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合集下载

洛可可时期美术鉴赏

洛可可时期美术鉴赏

洛可可时期美术鉴赏洛可可(Rococo)艺术是17世纪产生于法国、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盛行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因而又称作“路易十五式”,该艺术形式具有轻快、精致、细腻、繁复等特点,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东亚艺术的影响,有人认为洛可可风格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颓废和瓦解的阶段。

洛可可艺术风格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装潢、绘画、文学、雕塑、音乐等艺术领域。

洛可可(Rococo)一词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和意大利语Barocco(巴洛克)合并而来,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石块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巴洛克)则是一种更早期的宏大而华丽的艺术风格,有人将洛可可风格看作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颓废阶段。

洛可可的总体特征为轻快、华丽、精致、细腻、繁琐、纤弱、柔和,追求轻盈纤细的秀雅美,纤弱娇媚,纷繁琐细,精致典雅,甜腻温柔,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其工艺、结构和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的特点,其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以回旋曲折的贝壳形曲线和精细纤巧的雕刻为主,造型的基调是凸曲线,常用S形弯角形式。

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明快,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例如,华多的《舟发西苔岛》。

洛可可时期的绘画题材多选上流社会男女享乐为主,逐渐脱离宗教、国家等题材,逐渐开始表现贵族男女游山玩水的田园式风情。

本作品取材自当时的一部歌剧,主要描写的是一群贵族青年幻想他们有一个无忧无虑的乌托邦式的爱情乐园。

构图非常的梦幻,远处的山水融为一体,近处的树林郁郁葱葱,金色的阳光透过云彩照在地上,出游的贵族青年们互相拥抱或交谈,使得整幅作品看上出十分绮丽梦幻,展示出了贵族男女的生活趣味及心理需求。

作品线条优美,多用曲线,少了一分刚硬,多出了些许梦幻感。

最前面坐着的男女开始把观众的视线逐渐引向正在起身,起步缓行而后到违规而去的一队情侣,整幅画面形成了一个流动的时间曲线,造成活动的人物与安谧寂静的风景之间的对比。

清代工艺美术与罗可可工艺美术之=====================================异同

清代工艺美术与罗可可工艺美术之=====================================异同

清代工艺美术与罗可可工艺美术之异同摘要:一个时代的艺术,就是当时社会精神文化的一种折射。

中国清代与西方罗可可风格盛行时代在年代时期上非常接近,在装饰艺术的审美情趣与风格上也具有许多的相似性。

关键词:风格特征技术宫廷艺术康乾盛世为清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清代宫廷风格的装饰艺术在这一时期表现的最为突出。

西方的洛可可风格装饰艺术也在18世纪的西方宫廷盛行一时,并表现出与中国清宫美术风格诸多的相似性。

一.整体观之清代的装饰艺术在内容上主要延续了元明以来的吉祥寓意题材。

在形式上,则将马背民族的独特=曲线和不均衡、不对称,甚至带有反秩序、反常规倾向的装饰构成,给人以强烈而充满动感的视觉=。

在科学上,其制作水平远远超过前代,使技术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同样的,罗可可时期在工艺技巧上的突破和制作技艺上的精湛,也将工艺美术的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三.宫廷艺术清代的宫廷艺术是京城绘画、工艺的主要成就。

宫廷绘画的主要任务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因此,在题材、风格上多为歌功颂德类,描绘歌舞升平的“盛世”,矫揉造作,具有匠气和雕琢气。

在趣味上迎合帝王、贵族的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

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是纯粹的宫廷艺术,也表现出宫廷艺术的共有特征,注重装饰性的表现,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

由于宫廷性质的局限,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最终走向了追求纯粹装饰的极端,忽略了实用功能的要素,从而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奢靡和单纯追求玩味的倾向。

纵观两者当时众多宫廷画家的作品,无疑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共同的审美特征,渗透着帝王贵族的享乐生活情趣,所展现的风格多为华丽、优雅,描绘手法细致、工整。

虽然两者都显出了共有的艺术风格:华丽、细腻、工整,但由于东西文化的固有差异,两者在选用题材上也相差很远。

罗可可艺术在描绘享乐生活时主要选用的贵族男女如痴如醉的爱情题材,这些在清宫廷美术中是很少见的。

清代的宫廷美术多为反映皇帝南巡、狩猎的场景,以及所谓“太平盛世”的作品。

罗可可工艺美术

罗可可工艺美术

英国“乔治时期”的家具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英国的家具工艺一直受欧洲大陆的 强烈影响,尤其崇尚法国式豪华家具。

但不久,英国家具工艺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民族的特色, 造型简洁,装饰朴素。
齐彭代尔

托马斯·齐彭代尔(1718—1779),18世纪英国最杰出 的家具设计家和制作家。 对各国家具工艺都作过广泛研究。他编撰的许多书籍, 对当时英国家具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罗可可时期家具工艺

形成了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和做工精巧的风格特征,带 有明显的宫廷贵族气息。 设计和制作均受东方工艺风格的影响。


各国的家具工艺风格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家具在巴罗克时期增加了沙发床、写字台、壁桌、抽屉柜 (老式抽屉柜的一种改进型)和软垫靠背椅等品种。跟当时的 所有家具一样,软垫靠背椅既稳且重,有一个向后倾的靠背, 在雕花的有棱椅腿(不再旋削成圆形)之间,有桌子上普遍有 的那种X形或H形的撑条。市民的巴罗克家具爱用天然木料 (实心的或者贴面的),而贵族用的家具则往往要镀金,显得 很华贵。 洛可可家具从其装饰形式的新思想出发,特点是把截为弧 形发展到平面的拱形。圆角、斜棱和富于想像力的细线纹饰使 得家具显得不笨重。各个部分摆脱了历来遵循的结构划分而结 合成装饰生动的整体。呆板的栏杆柱式桌腿演变成了“牝鹿 腿”。面板上镶嵌了镀金的铜件以及用不同颜色的上等木料加 工而成的雕饰,如槭木、桃花心木、乌檀木和花梨木等等。伴 随着路易十五时代的终结,这种有史以来最华丽、最风行的家 具风格才告结束。


