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统计与评价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教育统计是指收集、整理和分析与教育相关的数量数据的过程。
教育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教育投入的效果等。
通过教育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平等现象,为改进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依据。
教育统计采用了许多数学和统计的方法,例如抽样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教育测量评价是指评估和度量教育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通过教育测量评价,我们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质量和学校的绩效等。
教育测量评价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评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定量方法则是通过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来度量教育的效果和影响。
教育测量评价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教育政策和方法的效果和作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统计数据和评估结果,我们可以了解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状况。
其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能够促进教育的公平与效益。
通过统计和评估,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平等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提高教育的公平和质量。
再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和学校改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
通过测量评价,教师和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然而,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偏差。
这可能会影响统计结果和评估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同的测量评价方法和工具需要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技术支持。
因此,专业人员的培养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还需要合理的制度和机制支持。
政府和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为统计和评估提供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新编教程-第04章相关系数
第一节 相关的统计学意义
三、由散点图认识相关情况
我们还可以从相关散点图的几何分布形态来认识相关的强度与方向。如果散 点图形杂乱无章,没有显示出向某个方向延伸的情形,则说明相关程度很低;如 果散点图分布形成一个边界不规则的椭圆,则说明两个变量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这里的椭圆越扁长,则相关程度越高。倘若散点图几乎形成一条直线,则说明相 关系数接近1或-1。至于相关的方向,则可以通过散点椭圆图形的长轴所在直线 的斜率来判断。从左下方往右上方延伸的情形是正相关;从左上方往右下方延伸 的情形是负相关。这样,我们可以从散点图的分布情况,初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 的相关情况。
第一节 相关的统计学意义
三、由散点图认识相关情况
由于事物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在实际研究中,通过统计方法确定出来的相关 系数r即使是高度相关,我们在解释相关系数的时候,还是要结合具体变量的性 质特点和有关专业知识的。两个高度相关的变量,它们之间可能具有明显的因果 关系,也可能只具有部分因果关系,还可能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数量上的相 互关联,只是它们共同受到其他第三个变量所支配的结果。除此之外,相关系数 r接近零,只是表示这两个变量不存在明显的直线性相关模式,但不能肯定地说 这两个变量之间就没有规律性的联系。
第二节 积差相关
研究两种现象、两种行为或两个事物,一句话,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情况时,积差相关是应 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相关分析方法,尤其适合于对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第二节 积差相关
一、积差相关概念及基本公式
英国著名统计学家皮尔逊(K. Pearson)跟随英国著名科学家高尔顿(F. Galton)在合作研究有关人类身高遗传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回归”的概念以 及积差相关分析方法。
福师《中国教育简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统考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一、单项选择题1.秦朝时期主要教育政策: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D见闻为与开心意3.察举制度人才选拔的特点是首先凭士人在当地的声名及,即:A社会舆论4.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C能者为师5.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创立:D“三舍法”6.明太祖定都南京,重建国学于鸡鸣山下。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国资协会,改国子学为:B国子监7.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B马礼逊学堂8.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教育变革标志为: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9.荀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B闻、见、知、行10.科举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D试卷成绩11.韩愈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B传递儒家道统12.北宋的庆历兴学的主持人是:A范仲淹13.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B“致良知”说14.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1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件政策是: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中庸》把教学过程概括为:C学、问、思、辩、行17.朱熹认为小学的学习重点是:D“学其事”18.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19.洋务运动时期创立的最早的电报学堂是:B福州电气学塾20.中国最早的一所教会女学是:C宁波女塾二、填空题1.周“国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德、行、艺、仪等四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
2.“不治而议论”的办学方针,使稷下学宫真正体现了办学自主、学术自由、管理民主的特色。
