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四单元余秋雨《三峡》word导学案
《三峡》(余秋雨)导学案1页
把规范修炼成一种习惯,把认真内化成一种性格 1段,第二部分第3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本文由三峡的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引起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类精神、民族精神的思考。
三、全力以赴,激情投入,了解博大的中华文化意象,感受作者心中内敛却激越的丰富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1.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2.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 依据预习案,阅读教材,初步感知课文,熟记重点词语,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 完成预习自测题。
3、 限时20分钟完成。
【预习案】一、知识链接: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属慈溪),当代文艺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主要作品:《千年一叹》、《小人》、《抱愧山西》、《一个王朝的背影》、《可怜的正本》、《莫高窟》、《遥远的绝响》、《狼山脚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二、预习自测: 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勾划要点。
2.请你读两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并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 虔.诚( )震.撼( )熔铸.( )朝觐.( )矗.立( )庇.佑( )驰骋.( )冗.长( )厌倦.( )瑰.丽( )船舷.( )渊薮.( )心扉.( )蠕.动( ) 绰.约( )舟楫.( ) 湿漉.漉( )汨.罗江( ) 3.将以下词语划出,并根据上下文,写出近义、同义词。
1)虔诚—— 2)朝觐—— 3)庇佑—— 4)驰骋—— 5)僵寂—— 6)汲足—— 7)渊薮—— 8)地老天荒—— 9)黄卷青灯——【探究案】 一、自主学习: 1.余秋雨《三峡》侧重写自然景观还是文化景观?写神女峰有什么文化上的内涵吗? 1.各组之间举行朗读比赛,在反复朗读中背诵全文。
《三峡》余秋雨)导学案
由于1999年之后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考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教授,也是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学者。他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年世界文明大会”的唯一中国文化学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三峡,为什么还要插叙王昭君,屈原等名人?
五、总结主旨
附作者资料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属慈溪)。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当时正逢浩劫,受尽屈辱,家破人亡,被迫赴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又参加过教材编写,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课题:三峡(余秋雨)
教师个性化设计、学法指导学生笔记
《三峡》
学习目标
1.了解学者余秋雨。
2.认识记本文生字词,反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分析作者对三峡的描述,探寻文章的主旨。
4.学习文章结合名胜古迹、历史传说来描写景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基础预习
1.字词
注音
虔诚()震撼()朝觐()庇佑()驰骋()船楫()搁浅()苦吟()冗长()蠕动()汲足()萎谢()安详()喧闹()心扉()漩涡()渊薮()承载()船舷()挤捱()湿漉漉()汨罗江()林寒涧肃()风姿绰约()
近年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座标人物”。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8课《三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三峡一、导入新课: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芭,它迭出的奇景,变换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精思与灵感。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就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他写的《水经注》中的《三峡》。
(板书题目、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与意义,领会课文内容。
2、在反复朗读、品味赏析的基础上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写景的方法。
3、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同学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简介作者作品(了解了学习目标之后,我们接着了解走进一下作者、及了解《水经注》)四、朗读〈一〉听朗读带(要求学生听准读音,把握节奏,重音、停顿)〈二〉注意以下字的注音.(阙.处重峦叠嶂.襄.陵曦.月御.风沿泝.素湍.绝长啸.属.引涧.飞涑.)〈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停停、读出感情)〈四〉学生齐读课文。
(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五、出示译文(强调每段的重点字词句)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了解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来整体感知一下文章内容)〈一〉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两个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明确:三峡的山水。
〈二〉读三峡之“山”(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来描写三峡之山的?)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明确: 连绵(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板书:山)高峻(重峦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读三峡之夏水(领会了三峡的山的连绵,高峻的特点之后,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三峡的水的)1、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明确:凶险、奔放(襄陵,沿泝阻绝)(板书:夏水)。
由此会想到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哪两句诗?2、写三峡的高峻与夏水的迅疾有什么关系?明确:写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为写夏水的迅疾做铺垫。
〈四〉读“三峡春冬之景”(领会了三峡的夏水的特点之后,我们接着来看作者是如何描写三峡的春冬之景的。
