性污泥受大波动PH值的污水、废水冲击的影 响程度与PH波动大小、持续时间、活性污泥原 有状态等存在关系。
• 当生化系统池整体水质PH值上升超过10的时候, 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将需要两天的恢复时间 来恢复整个活性污泥系统的正常运行。
• 在预计大波动PH值污水、废水冲击程度较大的 情况下,可以将活性污泥回流系统开至最大, 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二沉池的中性废水去稀释进 入生化系统的大波动PH值的污水、废水。
ppt课件
6
PH值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活性污泥法调试手册

活性污泥法调试手册

活性污泥法调试手册生化工艺单元调试规程本规程的目的在于加强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调试工作的操作规范性、安全性和合理性,避免误操作对调试工作造成影响,确保调试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适用范围包括常规生化工艺处理单元,特殊工艺及企业可参照执行。

对于特殊工艺,由于工艺控制参数不在控制范围之中,不能完全按本规程控制相应过程指标,因此可适当选取参照执行。

工艺调试技术要求包括:在调试前认真阅读并了解整个工程项目概况,熟悉工艺单元的工艺参数、设备情况和仪器仪表、自控系统和作用原理,在调试过程中严格执行仪器仪表、设备、自控系统操作规范,保证操作的合理规范与安全性。

在调试过程中对影响工艺生产正常运行的问题进行汇总,尤其对关键的设计参数、核心工艺设备进行及时沟通解决,以对后续调试起到指导作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参照类似项目的工艺调试经验,指导并快速完成工艺调试。

试运行期间,除工艺参数调整外,对于设备的运行情况也应有详细的记录,应把全部的设备状况记录在设备档案中。

设备档案表格的设计与其他专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

在调试阶段,工艺运行的控制、调整应以培养、驯化污泥为主,检查各工艺设备运行状况。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切实做好控制、观察、记录和分析检验工作。

对处理污水量、污泥产量、污泥处理量、药剂耗用量、生产电耗量、自来水耗量等应有记录,对进出水水质和活性污泥等均应有足够的分析数据。

调试阶段的出水水质和污染物的去除率可低于正常运行时的出水水质要求,特别对磷和氮的去除,在调试初期不做要求。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调试人员要尽快掌握原设计要求,组织好参试人员,做好调试计划和设计,准备好检测仪器,协助业主完成工程项目验收。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做好调试前的准备工作,带负荷试车,解决影响连续运行的各种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主要是保持活性污泥的活性与污泥浓度,通过驯化筛选保留优势菌种,增强菌胶团摄取食物的能力及分解代谢能力,满足生化生产需求。

污水厂循环活性污泥工艺调试及试运行

污水厂循环活性污泥工艺调试及试运行

污水厂循环活性污泥工艺调试及试运行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区水域环境已受到污染,主要表现在氮、磷严重超标。

污水长时间的排放河道淤塞、河水水质恶化、卫生条件变差等现象。

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为此,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无害化就显得日益迫切。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污水厂调试和试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污水厂;循环活性污泥工艺;调试;运行中图分类号: u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污水处理厂循环活性污泥工艺1.1 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污水流入提升泵房,经过粗格栅截留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物,目的是防止后续处理构筑物管道、阀门和水泵机组堵塞。

提升泵房的两用一备潜污泵将污水提升至细格栅,除去较细的悬浮垃圾物质,并在旋流沉砂池作用下,除去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再由配水管自流进入循环活性污泥池,与回流的活性污泥在生物选择池混合,从循环活性污泥池预反应区到主反应区,经历曝气、沉淀阶段后,从滗水器至消毒池,经紫外线消毒后排放,部分回收利用剩余部分排放。

经稳定和脱水后的污泥,送至污泥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图1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1.2 主要构筑物参数工程设计参数是依据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确定的:污泥负荷为0.128kgbod5/(kg·d);设计最低水温为120℃;泥龄为12d;污泥为3500mg/l;循环活性污泥池的运行周期为4h,其中曝气2h,采用连续进水,周期循环延时曝气法;整个循环活性污泥池容积3960m3,长度方向分主反应区和预反应区,其长度分别为52.1m和35.6m,宽度方向分2格,每格可独立运行,池深6.0m,有效水深5.0m(污泥区高1.5m,缓冲区高2.0m),活性污泥界面以上最小水深为1.5m,排水比约为1/3。

