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课件第二讲近代中国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二章_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四)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
1、沉重地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 响最深的一次农民斗争。 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 太平天国起义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以后虽有洋人 撑腰,湘、淮军保驾,也挽救不了它迅速衰败的命运。
2、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 新的历史特点。 (1)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 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2)《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是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方案,对近代中国的出路进行了大胆而可贵的探索。 (3)在打击中国封建势力的同时,坚决抗击外国侵略势 力。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工业
1869年方举赞、孙英德的上海发昌机器厂开始使用机 床,并于1872年制造了第一艘小火轮,可以说是我国民族 资本机器工业的开端。 由此时直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创办的近代企业大 小共一百数十家。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1)在外国资本入侵,中断、破坏了我国原有 资本主义萌芽,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和技术的情况 下创办起来的;
( 3 )这场维新运动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掀起了第一次思想解放 的潮流,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 4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为革命作了铺垫。变法的失败使很多 人在改良的幻想中觉醒,认识到只要进行革命,进行武装斗争,推 翻清王朝才能拯救中国。
作业布置
• 以“大学校园里的雷锋”为话题写一篇3000字以 上的论文。 • 作业以打印稿的形式提交。6月3日之前交到各班 班长处。
( 2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并且非常脆 弱,以轻工业为主; ( 3 )企业集中,绝大部分建立在沿海、沿江 的通商口岸;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二讲 中华民族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曾国藩认 为,举办军事 工业“可以剿 发逆,可以勤 远略”。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近代军用工业:
先后办过规模不同的兵工厂有24个,重
要的有沪(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宁
(南京的金陵机器局)、闽(福州的马尾
方先进的机器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从
而促使中国国防从传统迈向近代化,促使中国
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方向蠕动,促使中国逐
渐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学科的近代科技体制。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第二.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集团中一部分大官僚、 大地主,为适应帝国主义和镇压农民革命的需要而推行 的一场利用西方生产技术以挽救清朝封建统治的运动。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太平天国军营
拜上帝会活动旧址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省花县人,生长中农家庭。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洪秀全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和他所处的时代、生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课程导入
近代中国,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
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华民族面临
的新问题是: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从农民、地主 阶级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从各自的阶级 立场出发,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
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兴起。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进军永安图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 (1)土地制度 平均分配土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理想的人间天国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分田办法, 按人口计算,不论男女。 各户都必需从事副业生产,“凡天下树墙下以桑, 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收 成、收入统归国库,支出也由国库统一分配。
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和湖北的部分地区及安庆、九江、武汉 三大战略要地。 )
天京事变1856
洪
天王 上帝次子 虚君 ;杨 东王 天父 实权 杨 居功自傲 飞扬跋扈 杖责诸王 逼封万岁 天王密诏 北王诛东王 天王杀北王 翼王出走 祸乱起于萧墙,堡垒从内部攻破
天京沦陷1864
石达开
安福二王 李秀成(1823~1864) 陈玉成 洪仁玕,洪秀全族弟,(1852年达香港, 1859年4月到 天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 。 《资政新篇》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 。 1864年7月19日,天京失守,清军屠城 。 1864年11月18日,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南昌被 凌迟处死。洪仁玕于11月23日被处死。
张之洞 劝学篇
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
事远出西人之上”。要学习利用的 是西方的“火器”和先进的军事装 备及机器生产。因为中国之于西方, “独火器万不能及”,把“求强” 的希望寄托在仿造外国的船、炮、 创办军事工业上。
显然,这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洋务事业之主要内容
1、兴办近代企业 ⑴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兴办洋务事业之指导思想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就 是以中国封建伦理 纲常所维护的统治 秩序为主体,用西 方的近代工业和技 术为辅助,并以前 者来支配后者。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
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中国人开始找寻和 探索国家的出路
近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ppt课件
• (1)农民是小生产者,缺少文化,容易接受 神秘的宗教语言。
• (2)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时代特点决定的。 • (3)洪秀全个人的原因。
“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当
拜,人人所同”。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
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并我
之念。”
----洪秀全
洪秀全
2、太平天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
对近代国家的出路的探索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影印本
《天朝田亩制度》:
初颁于1853年,是体现 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 领性文件,它的基本精 神是建立一个“有田同 耕,有饭同食,有衣同 穿,有钱同使,无处无 均匀,无处不饱暖”的 理想社会。
《资政新篇》影印本
。
1859 年 洪 仁 玕 总 理 朝 政 后 不久提出: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 要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进行一些上层建 筑的改革,按照西方资本主 义的模式反对封建制度,改 造中国,虽然未得到实行, 但是它毕竟是符合时代潮流 的救国方案,为以后的革命 斗争,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经过
• 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民的工具? • 2、太平天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 • 3、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看中外反动势力对
太平天国的联合绞杀。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经过
• 问题: •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
民的工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民 的工具?