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下《8三峡(郦道元)》word教案 (3)
(1)沿溯阻绝。沿;(2)良多趣味 。良:
(3)直视无碍。碍:(4)窥谷忘反。反: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春冬:趣音色富于变化,读出山水之美,山水动静之趣。
秋:凄语调哀婉低沉,突出其凄厉。
情由境生,秋的清幽,猿鸣使人备感伤心。
学生总结出一条,就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己的理解变成声音读出来。
4、边思边读,加深体会,升华主 旨。当然,学生读不到位的,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去休会,尤其是春冬之趣一段,较难)
三 、品味语言
《三峡》
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学目标】
1.积累实词和理解文意。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3.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感受三峡的美,激发热爱祖国山 河之情。
【教学重点】积累实词、品味语言、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品味语言。
2.理解“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个句子。
C.“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教后反思】
欣赏“三峡风光”(多媒体展示),观察山与水的特点,说说你的感受。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00年前的三峡。
春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四单元余秋雨《三峡》word导学案
单元名称:第一单元课题:《三峡》余秋雨(第1-2时)【学习目标】1.认识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概略。
2.掌握余秋雨散文“人文山川”的特点。
3.掌握本文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研究【基础累积】一.导入:你到过三峡吗?三峡工程的“大功成功”使得神工鬼斧的漂亮三峡只好储蓄在人们的记忆里。
在“三峡”逝去的日子里,我们只好以古人的记述中,寻找其影子。
余秋雨以前为我们秋风秋雨愁煞人1946年8月 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八十年月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职后更以亲自历险观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
所写的《山居笔录》、《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长久位踞全世界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当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2004年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写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流传座标人物”。
供给过一副影像。
【合作研究】一.文章脉络清楚,由三部分正文构成。
第一部分写白帝城,以李白的诗句、《白帝托孤》的乐曲和故事串起整个部分。
一语道出诗人与山川的亲近关系:“只好请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
”真实的诗人,是在湍急的水和陡峭的山这间以一叶扁舟把酒临风,沉稳而激动地吟出心中精神与感人的人,如李白在白帝城悄悄登舟,当时无用,却被列传千年。
而那些驰骋一时的战将与战事则随滔滔江水滔滔东去。
三峡,是真实的诗歌的摇篮,有那《早发白帝城》为证,有李白为证。
第二部分写过长约200 千米的三峡时进入眼帘的神女峰。
假如说三峡的汹涌奇险是力量、是激情、是阳刚,那么神女峰的寂静与神女峰的传说则带着神奇美好陪同着这力量、这激情、这阳刚。
无认为报,三峡只有以湍急的浪与吼叫的风作为无言的酬谢。
正好李白等诗人执著游吟出没于险山恶水间,搜寻这样那样的美,神女峰的美好与独耸千年的落寞也被诗人用锋利的眼与汹涌的情浅浅吟出。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8课《三峡》教学设计3北师大版
2.文化传承: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思维创新: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4.语言运用: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手法、抒情手法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峡的特点:山高水长、景色壮丽、历史悠久
②三峡的自然景观:
-瞿塘峡的描写:水流湍急、山势险峻
-巫峡的描写:山势连绵、景色秀丽
-西陵峡的描写:宽阔平静、景色宜人
③三峡的历史文化:
-古代诗文对三峡的描写:引用一些古代诗文,表达诗人对三峡的赞美之情
-三峡地区的古迹:如白帝城、张飞庙等
-三峡对人体的影响:如渔民的生活方式、三峡大坝的建设等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班级微信群、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等。
3.信息化资源:与《三峡》相关的视频资料、图片素材、网络文章、在线字典等。
4.教学手段: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
答案:主要内容: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历史背景:三峡地区历史悠久,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对三峡的描写。自然景观:瞿塘峡水流湍急、山势险峻,巫峡山势连绵、景色秀丽,西陵峡宽阔平静、景色宜人。文化内涵:三峡地区有许多古迹,如白帝城、张飞庙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三峡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三峡的景色特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三峡(第1课时)导学案 北师大版
8.三峡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感受作者笔下的三峡风光。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第一课时●重点: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感受作者笔下的三峡风光。
2.给加点字注音。
阙.处(quē) 叠嶂.(zhàng) 曦.月(xī) 襄.陵(xiāng) 沿溯.(sù)素湍.(tuān) 绝山献.(yǎn) 飞漱.(shù) 长啸.(xiào) 属.引(zhǔ)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2)至于夏水襄.陵(上)(3)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4)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5)绝山献..凄异(连续不断) ...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 (6)属引4.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会有这样快。
(4)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问题一:感知文章。
1.古今异义词。
(1)自.非亭午夜分(2)或.王命急宣(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略无阙处“阙”同“缺”,中断3.解释下列多义词。
