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其外故有高致_评袁新洁_近现代报刊_文人论政_传统研究_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尽赏自然,尽得清欢苏轼有言:“人间有味是清欢。
”漫赏春光,流连山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何必局促一室之内?品味自然的滋味,亲近自然,投身明丽山水,如画风光尽享生命清欢。
怡情自然之乐,遍赏山水,自古已有文化渊源。
东晋谢公隐于东山而不仕,会稽秀丽山水中,留下他潇然背影,如同凝成一支笛曲,悠然回响于林间。
宋代雅士林逋亦曾言:“山水与我情相宜也。
”文人墨客总有牵挂心中的山水情怀,山水为伴,生命在其中找到了文化共鸣与深长情谊。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从中获得的是心灵的洗礼与灵魂的丰盈。
王摩诘隐居终南,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偶遇林叟便谈笑无期。
与清风明月共修炼,与花草虫鸟悟菩提。
他在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中,品味出生命的浩瀚博大,获得人生的彻悟,再无烦恼困顿,灵魂纯粹而明净。
自然便是如此玄妙,看似无法渗透,实则身处其中,便能获益无穷。
喜马拉雅山下的不丹王国,一块藏传佛教深入人心的土地,人们深信自然有灵,皆与自然和睦而居,在这里只有纯净的山水滋养人心,人们接受明媚阳光最无私的馈赠,脸上洋溢着安宁的笑容。
自然,其实触手可及,每个人都能够对话自然,感悟自然的无限生机与平静安宁,灵魂自然受到洗礼,这正是自然最美好的馈赠。
投身于自然,用心去感知,用心去触摸,身处其中,这本身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高致的精神美学。
福楼拜曾写信致女友:“我拼命工作,按时看日出……”惜时如金的世界大文豪竟将晨曦之降视若盛世,按时静赏。
原来,当那晨光穿过天幕,仿佛朦胧如蛋壳白的天空,是一天中最新鲜纯净的时刻。
静坐窗前,那是自然对生命的致礼。
正如王开玲曾说:“做精神明亮的人。
”亲近自然,每一缕晨光的意义,代表着自然的张力与生机。
感悟品味,生命接收自然的赠予,岂不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明亮乐观的精神美学?现代社会的纷扰喧闹中,人们更应走近自然,投身自然,让自然之美洗去浮华与疲惫,诗意地栖居。
王国维曾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五四”文学革命阅读资料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
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一曰须言之有物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
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
吾所谓“物”,约有二事:(一)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此吾所谓情感也。
情感者,文学之灵魂。
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
(二)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
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益贵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夐绝千古也。
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
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
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未矣。
近世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
此文胜之害,所谓言之无物者是也。
欲救此弊,宜以质救之。
质者何,情与思二者而已。
二曰不摹仿古人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
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进化之公理也。
即以文论,有《尚书》之文,有先秦诸子之文,有司马迁、班固之文,有韩、柳、欧、苏之文,有语录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
吉林省吉林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易》是中华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在当今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易》认为,天地万物是以太极为本原的、秩序谨严的有机整体。
此即《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蕴含的太极整体观。
《易传・序卦》则在此基础上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更加详尽、气势恢宏的宇宙图景。
《易经》六十四卦便是对这个宇宙图景模拟所得的一套严整的象数符号系统。
这些是对中华文化之天人合一主流思想的独特表达。
由于宇宙万物是一个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人作为宇宙万物中的一个成员,当然是宇宙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人在与自然相处时,应摈弃那种让人类走了很长弯路,只顾局部、短期利益的鼠目寸光式的行为方式,进而建立起一种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高瞻远瞩的现代行为方式。
而这也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核心理念。
在太极整体观的基础上,《周易》进一步指出,天地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生生不息、变化日新的。
此之谓《周易》的生生不息观,即《易传》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和“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所显示的发展观。
这告诉我们,由于宇宙是一个富有日新、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因此,当今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也是宇宙发展过程中的、前进中的问题,我们不必惊慌失措,悲观绝望。
当然,我们反对对人类前途的一切悲观论调,绝不意味着人类可以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恰恰相反,人类应该迅速警醒,从容应战,精诚合作,以顺利渡过难关。
《易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其中的“天地”不应只狭隘地理解为蓝天、大地,而应看作代表宇宙间所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如天人、男女、上下、泰否、身心、内外等,《易传》以“阴阳”统称之。
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2017
