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哲学错误选项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哲学中的常见错误

高中哲学中的常见错误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唯一科学的哲学)2.人人都有哲学。

(人人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有哲学。

哲学需要系统化的学习才能获得)3.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范围缩小了。

对整个世界的)4.一般人是没有世界观的。

一般人的世界观都是错误的。

5.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6.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7.哲学与社会生活无关。

(哲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8.人们的一切行为和认识都应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

(教条主义的表现)9.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10.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1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13.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14.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正确的理论。

15.只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永恒不变的科学理论。

17.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智慧。

1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9.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20.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21.人类活动必然引起生态恶化。

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22.人类已经全面把握了自然规律。

人类已经能够认识所有的规律。

23.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24.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已经失去了客观性。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就失去了客观性。

25.人类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人只能适应自然。

人要服从自然,听从自然的安排。

26.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27.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28.人类活动对社会发展没有影响。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的意识无关。

29.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0.哲学物质包括7种形态。

高考哲学易错题及命题分析:认识论部分

高考哲学易错题及命题分析:认识论部分

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认识论部分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认识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Ⅰ1.“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一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可知论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知论与不不知论观点的辨别。

“存在”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哲学范畴,有两个基本含义:(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相对于思维而言,是指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在回答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时,通常将存在理解成在人的意识、思维之外并且不依赖于它们的客观实在。

这种意义上的存在与物质是同义词。

(2)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存在,即无,存在这个概念指的是“有”。

这时,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运用这种意义的存在代替物质从而主张世界统一于存在时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

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物质世界不仅是独立于人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着的,而且是无限地存在着的,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

因此,对物质的“存在”或“非存在”的状态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和观察,是一个无限的“悬而未决”的反复过程。

对我们视野之外物质状态的认识,只有不断地扩大我们的实践范围,才能不断地解决,使得人的认识不断丰富。

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是处于不断解决的过程中。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绝对不可能认识的东西。

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是包含着认识相对性、无限性的可知论观点。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019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集锦

2019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集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易混易错1.“哲学是智慧”与“哲学是爱智慧”的区别二者有很大区别,我们承认“哲学是智慧”,但是更强调“哲学是爱智慧”。

(1)“哲学是智慧”: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这表明了智慧的主要内容,而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2)“哲学是爱智慧”:对智慧的“爱”和“追求”体现了哲学的自觉意识。

哲学智慧不是现成的,要获得它,首先必须对它有执着追求之心、无限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激荡出无穷的智慧。

2.哲学的任务与哲学的作用(1)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任务不等于哲学的作用,任何哲学都能起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但不能认为所有的哲学都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世界和人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能否完成哲学的任务,关键在于哲学本身是否科学,科学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非科学的哲学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所以,只有真正的哲3.全面理解哲学与实践的关系(1)哲学依赖于实践①一方面,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类一切认识的源泉。

②另一方面,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

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发展。

“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这些追问和思考概括的是人们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从而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提高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认识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哲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

(2)实践需要哲学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哲学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的理论指导和思维前提。

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高考政 治选择题中常见的错误选项类型分析

高考政 治选择题中常见的错误选项类型分析

高考政治选择题中常见的错误选项类型分析高考政治选择题在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在做选择题时,学生们往往会因为一些错误选项的干扰而选错答案。

为了提高答题的准确率,我们有必要对高考政治选择题中常见的错误选项类型进行分析。

一、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指在选项中,将题干中原本的概念进行了替换或曲解,使其与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这种错误选项通常会利用相似的词汇或表述来迷惑考生。

例如,题干中说的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错误选项可能会说成“商品的价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量和价格虽然有关联,但并非同一个概念。

价值量是商品内在的本质属性,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再比如,题干说的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错误选项可能表述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而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二、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指选项只涉及了题干中某一部分内容或某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方面,从而得出片面的结论。

例如,题干论述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而错误选项可能只强调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如“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短缺”,忽略了环境污染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其他重要方面。

又比如,题干在探讨“政府宏观调控的多种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错误选项可能会说“政府宏观调控只依靠经济手段就能实现目标”,这种说法显然是片面的,忽略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作用。