自绝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奔驰的骏马)问题二:理解文章。
1.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三峡的山: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壮美三峡的夏时之水: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奔放美三峡的春冬之水: 素湍绿潭,清荣峻茂清幽美三峡的秋季之水: 林寒涧肃,凄凉哀婉凄婉美2.边读课文边通过文字把握三峡景观的特征,然后用“三峡的……美。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三峡(第2课时)导学案 北师大版
第8课三峡(第2课时)●重点:体会文章的意境;深入领略三峡的美好风光。
1.试分析文章是怎样描写夏天的水势特征的。
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来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以具体印象。
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更加形象而深刻的感受。
2.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哪八种景物?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怪柏、悬泉、瀑布。
3.写秋季景色的特点时用了哪几个字来表现?用寒、肃、凄、哀四字将秋季三峡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问题一:说一说三峡两岸的山有什么特点。
示例: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自三峡七百里中”,交代峡之长,接着指出两岸山的特点在于“连”。
“略无阙处”,毫无中断的地方,进一步写“连”。
下面接着写山的“高”。
山峰相重,群山复叠。
只有正午和半夜的时候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
问题二: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三峡的山势,这样写有何用意?作者重点写山势,突出其“连”而“高”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给两岸带来的四季景色作了铺垫。
正因为山势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势险恶,“沿溯阻绝”;正因为“重岩叠嶂”,才会出现“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奇景;正因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林寒涧肃”,十分凄清。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三峡的山势,目的是为写水蓄势。
问题三:本文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之作,有人评价本文“绘山摹水,相映成画”,请你根据以下提示,结合文章写景的妙处略作赏析。
1.美在山水相映。
作者先写山势,山连绵不断,水奔流不息;山巍然屹立,水奔腾咆哮。
有山的陪衬,水才显得灵气十足、活力四射,使三峡于惊险中,增添了几分奇伟的气象。
急流和高山相映衬,才形成了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2.美在动静相映。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是动态,水如白练,明净轻快;“潭”是静态,潭中有影,水面如镜,更见深沉宁静、风光秀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三峡》学案 北师大版
三峡《三峡》二. 教学重点、难点:1. 感受三峡及有关的壮丽风光。
2. 体会简练生动的语言。
3. 体会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写作风格。
【学习过程】一. 了解作者及作品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写了《水经注》。
这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
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经过亲自考察后为其补订作注,名曰《水经注》。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著作,还是一部优秀的山水游记,它是后世山水游记的先导。
许多诗人、文学家都借鉴《水经注》中的艺术手法,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
例如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即借用了《三峡》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柳宗元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也可见《水经注》的影响。
本文就选自《水经注》。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
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风光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
二. 基础知识试试你的自学能力:自学《三峡》,完成下面各题。
1. 字词积累,看谁写得最准确。
三峡()重()岩叠嶂()绝巘()襄()陵yǐn()天bì()日tíng ()午xī()月沿sù()乘()奔yù()风飞漱()素湍()绿tán()回清()倒()影清荣jùn()茂()空谷传()响长xiào()2. 实词积累: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准确意思。
(1)略无(2)曦月(3)襄陵(4)沿溯(5)不以(6)绝巘(7)悬泉(8)至于3. 检查一下你的理解能力:请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重岩叠嶂(2)飞漱(3)良多趣味(4)林寒涧肃4. 试试你的判断力:解释带点的词。
4.2《三峡》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26 三峡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作者链接郦道元(466或472——527年),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散文家、地理学家。
著有《水经注》,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散文名作。
二、信息链接描写长江三峡的诗句①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④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三、预习自测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
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3.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阙()嶂()曦()襄()御()溯()湍()啸()属()涧()2.大声朗读课文,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
(1)四字短语①略无阙处:②重岩叠嶂:③夏水襄陵:④沿溯阻绝:⑤乘奔御风:⑥素湍绿潭:⑦回清倒影:⑧清荣峻茂:⑨晴初霜旦:⑩林寒涧肃:○11属引凄异:12哀转久绝:○(2)通假字①略无阙处()②哀转久绝()(3)古今异义①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今义:)②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绝:①沿溯阻绝()②绝巘多生怪柏()(5)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②良多趣味(良:)③空谷传响(空谷:)四、整体感知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请概括课文各段的大意。
