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活动:神奇的纸圈
大班科学:神奇的圈
大班科学:神奇的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班科学:神奇的圈大班科学:神奇的圈(精选3篇)大班科学:神奇的圈篇1活动目标:1、了解麦比乌斯圈的特征,探索其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圈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圈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做出一个纸圈。
2.了解纸圈的特性和应用。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堂课:纸圈基本概念1.纸圈是由一张圆形纸片折叠而成的。
2.纸圈在平面上具有旋转对称性。
折叠方法1.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
2.将对折的部分继续对折,形成一个相对较小的扇形。
3.将扇形对边继续对折,使其成为一个三角形。
4.将三角形的底部对折,形成一个菱形。
5.将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对折,形成一个纸圈。
组队训练1.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4-5人。
2.将纸圈的折法讲解清楚,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制作纸圈。
3.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制作完成纸圈的数量越多,成绩越好。
但是必须保证每个纸圈折叠得整齐,不允许出现毛糙的边角或折痕。
第二堂课:纸圈竞赛竞赛项目1.纸圈呈现碟状,不断旋转并触碰其他纸圈,直至将其他纸圈击落。
2.在一个设定范围内,每组可以同时进行,交叉碰撞,直至最后剩下一个纸圈的组获胜。
考核说明1.运用各自优势,制作出尽可能的纸圈数。
2.竞赛时,要细心、勇敢,要有计划、有策略。
3.竞赛时,要注意顺序,要始终关注自己的位置和周围的情况。
4.竞赛结束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教学反思通过这两堂课的设计,我们既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手工技能。
1.纸圈的折法不是很容易理解,所以建议在第一堂课时花费更多时间,进行讲解和演示。
2.在第二堂课中,可以设置一些奖项,如最优秀的纸圈、最佳表现的小组等等。
3.在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对正确和错误做出评价。
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很有趣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纸圈》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纸圈》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神奇的纸圈》。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纸圈的结构和特点,探索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化,以及纸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圈的结构和特点,知道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化。
2.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化的原因。
重点:掌握纸圈的结构和特点,学会观察和操作纸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神奇的纸圈模型、演示用纸圈、剪刀、胶带、彩笔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神奇的纸圈模型、剪刀、胶带、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神奇的纸圈魔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纸圈的结构和特点(5分钟)介绍纸圈的结构,引导幼儿观察纸圈的形状和特点。
3. 探索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化(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动手操作纸圈,观察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化,并引导幼儿思考原因。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道关于纸圈的例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独立完成一道关于纸圈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纸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分钟)介绍纸圈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认识到科学的实际意义。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圈结构:圆形、空心、有一定厚度2. 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化拉伸、压缩、弯曲3. 纸圈的应用玩具、工艺品、生活用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动手制作一个神奇的纸圈,并观察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纸圈会产生哪些变化。
2. 答案:拉伸:纸圈变长、变薄压缩:纸圈变短、变厚弯曲:纸圈形状发生变化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神奇的纸圈,让幼儿了解了纸圈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圈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圈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纸圈”。
通过该活动,学生将了解纸圈扭转后产生的现象,探索力与形状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圈扭转后产生的力与形状变化,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纸圈扭转后产生的力与形状之间的关系。
重点:观察纸圈扭转现象,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用纸圈、剪刀、绳子、磁铁、回形针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纸圈、剪刀、绳子、磁铁、回形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演示纸圈扭转后产生的现象,引发学生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纸圈扭转的原理,引导学生关注力与形状之间的关系。
3. 动手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按照教材要求制作纸圈,并观察扭转后的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扭转纸圈,发现力的作用,观察形状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每组学生用绳子、磁铁、回形针等探索纸圈扭转的力与形状之间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拓展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力与形状有关?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圈2. 内容:纸圈扭转现象力与形状关系探索实践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力与形状现象,举例说明。
2. 答案示例:拉扯衣服时,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影响衣服的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动手操作环节效果较好。
但在拓展思考环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索生活中的力与形状现象。
开展科学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动手操作环节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趣味性、新颖性的实验现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024版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纸圈》优秀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纸圈》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神奇的纸圈》。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纸圈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圈的基本性质,知道纸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状。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纸圈的性质,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神奇的纸圈教具一套,展示用的纸张、彩笔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神奇的纸圈,剪刀、胶水、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神奇的纸圈教具,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这个纸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觉得它为什么会这么神奇?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纸圈的折叠方法和变化过程,引导幼儿观察纸圈的变化。
