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品质、技术三部门谁大谁小

合集下载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只要有生产制造工厂,三个难兄难弟几乎同时出现,其间的关系、权利、责任划分争论从未停止过。

很多道行较浅的弟兄认识让人哭笑不得:生产认为质量什么事也没干,就是动动嘴;反过来,质量人员经常强调生产管理混乱,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道行深一点的人员认识各异:有人认为:生产就是按标准100%实施操作,其它都不用管;有人认为:质量只需要做最后抽检,只需要说Y或者N ;现在很多类所谓质量战略,全面质量管理、6sigma都是一个方向或者方法,与实际操作都有很大的距离。

也许有更直观点的三者:1.生产管理认为:生产部门可以说是企业的动脉,承担企业产品生产盈利的部门,是所有其它的部门的中心,没有产品生产一切都是零!可想而知。

2.质量管理认为:先是有质量要求在先,要做什么样要求的产品,品质要达到何种要求,由市场与品质部门针对市场及消费者要求提出,然后由技术部制订达到这种要求所要求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设备及工艺方法,最后由生产部门组织人员去生产,而控制整个过程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所以质量管理为先。

3.技术管理认为:顾客要求高品质产品,而高品质的产品源于技术部门制订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方法,因此而言,技术部门是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主导者。

到目前为止,弟兄的理解是,技术部门针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进行开发规划;生产管理根据制造工艺,进行生产规划,进行过程管理。

质量部门在产品和工艺开发过程中,在制造过程管理中,进行监控,就是过程控制。

因此,确定以上部门工作重心,在日常的工作中,已相应部门为主要负责人,其它部门参与。

进行生产规划,以产品制造工艺为基础,进行生产线规划设计,确定制造流程。

进行过程管理,以各个行业对于的质量体系要求,设置相应的过程控制点,进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

所设置的控制点,必须在确保制造流程稳定,质量受控的前提下,确保减少不创造价值的过程。

所以,说来三者就是一根绳上的三个蚂蚱,齐头并进才是最佳之道,这三者的工作是相互连续,相互依存的关系。

公司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的关系

公司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的关系

公司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的关系作者:质量君来源:《中国纤检》2016年第07期当然,评论不止这些,但可以看出,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般工厂现场各部门间都有相互推诿、扯皮之事,不但影响产量和质量,还影响部门间和谐的工作关系,究其根源,我认为主要是大家对现场各部门职能认识有偏差所致。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山头主义、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擅长太极和踢足球。

现就一些理解,浅谈下生产现场、品质和技术三大部门的职能关系,供大家参考。

工厂现场的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就好比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与监督,保障了现场生产的高效有序进行。

1.技术部。

技术部就像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工厂现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即:生产工艺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和方法等。

并分析解决现场5M1E六大异常问题。

原则上,现场生产和品质人员的工作依据(即输入)是技术部提供(输出),即只对口技术部。

规范的公司都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据”,其专业称呼为:“过程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管理原则,也是ISO9001的管理原则之一。

2.品质部。

品质部就像国家的司法机关,即公检法(公安,检察院,法院),品质部必须充分履行公安的侦测、调查、取证职能,检察院的监督、监管职能及法院的判定、跟踪执行职能;即依据法律法规侦测、监督、判定、处理各种违法乱纪之事(即现场5M1E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环境异常),专找坏人坏事,并绳之以法(即体系、过程和产品的监测、监管、判定和处理)。

品质部要监督检查的是现场三大符合性,即:体系符合性、过程符合性和产品符合性。

及时发现体系、过程和产品不符合处(异常),侦测和分析异常的原因,督促相关责任人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并跟进实施及效果确认,直到有效改善关闭为止。

这在管理学上叫戴明PDCA 管理循环,也叫闭环管理。

质量是靠管理体系去保证的,没有体系就没有过程工艺,没有过程工艺就没有产品质。

质检与生产关系的观点

质检与生产关系的观点

观点一:质检部门相当于道路上的警察,生产部门相当于行驶的车辆,企业是需求运输的国家,技术部门是制定法律法规的立法和研究部门,其实大家利益是一致的!希望大量的车流持续不断,保证运输通畅。