3.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4.嵇康在批判经学教育的同时,创立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5.朱熹把人生的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6.1898年由经元善集资,并得到中外人士赞助,设“经正女学”于上海城南桂墅里,此为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女子学堂,7.梁启超于1896年发表了“《论师范》”一文,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8.西周学校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国学”与“乡学”两大系统,9.汉武帝即位后,断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唯一指导思想,10.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11.朱熹逝世后不久,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读书经验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1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关系二十八年(1902年)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13.外国传教士1839年在澳门创办“马礼逊学堂”这是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14.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泮宫”15.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1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记》17.韩愈《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从恢复与捍卫儒家道统的高度,对教师问题进行系统论述,1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9.1866年12月,奕诉等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讲习化学、天文、数学等,20.西晋时创设国子学,这是中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立高等学府的开始,三、论述题1.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教育统计与测评实践作品3答案学校发展与评价
一、学校发展评价的视角与前提假设前提假设一:从多重视角看学校一所学校就是一个系统。
是一个开放的(观念与境界)、复杂的(要素与因素)、发展的(竞争与和谐)组织系统;是一个有输入,更要有输出的流通系统(效率至上);是一个既要有管理者行为发生,又要有教师行为发生和学生行为发生,更要有三种行为协同发生的三边互动系统(三方发展共同体);是一个焕发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生命场境)。
因此,应以动态系统观去理清学校组织系统的发展机理,加强学校组织系统的能力建设。
前提假设二:从多个层面看学校学校教育发展的有效性是学校整体系统的有效性。
学校教育发展的有效性一定是基于学校全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功能的全面发挥、每一个子系统中学校教育诸多观测点的全面观照、每一个观测点中学校教育发展的“应然”标准与“实然”状态之间的一致性表现出的有效性。
因此,学校教育发展局部的有效性绝不代表学校教育发展全系统的有效性,应以系统性去观照有效性。
前提假设三: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看学校学校发展系统的有效性既要观照学校发展的共性,更要观照学校发展的个性。
共性是实力(水平),个性是品质(特色)。
学校发展系统的有效性应体现学校共性发展基础上追求学校发展的个性。
因此,学校教育发展既要追求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更要追求学校办学特色的品牌打造,这是学校发展标准建构(能力建设)之根本。
二、学校发展评价的指导思想“一个中心”:坚守以教学为中心。
“20字方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三个符合度”:第一,学校自己所确定的目标与社会要求、学校实情、学生发展状况的符合程度。
第二,学校自己所确定的目标与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的符合程度。
第三,学校自己所确定的目标与学校最终培养人的质量的符合度。
“三种取向”:第一,传统教育观下的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理念的价值取向(应试教育取向)。
第二,现代教育观下的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取向)。
第三,后现代教育观下的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价值取向(和谐教育取向)。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 4. 计算题 5. 论述题 6. 综合应用题单项选择题1.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中给出代表优、良、中、差水平的“5,4,3,2”分是( )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正确答案:B解析:顺序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则较高,有优劣、大小、先后之别,如学生成绩评定中给出代表优、良、中、差水平的“5,4,3,2”分,是一个线性连续体系上的值。
2.某一测验多次施测时所得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A.难度B.效度C.信度D.区分度正确答案:C解析:测验信度,就是测验在测量它所测特质时得到的分数(测值)的一致性。
3.下列两组数据{15、2、16、10、25、12、1、8、13},{1、26、11、9、14、13、7、17、22、2}的中位数分别是( )A.12、12B.13、11C.13、9D.14、12正确答案:A解析:两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分别为{1,2,8,10,12,13,15,16,25}和{1,2,7,9,11,13,14,17,22,26},第一组中间的数为12,等二组共有10个数,中间数为11和13,则中位数为=12,所以选A。
4.下列能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特征量数是( )A.相关系数B.地位量数C.集中量数D.差异量数正确答案:D解析:离中趋势指的是数据具有偏离中心位置的趋势,它反映了一组数据本身的离散程度和变异性程度。
统计学上,把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称为差异量数。
5.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计算相关系数时应该运用的相关是( )A.等级相关B.点双列相关C.积差相关D.列联相关正确答案:A解析:等级相关,它适用于下面几种情况。
(1)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
(2)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福师1203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体育运动会中各个项⽬的名次为“第1名,第2名,第3名……”,这⼀变量属于()。
A、称名变量B、顺序变童C、等距变量D、⽐率变量2、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扌居进⾏统计分析,求得第46百分位数是64分,这意味着考分⾼于64分的考⽣⼈数⽐例为()。
A、36%B、46%C、54%D、64%3、下列分类是属于按照解释结果的参照点划分的()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智⼒与成就测量与评价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D、诊断性与个⼈潜能测量与评价4、标准分数Z与百分等级之间关系()。
A、可以互相推出B、没有关系C、百分等级PR⼤于Z分数D.在⼀定条件下Z分数和PR值⼀⼀对应5、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VZW = ,试问:槪率P (Z?的值为()oA、B、C、D、6?下列分类属于按照教学时机划分的是()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B、智⼒与成就测量与评价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D、诊断性与个⼈潜能测量与评价7. 适合于菜些⽤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的效度种类是()。
A.时间效度B.内容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结构效度8. 统计学中反映⼀纽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是下⾯哪个选项()。
D、中数9?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统计分析,求得第90百分位数是78分,这意味着考分商于78分的考⽣⼈数⽐例为()。
