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校园里的植物》精品教案
一年级下册第14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14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14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教科书分析《校园里的植物》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生物》单元的第4课。
本课将学习焦点从对动物的观察转向了对植物的观察上。
活动从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什么植物开始,让学生对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了解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在观察、讨论和描述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植物,并通过细心的观察,认识这些植物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发现身边的植物”,主要是借助小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简单观察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活动2“观察植物”是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活动,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对植物进行观察,并能简单描述观察到的植物某些外部的主要特征。
二、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观察动物的方法和要点有所掌握。
但是,对于植物的关注度却没有像对动物那样强烈。
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校园里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为我们研究植物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虽然大家每天都面对这么多的植物,但许多学生并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它们,更加不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大多是无意识的,而且学生对植物的印象也不像对动物那样丰富。
在观察动物之后再展开对植物的观察,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观察动物的基础上,更细致地观察植物,发现更多常见植物的外形特征,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知,并能够通过外形特征辨别常见的校园植物。
三、教学策略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对植物进行观察的兴趣;②通过观察活动,并进行自主探索、讨论以及分组交流,让学生发现常见植物明显的外形特征。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观察的主体;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些观察活动,发现常见植物某些主要的外形特征。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2《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2《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植物,通过观察和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植物的图片和简要介绍,方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植物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他们爱护植物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常见植物,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收集校园里的植物信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常见植物,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
2.难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探究式教学法: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调查表,用于学生收集植物信息。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并总结植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校园植物调查,收集植物信息。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到小组,分享自己的调查成果。
6.校园里的植物-教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校园里的植物-教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里的植物,知道它们的种类和特点。
2.能够通过观察,分辨不同的植物,并能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
3.培养对校园里的植物的兴趣,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的认识。
2.植物形态、颜色、花朵及叶子的特点。
2.教学难点1.能够通过观察分辨不同的植物。
2.用语言表达出植物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1. 导入(1)讲述植物的定义及重要性。
(2)由老师引导,让学生自由观察周围的植物,并且发表心得。
2. 学习过程(1)学习植物的分类孩子们观察各种植物后,搜集到的植物被老师分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植物。
•树木(参考文章[1])•灌木(参考文章[2])•草本(参考文章[3])(2)学习比较不同植物的特点每组选取一些植物,通过研究他们的叶子、花朵、枝干、根等不同部位,比较不同植物的特点。
孩子依次在纸上记录,并进行交流。
[4](3)学习分类依据引导孩子思考分类的依据,并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观察分类中的实物,总结分类依据。
3. 课堂小结通过老师的布置,鼓励孩子回家继续发现生活中的植物,并用更加规范的方式记录下来。
对孩子的发现和记录加以鼓励,并在下一次课的开始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1. 整体板书校园里的植物2. 分步板书一、植物分类1.树木2.灌木3.草本二、植物特征1.叶子2.花朵3.枝干4.根三、分类依据五、教学后记此项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并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这项课程认识了珍贵的植物世界,学会了如何尊重、爱护和保护它们,了解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六课时。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探究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对植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他们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以及如何对植物进行分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保护校园里的植物。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以及植物的生长环境。
难点:学生能够对植物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的依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探究法、分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
2.教师准备植物分类的资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学习。
3.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观察和分类的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并解释植物的生长环境。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特征,将其归类到相应的类别中。
《校园里的植物》精品教案
《校园里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
2.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观察和记录校园里的植物。
3.培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记录植物特征。
2.难点:用正确的方法观察植物。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记录法、讲述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问学生:“你们知道校园里有哪些植物吗?”
2.引出课题:校园里的植物。
2.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1.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植物,介绍植物的名称和特征。
2.让学生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法观察植物。
3.记录校园里的植物
1.教师示范用简单的方法记录植物的名称、特征和生长地点。
2.让学生自己记录校园里的植物。
4.分享观察结果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分享观察到的校园里的植物。
2.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补充。
5.总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校园里的植物丰富多样,我们要爱护它
们。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发现新的植物并记录下
来。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1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们了解到校园里的植物的种类、特点以及生长环境。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植物的知识了解有限。
他们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以及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此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也需要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校园里的植物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展示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实物等教具。
2.准备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的工具。
3.准备学生分组活动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校园里见过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校园里的植物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分析植物的生长需求。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记录下不同植物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和生长环境,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苏教小学科学三上《04校园里的植物》word教案(3)
2
3.