如果警察见一个罚一个,大家都不敢上路了,警察也不会高兴。

如果大家都开快车,撞得七荤八素的,国家也会计算估量这些损失。

所以执法的度要根据本国的情况和客户需求来制定!观点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质量再好,生产不出来也是没用的;生产的再多,全是次品就更不可以。

在实际工作中品质与生产的确是有矛盾,但是品质是第一位的。

观点三:我们有句话——产量是钱,质量是命。

我们不能要钱不要命,我想这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观点四:质量是为生产服务的,生产是创造利润的,利润是从顾客来的,质量是由顾客决定的。

各位,请理解创业初期的老板,他们只认为第二最正确;请理解公司产品定位的顾客群,它决定了公司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

所以,不要把质量看成是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应该深入群众。

观点五:企业的品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平衡提高品质的成本费用与通过品质建立长期品牌收益的能力,才能影响老板或厂长。

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得到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支持才能做好。

观点六:品控工作就是以预防为主。

而在日常工作中,一般能提出预见性问题的人都是经验比较丰富的,但经验丰富不仅仅是指参加工作的时间长。

平时,我们能及时发现问题,努力地思考问题但对解决问题的手段这方面的道行还不够深。

所以,在品质监控过程中,需要和其它部门沟通的时候,我们就处于被动,总是难是说服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执行。

那当然了,别人与你平起平坐为什么要听从你,只有你的专业极具权威性或者你在公司里极具威望,这才令人信服。

不然,你必须想办法去令对方的上司认同你的观点,最好能够以利害关系去说服他的上司,那么你的愿望才有可能实现。

观点七:做质量管理要学会把问题暴露出来,你把小问题搞成大问题,小隐患搞成大矛盾了,让大家都看得到它的危害,老板和高层也就不得不下定决心来整顿了。

质量、技术、生产的关系

质量、技术、生产的关系

兄弟刚到一家私企做质量管理工作,由于在国企呆的比较长,所以很多问题都以原单位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发现行不通,生产管理模式不同、企业文化差异、人员素质高低,都决定了一切都需要以新的思维方式来进行,通过2个多月摸索与实践、结合在国企的经验针对质量、生产、技术有一些拙见、看法与大家交流。

其实只要有生产制造工厂,三个难兄难弟几乎同时出现,其间的关系、权利、责任划分争论从未停止过。

很多道行较浅的弟兄认识让人哭笑不得:生产认为质量什么事也没干,就是动动嘴;反过来,质量人员经常强调生产管理混乱,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道行深一点的人员认识各异:有人认为:生产就是按标准100%实施操作,其它都不用管;有人认为:质量只需要做最后抽检,只需要说Y或者N ;现在很多类所谓质量战略,全面质量管理、6sigma都是一个方向或者方法,与实际操作都有很大的距离。

也许有更直观点的三者:1.生产管理认为:生产部门可以说是企业的动脉,承担企业产品生产盈利的部门,是所有其它的部门的中心,没有产品生产一切都是零!可想而知。

2.质量管理认为:先是有质量要求在先,要做什么样要求的产品,品质要达到何种要求,由市场与品质部门针对市场及消费者要求提出,然后由技术部制订达到这种要求所要求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设备及工艺方法,最后由生产部门组织人员去生产,而控制整个过程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所以质量管理为先。

3.技术管理认为:顾客要求高品质产品,而高品质的产品源于技术部门制订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方法,因此而言,技术部门是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主导者。

到目前为止,弟兄的理解是,技术部门针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进行开发规划;生产管理根据制造工艺,进行生产规划,进行过程管理。

质量部门在产品和工艺开发过程中,在制造过程管理中,进行监控,就是过程控制。

因此,确定以上部门工作重心,在日常的工作中,已相应部门为主要负责人,其它部门参与。

进行生产规划,以产品制造工艺为基础,进行生产线规划设计,确定制造流程。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只要有生产制造工厂,三个难兄难弟几乎同时出现,其间的关系、权利、责任划分争论从未停止过。

