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文言知识过关检测

合集下载

《劝学》《师说》文言文知识点检测

《劝学》《师说》文言文知识点检测

《劝学》《师说》知识点检测一、课内知识检测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劝.学( )②学不可以已.( )③金就.砺则利( )④声非加疾.也( )⑤而闻者彰.( )⑥而绝.江河( )⑦故不积跬.步( ) ⑧风雨兴焉.( )⑨驽马十驾.( ) ⑩锲.而不舍( )11 今之众人..( )12 小学而大遗.( )13 不耻.相师( )14 君子不齿..( )2.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生非异也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天下云.集响应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4.下列句子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5.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忌不自信C.微斯人,吾与谁归 D.求人可使报秦者6.找出“其”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C.吾未见其明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吾从而师之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读之不知D、则.群聚而笑之官盛则.近谀9.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的道理。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句子的朗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百工:各种工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书和传记。

10.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称代“知识和道理”)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称代前文的“其子”。

师说测试题含答案

师说测试题含答案

师说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5分) A .嗟.乎(ji ān )嘉.奖(ji ā)阿谀.(yú)师襄.(xi āng)B .跬.步(gu ǐ)经传.(zhuàn)以贻.(yí)之苌.(ch áng)弘C .骐.骥(qí)句读.(dòu)颁.白(b ān )老聃.(d ān)D .驽.马(nú)郯.子(tán)针砭.(bi ǎn )无长.(zh ǎng)无少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 .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B .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C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士大夫之族.(类、辈)D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是故无.贵无贱(没有) 3.下列对加点词语表述正确..的一组是()(5分)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吾从而..师之A .全不相同B .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 .全都相同D .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4.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5分)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 .作《师说》以贻.之D.则耻师焉 贻.笑大方则群聚而笑之 5.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5分) ①而耻学于.师②其皆出于.此乎③于.其身也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不拘于.时⑥学于.余A .全相同B .各不相同C .只有①⑥相同D .只有②③⑤相同 6.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5分A .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B .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着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

《师说》过关检测++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师说》过关检测++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择师而教之D.则群聚而笑之
8.用原文填空。
韩愈在第二段中运用对比论证,批判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首先,把“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作对比,得出“”的结论;其次,以择师教子与自己“耻师焉”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最后,以“”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揭示出尊卑贵贱与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
9.翻译下列句子。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韩愈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相互学习的风气大加赞美,因为在学习方面他强调有教无类,学习不应该有等级差别。
C.文章谈论了从师学习的态度,认为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
D.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论断。

《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02《师说》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文言基础梳理】一、选择题。

(45分,每题3分)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B.士大夫之族族:类C.君子不齿齿:提及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及:比得上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A.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C.何以解忧?惟有杜康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A.以故汉追及之B.及其所之既倦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D.事如此,此必及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此三者,吾遗恨也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C.深追先帝遗诏D.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C.危乎高哉!D.此非曹孟德之诗乎?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而其无忘乃父之志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C.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D.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劝学师说 文言知识过关检测

劝学师说 文言知识过关检测

《劝学》《师说》文言知识过关检测一.文学常识(1)说: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说”一类文体,一般为。

《师说》阐述的是。

(2)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六艺,指《》《》《》《》《》《》六种经书。

另也指、、、、、六种技能。

传:①。

如“春秋三传”;②。

如《张衡传》。

二.名句默写第一组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第二组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5.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6.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 ?7.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三.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或师焉,或不焉(二)重点实词1.木直中绳:2.声非加疾也:3.假舆马者:4.而绝江河:5.而致千里:6.风雨兴焉:7.功在不舍: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9.用心一也: (三)一词多义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3.吾师道也: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5.吾从而师之:6.则耻师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道: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余嘉其能行古道(四)文言虚词而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吾尝终日而思矣:6.人非生而知之者7.惑而不从师8.吾从而师之9.择师而教之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11.小学而大遗12.则群聚而笑之之1.择师而教之2.郯子之徒3.古之学者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句读之不知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7.其可怪也欤乎1.其皆出于此乎2.生乎吾前3.固先乎吾于:1.耻学于师2.其皆出于此乎3.于其身也4.师不必贤于弟子5.不拘于时(五)词类活用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5.木直中绳,輮以轮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吾从而师之8.吾师道也9.其下圣人也亦远矣10.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1.则耻师焉12.小学而大遗13.吾未见其明也1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四.翻译句子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说》知识点及检测试题(含答案)

《师说》知识点及检测试题(含答案)

《师说》知识点及检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韩愈名句。

1.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

——韩愈2. 少年乐新知,哀暮思故友。

——韩愈3. 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

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韩愈《杂说》4.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5. 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韩愈《与李翱书》6.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

——韩愈7.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韩愈8.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10.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11.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韩愈《原毁》1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韩愈13.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与孟尚书书》14.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5.驾轻车,就熟路。

——韩愈《送石处士序》二、文学常识:1.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

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2.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