曾国藩读到《资政新篇》这本书时,也啧啧称赞其为 “救国之良方”
(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原因
• (2)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时代特点决定的。 • (3)洪秀全个人的原因。
“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当
拜,人人所同”。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
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并我
之念。”
----洪秀全
洪秀全
2、太平天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
对近代国家的出路的探索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影印本
《天朝田亩制度》:
初颁于1853年,是体现 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 领性文件,它的基本精 神是建立一个“有田同 耕,有饭同食,有衣同 穿,有钱同使,无处无 均匀,无处不饱暖”的 理想社会。
《资政新篇》影印本
。
1859 年 洪 仁 玕 总 理 朝 政 后 不久提出: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 要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进行一些上层建 筑的改革,按照西方资本主 义的模式反对封建制度,改 造中国,虽然未得到实行, 但是它毕竟是符合时代潮流 的救国方案,为以后的革命 斗争,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经过
• 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民的工具? • 2、太平天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 • 3、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看中外反动势力对
太平天国的联合绞杀。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经过
• 问题: •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
民的工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民 的工具?
曾国藩读到《资政新篇》这本书时,也啧啧称赞其为 “救国之良方”
(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原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③争取夺利导致“自毁长城”的内讧 定都天京,洪不思进取,把权交给杨, 杨则“威风张扬,不知自忌”,逼封万 岁,北王韦“阴险奸诈”,不满意于杨 大权独揽,导致“天京事变”元气大伤。
④任人唯亲,滥封王爵 洪大搞家天下,子洪天贵为幼主,石出走后, 洪曾宣布永不封王,但马上又封洪仁玕为干王, 引起将士不服,于是又封英王(陈玉成)忠王 (李秀成),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后期为了收 拾人心,大肆封王,共封王2700多,当时民谣: 王爷遍地走,小民泪直流。各王拥兵自重,称 霸一方,出现天王不能控制主将,主将不能指 挥军旅的局面。
2.几个主要军工企业
(1)江南制造总局(沪局):1865年李鸿章筹办。 (2)金陵机器局(宁局):1865年李鸿章创建。
江 南 制 造 总 局
(3)福州船政局(闽局):1866年左宗棠创 建。 (4)天津机器局:1867年崇厚创建。 (5)湖北枪炮厂:1890年张之洞创建。
上图为天津机器局
左图为福州船政局
办厂形式
资金来源 生产目的 产品去向 管理方式 企业性质
官
办
政府拨款 不计利润 配给军队 封建衙门式 封建性质
绅商入股 (主) 追求利润 与市场联系密切 以雇佣为主 基本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四)其他洋务事业
(1)创办新式学堂 (2)派遣留学生
(3)翻译和出版西学书籍
开平矿务局 开平
•军事工业
(纯属封建工业)
④整个农村社会,则按军事组织体系建立,一 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为一军,下为师、旅、卒、 两司马。每家设一人为伍卒,平时立足农业生 产,战时从事军事活动,“军”实际成为兵农 合一的行政单位。 ⑤文化教育,25家子弟到礼拜堂,由两司马教 读遗诏圣书、真命诏旨。礼拜日,两中男女到 礼拜堂听讲圣书。由师帅、旅帅、卒长更番至 所统属两司马礼拜堂讲圣书教化民。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二)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 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三,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 运动。
2018/11/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7
艺术家笔下的天京事变(素描· 局部) 作者:施大畏
2018/11/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0
天 京 事 变 (1856)
北京城里的歌谣: 天父杀天兄, 江山行不通;
天王 洪秀全 1逼 7走 2唤
5杀 6疑
4责
长毛非正主,
依旧让咸丰。 东王 3杀 北王 杨秀清 韦昌辉
2018/11/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索
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 武装斗争和社会改革方案改造中国。 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 通过学习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 富强。
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 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来实现变法维新 救亡图存。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018/11/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农民群众的斗争风暴
洋务运动的兴衰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2018/11/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
本章课时:2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辩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 合 本章重点:了解和掌握这三次早期探索的失败原因、 经验教训、历史意义。 本章难点:三次早期探索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影响及 历史启示 。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近代史课件)
最高权力核心慈禧太后利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进行权势 的均衡。她并不关心洋务运动的前景与作用,而将其作为平衡各 派政治势力的制衡工具。
例如:京师同文馆、“违章建筑”吴淞铁路、“马车铁路”唐胥铁路等 案例。
3、洋务派本身的封建性、依附性和腐朽性(详见课本)。
洋务企业所有局、厂都不是独立企业,而 Nhomakorabea政府组成机构,衙门 化、官僚化、贪污挥霍、任用私人等现象相当严重。由于把封建 衙门的官场恶习搬到局、厂,腐败现象在所难免,生产效率低下, 管理混乱。
要不要变法
论战焦点: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 宪
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 度
论战实质: 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 的正面交锋
论战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四、百日维新
1898年1月,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9月5日,提拔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为四品军机章京
2)核心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民。 3)意义:近代第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 4)局限性: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迫于形势也没有实施
二、农民战争的意义与局限
A、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反封建主义和反对外来侵略 对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加速其衰败 对外: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抗击侵略
三、洋务运动创办的民族工业,刺激和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催生了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四、新式学堂的建立,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促进了西学东渐,起到 了开通风气、传播知识的作用。
6、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5年清政府败于甲午战争,北洋舰队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失败原因:
例如:京师同文馆、“违章建筑”吴淞铁路、“马车铁路”唐胥铁路等 案例。
3、洋务派本身的封建性、依附性和腐朽性(详见课本)。
洋务企业所有局、厂都不是独立企业,而 Nhomakorabea政府组成机构,衙门 化、官僚化、贪污挥霍、任用私人等现象相当严重。由于把封建 衙门的官场恶习搬到局、厂,腐败现象在所难免,生产效率低下, 管理混乱。
要不要变法
论战焦点: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 宪
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 度
论战实质: 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 的正面交锋
论战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四、百日维新
1898年1月,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9月5日,提拔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为四品军机章京
