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评价标准3.1

合集下载

濒危物种数据库

濒危物种数据库

十濒危物种数据库技术规范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珍稀濒危植物、濒危动物数据的分类、编码和数据库表结构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濒危保护物种数据的采集及建库工作。

2.参考标准ZB B65 002.2-87 森林资源代码-树种GB/T 15628.1-1995中国动物分类代码——脊椎动物(Taxonomic codes of the Chinese fauna - Vertebrates)3.术语和定义3.1红皮书濒危等级3.1.1野生绝迹(Ex) Extinct in the Wild指野生种群已经消失,但人工放养或饲养的尚有残存,如麋鹿。

3.1.2绝迹(Et) Extinct指国内野生种群已经消失,但国外尚有野生的种群,如高鼻羚羊.3.1.3濒危(En) Endangered指野生种群已经降低到濒临灭绝或绝迹的临界程度,且致危因素仍在继续,如朱缳、华南虎、东北虎、白暨豚等。

3.1.4渐危(V) Vulnerable指野生种群已明显下降,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势必成为“濒危”者,或因近似某“濒危”物种,必须予以保护以确保该“濒危”物种的生存,如金猫、云豹。

3.1.5稀有(R)Rare指从分类订名以来,迄今总共只有为数有限的发现记录,其数量稀少的原因主要不是人为的因素,如沟牙鼯鼠、海南狨鼠等。

3.1.6不定(I) Indetermination指情况不甚明了,但有迹象表明可能已经属于或疑为“濒危”或“渐危”者,如普氏原羚、假吸血蝠等。

3.2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等级和标准3.2.1极危(CR)Critically Endangered当一分类单元面临即将绝灭的机率非常高,即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标准时,该分类单元即列为极危。

3.2.1.1 种群数以如下任何一种形式减少。

3.2.1.1.1根据(和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料,观察、估计、推断或者猜测,过去10年或者三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间),其减少原因明显可逆并可理解而且已经终止,种群数至少减少90%。

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

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

第三章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制定IUCN理事会第51次会议通过,瑞士,格朗德2000年2月9日IUCN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2001English version ofIUCN 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Version 3.1is on the website of /themes/ssc/redlists/rlcategories2000.htmlI. 简介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等级和标准应该是简单而被广泛接受的全球受威胁物种的分级标准体系,该体系的目的是为按照物种的绝灭危险程度进行最广范围物种的等级划分,提供明晰而客观的框架。

然而,它不是唯一的能够为保护这些物种确定优先保护措施的手段。

该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反复的商讨和检验证明该体系适用于大多数生物体。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尽管该体系的受威胁的等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其标准没有考虑每个物种的生活史。

因此,某些物种的绝灭威胁可能被低估或高估。

2. 1994年前,红皮书和红色名录中更带主观性的受威胁物种的分级标准建立以来,已经历了近30年,期间经过一些修改。

大家已经认识到修订物种濒危等级标准的必要性(Fitter and Fitter, 1987)。

1989年应该委员会的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开展了此项建立一个更加客观的受威胁物种分级标准的工作。

1994年,IUCN 理事会采用了新的红色名录体系。

新的IUCN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具有以下几个特定目标: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提供可以统一使用的体系;通过使用清晰明确的体系标准,更加客观地评估导致物种濒临绝灭危险的作用因素;提供一个便于差异极大的物种或类群间进行比较的新体系;使受威胁物种名录的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各物种分级的理由。

3. 自1994年IUCN红色名录被IUCN理事会采用以来,得到了国际的广泛承认,现在已经在IUCN和其他许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出版物和名录上使用。

红色名录评估工具RAMAS Red List使用介绍

红色名录评估工具RAMAS Red List使用介绍





第一部分:RAMAS Red List 简介 与 IUCN Red List 等级和标准的关系 简要介绍 所需数据 第二部分:RAMAS Red List 原理 第三部分:本工具在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国际上RAMAS Red List使用情况

菜单栏和工具栏
时间模型 Temporal Analysis

依据一定的模型原理,通过时间模型,评估者输入物种当前种 群的相关数据,并联合根据一定方法获得的世代数据可以获得 评估过程中需要的种群减少、持续减少和极度波动等时间相关 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应用于标准A中。