形成因素

法国统治者穷奢极欲、宫廷女权高涨。 巴洛克艺术走向极端的必然结果。 18世纪的欧洲普遍受到东方艺术的强烈冲击,东方风 格成为罗可可艺术的组成部分。

洛可可艺术概念

洛可可艺术概念

艺术概念1、意义与背景洛可可艺术(Rococo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

开始是指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源于中国的假山,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艺术趣味,后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成为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样式名称。

洛可可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莨苕叶呈锯齿状的叶子,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蜿蜒反复。

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

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练的举止和风流的游戏般的情调,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

如果说17世纪的巴洛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 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十八世纪被看成是「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哲学家从过去假设上帝存在进而推论所有事物的工作,转换为依据实验和观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论世间的万象,几乎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

艺术的风格,在音乐家莫札特、海顿,文学家蒲伯、爱迪生、伏尔泰,画家华铎、康斯博罗中,贯穿着一种共同主题,它把理性与优美趣味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

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藉着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

因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

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几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

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

《时髦婚姻组画之二:某天早晨》
《时髦婚姻组画之三:查验》
《时髦婚姻组画之四:梳妆》
《时髦婚姻组画之五:伯爵之死》
《时髦婚姻组画之六:伯爵夫人之死》
《卖虾女》1759年
雷诺兹(1723~1792)Reynolds, Joshua
《 上 校 像 》 年
1782
《 邦 伯 里 小 姐 为 三 美 神 牺 牲 》 1765 年
《 火 神 伏 尔 甘 突 然 出 现 在 维 纳 斯 和 战 神 马 尔 斯 面 前 》
弗朗索瓦· 布歇
• 弗朗索瓦· 布歇 ( Francois Boucher,1703— 1770),法国画 家、版画家和设计 师,是一位将洛可 可风格发挥到极致 的画家。
《雷纳托和阿尔米达》约17343年
厨房静物画《魟鱼》(1728,巴黎罗浮宫)
《静 物》
《银质大口杯》1761年
《有铜水壶的静物》1733年
《 玩 小 陀 螺 的 男 孩 》 年
1737
《市场归来》1739年
《勤勉的母亲》1740年
西班牙美术
戈雅
• 弗朗西斯哥· 戈雅.西班牙恶魔派画家,早期喜 欢画讽刺宗教和影射政府的漫画,贪婪的修 道士,偷盗,抢劫,接生婆,全部被他画成魔鬼 的样子.他的画集曾被制成扑克牌.他粗俗但 充满真理的画风很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为 他招来各种审判.但他的修到士雇主一直袒 护他.曾著有裸体的玛哈,曾将皇后容貌的缺 点画出来.
J.H.Fragonard,1732 1806 ~
《荡秋千》
弗 拉 哥 纳 尔
《狄德罗肖像》约1769年
《读书少女》约1776年
《赢得的吻》约1776年
《闩》约1777年
夏尔丹(Che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

巴洛克与洛可可纹样的异同

巴洛克与洛可可纹样的异同

巴洛克&洛可可Baroque And Rococo巴洛克纹样与洛可可风格纹样特点的异同巴洛克(Baroque)“巴洛克”这个词是从西班牙词汇barroco演化而来的,原义是指一个大而不规则的珍珠(它至今仍是珠宝匠的术语),这意味着宝贵的东西已经变得不成形了。

有人相信这个术语是从拉丁语verruca演化而来的,它的意思是瑕疵。

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于16世纪下半期,他的产生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它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巴洛克风格盛行於17世纪到18世纪初,为欧洲各国教会或宫廷中的贵族式艺术造形。

介于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

罗马耶稣会教堂(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洛可可(Rococo)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

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和意大利文Barocco合并而来。

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即巴洛克(Baroque)。

洛可可后来被新古典主义取代。

巴洛克与洛可可纹样的不同处。

巴洛克其主要特色有1. 动感、不规则。

2. 不重实用性,豪华华丽。

3. 富宗教与贵族之威严。

4. 色彩鲜艳。

5. 放弃古典形式。

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6. 空间深度大空间感立体感强。

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8 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洛可可艺术的特点①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②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③色泽柔和、艳丽。

④崇尚自然。

⑤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性爱、母爱等。

弗拉戈纳尔《秋千》缎子织物《王妃之光》巴洛克风格的主要特点是装饰华丽运动强烈,是为宫廷与教皇服务的。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

LOGO ROCOCO
家具
LOGO ROCOCO
家具
LOGO ROCOCO
家具
LOGO ROCOCO
家具
洛可可风格—靠背椅
LOGO ROCOCO
家具
LOGO ROCOCO
绘画艺术
无拘无束地尽情戏耍的乐 趣,摆脱一切思索而获得 感官快乐的乐趣,在这个 时期的绘画中得到了或许 是最完美的表现,因为它 不需要理性的协助就能直 接使眼睛感到满意和愉悦。 由于有了洛可可潇洒风雅 的绘画,早在“为艺术而 艺术”这一概念形成很久 之前,我们就见到了一种 需要由其自身而不是由其 内容来评价的艺术。
瓷器
LOGO ROCOCO
英国陶瓷工艺
18世纪的英国,继承了中世纪窑业传统的陶都—— 斯特弗德希地区相继出现了威尔顿、韦奇伍德、乔 希亚·斯普特父子等著名陶艺家,迎来了英国陶瓷 史上的新纪元。 英国骨灰瓷 1748年,托玛斯·弗赖伊发明了软质骨灰瓷。 小乔希亚·斯普特在弗赖伊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 成功硬质骨灰瓷,使骨灰瓷的质量达到一流水平。 硬质骨灰瓷是用康沃尔瓷土、粘土和高岭土与骨灰 混合烧制而成。
LOGO ROCOCO
建筑艺术
洛可可建筑风格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 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 美又浮华、繁琐,别称为「路易十五 式」,一度风靡欧洲。洛可可风格的 装饰多用自然题材作曲线,如卷涡、 波状和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泽闪烁 ,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经常使 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
LOGO ROCOCO
绘画艺术
LOGO ROCOCO
评价
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是纯粹的宫廷艺术。注重装饰 性,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 风格特征:繁缛精致、奢丽纤秀、华贵妩媚,呈现 出阴柔之韵和矫揉造作的气质,热衷于精雕细琢的 表现手法。 同时促进了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也展示了工艺 技巧的精湛和完美。体现了女权高涨时的装饰风格。 忽略实用功能,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豪华奢靡、单 纯追求玩味的倾向,最终走向了追求纯粹装饰的极 端。

