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六十一篇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主要介绍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教材通过讲述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知识,对唐朝的建立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掌握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
2.难点: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案例分析法:以唐太宗的治国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贞观之治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视频资料:关于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短视频。
4.图片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
5.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短视频介绍唐太宗李世民,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展示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贞观之治的辉煌。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4.(2010·杭州中考)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
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
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C )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5.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
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阅读并思考
1.唐太宗为什么能够善于纳谏,善于用人? 2.唐太宗怎样善于纳谏,如何善于用人? 3.善于纳谏和用人对唐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发展有何影响?
?
程
李
秦
咬
靖
叔
金
宝
杜
长
如
孙
晦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学士有多 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唐太宗故事之一
公元643年魏征去世时, 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 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 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俎 逝,遂亡一镜矣。”
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
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
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
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时,伏兵突然杀出,李建
成、李元吉中箭而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玄
武门之变 ” 。
“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 公元626—649年 在位,年号“贞 观”。
唐太宗:“你认为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比桀、纣如何呢?”
张玄素:“如果这个工程不停止,陛下一定会得到和隋炀帝、 夏桀、殷纣一样的下场。”
唐太宗:“我考虑不周到,你说得很对。” 结局:唐太宗立即下令停工,并且赏赐张玄素二百匹彩缎。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 北师大版(II)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北师大版(II)【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灭亡和唐朝建立的史实,了解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
2.列举“贞观新政”的内容。
3.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重点:贞观之治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自学指导】请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隋炀帝即位后因大兴土木,多次发动,不惜民力,,引发了大规模。
隋朝迅速灭亡。
2.唐朝建立:年,建立唐朝,定都,就是唐高祖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2、纳谏:唐太宗虚心纳谏,并能。
他鼓励臣下直言,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
3、用人:他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做到。
三、贞观新政1、原因:(1)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2)唐太宗认真吸取的经验教训。
(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2、措施(新政内容):(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规定的方式代替服役,使逐渐松弛。
(2)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制。
三省中,替皇帝起草政令,负责审核,最后交由执行。
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3)法律上:唐朝在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
编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3、新政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经济,国力,被誉为。
【当堂训练】1、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说:“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A、唐高祖李渊B、唐太宗李世民C、武则天D、唐玄宗李隆基3、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A、笼络人才B、维护封建统治C、做一代名君D、减少决策失误4、下列朝代定都长安的有()①西晋②西汉③东汉④隋朝⑤唐朝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④5 “三省六部”制首创于下列哪一朝代()A、秦朝B、西汉C、隋朝D、唐朝6、“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们负担②注意任用贤才。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师版新版七下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34张)
程
李
秦
咬 金
靖
叔 宝
杜
长
如
孙
晦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等人。
魏 征
“(太宗)尝临朝谓 侍臣曰: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 三镜,以防己过。今魏 征殂(cú)逝,遂亡一镜 矣”。
科举制作用
天 下 英 雄 入 吾 彀 中 矣
阶段
关键人物 主要贡献
形成(创立)--隋朝
隋文帝 隋炀帝
开始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
唐太宗 大大扩充国学规模
完善-----唐朝
武则天 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 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2、“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力增强 ➢社会安定
高祖窦皇后四子
长子
李建成
次子
李世民
三子
李玄霸
四子
李元吉
太子
589-626
秦王
598-649
早夭
齐王
603-626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 王。公元626-649年在位。 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
二、唐太宗的纳谏与用人
君,舟也;人,水也;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
未燥,已拜列侯 科 十年寒窗无人问,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举 一举成名天下知 制高第良将怯如鸡 度
隋唐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①便于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 础;
②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 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共27张PPT)
治国思想:虚心纳谏
第一篇 选贤用能施抱负
魏征 (580—643年)字玄 成。唐初政治家。他 好犯颜直谏,前后陈 谏二百余事,深为太 宗器重,迁为尚书左 丞。
第二篇 贞观新政展宏图
贞观新政
同学们阅读课文,找一找唐太宗实施新政的
内容都有哪些?