主要是生活史信息方面的信息,如世代,出生率,存活率等, 而在本工具的时间模型中,计算种群持续减少或波动情况有三

参数设定的不确定:表现在具体模型中。如 AOO的设置过程需要确定 格网的边长,边长的不同设定可能会使得AOO存在数量级的差别。 结果的不确定性:表现在结果不是一个确定的等级,如EN,而是由一 定的等级范围组成的,如以“EN—VU”表示。

以成熟个体数说明具体数值不确定性的显示:
1.具体数值:成熟个体数为150.
数据提交主体区域
数据、结果、设置

Data页面:
主要是物种信息的输入页面,包括六类数据构成:General、 Ecology、Population、Reduction、Extent and Area、 Fragmentation、Risk。

Results页面:
主要显示物种评估结果及相关信息。如等级、详细的标准。 包括三个页面:Status、Contributions、Test results等三个页面。

濒危等级和标准

濒危等级和标准

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IUCN 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Version 3.1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制订IUCN理事会第51次会议通过瑞士,格朗德2000年2月9日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1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译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2002年5月目录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1I. 简介II. 序言III. 定义IV. 物种濒危等级V. 极危、濒危及易危的标准附录1:不确定因素附录2: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的引用附录3:列入IUCN红色名录分类单元的成文要求参考文献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在地区水平的应用引言定义评估讨论参考文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I. 简介1、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等级和标准应该是简单而被广泛接受的全球受威胁物种的分级标准体系,该体系的目的是为按照物种的绝灭危险程度进行最广范围物种的等级划分,提供明晰而客观的框架。

然而,它不是唯一的能够为保护这些物种确定优先保护措施的手段。

该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反复的商讨和检验证明该体系适用于大多数生物体。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尽管该体系的受威胁的等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其标准没有考虑每个物种的生活史。

因此,某些物种的绝灭威胁可能被低估或高估。

2、1994年前,红皮书和红色名录中更带主观性的受威胁物种的分级标准建立以来,已经历了近30年,期间经过一些修改。

大家已经认识到修订物种濒危等级标准的必要性(Fitter and Fitter 1987)。

1989年应该委员会的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开展了此项建立一个更加客观的受威胁物种分级标准的工作。

1994年,IUCN 理事会采用了新的红色名录体系。

新的IUCN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具有以下几个特定目标:➢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提供可以统一使用的体系;➢通过使用清晰明确的体系标准,更加客观地评估导致物种濒临灭绝危险的作用因素;➢提供一个便于差异极大的物种或类群间进行比较的新体系;➢使受威胁物种名录的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各物种分级的理由。

涉禽

涉禽

涉禽1.苍鹭外形特征:苍鹭雄鸟头顶中央和颈白色,头顶两侧和枕部黑色。

羽冠为4根细长的羽毛形成,分为两条位于头顶和枕部两侧,颜色为黑色,前颈中部有2~3列纵行黑斑。

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苍灰色,尾羽暗颏、喉白色,颈的基部有呈披针形的灰白色长羽披散在胸前。

胸、腹白色;前胸两侧各有一块大的紫黑色斑,沿胸、腹两侧向后延伸,在肛周处汇合。

两胁微缀苍灰色。

腋羽及翼下覆羽灰色,腿部羽毛白色。

虹膜黄色,眼先裸露部分黄绿色,嘴黄色,跗跖和趾黄褐色或深棕色,爪黑色。

分布范围:在中国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种群现状:苍鹭是中国分布广和较为常见的涉禽,几乎全国各地水域和沼泽湿地都可见到,数量较普遍。

如今由于沼泽的开发利用、苍鹭生境条件的恶化和丧失,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2.草鹭外形特征:额和头顶蓝黑色,枕部有两枚灰黑色长形羽毛形成的冠羽,悬垂于头后。

其余头和颈棕栗色。

从嘴裂处开始有一蓝色纵纹,向后经颊延伸至后枕部,并于枕部会合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纵纹沿后颈向下延伸至后颈基部,颈侧亦有一条同样颜色的纵纹沿颈侧延伸至前胸。