3、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4.文章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探究点一——文本探究1.第2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2. 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表现在何处(照应原文何处)?3.作者写三峡秋景是从哪一角度写的?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探究点二——语言赏析1、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语文北师大八年级下册《三峡》教学设计4
《三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设计(一)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
设计(二)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来吧。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
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
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
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
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三、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下《8三峡(郦道元)》word教案 (1).doc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峡》教案北师大版课前预习:搜集三峡相关资料及有关的名句;了解作者有关常识,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反复朗读文本,标划生字词,试划分节奏;完成《助学》第72页“预习积累”部分。
相关课程标准:“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评价任务: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2、再读课文,掌握词义理解内容。
3、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4、赏析本文情景交融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问:你知道三峡吗?知道些什么?播放有关三峡的风光片,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去过三峡的人,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二、走进文本,解决字词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明确听读要求(划出难读的字);显示生字及其注音;提出小组合作理解句意的具体要求;多媒体逐步显示各个句子大意。
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理解句意,整体感知全文。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下《8三峡(郦道元)》word教案 (4).doc
《三峡》说课稿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三峡》。
我制作的《三峡》课件发表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2006年第1期上,我执教的《三峡》荣获市电教优质课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三峡》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也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文言篇目。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
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
《三峡》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风光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
当代文坛巨匠余秋雨曾对《三峡》作过高度评价:“此文用了最俭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绘的词章”。
2、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试读、齐读、自由读、评读、品读,通过朗诵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点拨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借助课件,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1、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过余秋雨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余秋雨先生回答说:“三峡”。
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首先,我让学生在“长江之歌”的音乐中去欣赏“三峡风光”。
同时,在课件首页的下方有长江三峡的简单介绍。
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学生可以点击“作家作品”页面自己去学习。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峡》教案.docx
义务教商教科书语文Y U W E N《三峡》♦教材分析《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
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
三峡美,《三峡》更美,这既是自然的伟大,也是作者的匠心,更是文字的魅力。
学习经典古文,重在品味、欣赏和积累。
通过学习,既要让学生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也要让学生领悟到祖国语言之美。
整堂课以寻找美、发现美、品味美和积累美贯穿始终,让学生始终沉浸于美的氛围之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3•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过程与方法目标】1 •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一感悟一运用”的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读本文,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2•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1 •多媒体课件;2•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三峡最美是巫山》,学生欣赏。
教师导语: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一一三峡。
人们都说,三峡美, 三峡奇。
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2•请同学介绍作者、作品。
