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概论第二章 流通产业(2019年1月版本教材课件)

合集下载

流通概论(2.1.1)--流通的功能教学课件

流通概论(2.1.1)--流通的功能教学课件

第二讲 流通功能与流通机构本讲内容单元知识点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一.流通功能的含义•所谓流通功能就是指流通在商品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或职能。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将流通功能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所有权转移、物流、成本节约、信息传递、风险分担以及流通金融。

二.流通的所有权转移功能•社会分工造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社会性分离。

•只有通过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品才能真正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所有权的转移是通过商品交换过程完成的。

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能否顺利实现商品交换是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关键。

二.流通的所有权转移功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流通活动,实际上就是生产者的商品销售活动与消费者的商品购买活动的统一。

•使生产者的销售活动与消费者的购买活动实现统一的首要条件是适当的交易价格。

•从全社会来看,商品流通过程的本质是商品所有权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而这种转移的路径则被称为商品流通渠道。

三.流通的物流功能•商品的买卖活动实现了所有权的转移,但商品流通过程并没有结束。

•只有在完成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同时,商品实体也发生相应的转移,才能使消费者现实地消费,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目的。

三.流通的物流功能•物流活动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生产与消费不仅在主体方面是分离的(社会性分离),而且在空间与时间上也是分离的。

物流活动是创造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的流通活动。

•专业物流机构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二是物流经济性的要求•三是物流活动的技术要求四.流通的成本节约功能•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是通过不同流通主体之间的一系列交换活动完成的,每一次交换活动是需要发生成本或费用的。

第二节流通产业

第二节流通产业

2.3 流通产业的发展 1、零售商业的发展
百货商店的兴起 最早的是19世纪50年代由法国人阿里斯蒂德.布希特创 设的”博马尔谢百货商店“ 连锁商店的诞生 1859年,世界公认的第一家连锁商店”大西洋和太平 洋茶叶公司“在美国成立。 超级市场的产生 1930年,美国迈克.加伦在纽约创立了现代超市金.库仑 食品商场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国内商业、对外贸易业、饮 食业、物资供销社、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勘探业、房地产 业、公用事业、社会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 业、农林畜牧服务业、水利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事业、文化艺术 事业、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事业、体育事业、社会 福利事业。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基 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十个大项 1、农业 、猎业、林业、渔业 2、采矿和采石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3、物流产业的发展
物流观念 1901—1949—1901年约翰.格鲁威尔在美国政府报 告《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中第一次来开了人们对物流 活动认识的序幕。 物流实践的广泛推广1950-1978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物流实践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发展 物流管理现代化1978-1985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系列规制,如《航空规制缓和法》、 《汽车运输法案》、《铁路法案》、《海运法案》等的通过, 为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1979年,日本召开了第二次国际物流会议,1985年,美国 物流管理协会正式改名为”国际物流管理委员会“,标志着 现代物流观念的确立以及对物流战略管理的统一化。

流通经济学概论50页PPT

流通经济学概论50页PPT

销地 批发商
销地 批发商
服装超市 百货店 专业店
一般零售店
消费者
服装超市 百货店 专业店 一般零售店
消费者
2020/6/18
16
欧美各国的服装流通渠道:
厂商
零售商
消费者
日本国产加工食品:
厂 商
一次 批发商
二次 批发商
零 售 商
消 费 者
2020/6/18
17
日本进口加工食品:
国外 厂商
厂商 商社
2020/6/18
2
2020/6/18
同类产品价格
3
问题
进入哪些渠道销售?如何进入? 创什么亮点?如何将信息传递给顾客? 如何定价?
2020/6/18
4
1、什么是流通渠道
书中(P102)定义:为促使商品从生产 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而由商品生产者、流 通者、消费者等流通机构构成的一系列相 互依存的组织。(组织序列)(渠道成员)
厂商
厂商的系 列店或销 售公司
批发商
美国家电流通渠道:
厂商
批发商
超市 百货店 专业店 一般零售店
折扣店
消费者
零售商
消费者
2020/6/18
22
日本化妆品流通渠道:
销售公司
制度品 进口品
或办事处
厂商
批发商
一般品
批发商
直销品 销售公司 或办事处
签约 零售商 零售商 零售商
销售员
2020/6/18
消费者
进口国 商社
肉类流通
加工