背、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

两肩和下背被有矛状长羽,羽端分散如丝、颜色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尾暗褐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

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深暗褐色,亦具金属光泽。

颏、喉白色,前颈基部有银灰色或白色长的矛状饰羽。

胸和上腹中央基部棕栗色,先端蓝黑色,下腹蓝黑色,胁灰色,尾下覆羽基部白色,羽端黑色,腋羽红棕色,翅下大覆羽灰色,中和小覆羽以及腿覆羽红棕色。

分布范围:在中国遍布东部及东南部。

种群现状:由于沼泽地的开垦,围湖造田和人为检食鸟蛋,种计数量更为减少。

3.岩鹭外形特征:岩鹭体长55~64厘米的白色或炭灰色鹭。

有两种色型:灰色型较常见,体羽清一灰色并具短冠羽,近白色的颏在野外清楚可见。

白色型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头及颈狭窄。

与其他鹭的区别为腿偏绿色且相对较短,嘴浅色,习性也不同。

灰型全身呈灰色,头部有羽冠,胸部与背部有细长的白色蓑羽。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介绍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衡量一个地区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涉及到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大气、水质、土壤、噪音等。

通过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我们可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

大气评价标准空气质量指数(AQI)1.优(0-50)2.良(51-100)3.轻度污染(101-150)4.中度污染(151-200)5.重度污染(201-300)6.严重污染(>300)种类污染物浓度标准1.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标准–一级标准:日平均值不超过50μg/m³–二级标准:日平均值不超过75μg/m³2.臭氧(O3)浓度标准–一级标准: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不超过160μg/m³–二级标准: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不超过200μg/m³水质评价标准pH值1.优(6.5-8.5)2.良(6.0-9.0)3.差(<6.0或>9.0)化学需氧量(COD)1.Ⅰ类(0-15mg/L)2.Ⅱ类(15-30mg/L)3.Ⅲ类(30-40mg/L)4.Ⅳ类(40-50mg/L)5.Ⅴ类(50-100mg/L)土壤评价标准重金属含量1.铅(Pb)–优(<35mg/kg)–良(35-150mg/kg)–差(>150mg/kg)2.镉(Cd)–优(<0.3mg/kg)–良(0.3-1.0mg/kg)–差(>1.0mg/kg)噪音评价标准不同区域噪音限制1.住宅区:白天(6:00-22:00)噪音限制为50dB,夜间(22:00-6:00)为40dB。

2.商业区:白天噪音限制为55dB,夜间为45dB。

噪音源标准1.道路噪音源–白天:L_Aeq,8h≤67dB(A)–夜间:L_Aeq,8h≤57dB(A)2.工厂噪音源–白天:L_Aeq,8h≤70dB(A)–夜间:L_Aeq,8h≤60dB(A)结论通过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方面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国家二级保护龟的名称

国家二级保护龟的名称

国家二级保护龟的名称
1、凹甲陆龟
蠵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

2、蠵龟
蠵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列为Ⅱ级保护动物。

3、短颈龟
短颈龟已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II级保护动物;国内于2018年10月9日被核准为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不含人工种群)。

4、地龟
地龟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Ⅱ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5、玳瑁
玳瑁已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 ver 3.1——极危(CR);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什么是濒危物种

什么是濒危物种

什么是溯危物种?»曾岩“濒危物种”是当前公众耳熟能详的词语.它究竟指什么呢?这个本语在进人社会公共领域过程中.发生了怎祥的故事?在女儿班级的微信公众号上,我读到一篇短文。

有 位学生在参观动物园后写道:“许多动物已经是濒危物 种,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

”我不禁猜想,在用稚嫩的小手写下“濒”字时,这位小 学二年级学生一定想不到,四十多年前,科学家们曾为 是否用这个字来描述处在灭绝边缘的生物而犹豫。

据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汪松研究员回忆,他的同事还为 此忧心忡忡:“濒”字会不会太文绉绉,而不容易使用 和传播呢?然而,弹指一挥间,数十年过去后,这个曾经 的生僻字已随着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变得常见。

“濒危物种” 一词出现只有几十年我办公室的案头摆着一份1973年3月3日签署于 华盛顿的中文文本的复印件,其标题为《关于受危害的 野生动植物区系物种的国际买卖公约》。