1
2
145
P17
2
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1.整体认识植物:
(1)师带领学生排队走进校园里植物较多的地方。提冋:
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和探求科学奥秘的欲望,这 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 点。从学生熟悉的校园植物 的图片入手,揭示课题,充 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这部分观察、交流活动就在 校园里进行,在教师的引导
2
3
4
2.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早节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
校园里的植物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植
物展开研究,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 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植物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的主题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课上让学生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了解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并能说出不同植物 的相似之处。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利用“认识校找一 个“增长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科学知识:
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了解学校里的各种植物,学校里的植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师:先给大豕欣赏几副图片,(出示学校植物的照片) 这些图片漂亮吗?漂亮在哪?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精选3篇)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精选3篇)《校园里的植物》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
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行。
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
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一、从整体认识植物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生长环境里的植物名称……(可以写也可以画)(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生长特点高矮排队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三、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苏教小学科学三上《04校园里的植物》word教案(5)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校园里的植物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
2.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
3.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植物。
2.认识到植物是各不相同的。
3.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
2.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伤一草一木。
二、教学准备:各种植物、纸、笔。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1.生物包括什么?2.你知道哪些植物?3.你对这些植物有什么了解?(二)新课1.教师出示带来的各种植物。
2.教师出示书本上第11页图片,问:(1)你认识这些植物吗?(2)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3)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3.揭题:“植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4.仿述:说说自己家里的花.草.树木有什么特点?用语言和图画描述一下。
(如书本第11页)5.观察书本上第12页。
找出桃树和向日葵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
6.比较不同1.叶子形状不一样。
2.每年种的次数不一样。
3.果实的大小.形状不一样。
4.茎的粗细不一样……相同1.都有根、茎、叶。
2.都有花.果实。
3.都有种子。
4.都需要阳光和水……(三)对书本上内容进行讨论1.任意选图中的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完成第75页的活动记录表,看谁找的最多。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一、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校园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征。
2. 植物的生长环境及其适应性。
3. 校园植物的保护和利用。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
2. 讲解法:对观察到的植物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其特征和生长环境。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校园植物的保护和利用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观察校园植物: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
3. 讲解植物特征:对观察到的植物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其特征和生长环境。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校园植物的保护和利用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深入了解校园中各种植物的分布、生长状况和保护情况。
2.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专业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繁殖和保护知识。
3. 开展校园植物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校园中的美丽植物,提高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关注度。
七、教学资源:1. 校园植物分布图:为学生提供校园中各种植物的分布情况,方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2. 植物标本:展示各种植物的标本,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特征。
3. 植物保护宣传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安全:1. 提醒学生观察植物时要保持安全,避免触摸有毒植物。
2. 在户外观察植物时,注意学生的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3. 避免学生到陌生或危险的地方进行植物观察,确保学生的安全。
九、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问题。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最新
2.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三、研讨
1.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描述自己画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2.教师再出示一张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生观察和描述。这时教师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内容可包括学生说到的叶、开花、有果实等,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例如墙角、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1.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安全保管铅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要求: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②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师生问答
观察校园植物
学生展示活动
教学
反思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活动,激发了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表现积极,语言表达上也有很多进步。
校园里的植物第( 一Biblioteka )单元 第__6_课 第_1_课时
课题
校园里的植物
作课时间
10月16日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浅显易懂的文字,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植物,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2.描述法: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植物。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与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校园中的植物,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