示范操作,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折叠纸圈,体验神奇的变换。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纸圈的折叠和变换。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其他幼儿给予掌声和鼓励,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纸圈的其他用途和有趣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鼓励幼儿回家后尝试用纸圈进行创意制作。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圈》2. 内容:纸圈的性质和特点折叠方法与变化过程纸圈的其他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纸圈制作一个创意作品,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创意,完成一个独特的纸圈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了纸圈的神奇性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纸的奥秘,了解纸的其他性质和用途,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圈》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纸圈”。
通过让幼儿动手制作纸圈,观察和探索纸圈旋转的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纸圈旋转的科学原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纸圈旋转的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示范用纸圈、剪刀、胶水、彩笔等。
学具:每人一份纸圈材料包、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旋转的纸圈,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纸圈旋转的现象。
2. 制作纸圈(10分钟)a. 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纸圈,讲解注意事项。
b. 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行制作纸圈。
3. 探索纸圈旋转的奥秘(10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纸圈旋转的速度和方向。
b. 鼓励幼儿用手感受纸圈旋转时的风力。
c. 讨论纸圈旋转的科学原理。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道关于纸圈旋转的题目,引导幼儿思考和解答。
5.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发放练习题,幼儿独立完成。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和探索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纸圈2. 板书内容:a. 制作纸圈步骤b. 纸圈旋转的科学原理c.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纸圈,观察并记录纸圈旋转的现象。
2. 答案:观察记录表(包含旋转速度、方向、风力等信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的组织、幼儿参与度、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科学探索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圈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圈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纸圈》,主要详细内容为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纸圈的性质和特点,探索纸圈在游戏中的各种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圈的基本性质,能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纸圈的变化。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圈的变化规律,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表达、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神奇的纸圈、范例、教学课件。
学具:剪刀、胶水、画笔、彩色纸、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神奇的纸圈,引发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观察、触摸,让幼儿说说对纸圈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纸圈的变化,让幼儿观察、思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套学具,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4. 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小组内交流操作心得,讨论如何将纸圈变成不同的形状。
各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幼儿评价、学习。
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圈2. 纸圈变化规律3. 空间想象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纸圈创作一幅画,要求至少包含三种不同的纸圈形状。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纸圈的性质和特点,培养了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纸圈的变化规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1. 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材料的性质,如木头、塑料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尝试用不同材料创作,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纸圈的变化规律,空间想象力。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小组讨论与展示。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圈教案【含教学反思】范例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圈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神奇的纸圈”。
通过该活动,学生将了解纸圈扭转、拉伸、折叠等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圈扭转、拉伸、折叠等现象,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纸圈扭转、拉伸、折叠等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用纸圈、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纸圈、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扭转的纸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个纸圈有什么神奇的地方?”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将纸圈扭转、拉伸、折叠,并引导学生观察纸圈的变化。
教师讲解纸圈扭转、拉伸、折叠背后的科学原理,如力的作用、材料特性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纸圈的制作和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教师点评,强调科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纸圈2. 板书内容:纸圈扭转、拉伸、折叠现象科学原理:力的作用、材料特性实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索纸圈的更多神奇现象请同学们思考:还有哪些纸圈的神奇现象?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
2. 答案提示:纸圈扭转:力的作用导致纸圈形状改变。
纸圈拉伸:材料具有弹性,受力后可恢复原状。
纸圈折叠:力的作用使纸圈产生折痕,改变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纸圈的神奇现象及背后的科学原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植物的向光性等,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纸圈》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纸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特性,知道纸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探究纸圈的承受力。
3.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纸的特性和纸圈的承受力。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纸圈的承受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不同大小的圆形纸片、剪刀、胶带、积木、沙包等。
2.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纸有什么特点吗?生:纸很软、可以折叠、容易撕裂等。
师:那你们觉得纸能不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实验,看看纸圈的力量。
2.实验一:制作纸圈师: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每组领取一张圆形纸片,用剪刀沿着纸片的边缘剪出一个纸圈。
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实验二:测试纸圈的承受力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实验三:比较不同大小纸圈的承受力师:请小朋友们尝试制作不同大小的纸圈,然后进行实验,比较哪种大小的纸圈承受力更强。