领域 经济 政治 法律
。
措施内容
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 现存最早的完备法典
B.“贞观之治”
D.“康乾盛世”
B C D.唐朝 B
) )
【2】“三省六部” 制首创于下列哪一朝代(
长安
杨坚 隋文帝 陈 加强南北交通 洛阳 巩固统治 涿郡
余杭 永济渠
邗沟
通济渠
长安
江南河
618年 李渊
【唐高祖】
涿郡(北京)
海河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公里 三市:三个城市 长 安 洛阳 黄河 四段:分为四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江南河 余杭(杭州)
C
C D
第 2 课
生存下去。 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
“载舟”:隋文帝、唐太宗;“覆舟”:秦二世、隋炀帝
阅 读 材 料 , 思 考 回 答 :
第一篇 选贤用能施抱负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
材料2: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持三 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为何感到“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说明了唐太 宗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原因: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二百多次,经常提醒唐太 宗要吸取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
第一篇 选贤用能施抱负
阅读教材第7页——8页,思考: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和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二、教学重难点:“贞观之治”和唐太宗。
三、教学过程:【课前导学】走近历史,温故知新:你知道唐太宗与魏征、武则天与狄仁杰、唐玄宗与杨贵妃等与唐朝有关的重要人物、知道唐人街、唐诗、唐三彩等与唐朝有关的文化吗?出示教学目标。
(一)唐王朝的建立:1、说说为什么隋朝灭亡?起止时间你能说出来吗?隋朝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2、说出唐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626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2.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三)、贞观新政(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0--1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出现原因:(1)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2)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2.革新措施(新政内容):(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
(2)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制。
(3)法律上:多次修订法令,《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3.新政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课堂导学】一、展示学习成果:二、探究交流(学生学案)【课后达标】《同步导学》四、小结反思评价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我说课的题目是《明朝君权的加强》,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word教案 (6)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品质。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认识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②认识目标:了解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列
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2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
你知道为什么吗?
(二)自学
1.自学内容1:理清本课知识体系。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历史创造性练习P6“课前思考”。
2.自学内容2:隋的统一。
自学方法:阅读教材P8 “唐王朝的建立”一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年,建立唐朝,定都,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
3.自学内容3: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P8—10“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一目的的内容,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2)唐太宗为什么能够善于纳谏,善于用人?
(3)唐太宗怎样善于纳谏,善于用人?请举例说明。
(4)唐太宗善于纳谏,善于用人有何影响?
4.自学内容4:贞观新政。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P10—11“贞观新政“一目的的内容,思考讨论并完成下表:
(三)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
完成创造性练习P6—7、9
(四)反思小结
【加速一】材料解析:
创造性练习P8第11题。
【加速二】探究
请你简单评价一下唐太宗。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04(北师大版)
长孙皇后
三、贞观新政
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 灭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 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 一系列革新措施。
三、贞观新政
3、“贞观新政”的结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
(1)、唐太宗为什么能够从谏如流, 知人善任?这对唐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 发展产生பைடு நூலகம்什么影响?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C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
“我眼里的唐太宗” 系列活动
活动一:评选十大杰出帝王
唐太宗准备参与“评选十大杰出帝王”的活
动,请你为他准备一份推选材料。
活动二:我为太宗制作求职简历
请为唐太宗做份个人求职简历,内容包括:
1、姓名、年龄(599—649)、求何职 2、个人经历 3、曾经取得的成绩 4、缺点和不足
(2)、唐初为什么能出现“贞观之治” 这样的封建治世?你是如何看待“贞观之 治”的?