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2017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2017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
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祝高考大捷!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2017,仅供大家参考!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2017阅读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袁济喜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
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
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
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
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
“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
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
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
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
言论报国 文统未绝——读《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传统研究》及其思考
更深刻 的体现。他们热切借助报刊这种 新载体抒发 言
收 稿 日期 :0 0— 7— 5 2 1 0 2
就清楚 地 阐述 了著 名 的 “ 党 、 不 不卖 、 私、 盲” 不 不 的
作者简介 : 肖向明(9 0一) 男, 17 , 湖南宁乡人 , 教授 , 博士, 研究方向为中国现 当代文学与文化。
摘
要: 袁新洁的《 近现代报刊“ 文人论政” 传统研 究》 一书 , 寻和总结 了中国近现代报刊 “ 探 文人论政” 的历 史
经验 , "代 的 舆 论 思 想 、 闻精 神 富 于启 发 。 对- 3 新
关 键 词 : 人论 政 ; 文 言论 报 国 ; 自由主 义
中 图 分类 号 : 6 1 0
报 纸亮 出过如此鲜 明的旗 帜, 实际上就 是追求独 立 他
的新 闻舆 论 , 然 接 近 西 方 近 代 新 闻 自 由 的 真 谛 。 以 已
致 毛泽东说 :张 ( “ 季鸾) 本人年轻 时在 日本 留学 , 然 虽 许 多留学 生都参加 党派 , 他始终 以超党 派 自居。此 但 后, 特别是在 国共合作时期 , 他更是以第三者标 榜。 ”
J UR O NAL O I HO NI RS T F HU Z U U VE I Y
Vo . .No 5 130 . Oc. O1 t2 0
言论 报 国
文 统 未绝
读《 近现 代报 刊 “ 文人 论政 ” 统研 究》 其 思考 传 及
肖 向 明
( 州学院 惠 中文 系 , 东 广 惠州 5 60 ) 107
随着新闻独立 意识 的不 断 自觉 , 办报人 逐渐认识
到 自己身 份 与 角 色 自由与超 然 的必 要 。 与 王韬 他们 不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作者:龙敏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8年第06期一、“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内涵解析“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原本出自《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先生认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对诗人创作的基本要求。
我认为,读者品诗也理应秉承这一原则。
具体说来就是:诗歌学习,需要还原到诗人的经历及个性中去,即“入乎其内”;同时还要需要跳脱出来,站在更深广的历史文化时空中去考量,去审视,还原到诗人生活的时代,不仅仅是关注诗人当代发生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而且还关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思潮对文人们的影响及他们所反映出来的文学特征,即“出乎其外”。
一言以蔽之,就是“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个老话题,但在过往的教学中,对于“知人论世”的理解和运用往往流于粗浅,局限于“此时此地”,或用狭隘的经验将诗歌窄化。
这也是造成诗歌课堂单薄苍白、无趣无味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提供更多的东西让学生了解,使得他的思维更广一些,选择的余地更多一些。
好的文化教育是,即使我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我也要尽可能客观地呈现于人前,使学生能挣脱讲授者及大众的观念,自己去尝试,去品评。
所以,本篇试从“深”和“广”两方面就“知人论世”对诗歌欣赏的作用做一些探索。
二、“出乎其外”可避免窄化诗歌背景,人物脸谱化试以北宋大文豪苏轼为例。
高中选编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两词。
苏轼在师生心中的定格是“旷达”“乐观”。
没错,苏轼的确是这样一位抖落苦难和不幸,昂首傲立于风雨中的诗人。
但这只是苏轼的一面,而且这种性格是成长于北宋的沃土之中的。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功篡位。
他执政后忧虑政权的稳固性,便“杯酒释兵权”。
为防范军权落入武人之手,他重用文人。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素材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素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诗人如此,我们此等凡夫俗子岂可“钻牛角尖”,“一棵树上吊死”。
学生高考如此,诗人作诗亦如此,都为人生的一个部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要死拈一根经不放,岂不休矣!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我们暂不谈经济的损失和贬谪的劳顿。
仅仅谈谈个人颜面,按中国的传统,在高位掉下,面子怎可保全,可大师就是大师,在此等不如意之时,没有懊悔、遗恨,也未深陷其中,而是邀几挚友,荡舟赤壁之下,在浩渺宇宙间寻找一片绿洲,让烦躁不安的心灵得以清洗与荡涤,尽管时会想起曹孟德“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之英雄霸业,但并未沉浸在明比暗争的怪圈之中,文豪就是文豪,转头就是一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多么博大的胸襟和气度。
身陷囹囵,“出乎其外”,又是一片“蓝蓝的天”。
还有那超凡脱俗的“诗仙”李太白,有了唐玄宗的一声邀请,忙扔下手头活计,欣欣然赶赴朝廷,是时还不忘高唱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即将入乎朝廷之内,了我李白宏图大志,岂不痛哉!可爱的诗人总有天真的想法,殊不知只有诗人屈从政治家,但没有政治家屈从诗人,因而“入乎其内”两年的李白不堪御用文人的.头衔,甩手就走,在两年后的《别东鲁诸君》中吐出心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何等慷慨激昂!何等大快人心!也许正是他的“出乎其外”,才成就了他一生一世的美名。