2 污水厂调试2.1 设备调试全厂机电设备及污水专用机械和工艺管线阀件安装完毕,经初步验收后,通过单体调试,局部联动调试和系统联合调试检验(包括按图纸检查各构筑物的施工质量如:漏水、渗水、局部沉淀等;各种通用或非通用机电设备、仪表、仪器、阀件及设备是否能满足本厂污水处理工艺要求;机电设备有无异常声响和漏油、震动等)后,就可以开始运行全厂联合试转了。

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去除有机污染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95%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和50%左右的工业废水处理都采用活性污泥法。

具有很强的净化功能,去除BOD(生化需氧量)及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浓度的效率高,均可达到95%以上。

高中低负荷。

由于是依靠微生物处理,运行费用较低。

适合于各种有机废水,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1. 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曝气池首端有机污染物负荷高,好氧速度也高,为了避免由于缺氧形成厌氧状态,进水有机物负荷不宜过高。

为达到一定的去污能力,需要曝气池容积大,所以占用的土地较多,基建费用高;好氧速度沿池长是变化的,而供氧速度难于与其相吻合适应,在池前段可能出现好氧速度高于供氧速度的现象,池后段又可能出现溶解氧过剩的现象,对此,采用渐减供氧方式,可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另外,活性污泥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

2. 污泥膨胀的概念及其解决办法2.1. 污泥膨胀的原因①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导致膨胀,促成条件包括进水有机物少,F/M太低,微生物食料不足;进水氮、磷不足; pH值低;混合液溶解氧太低,不能满足需要;进水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②非丝状菌膨胀,由于进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使污泥负荷太高,而进水中又缺乏足够的N、P,或者DO (溶氧)不足。

细菌很快把大量有机物吸入体内,又不能代谢分解,向外分泌出过量的多糖类物质。

这些物质分子中含羟基而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活性污泥的结合水高达400%(正常为100%左右),呈黏性的凝胶状,无法在二沉池分离。

另一种非丝状菌膨胀是进水中含有较多毒物,导致细菌中毒,不能分泌出足够量的黏性物质,形不成絮体,也无法分离。

2.2. 解决办法组成废水的各种成分由于比例失调,也可引起污泥膨胀,如废水中C/N比失调,若由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过高,可适当的投加尿素、碳酸铵或氣化铵。

活性污泥系统的控制周期问题

活性污泥系统的控制周期问题

活性污泥系统的控制周期问题污水处理厂对活性污泥系统很难做到时时刻刻进行调控。

那么每隔多长时间就应对工艺进行调整一次呢?也就是说,工艺控制周期应该是多长?我们首先讨论曝气系统的调节。

对曝气系统可以进行所谓的实时控制,使曝气池混合液的DO值时时刻刻维持在所要求的数值,一旦DO偏离设定值,通过调节曝气机开停,可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之内使DO恢复到设定值。

对曝气系统进行实时控制是必要的,因为DO 太高,将使能耗增加且容易造成污泥自氧化;DO太低将抑制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处理效果。

通过实时控制,可使活性污泥时刻处于好氧状态,并且不使DO成为限制性因素。

回流的作用是补充曝气流出的活性污泥。

当入水质水量变化时,自然也希望能随时调整回流比。

但污水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一般要停留8h以上,以回流比进行某种调节之后,其效果可能要几小时之后才能反映出来。

因此,通过回流比调节,无法控制污水水质水量的随时变化。

一般情况下,每月之内可保持恒定的回流比。

在运行管理中,回流比作为应付突发情况的一种暂时手段是很有用的。

例如当发现二沉池泥水界面突然升至很高时,可迅速增大回流比,将水界面降下来,保证不造成污泥流失。

然后再分析原因,寻找其他措施,待问题解决之后,再将回流比调回原值。

回流比虽可长期保持恒定,但必须每天检查其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可随时作调整。

排泥操作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功能及处理效果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很慢。

例如,通过调节排泥量控制活性污泥中丝状微生物的过度繁殖和及时去除整个系统中的磷含量,其效果一般要经过2~3倍泥龄之后才能看出来。

也就是说,当泥龄5天时,要经过10~15天之后才能观察到调节排泥量所带来的控制效果。

因此,也无法通过排泥量操作来控制入流水质水量的日变化,当排泥量调节见效时,发生变化的那股污水早已流出系统。

但排泥量的多少,应利用F/M或SRT值每天进行核算。

综上所述,曝气系统应实时控制;回流比可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检查核算;排泥量亦可在较长的时段内维持恒定,但应每天核算。