它旁边的一份 文件是我国于1980年6月25日在日内瓦宣布加入《有 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后,当时的国务 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和相关部委向国务院报文的复印件,原文用于请示如何办理加人的手续 等问题。

这两份文件中的术语“受危害的”和“有灭绝 危险的”,就是现在的"濒危”。

在中国知网上,目前能检索到以“濒危”为题的最 早一篇论文,是1963年第3期的《山东医刊》一篇关于 “疾病濒危期间”的医学观察分析,而此处“濒危”的 意思是指人病重将死。

同样在中国知网上,人类医学之曾岩:博十、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101************.cnZeng Yan: Ph.D, Senior Engineer,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外的生物学领域内第一篇以“濒危”为题的中文报道,是汪松先生在《动物分类学报》1979年第3期上发表 的文章《< 濒危物种公约 > 第二届会议》。

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是什么意思?

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是什么意思?

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危...是什么意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危...来⾃《IUCN物种红⾊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国际⾃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名录(或称IUCN红⾊名录,简称红⽪书)于1963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的名录。

此名录由国际⾃然保护联盟编制及维护。

IUCN红⾊名录是根据严格准则去评估数以千计物种及亚种的绝种风险所编制⽽成的。

准则是根据物种及地区釐定,旨在向公众及决策者反映保育⼯作的迫切性,并协助国际社会避免物种灭绝。

物种的保护状况(英语:conservation status)是指物种继续⽣存的可能性。

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物种的保护状况:不仅仅是简单的⽣存数量,⽽是整个种群随时间的增长或减少,喂养成功率,已知的威胁等等。

主要的物种评估机构有国际鸟盟、世界保护监测中⼼及IUCN辖下物种存续委员会内的专家团体。

总括⽽⾔,上述团体所评估的物种数⽬占整个红⾊名录接近⼀半。

IUCN红⾊名录被认定为对⽣物多样性状况最具权威的指标。

2001年,Mace和Lande提出并制定了Mace-Lande物种濒危等级标准(IUCN3.1),IUCN物种⽣存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IUCN物种红⾊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of Endangered Species)。

物种分类为9个级别,根据数⽬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分类。

绝灭(EX, Extinct)例如:灭绝的渡渡鸟灭绝是指⼀个物种完全消失的⾃然过程。

由于⽣存竞争的关系,灭绝消灭了⼀部分物种,但同时也为其他物种的发展和新物种的产⽣创造了条件。

例如⽩垩纪末期的⼤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恐龙灭绝后,原本被恐龙压制的哺乳动物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取代了恐龙的⽣态位。

⼤规模灭绝是相对罕见的事件。

但是,孤⽴的灭绝是很普遍的。

直到最近才记录了灭绝事件,科学家们对⽬前的⾼灭绝率感到震惊。

濒危植物保护评估体系

濒危植物保护评估体系
我们毕业啦 中国植物保护 —其 实—是 答物辩 的种标 题濒地 方危评估体系 成 员 李凤、赵芳媛、李萌姣
C O N TA N T S
物种濒危评估体系研究背景 IUCN
国内的等级评估体系 案例
物种濒危评估体系研究背景
世界范围内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Wilson,1988;Dobson,1998; Novacek and Cleland,2012)。有证据显示, 第六次大灭绝正在到来
物种濒危评估体系研究背景 IUCN
国内评估体系 案例
IUCN
建立濒危植物评价等级和标准的目的:
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提供可以统一使用的体系; 通过使用清晰明确的体系标准,更加客观地评估导致
物种濒临灭绝危险的作用因素; 提供一个便于差异极大的物种或类群间进行比较的新
体系; 使受威胁物种名录的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各物种分级的
B2 占有面积
a. 严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一个地点。 b. 观察、推断或者设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 续衰退: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栖息地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 (iv)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v) 成熟个体数。 c. 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iv) 成熟个体数。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栖息地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 (iv)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v) 成熟个体数。 c. 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iv) 成熟个体数。 估计一分类单元的占有面积少于 2000km2,并且 估计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两条:
根据(和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料, 根据(和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料,观 根据(和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料,观察、