回到历史的今天吧,前不久中国副总理吴仪在中日谈判前几小时拂袖而去,放了小泉的“鸽子”,国际舆论认为:这种做法可能是无奈中的较好的办法,但不符合国际间交往的惯例。
表态中又似乎含有责备:你们这样做,就国际规则惯例而言,可能有点“出乎其外”了。
但正是这点“出乎其外”的举措,让吴仪副总理在世人面前展尽了“铁娘子”的风度,表明了中国及亚洲许多其他被害国的立场,网络评论顿时一边倒,赞曰:甚有当年周公之遗风!的确,对于“出尔反尔”、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被害国的痛苦之上的人,我们还要遵规则,守信约吗?何况中国在很多国际交往中是谨遵规则,严守信约的。
近代“文人论政”的出现与消逝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0.12下新闻文化论坛90新闻文化建设 2020.近代“文人论政”的出现与消逝苏 珂摘要:近代“文人论政”的出现与关乎民族危亡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文人知识分子在报纸上积极涌现了一段时间之后,“文人论政”也随着阶段性历史事件的消逝而退场。
本文主要探究“文人论政”出现与消逝的历史原因以及“文人论政”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文人论政;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爱国主义文人论政最早的发端可以追溯到1874年, 开“文人论政”之先河的人物通常被认为是王韬,他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变革之前主要是传抄上谕、刊载章奏的运作方式,将“立言”作为报刊的使命,发表多篇政论文章。
王韬之后,梁启超《新民丛报》、史量才《申报》、陈独秀《新青年》、邹韬奋《生活周刊》、成舍我《世界日报》、张季鸾《大公报》、储安平《观察》等,无不以这一传统为榜样并将其发扬光大[1]。
如果要从历史的源头来看,王韬并不是“文人论政”的开创者,而是之后将其发扬光大。
最初对于“文人论政”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正式提出这个概念的人也不是王韬,而是后来的报人张季鸾于1941年正式提出并正式定义“文人论政”的具体概念。
“文人论政”推崇的是文人议政而不参政,不与当局的政治事实发生实际的联系,仅仅只是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
这些报人们不企图做启蒙者或政治家,而只是作为一个职业报人发挥他关心社会、提供消息的基本职责,这种传统报人的精神发展到今天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专业主义”。
一、文人论政的出现与消逝(一)“文人论政”传统的出现1.“文人论政”传统出现的内因首先是“清议”的传统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当中十分盛行,其思想根源来自于儒家的文化传统。
儒学在我们国家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影响力,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进而被作为中国唯一的国教而备受众人推崇,儒学提出的“入世”以及长幼尊卑的观念也被广泛的阐发和传播,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言行有着深刻的影响。
新发现欧阳予倩纪念鲁迅佚文辑考
笔者在查阅民国资料时,发现欧阳予倩写的一篇纪念鲁迅先生逝世的重要文章———《不要以悲哀来纪念鲁迅之死》。
欧阳予倩在1936年10月26日写成此文,发表于1936年11月10日上海出版的《电影·戏剧》第一卷第二期。
此文既未被《欧阳予倩文集》《欧阳予倩研究资料》《欧阳予倩全集》《欧阳予倩佚文辑校与研究》等收录,也未被《鲁迅先生纪念集(评论与记载)》《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中国鲁迅学通史》等辑录,当是佚文。
现照录如下:不要以悲哀来纪念鲁迅之死欧阳予倩十月十九日到公司甚早,步高兄说剑云兄来电话说鲁迅先生去世了,叫我们打听一下如果确实便去拍点新闻片以为纪念。
当时大家都像受了一种刺激,我立刻打电〔话〕问内山书店,据说真的:是清晨五点钟的事。
五四运动以来,鲁迅,谁不认为划时代的作家?他的读者是那样的多,而没有一个不受他的感动,而且他的作品深深得到国际的同情,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上光明的一页。
固然,他的奋勉和修养足以使他的才能发展到最高度,可是最当敬佩的是他能始终一致不屈不挠地站在民族复兴运动的最前线为被压迫者呐喊。
人家说他老当益壮,其实五十六岁的年纪何尝算老?尽管他为大众呕心肝,以致体力衰减,可是他一丝一毫没有离开他的阵线,而他竟死了!尽管说谁都有这么一回事,尽管说精神不死,一个活生生的人一闭眼睡到坟墓里去,从此以后无从读到他更新的作品,从此以后听不见他的说话,站在帝国主义方面反对他的人们未尝不引以为快,在仰慕他爱惜他的人们,又岂能不悲!中国是不是只有一个鲁迅?从五四运动以来,这许多年,他负起前驱的使命,尽了他的职责;目下的局面尖锐到最后的阶段了,在〔这〕样严重的形势中是不是须〔需〕要更多的鲁迅,是不是需要更多的努力?我想今日的文坛斗士虽然才力有秉〔禀〕赋之不同,决没有一个甘于自暴自弃的。
我们带了摄影机,到了施高塔路大陆新村九号,这就是鲁迅的住家,一所单开间三层楼房,摆着些破旧的家具,经周夫人的同意从楼上到楼下一一摄影,我们很希望这辛苦的斗士有比较舒服的床,比较舒服的椅子给他休养一下,可是他的卧室,在书籍堆积的一间小小楼房中一张小铁床,一张旧椅子,一张旧藤榻上面铺着新发现欧阳予倩纪念鲁迅佚文辑考☉康建兵一条薄棉垫,就这样支持着他的峻峥瘦骨与群魔搏斗,到他最后的一息。
第13课《短文两篇》(分层作业)-九年级语文下册原卷版
13《短文两篇》分层作业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五味矣。
(1)请给文段中文中加点字的注音。
①咀嚼____________ ②孜孜不倦_____________(2)请正确书写文中注音的汉字。
①jié nàn____________ ②shè liè_____________(3)在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寻章摘句换言之全神贯注B.断章取义或者心不在焉C.引经据典换言之全神贯注D.断章取义或者心不在焉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一连做了五六张试卷后,终于把令人头疼的电路题完全弄懂的她连连感慨:“果然,开卷有益....。
”B.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C.与人相处,不能吹毛求疵....,而且指出别人的缺点也要讲方式、看场合。
D.读书如果只是寻章摘句....,而不能深入书中研究义理,是无法得其精神要旨的。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
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4.多读书,读好书对个人的精神塑造和人生价值观念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如何读书也是一个应该思考的问题。
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态度不同,在培根那里,读书与经验应相得益彰。
如果你现在正在阅读《儒林外史》,你会选择哪种读书方法?请阐述理由。
文艺批评新风新在哪里