A、90%B、10%C、78%D、22%10.考试中对学⽣进⾏排名,常见的名次属于什么变董()A、称名B、顺序C、等距D、⽐率答案提⽰:3. C 9. B⼆、绘制统计图(共10分)答案提⽰:考核知识点:次数直⽅图与多边图的绘制,见第⼀幸第三节的次数分布直⽅图的内容,P10-12o三、槪念解释(每⼩题3分.共9分)1 ?测验的信度2. 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3?教育评价答案提⽰:1. 测验的信度考核知识点:测验的信度的概念,参见P732. 常模参照测董与评价考核知识点: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的概念,参见P653?教育评价考核知识点:教育评价的概念,参见P58四、问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 为什么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修养2. 学校课业考评对学⽣发展超哪些作⽤1. 为什么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修养考核知识点:测董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修养,参见P632. 学校课业考评对学⽣发展超哪些作⽤考核知识点:学校课业考评对学⽣发展担的作⽤,参见P115o3. 简述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考核知识点:教育评价表的构成要素,参见P104五、计算题(每⼩题11分,共33分)1?中学纽5⼈⾝商分别为170、120. 110. 160、130厘⽶:幼⼉组5⼈分别为50、70、90、55、45厘⽶; 问中学组和幼⼉组⾝爲哪⼀组离散程度⼤2.某次考试中男⼥学员考试成绩如下表,问性别与此次考试成绩是否相关(公式:卞=,"炳)(男⼥分别⽤1、°表⽰)S y3?已知五个数損如下,请确定这批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S 。
2014秋《教育统计与评价》在线作业答案
2014年秋季《教育统计与评价》在线作业答案1.第1题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概括或计算出能够反映教育现象的综合指标,这种方法称为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2题反映试题鉴别能力的指标是A.区分度B.信度C.效度D.难度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第3题在不易简明扼要地表达答案的意思时,最好选用哪一种类型问卷A.限制式B.开放式C.半限制式D.半开放式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4.第4题难度系数为0.42时,则试题的难易情况为:A.难B.适中C.易D.无法区分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5.第5题分析测试内容与预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种测试效度的方法叫A.效标关联度B.内容效度C.结构效度D.预测效度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6.第6题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
问欲检验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该用何种统计检验的方法?A.t检验B.u检验C.χ2检验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7.第7题反映某考试的可靠性的指标是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第8题检验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联系是否出于偶然性的方法是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9.第9题根据样本提供的数据资料特征并以一定的置信度推断或预测总体的有关情况,这种方法称为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10.第10题对同一对象不同时期的某项目的差异评价称为A.诊断评价B.横向评价C.安置评价D.纵向评价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1.第11题全卷的题目难度分配一般易:中:难之比为:A.4:4:2B.3:6:1C.5:3:2D.3:5:2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2.第12题欲检验某班进行拓展训练前后学生成绩差异情况,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A.t检验B.u检验C.χ2检验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3.第13题欲抽样比较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考试成绩的差异性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A.t检验B.u检验C.χ2检验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4.第14题欲分析某校100名教师对两个教学改革方案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是否一致的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A.t检验B.u检验C.χ2检验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5.第26题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A.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B.教育现象C.教育现象的数量方面D.教育评价的质量方面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6.第36题下列哪一个值是试题的最佳难度A.0.29B.0.48C.0.69D.0.85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7.第37题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没有固定倾向的误差称为A.系统误差B.抽样误差C.随机误差D.条件误差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8.第38题下列哪一个区分度表明试题的鉴别力差(两端分组法)A.0.55B.0.39C.0.15D.0.27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9.第39题欲分析学生生源地类型与外语兴趣的关系,宜采用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χ2检验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0.第40题在已知各个平均数的基础上再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称为A.等级平均数B.组距数列平均数C.总平均数D.评分平均数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1.第18题依评价的方法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C.安置评价与诊断评价D.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2.第19题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中,哪些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2014秋福师《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在线作业一
5. 适合于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的效度是( )。
A. 时间效度
B. 内容效度
C. 效标关联效度
D. 结构效度
满分:2 分 得分:2
6. 积差相关系数方法的创立者是英国的( )。
14. ( )指出:“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A. 斯塔费尔比姆
B. 布鲁姆
C. 格兰朗德
D. 泰勒
满分:2 分 得分:2
15. 定量刻画被试作答一个题目所遇到的困难程度的量数,就叫题目的难度系数,也常称为难度值,用符号( )表示。
A. 评价=测量+评定+价值判断
B. 评价=测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
C. 评价=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
D. 评价=测量+非测量+统计推断
满分:2 分 得分:2
2. 下面哪个选项的内容是地位量数( )。
A. 积差相关
B. 点双列相关
C. 等级相关
D. 完全相关
满分:2 分 得分:2
11. ( )是利用头脑积极思维,进行智力碰撞,激发智慧灵感,而提出评价指标的一种常用方法。
A. 反头脑风暴法
A. 评定量表评价
B. 表现性测验
C. 客观题测验
D. 主观题测验
满分:2 分 得分:2
18. 百分等级PR的取值范围( )。
A. 从1到100的整数
B. 个人发展纵向参照
C. 个人潜力发展参照
D. 课程目标参照
满分:2 分 得分:2
17. (
教育统计与评测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
I情境测试法2、学生评估学生评估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一般描述学生的优点缺点, 如何改进,并肯定学生的未来,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信心。