消费团体



批发市场



进口牛肉销

流通概论第一章 流通导论(2019年1月版本教材课件)

流通概论第一章  流通导论(2019年1月版本教材课件)

不同企业或个人之间通过某种条件 相互转让自己所生产或拥有的商品
交换
4、商品交换产生的两个前提
一是作为交换主体的个人或组织是彼此独立、互不隶 属的,就是要有明晰的产权制度;
二是作为交换主体的个人或组织彼此生产或拥有不同 的产品,即分工与专业化
对商品交换而言,二者缺一不可。
四、分工与商品交换的发展
谢 谢!
2、分工与专业化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劳动效率的提高 二是生产成本或资源的节约
思考题:为什么分工与专业化具有经济型?
第一,分工与专业化使得生产者越来越将其生产活动 集中于较少的操作上,能够较快地提高其生产的熟练程度
第二,分工与专业化会使生产者节约或减少因经常变换 工作或变换生产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

课本P9——10
– 三、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

课本P10——11
– 四、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

课本P11
– 五、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

课本P12
二、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 课本P9——10
(一)复合流通到批发与零售的分离; (二)批发流通的变革; (三)零售流通的变革; (四)供应链管理。
三、流通方式的演进
1、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 直接流通的含义就是生产者不经过中间者而直接从事并 完成流通行为。
间接流通意味着生产者不直接完成流通过程,而是通过 中间者即专业化的商人来完成流通过程
2、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 批发与零售的分离 批发流通的变革 零售流通的变革
3、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 期货贸易是指远期进行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其一般形 式是交易双方先就交易商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交货 期和交货方式等签订合约,而实际的货款交割则在规定 的期限内以实物交割,或非实物交割即补齐现货与合约 的价差等方式履行。 期货贸易的主要功能是规避风险、发现或形成公正的价 格。 案例:经销商卖出保值案例

流通概论第二章 流通产业(2019年1月版本教材课件)

流通概论第二章  流通产业(2019年1月版本教材课件)

二、流通产业的贡献
(一)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GDP)的贡献
流通产业对GDP的贡献大小,可以通过所实现的产值占 GDP的比重来衡量。这一比重越大,流通产业对GDP的贡 献也越大。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一国流通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的高 低,与该国的商品与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及社会化、专业化生 产水平有关。
第二节 流通产业的特点和贡献
一、流通产业的特点:
1、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具有就业机器的功能(就业 吸纳能力较强)
2、进入与退出障碍低,竞争激烈 3、技术进步的从属性(技术发展水平较快) 4、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效果不明显(全球化水平较高)
二、流通产业的贡献
(一)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GDP)的贡献
(3) 不是专门以流通为经营内容的经济主体的商品流 通活动不是我们所说的流通产业,如制造商的商品购 销活动、消费者的非经营性购销活动等。
第一节 流通产业的内涵与分类
(二)流通产业的形成(了解)
(三)流通产业集群
流通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 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 竞争优势的经济群。
2、批发市场的产生
批发商为了沟通信息、扩大交易,开始自发 地集聚在商品产地、销地或集散地进行集中交易, 这样,就自发地产生了原始的批发市场
为了规范批发市场的交易行为和交易秩序, 创造公平竞争与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批发市场 的组织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由行业自律发展到政 府规制,从而使自发性的批发市场发展成为有一 系列制度与规则的现代批发市场
其他方面的变革表现: 便利店 廉价商店 购物中心等
二、 批发商业的发展
批发是指专门从事大宗商品交易的商业活动,批 发业务一般由批发 企业来经营,这种批发企业也 被称为批发商。