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

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

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

《师说》基础知识过关检测

《师说》基础知识过关检测

《师说》基础知识过关检测考试范围:《师说》;考试时间:2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姓名:班级:卄口考号:分卷1 、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帅襄(xi a n i g)嗟乎 (ji e) 或丕焉(bu)B. 郯子(t砌句读(d U) 阿谀(y “C. 老聃(d a n) 谄媚(xi n 经传(Chudn)D. 李蟠(f n 长弘(Ch dng) 贻误(y )i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孰(sh 长(ch ng)弘经传(zhu n) 针砭(bi a时弊B. 阿谀(y )句读(d “谄(ch a媚不拘(j i于时C. 郯(d n)子严谨(j i n) 或不(f 0焉惑(hu U之不解D. 老聃(d a n) 贻(y)赠师襄(xi a ng) 以资切磋(cu 0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或师焉,或不焉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4、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或师焉,或不焉B.君子不齿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惑”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道”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7、下列对师”字义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④则耻师焉⑤孔子师郯子⑥吾师道也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⑧不耻相师A.①②④/⑤⑥/③⑦⑧B.①③/②⑤/④⑦/⑥⑧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没有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本来C.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百工:各种工匠B.是故圣益圣显益愚圣:圣明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书以及解释经书的著作D.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指古人流传下来的各种优良传统10、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金就砺则利金:黄金B.术业有专攻攻:攻克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高中语文基础过关训练20师说含解析1

高中语文基础过关训练20师说含解析1

基础过关训练20 *师说[基础演练]1.下面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属予作文以记之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贤于弟子..师之B.师不必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必有师..也D.古之学者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方法)③道.芷阳间行(取道)④则耻师.焉(老师)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没有)⑦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⑧吾从.而师之(介词,自从)A.①③④ B.②⑥⑧C.②④⑦ D.③⑥⑦4.下面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不耻.相师②则群.聚而笑之③圣.益圣,愚.益愚④孔子师.郯子⑤小.学而大.遗⑥无贵无贱,无长.无少.⑦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⑧吾从而师.之⑨吾师.道也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A.①⑧/②③/⑤⑥⑦/④⑨⑩B.①④⑨/②/③⑤⑦/⑥⑧⑩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⑩D.①③⑤/④⑧/②/⑥⑦⑨⑩5.下列句式中“于”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例句:不拘于时A.耻学于师B.其皆出于此乎C.劳力者制于人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前两段,完成7~10题.7.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③圣人之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圣④师者,所以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8.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D.圣人无常师9.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师说》知识归纳及专项训练(含答案)

《师说》知识归纳及专项训练(含答案)

《师说》(韩愈)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2、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连词(3)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4)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连词,表目的/结果(5)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泛指初等教育场所(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3、一词多义:(1)道: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师道也(名词,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2)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传文)《张衡传.》(名词,传记)(3)贤:其贤.不及孔子(名词,才能)师不必贤.于弟子(形容词,高明)(4)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名词,老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复(名词作动词,从师)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5)惑: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惑.而不从师(疑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6)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了解,考虑)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明白)(7)无:孰能无.惑(没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吾师.道也/不耻相师.(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复(从师)或师.焉(从师学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2)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成群)(3)名词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以……为师)(4)形容词作名词: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明的人、愚昧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低下的人;势盛位高的人)(5)形容词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以……为耻)(6)动词的使动用法: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使……学习)二、文言虚词1、之: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郯子之.徒(代词,这)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古之.圣人(结构助词,译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道之.不传/欲人.之无惑/师道之.不复(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标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

《师说》知识练习及答案

《师说》知识练习及答案

《师说》知识练习及答案一、多义词的理解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③吾师道也()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吾从而师之()⑥则耻师()2、之:①择师而教之()②郯子之徒()③古之学者()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句读之不知:()⑤人非生而知之者()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惑: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5、道: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余嘉其能行古道()6、乎:①其皆出于此乎?()②生乎吾前()③固先乎吾()7、于:①耻学于师()②其皆出于此乎?()③于其身也()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不拘于时()二、说出句子中的词类活用①惑.而不从师()②吾师.道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③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则耻师.焉()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⑤君子不齿.()⑥则群.聚而笑之()⑦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⑧小.学而大遗()⑨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⑩而耻.学于师/则耻.师焉()三、指出句子中古今异义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今:)②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今:小学生的学校)③今之众人(古:今:)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今:)⑤吾从而师之(古:今:)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⑦圣人无常师(古:今:)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今:)四、说出句子的特殊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3、人非生而知之者()4、不拘于时()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其闻道也固先乎吾;()7、而耻学于师。

师说知识点汇总及测验

师说知识点汇总及测验

师说韩愈1. 师者,。

2. ,孰能无惑?3. 吾师道也,?4.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5.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6.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7. 爱其子,;于其身也,,惑矣。

8.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9. ,惑之不解,或师焉,,,吾未见其明也。

10.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1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1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13.,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师说》理解性默写1.《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韩愈《师说》中提出相同观点的两句,。