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

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

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如下:对物种濒危等级的划分,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后经反复的商讨,基于Mace和Lande提出的物种濒危等级,最新修订的IUCN红色名录(3.1版)中被核定的物种受威胁级别为9类:1、绝灭(EX)如果没有理由怀疑一个生物分类单元的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已经绝灭;于适当时间(日、季、年),对已知和可能的栖息地进行彻底调查,如果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个体,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绝灭。

2、野生绝灭(EW)如果已知一个生物分类单元只生活在栽培、圈养条件下或者只作为自然化种群(或种群)生活在远离其过去的栖息地,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野外绝灭。

3、极危(CR)当一个生物分类单元的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的几率非常高,该分类单元即列为极危类。

4、濒危(EN)当一个生物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标准,但是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几率很高,该分类单元即列为濒危类;即符合极危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标准(A-E)时(见第V部分),该分类单元即列为极危。

5、易危(VU)当一个生物分类单元未达极危或濒危标准,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其野生种群面临绝灭的几率较高,该分类单元即列为易危种类。

6、近危(NT)当一个生物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濒危或易危标准,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后,接近符合或可能符合受威胁等级,该分类单元即列为近危。

7、无危(LC)当一个生物分类单元被评估未达到极危、濒危、易危或者接近受危标准,该分类单元即列为需予关注的种类,即无危种类;广泛分布和种类丰富的分类单元都属于该等级。

例如:台湾蓝鹊、狼。

8、数据缺乏(DD)当没有足够的资料直接或问接地确定一个生物分类单元的分布、或种群状况来评估其所面临的灭绝危险的程度时,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数据缺乏。

9、未予评估(NE)如果一个生物分类单元未经应用本标准进行评估,则可将该分类单元列为未予评估。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及价值评估方法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及价值评估方法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及价值评估方法唐蓉;刘金福;旷开金;祁丽霞;马瑞丰【摘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热点。

通过阐述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和相关评估方法,为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评估奠定基础,加深人们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的认识,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经营和有效管理。

%The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becomes a research focus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This paper deaLt with the constitu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Nature Reserves at home and abroad,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è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Nature Reserves,to deepen the understands of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Nature Reserves,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s.【期刊名称】《武夷科学》【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6页(P135-140)【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作者】唐蓉;刘金福;旷开金;祁丽霞;马瑞丰【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生态与资源统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生态与资源统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生态与资源统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生态与资源统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生态与资源统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8自然保护区是指某些特定的海洋或者陆地区域,主要目的是为保护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通常是自然环境或同文化资源相融合,并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管理(IUCN,1994)。

生物危险等级

生物危险等级

生物危害等级划分危害程度分级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3.1危害等级Ⅰ(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3.2 危害等级Ⅱ(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3.3 危害等级Ⅲ(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3.4 危害等级Ⅳ(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

生化危险标志生物危害的来源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致病微生物首先,来自人和动物、植物的各种致病微生物的危害称为紧急卫生事件。

有史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有害微生物一方面长期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另一方面危害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灾难是十分沉重的。

公元5世纪下半叶,鼠疫病菌从非洲侵入中东,进而到达欧洲,造成大约1亿人死亡;1845年马铃薯晚疫病(potatolateblight)侵入欧洲,造成历史上著名的大饥荒,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1933年猪瘟在中国传播流行造成920万头猪死亡;1997年,中国香港发生禽流感事件,不得不宰杀140万只鸡,仅政府赔偿损失即达14亿港元;2003年在我国暴发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04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禽流感,给人民生命健康、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和影响,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烈性传染性疾病病原体危害的认识,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极度关注。

外来生物其次,来自外来生物的入侵。

虽然在历史上有不少引进的外来生物使当地人们得益的先例,但是,也有许多由于引进本地区外的外来生物导致的农作物和牲畜死亡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甚至丧失,从而严重危害环境生物安全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之为生物入侵,也有人称之为“生物污染”。

赤麻鸭是几级保护动物

赤麻鸭是几级保护动物

赤麻鸭是几级保护动物赤麻鸭在中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相当丰富的,是中国主要产业鸟类之一。