这样才能让他们前途无量。
3、项目的区分度项目区分度,也叫鉴别力, 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4、你认为〃教育评价就是针对教育效果所作的评价〃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不对。
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教育信息作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5、有人认为〃随机误差是影响测验效度的唯一原因〃,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不正确。
影响测量效度的因素包括测验的构成,测验的实施过程,接受测验的被试,所选效标的性质,测量的信度,测量的长度。
6、计算再测信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两次测验时间间隔要适当(2 )应提高被试的积极性(3 )适宜于人格测验与速度测验,不适合于智力等难度测验7、简析算术平均数的运算性质①各单位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等于零sigma( x-x拔)二0 ②各单位二最小值&论述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
L精心编制测验量表,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之和为最小sigma ( x・x拔)的平方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2•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2 3•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水平;4. 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地使用有关公式;5. 扩大样本的容量;6•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
9、安徽省某县教委对全县部分教师开展教师评价活动,事先没有跟学校和教师打招呼, 由教硏员直接进入教师听课,并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档案。
某校一位青年教师故意把教研员当作学生,当堂提问。
教研员认为受到非礼,中途退出,学生哄堂大笑。
教委要求学校处理这位青年教师,对对此事至今争论不休〃〃。
请具体分析这种推门听课式教师测评方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新编教程-第06章
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
二、同质性信度
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信度,它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这里,题目间的一致性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所有题目测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 其二是指所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同质性信度就是一 个测验所测内容或特质的相同程度。
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
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
四、测量标准误与测验信度的关系
测量标准误是指测验中所得测值偏离真分数的程度,记为SE。显然,它与测 验信度系数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这种关系可定量地表示如下:
测量标准误是反映测量结果精确性和可靠性的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
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
二、结构效度
所谓结构(construct)效度, 是指心理学或社会学上的一种理论构想或特质。它本身观察不到,并且也无 法直接测量到,但学术理论假设它是存在的,以便能够解释和预测个人或团体的 行为表现。 例如,智力就是心理学中的一种结构效度,指的就是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 (通常是心理学或社会学)所定义的某一心理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 新编教程
第六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
内容导读
主要介绍和探讨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效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题目的难度、区分度。学习本章内 容时,要理解概念和方法,比较不同概念和不同方法 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自己归纳与分类整理,更好 地掌握本章内容。
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
第一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
一、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
2.复本信度 所谓复本测验,是指在试题格式、题数、难度、指导语说明、施测要求等方 面都相当,并且都用来测量相同潜在特质或属性,但试题又不相同的测验。复本 测验也称作平行测验。 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 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 (2)
说明II
目录I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1
二、国民接受学校教育状况9
24.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23
25.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23
29.毕业生初次就业率(%)26
30.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27
31.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28
32.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外国留学生所占比例(%)29
数据来源:教育事业统计报省级、地级、县级
指标释义:该指标值的高低反映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对比重的大小,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对规模。
局限性:该指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模,但无法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内部的结构情况及其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本指标体系可用于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开展教育事业发展监测与评价工作。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使用。
说明
1.指标体系中,城乡划分参照国家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将城乡分为三大类,即城区(含主城区、城乡结合部)、镇区(含镇中心区、镇乡结合区、特殊区域)、乡村(含乡中心区、村庄)。同时,若无特殊说明,指标中农村指大农村(镇区+乡村)。
四、教育经费76
85.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元/生)77
86.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元/生)79
87.生均教育经费指数(%)80
一
1
定义: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是指普通高中招生数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之比。
用途:该指标可监测和评价全国和各地区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结构。
公式: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普通高中招生数/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
适用范围:国家级、省级、校级
指标释义:普通高校中外国留学生比例高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及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提升。