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经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生1:我发现纸圈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
生2:我发现大纸圈的承受力比小纸圈更强。
生3:我们在实验中学会了合作,互相帮助。
6.拓展活动师:请小朋友们发挥创意,用纸圈制作一些有趣的作品,如项链、手链、头饰等。
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纸的特性,以及纸圈承受力的强弱。
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分享意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避免剪刀等利器造成伤害。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纸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纸圈承受一定重量的物品。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3.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分享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圈》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神奇的纸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纸圈的制作和观察纸圈的特性,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旋转现象及其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圈的基本制作方法,能独立完成纸圈的制作。
2.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探索纸圈在力的作用下的旋转现象,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了解旋转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纸圈的制作和旋转现象的观察。
难点:理解旋转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纸圈、剪刀、胶水、彩笔、教学PPT。
学具:每位学生一份剪刀、胶水、彩纸、记录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车、电风扇等,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
2. 制作纸圈(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纸圈的方法,学生跟随示范独立制作。
3. 观察旋转现象(5分钟)4.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纸圈旋转的科学原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用记录本记录纸圈旋转的次数和速度,并进行小组讨论。
7. 创意展示(5分钟)孩子们用自己的纸圈进行创意展示,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纸圈制作步骤a. 准备材料b. 制作纸圈c. 装饰纸圈2. 纸圈旋转现象a. 旋转次数b. 旋转速度3. 科学原理a. 力的作用b. 旋转运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风扇,记录风扇旋转的速度和次数,并解释其科学原理。
2. 答案:a. 风扇旋转速度与电流大小有关。
b. 风扇旋转次数与时间有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的参与度较高,但在讲解科学原理时,部分孩子理解较困难。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探索其他旋转现象,如陀螺、地球自转等,培养其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效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纸圈的制作和旋转现象的观察。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圈》4篇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圈》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圈》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圈》1活动目标:1.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探索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
2.能制作莫比乌斯圈,并能大胆进行猜想和尝试记录。
3.体验莫比乌斯圈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准备:纸条、纸圈、剪刀、固体胶、课件、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一、激趣以手指游戏引入纸圈。
(教师用食指和大拇指变化出一个圈、两个圈、许多圈导入课题--纸圈。
1.出示纸条,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纸条也想变成圈,你们能不能帮助纸条变出圈?鼓励用多种方法,可以跟别人的不一样等。
)2.幼儿尝试做纸圈。
(幼儿做出的纸圈都一样)3.教师以魔术的形式展示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设疑1.幼儿第一次尝试剪圈,让幼儿体会挫折,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及探索精神。
2.画线对比教师提出要求:在两个圈上分别画线,从接头处开始画,到起点处结束,可以在里面画也可以在外面画。
可以两人合作,一个人转圈,一个人画线。
师:你的线画好了吗?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普通圈的线只画了一个面就连了起来,但是莫比乌斯圈的线特别长,画过了红颜色的一侧又到了蓝颜色的一侧,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结合PPT总结出莫比乌斯圈的第一个特征:普通圈有2条边2个面,莫比乌斯圈只有1条边1个面。
3.实验总结出莫比乌斯圈的第二个特点:沿线剪开普通圈,变成一样大的两个圈,莫比乌斯圈变成有两个接口的大圈。
4.尝试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圈。
教师小结:把纸条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这样的圈。
咱们做的这个圈啊,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做莫比乌斯圈。
是德国科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给这个圈取名为莫比乌斯圈。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神奇的纸圈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神奇的纸圈神奇的纸圈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纸张的特性和几何形状的概念。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能够亲身体验纸张的耐力、强度以及它的折叠和形变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纸张,剪刀和胶水。
首先,让学生选取一张正方形的纸张,然后让他们用剪刀剪出一个直径约为15厘米的圆。
接下来,将纸圈剪开,从边缘开始沿着半径方向剪一条直线,但要注意不要剪断纸张。
然后,将纸圈的两个边缘粘在一起,形成一个纸环。
让学生进行上述操作后,我们将观察到纸圈在不同形变下的不同特性。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把纸环放在桌面上,它会立即展开成一个扁平的纸盘。
这是因为纸张的自带结构和形变能力使它能够自动展平。
这个观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纸张的柔韧性和形变能力,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形变实验。
他们可以将纸圈缓慢地挤压成更小的圆形,然后放松,观察纸圈是否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纸张的可逆性和恢复力,以及纸张的变形原理。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将纸圈变成其他形状,例如椭圆或方形,让学生观察纸张形变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特性。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更有趣和挑战性的实验。
例如,我们可以把纸圈揉成球状,然后放在水中。
由于纸张的折叠和吸水能力,球会逐渐变得饱满并浮起来。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浮力和纸张的吸水特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把纸圈扭成螺旋状,然后用夹子固定住。
当我们松开夹子时,纸圈会迅速展开成扁平的圆盘。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纸张的形变和释放能力,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性制作一些有趣的玩具和装饰品。
通过参与神奇的纸圈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探索纸张的特性和几何形状的概念。
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发展观察与实验的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纸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纸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神奇的纸圈”。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纸圈的扭转、拉伸、折叠等基本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圈的基本特性,能够通过扭转、拉伸、折叠等方法制作不同形状的纸圈。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纸圈的扭转、拉伸、折叠等基本操作。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创造、合作、分享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神奇纸圈教具一套,展示台,投影仪。