三、因果倒置因果倒置是指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颠倒,把结果当成原因,把原因当成结果。

比如,题干表明“由于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所以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而错误选项可能会说“因为加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所以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这就把因果关系弄反了。

高考政治的104个哲学知识易错点高考一定要避开下

高考政治的104个哲学知识易错点高考一定要避开下

03第三单元49.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纠正: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50.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纠正:实践不能割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

51.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纠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52.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纠正: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53.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纠正: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54.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纠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55.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纠正: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6.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纠正: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57.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纠正:并非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可能是发展。

58.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纠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9.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纠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与上升。

60.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纠正: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

61.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纠正: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62.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纠正: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63.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纠正:联系是有条件的。

64.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纠正: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65.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纠正: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不能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66.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纠正: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向上的质变。

67.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选择题易错点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选择题易错点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选择题易错点一、引言高中政治哲学生活选择题是高中政治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将针对高中政治哲学生活选择题的易错点进行分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二、易错点分析1. 概念混淆学生在面对选择题时,常常因为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选择错误。

例如,对于“内因和外因”这一对哲学概念,学生容易将两者混淆,导致在做题时出现错误。

2. 原理运用不当学生在运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时,常常因为对原理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运用不当。

例如,在做选择题时,学生可能会将“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错误地运用到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的分析上。

3. 细节把握不准确选择题中常常会涉及一些细节问题,学生如果对这些细节问题不够敏感,就容易失分。

例如,在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点选择题时,学生可能会忽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细节。

三、解决方法1.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学生应该认真学习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论。

可以通过课本、笔记等方式进行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注重练习学生应该多做选择题,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在做题时,要注意分析题干和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同时,也要注意总结做题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在做选择题时,学生应该注重细节的观察。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章、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以便更好地把握题目的细节。

四、实例分析1. 题目: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最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A.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B.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C.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概念的知识点。

根据知识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一切客观事物共同具有的属性和本质特征,而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哲学与文化中哲学部分易错知识点汇总(适用)

哲学与文化中哲学部分易错知识点汇总(适用)

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易错知识点汇总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起源于人们的追问与思考(改: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中实践中的追问与思考)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改: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

(改:哲学有科学非科学之分,真正的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改: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5.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改: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抽象、概括与总结)6.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错,任何哲学都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因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意思是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这是错误的。

但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8.唯心主义割裂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错,并未割裂)9.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改: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哲学的“两个对子”才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改: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为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改:提供的只是一种方法论的指导,不能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应该表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12.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和首要的基本观点。

(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和首要的基本观点)1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改: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性。

高考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

高考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

高考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1.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纠正: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纠正:哲学来源于实践。

)3.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纠正: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纠正: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纠正: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纠正: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纠正: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

(纠正: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纠正: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纠正: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纠正: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纠正:实践的观点才是。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纠正: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整理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整理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整理(一)哲学的基本思想1.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2)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3)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4)世界观体现方法论(反映)方法论;方法论影响世界观(5)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总和(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与具体科学(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指导(4)哲学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指导(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相同。

(6)哲学研究某一领域的本质和规律(7)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是科学”(8)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9)哲学能够为科学提供积极的,有益的指导3.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依据。

(5)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

(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判断:下列分别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哪个基本形态?(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__ ________(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__ ________(3)气者,理之依也。

__ ________(4)理生万物。

__ ________(5)未有此物,已有此理。

__ ________(6)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_______(7)物是观念的集合__ ________(8)心外无物__ _______(9)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__ _______(10)黑格尔的绝对精神_ _______(11)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__ ________(1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__ ________5.哲学的基本派别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6.哲学与真正的哲学(1)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易错题 高考政治