很多道行较浅的弟兄认识让人哭笑不得:生产认为质量什么事也没干,就是动动嘴;反过来,质量人员经常强调生产管理混乱,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道行深一点的人员认识各异:有人认为:生产就是按标准100%实施操作,其它都不用管;有人认为:质量只需要做最后抽检,只需要说Y或者N ;现在很多类所谓质量战略,全面质量管理、6sigma都是一个方向或者方法,与实际操作都有很大的距离。

也许有更直观点的三者:1.生产管理认为:生产部门可以说是企业的动脉,承担企业产品生产盈利的部门,是所有其它的部门的中心,没有产品生产一切都是零!可想而知。

2.质量管理认为:先是有质量要求在先,要做什么样要求的产品,品质要达到何种要求,由市场与品质部门针对市场及消费者要求提出,然后由技术部制订达到这种要求所要求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设备及工艺方法,最后由生产部门组织人员去生产,而控制整个过程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所以质量管理为先。

3.技术管理认为:顾客要求高品质产品,而高品质的产品源于技术部门制订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方法,因此而言,技术部门是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主导者。

到目前为止,弟兄的理解是,技术部门针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进行开发规划;生产管理根据制造工艺,进行生产规划,进行过程管理。

质量部门在产品和工艺开发过程中,在制造过程管理中,进行监控,就是过程控制。

因此,确定以上部门工作重心,在日常的工作中,已相应部门为主要负责人,其它部门参与。

进行生产规划,以产品制造工艺为基础,进行生产线规划设计,确定制造流程。

进行过程管理,以各个行业对于的质量体系要求,设置相应的过程控制点,进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

所设置的控制点,必须在确保制造流程稳定,质量受控的前提下,确保减少不创造价值的过程。

所以,说来三者就是一根绳上的三个蚂蚱,齐头并进才是最佳之道,这三者的工作是相互连续,相互依存的关系。

剖析品管和生产之争

剖析品管和生产之争

剖析品管和生产之争食品论坛东海钓夫实际上,在劳动密集型的食品企业,目前的生产管理大部分还是围绕质量进行的管理,所谓的效率和产量,往往是以牺牲质量来获得,发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积极性,改进工艺,革新设备,这些似乎做的很少。

但同时一个简单的道理,应该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没有质量的产量就是浪费,产量越大,浪费越大。

所以生产部门不重视质量的也许只是少数(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企业存在生产只管人员和产量,没有质检员在场担质量责任就不干活的现象),因为产品是他们生产出来的,谁会希望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次品、废品和不良品呢?品管部门是负责发现问题,完善和改进管理体系的,但需要与有更多实践经验的生产人员沟通、合作;产品是生产部门生产制造出来的,出现问题是要负责任的,如何减少问题的出现,那就看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与品管部门的配合程度。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大家都以完善管理体系、减少问题、提高质量为共同的目标,再配合品控部门在技术和理论上的权威,我想两个部门的关系是不难相处的。

那生产和品管的分歧主要在哪里呢?一、品管和生产之争的根源1、不敢承担责任,工作未干,先推卸责任。

公司给你一份薪水,给你一个职位,同时就给你规定了职责和责任,作为一名从业者,必须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承担责任的体现不是出现问题后的大包大揽,而是在事前预防问题的出现。

引用前几天白云爱上糖讲的一句话:一个怕负责任的管理工作者,往往会失掉负更大责任的机会!下面是一位朋友在食品论坛一个帖子里关于品管部门如何行使职权的讨论,可以参考一下:作为品管部门要想管理好产品质量,首先自我要树立一种责任感,把产品质量作为自己的人品来管理,建立起从原料到成品整个流程一切相关的因素(人、机、料、法、环)的质量保证的体系,并把体系逐步落到实处,不要认为这不归我管,那我没权管,既然公司设了这样一个部门,一切影响质量的因素,都与我有关,我都有管的权利和义务。