文艺批评新风新在哪里熊元义李明军(1.《文艺报》社理论部,北京100125;2.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摘要:中国当代文艺批评新风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不仅言之有物,富有锋芒,而且深刻地把握了批评对象的实质;二是既有鲜活的审美感悟,也有理论深度,是批评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三是追求真理,反对和抵制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的主观主义倾向。
关键词:文艺批评;新风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2)02-0090-6收稿日期:2012-01-20作者简介:熊元义(1964-),男,湖北仙桃人,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报》社理论部主任,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李明军(1963-),男,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2011年,《中国艺术报》发表了一系列既言之有物又富有锋芒的文艺批评,给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吹来了一股新风。
可见,中国当代文艺批评虽然在整体上不能尽如人意,但绝不缺乏真正透彻的文艺批评。
只是有些真正透彻的文艺批评大多淹没在众声喧哗中,没有起到引领作用。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如何扩大优秀文艺批评的影响力呢?如何扭转优秀的文艺批评不如拙劣的文艺批评的影响力大这种被动局面呢?下面,我们拟从《中国艺术报》所发的一些优秀的文艺批评中总结文艺批评新风的特征,以此推动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健康而有序的发展。
一、中国当代优秀的文艺批评不仅言之有物,富有锋芒,而且深刻地把握了批评对象的实质。
对于文艺批评,中国现代伟大作家鲁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一方面,鲁迅认为文艺批评家不能随和,而是是非明确,爱憎热烈。
“文人不应该随和;而且文人也不会随和,会随和的,只有和事佬。
但这不随和,却又并非回避,只是唱着所是,颂着所爱,而不管所非和所憎;他得像热烈地主张着所是一样热烈地攻击着所非,像热烈地拥抱着所爱一样,更热烈地拥抱着所憎”。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第九(外国语)二零二零—二零二壹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卷现代文阅读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先立德而后文艺詹福瑞论才与论德在传统思想中是浑然一体的,古代才与材通用,德的本义即以“材质所得〞为主,先秦思想家以德为人普遍的抽象,以才为个体的材质,视全面开掘自我材质为成就德性的手段。
自政治铨选上,元世祖时,赵天麟上策曾云:“选用之法,莫贵于德,莫急于才〞,其中“才德兼全者大丈夫〞,而“有才无德者〞那么被命之曰“小人〞。
文艺审美的尺度亦然,但凡研讨诗文,在才华要求之外,论诚者为言德,论真者为言德,论诗言志、诗缘情、诗出感兴者皆为言德;追求成教化、厚人伦、美风俗者更是言德,文艺瞩望着德才兼美。
谢榛四溟诗话中曾将文才比作舟船,德行比作舵:“心犹舸也,德犹舵也。
鸣世之具,惟舸载之;立身之要,惟舵主之……大抵德不胜才,犹泛舸中流,舵师失其所主,鲜不覆矣。
〞意思是才与德不可分,就如同船与舵不可分一样。
没有德行保障的创作,就如同舟船失去了舵的掌握,既没有方向目的,更无从把控力度,那么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又如何可以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值得关注的是,对创作而言,德并非出于思想稳定需要而“临时从场外租借的标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中,它与文学创作存在着根本的关联。
德才兼美是创作传世的重要条件。
创作依托文才,但才高八斗也难免千秋吞没,原因诸多,其中道德是作品能否进入主流传播从而获得赏鉴并流传的先决条件。
德才兼备,也是艺术审美的内在需要。
众所周知,文艺作品并非文艺形式与道德内容的机械叠加,道德不会成为低劣艺术毛坯的点金石,文艺自然更不能简化为道德的传声筒。
文艺之所以离不开道德,是因为通过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充扩胸襟,能直接影响主体文才的发挥:德修那么刚健不馁又葆华养和,才气自然轩举;德修那么民胞物与,家国关情,而非风花雪月的自我沉醉,也非讨好“窄众〞俗趣的沉湎,才情自然雅正;德修那么审己有度,察物有道,可以超越一己功利、超越一时迷障,才思自然阔达……这并非是今人应景的花腔,而是古人在长期文艺理论中早已勘透的真知,诸如论书:“心正那么笔正〞“人正那么书正〞“作字先做人〞;论画:“学画者先贵立品〞;文学自然概莫能外,刘熙载一言以蔽之:“诗品出于人品〞。
吉林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吉林高二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
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
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
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
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
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
“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宣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
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
《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
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概括不全面,第一段总说的是“诸子的思辨”和“诸子的思辨艺术"两者对后世的影响,后文分述诸子的思辨对中国士人、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文章、文论的影响.A错误。
(摘编自《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
材料四:
从国内各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利润逐年提高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态势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竞争尚不充分。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着手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相应的结构调整,以保证能尽快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还比较困难,这已成为制约中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难点。现在各大城市都根据自己的特色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建立大量的基地、园区,但由于缺乏指导和规划,基地和园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同质化倾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产业集聚的形式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我国是起步阶段,发展经验不成熟。