17、18世纪的工艺美术(巴洛克 洛可可) 大学内部资料

17、18世纪的工艺美术(巴洛克 洛可可) 大学内部资料

陶瓷烛台 德国麦森 窑 东方风情
船长像 早期麦森窑
彩绘堆雕盖 罐 德国麦 森窑
金饰瓷瓶 德国
黄地多彩的高瓶 德国 麦森窑 维也纳匠师赫 罗尔特制
瓷雕人物 德国麦森窑 坎德勒制
瓷雕人物 坎德勒制
浪花纹茶杯与碟 法国
塞弗尔窑瓷瓶 法国
东方式装饰花瓶 法国 塞弗尔窑 软质瓷
• 1、社会背景 • (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 发,1566---1609尼德兰革命爆发. • 17世纪,随政治经济实力更加增强.富 裕的新兴资产阶级出现追求舒适的享乐 主义审美倾向,要求豪华精美的艺术品.
• 4、从美术到设计

绘画雕塑等美术形式影响到室内装修、 器皿等等设计领域。
• 鲁本斯的油画艺术特色
洛可可式艺术
17、18世纪的法国美术
• 洛可可艺术 • • 华多 布歇 弗拉戈纳尔
• 一、概述
• 1、罗可可(Rococo) • 原意是贝壳饰物,后被用于形容18世纪中期欧 洲各国的装饰样式(法国从1715年就开始了); • 特点: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的装饰性, 多用C形、S形和涡卷形曲线和艳丽浮华的色彩 做装饰构成。 • 巴洛克,豪华大气;罗可可,精致小巧 • 2、罗可可风格形成的深层原因:三点;罗可 可风格又称“路易十五式”
• 王宫 贵族府邸为代表
• 凡尔赛宫的镜厅为例子
• 凡尔赛宫(Versailles)位于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 尔赛驰名世界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灿 烂的明珠。
当年轻的“太阳王”路易14一声令下要建 造“有史以来最大最豪华的宫殿”后法国经历 29年时间倾尽人力、物力和财力构筑一座举世 闻名的凡尔塞宫。面积1600公顷 ,1979年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凡尔塞宫代表了法国整个黄金时代的 顶峰 .

8位洛可可艺术家,百余幅洛可可艺术绘画

8位洛可可艺术家,百余幅洛可可艺术绘画

8位洛可可艺术家,百余幅洛可可艺术绘画本文收录8位洛可可时期画家、百余副高清画作。

(非解读,纯画作)艺术家索引:1.布歇 2.弗拉戈纳尔 3.荷加斯 4.华托 5.卡纳莱托 6.康斯博罗 7.雷诺兹 8.夏尔丹布歇布歇肖像画(非本人画作)出浴的狄安娜(卢浮宫)维纳斯的爱慰(美国国家美术馆)赫勒克勒斯和翁法勒(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里纳尔多和阿尔米达(卢浮宫)趴在沙发上的裸女(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蓬巴杜夫人(福格博物馆)蓬巴杜夫人(卢浮宫)蓬巴杜夫人(伦敦华莱士收藏馆)蓬巴杜夫人(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蓬巴杜夫人(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蓬巴杜夫人(英格兰国家美术馆)梳妆梳妆打扮的维纳斯(瑞典国家博物馆)梳妆的维纳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水车(大英博物馆)维纳斯的胜利(瑞典国家博物馆)维纳斯为埃涅阿斯去求伏尔甘的武器早餐(卢浮宫)中国人打猎(贝尚松美术与考古博物馆)中国人上朝中国园林-局部朱庇特与卡利斯托弗拉戈纳尔摁在墙上壁咚(卢浮宫)沐浴者(卢浮宫)普绪克向姐妹们展示丘比特的礼物秋千(伦敦华莱士收藏馆)小公园(伦敦华莱士收藏馆)阅读的少女自画像(格拉斯菲拉格纳尔博物馆)荷加斯大笑的观众当选者的胜利游行(英国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斗鸡杜松子小巷画家与狗妓女生涯结婚契约拉票(英国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六仆人头像卖虾女摩登的午夜聚会时髦婚礼(英国国家美术馆)投票日(英国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在旺斯特德之家集会(美国非常博物馆)华托爱的盛宴波兰女人戴帽女士的三草图弹琴的女子(卢浮宫)发舟西苔岛(卢浮宫)尴尬的求婚(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小丑(卢浮宫)热尔森画店任性的女人(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梳妆威尼斯游乐园幸福意大利喜剧家(美国国家美术馆)卡纳莱托从威斯敏斯特大桥远望伦敦圣马可广场的钟塔(美国阿特金森博物馆)石匠庭院耶稣升天节在莫洛的龙形船(美国费城博物馆)康斯博罗安德鲁斯夫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德文郡公爵夫人蓝衣少年清晨漫步萨福克风景(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西顿夫人(大英博物馆)雷诺兹安妮(大英博物馆)草莓女孩仿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天使头像自画像。

巴洛克工艺美术与洛可可工艺美术的异同(全文)