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仅仅把问题罗列出来就完事,要帮助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共同商讨解决的措施,并监督落到实处,必要时汇报管代或最高领导者。

正确认识生产、质量和技术三部门的关系

正确认识生产、质量和技术三部门的关系

1生产、质量和技术三部门的关系在生产制造类企业,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和工程技术三个部门会同时出现。

然而,这三部门的关系、权利和责任的划分,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论。

目前,在制造业承担过这三个部门管理职能但时间不长的管理者观念中经常有:负责生产的人员总觉得质量部门不做具体事情,就是动动嘴还影响效率,而从事质量的人员往往感到生产现场无序,有些简单的事都做不好,而工程技术总是抱怨过程出现的问题是制造过程没有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的结果。

这些人中有人认为,生产应该是根据工程技术部门确定的标准去100%实施操作,其他都不用管;也有人认为,质量主要的是做好出厂检验,判断好和不好就行。

对于在制造企业三个管理部门有着较长工作时间,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认识就各异,他们普遍认为企业很多类所谓质量策划和战略、质量体系管理都是一个方面的管理方法,实际运行中有时差距很大。

通常从事生产部门的人认为,生产部门是承担企业产品生产盈利的部门,制造过程可以说是企业的命脉,是所有其他部门的中心,没有产品生产一切都是零,可想而知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专注质量部门的认为,要满足客户需求,首先要有质量标准,要做什么样要求的产品,产品品质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应该由品质管理部门针对客户的要求提出,然后工程技术部门制订达到这种要求的工程规范,包括对材料的选用,设备定型、工艺方法的确认,生产制造部门只需要组织相应的员工去生产就行,而对整个过程的管控就是按照企业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的过程,所以质量管理为先。

而承担工程技术部门的则认为,企业应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给顾客提供高品质产品的增值,而高品质的产品则源于工程技术部门根据技术规范制订的控制计划和工艺,所以工程技术部门是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有效管控的主导者。

因此,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制造企业的这三个部门在企业运营中一直存在着相互各自为政的管理理念,笔者对于这三个部门的理解是,工程技术部门是针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进行开发策划,它的关键是保证产品如何制作出来;生产管理部门根据制造工艺,进行制造过程的规划,流程优化的管正确认识生产、质量和技术三部门的关系Correctly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oduction,Quality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s张九新(南通江华热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300)ZHANG Jiu-xin(NantongJiangHuaThermalPowerMachineryCo.Ltd.,Nantong226300,China)【摘要】在制造类企业中,正确处理生产、质量和技术三个部门之间关系直接影响着企业长远发展。

生产部、技术、质保部安全职责

生产部、技术、质保部安全职责

生产部、技术、质保部安全职责随着生产工艺和流程的不断进展和更新,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渐渐成为各个部门共同承当的紧要任务。

在企业的生产部、技术部和质保部中,这些职责尤为紧要。

下面我将认真介绍生产部、技术部、质保部的安全职责。

一、生产部安全职责生产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生产部门职责涵盖了整个生产过程。

因此,生产部门的安全职责也是特别紧要的。

生产部门的安全职责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安全组织管理生产部门需要负责订立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规定,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现场进行管理和监督。

确保生产过程中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和规范。

2. 生产安全培训保障工人、员工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部门需要向全部的从业人员供给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员工拥有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3. 安全检查生产部门需要定期检查、评估生产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性,适时发觉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中没有安全隐患。

4. 安全计划生产部门需要订立完备的安全计划,确保生产过程中安全措施得到充分实施。

每个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有相应的安全程序,严格遵从生产安全规定和制度,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5. 事故处理在生产活动中碰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时,生产部门需要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适时组织救援和处理受伤人员。

订立导致事故的原因和因素分析,以及紧急安全防范措施。

二、技术部安全职责技术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在生产过程中,技术部门负责生产工艺及设备的设计、实现和优化,因此,技术部门的安全职责对企业的生产安全起着特别紧要的作用。

1. 设计安全技术部门需要确保生产技术的设计安全。

在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技术部门需要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和检查,进行安全性分析和评估,以确保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符合安全规范和标准。

2. 设备安全性及维护技术部需要对生产设备的安全性和维护进行管理,确保设备质量符合标准,设备运行符合要求。

同时,技术部门还需要维护设备运行记录、报告设备异常,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事故风险。

制造部、品质部、技术部对质量的作用,一个都不能少!

