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史-羌族与氐族 48页PPT文档
秦汉时期的氐和羌
秦汉时期的氐和羌氐族氐和羌是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的两个关系密切的民族。
氐族的原始分布地在今甘肃东南、陕西西南、四川西北地区,即汉武都天水、陇西、广汉等郡一带。
《史记·西南夷列传》:“自冉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自冉以东北,是西汉水、白龙江、涪水上游等地,这些地区自古就是氐族分布的所在。
《汉书·地理志》记:武都郡的武都(治今甘肃西和西南)、故道(治今陕西宝鸡南)、河池(治今甘肃徽县北)、平乐道(治今甘肃武都东北)、沮(治今陕西略阳东)、嘉陵道(治今陕西略阳东北)、循成道(治今陕西略阳西北)、陇西郡的氐道(治今甘肃天水)、蜀郡的湔氐道(治今四川松潘北)皆为氐族所居。
汉时,“有蛮夷曰道”①。
上述诸道、县皆在“冉以东北”,其地自古为氐族所居。
氐人的分布,如前所述,在秦陇、巴蜀之间。
其地山陵险阻,峻阪相接。
许慎《说文》卷十四下云:“秦谓陵阪曰阺。
”汉人之称氐人为“氐”,和氐人居住的地形有很大关系。
氐族处于汉、羌两族之间,与汉、羌两族很早就有密切联系,深受两族影响,但氐族仍然具有既不同于汉又不同于羌的民族特点。
《魏略·西戎传》云:“其俗,语不与中国同,及羌、杂胡同,各自有姓,姓如中国姓矣。
其衣服尚青绛。
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
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
皆编发。
多知中国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
其自还种落间则自氐语。
其嫁娶有似于羌。
”②这段史料说明:氐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与中原汉语不同,但由于与汉联系交往多,又多懂汉语;氐族的社会经济,主要经营农业,过定居农耕生活,兼饲养牲畜,牲畜中猪的饲养,是表明定居的一个重要标志。
《后汉书·西南夷传》叙述白马氐的经济云:“土地险阻,有麻田,出名马、牛、羊、漆、蜜。
”氐族的农业和纺织都有相当的水平。
汉末,汉军曾在武都“下辨收氐谷十余万斛”①;氐人的麻织品很早就受到汉人的重视。
《说文》中即有氐人织品的专词,所谓“絣,氐人殊缕布也”;“纰,氐人■也”②。
少数民族羌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教学课件
挑战
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 战,如缺乏传承人、文化内涵被误解、现代 化冲击等。此外,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 面临着资金不足、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
羌族文化传承的方式与方法
传统传承方式
羌族文化有着自己的传统传承方式,如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等。这些传统方式在羌族文 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羌族的宗教仪式与祭祀活动
宗教仪式
羌族有许多宗教仪式,如祭山神、祭水神、祭祖等,它们是羌族宗教信仰的体现 和传承。
祭祀活动
羌族的祭祀活动有年节祭祀、丰收祭祀、婚礼祭祀等,它们是羌族人民祈求神灵 保佑和祝福的重要方式。
CHAPTER 04
羌族的生活习俗
羌族的饮食文化与特色美食
羌族饮食文化
羌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羌族人喜欢吃糯米饭和苞谷酒,同时也喜欢食用各种 肉类和蔬菜。在羌族饮食中,羊肉、牛肉、猪肉等肉类是常见的食材,而蔬菜则以土豆、萝卜、白菜等为主。
“火神节”
在农历的六月二十举行,是羌族人 祈求丰收和平安的重要节R 03
羌族的宗教与信仰
羌族的宗教信仰体系
自然崇拜
羌族对自然界的诸神灵,如山神、水 神、树神等,怀有敬畏之心,认为它 们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能主宰风雨、 丰歉等。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
羌族视祖先为守护神,认为祖先具有 超自然的能力,能主宰人间的祸福。
羌族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具有浓厚的地方 特色和民族风情。
语言文字
羌语属于汉藏语系,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系统,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CHAPTER 02
羌族的建筑与艺术
羌族的传统建筑风格
01
02