那么赤麻鸭是几级保护动物?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赤麻鸭的保护等级,希望对你有帮助。

赤麻鸭的保护等级黄鸭学名赤麻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赤麻鸭外形特征赤麻鸭雄鸟头顶棕白色;颊、喉、前颈及颈侧淡棕黄色;下颈基部在繁殖季节有一窄的黑色领环;胸、上背及两肩均赤黄褐色;下背稍淡;腰羽棕褐色,具暗褐色虫蠹状斑;尾和尾上覆羽黑色;翅上覆羽白色,微沾棕色;小翼羽及初级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外翈辉绿色,形成鲜明的绿色翼镜,三级飞羽外侧3枚外翈棕褐色;下体棕黄褐色,其中以上胸和下腹以及尾下覆羽最深;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雌鸟羽色和雄鸟相似,但体色稍淡,头顶和头侧几乎白色,颈基无黑色领环。

幼鸟和雌鸟相似,但稍暗些,微沾灰褐色,特别是头部和上体。

虹膜暗褐色,嘴和附踉黑色。

大小量度:重:雄性1000-1656g,雌性969-1689g;体长:雄性516-670mm,雌性510-680mm;嘴峰:雄性42-50mm,雌性36-46mm;翅:雄性350-390mm,雌性312-380mm;尾:雄性115-165mm,雌性115-165mm;跗蹠:雄性54-63mm,雌性50-58mm。

赤麻鸭繁殖方式赤麻鸭2龄时性成熟。

通常1年繁殖1次,偶尔有1年繁殖2次的。

繁殖期4-6月。

通常繁殖在开阔的平原,对的结合较为固定。

交配在水中或地上进行,交配前雌鸭颈部向前伸直,头低向地面,并发出‘嘎嘎’叫声,来回在雄鸭周围走动,雄鸭此时也伸长脖子走向雌鸭,随后衔住雌鸭肩羽,上到雌鸭背上进行交配。