流通概论(第三版)第02章流通产业

流通概论(第三版)第02章流通产业

19823 20228
4686 4737
6.50 6.49
23.64 23.42
2002 73740 21090 4969
6.74
23.56
注:表中“流通产业”包括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5)流通产业对国民福利的贡献
亿元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4
6.3
1990-2004 年均值
9.1
续表
7.2
0.60
0.0835
8.4
0.67
0.0818
8.1
0.61
0.0814
8.1
0.65
0.0806
7.5
0.72
0.0787
4.9
0.47
0.0738
7.3
0.58
0.0843
3)流通产业对三次产业的贡献
第一、二、三产业与流通产业产值(1978-2004) 单位:亿元
1)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具有就业机 器功能
2)进入与退出障碍低,竞争激烈 3)技术进步的从属性 4)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效果不够显著
2.2.2 流通产业的贡献
1)流通产业对GDP/GNP 的贡献
流通产业对GDP/GNP的贡献大小,可以通过所 实现的产值占GDP/GNP的比重来衡量。这一比 重越大,流通产业对GDP/GNP的贡献也越大。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一国流通产业产值占 GDP/GNP 的比重的高低,与该国的商品与服务 的市场化程度及社会化、专业化生产水平有关。 流通业对GDP/GNP贡献程度也是衡量一国经济 的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国家开放大学《流通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流通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流通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流通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直接流通的情况下,流通风险由生产者和()共同承担。

A. 批发商B. 消费者C. 零售商D. 物流服务商2、商品实体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一般称为商品的()过程。

A. 商流B. 物流C. 信息流D. 资金流3、一般情况下,人们将()理解为“买卖”。

A. 商品流通B. 交换C. 交易D. 营销二、多项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流通功能的是()。

A. 商品所有权转移B. 物流功能C. 成本节约D. 信息传递E. 风险分担2、批发商在分销渠道中的功能包括()。

A. 组织货源B. 销售与促销功能C. 检查质量D. 融资功能E. 信息反馈功能3、在下列选项中,流通方式的变革包括()。

A. 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B. 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C. 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D. 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E. 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三、判断正误题1、流通过程是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

(√)2、商流过程也就是交易过程,一般发生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个人或组织之间。

(√)3、商流与物流一直是并行的。

(×)4、信息不仅是商流与物流的前提,也是商流与物流状态的反映。

(√)第二章流通产业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商业史上第一个实行新型销售方法的现代大量销售组织是()。

A. 连锁超市B. 百货商店C. 超级市场D. 无店铺零售2、1859年,世界公认的第一家较为正式的连锁商店在()成立。

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德国3、下列哪一种形式不属于无店铺零售()。

A. 目录销售B. 电话购物C. 电视购物D. 配送中心二、多项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狭义的流通产业包括()。

A. 批发业B. 零售业C. 住宿和餐饮业D. 物流业E.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2、在下列选项中,按经营对象划分的流通产业是()。

A. 生产资料流通产业B. 消费品流通产业C. 工业品流通产业D. 服装流通业E. 批发业3、在下列选项中,连锁商店的基本特征包括()。

流通概论第二章--流通产业(2019年1月版本教材课件)

流通概论第二章--流通产业(2019年1月版本教材课件)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流通产业包括: (1)批发和零售业; (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的商品物流; (3)住宿和餐饮业; (4)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互联网和相关业务。
一、流通产业的内涵
实际上,按照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范围不同,可将 流通产业划分为广义的流通产业和狭义的流通产业。
流通概论
2019年1月版
目 录
01
第一章 流通导论
02
第二章 流通产业
03
第三章 流通渠道
04
第四章 流通创新
05
第五章 零售业概述
目 录
06
第六章 “互联网+零售”
07
第七章 批发
08
第八章 物流
09
第九章 流通国际化
10
第十章 流通政策与规制
第二章 流通产业
教学目标: 一、说明流通产生的内涵及分类; 二、分析流通产业的特点和贡献; 三、概述零售业的发展、批发业的发展 、
(三)流通产业集群
流通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 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
流通产业集群中以流通产业为龙头的相似或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内大量聚 集,并在流通产业集群信息的引导下,企业之间形成完整的分工体系,为 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物流业的发展; 四、概括流通产业发展新趋势。
• 第一节 流通产业的内涵与分类 • 第二节 流通产业的特点和贡献 • 第三节 流通产业的发展 • 第四节 流通产业发展新趋势
第一节 流通产业的内涵与 分类
一、流通产业的内涵 二、流通产业的分类

