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正式(精选)
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
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炎、黄部落的融合,华夏族的产生。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标志着我国多民族国家已初步建立。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实现了对西域、西南以及华南两广的统治,既大大扩展了疆域,又有效地开发了边疆。
(5)多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迁徙,各民族联合斗争以及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融合加强。
(6)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隋唐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上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形式多样,关系也融洽,特别是在西北和东北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周边各少数民族借助自己政权力量,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相互学习,逐步缩小了与汉族的差距,为元朝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作了准备。
(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了周边少数民族问题,特别是在清朝,粉碎了少数民族贵族与西
方侵华势力分裂国家的阴谋;同时采取了得力措施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和中央集权,我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形式巩固下来。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点(中外历史纲要上)
3、江南开发(经济发展与区域开发)
考点梳理
1、江南开发的原因: ①劳动力、技术: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②自然条件: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 ③社会环境: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④政策:南方统治者鼓励开垦荒田;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2、表现: ①农 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农业技术得到改进。 ②手工业:南方手工业快速进步,缫丝、织布、制瓷、冶铸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③商 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出现草市)。 3、影响: ①促进了民族融合;②促进江南开发与经济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③促进了南方科技(如数学)和 文学艺术(如田园诗、书法)的发展;④山区开发,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带来一定环境问题。
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 后来改称中书门下。提高了行政 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80 317
十六国 376
东晋
前秦 439 北魏
西魏 北周
宋 —— 齐 —— 梁 —— 陈
420
589
隋 朝
220—589(共370年)
1、政治:政权更迭;南北对峙;专制皇权衰落、士族门阀政治(九品中正制); 2、经济:北方战乱,经济破坏;南方相对稳定,江南开发(使得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 经济基础); 庄园经济、寺庙经济盛行; 3、民族:北方民族内迁,中原汉族南迁,民族交融加强(华夏认同加强,为隋唐统一思想奠基); 4、文化:三教并行;科技领先。
2.西汉时,江南地区还处于地广人稀、农业落后的状况。东汉时,江南地区的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的四石
提高到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
第4讲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教学案--2022届高三统编历史新教材二轮复习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时空定位】【阶段特征】隋唐(581—907年)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在强有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
封建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文化辉煌灿烂,科技领先世界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典型特点。
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中华文化圈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
(1)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三省六部制确立,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科举制创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统治。
(2)经济上:生产工具改进,出现筒车、曲辕犁,精耕细作日益成熟;封建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展;唐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由按人丁收税到按资产收税。
(3)对外关系: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陆海丝绸之路空前繁荣,隋唐先进的物质文化对周边国家和民族产生极大的影响。
(4)民族关系: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5)文化上:雕版印刷术、火药技术影响广泛;佛教繁荣、完成本土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三教合一趋势出现,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
【落实备考基础】一、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隋朝兴亡隋朝的建立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
589 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与统一的局面隋朝的建设兴建仓库;兴建洛阳;开通大运河隋朝的灭亡618 年,隋朝灭亡(1)唐朝建立: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
(2)唐朝前期的统治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武周政权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①概况少数民族概况突厥(西北)建立与分裂:6世纪中叶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
灭亡:贞观初年,东突厥汗国灭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第3课 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3课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而辉煌的封建王朝,其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唐朝统一多民族的背景、政策措施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背景在唐朝统一之前,中国的政权分裂状况严重,多个民族政权相继崛起。
其间,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和民族矛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唐朝在统一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政策措施1. 唐太宗拓展疆域:唐太宗李世民采取积极的外交和军事手段,扩大了唐朝的疆域。
他采取灵活的对外政策,与各宗主国家和边民建立友好关系,为统一多民族奠定基础。
2. 建立分封制度:唐朝始终坚持分封制度,将大量的少数民族领袖封为王公,以示对其统治地位的认可和尊重。
这一制度既解决了分裂状况下各民族统治权的分歧,又保持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平衡。
3. 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唐朝致力于实现各民族的融合和平等发展。
他们鼓励少数民族研究汉族文化,同时也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传统俗和宗教,建立了一个多元共存的社会。
影响唐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化繁荣:唐朝以其繁荣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唐代的文学、艺术和科技达到了巅峰。
2. 社会稳定:唐朝的统一使得政局相对稳定,减少了战乱和内乱的发生,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民族团结:唐朝推行的民族融合政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统一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唐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唐朝成功地实现了对多民族的统一,并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族的生活 先秦时称“肃慎”,世居白山黑水之间,以 渔猎为业;东汉魏晋时称“挹娄”;南北朝时 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唐朝初年靺 鞨诸部分布在松花江以北、牡丹江流域、黑龙 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地处最南的粟末部与最 北的黑水部最强大。他们依山负水,掘地为穴, 架木覆土,群聚而居。夏日逐水草,冬天入居 穴中。大多以渔猎和放牧为生,善养猪,富者 有猪数百头。男子衣猪狗皮,妇女服布裙。靺 鞨族还经营原始农业,种植粟麦等。
在唐玄宗的支持下,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 了六诏。738年,唐玄宗册封南诏王皮罗阁为 云南王。皮罗阁诸子皆被唐朝封为刺史。第三, 南诏统一六诏的意义。南诏的统一,结束了洱 海地区各部落长期纷争的局面,有利于洱海地 区各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唐朝通过册封云南 王来管理西南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有利于汉族与西南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 的交流和发展。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突厥汗国的建立