一个民族的诞生——氐人千年氐人
一个民族的诞生——氐人千年氐人话题:氐人和文化木本植物羌族一、三眼族群至今在当初氐人生活过的甘肃南部,依然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比氐人还要古老的上古时代,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个三眼的族群。
他们除了与我们一样的两个眼睛,在额头上还有一个直立着的眼睛。
但是因为气候变化,雨水浸入了那只眼睛,导致这个族群集体生病消亡了。
他们认为一些他们在当地偶然挖掘出来的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现在我们叫它寺洼文化)就是当年这些立眼人使用过的。
甚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有人在成都看到这种立眼人在街上闲逛——氐人的后人为了膜拜三眼神,用刀割开额头,将墨涂在上面,呈眼睛状,等痊愈后,就形成了额头上的“眼睛”。
这些传说借助神话的形态,保留着一些氐族先民的零散原始记忆。
事实上,寺洼文化的居民,正是氐人的先祖。
这些原始记忆,随着千年的流传,几经改变,最终在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一点关于它的线索。
在寺洼遗址中,我们发现他们从那时就开始施行火葬的习俗。
当汉族人攻入氐族部落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氐族俘虏们不担心被俘虏,而担心不被火葬,可见火葬观念对氐人的重要意义。
作为渊源极近的汉族和氐族,为什么在丧葬上有巨大的区别?我认为答案还是和氐人的生活环境有关。
我们知道如果任由尸体暴露在空气中腐烂,很容易引起瘟疫等疾病的流行。
所以各民族都会葬掉尸体。
葬礼可以使瘟疫远离人群,又可以寄托生者对死者的感情,于生理和精神卫生上都是人类的一大创举。
掩埋尸体和烧掉尸体,一样可以达成目的。
中原大都非常平坦,人最初能生活的地方也大都是被河流冲击形成的平原,土壤层很深,挖一个坑,甚至挖一个深坑都很容易。
而在氐人生活的山区,土层和石层之间错综复杂,山地地形更因降雨风化等原因,不断因泥石流、塌方等发生改变,而火葬只需要点一把火就可以,所以寺洼居民自然地选择了火葬。
山区土葬之难,在工具成熟的今天依然可见。
我就见过有人在山坡土质较厚的地方建坟,数年后改葬时发现因为土坡呈缓慢下滑的形态,棺木在埋葬地点数米外。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
一、匈奴。
1、学术界关于匈奴族源的讨论。
(1)司马迁记载的匈奴是夏后氏的苗裔。
(2)王国维提出的匈奴是殷商时期的鬼方后裔。
(3)有些学者认为战国时期的林胡、楼烦、义渠等,就是活动于内地的匈奴。
(4)匈奴族是以早存在于北方的某一个强大的部落为主,吸收融合了从夏商以来活动于北方的鬼方、獯粥、猃狁、狄、戎等各种部落,甚至还包括由中原北上的一部分华夏族,经过长期的融合过程,在战国后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2、匈奴的官职特点。
(1)冒顿单于国家机构制度。
单于之下左右屠耆(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候等中央大员,其中以左右屠耆(贤)王、左右谷蠡王地位最为崇高。
一般太子就是左右屠耆(贤)王或左右谷蠡王。
(2)在原有的部落基础上,全国划分为二十四部,分别由二十四个“万骑”统领。
每部下又设稗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官署。
大小各部均“各有分地”,其长官都世袭。
(3)挛[ ]氏为匈奴统治氏族,最尊贵。
此外四大贵族:呼[ ]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被称为外姓,是单于的姻族。
(4)全国按地区划分为三大部分:左部、右部、和中部。
左右部由左贤王、右贤王统辖,单于统辖各部,而且直辖中部。
设庭与乌兰巴托,并设有各种官员。
3、匈奴国家发展简史。
(1)匈奴国家的鼎盛时期(前209—前126),是冒顿、老上、军臣单于的统治时期。
当时匈奴处于一个以扩张、掠夺为其生产手段的时代。
(2)匈奴国家衰落时期(前126—前58年)匈奴内部三次严重的内斗事件,另一个是汉政权对匈奴的打击。
(3)匈奴国家属汉时期(前58—前1年)呼韩邪单于在位时期,前52年,呼韩邪单于至五原塞,向汉朝表示希望内属汉朝。
4、匈奴文化。
(1)行国,逐水草而居。
以畜牧为主业,有少量的农业。
(2)自单于之下咸食畜肉,衣皮革。
(3)尚武,贵壮贱老,长则弓矢,短则刀铤。
(4)父死妻妻后,收继婚。
(5)座盗者没收财产,大罪杀,小罪坐牢,不过20天。
羌族简介()PPT课件
西 夏 王 元 昊
汉归义羌长印
西夏文知足常乐
羌女送行图
封建王朝时期的羌族
由于羊与羌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因此羌人从古至今都供奉羊神,并将起作 为众牲畜之神的代表加以祭祀。
传说时代的羌族(2)
“羌”字最迟可能形成于夏代晚