巴洛克工艺美术与洛可可工艺美术的异同(全文)

巴洛克工艺美术与洛可可工艺美术的异同一、比较两种文化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对于巴洛克(Broque)与洛可可(Rococo)的来源与定义在此我不做过多的阐释。

17世纪被后人称之为巴洛克时代,是建筑和绘画为主要形式的时代,雕塑不再像文艺复兴时那样以一门独立艺术地位出现,它被降低到作为建筑的装饰地位。

巴洛克的工艺美术主要围绕的是因建筑而兴起的染织工艺、木工艺和玻璃工艺等。

建筑是巴洛克时代的主要形式,其他工艺美术都是为其服务。

这种巴洛克式的建筑比以往的建筑更多地去炫耀权威和财富,它大量采纳各类贵重的材料,在各个细部采取最华贵的也最繁复的装饰;另一方面建筑师也鼓舞去追求那些最“耳目一新”的效果以震慑大众。

他们强调运动,强调变化,仿佛给予了石头生命的色彩。

波罗米尼的《圣卡罗教堂》是个极好的例子,其主要特征:规模宏大,巧夺天工,奢侈的装饰和大量采纳圆柱、重叠柱、圆顶、断檐波浪形墙面。

建筑外形呈波浪状,运动感极强。

其建筑外表附贴大量的饰物。

与建筑同样,巴洛克风格织锦、木工艺、玻璃工艺、金银工艺、陶工艺、石工艺造型也是十分的烦琐复杂、大气,极具韵律感。

比如德尔夫特陶器《青花花草纹轮形陶壶》,从形制上我们可以感觉出它与古典的风格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设计把腹部变成中空的车轮状,中部有高浮雕装饰,其口部外张,颈部略较口部小,底座分几层与腹部相连。

器形奇特、韵律感强,加上坚硬的质感让人感觉到阳刚的男性气息。

贝尼尼的雕塑也如此,比如其作品《四大河喷泉》,人物形象健硕,充满阳刚之气。

与“男性风”的巴洛克工艺美术不同,洛可可工艺美术秀气柔美,那是种极具女性气息的艺术。

其建筑装饰多采纳“C”形、“S”形曲线做装饰,极其繁缛,极尽奢华,看完后无不让人感叹其工艺的精细。

比如鲍夫朗设计的巴黎苏必兹府公主厅,在其房间内本来垂直的墙角被处理成曲面并用极其精巧、纤细、优美的盘旋植物纹样装饰,晶莹的水晶吊灯、纤细的家具、清淡娇艳的色彩等众多因素结合起来制造出优雅迷人的效果。

浅评洛可可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

浅评洛可可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

浅评洛可可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洛可可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时期装饰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体现在室内装饰上。

在法国,它主要是指摄政时期(公元1715—1723年)和路易十五时期(公元1723—1774年);在英、意、德等国均指18世纪中期。

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首先,18世纪中期,法国工商业获得大力发展,已成为当时除英国外欧洲最发达的国家。

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的进步为“洛可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于是统治者穷奢极欲,建筑的内部装饰一改巴洛克时期的豪华壮观,转而体现宫廷女权高涨的特点,形成了注重繁缛精致、纤细秀美的装饰效果。

其次,就装饰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言,洛可可风格的形成实际上是巴洛克风格刻意修饰而走向极端的必然结果。

另外,18世纪的欧洲普遍受东方艺术的影响,在洛可可装饰风格的特征中洋溢的东方特别是中国的情调。

洛可可装饰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装饰性的表现,工艺美术得天独厚。

它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多用C形、S形和涡卷形的曲线和艳丽浮华的色彩作为装饰构成,且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

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

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这充分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和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的心态。

现在我们就以法国著名的凡尔赛宫内的家具装饰英国的家具设计制作家托马斯·奇彭代尔(Thomas Chippendale)的家具为例,谈谈洛可可式的家具工艺装饰。

在洛可可时期的工艺美术领域中,木工已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其中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工艺是具有相当重要的的意义的。

17、18世纪洛可可、西班牙美术

17、18世纪洛可可、西班牙美术

荷加斯
• 荷加斯的作品主要是铜版和油画风俗画及肖像画, 荷加斯的作品主要是铜版和油画风俗画及肖像画, 1730年前后他创造了一种把许多肖像集中于一幅画中的 年前后他创造了一种把许多肖像集中于一幅画中的 谈天画,这种画着重人物心理刻画,极富戏剧性, 谈天画,这种画着重人物心理刻画,极富戏剧性,代表作 征服墨西哥》 又名《印度皇帝》)、《 《征服墨西哥》(又名《印度皇帝》)、《乞丐歌剧之一 场景》 还画了许多讽刺社会不良现象的连续性组画, 场景》。还画了许多讽刺社会不良现象的连续性组画,如 妓女生涯》 又名 烟花女子哈洛德堕落记》 铜版组 又名《 《妓女生涯》(又名《烟花女子哈洛德堕落记》,铜版组 )、《 画,1735)、《浪子生涯》(铜版组画 、 浪子生涯》 铜版组画,1735)、《文明结 )、 油画组画,1743)等,色调新颖,技巧娴熟,均被 色调新颖,技巧娴熟, 婚》(油画组画 ) 复制成版画广为流传。他把这些作品称为“ 复制成版画广为流传。他把这些作品称为“社会道德题 材”,对当时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 的讽刺。荷加斯的油画作品笔触粗阔,色彩富于表现力, 的讽刺。荷加斯的油画作品笔触粗阔,色彩富于表现力, 他的肖像画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理想化肖像, 他的肖像画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理想化肖像,而善于突出人 的个性和社会特征,最能显示其才能的是《卖虾女郎》 的个性和社会特征,最能显示其才能的是《卖虾女郎》和 洛瓦特爵士》 年发表的《 《洛瓦特爵士》。1753年发表的《美的分析》是欧洲美 年发表的 美的分析》 学史上第一篇建立于形式分析基础上的论著, 学史上第一篇建立于形式分析基础上的论著,对以后的绘 画发展有一定影响,极具表现力。 画发展有一定影响,极具表现力。 荷加斯的绘画与当时 英国流行的画风格格不入,他没有学生和追随者, 英国流行的画风格格不入,他没有学生和追随者,但他的 艺术奠定了英国绘画的进步传统。 艺术奠定了英国绘画的进步传统。