哲学易错题 高考政治

高二哲学易错选择题集锦⒈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③不同哲学的世界和方法论不同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①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⒉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者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从哲学上看,这是说A、物质的惟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⒊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都是当前中国存在的客观事实B、都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永恒真理C、都是中共制定方针、政策的基本立足点D、都是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正确反映⒌下列属于意识现象的是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②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③人们有意识创造出来的东西④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⑤党和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⑥神话传说⑦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的过程⑧教条主义、本本主义⑨几何定理A、①③④⑥⑦B、②⑤⑥⑧⑨C、②③⑤⑥⑧⑨D、②⑤⑥⑧⒍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以A、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B、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也是主观的C、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也是客观的⒎“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

”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哲学依据是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D、定神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哲学理论根据是①事物是运动变化的②事物发展变化,其规律也随之变化③主观必须符合客观④实事求是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⒑“对于中央的政策,有的同志习惯于照搬照抄,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0个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0个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0个高考政治哲学知识易错点100个第一单元1.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 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 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5.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

(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提醒:实践的观点才是。

)13.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高二哲学选择题错误排除选项概括

高二哲学选择题错误排除选项概括

高二哲学选择题错误排除选项概括第二单元部分1.客观规律是以人的需要为转移的,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规律,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控制和改变规律,改造规律。

2.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都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时相对的,运动和静止时一回事。

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3.艺术创作存在自身特有的规律,可随心所欲。

艺术创作不能破坏事物的本来面貌。

4.诗词是作者发挥意识主动创造性,对景物如实的描写。

5.运动时物质的唯一特性。

6.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不同的认识结果。

不同的人难以形成同样的意识。

7.雾霾和“APEC蓝”是自然现象,其出现与否是客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能否实现从雾霾到“APFC 蓝”的转化,取决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

8.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创造一个理想世界;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把握。

9.认识是实践的前提。

10.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11.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指空间位置的移动12.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13.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14.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15.意识活动是一种能动性活动和直接现实性活动。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16.音乐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认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17.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观念的存在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差别。

18.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9.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取真理性认识。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20.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21.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22.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23.坚持正确的意识是文化领域创新的物质基础。

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常见错误汇总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常见错误汇总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常见错误汇总1.留意题干设置的选择范围,要求“唯物论”,不能选“辩证法”;要求“方法论”,不能选“世界观”。

2.系列知识,如“×××的特点”之类,有其一未必有其二、其三,不可想当然、不看材料而选;不可爱此及彼,溢出选项不可选。

3.考查甲乙二者的关系,如“整体与部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须辨明方向,看材料谈的是谁对谁的影响。

4.“决定”不能双向使用,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不决定社会存在。

唯一例外:整体决定部分,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也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注意排除错误的“决定”。

留意“决定于”。

5.“关键”、“根本”、“决定”、“主要”一类“极端”性质词汇不可轻用,相应选项应慎选。

6.除了运动、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别的如“联系”“矛盾双方的转化”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无条件,不是不需要条件,而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如此。

)7.注意几个顺序,不可颠倒: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不是客观见之于主观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是“认识→实践→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从特殊性中概括普遍性,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矛盾双方的统一以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8.几个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获取知识的途径——亲身实践或间接获得认识的目的是实践,实践的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践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上升,事物发展的道路——曲折、迂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不是矛盾特殊性原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9.几个坚持:一切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有其客观根源。

必修四 哲学部分易混易错点

必修四 哲学部分易混易错点

易混易错点汇总判断下列语句正误,并改正过来。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2. 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真正哲学。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

5. 事物变化的总是表象,内在的本质是不变的。

6. 忽视了战争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7. 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8.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9. 根雕艺术来源于人脑,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0. 艺术是意识构建的联系,体现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物质性的统一。

11. 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 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

13.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14. 想问题办事情要遵循自我价值判断。

15. 真理性认识因人而异。

16. 人的意识是沟通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桥梁。

17. 人们的科学观念是成功改造事物的基础。

18.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19. 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上的推测是可靠的。

20.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21. 意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2. 时间的推移能够让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

23. 事物发展总是循环往复的。

24. 旧事物总是强大的,往往会极力扼杀新事物的成长。

25.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总是通过保持某种相持状态实现的。

26.哲学能正确指导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在历史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28.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29.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30.只要尊重客观规律,做事就能成功。