2. 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神奇纸圈教具,引起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观察纸圈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纸圈的扭转、拉伸、折叠等方法,并示范操作。
邀请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巩固所学。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纸圈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作展示(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纸圈作品。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纸圈,并与家人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圈扭转、拉伸、折叠观察、动手、创造、合作、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纸制作一个纸圈,并与家人分享你的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神奇的纸圈,让幼儿了解了物理现象,培养了观察、动手、创造、合作、分享的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科学现象。
同时,可引导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纸圈的扭转、拉伸、折叠等基本操作。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纸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纸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神奇的纸圈》。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纸圈的制作方法、纸圈的变化规律以及纸圈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纸圈的制作方法,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科学现象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帮助幼儿理解纸圈变化规律的科学原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圈变化规律的理解和科学原理的掌握。
教学重点:纸圈的制作方法和观察、探索科学现象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纸圈、剪刀、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份纸圈材料(彩纸、剪刀、胶带)、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神奇的纸圈,让幼儿观察并猜测纸圈的变化规律。
2. 制作纸圈(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纸圈,讲解制作要点,然后让幼儿分组制作。
3. 探索纸圈变化规律(15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纸圈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b. 幼儿通过操作,发现纸圈的变化规律。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纸圈的科学原理,让幼儿理解纸圈变化的原因。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用纸圈制作出更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圈a. 制作方法b. 变化规律c. 科学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纸圈制作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制作一个纸圈弹簧,观察弹簧的伸缩变化。
2. 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第二天向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对纸圈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是否得到激发。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可以用来探索有趣的物理现象。
3. 鼓励幼儿在课后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纸圈,观察不同材料对纸圈变化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科学原理讲解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观察、探索环节3. 板书设计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原理梳理4. 作业设计中的亲子互动和分享一、教学内容的科学原理讲解1. 纸圈的弹性原理:当纸圈被扭曲时,纸张的纤维受到拉伸,存储了一定的能量。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精彩教案《神奇的纸圈》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精彩教案《神奇的纸圈》一、教学内容《神奇的纸圈》选自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涉及认识纸的特性,探索纸圈造型变化,以及了解纸圈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纸圈造型变化的方法,运用纸圈进行创造。
教学重点:认识纸的特性,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纸圈样品、剪刀、胶棒、彩色笔、范例图片等。
学具:每人一份彩色纸张、剪刀、胶棒、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纸圈,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纸圈的用途。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过的纸圈,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纸的特性(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纸的来源、特性,引导幼儿了解纸的可塑性。
3. 举例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范例图片,讲解纸圈造型变化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教师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强调操作要领。
4.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领取一份材料,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制作纸圈。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纸张,引导幼儿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创造。
教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圈纸的特性:可塑性纸圈造型变化方法:折叠、剪裁、拼接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方法,制作一个纸圈作品,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纸圈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3. 讲解纸的特性时的易懂性4. 动手操作环节的指导与协助5. 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上,应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动手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神奇的纸圈”。
通过让幼儿动手制作纸圈,观察和探索纸圈在变化过程中的科学奥秘,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圈的基本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通过制作纸圈,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圈的制作方法及变化过程的观察。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发现纸圈的科学奥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范例纸圈、剪刀、双面胶等。
2. 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猜测纸圈的变化过程,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2. 制作纸圈(10分钟)教师示范纸圈的制作方法,边讲解边演示。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制作纸圈,教师巡回指导。
3. 探索纸圈奥秘(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纸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纸圈的特性。
教师解答疑问,讲解纸圈的科学原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讨论如何使纸圈发生更多有趣的形态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新和合作。
教师邀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发现。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制作纸圈的步骤图解。
