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概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1东亚概述

11东亚概述
教学难点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关键
总结方法应用
教学流程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环节反思
安全教育
知识梳理
练习
总结
作业
3分钟
27分钟
1.查人数
2.饮食安全
东亚概述
一、自然环境
1、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地形:地形地势特点
3、气候:气候成因
特点及分布
4、河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形成体系
自主学习:1、读世界亚洲地形图,明确亚洲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并总结概述,亚洲地形地势的特征




东亚概述
一、自然环境
1、位置
2、地形及河流
3、气候
二、人文环境
课后反思
让学生多点时间看地图册
凌源市实验中学11级地理学科
《东亚概述》教学设计
授课
时间
3月19日
星期2第1节
授课教师
白雅丽课节11
授课班级
11级5、6班
授课
类型
复习课
教材
分析
主要总结亚洲的知识梳理,通过图文转化加强学生知识的掌握
学情
分析
上学期已经研究完成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亲自动手,绘制及找名称。锻炼其动手能力,但在绘制图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从海陆位置说明亚洲的位置
二、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以及地形对河流和气候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好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志趣。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等

初中地理东亚教案

初中地理东亚教案

初中地理东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掌握东亚五国的名称及首都。

3. 了解东亚的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东亚五国的名称及首都。

3. 东亚的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1. 东亚的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地图册。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册,找出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2. 提问:东亚包括哪些国家?它们的首都是哪里?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东亚的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东亚的地形特点: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2. 讲解东亚的气候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西北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3. 讲解东亚的经济发展状况:中国、日本和韩国为经济发达国家,蒙古和朝鲜经济相对较弱。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

2.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绘制东亚地图,标注五国的名称和首都。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东亚经济发展状况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总结东亚地理知识教案二

总结东亚地理知识教案二

总结东亚地理知识教案二。

在这堂课中,我们首先了解了东亚的基础地理概念及其地形特征。

东亚地区主要由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国、台湾及其周边群岛组成。

在面积上,中国是整个东亚地区最大的国家。

东亚地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地形上,包括东亚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领会了东亚地貌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对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影响。

我们学习了东亚地区的气候特点。

在东亚地区,气候因为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季风和海洋气候的影响而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根据气候类型,东亚地区可以分为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两大类。

这也为我们理解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发展和登记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我们详细了解了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着庞大的市场和劳动力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韩国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后起之秀。

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这种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着影响。

在这堂课中,学生们还学习了一些重要的文化和历史要素,例如:中华文明、汉字文化、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丝绸之路和文化背景等等。

这些文化和历史遗存,不仅在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这堂精彩的东亚地理知识教案二的课程,我们不仅全面认识了东亚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更加了解了该区域的历史发展、文化特征和经济趋势。

这些知识不仅可以为我们打开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大门,而且可以为未来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我们期待着学生们在这个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时代,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东亚概述地理教案:了解亚洲文化和历史

东亚概述地理教案:了解亚洲文化和历史

东亚概述地理教案:了解亚洲文化和历史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东亚各国的地理位置、主要特征、人口、文化等情况;2. 熟悉东亚各国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事件;3. 掌握东亚各国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4. 提高学生对于东亚地区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东亚的概述(1)东亚的地理位置及其主要特征(2)东亚的天气和气候(3)东亚的地形和地貌(4)东亚的人口和文化2. 东亚各国的历史(1)中国的历史(2)韩国的历史(3)日本的历史(4)朝鲜的历史(5)越南的历史(6)其他东亚国家的历史3. 东亚各国的关系(1)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2)韩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3)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4)朝鲜与周边国家的关系(5)东亚各国的合作(6)东亚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观察法3. 实地考察法4. 对比法5. 讨论法四、教学步骤1. 介绍东亚的概述(1)通过地图介绍东亚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征;(2)讨论东亚的天气和气候特点;(3)介绍东亚的地形和地貌;(4)介绍东亚的人口和文化。

2. 讲授东亚各国的历史(1)从中国的历史讲起,介绍中国的几个历史时期;(2)讲解韩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历史;(3)讲解其他东亚国家的历史。