2)核心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民。 3)意义:近代第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 4)局限性: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迫于形势也没有实施
二、农民战争的意义与局限
A、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反封建主义和反对外来侵略 对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加速其衰败 对外: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抗击侵略
三、洋务运动创办的民族工业,刺激和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催生了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四、新式学堂的建立,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促进了西学东渐,起到 了开通风气、传播知识的作用。
6、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5年清政府败于甲午战争,北洋舰队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失败原因:
中国近代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优质课件
长毛非正主, 依旧让咸丰。”
太平军 在天京 (今南京) 附近江面 上与英军 作战图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不久湘军攻陷天京, 忠王李秀成被擒变节,向曾国藩乞降。干王洪仁玕突 围后,在江西被俘。
天京陷落后,太平军余部仍在大江南北坚持斗争, 陆续被清军歼灭。来自二、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一)《天朝田亩制度》 1、基本内容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引言:早期探索的时代特征
一、时代变化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有之 “大变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中国空前的民 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 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代。
二、新问题、新任务:找寻国家出路 1.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2.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⑴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革太 命平 纲天 领国
的
⑵建立农村基层组织政权“两”
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 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
⑶设立“圣库制度”
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 会。
《天朝田亩制度》和太平天国的实践表现为无法克 服的矛盾:一方面要在经济生活中实现平均主义, 宣扬有福同享,天下太平,在实际生活中以天王为 代表的等级制和君主制、世袭制,这种矛盾性决定 它根本无法实行。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引言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历代 农民战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达到高峰,不 仅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空前规模的农民 战争。
1.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时代背景 (1)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的激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小结: 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半个世纪中国人力尽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探 索国家出路,逐步前进,尽管历次努力都 失败了,但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 为中国人以后的三个选择(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启示。
历史证明:农民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 法克服自身局限性,引导中国革命胜利; 洋务派官僚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 革封建政治制度,也绝不可能使中国独立 富强;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改良的道 路在中国也走不通。
3、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戍维新,企图通过自上而 下的政治改良道路来实现变法维新和救亡图存。
早期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历代农民战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运动达到高峰。它不 仅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而且具 有新特点和新水平(反对外国侵略、纲领、制度) 爆发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1851--1864),波及18个省。
早期探索之二: 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的洋务运动
(一)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的清王 朝的自救活动
内忧: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1--1864) 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恭亲王奕訢:心腹之患(发捻),肘腋之忧(俄国), 肢体之患(英国),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 之。
洋务运动(同治中兴、同光新政、自强运动)
维新派代表人物
梁 启 超
维新派代表人物
谭 嗣 同
维新派代表人物
严 复
维新派的活动方式:向皇帝上书、著书立
说、介绍外国经验、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
第二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洪仁玕。
(二)两篇重要文献
1.《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 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
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 革方案 。
2.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 《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 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是太平天国历史 中一个光辉的亮点 。
(三)起义的历史意义
(1898)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皆民也。民不 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 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 君末也,民本也……夫曰共举之,则且 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 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 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 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谭嗣同《仁学》
3.百日维新
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 103天。
主要内容
百日维新所发布政令的主要内容
(三)维新运动的意义
1.爱国救亡运动
2.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3.思想启蒙运动
(四)维新运动失败原因
1.新旧力量对比悬殊
2.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惧怕人民群众。
1.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撼动了清政
府的统治根基
2.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并具有新 特点 3.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4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四)起义的失败原因与教训
1.失败的客观原因 2.失败的主观原因 3.教训
二、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兴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ppt课件
(二)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兴办目的 1、镇压农民起义
2,“师夷长技以自强”(前期)和“求富”(后 期) 3,加强海防和边防 4,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五)主要成就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2、《资政新篇》(重点) (1)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 发展方案 (2) 《资政新篇》是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