制造部、品质部、技术部对质量的作用,一个都不能少!

制造部、品质部、技术部对质量的作用,一个都不能少!有不少的企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质量管理是品质管理部的事情,技术部只负责样品的制作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以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制造部只负责生产的安排的进度控制确保交货期就行了。

● 品质部和制造部总是矛盾不断,制造部注重效率和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品质部门一味地强调质量而不管制造部的难处。

● 质量管理队伍看似庞大,但因为不能协调合作甚至互相推卸责任效果而导致效果不佳,也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含金并不多。

在质量管理工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确认识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在这里试从以下几个环节加以说明。

1、样品制作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对于非OEM型生产的企业来讲,可以说样品制作是质量管理的开始。

众所周知客户下订单之前都会要求送样,只有样品通过后才会考虑下订单的,所以样品的制作也就至关重要了。

客户要求打样会提供产品图纸(有的也提供样品),那么技术部门首先要根据客户图纸或对样品进行解析列出产品材料明细表(BOM),然后备齐材料开始制作样品。

在样品制作过程中有一项工作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就是做好相关的记录。

以连接线加工业为例,如裁线的长度、使用的模具以及治夹具、机器设备等,还有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等也应记录下来,所有这些都是编排工艺流程和编写作业指导书的依据,最好是编排工艺流程的人员和编写作业指导书的人员能亲自制作样品更好。

有这样一家公司,技术部有专门的样品小组制作样品,但却无相关的记录,工艺编排和作业指导书则另由专门人员来完成的。

工艺编排就只能是凭想象,或者等到批量生产时到生产线去看了后再编排,作业指导书当然也就编写不出个什么样子了。

所谓的作业指导书大都是把客户提供的图纸照搬到本公司版本的图纸上来,根本就没有什么细节性的东西,每个工序怎么操作,需要注意什么都没有说明的,因此也就只能说是完成品规格图纸了。

饲料厂管理制度-配方管理制度

饲料厂管理制度-配方管理制度

饲料厂管理制度-配方管理制度一、编制目的为了规范饲料厂配方管理,保障饲料品质和安全,根据公司内部政策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饲料厂内各类饲料配方管理。

三、制度制定程序本制度的制定,经过以下程序:1、由饲料厂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工作小组,负责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政策规定,制定制度草案。

2、对制度草案进行认真审核,征求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意见。

3、最终经过全体管理人员的讨论,通过并正式实施。

四、制度名称饲料厂管理制度-配方管理制度。

五、制度内容1、配方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饲料生产中各类饲料配方的管理。

2、制定配方的程序(1)了解需求:生产部门确定生产计划及产品品种、规格要求,提出饲料配方的需求。

(2)研制配方:技术部了解原材料情况,根据生产计划及产品品种、规格要求,进行饲料配方研制。

(3)配方审核:技术部将配方提交给质检部审核,质检部检验原材料情况、计算配方的依据和校核标准等。

(4)配方批准:批准范围为质检部、技术部和生产部,三部门联合进行审定,并作为生产资料进行保存;3、存储与维护每一种饲料配方应有一张标准的规格卡,详细标明配方的名称、原材料性质、配方比例、加工程序、生产机器号等信息。

存储时应分类,统一管理。

每次生产前对配方的班组领班应核对卡片面孔及原材料保存情况。

4、责任主体本制度的主要责任方为饲料厂技术部、生产部和质检部,应分别按照职责落实各项制度的各项要求。

5、执行程序本制度执行程序如下:(1)各部门应根据本制度规定,做好各项工作。

(2)为防止工作人员疏忽,应实行双人操作制度,即技术部与生产部派遣代表互相检查,如有重大疏忽,由双方相互追究责任。

(3)严格执行饲料配方规格卡管理制度,确保配方规格卡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4)配送、操作前应经过专人审核。