殷期墟。甲骨文发现以后,人 们普遍认为,甲骨文是我 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
即羌字。
最 古 老 的 羌
传说时代的羌族(3)
炎帝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又称赤
羌族的诞生——从农耕到游牧的嬗变。 在齐家文化时期,甘青地区人类的生产、 生活走到了历史的拐点。一方面,其定 居农业生产、生活发展到了顶峰阶段; 另方面开始了一种与农业生产、生活背 道而驰的方以牧业为主的新生产、生活 方式。人们“不愿养猪,而养更多的羊, 不愿拥有太多、太大的陶器,而偏好小
件的随身饰物。”
封建王朝时期的羌族
(夏商周之后民国之前)
秦与羌族 春秋、战国时期,羌人的生存、发展状况
与秦国息息相关,而秦国的发展壮大也与羌 族为主体的西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秦厉公至秦惠公期间,因为“国家内忧,未 遑外事”,羌人赢得近百年的相对和平发展 时期。所以,“羌之兴盛,从此起也”。到 了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时期,秦国重拾对羌 人的强硬的政策和军事打击高压态势。这是 一些羌族部落以南边为突破口,开始大规模 迁徙。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
一、匈奴。
1、学术界关于匈奴族源的讨论。
(1)司马迁记载的匈奴是夏后氏的苗裔。
(2)王国维提出的匈奴是殷商时期的鬼方后裔。
(3)有些学者认为战国时期的林胡、楼烦、义渠等,就是活动于内地的匈奴。
(4)匈奴族是以早存在于北方的某一个强大的部落为主,吸收融合了从夏商以来活动于北方的鬼方、獯粥、猃狁、狄、戎等各种部落,甚至还包括由中原北上的一部分华夏族,经过长期的融合过程,在战国后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2、匈奴的官职特点。
(1)冒顿单于国家机构制度。
单于之下左右屠耆(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候等中央大员,其中以左右屠耆(贤)王、左右谷蠡王地位最为崇高。
一般太子就是左右屠耆(贤)王或左右谷蠡王。
(2)在原有的部落基础上,全国划分为二十四部,分别由二十四个“万骑”统领。
每部下又设稗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官署。
大小各部均“各有分地”,其长官都世袭。
(3)挛[ ]氏为匈奴统治氏族,最尊贵。
此外四大贵族:呼[ ]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被称为外姓,是单于的姻族。
(4)全国按地区划分为三大部分:左部、右部、和中部。
左右部由左贤王、右贤王统辖,单于统辖各部,而且直辖中部。
设庭与乌兰巴托,并设有各种官员。
3、匈奴国家发展简史。
(1)匈奴国家的鼎盛时期(前209—前126),是冒顿、老上、军臣单于的统治时期。
当时匈奴处于一个以扩张、掠夺为其生产手段的时代。
(2)匈奴国家衰落时期(前126—前58年)匈奴内部三次严重的内斗事件,另一个是汉政权对匈奴的打击。
(3)匈奴国家属汉时期(前58—前1年)呼韩邪单于在位时期,前52年,呼韩邪单于至五原塞,向汉朝表示希望内属汉朝。
4、匈奴文化。
(1)行国,逐水草而居。
以畜牧为主业,有少量的农业。
(2)自单于之下咸食畜肉,衣皮革。
(3)尚武,贵壮贱老,长则弓矢,短则刀铤。
(4)父死妻妻后,收继婚。
(5)座盗者没收财产,大罪杀,小罪坐牢,不过20天。
古代民族关系史PPT教学课件
3、唐朝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
针,而“扶九族以仁”。这说明:(B )
A、唐朝主要用军事手段解决民族问题。 B、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和各族政权一直和睦相处。 D、唐朝通过册封政策巩固边防。
4、“生女直(真)旧无铁,邻国有以甲胄来鬻者,倾资 厚贾以与贸易,亦令昆弟族人皆售之。得铁既多,因之以修
2、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三次高峰: ●春秋战国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3、民族融合途径:
●民族迁徙 ●联合斗争 ●友好交往 ●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 ●民族间联姻 ●中原王朝对边疆管辖: 秦朝、西汉、唐朝、元朝、清朝
4、民族融合作用:
四、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
1、和平形态表现形式: ●和亲 ●会盟 ●互市
青铜面具
青铜立人像 特点四:分布地区广泛 青铜神树
互动学习2: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刚展示过的 图片,归纳这一时期手工业上除了青铜器的
制造外,还有其它的手工业吗?