洛可可艺术的特征

洛可可艺术的特征
虽然它显得如此纤巧、柔弱,但洛可可艺术所养成
的对线条、色彩、光泽、花纹等方面的洗练感觉,对服 装设计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给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 了极其丰富的养分。
洛可可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Roberto Cavalli 2007 S/S RTW 春夏女装成衣
服装廓型大气优雅,面料 质感柔软飘逸,印花图案淡雅 轻柔、蔓藤卷曲,洛可可服饰 的风格特点都被取舍性地运用 到现代服饰的设计中来。
洛可可风格
• 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洛可可式服装的发 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765 洛 可 可 晚 期
1785
电影“绝代艳后”中典型的洛可可服饰造型
洛可可服饰在图案设计上,喜好各种草叶 及蚌壳、蔷薇和棕榈,并以轻柔淡雅的浅粉色 调为中心,形成明亮、柔美而优雅的洛可可风 格。如上图。
洛可可风格服饰的要素包 括裙撑、褶皱、花边、缀饰、 低胸衬裙、印花布料等。在廓 型上多为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 运用合体且古典式的紧身形造 型,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量感。
洛可可艺术
• 洛可可(Rococo)一词源于法语rocaille,是 小石头、小沙砾的意思,后引申为庭院中 用贝壳和石头修筑的假山和岩洞。
• 洛可可艺术是法国十八世纪的主流艺术样 式,始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 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 并且风靡于当时整个欧洲的建筑、室内装 饰、服装、陶瓷、染织、绘画、戏剧、文 学、音乐和工艺美术设计中,表现出豪华、 奢侈、繁琐的艺术形式。
所以,洛可可式服装给人以优 雅、梦幻、浪漫、柔美的女性化观 感。
洛可可服饰喜爱强化具有古 典风格的局部特征设计,常饰以 多层次的华丽花边,领部细褶和 袖部装饰。
在服装面料上常有精巧华美 的刺绣,以及蝴蝶结、玫瑰花装 饰等细部处理设计也非常普遍。 如上图。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
印象派(19世纪下半叶)
印象派
莫奈
《干草垛》
后印象派(19世纪末)
后印象派
塞尚
《静物》
立体主义(20世纪初)
立体主义
毕加索
立体主义作品
点彩画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
点彩画派
修拉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重内心表现的后印象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
重内心表现
梵高
梵高作品
表现主义(20世纪初)
表现主义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
时间段
风格/流派
代表画家
代表作品
原始、古代(公元前-公元476年)
原始美术
-
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
古埃及艺术
-
金字塔、雕刻、墓室Βιβλιοθήκη 画美索不达米亚艺术-
圆雕、浮雕、陶器、乐器、贵金属工艺品
希腊艺术
米隆、菲迪亚斯等
帕提侬神庙、宙斯祭坛
罗马艺术
-
鹿(旧石器时代艺术品)、巴别塔、万神庙
中世纪(公元5世纪后期-16世纪)
哥特艺术
杨·凡·艾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拜占庭艺术
-
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马式艺术
-
比萨大教堂
哥特式艺术
-
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
文艺复兴(14-17世纪)
文艺复兴
波提切利、达芬奇等
《春》、《蒙娜丽莎》
威尼斯画派
提香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矫饰主义
丁托列多
《苏珊娜出浴》
巴洛克时期(17世纪)
巴洛克
鲁本斯
《美惠三女神》
洛可可时期(18世纪)
洛可可
华托
《发舟西苔岛》

文艺复兴、巴洛克及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的异同点

文艺复兴、巴洛克及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的异同点

文艺复兴、巴洛克及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的异同点文艺复兴指自14世纪始欧洲出现的古典文化复兴热潮。

意大利是14-16世纪,欧洲其他国家为15-17世纪初。

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标志了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的要求。

在人文主义的旗帜下,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也与绘画、雕刻和建筑艺术一样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它的支持者就是城市市民、商人和各行会的工匠。

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更注重造型或色彩等各方面比例与协调的感觉,如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就注意与建筑各部分比例的协调和色调的和谐,一般器物的造型也更加考虑到适用和便利的因素。

巴洛克与洛可可是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两种艺术风格,二者都属于贵族艺术。

巴洛克是17世纪欧洲艺术的总称,发源于罗马,而后迅速在意大利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并传播到当时的法国、荷兰等国家。

到了18世纪,轻快、秀气、纤细典雅的洛可可风格取代华丽、夸张、矫揉造作的巴洛克风格,成了全欧洲艺术风格的主流。

巴洛克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

洛可可风格虽保有巴洛克风格之综合特性,但却缺乏巴洛克风格之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尤其强调精美柔软的气氛并大量使用光线。

一、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Renaissance,原意为古典文化再生,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提高了审美理想的价值和作品中的人性内涵。

1、文艺复兴时期陶工艺文艺复兴时期的陶工艺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进而影响到欧洲各地。

陶制品的低廉迎合了新兴市民需求,地位得到重视,其创作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局面。