突厥最初活动的地区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 今叶尼塞河上游,后逐渐向东迁徙。6世纪中期建 立起以漠北为中心的突厥汗国,阿史那土门自立为
伊利可汗。木杆可汗在 位时(553~572),辖境 “东自辽海(今辽河上游 濒海一带)以西,西至西 海(今中亚里海)万里, 南自大漠以北,北至北 海(今贝加尔湖)”。
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 尔泰山以西,东突厥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 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贞观四年二月,“李靖破突厥颉利可 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 汗于阴山”。 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建都督府。唐太宗开
明的民族政策既解除了唐朝北方的边患,也 贞观四年三月,“四夷君长诣阙请上 有利于突厥的发展。这在北方各民族中产生 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 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 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 太宗为“天可汗”。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所 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 开创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和睦景象。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知识体系-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魏晋至隋唐时期(220—907年)是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政治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局面形成,政治制度不断发展,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不断完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逐渐成熟;唐朝安史之乱后政局动荡,唐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经济封建经济由遭到破坏到繁荣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农耕经济繁荣发展,对外交往空前繁荣思想文化封建思想文化繁荣发展,兼容并蓄。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佛教、道教冲击;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特立独行的士人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民族关系 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交融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发展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时空坐标】【知识梳理】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国家 建立者 都城 起止时间 魏 曹丕 洛阳 220-265 蜀刘备 成都 221-263 吴孙权建业222-2802.西晋的短暂统一(1)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八王之乱与五胡内迁 1)八王之乱①根源:西晋建立之初,分封宗室子弟为王者27人,以郡为国,王国各自成立国军。
②影响:北方地区破坏惨重,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自此中国进入长期政权分立的时期。
2)五胡内迁①原因:三国至西晋中原内乱,人口锐减,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本身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而内迁;中原内乱,军事力量薄弱。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1.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四章第六节。
2.本节课贯穿了自唐以后民族关系发展的整体,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民族关系的重要环节。
3.本节课联系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民族关系,同时为宋的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掌握在隋唐时期中央政对突厥,回鹘,靺鞨,南诏以及吐蕃的管辖,以及民族关系。
2. 通过分析唐与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颉利可汗、骨力裴罗、大祚荣、松赞干布、尺带珠丹等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学习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的历史,认识这些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通过学习,认识到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族人民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民族关系的支流,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是主流。
3 .唐朝疆域辽阔。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所管辖的地区和瀚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边疆地区各民族发展较快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分析颉利可汗、骨力裴罗、大祚荣、松赞干布等少数民族的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唐朝与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的关系。
(2)唐政府对西北、东北地区的管辖。
2.教学难点:(1)正确认识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的积极作(2)正确认识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高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教学课件及相关试题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时空坐标阶段特征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隋朝时期结束分裂,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2.区域开发:北民南迁,六朝对江南地区的大力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繁荣,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3.制度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雏形出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并得到发展;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赋税制度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租调制发展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标志着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重大转折。
4.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出现三教合一趋势;适应统一国家的时代需要,唐朝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艺术辉煌灿烂,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课程标准热词聚焦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归晋及西晋的灭亡;东晋南朝的政治和经济;十六国与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2)隋朝和唐朝前期的统治:隋朝的政治、经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政策(3)唐朝后期的统治:安史之乱、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知识排查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1)政权建立:220年,称帝,定都,国号魏。
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史称蜀汉。
定都建业,国号吴。
(2)三国相争: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
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的治理。
2.西晋统治(1)建立和统一: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引言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较为完整地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和政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文化和经济三个方面来探讨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政治发展隋唐时期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统一。
在隋炀帝的统一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继续巩固统一,并建立起健全的政治制度。
唐太宗实行了科举制度,使得政府官员的选拔更加公平和有效。
此外,唐太宗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修建大运河、完善盐铁专卖制度等,进一步巩固了统一政权。
文化发展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唐朝时期,文人骚客辈出,诗歌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著名的诗人杜甫、白居易等人在唐朝盛世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消化也非常重要,这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