《教育统计与评价》作业参考答案
08下半年《教育统计与评价》作业参考答案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下午10:4708下半年《教育统计与评价》作业]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A、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B、教育现象C、教育现象的数量方面D、教育评价的质量方面[C]2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概括或计算出能够反映教育现象的综合指标,这种方法称为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A]3教育评价的作用A、导向作用B、鉴定作用C、定向作用D、激励作用[ABD]4依评价的方法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C、安置评价与诊断评价D、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ABD]5依评价的功能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诊断评价B、横向评价C、安置评价D、终结性评价[ACD]6指标设计的方法有:A、目标分解法B、问卷调查法C、多元统计法D、布鲁姆“分类学”法[ABCD]7需要对指标进行排序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是:A、经验法B、对照配权法C、咨询法D、主成分分析法[C]8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中,哪些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A、经验法B、对照配权法C、咨询法D、主成分分析法[BC]9制定教育评价的标准的原则有哪些?A、方向性B、时效性C、客观性D、激励性[ABCD] 10在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A、观察法B、问卷法C、访问法D、测量法[ABCD]11对提出问题事先安排好答案,让对方从中选择的问卷类型是A、限制式B、开放式C、半限制式[A]12在不易简明扼要地表达答案的意思时,最好选用哪一种类型问卷A、限制式B、开放式C、半限制式[C]13既可表示事物的分类、顺序,也有相等的计量单位,但无绝对零点的量表是: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C]14下列哪些量表所测得的数据为测量数据?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CD]15测量的可靠性是指测量的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B]16分析测试内容与预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种测试效度的方法叫A、效标关联度B、内容效度C、结构效度D、预测效度[B]17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没有固定倾向的误差称为A、系统误差B、抽样误差C、随机误差[C]18常用的综合指标有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ABCD]19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规模总量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A] 20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程度或幅度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B] 21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水平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C]22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差异情况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D]23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C]24反映数据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绝对数B、标准分数C、平均数D、标准差[D]25某一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66,政治成绩74,语文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65和13;政治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75和10。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新编教程-第03章
第二节 标准分数
一、 标准分数基本定义及评分体系
这里
从上面标准分数Z的定义公式可知,标准分数Z是一种以平均数为参 照,以测验分数的标准差来衡量原分数在其常模团体中地位高低的一种 评定方法。当原分数比平均数来得高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Z为正值;当 原分数比平均数来得低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Z将为负值。因此,标准分 数Z值可正可负,且一般取值在-3~+3之间。
第一节 百分等级
第一节 百分等级
一、 数据在次数分布中的地位
在不同的次数分布中,数值相等的同一数据在其分布中所处的地位是不相同 的。若能确切了解测量数据在其团体数据中的位置情况,就能使我们更全面地认 识一个次数分布,并便于对不同次数分布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在一个次数分布中,每一个数据都有相应的地位,都可用一定的地位量数来 说明它所处的位置。凡是能够反映次数分布中各数据所处地位的量,就叫地位量 数。本章介绍常用的两种地位量数,即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
第一节 百分等级
四、 百分等级应用
1. 成绩的相对评价与记分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两种。利用测验原始分数直接评价 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是绝对评价;根据原始分数在次数分布中的相对地位来评 价,则是相对评价。 其主要应用有两个方面: ➢第一,用百分等级PR作为学习成绩记分方式,称为百分等级分数。 ➢第二,向学生提供测验成绩的百分等级PR信息,以便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卷面成 绩在团体中的地位。
第二节 标准分数
指出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解释测验分数在组内相对水平的另一种方法,是 确定测验成绩的标准分数。
第二节 标准分数
一、 标准分数基本定义及评分体系
标准分数是指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测验成绩与平均分数之间的距离。 假定某常模团体含有N个被试,他们在某一测验上的测验分数可记为X1, X2, …, XN,再设X—和S分别表示常模团体在该测验上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 那么,分数列{Xi}中任一个原始分数Xi所对应的标准分数用符号Zi表示,其计 算公式如下:
2014秋《教育统计与评价》在线作业
2014秋《教育统计与评价》在线作业1.第1题为发现问题,一般在教育教学活动前或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评价称为A.安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2题对数据资料计算综合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指标值对教育客观事物给予评价。
