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程介绍
研究性学习
↑
二、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案例
干电池的结构和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一、问题的提出:现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几乎一天也 离不开电池。按我国年产电池180多亿只计算,人均一年 要消费6~7节电池,最常使用电池的是寻呼机、手机、袖 珍收音机、随身听、遥控器等。电池的种类也各异 , 有 锌锰干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这些 电池的构造如何,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重要用途有哪些, 废旧电池的危害在哪里 ……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开展了 这一课题的研究。
↑
三、实施方案
2、实践体验阶段
(1)相关理论研究与文字信息资料搜集。 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上网、查阅书刊杂 志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 料。 (2)调查研究。 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专家等。学生根据个人或小 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 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 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 (3)实验。 为了验证某种关系,为了获取某种数据,学生要进行各种实 验。学生要在认真的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实施实验操作,并有 完整、准确的实验记录。学校也要学生实验积极创造条件。
↑
三、实施方案
(3)课题的论证
课题论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对课题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进行 阐述和分析 ;B、课题的意义分析、预设的结果; C、分析自己小组的研 究能力(各个组员的特长)、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 课题论证主要是学生自主论证,对于那些范围过大、没有具备研究条件或 没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指导教师要加以劝阻。如果学生坚持,准予立项。 课题论证要在课题开题报告中反映出来。
研究性学习教案9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9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篇一研究性学习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为了更好的贯彻研究性学习,在这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本学年计划如下:一、课程设置目的: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重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开设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和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2、激活学生各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及成果。
4、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5、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两类:1、探究性的小课题研究。
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的精神,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等主面的简单研究,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2、实践性的专题调查研究。
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质疑和创新思维的初步能力,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注。
课程实施基本要求:1、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和掌握。
要注意研究内容和原有的知识能力以及经验之间的联系。
2、要面向全体学生。
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自选其中一个课题。
课题设置尽可能涉及各个学科。
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成: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允许个人独自完成,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研究性学习》课程
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
详细描述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出新颖的环境保护措施,如 开发新型环保材料、优化废弃物处理方式等,培养解决 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社会问题调查
总结词
调查设计与实施
01
总结词
数据分析与解读
03
总结词
政策建议与方案设计
05
02
详细描述
设计问卷调查、访谈提纲等工具,实地走访 社区、企业等不同场所,收集关于社会问题 的数据和信息。
04
详细描述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分析,挖掘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影 响因素,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06
详细描述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解决 方案,如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优化社会保障制 度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案例三:术研发
详细描述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开 展科技创新项目,如开发新 型智能产品、优化现有技术
探究性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 查等方式,深入探究问题本质 ,发现新知识,培养其科学探 究能力。
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不受教材和传统教 学模式的限制,鼓励学生从多 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培养 其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注重实践操作,鼓 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其动手能 力和实践能力。
变量控制
控制实验中的干扰因素,确保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伦理考虑
确保研究符合伦理标准,保护 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清洗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去 除异常值和缺失值。
统计分析
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对 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可视化呈现
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一、引言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实践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项目。
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学生只需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而研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通过实践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研究性学习还能够促进学科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研究性学习项目通常与具体学科内容相关,学生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这种学科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三、设计研究性学习项目的步骤1. 确定研究主题和问题研究性学习项目的第一步是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和问题。
研究主题可以是学科相关的某个现象或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科知识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
然后需要从研究主题中确定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2. 设计实验或调查方案在确定研究问题后,学生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实验或调查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或调查方案应该能够收集到相关的数据,有助于验证或解答研究问题。
同时,方案的设计应该符合科学原理和方法,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收集和分析数据在设计好实验或调查方案后,学生需要开始实施,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统计方法或图表展示数据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4. 结果和总结通过数据的分析,学生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高中研究性学习
07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信息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资源建设
01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丰富
研究性学习资源。
网络协作学习
02 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跨地区、跨学校的协作学习,拓
宽研究性学习途径。
数据驱动的研究
03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
掘,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科学支持。
学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一