营巢于开阔平原草地上天然洞穴或其他动物废弃洞穴、墓穴以及山间和湖泊岛屿上的土洞和石穴中,亦见营巢于草原荒漠地上洞穴和胡杨树洞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准9建94立年以前来,,红已皮经书历和了红近色3名0录年中,更期带间主经观过性一的些受修威改胁。大物家种的已经分级认识标 应到修该订委物员种会濒的危指等导级委标员准会的的必要要求性,(开F展itt了er此an项d F建itt立er一19个87更)。加1客98观9 的年 受色威名胁录物体种系分。级标准的工作。1994 年,IUCN 理事会采用了新的红 新的 IUCN 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具有以下几个特定目标: 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提供可以统一使用的体系; 通过使用清晰明确的体系标准,更加客观地评估导致物种濒临 灭绝危险的作用因素; 提供一个便于差异极大的物种或类群间进行比较的新体系; 使受威胁物种名录的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各物种分级的理由。
IUCN –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2001
2
译序
一页
3
目录
IUCN 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
1
I. 简 介
1
II. 序 言
定 义 III.
IV. 物种濒危等级
V. 极危、濒危及易危的标准
附录 1:不确定因素
附附录录 23::列IU入CNIU物C种N红红色色名名录录濒分危类等单级元和的标成准文的要引求用
10
合的比例尺是根据不同的分类单元及其分布信息的来源与综合特性来确 定的。
8、不确定因素
用于与标准进行比较来评估分类单元的数据往往是估计的,具有相 当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可能是以下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或所有引 起的:自然可变性、使用的术语和定义模糊,以及测量错误。处理不确 理定不因确素定的因方素法的不具同体,会方法严,重评影估响者被应评该估的阅等读级并遵。循附录这些1 提原供则了。推荐的处
6
( )和《世界受威胁树木名录》( Baillie andGroombridge 1996
Oldfield
et al.1998)使用了这一版本。
版本 : 3.0 IUCN/SSC 标准修订工作组(1999) 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召开了一系列的研讨会来考虑该红色名录等级 标准问题,获得一些影响到标准的意见,一些有关关键术语的定义 以及处理不确定因素等的建议。
IUCN 物种红色名录 濒危等级和标准
3.1 版
IUCN 物种生存委员会制订 IUCN 理事会第 51 次会议通过
瑞士,格朗德 2000 年 2 月 9 日
IUCN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2001
中中中国华华环人人境民与民共发共和展国国和际濒国合危濒作物委危种员物进会生出种物口科多管学样理性委办工员公作室会组 译制
9、列入等级的含义
如果一些分类单元被列入未予评估和数据缺乏等级,即表明由于各 种不同的原因还没有对其绝灭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不能把列在这些等级 的种类当作未受威胁种类,最好(特别是数据缺乏类型)给予它们与受 威胁分类单元同样的保护,直到能够对其种群现状作出合理的评估。
5、列入名录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不管保护措施对一分类单元起了多大的作用,都可应用该受威胁等 级标准。必须强调的是即使该分类单元未被列入受威胁等级,也需要采 取保护措施。对分类单元可能有利的保护行动被做为成文要求的一部分 被列入(见附录 3)。
6、数据的质量以及推论和设想的重要性
标准已被明确地数量化了。因为该文件强调,估计、推测和设想的 方法完全可以接受,因此,缺乏高质量数据不应该成为应用该标准的阻 碍。只要有足够的理由,就可以根据现有或潜在的对未来生存的威胁因 素(包括其变化率),或者与种群丰富度或分布(包括对其他分类单元的 依赖性)有关的因素进行推测和设想。可以根据一系列相关因素中的任 何一条对不久前的过去、现在或不久的将来进行猜测或推断,只是需要
(数据充足) (受威胁) 已评估
极危(CR) 濒危(EN) 易危(VU)
近危(NT)
无危(LC)
未予评估(NE) 数据缺乏(D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比例尺的问题
在根据地理分布区大小或占有区的生境类型进行等级划分时,空间 比例尺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而复杂。标示分类单元的分布区或生境的地 图的比例尺越精细,其表现出来的这些分类单元所占有的面积就越小, 估不可计能的范超围出(标至准少中对设于定“的占临有界面值积。”在的较估精计细范的围比;例见尺第上1作0 图条,定使义得)往无往该 分类单元记录的地区增多。反过来,在粗略的比例尺上作图,未被占有 的区域表现为减少,往往导致估计的范围超出受威胁等级的临界值。比 例尺的选择可能会影响红色名录评估的结果,导致矛盾偏见的出现。目 前无法提供严密的,只能是一般性的分类单元或生境的作图规则。最适
3、自 1994 年 IUCN 红色名录被 IUCN 理事会采用以来,得到了国际的
5