[经济学]流通经济学 第二讲 从交换、商业、流通到流通产业

[经济学]流通经济学 第二讲 从交换、商业、流通到流通产业

三产业比重 稳定在9%, 二产比重略 有上升(上 升2%),一 产比重略有 下降(下降 1%)属结构 变化不大的 时期
二产比重 二、三产 有所上升, 业比重快 一产比重 速上升, 有所下降, 一产比重 三产比重 快速下降 稳定,二 产比重首 次居第二 位
二产比重 二产比重稳定在 23%左右,三产 稳定在 21%左右, 比重继续下降, 三产比重 三产比重超过二 继续上升,产,跃居第二位 一产比重 继续下降
(二)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的矛盾决定流通中介的地 位
1、从一般意义而言
2、从特定条件而言
( 1)在市场经济初期
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决定消费。生产居主导地 位,即所谓“生产什么,经营什么,消费什么”。
生产 交换 消费
主导地位
(2)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消费居主导地位(为导向),消费决定交换,
交换决定生产,生产处于被动地位。
(二)中国流通业将会呈现如下的发展特点:
1、流通业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发展
从国民经济运行来看,现代流通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 和效益的重要因素。
从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看,现代流 通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实现消费需求。
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看,现代流通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
2、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数据指标
三个交易当事人 两种商品、一种货币
三个以上交易当事人 多种商品
单一身份 单一职能
交易当事人 性质和活动 职能
双重身份(生产者、交易者) 双重职能(生产、交换)
联系
①都是商品交易 ②后两种都是商品交易的高级形式,都是商品流通
三、商业产生的条件
(一)两个基本条件
1、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占有

第二章流通产业2.2

第二章流通产业2.2
流通能够使得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5. 流通产业的持续改革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资源,引导消费者建立
绿色消费观。
二、流通产业的贡献
(四)流通产业对民生福利的贡献
• 民生福利包含国民收入、生活质量、消费者爱好的满足、消费者闲暇、
工作兴趣等内容。尽管流通产业并不会对所有的福利内容都产生显著的 直接影响,但是其与国民收入、消费者爱好的满足和消费者闲暇三个方 面紧密相关。
• 高新技术、市场资源、金融资本、先进理念和营销手段在流通产业中都得
到了创造性的应用,共同助推流通产业全球化的进程。
二、流通产业的贡献
(一)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从宏观经济的视角看,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
因素。在总供给方面,流通产业通过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实质性地 提高了社会总供给,从而确保经济的长期增长。
流通部门所提供的服务的最终需求不断增长,这就需要流通部门投入更多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增强服务能力。第二,其他产业部门对流通部门 的中间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求流通部门扩大用人规模。
一、流通产业Leabharlann 特点(二)技术发展水平较快
• 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大多数产品的生命
周期有明显缩短的趋势。
• 从广义上来看,市场态势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换时间更短,流通企
业的风险和机会同时增多,流通企业的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 化,尤其是经营方式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 流通领域物质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先进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促使流通
方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的交易形式不断涌现,新的交易组织应运而生。
(二)流通产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 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对就业具有正向作用。国家在保证经济产值和收入水平