环保专业一讲义: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

环保专业一讲义: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

2.1.8活性污泥法的⼯艺流程和运⾏⽅式在近⼏⼗年来,活性污泥法处理⼯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活性污泥法⼯艺流程和运⾏⽅式,如普通曝⽓法、阶段曝⽓法、⽣物吸附-降解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等。

1、传统活性污泥法⑴⼯艺流程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艺流程是:经过初次沉淀池去除粗⼤悬浮物的废⽔,在曝⽓池与污泥混合,呈推流⽅式从池⾸向池尾流动,活性污泥微⽣物在此过程中连续完成吸附和代谢过程。

曝⽓池混合液在⼆沉池去除活性污泥混合固体后,澄清液作为净化液出流。

沉淀的污泥⼀部分以回流的形式返回曝⽓池,再起到净化作⽤,⼀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

⑵曝⽓池及曝⽓设备曝⽓池为推流式,有单廊道和多廊道形式,当廊道为单数时,污⽔进出⼝分别位于曝⽓池的两端;当廊道数为双数时,则位于同侧。

曝⽓池的进⽔和进泥⼝均采⽤淹没式,由进⽔闸板控制,以免形成短流。

出⽔可采⽤溢流堰或出⽔孔,通过出⽔孔的流速要⼩些,以免破坏污泥絮状体。

廊道长⼀般在50~70m,最长可达100m,有效⽔深多为4~6m,宽深⽐1~2,长宽⽐⼀般为5~10。

⿎风曝⽓池中的曝⽓设备,通常安置在曝⽓池廊道的⼀侧。

⑶活性污泥法系统运⾏时的控制参数主要控制参数包括:曝⽓池内的溶解氧、回流污泥量和剩余污泥排放量。

①溶解氧的浓度;②回流污泥量;③剩余污泥排放量的确定⑷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特点:①优点:⼯艺相对成熟、积累运⾏经验多、运⾏稳定;有机物去除效率⾼,BOD5的去除率通常为90%~95%;曝⽓池耐冲击负荷能⼒较低;适⽤于处理进⽔⽔质⽐较稳定⽽处理程度要求⾼的⼤型城市污⽔处理⼚;②缺点:需氧与供氧⽭⼤,池⾸端供氧不⾜,池末端供氧⼤于需氧,造成浪费;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池停留时间较长,曝⽓池容积⼤、占地⾯积⼤、基建费⽤⾼,电耗⼤;脱氧除磷效率低,通常只有10%~30%。

⑵阶段曝⽓法(多类进⽔法)针对普通活性污泥法的BOD负荷在池⾸过⾼的缺点,将废⽔沿曝⽓池长分数处注⼊,即形成阶段曝⽓法,它与渐减曝⽓法类似,只是将进⽔按流程分若⼲点进⼊曝⽓池,使有机物分配较为均匀,解决曝⽓池进⼝端供氧不⾜的现象,使池内需氧与供氧较为平衡。

污泥活性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章节重点梳理

污泥活性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章节重点梳理

① 污泥沉降比 (Settling Velocity,SV):又称为 30min 沉淀率,是指混合液 在量筒内静置 30min 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
② 污泥容积指数 (Sludge Volume Index,SVI) :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 30min 静沉,1 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
4. 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规律(增殖曲线、每阶段特征,微生物增殖与 有机底物降解的关系)
增殖曲线:
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分为四个阶段,每阶段特征如下: ① 适应期--适应、驯化阶段;各种酶系统的形成;微生物量不变。 ② 对数增殖期--有机物营养充足; 微生物增殖不受底物浓度的限制,微生 物以最高速增殖;呈几何倍数增长。 ③ 减速增殖期--营养物被大量消耗;微生物增殖速度缓慢;增殖速度=衰 亡速度;微生物活体数达到最高水平,并趋于稳定。
污泥活性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章节重点梳理
1. 活性污泥法概念及其特点
概念:在有氧的条件下,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 (絮状、活性污泥)降解、去 除水中有机物和植物性营养物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染物由于被悬浮生长的微生物 利用而得到去除,微生物由于利用污染物得到更新,通过沉淀分离方式排出部分 死亡及衰弱的微生物而使微生物菌群保持稳定活性。(菌胶团,模拟水体自净 的人工强化技术)
为: v
vmax
S KS
S
。对于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底物的比利用速率,根据其物理
意义可写为:
dS dt
vmax
XS KS S