主要代表有意大利的马略卡式陶器、法国的田园风格陶器、德国的哈夫拉式陶器。

马略卡式陶器a、意大利的马略卡陶器以丰富、活泼而简练的象征性线描图案进行装饰,对欧洲不少国家影响甚大。

b、工艺:先成型素烧,然后施白色陶衣,干后绘饰,再二次烧成。

洛可可时期风格样式

洛可可时期风格样式

洛可可風格文藝復興時期洛可可服裝路易十六時代(1770——1789)這是洛可可風結束、新古典主義興起的樣式轉換期,因此,服裝上變化較複雜。

1776年,受波蘭服裝影響,出現了羅布•阿•拉•波羅耐茲(robe a la polonaise波蘭式羅布)其特徵是裙子部分在後側分兩處像幕布或當時的窗簾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現三個柔和膨起的團,為了把裙子束起,羅布的後腰內側裝著兩條細繩,在表面同樣的地方裝飾著扣子或緞帶,細繩從裏面下落,經裙擺向上把裙子捆束起來,繩端掛在或系在表面的扣子上,還有的在內側裙擺處裝上帶環,繩穿過此環向上把裙子提起來後系上,外表也同樣形成裙子被卷起來的形狀。

這時還出現了吸收男服形式的機能性的茄克——卡拉科。

這種茄克上半身緊身合體,下擺呈波浪狀外張,衣長及臀,很像男子的鳩斯特科爾,背部嵌有鯨須,使之挺直,有長袖和七分袖。

在1780年代,帕尼埃消失了,裙子變得柔軟了,但繼續用緊身胸衣整形,肩上披著小型披肩,一種叫托爾紐爾的臀墊取代裙撐,和17世紀末一樣,後臀部又一次膨臌起來。

法國之外的國家稱其為克尤•德•巴黎(cue de paris,即“巴黎的屁股”之意)。

洛可可時期的髮型及服飾品1.女子誇張的高髮型2.男子戴假髮(圖-13)和女人一樣化妝,鞋做得很精細,鞋跟較低;手杖是同各種各樣的木質的,還有用竹和象牙的。

光看就覺得跌倒有摔斷脖子的危險洛可可時期的服裝:在17世紀的巴羅克風服裝是男性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宮廷為舞臺展開的奇特裝束。

與此相對,18世紀的洛可可風服裝則是以女性為中心,以沙龍舞臺展開的優雅樣式。

在服裝史上一般指1715——1789年這一歷史潮流階段。

從其發展過程上又可分為三個時間段,即1715——1730年的洛可哥黎明期,也就是巴羅克向洛可可的過渡期,服裝上一面殘留著巴羅克的影子,一面向纖弱柔和的女性趣味發展;1730——1770年的洛可哥鼎盛期;1770——1790年的衰落期,服裝上出現了許多轉變和改良,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路易十六的王妃瑪麗•昂特瓦耐特把羅茲貝爾坦(Rlse Bertin1744_1812)作為自己的專屬服裝設計師,封為“流行大臣”,羅茲小姐也被後世認為是近代女裝設計師的始姐。

17-19世纪西方美术

17-19世纪西方美术

戈雅 (Francisco Jose de Goya,1746-1828)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1814年,画布油彩, 年 月 日的枪杀 日的枪杀, 年 画布油彩, 345×266厘米,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厘米, × 厘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席里柯
(Theodore Gericault, 1791-1824)
梅杜萨之筏, 梅杜萨之筏, 1818-1819年, 年 画布油彩, 画布油彩, 491×716厘米, × 厘米, 厘米 巴黎罗浮宫
卢梭
(Theodore Rousseau, 1812-1867) 1812-1867
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
拾穗者, 厘米, 拾穗者,1857年,画布油彩,83.2×111厘米,巴黎罗浮宫 年 画布油彩, × 厘米
晚祷, 厘米, 晚祷,1857-1859年,画布油彩,55.5×66厘米,巴黎罗浮宫 年 画布油彩, × 厘米
面向自然 真实写生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贝壳工艺)的音译,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贝壳工艺)的音译, 贝壳工艺 是以一种更精美、更柔和、 是以一种更精美、更柔和、更充满曲线的 古典主义风格的宫廷艺术。 古典主义风格的宫廷艺术。 洛可可是法国王室的末代风格。沿袭了巴 洛可可是法国王室的末代风格。 洛克时期的技术和风格、 洛克时期的技术和风格、柔和的线条和色 彩。但巴洛克主要描绘了圣经和古典艺术 中的高贵形象, 中的高贵形象,洛可可风格则充满了感官 和享乐主义的氛围, 和享乐主义的氛围,多以浪漫的爱情为主 题。
倒牛奶的女仆, 倒牛奶的女仆, 1658年,画布 年 油彩, 油彩, 45.5×41厘米, 厘米, × 厘米 阿姆斯特丹国家 美术馆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十四章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十四章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 亨利四世(Henri Ⅳ,1553—1610)的重振王权和枢机主 教黎世留(Richelieu,1585—1642)的王权强化已使法 国专制制度得到了巩固,特别是“太阳王”路易十四 (LouisⅪⅤ,1638—1715)为了无限扩展王权和增加国 库收入,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利用一切最新的科学技术成 就,大力发展生产和对外贸易,使法国成为全欧的中心, 因此法国人称 17 世纪是“伟大的世纪”,是充满荣誉和 伟大成就的时期染织工艺的中心 是法国,此时的法国织锦工 艺在巴洛克的基础上出现了 历史的高峰。高档家具的衬 垫、室内壁毯和服饰对织锦 需求量很大。 现藏巴黎卢佛尔美术馆的一 件戈贝兰织锦壁毯的设计就 出自布歇之手,壁毯中央椭 圆形内表现的是希腊神话故 事,其内容和形式与周围的 洛可可式装饰纹样相互生辉 (图14-3)。
(四)英国 英国巴洛克式家具工艺 的兴起和繁盛时期是在 英王查理二世 (Charles Ⅱ,1630— 1685)和安妮皇后之间 的半个世纪中。早期的 家具一方面是受荷兰影 响在民间流行的风格素 朴的胡桃木家具,另一 方面是具有奢华精美风 格的宫廷家具,二者都 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宫 廷家具多用珍木制成, 采用透雕细工、贴金花 饰或垂花雕刻等精致的 装饰手法,而且大多以 天鹅绒或织物包衬,从 而在装饰华丽的程度上 绝不亚于法国的家具 (图14-8)
(三)德国 • 德国的巴洛克式家具直到“三十年战争”后才稍露萌芽,
真正出现是在1660年以后,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形成高 潮。 • 德国早期的巴洛克式家具显然受到荷兰的影响。但是,较 之荷兰式的朴实谨严之风,德国家具具有生动活泼、注重 装饰的特点。 • 德国巴洛克式家具工艺风格的确立是在17、18世纪相交 的阶段。南部家具不仅在设计上注重优美曲线的运用,而 且实木和贴木的模塑技艺都已达到较高水平,著名的法兰 克福式碗橱就集中体现了这样的成就。北部的汉堡式双门 或四门大型碗橱也很有特色,它模仿建筑式半附柱、柱头, 以饰带和山形墙作为主要装饰手段,但都以莨菪叶饰和花 果雕饰破除了装饰的沉重感。此类橱柜在北部地区相当流 行。 • 另外,德国家具在17世纪末期也与荷兰一样受到中国明式 家具的影响,其最为明显地表现在传统的后扭式直腿为中 国式的弯腿所代替,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受中国家具启示而 创作的漆绘家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地利
1718年——奥地利维也纳窑 创建者:杜帕基
最初产品:棕色瓷器杯碟
麦森窑的著名陶瓷工艺家:
约翰· 格勒戈留斯· 赫罗尔特(1696年~1766年)
约· 约· 坎得勒(1706年~1775年)
1. 约翰· 格勒戈留斯· 赫罗尔特(1696年~1766年) 主要作品:珐琅彩瓷瓶、瓷碗 贡献:首创了黄色瓷器 装饰风格:浓郁的东方色彩
代表作品:《泉》
泉 法 国 塞 弗 尔 窑
浪花纹茶杯与碟 法国 塞弗尔窑
水 壶 与 水 钵 法 国 塞 弗 尔 窑 1760