3. 实地考察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东亚各国的风土人情、地质地貌特点和当地文化情况。

4. 对比学习通过对比中国和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加深学生对东亚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5. 讨论和总结(1)讨论东亚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2)总结东亚地区的主要特点和文化。

五、课程评价1. 学生的考试成绩2. 学生的观察报告3. 学生的小组讨论4. 学生的写作作品六、教学建议1. 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东亚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可以引用有趣的事例和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视频等语言材料通过电子设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感官上的体验,更好地了解东亚文化和历史。

东亚概况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学教案(含五篇)

东亚概况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学教案(含五篇)

东亚概况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学教案(含五篇)第一篇:东亚概况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学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用具《东西半球图》、《东南亚地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教学提纲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二、自然条件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2.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我们在学习东亚区域地理时,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东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

)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东南亚的区域地理,仍然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找出它与东亚的差异,总结出东南亚区域地理特征。

学习新教材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板书)[读图] 读《东西半球图》,教师指图明确范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教师做简单介绍。

[提问] 从图上看东南亚位于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从海陆位置看,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联系两大洲、沟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读图]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

教师介绍马六甲海峡。

第一节东亚(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区域地理

第一节东亚(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区域地理
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东亚地区在全球地理格局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东亚地区的实际问题。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 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4. 通过作业小结,让学生对东亚地区的地理特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分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反思与评价
1.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问题导向
1. 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东亚地区的地理特征,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4. 通过对东亚地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
(三)小组合作
2. 提问:“你们对东亚地区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东亚地区的认识。
3. 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东亚地区的地理特征,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探索东亚地区的奥秘。”
(二)讲授新知
1.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东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认识东亚的地理特征。
2. 讲解东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并分析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 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通过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帮助他们找到改进的方向,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大全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大全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第一章:东亚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东亚主要国家的分布和人口情况理解东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特点1.2 教学内容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东亚主要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东亚人口和经济情况东亚文化特点和交流1.3 教学活动地图识别:引导学生识别东亚地区的位置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东亚国家的人口和经济情况文化展示:让学生展示东亚国家的文化特点,如美食、传统服饰等第二章:日本地理概览2.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掌握日本的主要岛屿和半岛理解日本气候和经济情况2.2 教学内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日本的主要岛屿和半岛: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等日本气候和经济情况2.3 教学活动地图识别:引导学生识别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岛屿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气候和经济情况视频观看:播放日本地理特点的视频资料,增加学生对日本的了解第三章:日本自然灾害3.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掌握日本地震、台风和海啸的特点和影响理解日本人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3.2 教学内容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海啸等日本地震的特点和影响:地震预警、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等日本台风和海啸的特点和影响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角色扮演:模拟日本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资料搜集:让学生搜集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第四章:日本经济与社会4.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历程掌握日本的主要产业和经济结构理解日本社会和文化特点4.2 教学内容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历程:经济增长、泡沫经济、恢复和发展等日本的主要产业和经济结构:汽车、电子产品、服务业等日本社会和文化特点:教育、工作文化、家庭结构等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历程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经济和社会特点的视频资料资料搜集:让学生搜集有关日本主要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资料第五章:日本政治与外交5.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政体和政治体制掌握日本的国家机关和政治决策过程理解日本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5.2 教学内容日本的政体和政治体制:天皇、Diet (国会)、内阁等日本的国家机关和政治决策过程:选举制度、政党政治、政策制定等日本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日本与邻国的关系、美国的关系、国际贡献等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政体和政治体制模拟选举:模拟日本国会选举过程,让学生了解选举制度角色扮演:模拟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外交谈判,让学生参与其中第六章:日本文化与社会生活6.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掌握日本的传统艺术和节日理解日本的社会生活和生活方式6.2 教学内容日本的文化传统:宗教、书法、茶道、武士道等日本的现代文化:动漫、流行音乐、时尚等日本的节日:樱花节、盂兰盆节、新年等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艺术欣赏:欣赏日本的书法、茶道等传统艺术表演节日庆祝:模拟日本的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体验日本文化第七章:日本教育与科技发展7.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特点掌握日本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就理解日本科技教育与产业的关系7.2 教学内容日本的教育制度:学制、学校种类、教育政策等日本的科技发展:汽车、电子产品、技术等日本科技教育与产业的关系: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生态系统等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教育制度和科技发展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科技发展和创新成就的视频资料案例研究:研究日本的科技企业和创新案例第八章:日本旅游资源与特色8.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景点掌握日本的旅游活动和旅游政策理解日本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影响8.2 教学内容-日本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主题公园等日本的旅游活动和政策:温泉、滑雪、节庆活动等日本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影响:旅游业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旅游市场的变化等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景点旅游规划:让学生设计一次日本旅游计划图片展览:展示日本的旅游景点和风光照片第九章:日本的国际地位与作用9.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日本参与国际组织和合作项目理解日本对国际事务的贡献和影响9.2 教学内容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等日本参与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日本的合作项目和国际贡献:援助、投资、技术交流等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参与国际组织和合作项目的视频资料案例分析:研究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贡献和影响第十章:日本的未来挑战与机遇10.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面临的未来挑战掌握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环境问题等策略理解日本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舞台上的机遇10.2 教学内容日本面临的未来挑战: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环境问题等日本应对策略:政策调整、创新科技、国际合作等日本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舞台上的机遇:经济发展、安全保障、文化交流等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面临的未来挑战和应对策略预测未来:让学生设想日本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舞台上的发展前景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未来机遇和挑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解析:东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是理解整个区域的基础。