经济发展隋唐时期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隋朝建造了大运河,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通商和航运线路,推动了国内外贸易的繁荣。
唐朝进一步发展了隋朝留下的经济体系,对外贸易更加频繁,陆续开辟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经济的繁荣也催生了各种产业的兴起,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结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政治上的统一使得国家政权更加稳定,文化的繁荣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与多样,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后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隋唐统一是短暂的,但其对中国的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李约翰. 隋唐统一中国[J]. 史学月刊, 1988, 3.•王充奇. 隋唐盛世的国家意识突现及其历史作用[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 3.。
专题04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原卷版)
专题04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1【真题来源】2023年湖北卷【真题题文】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
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
”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
”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A. 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B. 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C. 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D. 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
据本题材料“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
”“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了灵活的政策,充分地兼顾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习惯、自治权利等方面的需求,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族交往政策,不是唐王朝直接去治理边境的民族地区,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唐朝经济政策调整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因俗而治”出自于《辽史•官制》,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者管理,排除D项。
故选A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属于本质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题文材料信息的能力。
【命题方向】以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的言论和唐代对边远诸族的赋役政策等材料为依托,正确地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得分要点】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唐时期管理机构(1)机构: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分工: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2.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朝统一,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世纪 初,色楞格河一带
2 与唐朝的关系
唐太宗时, 任其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唐玄宗时,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安史之乱时,助唐平叛 唐宗时, 和亲
3 瓦解
8世纪后期,改为回鹘 9世纪中期,瓦解
西迁
至今新疆,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至今甘肃,是裕固族的祖先 至今中亚
1 兴起
三 靺鞨
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7世纪中期后,黑水 粟末两部强大
青藏 高原
突厥汗国
颉利可汗
6世纪中期
(东突厥)
回纥汗国
骨力裴罗
8世纪中期
渤海国(粟末) 大祚荣
7世纪末
粟末靺鞨
南诏国
皮罗阁
8世纪前期
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
7世纪前期
维吾尔族 裕固族 满族
彝族白族
藏族
A.使吐蕃与唐盟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民族 活动地区 政权 突厥 回纥 靺鞨 南诏 吐蕃
著名人物 今何族祖先
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 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又说: “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 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上述两句话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治国方针(用题 中原文回答)? 试结合史实说明之。唐太宗对 汉武帝的评价完全正确吗?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第一:各族承认唐朝皇帝是“天可汗”,接受册封 第二:唐朝在一些民族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直接统治 第三:各族通过和亲、贸易、学习等方式,联系 第四:唐朝疆域空前辽阔 第五:民族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末有的
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多民族国
人教版高三历史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学重点1.唐朝与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的关系。
2.唐政府对西北、东北地区的管辖。
教学难点1.正确认识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的积极作用。
2.正确认识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3.正确认识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支流,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是主流。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地图:《唐朝前期边疆各族形势》《唐朝后期边疆各族形势》。
3.投影图表:《唐朝前期的疆域简图》。
教学方法1.图表法:对一些少数民族的发展情况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可制作一些图表。
2.讨论法:组织学生对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原因等问题展开讨论。
3.讲解法:对于一些理性内容,在指导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堂构思本节主要叙述唐朝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五个少数民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详略得当,切忌平均用力。
并注意多开展双边活动,设计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2.对一些少数民族的发展情况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可适当制作一些图表,帮助学生记忆。
3.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之一:提问讲述式导入[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我们知道,唐朝前期号称盛世。
请大家说说唐朝盛世的表现。
[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国力强盛。
[师]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的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同时,在我国古代各民族交往史上,唐朝以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友好地对待少数民族,也堪称历世王朝的典范。
本节内容,就讲述唐朝时期的边疆主要少数民族以及唐朝和他们的关系。
之二:叙述式导入[师]通过以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虽然隋朝是极其短暂的,但是它的统一却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隋唐民族分布
突 厥 回纥
靺鞨
吐蕃 南诏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原因
4、唐朝时,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在政治上的共同表现是: 唐朝时,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在政治上的共同表现是: ①统一本民族各部落 ③接受唐朝的领导或册封 A、①②③ C、①②④ ②建立本民族的政权 ④与唐朝皇室通婚 B、②③④ D、①③④
思考题: 思考题:
唐太宗说: 昔人谓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 唐太宗说:“昔人谓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 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 又说: 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又说:“汉武帝穷兵 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 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 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太宗解决民族关系的基 础政策是什么?举例说明。 础政策是什么?举例说明。 (2)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是指什 唐太宗说: 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 么事件?他对汉武帝评价正确吗?为什么? 么事件?他对汉武帝评价正确吗?为什么?