彩 绘 人 物 纹 盖 罐 法 国 塞 弗 尔 窑 1763

彩 绘 描 金 双 耳 杯 法 国 塞 弗 尔 窑 1765 ~ 1770


彩 绘 描 金 双 耳 杯 陶 瓷 法 国 塞 弗 尔 窑 18 世 纪 中 期
制作中心: 鲁昂(Rouen)
马赛(Marseille)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
艺术风格: 造型优美、制作工细、装饰豪华、质感柔和细腻
制作技法:采用不透明锡釉,烧成度较低
装饰手法:在乳白色的底子上描绘各种花卉纹样
瓷器 硬质瓷: 用高岭土为原料,烧色程度高(1769年开始掌握)
软质瓷: 以陶土和玻璃为原料,烧色程度低,壁体呈白色半透明状 (18世纪主要品种)
船 型 香 壶 法 国 塞 弗 尔 窑 1761

罗 可 可 式 钟 表 法 国 18 世 纪
彩 绘 椭 圆 形 陶 盘 18 世 纪 卢 浮 宫 罗 可 可
四、斯普特窑与英国骨灰瓷
时间:18世纪 英国陶都:斯特弗德希地区的斯托克 (全称“托伦特河畔斯托克”Stoke-on-Trent) 18世纪英国产瓷名窑:韦奇伍德工房、斯普特瓷窑
发展时期:
摄政时期(1715~1723)
法国
路易十五时期(1723~1774)
英、意、德等国:18世纪中期
形成因素:
蓬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 1721年~1764年) 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尚
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的进步
巴洛克艺术刻意修饰而走向极端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染织工艺
题材:罗可可式的田园牧歌风味
18世纪30年代形成独特风格
染织纹样主要特点: 1.注重自然主义的植物纹样的表现 2.构成上注意非对称性的处理 3.更多地表现了绘画性的特点-丰富的层次和明暗关系
染织纹样题材
18世纪40年代~50年代:
方形连续纹、蛇行纹和贝壳纹 带有情节性的人物风情
18世纪60年代~70年代:
年 阿 姆 斯 特 丹 国 立 美 术 馆
第四节
木工艺
主要种类:家具 特点: 1. 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做工精巧、宫廷贵族气息 2. 东方情调 3. 不同国家各具风格特征 4. 形成了欧洲制木工艺史上空前灿烂的局面
一、法国
两个发展阶段: 摄政时期——从巴洛克发展到罗可可的过渡阶段——“摄政时期风格” 路易十五时期——罗可可式家具繁荣发展的阶段——“路易十五风格”
年 英 国 “ 乔 治 时 期 ”
抽 屉 柜 英 国 1730 年
小衣柜 伦敦 1730年代 罗可可 沃莱斯博物馆收藏
嵌 木 工 艺 立 柜 伦 敦 罗 可 可 阿 尔 伯 特 美 术 馆 收 藏
蛋 形 镜 子 英 国 1761
年 罗 可 可
三、德国
受法国罗可可的影响甚重
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第一节


“罗可可”(Rococo)
源于法文rocaille(意为岩石或贝壳饰物)
罗可可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的艺术风格
起源于法国宫廷,由于吻合王公贵族们的审美需求,很 快欧洲诸国宫廷中盛行
特点: 纤细、轻巧、华丽、繁缛的装饰性 多用C形、S形和涡卷形的曲线 艳丽浮华的色彩装饰 洋溢着东方特别是中国情调(又被称作“中国装饰”)
书 桌
中国式床铺
“奇彭代尔式座椅”的三种样式:
1. 椅座宽大、椅背精巧,仿安妮皇后式椅子设计的座椅
2. 直腿、方形靠背的梯形背椅子 3. 具有穿花格子雕饰和方形结构的中国式椅子
另一位著名家具工艺师: 托马斯· 琼斯(1714年~1746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家具对英国家具的影响:
曲线运用
装饰纹样
漆绘工艺
奇 彭 代 尔 式 扶 手 椅 1750
装饰题材:
螺纹花卷、蚌纹、茛苕叶簇、彩带
材料运用:
贴木:胡桃木、花梨木、桃花心木
镀金铜饰:抽屉、镶板、边、角的加固与装饰
装饰效果:高贵而纤秀 种类增加:五屉衣柜、扶手靠椅
2. 路易十五时期
吸收和发展了摄政时期的一切成就
新型家具的不断出现
特点
新装饰形式的运用
女用斜盖高腿写字台、小型写字台 代表种类 小型梳妆台、信件橱柜、墙角五屉橱 方形或圆形的工作台等