陶瓷业
玉器业
说明当时 手工业全
面发展
漆器业
酿酒业
互动学习3: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 商西周时期手工业非常繁荣,那么手工业如此 繁荣的基础是什么呢?
积极作用是( B )
A、使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加速了民族融合。 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
8、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 C )
A、各民族间的战争。 B、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措施。 C、各族人民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9、唐宋时代,民族问题呈现不同现象和特点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北京人、山顶 洞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是什 么?
羌族简介(ppt)
传统节日
羌族的传统节日就是羌历年,羌语称 “日美吉”,根据地方的不同,又有 “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 节”、“还原节”等多种叫法,但名 称不同,内容却完全一样,都以庆祝 丰收和感恩还愿为主要内容,具有浓 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 一举行,持续三至五天。
传统节日
祭山会,这是羌族独有的传统节日, 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这是一 种祈祝丰年的活动,到了这天,每家 每户的房顶上插着杉树枝,室内的神 龛上挂着剪纸花,点燃松光、柏枝, 祀祭天神“木比塔”。祭祀时,宰羊 作祭品,巫师敲着羊皮鼓,唱本民族 的史诗。当天,全寨男女老少,都要 喝咂酒、唱酒歌、跳锅庄舞,祈求年 景丰收
封建王朝时期的羌族(2)
在这一时期的羌人,被历代王朝压迫、征 服、屠杀··· ··
1、两汉王朝对羌族的统治 2、西汉王朝对羌族地区的征服 3、羌族反抗两汉统治的斗争 4、三国时期地方割据政权对羌族的争夺 5、魏国统治下的羌族 6、蜀国统治下的羌族 7、西晋时期的统治和羌人的斗争 8、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前凉、前赵、后赵、 前秦、夏国、南梁西秦、吐谷浑、仇池国、后 凉、北凉、西凉、北魏、西魏、)统治下的羌 人
羌族—
川北群山之中的云朵上的民族
历史 民俗文化 语言 音乐舞蹈 服饰
历史
一、远古时期的先羌族群 二、羌族的诞生 三、传说时代的羌族 四、夏商周时期的羌族 五、古代羌族(夏商周之后-民国之前) 六、近代羌族(略)
先羌族群
距今十万年左右,远古的东非人群开始走出非洲大陆,向 欧洲以及中东、东南亚地区迁徙。其中最早走出非洲的一支 大约在距今五六万年前进入并逗留在中南半岛一带。 随着末冰期一个回暖期的到来。他们开始进入中国大陆。 远古先民进入中国大致有两个通道、三条分化路线,其中一 支绕过老挝的崇山峻岭和北部湾,从越南、广西方向进入中 国,沿海岸线往东北进行。形成百越族群。顺怒江、澜沧江、 金沙江以及伊洛瓦底江进入云贵高原西侧并继续向北跋涉的 人群在中途发生分裂,其中一支沿长江向东,在洞庭湖一带 形成苗瑶族群;而另外一支以小石器文化趋势或特征的人群 则继续北上,最后到达渭河流域及黄河中上游盆地,他们被 后人称为先羌族群,即今天汉藏语系各民族的共同祖源。
西北民族史-羌族与氐族 48页PPT文档
匈奴 西域各族 羌族
氐族 鲜卑 吐谷浑 突厥
回鹘 藏族 党项 蒙古
08.08.2019
2
第三章:羌族
08.08.2019
3
第三章:羌族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羌族
羌族
一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二 、西汉时期的羌族; 三、东汉时期的羌族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
08.08.2019
4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羌族的起源
仰韶文化末期,黄河中游出现了炎、 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 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 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 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 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 原始游牧部落。
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 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 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 族号最早的记载。
08.08.2019
20
羌人的社会经济和风俗习惯
(三)婚姻家庭 家庭实行父系家长制,父死子继,女儿一般无继
承权,若绝嗣,财产由父系近亲继承,不过母系 制的残余尚存,妇女在家庭及社会上往往受到尊 重。如烧何女豪酋比铜钳,“多智算,为种人所 信向,皆从取计策。”迷唐的祖母卑缺曾充作迷 唐的使节,至护羌校尉聂尚处交涉。豪富羌酋往 往多娶妻妾。
2013年4月1日星期一19羌人的社会经济和风俗习惯?二社会组织结构?爰剑子孙代代相承而为河湟羌人的首领与长子继承制或兄终弟及制有很大差别因为诸子诸孙都有统治的继承权势必多分家支以至愈分愈细史称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部落内最初是兵民合一平时畜牧农耕战时荷戈出战
西北民族史
08.08.2019
1
西北民族史
羌人披发左衽,“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南北朝,羌 人受吐谷浑影响颇大。《南史·夷貊传》称吐谷浑国的服 饰为“著小袖袍,小口袴,大头长裙帽,女子被发为辫”。 当时羌人的装饰似与吐谷浑类似,并以狗皮为贵,“一狗 皮值数十匹”。
云朵上的民族2——羌族.ppt
2021/8/16
24
羌族饮食之咂酒