6、责任追究(1)配方审核不严,未按照制定程序操作者,将受到通报批评。

(2)未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造成饲料质量问题的,将以部门为单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生产、质量、技术三个难兄难弟的

生产、质量、技术三个难兄难弟的

生产、质量、技术三个难兄难弟的关系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质量和技术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三个要素。

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化工业模式的核心。

在实际生产中,这三个难兄难弟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生产、质量和技术三个方面,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产生产是工业制品制造的主要环节。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往往需要机器设备、原材料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

生产的目的是制造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并满足市场需求。

在实际生产中,生产与技术密不可分。

通过技术革新、机械化、自动化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生产与质量也相互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质量控制的每一个环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提升生产效率。

质量质量是企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质量是企业信誉的保障,对产品的销售能力和品牌形象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企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认真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质量和生产密不可分。

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环节的每一个细节都密切相关,只有保证完善的生产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每一个环节。

同时,质量和技术也是紧密联系的,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必须对技术进行不断的升级和创新,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术体系,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技术和生产密不可分。

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但技术升级和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实践,生产环节的一切细节必须与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

与此同时,技术和质量也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者的关系生产、质量和技术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随着生产的不断变革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生产、质量和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现代企业的三大核心要素。

制造、品质与安全谁是老大

制造、品质与安全谁是老大

制造、品质与安全谁是老大朱景隆现阶段在浏览大量FUJIKURA之安全事务卫生局《灾害速报》以及DSL的《事故报告书》,不难发现好多事故问题的出现,就是在员工轻视产品品质和制造品质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的频发。

每一次事故的出现,查找原因和开现场会制定对策等等以为老生常谈,事故的出现虽然有其因果关系,但它常常会逃避管理者的因果推断和推理之中。

这也是作为一个安全管理者所困惑的棘手之处。

根据对西欧一些优秀管理企业的安全工作经验,以及他们企业安全工程师的管理方法,他们对安全隐患的处置和分析并他们作出的安全设计,我认为如果我们从品质管理、制造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安全问题,用产品品质管理,制造品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相互渗透来解决安全问题,将会更加有效的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制造、品质与安全谁是老大从大量的安全事故本身原因来看,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安全事故多发生在生产制造和常规作业过程中,而且,许多安全问题的根源就是和品质问题、制造技术问题相关联。

如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工艺规程、检验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这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管理者对发生的品质问题处置不当,也没有从深度去研究和发掘其危险源。

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2008年10月同轴制造一员工,由于在焊锡和显微镜检查的工艺间距不符产品要求和安全要求,把刚焊锡好的产品放置在托盘,导致因刚焊锡好温度很高的主体移动时碰到另外一个作业员的脸部导致工伤;对新人进行作业指导时除了指导操作规程外还要特别强调操作时的安全细则,如2013年7月品质保证部某员工,在使用3D工显时,为加快工作进度,采取边指导新员工,边两个人同时操作一台机器的方法,使得这个新员工的手指被移动复位的机器夹到缝隙里导致手指夹伤。

对操作处置不当与违规操作虽然性质不同,但都属于对制造和品质的轻视。

制造、品质与安全谁第一?实际上,制造、品质与安全不是一对矛盾体,也非同一范畴的不同层次的概念,不存在”谁是老大”的问题。

生产与质量的关系

生产与质量的关系

生产与质量的关系(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工厂质量部与生产部,为什么总是争锋相对?不少质量管理人员经常抱怨品管难做,抱怨领导不重视,生产部不配合,薪水低,没地位等等,其中关于生产部门不配合的更多一些。

生产部追求的是产量,是效率,品质部追求的是质量,是效果。

虽然核心价值与使命不一样,但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高产出不一定就是低质量,高质量也不一定会低产出。