五、哥本哈根窑与丹麦陶瓷
哥本哈根(Copenhagen)窑——丹麦皇家瓷窑 创建时间:1775年
创建者:化学家F.H.米勒
1775年烧制成功丹麦最早的硬质瓷
产品风格:
最初——完全摹仿麦森样式 1780年后——受法国罗可可式样影响 之后——新古典主义风格 初期代表作:“弗罗拉· 达尼卡”餐具
1883年后:为企业家菲利浦· 谢乌所有
自然主义纹样逐渐趋向于图案化
显示了向新古典主义工艺风格过渡的特征
其他国家的染织工艺:
意大利——优秀的传统仍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着作用
英国——印染工艺发达,木版印染和铜版染色流行 西班牙、德国、荷兰等国的织物工艺各有特色
有 希 腊 神 话 装 饰 的 壁 毯
中 国 式 织 物 ( 局 部 )
花 草 纹 织 物 法 国 里 昂 18 世 纪 罗 可 可
彩 绘 花 卉 纹 套 碟 陶 荷 兰
荷 兰
德 尔 夫 特 市 里 美 术 馆 德收 尔藏 夫 特 窑 1750

彩 绘 陶 塑 人 物 荷 兰 德 尔 夫 特 窑 18 世 纪 后 半 期 罗 可 可 阿 姆 斯 特 丹 国 立 美 术 馆 收 藏
陶 塑 小 提 琴 荷 兰 德 尔 夫 特 窑 青 花 1720
贴 塑 盖 罐 德 国 柏 林 1751 ~1757


爱 神 之 殿 德 国 麦 森 窑 1750
年 代
瓷 杯 德 国 麦 森 窑 1725

彩 绘 双 耳 瓷 罐 德 国 麦 森 窑 1719

贝 形 碟 德 国 麦 森 窑 1730
年 代
有 风 景 图 案 的 瓷 盘 德 国 18 世 纪
年 罗 可 可
豪 华 写 字 台 法 国 摄 政 时 期
东方情调的衣橱 法国 马丁· 卡兰制造
鼓 式 珍 品 橱 法 国 18 世 纪 中 期
屏 风 法 国 路 易 十 四 向 路 易 十 五 过 渡 时 期
描 绘 着 罗 可 可 画 家 布 歇 的 《 音 乐 》 1715 年
二、英国
发展时期:17世纪末~18世纪初 初期:受法国罗可可式家具的强烈影响
花 和 缎 带 丝 带 法 国 里 昂 路 易 十 五 时 代
/ 1760 ~1770

年 罗 可 可
法 国 式 长 袍 英 国 制 1760
年 代 罗 可 可
男 式 盛 装 意 大 利 制 1750
年 代 罗 可 可
第三节
陶瓷工艺
一、欧洲瓷器的诞生 德国奥古斯都二世(AugustusⅡ, 1670年~1733年)时期 两位创始人: 约翰· 弗里得里希· 伯蒂格尔 (Johann Fried rich Bottger, 1682年~1719年) 埃伦弗里德· 瓦尔特· 冯· 切恩豪斯 (Ehrenfried Walter Von Tschirnhaus, 1651年~1708年)
彩 绘 花 鸟 纹 瓷 盘 德 国 麦 森 窑 1730

喜 剧 人 物 德 国
彩 绘 陶 塑 人 物 德 国 1757

瓷 雕 鹦 鹉 德 国 麦 森 窑 1734

瓷罐 德国 左1766年,中1762年,右1765年
三、塞弗尔窑与法国陶瓷 主要品种:釉陶器皿 发展时期: 路易十四时期——宫廷提倡用陶瓷餐具代替金银餐具 路易十五时期——釉陶受到富裕市民和中产阶级欢迎
1708年7月:朱红色瓷质炻器诞生-“伯蒂格尔炻器”
1709年3月:伯蒂格尔烧制出欧洲第一件白釉瓷器
二、麦森窑(Meissen)与德国陶瓷 麦森窑:1710年开设,王室瓷窑 初期制品:无釉杯、施釉杯、瓷盘、碗钵 材料:次维考黏土 “希诺瓦白土”
1713年:真正的硬质瓷器出现 批量生产优质白瓷器,得到普遍的赞赏
塞弗尔(Sevres)瓷窑
装饰特点: 在器皿的两面中央绘以罗可可式的装饰纹样
以青、绿、黄或玫瑰色为底
“玫瑰色蓬巴杜式”
1757年~1764年的主要产品 大多以蓬巴杜夫人所喜欢的玫瑰色作底色
代表作品:《水壶和水钵》
罗可可绘画大师参与瓷器设计
代表作品: 《带盖容器》 以布歇作品为粉本
白色瓷塑
雕塑家参与设计 与德国的彩色瓷塑趣味迥然
装饰手法:从当时著名版画和油画中吸取营养
器物边饰:阿拉伯、中国及日本的花草纹样
2. 约· 约· 坎得勒(1706年~1775年) 初期:受当时国王奥古斯都二世的影响制作大件瓷雕 风格:直接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因而既生动又完整 种类:狮子、熊、山羊、猿、犬以及孔雀、塘鹅、七面鸟 工艺:由于体积大,须在烧成素胎之后加以彩绘
后期:受奥古斯都三世的影响,创作小型着色瓷像 代表作品: 小型着色动物瓷塑、小型意大利喜剧人物系列瓷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