31.人们可以发现并创造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32.真理和谬误是相互融合的。

33.科技创新可以改变规律的客观性。

34.事物间的联系可以根据人的需要而有所变化。

35.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选择题选择题高频易错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选择题选择题高频易错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选择题选择题高频易错点每个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哲学选择题的高频考点电子版本私聊我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智慧、哲学都起源实践,不是哲学家的大脑。

2.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

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不能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科学之母”;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而不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不同回答产生唯物唯心两大哲学基本派别);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不同回答产生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第二课: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功能,不是大脑。

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自客观世界,而不是来自心灵本身),形式是主观的(感觉、知觉、表象等。

).3.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征。

4.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第三课: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1)联系观:1.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都是有条件的,与它周围的事物才有联系。

2.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有“人化”的特点,但是它客观的。

3.整体功能部分不具备,部分不存在;整体影响部分,不是决定性部分。

4.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是一种理想效果,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而不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而不是根据人的需求来建立关系。

(2)发展观:1.新事物不等于新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是符合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形式或状态。

只要量变就不必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质变3.质变有好有坏,质变不一定发展。

发展一定是质变。

4.辩证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克服过时的、否定的内容,保留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体现联系,实现发展,是联系与发展的纽带。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哲学经典判断题练习(共106道,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哲学经典判断题练习(共106道,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政治哲学经典判断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方向()2.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6.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具有普遍性的现代化新模式()7.具体科学的进步促进哲学的发展()8.人的活动方式体现了人的世界观()9.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10.神话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1.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12.扎根边疆意识是正确国家观在守边人头脑中的客观反映()13.正确认识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14.物质生产劳动是获得正确意识的唯一途径()15.美的源泉存在于人的经验感受之中()16.人们对团圆的美满期盼通过月亮门的设计造型表达出来()17.时代变迁,认识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是精神运动的载体()18.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19.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20.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21.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2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23.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24.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25.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26.联系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27.事物联系是多样的,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28.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29.海南整体发展服务于各区域高质量发展()30.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建立各个区域间的联系()31.海上丝绸之路是人们出于需要基于实际建立的人为联系()32.抓住主要矛盾,统筹规划,可以恢复自在事物的联系()33.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3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35.我们要树牢底线思维,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36.三湘巨变蕴含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趋势()37.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38.量的积累一定导致事物原有性质的改变()39.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40.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41.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42.否定不是徒然的,而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43.事物经过“扬弃”,才能推陈出新、吐故纳新()44.发展本质上是后来事物对以前事物的辩证否定()45.要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46.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对立属性寓于月亮门优美造型的统一属性之中()47.后退”与“前进”没有明确的界限()48.“后退”的表象蕴含着“前进”的规定()49.“后退”与“前进”具有相互联结的属性()50.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做事情要分清主次(错误)51.每一件瓷器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52.不同颜色瓷器的特殊性寓于其普遍性之中()53.具体分析瓷器的普遍性才能区别不同颜色的瓷器()54.把握金属元素的特殊性才能制造不同颜色的瓷器()55.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56.运用创新精神推动规划与发展的矛盾转化()57.湖南“时间”到中国力量是共性到个性的转化()58.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59.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60.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61.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62.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63.科学实验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实践活动()64.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65.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66.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67.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68.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69.真理性认识更具有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70.理论是在实践指导下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的()71.理论的感召力从根本上源于在科学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72.学思想的目的在于把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73.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74.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75.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76.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到认识方法的影响()77.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78.空间站全面建成取决于中国航天人对太空认识的不断深化()79.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80.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8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82.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面貌()83.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84.劳动是经济制度的基础()85.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86.人类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87.城市记忆是人们的精神故乡,应尊重社会意识的独立性()88.精神传承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89.生产力的发展助力人们的实践创新()90.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91.人民群众通过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92.消除社会基本矛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93.共同富裕会随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自发实现()94.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95.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96.月亮门与云瑞给人美的享受是主体活动对客体的积极意义()97.人们所处的不同立场导致不同的价值判断()98.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价值观()99.