在政治方面 在经济方面 在思想文化方面 在外交方面 (3)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 的统治根基。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参考资料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 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 技术。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 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暴 利,使企业难以发展。清政府内部的顽 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表
19世纪60—8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二、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众的眼界。 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重点)
2,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运动(性质)
3,戊戌政变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三)兴办目的 1、镇压农民起义
2,“师夷长技以自强”(前期)和“求富”(后 期) 3,加强海防和边防 4,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五)主要成就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2、《资政新篇》(重点) (1)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 发展方案 (2) 《资政新篇》是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
在政治方面 在经济方面 在思想文化方面 在外交方面 (3)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 的统治根基。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参考资料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 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 技术。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 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暴 利,使企业难以发展。清政府内部的顽 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表
19世纪60—8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二、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众的眼界。 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重点)
2,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运动(性质)
3,戊戌政变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中国近代史课件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
因、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
的原因、教训?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P41
(1)阶级矛盾的激化:根本原因 (2)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的 侵 略: 重要原因
(3)自然灾害严重:客观原因
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 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 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 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 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P50
(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三)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1、过程:
洪秀全
借 杀
杨秀清
杀 冯云山
韦昌辉
萧朝贵 石达开
逼
走
2、影响: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由战略进攻转向防御
2、太平天国后期斗争--重整朝纲
新的领 导核心
天 王 : 洪 秀 全
干王:洪仁玕
忠王:李秀成
英王:陈玉成
总理朝政
军事指挥
《资政新篇》
庐 州
三河镇大捷
扬 州 天京 上海 杭 州
P51
P52 历史评价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 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 次正面交锋。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 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 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四)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百日维新的内容
P52
1898年6月11日,光绪 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 诏书,宣布开始变法。 新政从这一天开始,到 9月21日,慈禧发动 反动政变为止,共10 3天,故称百日维新。
第二讲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白、关心焉、尤列
1894年初孙中山在故居写《上李鸿章书》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与成立宣言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陆皓东
1895年春广州兴中会总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有心杀贼,无力 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谭嗣同殉难像
百日维新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措施,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三)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 第一,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主张革除妇女缠足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客观原因:新旧力量对比悬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第二讲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早期探索之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 1、背景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马关条约》的签订
以“三国干涉还辽”和《中俄密约》的签订为开端, 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争夺
修筑中东铁路的中国民工
1903年6月的“苏报案”
秋瑾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名称
华兴会 科学补习所 光复会 岳王会
成立时间
1903.11 1904.7 1904.10 1905
地点
长沙 武昌 上海 安庆
主要领导人
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 刘敬安、张难先 蔡元培、陶成章、龚宝铨等 柏文蔚
1907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第一,新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刚诞生,很软弱 第二,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势力的妥协性 第三,只依靠光绪皇帝,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1894年初孙中山在故居写《上李鸿章书》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与成立宣言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陆皓东
1895年春广州兴中会总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有心杀贼,无力 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谭嗣同殉难像
百日维新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措施,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三)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 第一,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主张革除妇女缠足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客观原因:新旧力量对比悬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第二讲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早期探索之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 1、背景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马关条约》的签订
以“三国干涉还辽”和《中俄密约》的签订为开端, 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争夺
修筑中东铁路的中国民工
1903年6月的“苏报案”
秋瑾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名称
华兴会 科学补习所 光复会 岳王会
成立时间
1903.11 1904.7 1904.10 1905
地点
长沙 武昌 上海 安庆
主要领导人
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 刘敬安、张难先 蔡元培、陶成章、龚宝铨等 柏文蔚