这种方法称为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第3题在已知各个平均数的基础上再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称为A.等级平均数B.组距数列平均数C.总平均数D.评分平均数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4.第4题下列哪一个区分度表明试题的鉴别力差(两端分组法)A.0.55B.0.39C.0.15D.0.27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5.第5题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程度最高的是:A.0.85B.-0.33C.-0.89D.0.78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6.第6题欲抽样比较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考试成绩的差异性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A.t检验B.u检验C.χ2检验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7.第10题下列数值中,哪一个表明试题的鉴别力最好?A.0.45B.0.35C.0.25D.0.15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第11题在不易简明扼要地表达答案的意思时,最好选用哪一种类型问卷A.限制式B.开放式C.半限制式D.半开放式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9.第19题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规模总量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0.第20题测量的可靠性是指测量的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1.第21题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没有固定倾向的误差称为A.系统误差B.抽样误差C.随机误差D.条件误差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2.第22题全卷的题目难度分配一般易:中:难之比为:A.4:4:2B.3:6:1C.5:3:2D.3:5:2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3.第23题欲分析外语成绩与学生的内外向性格类型的关系,宜采用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χ2检验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4.第24题欲分析某校教师和学生对某一改革方案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是否一致的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A.t检验B.u检验C.χ2检验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5.第35题对同一对象不同时期的某项目的差异评价称为A.诊断评价B.横向评价C.安置评价D.纵向评价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6.第36题需要对指标进行排序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是:A.经验法B.对照配权法C.咨询法D.主成分分析法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7.第37题下列哪一个值是试题的最佳难度A.0.29B.0.48C.0.69D.0.85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8.第38题既可表示事物的分类、顺序,也有相等的计量单位和相对零点的量表称为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9.第39题欲分析学生生源地类型与外语兴趣的关系,宜采用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χ2检验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0.第40题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教育部2020年12月引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教育统计工作对教育管理、科学决策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教育部组织专家对2015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
修订工作广泛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对监测指标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测算验证。
本次修订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导向,更加关注促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需要,主动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在原监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删减了部分陈旧指标,新增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等相关指标。
同时,修订了部分指标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指标定义、适用范围和数据来源。
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分为5类120项,与修订前的指标体系相比,保留原指标36项,修订整合原指标50项,新增指标34项。
修订后的指标体系中,有18项为国际组织的常用教育指标,有18项借鉴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监测评价指标,并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
本指标体系可用于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开展教育事业发展监测与评价工作。
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使用。
说明1.指标体系中,依据教育事业统计中的城乡划分类型,农村指镇区(含镇中心区、镇乡结合区、特殊区域)与乡村(含乡中心区、村庄)之和,分城乡中的城市指城区(含主城区、城乡结合部)。
2.指标体系中,若无特殊说明,幼儿园指独立设置幼儿园;小学指普通小学;初中包括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含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指按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并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机构),未含技工学校。
2014年教育测评服务行业简析
2014年教育测评服务行业简析一、行业概况 (2)二、行业监管体制与相关法律法规 (4)1、行业主管部门 (4)2、行业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4)3、行业发展政策及其影响 (6)三、市场规模 (7)四、行业主要风险 (8)1、社会教育理念认同度的风险 (8)2、市场开拓风险 (9)五、主要企业 (9)一、行业概况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会议强调,为确保《纲要》目标如期实现,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
特别是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纲要》中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二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三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切实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四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为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切实加大教育投入。
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机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2010年占GDP比重为3.66%,2011年占GDP比重为3.93%,2012。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工作的通知-甘教基二函[2014]17号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工作的通知正文:----------------------------------------------------------------------------------------------------------------------------------------------------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工作的通知(甘教基二函〔2014〕17号)天水市、武威市、陇南市、甘南州教育局:为加快我省高中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各地申报省级示范高中的情况,本着以评估为手段、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的宗旨,在预评估的基础上,省教育厅决定近期对申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秦安一中等四所学校进行正式评估验收,具体安排如下:一、评估工作安排(一)对秦安一中、天祝一中、陇南一中、合作一中四所学校进行正式评估,验收合格将由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并颁发标牌。