• 羌族酿酒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 首先从事农业。原因之二是,“禹兴于西羌”,而我国 酿酒先圣仪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后裔。羌族男人皆 有海量,所以虽喜豪饮,但却很少烂醉滋事。独特的饮 酒方式是喝咂酒。酒以青稞、大麦、玉米酿成,封于坛 中,饮时启封,注入开水,插上竹管,众人轮流吸吮, 因而称之为喝“咂酒”。边饮边加清水,直至味淡。饮 时先由在场的最年长者讲说四言八句合辙押韵的吉利话 ,作为“祝酒词”,然后按年龄长幼依次轮咂。平辈们 在一起饮咂酒,可以每人插一长竹管于坛中,同时饮用 。有诗为证:“万颗明珠一坛收,王侯将相尽低头。双 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
•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节日的歌唱常常伴 以舞蹈。羌历年庆祝形式有"跳沙朗","跳盔甲 "、"皮鼓舞"等,而以"跳沙朗"最为流行。酒歌 是年节时"咂酒"对唱的一种传统的歌唱形式, 歌舞时伴奏的乐器主要是羌笛。
2021/8/16
26
羌族节日之领歌节
羌族节日习俗。主要流行于茂县北部的羌族聚居山 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只有妇女参加。相传,很 久以前,天上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沙朗。她看到人 间的男子总是愁眉苦脸,便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日来到 一个海子边唱歌跳舞。嘹亮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引来了 许多妇女,她们跟着唱跟着跳。从此,每年这一天,沙 朗都到海子边来教妇女们唱歌跳舞。荒淫的寨首想霸占 沙朗,沙朗在妇女们的帮助下回到了天庭,从此再也没 有到过人间。
19
→
→
→
2021/8/16
20
→→
→
2021/8/16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PPT课件2 人教版
3、北方边境战争不断,主要发生在中央政权和匈奴之间, 但融合是主流。如汉武帝时期和东汉前期的战争。
班超出使西域
滇王金印
两汉与百越的关系
百越是生活在今天我国东南沿海和南方地区 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秦始皇征南越,曾在那里 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秦朝灭亡,天下大乱, 赵佗遂乘机以武力吞并桂林、象郡,于公元前 203年自立为南越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遣 陆贾出使南越,册封赵佗为南越王,双方开设关 市,南越定期向汉朝纳贡。
巩固练习
1、下列各项,不属于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是 ( D)
A、设置南海等九郡
B、推行刺史制度
C、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2、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时间大约是在 ( A)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曹魏时期 D、西晋时期
3、秦汉对匈奴的战争具有正义性,主要依据是 ( C)
西汉末,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重归汉朝版图
与百越: 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
冒顿射马图
霍去病收复河西(前121年)
马踏匈奴
高168厘米, 长190厘米, 约创作于公元 前117年(西 汉时期),原 立于陕西兴平 县道常村西北 的霍去病墓前。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东汉 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
窦固、窦宪击败北匈奴
目的:夹击匈奴,扩大汉朝影响
氐族的起源及早期分布-最新文档资料
氐族的起源及早期分布“氐”一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经有所出现了。
在先秦的古籍中就有着这样的记载:《诗经.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对于这些史料记载中的“氐”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
陈梦家和顾颉刚先生就在解释这些材料时把“氐”作为一个动词来解释。
①张建昌先生,黄烈先生,李绍明先生等学者也认为这时的“氐”不是我们所说的氐族人,杨铭先生认为《殷武》中出现的“氐羌”是当时与殷王朝有关系的方国或者是部族,而与我们以后所说的氐人和羌人不同。
[1]那么“氐族”的称呼是如何而来的呢?三国魏鱼豢的《魏略?西戎传》:“(氐人)自相号曰盍稚,各有王侯,多受中国封拜。
”可见氐人自己并不叫自己为氐,氐人是其他民族的人对其的称呼。
据历史学家们的考证,我们所说的“氐人”是秦人对生活在陇坻居民的称呼,意为“在山地生活的人”。
[2]“氐”初为秦人对生活在坻地的人的称呼,从“氐”这样的称呼可知,氐族这个民族是生活在山地的居民。
(一)对于氐族的来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所争论的焦点,要探究氐族的起源问题只能借助于为数不多的文献资料和一些相关的考古材料,从中去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也正是由于这些局限性,使得学者们在氐族起源的问题上就有了许多的争论。
在现有的资料上,也不能对学者们的观点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在这里对学者们的相关观点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
大致有这样的四种说法:一是氐、羌为同源随着发展形成了不同的两个民族乃同源异流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观点是来自于对于古籍材料的解释,二是认为氐族起源于羌族为羌族的分支。
杨建新,张建昌等学者就持种观点认为氐族人是羌人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另一种有别于羌人的民族共同体。
氐族人形成单一的民族,是由于有些羌人部落因为受到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受到周边民族的影响,开始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离开原来所居住的高原地区迁于更能适合居住,生存的河谷地带,开始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生活,并在不断的适应环境和应对挑战,在逐渐的与其他民族的频繁接触中,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生活和习惯,最终从羌族中分化出新的民族氐族,这也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解释为什么在古籍中往往把氐羌连用,是因为他们本是同源具有相同的文化习俗,随着发展和分化又出现了一些习惯的不同。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迁徙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迁徙一、引言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这段历史中民族迁徙的现象十分突出。