1907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第一,新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刚诞生,很软弱 第二,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势力的妥协性 第三,只依靠光绪皇帝,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第二章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课件
1898年4月,康有为在保国会发表演说,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1895年,严复在《救 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甲午战争后,严复还翻译了《天演论》,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 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也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刘铭传
林永升
陈化成
邓世昌
冯子材
5
二、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两百年间,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不断地进行着英勇的斗争。 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除抗日战争外,大多以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宣 告结束。
究其原因,固然有诸多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但从中国内部因素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 因: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6
三、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开始普遍地觉醒。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可以算得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他还提出 “师夷长
林
则
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11
(二)农民阶级探索国家出路的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
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较为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
2020/1/11
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2
二、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的野心膨胀,妄图瓜分中国,促使中国人民反抗斗争日益高涨。 山东民众利用“义和拳”这种民间秘密组织,在各地聚集起来,于1898年10月打出“扶清 灭洋”的旗帜,四处捣毁教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 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也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刘铭传
林永升
陈化成
邓世昌
冯子材
5
二、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两百年间,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不断地进行着英勇的斗争。 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除抗日战争外,大多以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宣 告结束。
究其原因,固然有诸多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但从中国内部因素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 因: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6
三、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开始普遍地觉醒。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可以算得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他还提出 “师夷长
林
则
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11
(二)农民阶级探索国家出路的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
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较为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
2020/1/11
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2
二、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的野心膨胀,妄图瓜分中国,促使中国人民反抗斗争日益高涨。 山东民众利用“义和拳”这种民间秘密组织,在各地聚集起来,于1898年10月打出“扶清 灭洋”的旗帜,四处捣毁教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
中国近代史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产生。
(5)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禁止妇女缠足,禁止买卖婚姻,严禁鸦片等。
2、评价
方案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1)进步性
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
有制的强烈愿望。
(2)局限性
绝对平均主义,并且与当时商品经济的世界潮流是背道而驰的,根 本无法实现。
(二)《资政新篇》
2、依赖性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接受了康有为的变法主张,颁 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从这一天开始,到9
月 21日慈禧发动政变为止,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因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也称为“戊戌变法”。
一、历史条件、代表人物、活动方式及论战
1、背景及条件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对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和文化教 育等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1)土地分配 :按人口均分土地
(2)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按军制把农民编制起来
每25家为1两,每两设两司马一人,总管25家的生产、分配、行政、 司法、教育、礼俗以及军事训练等。这样,就将从事小生产的分散 的农民组织了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足以与清朝相抗衡的革命力量。
(一)历史意义
1. 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 担负了反封建和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任务;
3. 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产生了深远的历史 影响;
4. 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二)失败原因
1、主观上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
(1) 阶级的局限
产生。
(5)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禁止妇女缠足,禁止买卖婚姻,严禁鸦片等。
2、评价
方案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1)进步性
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
有制的强烈愿望。
(2)局限性
绝对平均主义,并且与当时商品经济的世界潮流是背道而驰的,根 本无法实现。
(二)《资政新篇》
2、依赖性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接受了康有为的变法主张,颁 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从这一天开始,到9
月 21日慈禧发动政变为止,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因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也称为“戊戌变法”。
一、历史条件、代表人物、活动方式及论战
1、背景及条件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对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和文化教 育等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1)土地分配 :按人口均分土地
(2)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按军制把农民编制起来
每25家为1两,每两设两司马一人,总管25家的生产、分配、行政、 司法、教育、礼俗以及军事训练等。这样,就将从事小生产的分散 的农民组织了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足以与清朝相抗衡的革命力量。
(一)历史意义
1. 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 担负了反封建和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任务;
3. 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产生了深远的历史 影响;
4. 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二)失败原因
1、主观上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
(1) 阶级的局限