如果管理体系好,团队协作好,系统各方面都运行稳定,共同努力协作改善,生产与品质完全能同步提升。

譬如手掌手背,谁也离不开谁。

理论上说,二者不应该有冲突。

但事实上,因为立场不同,追求的指标不同,生产部与品质部的分歧与冲突在所难免。

如何才能减少冲突,稍微和谐一点呢?总体而言,双方都要有正确的观念与认识。

如果你是做品质的,建议你除了发现生产线的问题,更要多花时间分析并解决问题,多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而不是一味的质问为什么。

如果你是做生产的,建议你摆平自己的心态,不要认为品质部是鸡蛋里挑骨头,应该将他们在工厂内部,制程内部就发现了问题,当成一种好运。

毕竟比把不良品出货到客户,被客户罚款、退货,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然后返工、报废、扣工资,闹得鸡飞狗跳要好得多。

以下是关于生产和品管的讨论:观点一:质检部门相当于道路上的警察,生产部相当于行驶的车辆,企业是需求运输的国家,技术部门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主流和研究部门,其实大家利益是一致的!希望大量的车流持续不断,保证运输通畅。

如果大家都开快车,撞得七荤八素的,国家也会计算估量这些损失。

所以,执法的度要根据本国的情况和客户的需求来判定。

观点二:我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质量再好,生产不出来也是没用的;生产的再多,全是次品就更不可以。

品质与生产的确是有矛盾,但是品质是第一位的。

没有质量的产量就是浪费,产量越大,浪费越大!观点三:我们有句话产量是钱,质量是命。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生产部门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进行产品的生产制造,是企业的生产者,企业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好的产品是生产部门直接作用的成果,是产品质量保证的自控主体。

生产期间应自我进行质量的控制,确保满足技术文件、技术规范的要求。

质量部门是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产品达到预计的效果,对产品的生产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是产品质量保证的监控主体。

主要的监控对象是:产品的质量、生产者生产行为、生产设备生产状态,产品质量保证的内外部条件。

技术部门是根据市场情况及客户要求,完成产品的设计方案。

提出材料要求、生产工艺等的要求,并制定相应的验收规范、验收程序。

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是产品质量的监控主体,对设计文件负责。

技术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寻求进一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途径。

没有好的生产就不会有好的产品,没有好的质量管理就不能保证生产出好的产品,没有好的技术就没生产出好产品的前提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三个部门之间应积极沟通、及时反馈信息,技术部门应详细进行技术交底,生产部门应及时反映生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质量部门应对各方质量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者的共同目标是:千方百计成就客户,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价值。

生产技术和质量技术岗的区别

生产技术和质量技术岗的区别

生产技术和质量技术岗的区别在制造业中,生产技术和质量技术是两个关键的岗位。

虽然它们都是和产品生产有关的,但两个岗位之间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探讨生产技术和质量技术岗位之间的区别。

首先,生产技术岗位主要关注产品的制造过程。

生产技术人员负责制定生产流程、设备操作和维护等工作。

他们需要精通生产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技术规范,并协调各项生产活动,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技术人员需要随时关注生产现场的情况,及时解决各种技术问题,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与此相比,质量技术岗位更注重产品的质量控制。

质量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计划,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并提出改进建议。

他们需要了解产品的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产品的抽样测试和数据分析。

质量技术人员还与生产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此外,生产技术和质量技术岗位在工作内容和职责上也有所不同。

生产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类生产设备,并具备快速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制造过程,并能够提出改进建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质量技术人员则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独立开展质量检测和数据分析工作。

他们需要熟悉各类质量检测方法和设备,并能够合理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质量技术人员还需要善于沟通和协调,能够与生产技术人员、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生产技术和质量技术岗位在制造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生产技术主要关注产品的制造过程和技术细节,负责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而质量技术则侧重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改进,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两者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品质各岗位的区别

品质各岗位的区别

品质各岗位的区别PMC: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通常它分为两个部分:PC:生产控制或生产管制(台、日资公司俗称生管)。

主要职能是生产的计划与生产的进度控制。

MC:物料控制(俗称物控),主要职能是物料计划、请购、物料调度、物料的控制(坏料控制和正常进出用料控制)等。

PQC: 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品质管控,负责制程;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也是制程品质管控,负责制程;OQC=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最后品质管控,负责终检。