2.学生准备: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植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校园中他们所熟悉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中的各种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让学生上台展示并描述它们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中的植物?学生自由发言,提出建议。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校园里的植物》(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植物第6节《校园里的植物》,主要内容是介绍校园里的植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校园里的常见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培养对植物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记忆校园里的常见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校园里的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认识较为有限,但他们对于自然环境和校园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还不够发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引导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植物?”2. 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
例子: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植物,比如草、树木等。
现在我给大家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请你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植物?(展示图片,学生回答)学生1:这是一棵梧桐树。
学生2:这是一株玫瑰花。
第二环节:呈现新课1. 老师出示校园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学校里见过这些植物吗?”2. 学生回答后,老师依次介绍每种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植物的名称。
例子:老师:在我们学校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植物呢。
比如这棵大树,它叫做银杏树。
它的叶子很大,形状像扇子,秋天的时候会变成黄色。
银杏树的叶子可以用来做药,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好处。
请大家一起说一下“银杏树”。
第三环节:植物观察活动1. 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进行植物观察活动。
2.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叶子、花朵等特点,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校园里的植物-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校园里的植物-苏教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内常见的植物种类;2.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结构;3.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二、教学重点1.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结构;2.植物的生长需要。
三、教学难点1.植物的结构和生长形态的理解;2.植物的生长需要,如光、温度、水分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互动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问题提出,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在校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到植物呢?2.植物的基本特征1.植物的根、茎、叶有哪些特征?2.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结构,了解植物的生长形态。
3.校园里的植物1.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园里寻找常见的植物,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结构。
2.学生交流、归纳发现的植物的名称和特征。
4.植物的生长需要1.通过实验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光、水、温度等条件,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
2.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需要。
5.巩固练习教师提供植物图片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分类,了解不同植物的特征,巩固所学内容。
6.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概括本堂课的重点内容。
并鼓励学生平时多注意周围的植物,增强对生命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通过掌握本课知识点,学生能够在校园中更加认识植物,提高观察能力,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是通过讲解、实验和互动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结构,从而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搭配示范、教材和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课题名
《校园里的植物》
教材分析
本课是“周围的植物”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将在学生初步认知各种植物的特征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植物会长大、会开花、会结果。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拓展环节,则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水果和蔬菜。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身边常见的植物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他们虽然能说出一些植物的名称、特点、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的特征,但对校园里有哪些植物不一定很清楚。有些同学虽然能说出一部分,但他们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零碎的。因此,通过本课教学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前面学习的知识,具体观察、了解植物的变化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各种植物的变化情况。
三、拓展应用
1.出示生活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见的蔬菜和水果。
2.提醒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要爱护植物,不要随意破坏植物。
板书设计
6.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有柳树、枫树、竹子、桂花树…
不拔起、不采摘、不伤害植物
教学反思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植物会长大、会开花、会结果。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拓展环节,则让学生尝试从多方面比较植物的不同。
教学重点
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资料等。
校园里的植物既净化了空气,又美化了校园,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4.课堂总结。
(1)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记录结果。
(2)教师总结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条件,强调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小结:植物的种类很多。植物有叶、有的在开花、有果实、需要阳光和水......
教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6.校园里的植物》精品教案
鼓励学生交流汇报所观察到的植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植物的特征及生长的地点,全面深化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理解。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观察更多的植物,激发探索的兴趣。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校园中生长着很多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植物。
课题
校园里的植物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教学
目标
1.科学观念:认识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初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
3.探究实践: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观察植物,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并能记录观察结果。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养成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提问: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有什么新的问题吗?
4.小结:校园中不同的地点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名称。
四、拓展
课外延伸:和家人一起到菜市场或田野里,认识常规的蔬菜、水果。
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教师的讲解思路,和同学交流观察方法、记录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用自己的话描述植物的特征及生长的地点。
1.出示图片:校园中一种植物的图片。提问:你认识这种植物吗?你在哪些地方见过?
2.学生发言。
3.多角度图片展示植物的特征,提问:这棵植物是什么样子的?仔细观察,你发现这棵植物有哪些特点?