流通概论(1.2.1)--流通产业的特征、贡献及发展教学课件

流通概论(1.2.1)--流通产业的特征、贡献及发展教学课件

32798.4
9.6%
23.8%
2009
340902.8
36102.7
9.2%
10.1%
2010
401202.0
43814.6
10.4%
21.4%
年年年年
5.8% 10.4% 8.4% 9.8% 10.4% 10.5% 10.6% 10.5% 10.1% 9.8% 9.9% 10.0% 10.4% 10.6% 10.9%
单位:亿元
流通产业 271.2 460.3 940.7 1015.8 1246.7 1724.8 1813.6 1570.8 2276.9 2989.6 3528.7 4781.9 5978.7 6936.5
四 . 流通产业的特征与贡献——流通产业的贡献
第一、二、三产业与流通产业产值( 1997-
四 . 流通产业的特征与贡献——流通产业的贡献
1. 对 GDP 的贡献
• 流通产业对 GDP/GNP 的贡献大小,可以通过所实现的产值占 GDP/GNP 的比重来衡量。这一比重越大,流通产业对 GDP/GNP 的贡献也越大。
•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一国流通产业产值占 GDP/GNP 的比重的高低,与该 国的商品与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及社会化、专业化生产水平有关。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2010) 单位:亿元
第三产业
流通产业
1997
14441.9
37543.0
26988.1
7888.7
1998
14817.6
39004.2
30580.5
8700.1
1999
14770.0
41033.6
33873.4
9432.3

流通产业 (2)

流通产业 (2)

第二章流通产业第一节流通产业的类型(1)产业分类思想1,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的思想在第一个阶段,生产活动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在第二个阶段,以工业生产大规模迅速发展为标志;在第三个阶段,以各种服务的生产为主。

1935年,费希尔在《物质进步的经济含义》一文中,明确提出可以将一国的经济划分为一、二、三次产业的基本思想。

并且他在后来出版的《安全与技术进步》一书中对这种划分做了理论上的论证。

但是,费希尔并没有对三次产业作具体划分。

2,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的思想1957年,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第一次对三次产业作了明确的划分。

第一大部门以农业为主,包括畜牧业、狩猎业、渔业,林业。

第二大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还包括建筑业和采矿业。

第三大部门是其他各种服务性产业,包括运输、通讯、商业、金融、服务、行政、律师业等。

3,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思想1971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基础上,出版了《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一书。

该书的如下结论:第一产业无论是劳动力所占比重或产值所占比重都趋于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这两个比重则趋于上升,这就是库兹涅茨法则。

备注: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从而也将促使这种分类的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有必要将第三产业进一步细分,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将信息产业作为第四产业。

二、产业分类的方法1.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由前两个产业以外的所有产业组成。

又由以下四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国内商业、对外贸易业、饮食业、物资供销社、仓储业。