本文将从五胡十六国的背景入手,以及各个民族的迁徙路径和原因,探讨这一时期的民族迁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背景五胡是指当时分布在中国北方的汉族以外的五个主要民族:鲜卑、乌桓、羯、氐、羌。
五胡十六国时期,各个民族大肆侵扰中原地区,形成了一系列的政权更迭,导致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三、鲜卑族的迁徙1. 鲜卑族是五胡中最强大的一个族群,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2. 鲜卑族最早起源于东北亚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向南迁徙。
3. 鲜卑族的迁徙路径主要经过黄河流域,他们不断向南侵略中原,并建立了一系列政权。
四、羯族的迁徙1. 羯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内蒙古和辽宁地区,附属于鲜卑族。
2. 羯族起初并没有大规模的迁徙,而是在鲜卑族的带领下向南扩张。
3. 后来,羯族也逐渐独立于鲜卑族,并建立了自己的十六国政权。
五、乌桓族的迁徙1. 乌桓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辽宁地区,与鲜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2. 乌桓族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权,而是附庸于其他民族。
3.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桓族逐渐向南迁徙,并与其他民族融合。
六、氐族和羌族的迁徙1. 氐族和羌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四川和青海地区。
2. 他们在五胡十六国时期也出现了大规模的迁徙现象。
3. 氐族和羌族在迁徙过程中与其他民族发生了频繁的接触,并对中原地区的政权形成了不小的影响。
七、影响1.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迁徙导致了汉族人口向南方转移,加速了南方地区的汉化进程。
2. 迁徙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多元化。
3. 氐族、羌族等民族的迁徙对西北地区的人口、文化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氐族的迁徙为后来的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的交流打下了基础,对中国各民族的融合和统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八、结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迁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它对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的人口、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08.2019
6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 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 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 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 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 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 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 游牧部落。
周平王东迁以后,一些以羌人为主体的羌戎大量迁入中原地区。 “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据蒙文通先生考证,晋国
大夫中有不少人是依靠羌戎的力量壮大起来的,晋国因和戎而称霸, 大量的羌人也融入晋人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 “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文献记载了这部分羌人由 射猎进到田畜的传说。《西羌传》说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被俘,逃 回后教羌民“田畜”。此后羌族进一步发展和分化。
活动在甘、青以至川西北的党项羌,在1038年建立西夏王 朝。公元1227年为蒙古所灭。
宋代以后,北方地区的羌人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南迁 的羌人和甘、青、川交界地区的西山诸羌,一部分融合于 藏族,一部分成为今日羌族的来源之一。
08.08.2019
15
羌人的社会经济和风俗习惯
(一)社会经济 先秦时西羌的社会经济以游牧业为主。《后汉书·西羌传》 载:“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所居无常,依 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相传西羌农耕,是从 无弋爰剑开始的。爰剑被秦掳为奴,在秦地学得农耕和畜 牧技术,逃回河湟,传授给羌民,改变了原始射猎生活, 史又载:“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爱剑教 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
08.08.2019
5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羌族的起源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 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 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游 牧民族的泛称。