(摘编自吴中胜《断辞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与重逻辑理性的西方文化相比较,更偏重于富有诗意的表达,但是同时 也有理性基因,有思辨性的一面。
B。战国时期诸子中有识之士的有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虽各不相同,却都能影响君王 的决策,甚至影响时局的走向。
C。诸子论辩思想明确,语言思路清晰,给人一种决断之美。他们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使对手折服,维护自己的思想立场。
南山2017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南山2017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谁也不存什么幻想,期待文艺园地里有奇花异卉探出头来。
然而天下比较重要的一些事故,往往在你冷不防的时候出现。
史家或社会学家,会用逻辑来证明,偶发的事故实在是酝酿已久的结果。
但没有这种分析头脑的大众,总觉得世界上真有魔术棒似的东西在指挥着,每件新事故都像从天而降,教人无论悲喜都有些措手不及。
张爱玲女士的作品给予读者的第一个印象,便有这情形。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张爱玲作品的问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一个特例在文艺园地里奇花异卉的出现是不能用科学和逻辑来解释的大众对于张爱玲作品问世的感觉是太突兀,太奇迹张爱玲作品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存在一定的必然性2:根据被管理者的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和合群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其出发点是将被管理者视为()。
单项选择题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文化人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的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三国演义》。
《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悲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都是悲剧式的人物。
4:我国在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和利用外资、发展对外技术交流时,必须坚持的一个共同原则是( )。
单项选择题四项基本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原则5:某公民死亡,其子女开始继承其遗产,引起该继承关系产生的某公民死亡这一现象,在法律上称为( )。
单项选择题法律事件法律行为不可抗力法律因素6:________。
比如工业化的历史,就包含了很多内容,首先是现代生产发展所引起的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年高考作文(湖北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地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分)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地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地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包含地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地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字地文章.二、作文试题地解读专家说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其实,也可把它理解为一个“隐形”话题作文——以“入”与“出”为话题作文.话题(或者说材料)地基本思想是“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地辩证关系.感悟与立意是多角度地,可以写为文、处世、做人、看物,也可以写观赏自然、认识社会、解读历史、感悟人生等等;既可以写“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也可以侧重一方面来写,但是在侧重一方面地同时必须顾及另一方面,因为话题(或者说材料)是辩证关系型地.大隐隐于市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在古代神话故事中,凡是仙人道士必定傍山而居,不闻世事.蔡志忠先生曾用漫画对此作了解释:仙, 人”在“山”旁则为仙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地象征,偏又练就一身道行,参透了禅意,方才尘心灭去,归隐于山 .千百年来,文人骚客莫不对此动了凡心 .其中,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了 .那一篇《桃花源》一出世,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世外桃源地心也就出世了.是地,他想要地是归隐,是闲适、宁静地生活 .可是,如果不是官场地失意、怀才不遇,桃花源这么一个避难所就要永远存在于未知中了 .在失意之时,他能想到地只是回避 “桃花源”在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代表一种虚无地美好罢了!不是所有地人都抵挡不了意志地消沉,所以又有许多“真英雄”浮出水面,大隐于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意气风发地青年李白对前途有着无限憧憬,他对官场仕途抱有希望.他希望以己之才报效国家,挥洒人生 .可是,多年地宦海游历让李白成长起来,他有过得意,也不免最终归于失意.他看清了从仕之路地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脱靴实则铐住了他地双脚 .不是人人都有李白这..样一颗赤子之心,官场上更多地是陷害与勾心斗角 .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他学会了饮酒,用酒来洗涤心中地郁结,清洗世间地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他始终有一种信念,有一种火热地冲动在心中 .这种冲动,杜甫不曾有,所以杜甫流离失所,感怀身世,眉头不曾舒展.而李白我们看到他始终是洒脱地,不断地被世事屏弃却又不断重拾希望 .他从没有绝望过,从不说看破红尘 .也许他地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他不愧为“诗仙”,一个依市而居地仙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变化多端,纷杂无比,不是非要将自己看个一清二楚弄得头昏脑胀,然后只好高唱“我要出世” .万物归于心,俗话说得好“心静自然凉”,只要内心真挚,又何理污秽世事呢?