①高底物浓度条件下:S>>Ks, v
vmax
S KS S
vmax
,
dS dt
vmax X
K1 X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指标——PH值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指标——PH值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指标——PH值1.书面定义及实践操作的理解(1)pH值的书面定义。

pH值是体现某溶液或物质酸碱度的表示方法,表示水中氢离子(H+)浓度值。

pH值的范围为014,一般0~7属酸性,7~14属碱性,7为中性。

(2)pH值在实践操作中的理解。

污水、废水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进流水pH值的异常波动,单靠调节池等设备自身调整,有时也无法达到系统可承受的pH值范围(通常为6~9)。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进流后的污水、废水进行pH值调整,将会对物化处理段和生化处理段造成明显的影响。

3.污水、废水pH值调整注意点首先,污水、废水的pH值调整,以废水中和废水最为经济节能,可通过调整池的水质调整达到以上目的。

废水的混合可在一项处理工序内完成,也可在相邻工厂之间完成,利用碱性废水或碱性废渣中和酸性废水。

例如,建筑材料厂产生碱性废水(石灰和氧化镁),在加以均化后,用泵送至附近化工厂与酸性废水混合。

这样结合所得的中性废水就比较适合进行最终处理了,完全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双方企业既节约了资金,也减轻了环境污染负荷。

在实际的污水、废水pH值调节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如图3-1所示的pH值中和突跃现象,使得调整污水、废水很难真正调整到酚酞pH值为中性,特别是水量大,污水、废水pH值过高或过低时,使用强酸强碱中和效果尤为明显。

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充分发挥调节池的作用,通过连续的中和药剂投加、频繁的监测,保证中和后的污水、废水pH值不致过大地偏离中性值。

就实际操作过程来看,污水、废水最终调节的pH值宁可偏碱性而不要偏酸性,原因在于:(1)酸性污水、废水更容易腐蚀污水、废水处理设施。

(2)偏碱性废水更利于后段混凝沉淀的效果提升。

(3)就活性污泥主体微生物来说,抗碱性污水、废水能力要优于抗酸性污水、废水能力。

(4)偏碱性废水更容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为污染物的进一步去除提供了在中和酸性污水、废水的时候,如果污水、废水中需去除颗粒较多时,采用氢氧化钙要优于使用氢氧化钠的效果,特别是兼带去除废水中的磷酸盐时。

SBR工艺运行控制步序详解

SBR工艺运行控制步序详解

SBR工艺运行控制步序详解
SBR工艺也称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或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

其主要特征是反应池一批一批地处理污水,采用间歇式运行方式,每一个反应池都兼有曝气池和二沉池作用,因此不再设置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段,而且一般也可以不建水质或水量调节池。

SBR 污水处理工艺的整个处理过程实际上是在一个反应器内控制运行的。

污水进入该反应池后按顺序进行不同的处理,一般来说,SBR 工艺反应池的一个控制运行周期包括5 个阶段。

①进水期
污水在该时段内连续进入反应池内,直到达到最高运行液位。

①曝气充氧期
在该期内不进水也不排水,但开启曝气系统为反应池曝气,使池内污染物质进行生化分解。

①沉淀期
在该时段内不进水也不排水,反应池进入静沉淀状态,进行高效泥水分离。

①排水期
在该期内将分离出的上清液排出。

①空载排泥期
该反应池不进水,只有沉淀分离出的活性污泥其中一部分按要求作为剩余污泥排放,另一部分作为菌种留在池内,做好进入第1 阶段工作的准备。

SBR 工艺运行时,5 个工序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的体积、浓度及运行状态等都可根据污水性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灵活掌握。

曝气方式可采用鼓风曝气或机械曝气。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参数控制下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参数控制下

活性活泥法的工艺参数控制(下)任周鸣(中莺石纯上海石漓讫王簸份有限公司玮境保护串心,上海200540)2污泥沉降比《SV30)2。

l理论定义及实际应用上的理瓣Sv3。

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西分体积。

它是测定污泥性能最为简便的方法,僵在实际运行中污泥沉降比往往不被重视,相关专业书上对此介绍也很简单。

从污泥沉降比的定义可知,Sv30值越小,污泥沉降性能就越好,反之沉降性能就差。

城市污承处理厂SV30一般在15%~30%,工业废水处理厂的Sv3。

褶对要高。

对同一装置的污泥薅言,正常情况下污泥结构是褶对稳定的,污泥浓度越高SV∞值也越大,所以污泥沉降比的概念中还有污泥浓度的因素。

污泥沉降院兹取样点~敷定在曝气渣出水端。

SV3。

测定方便、快速,在了解工艺运行状态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解污泥的结构和沉降性能外,农污泥沉降性能稳定麴情况下,还霹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