QA;Quality Assure:品质保证。

以上的总称,覆盖面最广。

IQC、IPQC、PQC、FQC、OQC,这个是品质管理的5个阶段,也是5个工种,分别负责不同阶段的品质管控。

1. IQC进料检验(Incoming Quality Control供应商品保部).主要是控制来料的品质管控2. IPQC制程品管(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Section)针对制程上的品质管控(某些公司的IPQC会握有稽核的权力)白话点:这个是OP做的,基本检验员,一般会拿卡尺,会用电脑基本操作,其它作业要求按照PQC 要求执行,这个职务在企业内比作业员高一级,基本是同职务。

3. PQC半成品检验Process Quality Control白话点:这个一般是工程师做的,要懂得Q专业,比如SPC/PFMEA/ISO/等等..............4. FQC终检(Final Quality Control成品检验)在产品出货之前需做最后检验才可出货5. OQC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出货品保课)针对成品要出货的物品品质管控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公司在QC布置方面,只有IQC,IPQC 和OQC,也有的会有FQC,有的是把IPQC和FQC合二为一,即只有IPQC,没有FQC.IQC:一间公司生产线原材问题多不多要看IQCIPQC:一间公司生产线制程品质问题要看IPQCOQC:一间公司客诉、客退问题多不多要看OQ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品质、技术三部门谁大谁小?
工厂现场的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就好比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与监督,保障了现场生产的高效有序进行。

技术部就像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工厂现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即:生产工艺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和方法等。

并分析解决现场5M1E六大异常问题。

原则上,现场生产和品质人员的工作依据(即输入)是技术部提供(输出),即只对口技术部。

规范的公司都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据”,其专业称呼为:“过程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管理原则,也是ISO9001八大管理原则之一。

品质部
就像国家的司法机关,即公检法(公安、检察院、法院),品质部必须充分履行公安的侦测、调查、取证职能,检察院的监督、监管职能及法院的判定、跟踪执行职能;即依据法律法规侦测、监督、判定、处理各种违法乱纪之事(即现场5M1E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环境异常),专找坏人坏事,并绳之以法(即体系、过程和产品的监测、监管、判定和处理)。

要监督检查的是现场三大符合性,即:体系符合性、过程符合性和产品符合性。

及时发现体系、过程和产品不符合处(异常),侦测和分析异常的原因,督促相关责任人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并跟进实施及效果确认,直到有效改善关闭为止。

这在管理学上叫戴明PDCA管理循环,也叫闭环管理。

质量是靠管理体系去保证的,没有体系就没有过程工艺,没有过程工艺就没有产品质量。

生产部
就象国家的行政机关,即人民政府,负责法律法规(即工厂的规章制度和生产工艺文件)的日常执行和管理;生产工人就象老百姓,对老百姓不能提太高的要求。

技术部要尽量降低对作业员的要求和经验依赖,生产部是做行政的,其职能是严格遵纪守法,严格按照技术部制定的法律法规(工艺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执行作业。

不能多做,也不能少做,要一五一十地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作业步骤、作业动作、作业方法和标准进行作业。

即“标准化作业”,保证作业过程工艺的符合性。

而实现标准化作业的前提是作业指导书上作业方法和要求要标准化,否则十个作业员就有十种作业方法和标准。

实现不了标准化作业。

持续稳定的输出高质量的产品要靠标准化作业来实现。

可能有人会问了,如果作业员按技术部的作业指导书标准化作业了,保证了“作业过程工艺符合性”,但产量和质量仍不理想,这是谁的责任?答案是:“技术部”。

因为技术部的职能就是做工序、工艺、方法和工装等研究的,要不断地检讨生产工序、工艺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借此解决现场5M1E六大异常,持续提升产量和质量。

好的工序、工艺就是作业员便于生产作业,能轻松实现作业产量和质量。

否则生技就要不断想办法改进,直至把工艺做到作业员想做错都是一件很难或不可能的事。

对此有个专业叫法:丰田防错法。

这是生技部的工作方向和终极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