(二)省教育厅将依据《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试行)》,在全面考察学校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学校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情况,以及预评估时所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三)评估工作从5月12日开始,每校三天。
二、学校需要提供的材料及表格(一)学校自评自查报告、自评得分表(注明自评扣分原因)、申报表各一式5份。
(二)与评估标准相对应的各项档案资料,要求内容翔实、数据齐全,真实可信。
(三)为客观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发展变化情况,评估高考成绩时把学生按正式录取的学生(简称“录取生”)、择校生、借读生区分开来。
学校应如实提供2011、2012、2013届毕业生的以下数据:1、高一入校时的录取分数线、录取人数、中考平均分及录取学生名单(分总人数、文科生、理科生说明),录取生占全部高一在校学生(包括择校生、借读生)的百分比;2、高三毕业时录取生人数、名单(含在外校借读返校的);录取生占全部高三学生(包括择校生、借读生)的百分数;3、录取生参加高考的成绩(平均分、重点率、本科率,分总人数、文科生、理科生说明)。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作业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作业题)第⼀次作业:⼀、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称名、顺序、等距、等⽐数据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称名、顺序、等距、等⽐数据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答:1、称名数据,例如,⽤6位数字组成全国各地的邮政编码。
组成的这些数据仅是类别符号⽽已,没有在量⽅⾯的实质性意义,⼀般不能对这类数据进⾏加减乘除运算,但通常可对每⼀类别计算次数或个数等。
2、顺序数据,例如在各种的⽐赛中,我们常常会设置名次,“第⼀名、第⼆名、第三名……”来表⽰。
顺序变量数据之间虽有次序与等级关系,但这种数据之间不具有相等的单位,也不具有绝对的数量⼤⼩和零点。
因此,只能进⾏顺序递推运算。
3、等距数据,例如测⽓温的量值,星期⼀为20℃,星期⼆为22℃,星期三为24℃。
则我们可以知道星期三⽓温⾼于星期⼆,星期⼆⽓温⼜⾼于星期⼀;⽽且我们还可以从实质性的⾓度说明相邻两天⽓温之差是相等的。
对这类数据⼀般不能⽤乘、除法运算来反映两个数据之间的倍数关系。
4、等⽐数据,例如⼀个学⽣在20岁时⾝⾼180CM,⽽他3岁时⾝⾼是90CM,我们可以说,20岁时的⾝⾼是他3岁时⾝⾼的两倍,反过来也可以说,他3岁时的⾝⾼是20岁时⾝⾼的⼀半。
这类数据可以进⾏加减乘除运算,允许⼈们⽤乘除法处理数据,以便对不同个体的测量结果进⾏⽐较,并作⽐率性描述。
我们根据数据所反映的变量的性质,把数据分为称名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等距变量数据和等⽐(⽐率)变量数据。
⼆、如何编制次数分布表(请写出主要步骤)?答:编制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有:1、求全距:观察全部数据,找出其中的最⼤值(Xmax)和最⼩值(Xmin),以符号R 表⽰全距,则全距的计算公式为:R= Xmax- Xmin2、定组数:组数⽤符号K表⽰,它的⼤⼩要看数据的多少⽽定。
⼀般来说,当⼀批数据的个数在200个以内时,组数可取8~18组。
3、定组距:在知道全距R和组数K之后,就可以来确定分组的组距。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资料单项选择题1.⽤公式形象表述:“评价=测量(定量描述)+⾮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的⼈是() A.格兰朗德 B.斯塔费尔⽐姆 C.泰勒D.德雷斯2.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相当于现在的中⼩学单元测验,我们称之为() A.形成性测量与评价 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 C.终结性测量与评价 D.安置性测量与评价3.在编制客观性试题时,题⼲要尽可能地采⽤() A.疑问陈述 B.正⾯陈述 C.否定陈述 D.似真性陈述4.解释测验分数的参照系为()A.标准 B.常模 C.⽬标 D.等级5.包含和⽬标相适应的⼀组题⽬构成的测验称为() A.领域参照测验 B.⽬标参照测验 C.掌握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6.以考试分数作为追求的⽬标和决策的依据,把学⽣丰富多彩的个性和学习历程⽤笼统的分数表达,这种分数我们称之为()A.表征性分数 B.实质性分数 C.掌握性分数 D.认知性分数7.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等加⼯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我们称之为()A.记忆 B.观察 C.思维 D.想象8.具有量的⼤⼩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率量表9.科举考试制度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朝10.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A.选拔适合精英教育的学⽣B.创造适合学⽣发展的教育 C.对学⽣的学业进⾏精确的评定D.改变教育的内外环境11.效度始终是针对⼀定的()A测量⽬的⽽⾔ B测量⼿段⽽⾔ C测量过程⽽⾔ D测量⽅法⽽⾔12.美国教育测验中⼼举办的“托福”考试线性变换分数是()A.500+100Z B.90+20T C.500+70Z D.100+15Z13.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是()A合格分数线 B掌握分数线 C标准分数线 D等级分数线14.以下哪⼀项不是绝对评价等级制常见的⽅法()A.教师综合评价法B.测量结果转换法 C.核⼼内容参照法D.最佳⾏为评价法15.以下哪⼀项不是思维能⼒的测量与评价的⽅法() A.语⾔⽂字推理测验 B.图形 C.作品分析D.数字符号16.个⼈把⾃⼰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和性格等特征,不⾃觉地反应于外界或他⼈的⼀种⼼理过程,我们称这种⽅法为()A.⾃陈量表法 B.投射测验法 C.情境测验法 D.逆境对话法17.在学⽣真实的⽣活情境中,通过控制⽆关变量,操纵某些⾃变量,激发学⽣内⼼⽭盾冲突,从⽽测评学⽣的品德⾏为、品德动机、品德情感体验及认识评价的⽅法是()A.品德情境模拟测评B.品德现场情境测评 C.品德情境积分测评 D.品德现场评语测评18.学⽣⾝体领域发展⽬标,本质上是()A.⾝体发育、增强体质 B.⾝体素质、⾝体形态C.⾝体发育、⾝体形态 D.⾝体发育、⾝体素质19.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程序⽽编制成的测验称为() A.标准化测验 B.⾮标准化测验 C.成就测验 D.能⼒倾向测验20.情感领域教育⽬标的最⾼境界是() A.接受 B.反应 C.价值评价 D.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21.在统计检验中,⼤样本是指n()A.≥10B.≥20C.≥30D.≥4022.下⾯对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A.误差是客观存在的B.误差是不可以控制的C.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误差只在抽样中发⽣23.离差智商采⽤的是()4-110A.百分等级常模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24.关于统计假设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反证法B.若虚⽆假设被推翻,备择假设不成⽴C.被推翻的虚⽆假设的内容可能是正确的D.依据⼩概率事件原理25.对单向⽅差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于对两个的总体平均数差异做出检验B.分析多个⽅向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C.⽤于⽐较⼀个⽅向差异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D.单向⽅差分析是⽅差分析最基础的⽅法26、测验蓝图设计是关于()A、测验内容和测验题型的抽样⽅案B、测验内容和考查⽬标的抽样⽅案C、试验时间和测验题⽬的抽样⽅案D、测验时间和考查⽬标的抽样⽅案27、⾯试共有6题并采⽤放回抽取原则,问两个考⽣抽取同为B题的概率为()。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新编教程-第09章
第一节 测验题目类型与测量功能
二、课业考评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近几年来,校内考试制度与方法有许多重要的改 进,但就学校教育整体来看,课业考评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 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业考评指导思想与学校教育理念、目标不相适应,在考试设计及考 试结果的使用过程中过分强调区分和选拔功能。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 新编教程