广泛承认,现在已经在 IUCN 和其他许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出版 物和名录上使用。如此广泛的使用也正意味着该名录需要大量的改 进。1996 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CC )委任 Res.1.4 SSC 对该体 系进行修订。本文件发表的是 SSC 标准修订工作组所推荐的修订。 本文件所发表的新标准历经从起草到不断修改、商讨以及最后生效 的连续过程。显然,由于曾经出现过不少不同的草案,特别是每一份草 案都已应用于某些类群的保护等级划分,导致一些紊乱。为了说明事实 经过,以及表明这些改变的过程和时间,现将各草案版本编码如下: 版该本文件1.0首:次M探ac讨e 了an一d L种a新nd的e(分1级99基1)础,提出了特别是针对大型脊椎 动物的量化标准。 版本 : ( ) 2.0 Mace et al. 1992 对版本 1.0 的一次重大修订,特别是使量化的标准适用于所有的生 物,并引入了未受威胁等级。 版本 : ( ) 2.1 IUCN 1993 经过 SSC 范围内的反复商讨,对标准的细节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 对基本原则也作了更加充分的解释。该版本还通过一个更清晰的结 构,揭示了未受威胁等级的重要性。 版根本据进2.一2:步M收ac集e 到an的d S意tu见ar,t(并1经99过4)再一次生效试用后,对标准又作 了并强微调小改了该动体。系另将防患版本于未2.0然和的作2.1用的。敏感级?等级归入了易危等级, 版本 : 2.3 IUCN (1994) 1员99讨4论年后1所2 月作,的IU一C些N修理改事。会本采文用件了的这初个始版版本本,出其版中时收,编诸了如IU出C版N 成日 期年和和国1际99标9 准年书的号再之版类之的中重。要《的19文96献I细UC节N没受有威加入胁,动但物已红纳色入名1录99》8
所有列入极危的分类单元都符合易危和濒危的条件,所有列入濒危 的分类单元都符合易危的条件。这些等级通称为“受威胁等级”。受威胁 等级是整个等级体系中的一部分。所有的分类单元都可列入一个适当的 等级(见图 1)。
8
3、多条标准的作用
极危、濒危或易危分别都有数量标准范围;如果一分类单元符合这 些标准中的任何一条,即可将该分类单元列入相应水平的受威胁等级。 每一个分类单元都必须经过所有标准的评估。尽管一些标准不适用于特 定的分类单元(一些分类单元永远也不会符合这些条件,但却接近绝灭), 但是总有标准适合于评价这些分类单元的受威胁水平。重要的是只要符 合一条标准,而不在于所有各条标准都合适或者都完全符合。因为事先 不知道对于一个特定的物种来说,哪些标准适合。因此,每个物种都应 该用所有的标准进行评估,符合任何一条标准即应予列入。
2、等级的特征
本文件假定绝灭是一种机率。因此被列在较高绝灭危险等级,表明 预计该分类单元绝灭的可能性较大,经过特定的时间段,列在较高等级 的分类单元绝灭的可能比列在较低等级的多(在没有有效保护措施的情 况下)。然而,有些列在高度受威胁等级的分类单元维持在原有受威胁等 级,并不说明以前对它们的评估是不准确的。
4、数量标准的来源
为探明跨越广大范围的有机体及其所展示的多样生活史的致危因 素标,准通中过的广数泛值评是估通,过得广到泛了商不讨同后的形标成准的(,A尽-E管)还。受没威有胁正等式级证的明各这些条数划分值 的合理性,但这些数值都设定在普遍认为合适的水平。等级内的多条划 分标准的水平都是在一个共同的基准上独立设定的,并在它们之间求得 了广泛的一致性。
总之,如果不确定性导致估计值的变化范围较大,必须确定可能出 现的结果的范围。必须选定一个唯一的等级,而且必须记录该选择的基 础,并坚持防患于未然和可靠性的原则。
如果数据非常不确定,可以将其列入“数据缺乏”等级。然而,这 种情况下评估者必须提供成文信息表明没有足够的数据决定一分类单元 所面临的威胁。同时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信息很少的分类单元往往可以 根据相关的栖息地或其他偶然因素等背景信息确定一个受威胁等级;因 此最好不要使用“数据缺乏”。
9
注明这些因素。 对于那些一旦受未来低发事件影响而后果严重(如大灾难)的分类
单元,可以根据标准(如分布区狭小,分布点数目少)明确其等级。如 一些威胁因素的影响属于或接近不可逆转(病原体、入侵性有机体、杂 交),应尽早明确这些因素,以便于采取适当的措施。
图 1:濒危等级体系
绝灭(EX)
野外绝灭(EW)
2002 年 5 月
1
IUCN 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Version 3.1
Prepared by the IUCN 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 As approved by the
51st meeting of the IUCN Council Gland, Switzerland 9 February 2000
版最本新版3.本1:根IU据CINU(CN20/S0S1)C 成员的意见并经标准修订工作组最后一次 会议修改后,于 2000 年 2 月已经理事会通过。
所有新的评估应一律以最新版本为准,并应引用本版本号。
4、本文件以下分为几个部分:第二部分的序言提供了该体系的来龙去脉 和结构的情况,以及将这些标准应用于物种时应当遵循的程序;第三部 分提供了文件中所用重要术语的定义;第四部分提供了等级;第五部分 列出了受威胁等级体系内划分各个等级的量化标准;第六部分是文献目 录。此外,附录 1 提供了处理不确定因素的指南,附录 2 标明了引用红 色名录等级和标准的标准格式,附录 3 概括了将被列入《IUCN 全球红 色名录》的分类单元的成文要求。为了有效地使用该体系,必须要认真 阅读和理解新标准体系的各个部分,以确保遵循这些定义和原则(注意: 附录 、1 2 和 3 将会定期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