缺乏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和设施。对策: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投入经费改善学校设施,建 设实验室、图书馆等,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
挑战二
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的困难。对策: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研究性学习的课时,与其他学科 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挑战三
管理和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对策:建立完善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和评价标准 ,实施定期检查和评估,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特点
03
04
05
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强 调学生的自主性,要求 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 择研究课题、自主设计 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 究活动。
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注 重实践,要求学生通过 实地调查、实验操作、 社会实践等方式,获取 第一手资料,形成对问 题的深刻认识。
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具 有开放性,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研究结果都 具有不确定性,鼓励学 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出新观点、新思路 。
实用性
衡量学生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或应用价值,能否为社会或 实际生活带来贡献。
研究过程评价
自主性
评估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独立思考和 解决问题。
合作性
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分工协作、沟通交流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 研究性学习课程
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冯新瑞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来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
显然,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
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2000年初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指的是这种专题研究活动。
而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
从研究性学习开设的目的来看,无论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课程,都是为了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由于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目前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
为了将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从制度上给以保障,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就应当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开设。
而目前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仍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最终还得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
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将会得到提高,这些对推动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开展和深化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目录定义及作用内涵、目标及意义类型与多样性实施过程要求及问题特点方法访谈调查问卷调查表格调查定义及作用内涵、目标及意义类型与多样性实施过程要求及问题特点方法访谈调查问卷调查表格调查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它涉及的知识是综合的,但是它不是几门学科综合而成的课程,也不等同于活动课程。
虽然它是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
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
当然,这里的“实践”的含义不仅是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它还包括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到大学、科研机构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研究性学习和以往的兴趣小组、奥赛训练不同,它不仅是某一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各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如“节水洁具的设计”就至少需要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的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
课程目标设置与要求
80%
知识与技能
掌握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基本知 识和技能。
100%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践探 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 观。
适用对象及时间安排
适用对象
适用于中小学各年级学生。
时间安排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课程需求进行灵活安排,可集中或分散进行。建议每周至 少安排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次课程时长不少于2小时。
注重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强调“做中学”。
探究性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理念及特点
学生中心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合作探究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进行 学习。
问题导向
围绕真实问题或主题开展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 欲望。
反思评价
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促进学习的持续改 进。
社会参与的广泛化
综合实践活动将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 共同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提升。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小组协作策略探讨
分工合作
小组内成员应根据各自特长和 兴趣进行分工,共同完成课题 任务。
定期交流
定期组织小组会议,汇报各自 进展,交流遇到的问题和解决 方法,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协 作。
互助学习
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 共同学习和进步,形成良好的 学习氛围。
成果呈现形式多样化设计
报告展示
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包括 研究背景、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研究性学习活动第一课课程简介
04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资源与 工具
学习资源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2
03
教材和参考书
提供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 源。
网络资源
包括学术网站、在线课程 和数据库等,为学生提供 丰富的学术资料和研究成 果。
实验设备
用于实践操作和实验验证,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 手能力。
学习工具
笔记和整理工具
帮助学生记录、整理学习 笔记和资料,提高学习效 率。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 员之间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则作为指导者和组织 者,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活动第一课课程 简介
目录
• 研究性学习活动简介 •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程设置 •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方式 •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资源与工具 •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与应用
01
研究性学习活动简介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 核心,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和思 考,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方式。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 探究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自主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01
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通过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走进研究性学习
• 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 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 程。
基本目标:
•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 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 出问体:
• 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 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制作等为基本学 习载体。
3、究性研学习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 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 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的科学分类
自然环境类
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保护自然、生态建设、农作物改良、 动物保护、天文方面与人类生活面背景相 关的课题。
社会生活类
主要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课题: 如学校规章制度的研究、社团活动、城市规划、 交通建设等于人们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中学生如何进行理性的消费
• 消费应符合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不 攀比等。
个人发展类
主要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 出问题,如:学生消费研究, 班级制度与文化,行为方式研 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同 学关系研究等学生生活直接相 关的课题。
课堂练习
中学生消费现状的研究
如何看待中学生的消费问题
中学生消费的现状
• 高消费、乱消费、攀比等
造成消费现状的原因
• 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个 人的认知水平,文化层次等。
基本内容:
• 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 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 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 育教学活动
1、究性研学习不等同于综合课程,虽然在很多情况 下,它涉及的知识是综合的,但是它不是几门学 科综合而成的学科;
2、 究性研学习不等同于活动课程,虽然它是学生 开展自主活动,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以科 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必修课程,共15学分。
研究性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和现有的学科教学相比,它有以下一些特点:(一)"问题"(或专题、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学校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完全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思辨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类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呈开放学习的态势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要研究的问题(或专题、课题)多来自学生生活着的现实世界,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校园以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因此它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首先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其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一种学习中将培养起一种开放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重要。
在长期的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训练中,学生慢慢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并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范文
研究性学习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选取的教材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反应速度"一章节。
二、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2.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3.利用科学方法设计并实施简单实验,观察化学反应速度的变化规律。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并出示几个示例,使学生对化学反应速度有初步的了解。
2.学习与探究(30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
(3)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学生小组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测量化学反应速度的变化。
学生先提出实验假设,然后制定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
3.实验操作(30分钟)(1)学生实验小组依照之前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4.实验讨论与总结(20分钟)(1)学生小组围绕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并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和知识框架。
(3)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相关解释和补充。
5.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提供与化学反应速度相关的其他实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自主拓展,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或实验工作,提高独立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在生活中
知识的获取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 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获得知识 的过程中,开发我们的各种潜能。
在婴幼儿时期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又叫“研究中学习”、 探究式学习” 实践中学习” 简称“ “探究式学习”、“实践中学习”。简称“研 研学” 习”或“研学”。 研究性学习”实际就是一种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实际就是一种学习活动,对 于学生来说,就是司空见惯的份内之事。 于学生来说,就是司空见惯的份内之事。既如 就不应对其有任何神秘感。同时, 此,就不应对其有任何神秘感。同时,也不应 有任何恐惧感,即不要被“研究”二字所吓倒, 有任何恐惧感,即不要被“研究”二字所吓倒, 因为研究性学习的侧重点仍然是在“学习” 因为研究性学习的侧重点仍然是在“学习”二 字上。 字上。
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很“另类”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很 “ 另类 ” 的课程 , 该课程没有“ 教材” 没有“ 作业” 该课程没有 “ 教材 ” , 没有 “ 作业 ” , 没有“ 考试” 因此, 没有 “ 考试 ” 。 因此 , 师生都应以全新 的态度去对待她。 的态度去对待她。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要引导同学们关注现实生 特别要关注环境问题、 活,特别要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 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强调同学们要将学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和 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 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引导同学们转变只靠 学习知识的方式, “听”、“说”、“练”学习知识的方式,促 进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亲身经历, 进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亲身经历, 考察” 实验” 探究” 在“做”、“考察”、“实验”、“探究”、 体验” 创作”等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 “体验”、“创作”等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 发现知识、增长能力。 发现知识、增长能力。
四年级小学上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小学上研究性学习教案目录一、研究性学习课程介绍 (2)1.1 增强学生研究兴趣与探究能力 (3)1.2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3)1.3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 (5)二、课程准备与启动 (6)2.1 课程资源准备 (7)2.2 学生分组与任务分配 (9)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10)3.1 确定研究课题方向 (11)3.2 制定研究计划 (12)3.3 收集与分析信息资料 (13)四、课堂探究活动设计 (14)4.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5)4.2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6)4.3 分享交流,总结提升 (17)五、研究性学习课题案例解析 (18)5.1 案例一 (20)5.2 案例二 (21)六、学生研究成果展示与评价方式 (23)6.1 研究成果展示形式与内容要求 (24)6.2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与方法介绍 (24)七、课程反思与改进建议 (25)7.1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反思总结 (26)7.2 对未来课程改进的建议与展望 (28)一、研究性学习课程介绍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学科。
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活动,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四年级小学阶段,研究性学习课程将围绕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开展初步的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特点在于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注重实践体验和探究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本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