1、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开发祖国边疆地区 少数民族建立政权, 2、交通发达 3、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 4、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国家统一, 5、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经济发达、
唐朝的疆域
咸海
大海
南海
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突厥的分布 阿尔泰山一带 2、突厥汗国的建立和分裂 3、唐和东、西突厥的关系如何 唐和东、 思考:唐对东突厥的处理采取了什么政策和 思考: 措施?有何作用? 措施?有何作用? 唐在西突厥故地设置了哪些管理机构? 唐在西突厥故地设置了哪些管理机构?有何 作用? 作用?
高考历史知识点: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高考历史知识点: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民族的区域管理有利于政治的巩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历史《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复习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考历史知识点: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建立突厥汗国,统一西北。
突厥人锻冶技术较高,和中原地区有贸易往来,KCB系列船用齿轮泵突厥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2、东突厥:隋朝初年,突厥被隋打败,分裂为东西突厥。
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唐太宗实行开明政策,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对北方各族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西突厥:太宗时,唐朝先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
高宗时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武则天时,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二、从回纥到回鹘1.回纥的统一及接受唐朝封号:①7世纪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②东突厥灭亡后,回纥逐渐南移,归附唐朝。
③唐太宗任用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④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①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②从唐肃宗开始,几次同回纥和亲。
③这是以往和亲中少有的。
④回纥以畜牧业为主,盛产马、羊和骆驼,通过互市与中原进行贸易。
⑤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筑宫室、城邑,逐步定居下来。
3.回鹘汗国瓦解及西迁:①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回鹘。
②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
有的西迁至新疆,是今天维吾尔的祖先;有的西迁至今甘肃,是裕固族的祖先;还有的西迁到中亚。
三、靺鞨和渤海国1.靺鞨族的生活:①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他们以渔猎和放牧为生,也经营原始农业。
②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落强大起来。
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①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
中国史纲要重点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中国史纲要重点知识之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二、中国古代的封建化进程1.概念:边疆落后的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封建经济(农耕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儒家为主文化)促进本民族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也称为汉化。
2.过程:贯穿于整个封建史。
典型:北魏、唐少数民族、五代辽宋夏金元、满清3.影响:促进了祖国边疆的开发;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促进民族的交融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三、门阀士族兴衰: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五、知识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对隋唐盛世的影响。
政治上(制度创新基础):国家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制度和政治基础。
经济上(经济繁荣基础):人口的大量南迁,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隋唐经济繁荣奠定经济基础。
文化上(文化繁荣、文化观):民族文化交流,南北文化差异虽明显但走向交融,为隋唐开明兼收并蓄的的文化观奠定基础;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艺术丰富多彩,为隋唐文化繁荣奠定文化基础。
民族关系上(民族观、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五胡内迁,尤其北方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观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繁荣奠定民族基础。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时代特征: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二、安史之乱的历史影响:1.中央集权和权威削弱,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边防空虚,少数民族政权趁机侵扰,边疆频频告急;3.严重破坏北方黄河流域经济,大量北民南迁,经济中心开始南移;4.战乱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促使了两税法的推行;5.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
押第3题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解析版)
押第3题(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展1.(2023·辽宁·高考真题)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
这一变化发生的缘由有()①纸张的普遍使用②门阀士族的推动③北人的大量南迁④儒家思想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缘由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
据题干“《历代名画记》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利于绘画作品的产生,①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崇尚清谈,其中“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说明门阀士族的推动,①正确;故①①正确,A项正确;北方人大量南迁,促进南方的开发,但和画家数量增多无必定联系,①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的传播,儒家思想独尊地位受到挑战,消灭三教并存局面,①不符合题意;排解BCD项。
故选A项。
2.(2022·辽宁·高考真题)目前考古发觉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
这体现了()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唐代瓷窑多建在水道或自然河流四周,体现了当时水运的进展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唐朝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排解A项;直到明朝时期,私营手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排解B项;唐代瓷窑选址优先水道和自然河流四周,不能说明瓷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排解D项。
故选C项。
3.(2021·辽宁·高考真题)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
主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选择题专练50题)(原卷版)
主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选择题专练50题1.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
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
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
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2.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
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
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
这说明()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3.曹魏将东汉末年州牧制度固定化,州刺史(州牧)正式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
并且自曹魏开始,州刺史多带将军号,“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
不带将军号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
曹魏的这一做法()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监察B.助长了地方割据的趋势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D.推动了短暂统一的出现4.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这一农牧分界线的变化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C.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D.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5.魏晋时期,江南涌现出一批“千金之家”,他们“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新开垦的田地),田池布千里。
”唐朝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水田推广使用,提高了犁地的速度;同一时期,“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
”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B.江南开发促进经济较快发展C.南方文化进步带动经济发展D.江南商业发展居于全国首位6.西汉以来州举秀才、郡察孝廉,照例为本州郡人,无须标明其地。
这种情况在东汉后期开始出现例外,而且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异地(户籍不在本州郡)察举、异地求举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