地理教案-东亚概述

地理教案-东亚概述

地理教案-东亚概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东亚地理位置、范围及特点。

2.使学生了解东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东亚地理位置、范围及特点。

2.难点:东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东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观察地图,说一说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二、探究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东亚各国的基本情况。

三、分析东亚的自然环境1.教师展示东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特点。

2.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东亚的地形特点。

”四、分析东亚的人文特点1.教师展示东亚文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人文特点。

2.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东亚的人文特点。

”第二课时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谁能概括一下?”二、分析东亚的自然环境(续)1.教师展示东亚气候图,引导学生观察气候特点。

2.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东亚的气候特点。

”三、分析东亚的人文特点(续)1.教师展示东亚民俗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民俗特点。

2.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东亚的民俗特点。

”五、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六、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绘制一张东亚地图,并标注重要地理事物。

2.深入了解东亚的人文特点,选取一个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下节课分享。

七、课后反思2.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1.教师展示东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如果让你们描述东亚的位置,大家会如何表达?请大家踊跃发言。

”2.学生回答:“东亚在亚洲的东部,靠近太平洋。

东亚概述第二课时地理教案

东亚概述第二课时地理教案

东亚概括第二课时地理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使学生正确说出东亚的人种、主要民族和人口散布特色2.使学生正确认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差别初步形成用综合的看法剖析地区特色和地区差别的能力初步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加深对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3.经过收集各民族风土民情资料的活动使学生提升收集、整理地理资料及语言表达能力教课要点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差别教课难点用综合的看法剖析地区特色和地区差别教课媒体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电影、东亚地形挂图教课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部署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收集东亚地域各国各民族的风土民情资料同学们准备得如何下边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自己准备的内容【总结评论】方才同学们分别介绍了东亚各民族的风土民情如各民族的节日、不一样的衣饰、各民族的民俗习惯等同学们准备得都很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同学还收集了好多图片讲得也很出色这说明我们同学们平常很注意累积、整理地理资料请同学们持续保持下边老师用另一种形式展现让同学们亲眼看一看这些民族是如何欢度自己的节日的【放录像】各民族的节日【总结】方才我们看了录像能否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声、像资料是累积地理资料的另一种方法希望大家回去此后试一试【转折过渡】依据同学们的介绍知道了朝鲜、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蒙古国是蒙古族日本是大和民族中国以汉族居多是个多民族国家固然各民族的民俗习惯不一样但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沟通历史积厚流光久在中国唐代日本曾多次差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差遣使者东渡日本流传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鉴真高僧东渡日本就是此中之一朝鲜的音乐、舞蹈在隋唐时就已传入我国自然此刻的交往更是亲密因为长久的沟通东亚各国的文化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但更邻近的是我们都是黄色人种大家说一说黄色人种有什么特色学生回答【启迪发问】黄皮肤、黑眼睛、黑而直的头发是黄种人的外面特色东亚是黄色人种的主要散布区人口超出 13 亿这些人口能否平均地散布在东亚各地呢请同学们计算日本、蒙先人口密度井与我国比较看一看有什么特色可否说出东亚人口是如何散布的学生计算、回答【指图总结】中国人口密度为120 人/km2 日自己口密度为323人/km2 蒙先人口密度为 1.3 人/km2 由此看来东亚人口散布很不平均东部沿海地域人口浓密而内地地域人口稀罕东部沿海地域也是世界人口浓密区【板书】二、东亚的人种、民族、人口散布【启迪指引】东亚人口为何散布不平均呢为何主要散布在东部沿海地域这与东亚自然环境有没相关系呢学生议论、回答【板书总结】【转折过渡】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别造成东亚的人口散布极为不均那自然环境上的东西差别对经济有没有影响请同学们看书中“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别”这部分内容并议论一下议论要求:( 1)东、西部的海陆地点对交通有何影响(2)东、西部的地形、天气对农业有何影响一部分更合适发展耕种业一部分合适发展畜牧业(3)整体上着沿海和内地经济有什么差别呢学生念书、议论、回答【出示投影列表总结】【小结】因为自然条件的差别造成了沿海和内地经济上的巨大差别东部沿海经济发达而内地地域相对较落伍可是这其实不等于说内地地域没有发展内地经济也在发展中只可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的速度比较迟缓也可能有一天内地地域的丰富资源被开发它的经济发展会追上或超出沿海地域呢!【部署作业】略。

一中高中地理下学期第4周教学设计(东亚)(2021-2022学年)