此外,污泥的一些异常现象也可通过沉降试验反映出来。

污泥沉降纥的定义,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似乎测定Sv3。

就是为了解30min后的测定结果。

有的专业书上把sv3。

的测定过程称为污泥沉降试验,因力Sv3。

并不仅仅是测定30min后豹污泥百分体积,在测定过程中还要观察沉降速率、污泥外观、泥水界面是否清晰、上层液是否有悬浮物等情况,这些表戏情况对予了解和判断运行状态很有帮助。

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不需其他数据,只根据污泥沉降试验就可大致判断整个生化过程的运行状况。

在13常运符中,操作人员在测定SV3。

对墩往往只看测定的污泥沉降比,而没有认真观察和了解沉降过程和下沉污泥的表观情况,这就失去了测定污泥沉降院酶大部分意义,猩运行发生舜常时,也会失去污泥沉降测定过程中所能提示我们的故障信息,而这些信息并不一定能通过其他途径及时获得。

44给水排水V01.33No.122007在进行沉降试验时,也要注意观察沉降初期的沉降情况。

如果两种污泥的SV∞相同,孺初始阶段5min的沉降速度不同,其沉降性能也是不同的。

污水处理厂运行调试验收方案

污水处理厂运行调试验收方案

污水处理厂运行调试验收方案第一章调试运行前的检查和试运转在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试运行前,应对各项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的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水泵检查A、水泵泵体与电动机、进出口法兰安装是否合要求,其允许偏差见表1-1;B、泵座、进水口、导叶座、出水口、弯道和过墙管等法兰联接部件的相互联接应紧密无隙;C、填料函与泵轴间的间隙在圆周方向应均匀,并压入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类型和尺寸的填料;D、油箱内应注入规定的润滑油到标定油位。

二、风机的检查A、风机的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B、调整和试运行:离心式和轴流式通风机连续运转不得小于2小时,罗茨式和叶氏式鼓风机连续运行不得小于4小时。

正常运转后调整至公称压力下,电动机的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

如无异常情况,将风机调整到最小负荷(罗茨式和叶氏式除外)继续运行到规定时间为止,试运转时心须达到下列要求:1、运转平稳,转子与机壳无磨擦声音;2、轴承温度、油路和水路的运转要求见表1-3三、管道的检查A、管道与管道的联接不漏水、漏气;B、活接、法兰、阀门联接处不漏水、漏气;C、曝气池的空气管的安装的水平度应在允许的范围内,观察曝气情况,如果曝气管安装不够水平,曝气不均匀;D、各管道标记与实际是否相符。

四、各项专用设备的检查各项专用一体化设备的检查以设备的技术文件为依据;第二章预验收环保设施建成后,需取得所管辖地区环保部门的同意后方可投入调试运行。

在环保设施安装完工后,与甲方协商共同编写《环保站预验收申请报告》,上交至管辖区的环保部门。

环保部门收到申请报告后会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考察,我方需派工程技术人员协助甲方陪同环保部门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考察,讲解整个工艺流程及各处理单元的作用。

环保部门现场考察之后会批复一份《试运行通知书》,接到该通知书后,即可投入调试运行,试运行期为3个月。

在试运行期结束后10天内应请监测部门进行水质监测。

第三章调试运行污水处理主要分为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也不相同。

活性污泥的过程控制原理

活性污泥的过程控制原理

活性污泥的过程控制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法通过悬浮在废水中的微生物群体进行废水的降解和去除有害物质,同时将有机物转化成微生物生长的有机物(生物污泥),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活性污泥法的过程控制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水力负荷控制:水力负荷是指进入活性污泥池的废水流量。

合理的水力负荷对维持池内的微生物群体均衡和废水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过高的水力负荷可能导致池内污泥过多而导致发酵过程,并使废水的去除效果降低,过低的水力负荷则会导致微生物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无法维持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

2. 混合液溶解氧(DO)和悬浮固体浓度控制:混合液中的溶解氧浓度和悬浮固体浓度对于微生物的氧化降解过程至关重要。

在活性污泥池中,应维持适当的溶解氧浓度,以保证微生物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代谢活动,并防止溶解氧不足导致微生物的窒息和生化反应的不完全。