第二个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社会服务业、旅游业、水利业、地质勘探业等第三个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包括教育事业、文化艺术事业、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卫生事业、社会福利事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期货交易与商品交易所的产生
批发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并没有终止批发商 业的变革,大约在19世纪后期又产生了从事 期货交易的市场即期货交易所
1848年由82名谷物商自发组织创立的芝 加哥商品交易所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 从事期货交易的商品交易所
期货交易的产生,进一步完善了流通当事 人的风险规避机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其他方面的变革表现: 便利店 廉价商店 购物中心等
二、 批发商业的发展
批发是指专门从事大宗商品交易的商业活动,批 发业务一般由批发 企业来经营,这种批发企业也 被称为批发商。
批发业是指批发商向批发、零售单位及其他产业 和事业用户批量销售商品与服务的产业,其中, 产业用户指的是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企 业用户,事业用户指的是非营利性组织。
流通产业集群中以流通产业为龙头的相似或相关产业 在一定区域内大量聚集,并在流通产业集群信息的引 导下,企业之间形成完整的分工体系,为区域经济增 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二、流通产业的分类
1、流通产业的界定 流通产业是以商品流通为经营内容的营利性事业
(1)、是一种营利性事业 (2)、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商品交换 (3)、是专业化与社会化的商品交换 (4)、主体:商业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超级市场特点: (1)标准化; (2)专业化; (4)简单化。
(3)集中化;
产生背景: (一)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生活方式的变化; (三)技术水平的进步。
3、第三次革命:超级市场的产生 革命性变化: (一)改进了售货方式; (二)节省了购物时间; (三)改善了购物环境; (四)丰富了商品包装。
因此,流通产业的构成要素是:必须以营利为目的,为卖而买; 必须有独立的组织;必须从事专业化社会化交换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2、流通产业的分类(课本P27)
(1)按业种或业态分类——按商品的种类进行分类
生产资料流通产业
工业品流通产业
消费品流通产业
农产品流通产业
(2)按业态分类——按商品的经营方式或商品销售方式
如零售业可分成百货、超市、自动销售业、便利店等
第二章 流通产业
本章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目的:了解流通产业的类型、正确理解流通产业的含 义,深刻理解流通产业的特征与贡献,了解零售商业、批发 商业和物流产业的演进历程
2、学习重点:理解流通产业的内涵;掌握流通产业的分类; 了解流通产业的特征与贡献;掌握零售商业发展的四次革命
3、学习难点:理解批发商业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阶段及重大变 革;物流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能够分析我国流通产 业发展的现状
狭义的流通产业则仅仅指批发、零售和物流三个行业。
第一节 流通产业的内涵与分类
一、流通产业的内涵
流通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商品流通,既包括商品所有权 的移动过程,也包括商品实体的运动过程。具体而言:
(1)它是一种营利性事业,而不是公益或公共事业,即 广义的商业;
(2) 它是一种以流通活动为核心内容的营利性事业,即 狭义的商业;
(2)无店铺零售使商业经营的技术含量不 断提高,更易于操作和管理。
无店铺零售革命性的变化
1、网络零售发展的影响:
(1)网络技术打破了零售市场的时空界限, 店面选择不再重要;
(2)销售方式发生变化,新型业态崛起; (3)网络技术替代组织职能,零售商内部 组织面临重组; (4)经营费用大幅下降,零售 利润进一步 降低。
2、第二次革命:连锁商店的诞生
世界公认的第一家连锁商店是1859年在 美国成立的“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
连锁经营对零售商业的革命性贡献 连锁商店的基本特征表现:
1、标准化管理;
2、专业化分工;
3、集中化进货;
4、简单化作业。
2、第二次革命:连锁商店的诞生
1、连锁经营要求企业经营和营业操作高度统一 化、规范化、标准化。
流通业对GDP贡献程度也是衡量一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的 重要指标。
(二)流通产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课本P30—32) (三)流通产业对消费的贡献(课本P33) (四)流通产业对民生福利的贡献(课本P33) (五)流通产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贡献(课本P34)
第三节 流通产业的发展
一、零售产业的发展 二、 批发商业的发展 三、物流产业的发展 四、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
2、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传统店 铺的单项经营改为百货商店的综合经营, 即同时经营许多种商品,经营范围相当广 阔。
百货业革新表现:
3、组织管理上的根本性变革:百货商店 由于同时经营若干系列的商品,企业规模 庞大,因而其经营活动分化成相对独立的 专业性部门,实行分工合作,管理工作也 是分层进行的。
相关业务。
第一节 流通产业的内涵与分类
一、流通产业的内涵
实际上,按照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所提供的服 务范围不同,可将流通产业划分为广义的流通产业和 狭义的流通产业。
广义的流通产业是指商品所有者-一切贸易关系的总和, 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合,包括批发、 零售、餐饮、物流、信息和金融等诸多行业。
2、批发市场的产生
批发商为了沟通信息、扩大交易,开始自发 地集聚在商品产地、销地或集散地进行集中交易, 这样,就自发地产生了原始的批发市场
为了规范批发市场的交易行为和交易秩序, 创造公平竞争与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批发市场 的组织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由行业自律发展到政 府规制,从而使自发性的批发市场发展成为有一 系列制度与规则的现代批发市场
第二章 流通产业
第一节 流通产业的内涵与分类 第二节 流通产业的特点和贡献 第三节 流通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 流通产业发展新趋势
学习目标:
一、说明流通产生的内涵及分类; 二、分析流通产业的特点和贡献; 三、概述零售业的发展、批发业的发展、 物流业的发展; 四、概括流通产业发展新趋势。
4、第四次革命:无店铺零售的出现
无店铺零售是一种不经过店铺销售而直接向顾 客推销商品的销售方式。从广义上说,凡不设固 定店铺的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的行为都可称之为 无店铺零售。
无店铺零售有以下几种形式:直接销售、直复 营销(包括目录销售、直接邮购、电话购物、电 视购物、网络购物等) 和自动售货机销售
二、 批发商业的发展
1、批发业与零售业的分离
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具有根本意义的 变革,是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