不妨静下心来,大隐于市 .点评:这是湖北高考阅卷作文样卷里地一篇满分作文 “大隐隐于市”,题目就寄寓了辩证法地观点:“隐”是“入”; 于市”是“出”; 隐于市”就是“出”中有“入”,“入”中有“出”,题目含蓄奥妙地扣住了题意.借用蔡志忠先生对“仙”字地拆字释义,入文不俗不凡.正文取材两个历史人物,一“入”一“出”材料紧扣中心.语言表达上,加横线地文句“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切中了“发展等级”中“有文采”地得分点.入世存身出世在心佛家有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易经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儒家与佛家给人截然相反地启迪,亦让人取舍两难.入世,包罗万事万物,承受纷纷扰扰,虽然辛苦,却也繁盛热闹;出世,消除万事万物,保持自身一人地心灵纯净,虽然孤寂,却也恬然自得.然而睁开双眼历历在目,闭上双眸空无一物,但我们不可能或睁或闭一辈子.所以请以积极地姿态入世,改善自身和周围环境,而以如水地心境包容一切,在纷扰中保持一种出世地高致.这就是入世存身,出世在心.我在浩瀚地历史长卷中找到了杜甫,这个深怀忧国忧民之心地伟大诗人,一生都是这样积极入世,.他关注着民生民忧,国愁家难.从《春望》中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兵车行》中地“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我们便可深入体会到杜甫这种忧世悯人地胸怀.然而忧之深,愁之切,这样过度.入世,使杜甫贫困潦倒,身心俱伤.这样一个本可以再续辉煌,再写新篇地伟大生命,或许也正是因他这样地投入与关切,才造就了他惊天泣地地才华 .由唐再上溯百年地时光,我看到了嵇康.那个魏晋时著名地隐者,竹林七贤之一,现实地黑暗、政局地混乱让他不由得选择出世 .他饮酒弹琴,好不逍遥 .然而现实不容,他终究逃不过被逼迫入世地命运 .他亦是过于钟爱出世地高致,宁死不屈.终于,嵇康留下《广陵散》地绝响后,便羽化登仙而去.或许那才是真正地出世之境,连生死都可忘却 .杜甫和嵇康也是给了我们两种大相径庭地启示,他们都用生命诠释了入世与出世地或忧或喜地意义 .我们应学会理性地旁观,在面对出世与入世地选择中,顺势而为,应时而动,做到入世存身,出世在心点评:这是一篇比较优秀地议论文,文题成熟老练,具有哲学意味 .开篇引用名言,即显典雅大气 .正文中杜甫、嵇康一入一出,引例经典精当,论证有力,从中亦可看出作者对历史人物地熟悉和对题意地正确理解.末尾段足章显志,揭示主旨,末句点题,收束自然有力.入与出.入与出,看似截然不同,其实在本质上应是和谐统一地.入,灌溉果敢,当机立断 .出,从容镇定,心态坦然 .在这入与出地过程中,闪耀着迷人地人性之光 .几千年前地春秋战国,金戈如笔,岁月如墨,涂写了一幅幅珍贵地历史长卷 .庄子,这个与众不同地人物,就在这兵荒马乱地战争年代里撰写着他地传奇 .他没有像孔子一样四处讲学游说,希望借此为国效力,而是隐居于世,不喜不悲,平静地过日子 甚至在他妻子死时也鼓盆而歌,没有哀伤,没有愁思.他不入世已然出世,处江湖之远,心无旁骛,吟唱着“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坚守住自己地信仰,坚守住自己独立地人格.庄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华美篇章,为优秀地传统文化撒下了心灵之种 .他地出世造就了一颗超然地心,拭去浮尘,你会看到他地寂寞与执著 .几千年后地现代,我们又再次领略到这一入一出之间地独特魅力 . 居里夫人潜心研究新地化学元素,十几年如一日,在阴暗地小工作室里,没有阳光地照射,没有甘露地滋润,青春和美貌渐渐失去,只有才情与智慧,眷顾着她.苍天不负有心人,她炼出了比黄金还要贵重地镭,而在皇室要嘉奖她,想把克镭作为礼物赠送给她时,她却拒绝了.她说“镭是属于全人类地!”这一刻,任何荣誉都显得微不足道.她,这位不凡地女性,为人类科学做出巨大贡献地同时,也达到了出世地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一段文字: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是论述诗人为文地方法,同样,做人、处事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需要这种思想地引导.既要入得,又要出得,在入与出地过程中寻找人生地最佳位置.入与出之间,人生地抉择;入与出之间,心灵地皈依.点评:“入”与“出”是一个对立统一地哲学命题,文章前四句独立成段,提出论点,有分有总,切合题意.第五段地例证略有缺陷:庄子只出不入,与开头提出地论点稍欠对应.居里夫人地例子紧扣论点:她,“入”创造了科学地辉煌,“出”实现了人生高致地境界,真乃“和谐统一”,闪耀着迷人地人性之光.”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容易犯空洞枯燥地毛病,本文却言辞优美,议中有述,述中有议.比如第五段,其文字有“如诗之美”.浮云之上尘土之中我想,他一定是走进去了,在唐末地乱世中,在风雨飘摇地腥风血雨之中,他真正走进了黎民百姓地内心.不然,他怎么会听到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地哭声,他怎么会懂得家书在烽火中地万金之重,他怎么会将“三吏三别”写得棰胸泣血,穿越千年地浩淼仍直击人心.杜甫,他一定用双脚亲自去踏遍每个废池颓城,一定是用双眼去见证生离死别地痛苦.他一定是一边流泪一边吟唱地,他真正走进了乱世地红尘之中,于是他地文字他地心也生动地走进了我们地时代.“入乎其内”,才能看清、才能透彻、才能悟得、才能在心中铭刻.而他,一定是走出来了,在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地魏晋.他终于从尘网中挣脱出来,似乎南山地菊花才是他地最爱.于是他站在高处将尘世尽收眼底.于是,那些空灵洁净地文字高致得如同天籁之音.从陶渊明决定不为五斗米折腰地时候开始,他就真正地走了出来.只有俯视,才有高屋建瓴地气度;只有超脱,才有采菊东篱地悠闲.所以,他能不朽,并能成为所有隐士最终地精神归宿.“出乎其外”,才能把握、才能透彻地了解、才能在心中铭刻.而大多地时候,我们既不是杜甫,也不是陶潜;或者,我们既是杜甫又是陶潜.我们需要“进去”也需要“出来”,我们需要在进退间反复构建、描绘.我们也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地困惑.我们需要“出来”,“出来”不是逃避,不是摆脱,而是宏观上地构建;是遥望,是鸟瞰,是将双眼固定在更高层次上地超然.“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怎样地气度!我们需要站在风口去挑战,站在潮头去搏击.我们需要“进去”.“进去”不是羁绊,不是桎梏,而是身与心地磨练,是智与志地洗礼!点评点评点评点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意即“浮云之上”,谓之“出”;“尘土之中”即是“入”.文题工整含蓄,切中题意.正文紧扣文题:杜甫走进“乱世红尘”,“入乎其内”将那个时代“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一段文字: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是论述诗人为文地方法,同样,做人、处事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需要这种思想地引导.既要入得,又要出得,在入与出地过程中寻找人生地最佳位置.入与出之间,人生地抉择;入与出之间,心灵地皈依.。
大连市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清代袁枚《续诗品》中,将“著我”列为二十四品中的一品:“不学古人,法无一可。
竟似古人,何处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无。
吐故纳新,其庶几乎!孟学孔子,孔学周公,三人文章,颇不相同。