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100.事物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101.价值观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102.劳动的终极价值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103.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104.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贡献的独特方式()105.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106.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附:参考答案和解析1.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方向(√)2.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6.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具有普遍性的现代化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模式)7.具体科学的进步促进哲学的发展(√)8.人的活动方式体现了人的世界观(√)9.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10.神话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1.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12.扎根边疆意识是正确国家观在守边人头脑中的客观反映(×扎根边疆意识是正确国家观在守边人头脑中的反映)13.正确认识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14.物质生产劳动是获得正确意识的唯一途径(×实践是获得正确意识的唯一途径)15.美的源泉存在于人的经验感受之中(×美的源泉是实践)16.人们对团圆的美满期盼通过月亮门的设计造型表达出来(√)17.时代变迁,认识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是精神运动的载体(×人脑是精神运动的载体)18.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19.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意识活动)20.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21.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规律是客观的,规律起作用不依赖于人是否尊重规律)2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23.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只有正确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24.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实践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25.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不具有必然性)26.联系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27.事物联系是多样的,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28.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29.海南整体发展服务于各区域高质量发展(×不能说整体服务业部分)30.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建立各个区域间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于自身需要建立新联系)31.海上丝绸之路是人们出于需要基于实际建立的人为联系(√)32.抓住主要矛盾,统筹规划,可以恢复自在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的实践无关)33.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3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35.我们要树牢底线思维,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36.三湘巨变蕴含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趋势(√)37.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38.量的积累一定导致事物原有性质的改变(×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事物原有性质的改变)39.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事物原有性质的改变)40.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41.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42.否定不是徒然的,而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43.事物经过“扬弃”,才能推陈出新、吐故纳新(√)44.发展本质上是后来事物对以前事物的辩证否定(×发展本质上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45.要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46.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对立属性寓于月亮门优美造型的统一属性之中(√)47.后退”与“前进”没有明确的界限(×后退”与“前进”有明确的界限)48.“后退”的表象蕴含着“前进”的规定(√)49.“后退”与“前进”具有相互联结的属性(√)50.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做事情要分清主次(错误)51.每一件瓷器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52.不同颜色瓷器的特殊性寓于其普遍性之中(×不同颜色瓷器的普遍性寓于其特殊性之中)53.具体分析瓷器的普遍性才能区别不同颜色的瓷器(√)54.把握金属元素的特殊性才能制造不同颜色的瓷器(√)55.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自然条件制约不能突破,可以克服不利条件的影响)56.运用创新精神推动规划与发展的矛盾转化(×创新精神不能直接推动矛盾转化)57.湖南“时间”到中国力量是共性到个性的转化(×湖南“时间”到中国力量是个性到共性的转化)58.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可靠的知识)59.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60.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61.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62.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推动实践发展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63.科学实验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64.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65.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66.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67.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68.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69.真理性认识更具有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真理性认识没有直接现实性)70.理论是在实践指导下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的(×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指导实践)71.理论的感召力从根本上源于在科学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72.学思想的目的在于把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73.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74.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75.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螺旋式上升的)76.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到认识方法的影响(√)77.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78.空间站全面建成取决于中国航天人对太空认识的不断深化(×认识不能决定实践)79.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80.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8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82.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面貌(√)83.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84.劳动是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85.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86.人类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87.城市记忆是人们的精神故乡,应尊重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88.精神传承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89.生产力的发展助力人们的实践创新(√)90.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91.人民群众通过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92.消除社会基本矛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社会基本矛盾不能消除)93.共同富裕会随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自发实现(×共同富裕不会自发实现)94.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95.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96.月亮门与云瑞给人美的享受是主体活动对客体的积极意义(×月亮门与云瑞给人美的享受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97.人们所处的不同立场导致不同的价值判断(√)98.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价值观(√)99.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对事物的认识错误也可以进行价值判断,只不过可能是错误的价值判断)100.事物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事物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价值形成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101.价值观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102.劳动的终极价值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劳动的终极价值是改造世界)103.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104.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贡献的独特方式(×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贡献)105.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106.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