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大约发生在19 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
二、 批发商业的发展
批发与零售相分离的意义
不仅仅在于流通职能上的专业分工,前者直 接与生产企业相联系,后者为最终消费者服 务,而且在于两者相分离之后,演化出了一 系列流通组织形式,促进了流通产业的内部 分工及商品流通网络的形成,从而满足了不 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生产与消费的需要,进 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批发商的功能多角化
第一,流通与生产互相渗透。专职批发商除了直接 到生产企业组织货源外,还开始向销售一加工型或 销售一生产型转化。专职批发商充分利用能捕捉初 期信息的优势,在自己的企业内设立产品开发部进 行产品设计,然后向国内外生产企业下订单,组织 加工,再批发出售,或者批发商直接向工厂投资, 让生产企业为批发销售服务。
一、零售产业的发展
(一)百货商店 1、第一次革命:百货商店的兴起
最早的百货商店——博尔马谢百货商店: 19世 纪50年代由法国巴黎人阿里斯蒂德.布希科创立
百货业革新表现:
1、销售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顾客可以 毫无顾虑地、自由自在地进出商店;商品 销售实行“明码标价”;陈列出大量的商 品;可以退货;实行“薄利多销”的策略。
二、流通产业的贡献
(一)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GDP)的贡献
流通产业对GDP的贡献大小,可以通过所实现的产值占 GDP的比重来衡量。这一比重越大,流通产业对GDP的贡 献也越大。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一国流通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的高 低,与该国的商品与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及社会化、专业化生 产水平有关。
无店铺零售最早起源于美国,发展速度也属美 国最快
无店铺零售革命性的变化
1、经营方式变革:
(1)不需要设立店铺,打破了传统零售商 业经营的空间限制,节省了大量店面租金和 其它费用开支,无店铺零售的“虚拟商店” 还可以扩大市场辐射半径,突破传统商圈理 论的限制,甚至可以跨国界经营,绕过贸易 壁垒的保护,避免直接投资的风险损失。
(3)按商流或物流分类
(4)按商品流通阶段分类
批发业
零售业
(5)按商品流通的范围分类
国内流通
国际流通
第二节 流通产业的特点和贡献
一、流通产业的特点:
流通产业之所以对劳动力具有强吸纳力,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消费者对流通部门所提供的服务的最终需求不断增长, 这就需要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增强服务能力。
2、 连锁经营的经营模式具有以数量管理为主的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点。
3、传统的零售企业要同时承担两种职能,即采 购和销售,而连锁经营则使零售商业实现了这 两种职能的专业化分离。
3、第三次革命:超级市场的产生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超市出现于1930年8月,— —美国纽约市迈克·加伦创立的金·库仑食品商场
(3) 不是专门以流通为经营内容的经济主体的商品流 通活动不是我们所说的流通产业,如制造商的商品购 销活动、消费者的非经营性购销活动等。
第一节 流通产业的内涵与分类
(二)流通产业的形成(了解)
(三)流通产业集群
流通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 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 竞争优势的经济群。
第二节 流通产业的特点和贡献
一、流通产业的特点:
1、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具有就业机器的功能(就业 吸纳能力较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