四年级小学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本课程将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等。
《研究性学习》教学大纲
《研究性学习》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高等师范小学与学前教育专业总学时:34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研究性学习》是用科学的方法去带领学生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自我生活中自主发现选择研究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体验的一门学科。
《研究性学习》是专业基础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过程与基本原则
2.理解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术语、概念和观念
3.掌握小学或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4.能发现、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5.能独立设计研究方案与课题报告
6.能按规范格式独立撰写研究报告
7.初步形成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
课题1 研究性学习概论
§1-1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1-2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3研究性学习在中国的进展
课题2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形式
§2-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2-2研究性学习的形式
课题3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3-1选题的意义
§3-2选题的原则
§3-3选题的策略。
研学课程的内容
研学课程的内容
研学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指青少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
例如参加公益性的社会活动,或者去企业参观、实习等。
2. 体能拓展训练活动:这是通过专业的机构对久居城市的人进行的一种野外生存训练。
虽然基本上只能学到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但这种训练能够刺激原本麻木的精神,从而达到团队合作的目的。
3. 基地研学体验活动:这通常是在特定的教育基地进行的学习活动,可能包括各种主题的课程,如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等。
4. UBD职业体验课程:这是一种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各种职业的课程,可能
包括实地考察、实习、角色扮演等形式。
5. 企业参访:这可能包括参观各种企业,了解其运营方式、工作流程等内容。
6. 大学参访:参观访问大学,了解其教育体系、学科设置等内容。
7. 研学旅行活动:这是一种将学习和旅行结合起来的活动,可能包括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自然景观等。
8. 艺术研学:这可能包括参观艺术展览、剧院、音乐会等活动,或者参加艺术创作课程。
9. 军事研学:这可能包括军事训练、参观军事设施等活动。
10. 科技研学:这可能包括参观科技博物馆、科研机构、实验室等活动,或者参加科技制作课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研学课程的内容可能会因学校、机构或地区而有所不同。
研学课程理念
研学课程理念研学课程是一种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研学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鼓励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下面将详细介绍研学课程的理念,包括其背景、目标和重要性。
一、研学课程的背景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而研学课程则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学课程的理念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研学课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学生参与真实世界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学课程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研学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际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研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和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学课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学生在实践中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研学课程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学生在研究和实践中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5.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研学课程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和需求,培养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课程介绍正如同学们已经感受到的那样,与过去相比,现在的课程有了很多新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学校普遍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它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课程不能代替的。
学科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的系统性较强,学习的过程主要在课堂内完成;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学习的过程就是活动的过程。
活动可以在课堂内完成,前提是必须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活动是在课堂外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当中完成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使我们真正获得了参与社会生活、表现自己的能力和社会价值的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确定的8个学习领域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占23个必修学分。
其中,研究性学习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
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比,研究性学习不但课时比重较大,而且在活动过程、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系统性也较强。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任务。
一、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研究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来“学习”,丰富我们的生活体验,养成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当中实际问题的习惯,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性学习以“课题”为载体我们在高中阶段可能要完成几个课题的研究。
课题不同于数学、物理等的题目,完成一个课题往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
完整地经历一个课题研究过程,我们会学到许多课堂内学不到的东西,形成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
(二)研究性学习与科学研究活动的关系共同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解决问题”或“完成设计制作任务”的过程,都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学会研究的方法,形成研究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同时,研究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一旦选定了一个课题,就要尽量把它做完,不论研究的结果是不是符合预先的假设,千万不能弄虚作假。
不同的地方在于:科学研究重在“研究”,它的价值体现在研究的结果上;而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我们所经历的研究过程上,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
(三)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其他的学科课程同时开设,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联系在一起。
学科课程内容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背景知识,在某些情况下,学科课程当中的问题也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但是,对学科课程当中问题的关注是以学习该课程为目标的,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有着自己的目标,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课题来自于一个更加广泛的背景,应该基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基于社会环境与历史,基于人类世界的当代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一般情况下,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无非包括这样三类:(一)研究自然现象在这个领域当中,我们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像宇宙空间、环境与资源、动植物、能源、生命现象等等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内容。
长期以来,人们将自然视为取之不尽、可以无限利用和开掘的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研究性学习要有计划地涉及这些内容,养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品格。