二、出示目标,明确方法(PPT)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伴乐(高山流水)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韵律及情调),学生初步领略三峡之美。
2.学生自读(伴乐),自由欣赏三峡之美(ppt播放三峡图片)。
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
第二段读快,读出气势;第三段读慢,读出清幽;第四段略慢,读出凄美。
4.8三峡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三峡【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背诵并默写全文。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流程】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叠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飞漱.()长啸.()属.引()2、解释加点字词:襄.陵()良.多()阙.处()哀转.()乘奔.御风()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3、查找资料或图片,了解三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郦道元。
4、写出你所知道的关于三峡的古诗文,并注明诗题和作者。
5、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
6、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得自然流畅,注意停顿。
7、思考讨论:(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描绘三峡的美?(用“你看,三峡美在”的句式说一说三峡美在哪里。
)(2)从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水?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把文中的关键词找出来。
(4)作者为什么要写猿鸣?8、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借助课文内容,为亲朋好友写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
提示:要注意这篇文章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作特点,注意写景顺序,扣住课文句子进行编写?9、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什么疑难问题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10、课外阅读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文章为了表现山川之美,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1、古时三峡之美,美在山险水异,令许多文人骚客为之歌咏。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三峡》word教案
《三峡》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感悟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的感情。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字吗?峡,何谓峡?两山夹水的地方,说到峡,风光最为旖旎迷人的那当属“三峡”,曾经有外国朋友问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中国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在哪?他脱口而出——三峡。
为什么三峡在余秋雨的眼中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跟着我们的导游——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一起去神游一番,去揭开三峡神秘的面纱,准备好了吗?那去之前我们先熟悉一下环境,先看一段有关三峡风光的短片。
(屏显:三峡风光[配乐])老师解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三峡全长192公里,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奇景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给了古今诗人无限的笔意和灵感,诗仙李白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走进三峡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过渡:说三峡的景美,其实郦道元的文字更美,理学大家朱熹说,读书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
须读的字字响亮。
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若有把握不准的字音,可以对照注释上的读音或是借助字典,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请一个同学试读,其他同学点评。
2.二读课文,品味三峡的美(1)过渡:文章不厌千回读,但为什么三味书屋里的孩子,读的人声鼎沸,还是觉得索然无味、味同嚼蜡呢?因为不理解其中的意思,看来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除了读我们还要理解其中的意思。
1.那既然这样我们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疏通文义,小组讨论时,采用每人轮流说一句的形式,如果小组讨论中发现有争议的地方用圈注出来,待会我们在全班交流。
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下《8三峡(郦道元)》word教案 (7)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㈠自主翻译课文,难解句子小组内解决。
㈡自 主思考、讨论: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作者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3.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呢?
4.你觉得作者的哪些 写作技巧 值得学习?
㈢比较阅读、小组讨论:
1.《三峡》和《与朱元思书》写的都是峡谷,涉及的景物相似,具体说说 两文的区别。
2.李白、郦道元的三峡诗文各自表达的重点是什么?
四、检查学习效果:
㈠难句举例:
1.自非亭午也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1.看屏幕朗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2.看投影,听老师要求,掌握先学方法。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写批注。
4.汇报交流学习结果,明确要点,做好笔记
5.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目标。
2.多媒体出示学法导航,进行具体学法指导。
3.多媒体出示学习步骤,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点评。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在春冬两个季节,则是雪白的激流,绿色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㈡自主思考点拨:1.山势和江水。2.先写夏、春冬,再写秋,先总观整体画面,后看局部特色,层次分明。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 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六、当堂练习。七、布置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名称:第一单元