2. 纸圈的科学原理简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更多有趣的纸圈,并记录下你们的发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纸圈的兴趣浓厚,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2. 拓展延伸:在科学区投放更多相关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继续探索纸圈的奥秘。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纸圈》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纸圈》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纸圈。
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神奇的纸圈实验器材一套,PPT课件。
2. 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神奇的纸圈实验,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邀请幼儿猜测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什么现象。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现象及其原因。
(2)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加深幼儿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简单的纸圈为例,讲解如何操作和观察纸圈在力的作用下的变化。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套实验器材。
(2)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动手操作并观察纸圈在力的作用下的变化。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1)教师邀请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
(2)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强调观察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圈2. 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现象:变形、旋转等3. 原因:力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动手制作一个神奇的纸圈,并观察其在力的作用下的变化。
2. 答案:观察到的现象及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纸圈在力的作用下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同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纸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纸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纸圈”。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旋转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旋转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理解旋转的原理,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纸圈旋转的原理。
2. 教学重点:观察纸圈的旋转现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用纸圈、玩具飞机、风扇等。
2. 学具:每人一份手工制作纸圈的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玩具飞机、风扇等物品的旋转现象,引导幼儿发现旋转的有趣之处。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品为什么会旋转吗?今天我们来探索一下纸圈的旋转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制作纸圈的过程,并讲解旋转原理。
(2)引导幼儿观察纸圈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旋转现象。
3. 动手操作(10分钟)(1)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独立制作纸圈。
(2)幼儿尝试用不同力度、方向摇动纸圈,观察旋转速度和方向的变化。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提问:“你们刚刚制作的纸圈,怎样才能让它旋转得更快、更稳呢?”(2)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纸圈》2. 内容:(1)旋转现象(2)旋转原理(3)制作纸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能旋转的纸圈,并观察其旋转现象。
2. 答案:(2)观察内容:记录纸圈旋转的速度、方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了纸圈旋转的原理,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纸圈》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纸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 - 了解纸制品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 探究纸制品的性质和用途。
1.2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实验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内容神奇的纸圈3. 教学过程3.1 活动1:探究纸3.1.1 活动目的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了解纸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3.1.2 活动步骤步骤一:观察纸的特点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厚度、不同颜色、不同纹理的纸张,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步骤二:分析纸的组成教师简单介绍纸的主要组成成分,并向学生提问:纸为什么可以撕掉?步骤三:实验纸的强度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给每组学生发一张纸,让他们拿着纸条,一次一次地叠加,看看需要多少张纸才能压倒一只钢笔。
3.1.3 活动反思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对于纸的基本构造和特征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2 活动2:制作纸圈3.2.1 活动目的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理解纸圈的制作过程以及纸圈的用途。
3.2.2 活动步骤步骤一:制作纸圈教师向学生介绍纸圈的制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制作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纸圈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他们不同的纸圈制作方法和设计方案。
步骤二:讨论纸圈的使用场合教师向学生介绍纸圈的使用场合,同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探索纸圈的其他用途和设计。
3.2.3 活动反思学生在制作纸圈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了解了纸的性质和制作方法,并运用创造力进行了实践应用。
同时,通过讨论,学生也了解了纸圈的用途和多样性。
4. 课后习题1.你制作的纸圈有哪些特点?2.纸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3.你认为能够用纸圈做什么其他的有趣的物品或装置?5. 教学心得本次课程主要以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纸的性质和用途,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表达,让他们更有兴趣和动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活动:神奇的纸圈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纸条制作成麦比乌斯圈。
通过比较发现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麦比乌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3、大胆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式和发现。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4、通过猜测验证记录的方式,培养幼儿对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
【活动准备】
1、长纸条。
2、麦比乌斯圈若干个,分别有一条线、二条线、三条线。
3、剪刀人手一把。
4、彩笔。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共同制作纸圈。
1、出示纸条:这是什么?(纸条)
2、变一变,看它变成了什么?(纸圈)
3、你会做吗?请小朋友来做一个这样的纸圈。
4、教师出示麦比乌斯圈,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圈,看一看,这个
圈和刚才的圈有什么不同?
5、你会做这个圈吗?
6、你可以先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成的。
7、你会做了吗?请你来做一个这样的圈。
8、你做好了吗?你是怎么做的?请你给小朋友示范一下。
教师小结:把纸条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
一个这样的圈。
咱们做的这个圈啊,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做麦
比乌斯圈。
是德国科学家麦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
人们为了纪念他
就给这个圈取名为麦比乌斯圈。
麦比乌斯圈还有许多的秘密呢。
现在,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好吗?