《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 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 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 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 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08.08.2019
4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羌族的起源
仰韶文化末期,黄河中游出现了炎、 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 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 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 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 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 原始游牧部落。
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 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 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 族号最早的记载。
羌族是殷商王朝的“方国”。商王朝中也有羌族 首领担任官职,武丁时期就有羌可、羌立作商王 朝的祭祀官。
传说姬姓周的始祖“弃”的母亲姜源是姜部落之 女,姬姓周和姜姓羌应是互为婚姻的两大集团。 周与姜、羌联盟是武王灭商的重要条件。
08.08.2019
8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周朝立国以后,把一些姜姓羌人分封到中原地区,如分封在今山东的 齐国,分封在今河南许昌、南阳一带的申、吕、许都是姜姓国。周时 进入中原的这部分姜姓羌人,历西周之世,已基本上与华夏人相融合, 成为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历史记载和地域来说,商周时 代生活在陕甘青地区的居民主要是 戎羌,戎是羌人中较早转入农耕的 部分,戎居东而羌偏西。
08.08.2019
7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古代羌族主要活动在西北的广大地区,迁徙到中 原地区的羌族大多华夏化。今甘肃、青海的黄河、 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代 羌族的活动中心。
08.08.2019
9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西羌传》说:“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 公之迹,兵临谓首,灭狄、戎,忍季父卯畏秦之威,将其 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绝远,不复交 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旄牛种,越 嶲羌是也;或曰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 羌是也。”从河湟流域向西南迁徙的诸羌与当地原居民逐 渐融合而发展为今天藏缅语族诸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氐人符坚建立前秦政权,南安 羌人姚长建后秦政权。这时期,陇西有宕昌羌, 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有邓至羌。
08.08.2019
14
西魏时期的羌族的分布
从东汉到西晋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汉族之 中。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川藏高原的羌人有党项羌、 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羌、附国等羌人部落。上述 诸羌多数被吐蕃所融合。
牦牛羌以西,今甘孜州东南部有白狼等羌人部落。
08.08.2019
12
汉魏时期的羌族的分布
08.08.2019
13
西魏时期的羌族的分布
白马羌主要在今四川绵阳地区西北部和甘肃武都 地区南部,这些地区属蜀郡北部都尉和广汉属国 都尉,故又称广汉羌。冉马尨部落分布在岷江上 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广大地区。
西北民族史
08.08.2019
1
西北民族史
古代西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
匈奴 西域各族 羌族
氐族 鲜卑 吐谷浑 突厥
回鹘 藏族 党项 蒙古
08.08.20192第三章:羌族08.08.2019
3
第三章:羌族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羌族
羌族
一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二 、西汉时期的羌族; 三、东汉时期的羌族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
此时,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有若羌等羌人部落,在雅鲁 藏布江流域有发羌、唐牦等羌人部落。
汉代居住在西南地区的羌人,有牦牛羌、白马羌、参狼羌、 青衣羌和冉(马尨)羌等众多部落。
牦牛羌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汉源县清溪镇;牦牛 羌也称越嶲羌。汉越嶲郡在安宁河、金沙江以至雅砻江流 域,都是羌人聚居地。
春秋时的义渠羌部落建立了义渠国,其领域包括今甘肃东 部、陕西北部、宁夏及河套以南地区。后为秦所灭 。
08.08.2019
10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08.08.2019
11
汉魏时期的羌族的分布
汉代,羌人分布很广,从地域划分,有东羌和西羌两大类。 进入中原的东羌人已基本上与汉族融合,未进入中原的羌 人大部分分布在今甘、青河湟地区,已进入奴隶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