4.学生观察描述。
5.聚焦课题:除了这种植物外,校园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植物。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走进校园观察更多的植物。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校园里的植物》|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校园里的植物》|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中“我们身边的植物”单元。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校园内的常见植物,如花草、树木等;
2.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花和果实;
3.学习观察植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征;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观察和探究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分享发现和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知识重点:掌握校园内常见植物的名称、基本结构和生长特点。
-例如:能够识别并描述柳树、樱花、玫瑰等植物的形态特征,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季节变化。
-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校园植物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植物生长环境和结构特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和保护校园植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投入。我发现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能够互相学习、互补不足,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不过,我也观察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努力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成果来看,他们在保护校园植物方面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建议。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容易偏离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论效果。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里的植物》是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观察和探究,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于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植物,但对植物的分类和特点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观察、操作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的基本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能够进行简单的植物分类。
3.情感目标:学生对植物产生兴趣,培养爱护植物和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进行植物的分类,并理解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植物的特点。
2.操作法:通过实地操作,让学生亲自触摸和观察植物的器官,加深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准备相关的植物标本或图片。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观察植物的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校园里见到过哪些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校园里的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植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触摸和观察植物的器官,如叶子、花朵、果实等,并记录下来。
【精】《校园里的植物》精品教案
蘑菇不是植物,菌盖像一顶帽子,表面比较光滑;下面有一个粗粗的蘑菇柄。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森林落叶地带。
二、总结发现
1.你有哪些新发现?遇到哪些新问题?
植物名称
生长环境
生长特点
白杨
操场边,阳光充足
树干笔直,树叶茂盛
荷花
生长在水里
花朵大,叶子肥大
大丽花
喜半干旱
花颜色鲜艳,花瓣紧促
仙人球
沙土里,水分少
身上长满了刺
2.你观察的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植物都有(根)、(茎)、(叶)
大多数都能(开花)、(结果)、(长种子)
《校园里的植物》精品教案
课题
校园里的植物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一上
学习
目标
(一)科学知识:
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找出它们的特征和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周围常见植物的观察,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培养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重点
认识围的植物及其特征。
大丽花花朵大且颜色鲜艳,叶子边缘有锯齿。大丽花原产于墨西哥,人们把它视为大方、富丽的象征,喜好半阴的环境,阳光过强影响开花。
(3)荷塘:
荷花叶大圆形且肥厚,表面深绿色,全缘稍呈波状,花呈粉红色,花瓣较大;莲蓬的表面有蜂窝状的空洞。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
《校园里的植物》科学教学PPT课件(4篇)
本节课教师应带领学生去校园里观察和认识更多的植物,关注植物的 生长环境,初步体会植物和环境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 观察和记录习惯、汇报观察到的现象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植物 的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聚焦主题 今天我们就到校园里去观察和认识植物 1.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 问;"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见过)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大树、小草、花,是植物!) 在哪里见过它?"(大楼、操场)
形状
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对科学观察有一定的热情,但动 手操作力、识字量、自我控制力、注意力、倾听习惯、学习习惯、团队 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都需要培养与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能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4、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 。 5、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第1单元 植物
xiào yuán lǐ de zhí wù
6 校园里的植物
我们的新发现。
wǒ men de xīn wèn tí
我们的新问题 ?
科学阅读
食
物
药
建
植
材
材
物
日
美
用 品
化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里的植物》精品教案
征,喜好半阴的环境,阳光过强影响开花。
(3)荷塘:
荷花叶大圆形且肥厚,表面深绿色,全缘稍呈波
状,花呈粉红色,花瓣较大;莲蓬的表面有蜂窝状
的空洞。
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
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
树林里:
杨树树干端直;树皮光滑为灰白色,枝有长有短
枝,圆柱状或具棱线。
叶互生,多为卵圆形、卵圆
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在不同的枝(如长枝、短
枝、萌枝)上常为不同的形状,齿状缘;叶柄长,
侧扁或圆柱形,散生在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的森林
树种。
讨论总结植物
“活”的证据
总结新发现和
新问题
通过总结使学生
的知识更加系
统,也是课堂上
学习的知识更加
完整
B
C
课堂小结我们的校园里有这么多美丽、可爱的植物,他们为我们创造清新的环境,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们,
保护它们。
板书校园里的植物
教室菊花、仙人掌……
花园
荷塘柳树、荷花……
树林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