此外,悬浮固体浓度的控制也十分重要,过高的悬浮固体浓度会引起氧气传递的阻力,过低的悬浮固体浓度则会降低微生物生物质产量和废水处理效果。

3. 氮磷控制:氮是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合理控制活性污泥中的氮转化过程可以实现对废水中氮的去除。

其中主要包括氨氧化过程(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化过程(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此外,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通过反硝化过程将废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产生氮气。

磷是另一个常见的废水污染物,它主要存在于废水中的磷酸盐形式。

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如化学沉淀或生物吸附等,可以实现对废水中磷的去除。

4. 温度控制:温度是活性污泥法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

不同的微生物群体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性,通常活性污泥法适用于温度在15-35范围内的废水处理。

过低的温度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和废水的处理效果,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微生物失活甚至细胞破坏。

综上所述,活性污泥法的过程控制关键是维持适当的水力负荷、溶解氧浓度和悬浮固体浓度,控制氮磷转化过程,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曝气系统的控制 控制参数是DO ,控制变量是鼓入曝气池的空气量Qa/(m3/h ),DO 控制多大,与污泥浓度、负荷有关。

一般地说,负荷较小时,MLVSS 较高,DO 值也应相应提高。

当DO 不变时,Qa 主要取决于入流BOD5。

常规供氧量的计算比较复杂,在运行控制中,也可用下式估算实际曝气量:
00()300f S Se Q Qa Ea
-= 式中f 0为耗氧系数,指去除单位BOD 所消耗的氧量,与负荷(F/M )有关。

当F/M0.2~0.5kgBOD/(kgMLVSS ·d )时,f 0可取1;当F/M <0.15 kgBOD/(kgMLVSS ·d )时,f 0取1.1~
1.2。

Ea 为曝气效率,与扩散器的种类等有关,一般在7%~15%之间。

Qa 的调节可通过改变鼓风机的投运台数以及调节单台风机的风量来实现。

回流污泥系统的控制
回流系统的控制有3种方式。

①保持回流量恒定,适用进水量恒定或波动不大的情况。

流量变化较大时,会导致活性污泥量在曝气池和二沉池之间重新分配。

当流量增大时,部分曝气池的污泥会转移到二沉池,使曝气池内MLSS 降低,而此时曝气池内需要更多的MLSS 去处理增加了的污水。

另一方面二沉池内污泥量增加会导致泥位上升,造成污泥流失。

同时,水量增加导致二沉池水力负荷增加,进一步增大了污泥流失的可能。

水量减少的运行分析与此类似。

②保持回流比恒定,只要保持剩余污泥排放量基本不变,可保证相对稳定的处理效果。

③定期或随时调节回流量及回流比。

效果好,但操作量大。

调节回流比有四种方法。

①按照二沉池的泥位调节。

不易造成泥位升高而使污泥流失,出水较稳定,但回流污泥浓度不稳定。

②按照沉降比调节,/(100)R SV SV =-。

操作非常方便,当污泥沉降性能不佳时,不易得到高浓度的回流污泥。

③按照回流污泥及混合液的浓度调节,/()R R X X X =-。

要分析污泥浓度,比较麻烦,一般作为回流比的校核方法。

④按照污泥沉降曲线,成层沉降曲线的拐点处所对应的沉降比,即为该种污泥的最佳沉降比。

对于某种污泥,如果调节回流比使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正好等于该种污泥通过沉降达到最大浓度所需要的时间,则此时回流浓度最大,且回流比最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获得高回流污泥,同时使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最短。

该法尤其适用硝化及除磷工艺。

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的控制
①用MLSS 控制排泥,0()/W R V X MLSS Va X =-,式中MLSS 0为要维持的浓度值。

②用F/M 控制排泥,[]0/(/)/W R V XvVa S Q F M X =-;③用c θ控制排泥,如果系统污泥仅计曝气池,则
W R R
XVa Xe Q Q X c X θ=- 当入流污水水量波动时,因污泥量在曝气池和二沉池中动态分配,故计算系统总污泥量时,应考虑二沉池的泥量。

二沉池污泥量()/2C C S R M A H X X =+。

式中C A 为二沉池的表面积,S H 为二沉池内的污泥层厚。

④用SV 控制排泥,当测出的SV 较高时,可能是污泥浓度增大,也可能是沉降性能恶化,不管哪种情况都应及时排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