一中高中地理下学期第4周教学设计(东亚)(2021-2022学年)
看图思考
通过位置、地形、气候方面分析了解东亚自然环境

2、地形特征
(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2)地势西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下图)
东亚人口情况
5、稠密的人口分布及成因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看图分析,仔细听讲
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及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1)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及成因: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3)影响河流(水文):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影响植被与含沙量(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东亚地形及其影响
4、小组讨论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看图分析,小组讨论,仔细听讲
通过分析地形对环境的影响,锻炼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2)影响河流(水系):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东亚
一、教学目标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三周世界地理《东亚》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三周世界地理《东亚》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1)填空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以下填空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并提交。
1)东亚五国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亚地区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____等。
3)东亚地区的海岸线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等省份。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东亚》地区的地理特点、国家分布、经济发展、文化差异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东亚》重点,强调《东亚》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东亚》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能力培养:学生应该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东亚地区的合作机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东亚文化差异对国际交流的影响等。他们还应该能够运用地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来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此外,学生应该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并在小组讨论中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东亚地区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文化差异,学生应该能够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他们应该能够关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关注东亚地区的发展和环境问题。
(3)解释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答案: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东亚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有助于增强区域凝聚力。汉字作为共同文字,儒家文化对东亚国家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还有助于推动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
(4)分析东亚地区环境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东亚概述第二课时地理教案

东亚概述第二课时地理教案

东亚概述第二课时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特点。

2.掌握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3.分析东亚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人口、民族、宗教、经济等。

4.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对东亚地区的认识。

教学重点:1.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特点。

2.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3.东亚的人文地理特点。

教学难点:1.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

2.东亚的人文地理特点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特点。

2.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特点,谁能告诉我东亚的位置在哪里?它的范围包括哪些国家?二、新课讲解1.讲解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

(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

(3)河流:主要河流有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面积较大。

2.讲解东亚的人文地理特点(1)人口:东亚地区人口众多,约占全球人口的1/4。

(2)民族:主要有汉族、日本族、朝鲜族等。

(3)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在东亚地区有广泛的影响。

(4)经济:东亚地区经济发达,尤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3.分析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点的关系(1)地形对农业、交通、城市分布的影响。