(二)研究社会生活走出课堂,到社会上亲眼看一看,调查一下,可以直接体验社会;采用请进来的方式,让有关人员用翔实、生动的材料介绍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及其影响,能够帮助我们真正了解社会,成为关心社会、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合格的社会成员。
因此,这一类课题的基本内容可以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研究自我发展中学阶段是我们个性发展、身体成长最重要的时期,我们在身心发展方面一定会有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开展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自己的毕生发展做好规划和准备。
虽然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进行这样分类,但是课题研究是一个综合活动的过程,在实际的研究中,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自我发展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
三、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高中阶段是青年时代的开始,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将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具有健康的心智、情感、理想和信仰的当代公民。
在经过了小学、初中的系统教育以后,不论是身体的成长还是心理的成长,我们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在这个阶段,我们就不能用稚化的标准来对待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责任感”应该成为我们探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核心。
为此,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应该体现出这样的特点:(一)以养成研究品格、增强研究能力为目标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丰富的人生经验,对自然、社会与自我发展等问题有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上看,虽然我们的任务表现在三个方面:丰富体验、增进知识、解决问题,但是高中阶段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以解决问题为主,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增进知识。
可见,在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从发现和解决自然、社会、自我发展当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提高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研究品格的新型公民。
(二)体现课题研究的系统性与初中、小学阶段相比,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要更加具有系统性。
课题研究的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某些自然、社会、成长问题的持续关注。
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如果我们选择了某一个研究课题,就意味着它更能表现出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
如果对这个课题的相关问题持续关注,不但能影响我们的兴趣,甚至能影响我们今后的人生历程。
爱因斯坦在读高中时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如果一个人以光速运动,那会出现什么现象?其实这正是他后来提出的相对论的核心思想。
其二,研究过程更加完整、严谨。
在高中阶段,我们研究的问题在真正的科学研究、社会研究者面前也许还显得比较简单稚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研究活动当作玩乐。
任何一项研究都应该是认真的、负责任的。
提高研究过程的完整性、严谨性,能够让我们学到许多终身有用的东西。
(三)研究活动与生活改造相联系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但是要提升自己内在的素质,更要注意提高活动的实践性,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自己与同伴的努力,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让自然、社会和自我变得更加美好。
当代的学校青年不应该只是躲在教室里,过一种书斋式的生活。
用我们的行动来改造生活,这是研究性学习至高无上的追求。
四、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对我们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能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变化既是判断学习效果的标准,也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目标。
(一)学会与人合作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看,我们的学习主要包括三类:独立的学习、竞争的学习、合作的学习。
这三类学习对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价值。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我们特别要提倡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合作学习提供了与别人充分交往的机会。
要加深对同伴的了解,必须有机会共同活动,只有在共同的活动中,个性才能够相互接纳,思想才能够相互碰撞,情感才能够相互交融。
只有善于与人充分交往的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人与人的关系,理解社会生活的真谛,热爱自己和他人,热爱这个社会,才能真正成为社会化的新型公民。
合作学习能够提高活动的效率。
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较长,内容较复杂,要完成这些活动任务,光靠一个人的努力常常是不够的。
合理的分工、高效的合作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为此,我们不但要与人合作,还要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的方式,增强合作的能力。
(二)学会主动探索从学习的内容上看,我们的学习可以分为接受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就是自己去发现知识,形成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重复,而在于创造。
只会接受现成知识的人缺乏创新精神,难以对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无法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
提倡探索,不是要求我们在学校期间就做出重大发明、发现、创造,而是要让我们在探索活动中了解探索的过程,提高探索的能力,增强探索的兴趣,保持我们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倾向。
(三)拓展生活体验“学习”的含义不仅与“知识”有关,还与“生活”有关。
学习其实就是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会学习就是会生活。
整天封闭在学校中学习,会让我们失去学习的方向。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它让我们有机会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发展有着丰富生活体验的个性。
为此,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关注研究的内容和结果,要重视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生活的体验,珍惜自己点点滴滴的感悟。
五、研究性学习有哪些些常用方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从课题研究的目标出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的一种方法。
文献研究的方法简单易行,个人或小组都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料进行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主要有两种途径:查阅图书资料、搜寻与浏览网络资料。
文献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实际是向其他人甚至古人学习的过程,是用文字、图片等渠道交流的过程。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我们能直接感受到人类知识与文明积累的浩瀚与厚重,能极大地拓宽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在一个更加宽广的范围里思考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
图书、期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科技报告、标准文献、档案等等,都是我们获得研究资料的文献。
但是,面对大量的文献,有时我们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文献当中含有我们需要的资料,为此,我们还要利用书目、索引和检索性文摘等,缩小我们需要查阅的文献的范围。
1.怎样围绕课题查找资料查阅文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能,这种技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积累,不亲自实践,就无法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查阅文献时不仅要耐心、细致,还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去做,不能东抄一段西抄一段。
为有效地进行文献查找,应该按照下列过程进行:(1)对研究课题进行分解。
把一个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需要解决的小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大致确定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文献资料,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具体问题。
(2)选择检索工具,即确定是通过百科全书等参考性工具书,还是通过报刊索引等检索性工具书确定我们需要查阅的文献。
(3)确定检索途径。
家庭图书资料、学校或社区图书馆、教师、家长或社区里的有关专家都可能为我们查阅到所需要的资料提供帮助。
(4)选定检索范围,即从最近出版的书籍和期刊开始往前查,或限查某几年的书籍和期刊等。
(5)一旦查到你所需要的文献,就可以去索取该文献,并阅读文献,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2.文献资料的整理加工从事课题研究仅仅会查阅资料还不够,还要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处理,它包含整理和加工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