2.韩愈《师说》中批判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指出从师标准的四句是:,,,。

3.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

”韩愈《师说》中描述相同现象的三句是,,。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两句是,。

5.在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

6.韩愈《师说》中批判学习本末倒置的两句是,。

7.没有人是天生就懂道理的,韩愈《师说》中提出相似观点的两句是,。

8.韩愈《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与他人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9.韩愈《师说》中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今之众人”错误态度的三句是,,。

【晨读小卷15答案】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6.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7.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8.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师说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师说》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一、作者介绍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他曾任吏部侍郎,常被称为“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世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中叶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简历韩愈(~)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辞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

~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评价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语。

.古文运动主要主张:其一,是“文以明道”。

其二,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对象:即向当时一些准备通过科举、跻身仕途的青年读书人宣传不要写骈体文,要用散体文去阐明孔、孟之道。

古文: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写真情实感的散文。

古文运动在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中有一定影响。

但遭到上层统治集团中当权的官僚地主的诽谤与讪笑,阻力很大。

.韩愈的文章韩愈的论说文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一类重在宣扬道统和儒家思想,如《原道》、《原性》、《原人》等;另一类重在反映现实,揭露矛盾,作不平之鸣,而且不少篇章还有一种反流俗、反传统的力量,并在行文中夹杂着强烈的感情倾向,因而值得重视。

在这类论说文中,《师说》最有代表性。

韩愈是一位善辩之士,而善辩又主要来源于他的胆壮气盛,二者结合在一起,遂使得他的议论文字往往惊世骇俗,极具震慑人的气势。

《师说》检测题

《师说》检测题

《师说》检测题一、基础知识l.下列划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郯子(tán)六艺经传(chuàn)贻(yí)B.句读(dòu)苌弘(cháng)聃(rán)C.阿谀(yú)授之书(sòu)蟠(fán)D.或不焉(fǒu)谄媚(chǎn)嗟乎(jiē)2.对下列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不耻相师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C.吾从而师之D.师不必贤于弟子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5.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A.圣人无常师B.余嘉其能行古道。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6.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吾从而/师之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师”字的意思。

A.古之学者必有师()B.吾从而师之()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D.犹且从师而问焉()8.默写。

(l)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2)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师说》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师说》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一、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他曾任吏部侍郎,常被称为“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世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中叶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1.简历韩愈(768~824)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辞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2.评价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语。

3.古文运动主要主张:其一,是“文以明道”。

其二,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对象:即向当时一些准备通过科举、跻身仕途的青年读书人宣传不要写骈体文,要用散体文去阐明孔、孟之道。

古文: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写真情实感的散文。

古文运动在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中有一定影响。

但遭到上层统治集团中当权的官僚地主的诽谤与讪笑,阻力很大。

4.韩愈的文章韩愈的论说文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一类重在宣扬道统和儒家思想,如《原道》、《原性》、《原人》等;另一类重在反映现实,揭露矛盾,作不平之鸣,而且不少篇章还有一种反流俗、反传统的力量,并在行文中夹杂着强烈的感情倾向,因而值得重视。

在这类论说文中,《师说》最有代表性。

韩愈是一位善辩之士,而善辩又主要来源于他的胆壮气盛,二者结合在一起,遂使得他的议论文字往往惊世骇俗,极具震慑人的气势。

师说测试题(含答案)

师说测试题(含答案)

师说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5 分)A .嗟乎(ji ān)嘉奖(ji ā)阿谀(yú)师襄(xi āng)....B .跬.步(guǐ)经传.(zhuàn)以贻.(yí) 之苌.(cháng) 弘C.骐骥(qí)句读(dòu)颁白(bān)老聃(dān)....D.驽.马(nú)郯.子(t án)针砭.(bi ǎn)无长.(zh ǎng) 无少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A .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B .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士大夫之族.(类、辈)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是故无贵无贱(没有)..3. 下列对加点词语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5 分)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吾从.而.师之A.全不相同 B .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 D .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4.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5 分)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 .作《师说》以贻.之 D. 则耻师焉贻.笑大方则群聚而笑之5.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5 分)①而耻学于.师②其皆出于.此乎③于.其身也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不拘于时⑥学于余...A .全相同B .各不相同C .只有①⑥相同D .只有②③⑤相同6. 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5 分A .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B .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过关练习测试(共70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找出通假字并翻译(每题2分,共4分)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译为:
2.或不焉:通译为: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古义)每小题2分共14分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 小学而大遗:
3.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吾从而师之:
5.是故无贵无贱:
6.今之众人: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三、判断特殊句式,并翻译(找出特殊句式2分,翻译3分共30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特殊句式:)
翻译:
2.不拘于时(特殊句式:)
翻译: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特殊句式:)
翻译:
4.师不必贤于弟子(特殊句式:)
翻译: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特殊句式:)
翻译:
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特殊句式:)
翻译:
四、解释重点词(每小题2分共22分)
1.人非生而知之者人()
2. 生乎吾前()
3. 吾师道也()
4. 是故无贵无贱()
5. 其出人也远矣
6.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7.是故圣益圣()
8.术业有专攻()
9.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10. 余嘉其能行古道()11.作师说以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