(3)、你对唐太宗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如何评价唐太宗。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时间:公元618年 2、建立者:李渊(唐高祖) 3、都城: 长安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唐太宗(李世民)即位 2、唐太宗的用人—— 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3、唐太宗的纳谏—— 虚心纳谏,从谏如流。
——唐太宗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3、唐太宗的纳谏
我听说主明臣直,魏 课好是功慧虚堂皇唐的的怀唐讨帝太当太我男女若论,宗宗在李:今们人人谷李他世社应,。,世的民会该他从民统一在治个流学的谏中时人行习背如征陛不国期的一唐后流历,功敢下祝句太史一。国劳于是贺上力吗话宗定学直明呢是强?:的有习大盛为言君?一宽一长家。什,,认这么个宏个孙是我可些?成大贤皇因怎的都量后为能, 的贤慧。学习魏征的诚实。做一个对
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
2.讨论,回答。
3.学生诵读。
4.看图,听故事或讲故事。
三、1.学生讨论,回答。
2.学生思考、讨论:如何评价唐太宗。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指导学生归纳本科的知识要点
以选择题为主,课堂练习。
研讨、总结。
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布置讨论总结整理归纳完善
布置学生完成伴你学中的习题。
2、老师展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
3、老师展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
4.老师展示人物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一、1.学生观看并思考答案。
教学重点
贞观新政。
教学难点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
教法与学法
学生阅读,认真思考,老师指导,合作探究。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设 计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你知道为什么吗?
讨论、陈述
完成基础习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王朝的建立
1.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2. 唐朝建立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三、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隋炀帝残暴致隋迅速败亡;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两相比较,凸显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word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word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隋朝灭亡后,唐朝建立。
唐太宗时期,统治者努力治国,国力强大。
贞观的统治为初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统治者采取的创新措施与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相关。
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但历史思维能力较弱,但学生生动活泼,积极性较高。
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记住唐朝的建立。
2. 2. 讲述唐太宗的主要事迹,记住贞观新政的主要原因和内容。
3.讲述唐太宗受聘受教与贞观统治的关系。
贞观新政唐太宗善于处理接受劝告与贞观统治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故事介绍: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好鹞鹰,把它扛在肩上。
他非常自豪。
但当他看到魏征从远处向他走来时,他很快把它藏在了怀里。
魏征故意玩了很长时间,导致鹞鹰窒息在他的怀里。
问:为什么太宗害怕魏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思维答案独立阅读教材获得答案思维答案合作探究设计意图(一)建立唐代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
隋朝灭亡的原因2。
唐朝的建立时间、创始人和都城补充了李世民生平和参与起义的介绍(二)玄武门的变更(二)唐太宗的雇佣和建议1唐太宗何时登基,贞观元年是什么时候?展示以下材料:2。
材料1:天子,如果有办法,人们会推动并优先考虑它,如果没有办法,人们会放弃并不使用它。
太棒了------唐太宗的阅读材料1,你认为唐太宗为什么有这个想法?材料2:唐太宗魏征材料3:图1在图2病逝后悲伤地说:“以铜为镜,你可以穿着得体;以古董为镜,你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介绍李世民为后续学习铺路,注意年份,让学生思考背后的原因了解历史现象,以便更好地了解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小组合作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板书设计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材料三中“以古为镜“和“以人为镜”各有什么含义?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知道:李世民自身的经历让他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虚心纳谏,这就回答了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其实唐太宗并不是真的害怕魏征,而是为了自己的统治。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
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③戒奢从简。
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强调“存百姓”思想3、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4、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A 以法治国B 以德治国C 选用贤能D 一人治国5、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A 《开皇律》B 《隋律》C 《唐律疏议》D 《宋律》6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
……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殿毕工,隋人解体。
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世?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
”——摘自《贞观政要》材料2: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摘自《资治通鉴》材料3:(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
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
”——摘自《旧唐书》回答:①根据材料1和材料2,在罢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②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保持了怎样的局面?③材料3与材料2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④综观这三段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参考答案:1、D2、C3、A4、C5、C6、材料题答:①他们的共识是,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师版新版七下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件(16张)
贞观年间,李诗的祖父李李书书,—科—场唐不太第宗,名进落士孙科山。录取极严 圣历年间,李诗的堂叔李李尚尚武武,—参—加武了则的天科举武考举试。他是一个“武 痴”,熟读兵法,会百步穿杨之法。 开元年间, 喜爱吟诗李作诗画—李—诗唐决玄心宗光耀进门士楣科,(赴诗京赋赶)考,一举高中。
北师大版 ·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
隋文帝: 建立隋朝; 统一全国; 改革前朝制度; 开创科举制;
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 设置进士科,确
立科举制; 统治残暴…灭亡
第一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时代
唐高祖: 建立唐朝
都长安
——隋唐
姓名:李世民
皇帝: 唐太宗
时间: 626年开始 年号: 贞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贞观政要·论任贤》
(1)根据材料,唐太宗有怎样的治国思想?