”它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创新,另一方面强调了风格的独特性。
所谓“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家书创作与诗文创作一样要强调自我,强调个性,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
“著我”的家书,在创作中表现强烈的自我个性,表达了对艺术个性化的愿望和追求。
在家书审美创造、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但凡优秀的家书作品,其中必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色彩,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
欣赏朱自清的《给亡妇》,全篇既不是捶胸顿足,也没有呼天抢地,只是深情地细诉亡妻生前的一切,平实地回忆了她十二年来对自己和孩子的种种恩情,语气平淡冲和,不见任何突兀之处,但是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作者的哀悼之情。
同样是写给亡妻的家书,并拥有相同的形式和内容,蔡元培的《致亡妻黄仲玉》却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
蔡元培的家书是一种直抒胸臆火山爆发般的感情,声泪俱下地哀悼与自己风雨同舟的妻子黄仲玉。
家书中感叹词“呜呼”前后出现了十三次,作者心灵的风暴翻江倒海般地扑面而来,让人感慨万千、涕泪横流。
面对一封封血肉俱丰的家书,我们进行审美鉴赏时,一定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主体审美意识,将审美视角锁定在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深厚内蕴,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领略家书艺术的审美价值。
(选自《家书的审美风格》)材料二:以“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
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
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
2019-2020学年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
审关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审美教育;不仅包括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教育,也包括各种审美实践场景中艺术技巧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审美价值观塑造等。
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
可以说,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如果忽视了文化精神的培养,美育就是不完整的。
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芑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迎刃而解。
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要联系宗教精神来赏析;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其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神韵。
文学的鉴赏也是如此。
从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开始,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就将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乃至现实政治的讽喻结合起来,儒家诗教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诗歌的发展,阅读各个朝代的诗歌,都需充分考虑诗人共同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念,才能体会诗中比兴寄托所表达的种种意味,才能明白诗句所传达的哀怨悲欢的情感。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美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被作为一个启蒙郑重提出,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
从梁启超的“趣味教育"理论、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鲁迅文艺“拯救国民性”的呼吁,到丰子恺、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家提倡以艺术教育推选美育的观念,都深深地融入关注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責任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卷第6期2009年11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 u rna l o f Huna n U n i ve rs ity o f Sc i ence&Te chno l o gy(So c i a l S c i ence Ed iti o n)
Vo l.12No.6
No v.2009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评袁新洁《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传统研究》
欧阳文风
在近现代新闻史的研究中,“文人论政”是一个被学界持续关注的话题,历来论者甚多,不绝如缕。
面对这样一个选题,如何推陈出新,或者说如何透过众多的史料抽象出有一定见地的思想,成为该领域研究者所要探索的一个问题。
袁新洁先生的《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传统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以下简称《文人论政》),可以说在这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他既充分占有了相关的研究资料,认真体悟,前后贯通,很好地做到了“入乎其内”;同时,在具体的写作中又不为海量的材料所累,高屋建瓴,举重若轻,把死的史料演绎成了鲜活的思想,又基本上达到了“出乎其外”的境界。
细察该著,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剥茧抽丝,对纷繁复杂的材料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作者以时间为经,以研究对象发展的内在逻辑为纬,将中国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传统的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发轫、承启、发展、高峰、尾声。
全书除了首尾的绪论和余论部分,主体部分的五个章节即是分别以这五个阶段为论题。
在各章的论述中,不但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各个阶段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具体原因,而且,还各列举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报刊和报人进行深入的个案分析。