生活与哲学 易错题

生活与哲学考点一哲学思想1.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2015·海南高考,21②) 提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014·上海高考,22A)提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3.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2013·天津高考,7D)提示: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4.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013·福建高考,35①)提示: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真正的哲学,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5.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2012·上海高考,17A)提示: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并不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6.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2012·上海高考,17C)提示:具体科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7.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2012·江苏高考,25C)提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考点二唯物论8.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015·江苏高考,24③)提示: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9.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2015·广东高考,33④)提示:物质世界是客观的,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10.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2015·江苏高考,29B)提示: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有真实的也有不真实的。

11.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2015·江苏高考,27①)提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但不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而是通过实践间接地改造客观世界。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常见错误汇总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常见错误汇总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常见错误汇总1.留意题干设置的选择范围,要求“唯物论”,不能选“辩证法”;要求“方法论”,不能选“世界观”。

2.系列知识,如“×××的特点”之类,有其一未必有其二、其三,不可想当然、不看材料而选;不可爱此及彼,溢出选项不可选。

3.考查甲乙二者的关系,如“整体与部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须辨明方向,看材料谈的是谁对谁的影响。

4.“决定”不能双向使用,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不决定社会存在。

唯一例外:整体决定部分,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也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注意排除错误的“决定”。

留意“决定于”。

5.“关键”、“根本”、“决定”、“主要”一类“极端”性质词汇不可轻用,相应选项应慎选。

6.除了运动、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别的如“联系”“矛盾双方的转化”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无条件,不是不需要条件,而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如此。

)7.注意几个顺序,不成颠倒:详细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不是客观见之于主观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是“认识→实践→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从特殊性中概括普遍性,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矛盾双方的统一以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生产干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8.几个辨别: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践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上升,事物发展的道路——曲折、迂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不是矛盾特殊性原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9.几个坚持:一切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有其客观根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错误选项
1. 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2.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3.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想或做)就不能发挥作用
4.人的意识的主观随意性
5.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6.创意与“商业奇迹”的联系是必然的
7.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8.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9.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10.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11.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12.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13.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14.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15.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16.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17.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18.先进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19.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20.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1.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22.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23.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24.优秀艺术作品可以主导社会关系的变革
25. 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26.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27.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28.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29.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30.艺术创作是把艺术观念转变为现实艺术作品的途径
31.艺术创作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客观世界的观念活动
32.艺术创作具有与物质生产实践同样的规律与特点
33.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真实和可靠
34.冥思苦索无助于“好办法”、“好主意”的产生
35.实践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36.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37.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38.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39.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40.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41.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42.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43.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44.思想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45.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46. 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47.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48.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题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49.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50. 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
51.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52.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53.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54.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55,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物质原因
56.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7.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59.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60,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6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内因是根据)62.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63.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64.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65.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66.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67.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68.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69,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70.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71.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72.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73.成功总是以挫折和困难为从基础
74,对文物图像命名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观点: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76.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77.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78,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79.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80.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81. 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82.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83.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84,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85,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86.某实践活动是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
87.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88.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89,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90.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更早一些时期的高考题错误选项
1.机械人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是具有独立意识的
2.人与自然的矛盾失控,人类可成为自然的主人.
3.联系是客观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结果
4.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依据的
5.认识事物的规律可以精确预见事物的未来
6.世界统一于物质
7.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都是科学的
8.艺术欣赏的本质是感觉的集合
9.艺术欣赏总是具有片面性
10. 意识是物质的正确反映
11.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12.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13.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
14.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造
15.客观存在是对艺术的再创造
16.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7.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规律和条件
18.形存则神存,是唯物主义观点
19.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事物
20.意识反作用是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21.意识和客观事物总是有差别的
22.太阳是物质
23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4意识根源于人脑
25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26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
27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28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9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0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印象
31人有意识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
32仓廪实而知礼节,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3把握了规律才能战胜自然
34神不过是主观臆造的产物
35宗教是对世界的歪曲反映
36艺术创作从艺术想象出发
37艺术创作是高于现实的能动反映
38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39创意与商业奇迹的联系是必然的,具体的
40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无条件的
41应该摒弃控制条件研究事物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