(2)根据材料,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
(3)根据课本,请用一个事例来证明他落实了这一治国思想。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纳谏与用人
第一单元 开放与革新 的时代
贞观新政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一单元 开放与革新 的时代唐太宗的纳谏与用人贞观新政
舟材所料以一比:人太君宗,尝水谓所公以卿比曰黎: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 口,卒水令能不载闻舟其,过亦,能遂覆至舟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 须—极—言《规贞谏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原因:吸取隋亡教训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师版新版七下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探究性课件(25张)
“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1)政治: 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2)经济: 改革赋役制度:减少服役,以实物代 役 (3)法律: 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三
省
六
中书省
部 制
(起草政令)
(
隋
唐
)
吏户
部部
皇帝
尚书省 (执行)
礼兵 部部
门下省 (审核)
刑工 部部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原因: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二百多次,经常提醒唐太 宗要吸取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
治国思想:虚心纳谏
魏征 (580—643年)字玄 成。唐初政治家。他 好犯颜直谏,前后陈 谏二百余事,深为太 宗器重,迁为尚书左 丞。
程
李
秦
咬 金
靖
叔 宝
杜
长
如
孙
晦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 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同学们知道“玄武门之变”吗,知道唐太宗 李世民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吗,他在位时的统 治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
1 唐太宗的纳谏与用人
2
贞观新政
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 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的能力。 2.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 感悟盛唐雄风的深刻内涵。
一、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__6_2_6__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__李__世__民__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 __贞__观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唐__太__宗___。 2、纳谏:唐太宗虚心纳谏,并能_从__谏__如__流__。他鼓励臣下直言, _魏__征___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_一__面__镜__子__。 3、用人:他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做到__唯__才__是__举__、__兼__收__并__用__。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师版新版七下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件(30张)
长孙皇后
最贤慧的女人
我听说主明臣直, 魏征敢于直言,是 因为陛下是明君, 我怎能不祝贺呢?
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
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
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1)经济:
改革赋役制度:减少服役,以 实物代役
(2)政治:
沿袭和完善隋朝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省六部” 制。(3)法律:
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 订法令。
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
皇帝
三
省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六 部
(起草政令) (执行) (审核)
制
(
隋
唐
)
吏户 礼 兵 刑 工
部部 部 部 部 部
仪征突发雪灾啦! 皇上赶快抗灾抢险啊
3.执行命令 2.审核计划 1.制定赈灾抢险计划
整惩 防 祭 划 选 修治 范 祀 拨 拔 河犯 盗 天 钱 官 道罪 贼 地 粮 员
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唐太宗即位
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年 号“贞观”。
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 的经验教训。
君,舟也;人,水也;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 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 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
载舟:文景之治 覆舟: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 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 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 镜矣。
——唐太宗
你知道哪些唐太宗手下的名臣?