(2)气候对农业、生活、旅游的影响。

(3)河流对经济、交通、生态环境的影响。

(4)人口、民族、宗教、经济等因素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分析东亚地区的一个典型案例,如中国的长江流域。

2.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四、课堂小结2.提问: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谁能告诉我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有哪些?人文地理特点又有哪些?五、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熟记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特点。

2.结合教材,分析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点的关系。

3.选择一个东亚地区的国家,了解其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地理教案东亚概况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案

地理教案东亚概况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案

地理教案东亚概况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案东亚概况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用具《东西半球图》、《东南亚地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教学提纲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二、自然条件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2.气候: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我们在学习东亚区域地理时,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东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

)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东南亚的区域地理,仍然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找出它与东亚的差异,总结出东南亚区域地理特征。

学习新教材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板书)[读图]读《东西半球图》,教师指图明确范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教师做简单介绍。

[提问]从图上看东南亚位于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从海陆位置看,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联系两大洲、沟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读图]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

教师介绍马六甲海峡。

[提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提示学生可参看“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回答。

东亚概述教案

东亚概述教案

东亚概述教学目标记住东亚五国的国家及首都的位置,记住主要海洋、岛屿、半岛的分布。

知道东亚的地形特征,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征。

通过学习东亚五国历史、文化和相互交往,以及五国存在的共同之处(人种、风俗等)加深学生对东方文化的认识。

通过对东亚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地形、气候)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农业、工业差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东亚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东西差异。

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分五个标题,分别讲述东亚的位置、地形、气候、居民和经济特征第一个标题"位于太平洋西岸",主要讲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的不同,使东西部内陆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与此也有密切的联系。

本节以海陆位置为轴,介绍东亚的地理特征及东西部的差异。

纬度位置对东亚区域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东亚季风区内,从北到南由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到亚热带和热带的变化很明显,详细内容将在中国地理中讲述,这一节东亚概述,只在季风一段内提到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区别。

同样,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本节也略去。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又是学生最先学习的一个区域,因此,本节把"季风气候显著"作为重点和难点,并联系前面已有的知识来讲述,让学生知道季风气候的特点,为以后学习东南亚和其他大洲的季风气候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口和经济"一段,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为人类生产提供哪些条件,以及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所取得的成就两方面来讲,重点指出了日本、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都高于农业(包括畜牧业)。

例如,蒙古和我国西北各省区在近几十年内,工农业、交通、科技、贸易都获得发展,人口增多,也出现一些工业城市,不过同东部沿海地区比,差距还很大。

因此课文中说明西部内陆"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中"。

“东亚第一节概述”的教学设计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精选

“东亚第一节概述”的教学设计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精选

"东亚第一节概述"的教学设计东亚是世界地理十三个区域中的第一个,具有分区地理开篇启迪作用。

本章是学生学完教材总论部分后已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从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着手,突出区域地理特征。

针对这些特点,本节课"东亚第一节概述"采用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动手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根据大纲、教材,设置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确定完整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东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使学生掌握东亚各国与首都位置、边缘海、半岛、岛屿名称。

(3)使学生学会利用地图分析东亚的地形特征。

2、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地图运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填图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2)通过尝试练习和训练两大环节的教学安排,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勤于动脑、动手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3)通过学习"地形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具体地认识从类生产同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思想。

(2)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设置科学准确的切合实际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根据大纲与教材内容,确定(1)东亚的地理位置为本节教学重点(2)东亚的地形特征2、教学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地形特点为本节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尝试教学法,根据这种教学方法我准备了如下教具:东亚地图、若干张幻灯片、小黑板等用以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自学和思考为了全面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转化为一系列的尝试练习题供学生自学、读图、讨论来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概述教学设计East Asia overview instructional design东亚概述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记住东亚五国的国家及首都的位置,记住主要海洋、岛屿、半岛的分布。