PPT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张之洞、刘坤一、盛宣怀
四、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军事上,以“自强”为目标,仿效西方 建立新式军事工业,创办海军,装备、 编练新式陆军。 经济上,以“求富”为内涵,建立以官 办和官督商办为主要形式的新式民用企 业,“稍分洋商之利”。 文化教育上,建立新式学堂,学习西方 语言、科技、军事,派遣留学生。
语言学校:同文馆(1862)、上海广方言馆 (1863)、 广东同文馆 (1864) 、上海留美预备学堂 (1871) 、南京 同 文 馆 (1883) 、 新 疆 俄 文 馆 (1887) 、 台 湾 西 学 馆 (1887)、珲春俄文馆(1888)、湖北自强学堂(1893)。 军事学校:建船政学堂 (1866) 、天津水师学堂 (1880) 、 天津武备学堂 (1885) 、北京昆明湖水师学堂 (1888) 、 广东水陆师学堂 (1887) 、江南水师学堂 (1890 年 ) 、广 东黄埔鱼雷学堂 (1884) 、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 (1890) 、 北洋旅顺口鱼雷学堂(1890) 科技学校:上海机器学堂(1867)、福州电报学堂(1876)、 广东实学馆(1881)、天津电报学堂(1880)、上海电报学 堂(1882年)、金陵同文电学馆(1883)、两广电报学堂 (1887年)、台湾电报学堂(1890年)、湖北矿务工程学堂 (1892)、天津医学堂(1894)、山海关铁路学堂(1895)、 南京陆军学堂附设铁路学堂(1896)。
我中华且将为天下万国所鱼肉。 ——冯桂芬 “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 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船坚炮利不如夷, 有进无退不如夷。” ——冯桂芬
内须变法
2.主张学习西方,自强、自立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 ——李鸿章 立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 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西洋军火日新月异,不惜工费,而精利独绝,故能横 行于数万里之外。中国若不认真取法,终无法自强。 窃谓士大夫留心经世者,皆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 ——李鸿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原因: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弱点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首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
本质缺乏认识,没有能够提出彻底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甚至还对帝 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其次,他们不相信群众,不依靠
群众,不敢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特别是农民群众起来革命,反而压制
(2)保路风潮
(3)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2 .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性质: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2.太平天国的救国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农民阶级革命派
1859年洪仁玕撰
写并经洪秀全批准颁 布的《资政新篇》, 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 彩的施政纲领。
洪秀全(1814-1864)与《天朝田亩制度》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3.太平天国的失败
天京事变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军攻破天京。
3.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促进了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赶走了皇帝,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统治,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 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有力地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统治
性质,它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3.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最初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它包括反满和独立两层意思。 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 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完成政治革命,它是三 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平均地权”,防止资 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到社会革 命的目的。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早期改良主义者
代表: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
主张:
揭露外国侵略者在华罪行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康广仁
杨深秀
资 产 阶 级 改 良 派
林旭
刘光第
杨锐
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4.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是保皇还是革命?
是维护清政府统治,实行君主立宪 ,还是推倒
它,建立民主共和国?
是维护还是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 .封建帝制的覆灭
(1)武装起义的频繁发动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流血争路,路亡流血;路存国存,存路救国 1911年10月10日 熊秉坤、金兆龙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敌人的力量十分强大 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理论的指导 长期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的地位,难以在斗争中 形成一个坚强的统一的领导核心
2.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地主阶级改革派
1842年-1843
爱国救亡运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原因及教训
四、辛亥革命的成败
四、辛亥革命的成败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和害怕人民群众起来革命。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派别
活动和分裂现象十分严重,没有形
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第二讲 近代中国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近代中国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起落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三、维新变法的夭折
四、辛亥革命的成败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和发展
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
义
1853年3月,定都天京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 《猛回头》、《警世钟》 1903年6月,《苏报》案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3)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时间:1905年 8月20日,在东京举行成立大会 通过了《同盟会章程》 推选孙中山为总理,下设执行、评议、司法三 部 同盟会本部设在东京,下设九个支部 《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林则徐 (17851850)福 建侯官人。 清末政治 家。
年魏源受林则 徐之托,在林 主持编译的 《四洲志》基 础上,扩充编 定的《海国图 志》
洋务派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口号:“自强”、“求富”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内容: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 新式学堂派留学生 本质: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自救运动,目的 是维护封建统治。 评价:企业具有很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和垄 断性,在性质上和作用上具有复杂性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1)袁世凯窃国
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总统
可无 怜量 购金 得钱 假无 共量 和血 ,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2)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袁世凯:1912-1916
段祺瑞(皖系):1916– 1920
曹锟、吴佩孚(直系):1920—1924
张作霖(奉系):1924—1928
16年间,更换了13任总统,共有40多届内阁
(三) 辛亥革命的失败
2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客观原因:中外反革命势力联合的力量远远大
于革命力量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1866— 1925),广东香山 (今中山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