比如在《承启:“维新”与“革命”的鼙鼓》一章中,作者就系统地阐述了“文人论政”传统承上启下的时代条件、该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报刊活动,并对梁启超所主持的《时务报》、《新民丛报》进行了评析,对梁启超报刊思想的历史影响作出了独到的论说。
这样,对这一阶段的阐释就不仅有线索的梳理,而且由于成功地把握到了该阶段有代表性的报刊、报人,其深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余各章论述的思路也大致如此。
由此可见,该书不仅各章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众多的史料被有机地整合在一个整体上,而且,就是每一章的内容也前后通合。
在这种彼此勾连中,《文人论政》一书形成了一个相对自足和圆满的文本,一个有生命的学术个体,较好地避免了时下一些新闻史写作仅仅对材料进行简单梳理、组合的弊病。
其二,论从史出,把死的史料演绎成鲜活的思想。
在当今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时代,在学术研究中材料的收集已经不是一个问题。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面对大量的研究资料,我们如何进行充分的消化,然后吐出自己的思想。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那些跟“史”有关的选题的研究中。
袁新洁的《文人论政》即是一个新闻史方面的课题,如上所述,该书在“史”的勾勒方面可以说是很好地做到了条理贯通。
值得一提的是,其在思想的升华上也可谓不遗余力,全书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为基本原则,不少论述闪烁着思想的智慧。
比如第四章在论述张季鸾与蒋介石的关系到底是“报恩”还是“报国”的时候,作者就没有简单地重复别人的观点,而是从儒学“家国”思想、传统报恩思想对张氏的影响等多方面深入细致地挖掘材料,通过具体的史料来提炼论点。
著者指出,张季鸾因为在幼年曾师从关学大儒刘古愚,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因此,他对于国家和民族怀有极为浓厚的历史责任感。
传统报恩思想也深刻影响了张氏的职业思想,张季鸾一生受人之恩颇多,使他养成了急公好义、慷慨助人的性格,尤其是在抗战期间,更是将个人情感与民族命运、事业兴衰与国家荣辱完全融为一体了。
张季鸾性格上的这两个特点很充分地体现在他与蒋介石的关系上。
最初,张氏对蒋介石并无好印象,特别是蒋氏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进步青年
721
的行动让他极为愤慨。
在蒋宋新婚第二天他还发表过《蒋介石之人生观》的社评,对蒋氏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
然而,1928年他经冯玉祥引见与蒋介石真正认识并交往以后,他敏锐地觉察出在新老军阀中唯有蒋介石才有实力统一中国,蒋介石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希望所在,由此他对蒋氏的看法便发生极大改变,称其“大义大勇,不愧为革命英雄”。
此后,蒋介石也投桃报李,极力推举《大公报》,对张季鸾也特别礼遇,尊之为“国士”,使得张氏对蒋氏更加心存感激之情和知遇之恩,真正把实现自己政治思想的希望寄托在蒋介石身上。
这样,报国与忠君在张季鸾身上便有机地同构在一起了。
通过如此言而有据的阐释,张季鸾与蒋介石的关系是“报恩”还是“报国”,已经是不说自明、显而易见了。
这就是《文人论政》一书论述的基本风格:从不做空洞的评说,一切观点都缘于真实的史实,或者准确地讲,它是既立足于史实,更超越于具体的史料,给历史以生命,让其自己去言说着生命的本真。
其三,文字畅达,将抽象的思想表述得生动亲切。
语言的清晰简练、明白晓畅、富有文采,是《文人论政》的又一个特色。
比如,在论述储安平的《观察》为“‘文人论政’的高峰,自由主义的绝唱”的时候,作者动情地写道:“20世纪初,科举制度走向终点。
令人惊奇的是,广大传统士人迅速实现了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变。
从王韬的《循环日报》到储安平的《观察》周刊,‘文人论政’作为知识分子‘家国传统’和‘政治惯性’在报刊上的体现,成为中国新闻史上耀眼的一页。
这一页是如此的灿若星河、波澜壮阔,然而它的高峰,居然成为这一传统的尾声,这一矛盾的统一体就是《观察》。
”“储安平创办的《观察》周刊是中国新闻史上追求新闻自由的一次尝试,……体现了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良知。
我们不能说储安平没有看到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种现实是不允许有像《泰晤士报》那样的报纸出现的。
但是,他确实是过于理想化了,错误地估计了自由主义报刊在中国的发展形势。
……虽然他的尝试失败了,但这份刊物和他本人所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想,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笔精神财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活。
”等等,这样“笔锋常带情感”的语句在《文人论政》中真可谓是俯拾即是。
这一特点,对一部学术著作来说是非常可贵的。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理论书籍行文晦涩难懂,故作高深———一些研究者对所研究的课题自己都没有充分理解,未能形成清晰而独到的认识;有的甚至是直接从国外舶来的,依葫芦画瓢,没有很好地消化、转换;不少著者写书只是为了拿学位评职称,很少顾及读者的阅读感受———这一状况,使得现在的学术曲高和寡,逐渐成了一个小圈子里的人们自玩自娱的精致的游戏。
因此,《文人论政》一书能用如此富有文采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观念生动活泼地表述出来,质而言之,既是著者对自己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更是对学术本身的一种尊重。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亦是本文所论及的“出乎其外”的一个很好的表征。
王国维先生曾经在其著名的《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很显然,先生之言主要是针对诗词创作来说的。
然而,如果推而广之,学术著作的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学术研究中,只有“入乎其内”,充分占有和钻研材料,才“能写”;也只有“出乎其外”,高屋建瓴,不为材料所粘,才“能观”。
我们虽然不能说袁新洁君的《文人论政》就完全达到了“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境界,但是,有目共睹的是,他正在朝着这方面努力,他正在前进的路上。
在路上!这是我们对包括袁新洁君在内的所有学人的一种真诚的期盼。
年轻时候曾一度对新闻工作产生过浓厚的兴趣,那时候在办一份小报,因工作的需要,逼着自己比较系统地阅读过新闻学方面的不少书籍,后来人生发生转向,改治文艺学,与新闻逐渐疏远,当年的那股激情慢慢地被咀嚼成了一种淡淡的回忆。
这次有幸拜读到袁新洁兄的《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传统研究》这样一部比较厚重的新闻学专著,跟着作者如花的妙笔徜徉在那扑鼻的书香中,我又仿佛回到了那段有梦的青春岁月。
———后记
(作者系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