知道东亚的地形特征,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征。

通过学习东亚五国历史、文化和相互交往,以及五国存在的共同之处(人种、风俗等)加深学生对东方文化的熟悉。

通过对东亚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地形、气候)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农业、工业差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熟悉东亚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东西差异。

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分五个标题,分别讲述东亚的位置、地形、气候、居民和经济特征第一个标题"位于太平洋西岸",主要讲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的不同,使东西部内陆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与此也有密切的联系。

本节以海陆位置为轴,介绍东亚的地理特征及东西部的差异。

纬度位置对东亚区域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影响,非凡是东亚季风区内,从北到南由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到亚热带和热带的变化很明显,具体内容将在中国地理中讲述,这一节东亚概述,只在季风一段内提到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区别。

同样,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本节也略去。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着的地区之一,又是学生最先学习的一个区域,因此,本节把"季风气候显着"作为重点和难点,并联系前面已有的知识来讲述,让学生知道季风气候的特点,为以后学习东南亚和其他大洲的季风气候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口和经济"一段,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为人类生产提供哪些条件,以及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所取得的成就两方面来讲,重点指出了日本、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都高于农业(包括畜牧业)。

例如,蒙古和我国西北各省区在近几十年内,工农业、交通、科技、贸易都获得发展,人口增多,也出现一些工业城市,不过同东部沿海地区比,差距还很大。

因此课文中说明西部内陆"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中"。

关于“东亚地形”的教法建议讲解该知识点时,应注重指导学生读图,从西往东找出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大河,从而熟悉地形的东西差异: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地形:多平原、丘陵西部:远离海洋;地形:多高原、山地这种东西地形的差异导致了地势西高东低,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关于"东亚经济"的教法建议讲解经济时,可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比较,把握课文内容要点,注重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差异,同时也应说明: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一样,经济也在发展中,使学生建立辨证的、发展的观点,防止产生片面的熟悉。

阅读课文,并填写下表:比较项目西部内陆东部沿海海陆位置和交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交通不便临海,有优良(港口)交通条件优越地形和土地资源多(高原、山地)(草原)广阔多(平原、丘陵)耕地数量(多)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科技力量较薄弱较强经济上的差异(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人口(稀少)是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主要产区,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和新兴(工业)区,人口(稠密)关于“东亚人口”的教法建议讲述“东亚人口外貌特征”一段应抓以下两点:了解东亚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让学生找出东亚五国共同的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

通过了解东亚各国平均人口密度和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密度等数据,熟悉东亚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关于“东亚位置”的教法建议本课要熟悉较多的岛屿、半岛、海洋、山脉、高原、平原、河流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

讲述东亚的位置,可按以下步骤:利用“东亚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找出东亚的海陆位置;指出东亚的国家在五带中属于哪一带。

然后归纳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范围:中国——临海国朝鲜和韩国——半岛国蒙古——内陆国日本——群岛国指导学生读图,从北往南找出太平洋的边缘海、群岛、半岛岛屿。

关于"季风气候"的教法建议季风是中学地理的难点内容,非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困难,为突破难点,可以从感性熟悉入手。

季风就是随季节变化有规律转变风向的风。

这里的"季"是季节的之意,联系自己的感性熟悉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冬、夏季风正好相反,所以分别称为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然后进一步分析风向转变的原因是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的原因是海陆气温的季节变化,气温的季节变化是有海陆位置和温度的升降所决定。

这种有感性熟悉入手而得到的新知识往往把握的很牢固。

读懂"哈尔滨各月气暖和降水量的分配"图以及"东京各月气暖和降水量的分配"图,是理解把握着一部分内容的关键。

具体步骤如下:(1)观察分析两图,看看气温曲线有什么特点?降水量各月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分析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性质,总结出季风气候的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冬季夏季风向陆地吹向海洋——偏北风偏南风——海洋吹向陆地气流性质严寒干燥暖和湿润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冬季风风力强,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夏季炎热,东部近海地区降水多,往西北内陆,雨量减少(3)思考并回答:东亚的东西部在气候上有何差异?哪个部分适于耕作业的发展?哪个部分适于畜牧业的发展?教学设计示例1教学重点1.东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2.国家及首都、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3.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着。