二、比较:普通的圈和麦比乌斯圈,了解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1、讲解做法:现在,小朋友都有了两个圈。
请你用彩笔找一个点,然后轻轻的拖动你的纸圈,在纸圈的内侧画线。
最后要让你画的线连
接起来。
(教师示范)
2、操作:幼儿画线。
3、幼儿表述:你的线画好了吗?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4、教师小结:普通圈的线只画了一个面就连了起来,但是麦比乌
斯圈的线特别长,画过了黄颜色的一侧又到了蓝颜色的一侧,最终又
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5、麦比乌斯圈就是这么神奇,老师这里还有一列麦比乌斯火车呢,我请两个小朋友坐坐看。
呜呜,我们的火车出发了,看,小朋友们正
在蓝色的车厢里,我们的小朋友又来到了红色的车厢里。
宝贝们,你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6、幼儿思考回答:麦比乌斯圈把两个面连在了一起。
7、教师小结:孩子们说的太对了。
普通的圈都有两个面,麦比乌
斯圈呢是把这两个面连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面。
三、探索:沿着麦比乌斯圈的二等分线剪开和三等分线剪开会有
神奇的结果。
(一)1、小朋友可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麦比乌斯圈的秘密。
老师还要再考考你。
(普通纸圈)我这里有一个普通的纸圈,我们来
猜测一下,如果沿着纸圈上的线剪开会怎么样?(记录)
2、老师来剪一剪看一看。
剪得时候,要先对折剪一个小口,然后
再沿着线慢慢的慢慢的把它剪开。
3、瞧,它变成什么了?
(二)1、老师这里还给你准备了什么?瞧,是画有一条线的麦比
乌斯圈。
如果沿着这条线剪开会怎么样呢?
2、幼儿猜测,教师记录。
3、我们来剪一剪好不好?请小朋友拿出剪刀,我们来做一做试一试。
4、你的麦比乌斯圈变成什么样子了?请幼儿讲述。
看一下,现在
的麦比乌斯圈有几个接口?
5、它的结果跟你猜的一样吗?
6、教师小结:一个麦比乌斯圈沿着中间的线剪开就会变成一个更
大的而且有了两个接口的麦比乌斯圈。
(三)1、教师出示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
师:这个麦比乌斯圈上有两条线,那如果我们把这两条线都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呢?
2、幼儿猜测教师记录。
3、究竟是谁猜的正确呢?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请小朋友按照我
们刚才的方法,把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
4、你的麦比乌斯圈变成什么样子了?幼儿讲述
5、跟你猜测的一样吗?有许多的东西我们的猜测其实不一定正确,只有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能确认。
我们的科学家呢就是这么做的。
今天我们的小朋友也做了一回小科学家。
发现了麦比乌斯圈的很多秘密,知道画有一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会变成一个更大的麦比乌斯圈。
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变成了一个大一个小两个套在一
起的麦比乌斯圈。
四、拓展延伸:了解麦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
1、小科学家们,你知道吗?麦比乌斯圈不但好玩,还很有用呢。
科学家们利用麦比乌斯圈的原理发明了(出示立交桥的图片)立交桥,有了立交桥呢,我们的车辆就不会那么拥挤堵塞了,麦比乌斯圈给我
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出示过山车图片)这个是过山车,玩
过山车的时候你无论转多少个圈最终都会回到起点上,他给我们的生
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机器上的一种传输带,利用麦比乌斯圈只有一
个面的原理增加了摩擦的面。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最大程度的节约。
还有我们的磁带,要听完一面换另一面,日本的科学家呢利用麦比乌
斯圈的原理发明了可以不用换就能听完两面。
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当然,利用麦比乌斯圈的原理还能发明更多的东西,希望你们成大了做
个大科学家发现人们不知道的更多的秘密。
2、瞧,老师这里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画有三条线和四条线的麦比乌
斯圈呢。
你知道沿着他们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吗?
五、游戏:麦比乌斯圈火车。
让我们坐上我们的麦比乌斯圈火车到教室里一起剪剪看,记住要把你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第一组小朋友上火车。
呜呜,小朋友已经从蓝色的车厢开到了红色的车厢。
到站了。
请第二组小朋友上火车。
呜呜,让我们跟老师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