课题:《三峡》余秋雨(第 1-2 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概况。
2.掌握余秋雨散文“人文山水”的特点。
3.掌握本文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基础积累】
一.导入:你到过三峡吗?三峡工程的“大功告成”使得天造地设的美丽三峡只能储藏在人们的记忆里。
在“三峡”逝去的日子里,我们只能从前人的记叙中,寻觅其影子。
余秋雨曾经为我们
提供过一副影像。
秋风秋雨愁煞人
石破天惊斗秋雨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
(今属慈溪)。
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
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八十年代后期开
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
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
明为人生主业。
所写的《山居笔记》、
《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
启一代文风,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
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
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
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
“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
传播座标人物”。
【合作探究】
一.文章脉络清晰,由三部分正文组成。
第一部分写白帝城,以李白的诗句、《白帝托孤》的乐曲和故事串起整个部分。
一语道出诗人与山水的亲密关系:“只能请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
”真正的诗人,是在湍急的水和险峻的山这间以一叶扁舟把酒临风,沉着而激动地吟出心中精神与感动的人,如李白在白帝城悄然登舟,当时无用,却被传记千年。
而那些驰骋一时的战将与战事则随滔滔江水滚滚东去。
三峡,是真正的诗歌的摇篮,有那《早发白帝城》为证,有李白为证。
第二部分写过长约200千米的三峡时进入眼帘的神女峰。
如果说三峡的汹涌奇险是力量、是激情、是阳刚,那么神女峰的安静与神女峰的传说则带着神秘美好陪伴着这力量、这激情、这阳刚。
无以为报,三峡只有以湍急的浪与呼啸的风作为无言的答谢。
正好李白等诗人执著游吟出没于险山恶水间,找寻这样那样的美,神女峰的美好与独耸千年的落寞也被诗人用锐利的眼与澎湃的情浅浅吟出。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一脉相连,足迹的转移带来感情的波浪思绪的火花,诗是唯一的出路。
三峡,是属于真正的诗人的,古往今来,没有变更过。
第三部分则相对地平静,正好激情澎湃后小憩片刻的诗人。
有万千思绪,王昭君、屈原激激荡荡涌上心头,不仅是凭古,更是在古今一致的水面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万千感慨归结为一句平平的“还好,还有一位女诗人留下了金光菊和女贞子的许诺,让你在没有月光的夜晚,静静地做一个梦,殷殷地企盼着。
”梦里,是把酒游吟的李白,珠泪轻垂的神女,盈盈浅笑的昭君,问天索地的屈原,满目的热泪,和那亘古不变的汹涌瑰丽。
二1.比较余秋雨与李白、郦道元三峡十五年的主要异同点。
答:共同处都写到了三峡山水的奇伟。
李诗的重点是借景抒情,抒发自己遇赦东返时无比轻快的心情。
郦文意在写实说明,重点描写三峡隐天蔽日的地貌特征和四季景观的主要特色。
余文主要在阐发由三峡的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引起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类精神、民族精神方面的思考。
包括对诗情、和平、壮美、柔美、冲击世俗的无畏精神和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种种精神萎缩现象的批判和忧虑。
2.余秋雨文中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答:A.主要是利用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点,通过联想、想象、明喻、暗喻等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它们沟通起来。
如把江流滔滔声比喻为不绝的争辩声。
B.主要运用了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的借代手法。
如以刘备们的马蹄代替战马、战火、战争。
三1. “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李白们”,“刘备们”分别指什么呢?
借代。
“李白们”指充满诗情的豪迈的诗人们;“刘备们”指发动战争,争逐山河主宰权的统治者
2. “一个民族的饥渴”中的“饥渴”是指什么?
明确:指的是精神文明的食粮
3. “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一句中的“最湍急的诗”应当怎样理解?
明确:指最有震慑力的激情澎湃的精神食粮
4.文章开篇就说:“顺三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
”作者为什么说“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这个开头说的是白帝城,首先因为白帝城云雾缭绕的景致美,更重要的是因为李白为白帝城留下了千年浪漫,而刘备留下了千年惆怅,所以白帝城作为作为三峡的开头为三峡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与追思的浪漫
教师小结小结:第一部分写白帝城,白帝城是三峡的西端。
作者先以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少年时对李白诗句中“白帝”的“误解”;然后借游览时听到的“白帝托孤”的乐曲声,引出自己对白帝城“两个主题”的思考。
作者认为白帝城的存在记录着人类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而通过对李白的歌颂,更传达出他对人文精神的强烈向往与追求。
诗人的生命,文化的生命才是永恒的。
【当堂检测】
1“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作者为什么说“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2 作者用一段文字写童年时对“朝辞白帝彩云间”诗的误解,这样写有何作用? 3 北魏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李白的诗句形容水流的一句诗是什么?同时侧面描写水势急的一句是什么? 4 李白“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那个早晨很平凡,“说不清有多大的是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但为什么“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5 《三国演义》中的《白帝托孤》,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了三国风云人物和那些不朽的故事。
请举出两例。
答案: 1.白帝城很有名2.增加文章趣味性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他们本来拥有更多这样的早晨5.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赵子龙单骑救主。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
关云长大意失荆州。
周瑜打黄盖,巧使反间计。
曹孟德刘备煮酒论英雄。
刘玄德三顾茅芦。
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课后作业】
1.配套练习册写会本课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