教学难点l.国家、岛屿、半岛、海洋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2.东亚季风气候显着。

教学媒体相关挂图导入为了更深入的熟悉世界各地,便于分析和比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为13个地区。

从这儿开始就进入了分区学习。

今天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我们国家所在的、也是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地区——东亚板书一、东亚1.组成东亚五国(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读图读“东亚的国家和地区”图东亚包括那几个国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它们的首都分别叫什么?(北京、东京、平壤、汉城、乌兰巴托)看看朝鲜、蒙古同中国陆地相邻的界线。

学生活动:(1)用彩笔描出东亚地区的范围。

(2)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并用彩笔标记。

看看哪些国家是临海国,哪些是内陆国,哪些是半岛和群岛国家?提问把这五国归为一个地区,说明它们存在着共性。

这5国的共性,和世界其他的地区相比就是东亚的个性。

请思考一下,东亚有什么个性?为什么叫东亚?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在空间的位置是唯一的、特定的,这是位置的个性。

板书一、东亚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提问东亚背靠世界第一大陆——欧亚大陆,面向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这一非凡的位置使东亚的自然环境具有什么个性呢?首先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这个地区一年中风向是否有变化?有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回答:我们这个地区一年当中风向有很大变化,夏季刮偏南风,冬季刮偏北风。

读图读“亚洲东部一月和七月气压风向”图。

思考:冬季,气流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海洋,形成严寒干燥的偏北风,即冬季风。

冬季风使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

夏季,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暖和湿润的偏南风,即夏季风。

夏季风为东亚东部近海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为什么一年中会有这种风向的转换呢?提问为什么会刮这样的风呢?(简要讲解海陆热力差异)读图读“哈尔滨各月气暖和降水量的分配”,以及“东京各月气暖和降水量的分配”图,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回答(哈尔滨冬天更冷,夏季的雨量更少,也更集中,说明大陆和岛屿的气候特点是不同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个是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西北内陆雨量逐渐减少,所以只是东亚东部季风气候显着,而中国的西北内陆和蒙古境内,受不到季风的影响,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概括总结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夏季陆地增温快,比海洋热,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陆地冷却快,比海洋冷,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所以由于海陆差异非常显着,在这儿形成了世界独有的季风气候区?这也是东亚国家具有的共同特征。

板书冬季夏季风向陆地吹向海洋——偏北风偏南风——海洋吹向陆地气流性质严寒干燥暖和湿润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冬季风风力强,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夏季炎热,东部近海地区降水多,往西北内陆,雨量减少提问从人文的角度,什么又是东亚的个性呢?学生讨论、回答。

(就从外貌上看,黄皮肤,黑头发;这里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发育了东方文化;在历史上,中日、中韩、中蒙关系密切;在思想文化上,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如:对中国书法的欣赏、吃饭都用筷子的习俗等总之,典型的东方味儿。

)提问在经济上,东亚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东亚是目前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二次大战后,东亚各国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发展道路。

日本、韩国从60年代起,经济增长迅速,先后成为工业化国家。

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的沿海地区分布着许多世界闻名的工业地带、工业区和经济特区,其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并销往世界各地。

)以上的几点构成了东亚的区域特征。

(总结、练习反馈)教学板书内容第八章东亚东亚概述一.区域特征组成:东亚五国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季风气候共同的东方文化(东方味儿)布满经济活力教学设计示例2教学重点:沿海和内陆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差异教学难点: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教学媒体:东亚地形图,东亚土地类型图导入上节我们了解了东亚作为一个区域的共同特征,但是东亚地区内部也有差异,谁能说一说,从分布来说,这种差异明显的表现在那里?(沿海与内陆或者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差异(以学生说为主)板书:二.区内差异(列表)指导读图学生读“东亚地形图”,具体要求:(l)东亚地区从海岸线到大陆内部,从东到西地形类型有什么变化?(2)东亚地区总的地形大势如何?这种地势对于本地区的河流有什么影响?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