旧日 出身 出身 少数 敌对 破格 幕僚 贵族 贫寒 民族 势力 提拔
房玄龄 李靖 秦叔宝
杜如晦 长孙无 尉迟敬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巩固辅导第十一篇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巩固辅导第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开国皇帝B、重视发展生产C、提倡节俭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地方吏治B、戒奢从简C、重用人才D、虚心纳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被称为具有“贞观遗风”的统治者是( )A、隋文帝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 )A、李世民B、李渊C、李白D、李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孟宪实教授说:“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有魅力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高祖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隋亡之鉴B、有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想树立威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实行了( )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提到“唐初诸帝时代”,诸帝主要指( )A、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B、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C、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D、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唐太宗的改革措施有哪些?【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完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唐太宗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曾出现的治世局面是什么?你能否举出历史上“水能覆舟”的两个例子?【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北师大版课后
辅导练习第六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
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下列与之含义最接近的选项是( )
A、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B、勤于政事,戒奢从简
C、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D、重视人才选拔,扩充国学规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哪一个皇帝在位期间( )
A、唐太宗唐玄宗
B、唐玄宗武则天
C、唐太宗武则天
D、武则天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魏征的死被唐太宗比喻为失去了一面镜子,这表明唐太宗( )
A、轻徭薄赋
B、任用贤臣
C、善于纳谏
D、注重个人修养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唐朝长安城的布局,城内有专门的居民住宅区和繁华的商业区。
请问住宅区的名称是( )
A、市
B、坊
C、街
D、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喻指( )
A、房玄龄
B、魏征
C、杜如晦
D、李春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史记》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唐律疏议》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学习历史中,熟练掌握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这是必备的基本素质。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年号是封建帝王为记在位的年代所定的名号,始于汉武帝时期,以后历代帝王沿用。
如“贞观之治”,“贞观”是指哪个皇帝的年号?从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到末年皇帝宣统帝1912年退位,帝制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多少年?(2)我国古代还以天干地支纪年,如“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甲午”年,这一年有一位民族英雄流芳后世,请写出他的英雄事迹。
(3)近代,国民党统治时期我国使用民国纪年法。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发生在民国多少年?(4)近代以来,公元纪年法在国际上通用,这是受哪种宗教影响产生的?新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决定开始使用这一纪年法的?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你认为从哪些方面能体现出来?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伟大政治家。
他在为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阅读以下《贞观政要》中唐太宗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用非其才,必难致(得到)治。
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有识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不歧视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一中,唐太宗认识到什么力量的伟大?此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认识使唐太宗善于用人。
请列举两例被他重用的贤才。
隋唐时期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将“天下英雄”纳入“彀”中?
从材料四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五: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法治政府。
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负有严格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的重要职责,要规范政府行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法治思维、注重法治方式”;“法治政府建设重在法律实施”;“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
——摘自人民网
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权利法案》是如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一启蒙思想家的什么思想主张?
纵观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政府应该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材料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体,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材料三:“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唐朝初年,他长途跋涉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
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各指什么?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中的诗句讽刺了当权者苟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
诗中的朝代是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
材料三中的“天竺”是今天的什么地方,他为此编写的著作名称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与发展,均适应了不同的历史、地理
环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自管理诸侯国,卿大夫也世袭做官……因此弊端越来越多……秦皇消灭了六国……在地方虽然没有了世袭的臣子,但最高统治者仍由皇族世袭。
——据清朝史学家赵翼《廿二史札记》改编
材料二:选举制度,隋唐时有一大变迁。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而其制不详。
唐时则设科甚多,其常行的为明经、进士两科……然所考试的东西,虽不足取,而以考试之法论,则确是选举制度的一大进步。
——吕思勉《每天学点中国史》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四:境外媒体称,林郑月娥当选香港下任行政长官,港澳办发言人表示,林郑月娥符合中央政府关于行政长官必须爱国爱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及港人拥护的标准。
——《参考消息网》2017年3月27日报道
请回答:
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凹答,赵翼批评某种制度“弊端越来越多”,这种制度是什么?为革除这种制度的弊端,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在最高统治者的产生问题上,秦朝与古代雅典有何区别?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吕思勉先生评述的是什么制度?
统治者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制度是“一大进步”?
观察材料三中的图片,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率军队打败侵占荷兰殖民军,收复台湾的将领是谁?图二所反映的史实是中央对哪一地区加强管理所采取的方法?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哪个朝代?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共同作用是什么?
结合材料四,依据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伟大构想是什么?到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多少周年?
【答案】:
【解析】:
第15题【列举题】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______。
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起了疆域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______。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他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
”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______。
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一位重要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______。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创作《窦娥冤》的是
______。
他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他是______。
【答案】:无
【解析】: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