第九章
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内容导读
本章探讨的重要内容有:学生课业考评的意义与 作用;国外课业考评改革的主要经验与趋势;学校课 业考评改革的目标;学生课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参照 点类型;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方法。学习本 章后要求做到:深刻认识学生课业考评的意义与作用 ;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业考评的要求;把 握学校课业考评改革的目标;掌握评价学生课业发展 进步的主要方法及其新进展。本章的难点是档案袋评 价技术原理和动态评价技术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第一节 课业考评改革的基本认识与目标
一、课业考评的主要作用
课业考评对促进学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评 价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课业考评制度与方法,更是如此。 ➢ 首先,合理的课业考评制度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较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 其次,合理的课业考评制度将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发展进步,从而对教与学双 方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调节和促进等作用。 ➢ 再次,课业考评为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进步创造了必要的背景和空间,诱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发展的动力。 ➢ 最后,课业考评在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中起着控制、调节、促进和加速 的作用。
(一)课业考评改革要实现考试观向发展性评价观的转变 (二)课业考评内容要从认知领域转变到涵盖学习结果的更广泛的教育目标 领域上来 (三)课业考评要努力实现从表征性分数机制到实质性内容机制的转变,贯 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教学与评价相结 合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统计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为发现问题,一般在教育教学活动前或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评价称为(C.诊断性评价)2.某一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66,政治成绩74,语文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65和13;政治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75和10。
请问该生的语文与政治成绩哪一个好?(A.语文)3、全卷的题目难度分配一般易:中:难之比为:(D.3:5:2)4.欲分析学生生源地类型与外语兴趣的关系,宜采用的方法是(D.χ2检验)5.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C.教育现象的数量方面)6.反映试题鉴别能力的指标是(A.区分度)7.对两事物均为测量数据的相关分析法为:(A.积差相关法)8.需要对指标进行排序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是:(C.咨询法)9.欲检验某班进行拓展训练前后学生成绩差异情况,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A.t检验)10.欲分析某校100名教师对两个教学改革方案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是否一致的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B.u检验)11.下列哪一个值是试题的最佳难度(B.0.48)12.下列成绩中,那一项表明学生的成绩最好?(A.Z=6.7)13.分析测试内容与预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种测试效度的方法叫(B.内容效度)14.反映某考试的可靠性的指标是(B.信度)15.通过计算使用同一试卷进行前后两次考试结果的相关程度,所得的信度为(A.再测信度)16.难度系数为0.42时,则试题的难易情况为:(B.适中)17.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程度最高的是:(C.-0.89)18.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
问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A.第一题容易)19.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概括或计算出能够反映教育现象的综合指标,这种方法称为(A.描述性统计)20.测量的可靠性是指测量的(B.信度)21. 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没有固定倾向的误差称为(C.随机误差)22. 欲分析外语成绩与学生的内外向性格类型的关系,宜采用的方法是(C.点二列相关法)23. 对两个不同对象的总体的差异评价称为(B.横向评价)24、在不易简明扼要地表达答案的意思时,最好选用哪一种类型问卷(B.开放式)25、判断效标关联效度的方法有(B.相关分析法)27、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规模总量的指标是(A.绝对数)欲分析某高校男女毕业生对16种职业的选择顺序是否存在显著关系,可采用的方法是(B.等级相关法)28、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程度或幅度的指标是(B.相对数)29、对数据资料计算综合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指标值对教育客观事物给予评价。
这种方法称为(A.描述性统计)30、检验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联系是否出于偶然性的方法是(B.推断性统计)31、欲分析某校教师和学生对某一改革方案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是否一致的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B. u检验)32、在已知各个平均数的基础上再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称为C.总平均数33、既可表示事物的分类、顺序,也有相等的计量单位和相对零点的量表称为C.等距量表34、对同一对象不同时期的某项目的差异评价称为D.纵向评价35、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C.教育现象的数量方面36、对信度的估计方法采用C.相关法37、根据样本提供的数据资料特征并以一定的置信度推断或预测总体的有关情况,这种方法称为B.推断性统计38、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差异情况的指标是D.标准差39、下列哪些情形属独立总体比较情形?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40对提出问题事先安排好答案,让对方从中选择的问卷类型是A.限制式41、对两个不同对象的总体的差异评价称为B.横向评价42、下列哪一个区分度表明试题的鉴别力差(两端分组法)C.0.1543、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
问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所进行的统计检验中,所算出的统计指标值和所选用的检验临界值是下列哪一组?C.2.24和1.9644、判断结构效度的方法有D.因素分析法45欲抽样比较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考试成绩的差异性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A.t检验)46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
问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A.第一题容易)47.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
问欲检验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该用何种统计检验的方法?(B. u检验)二、多项选择1.下列哪些情形属横向评价?(BC) 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C.老师们对两个方案的态度比2.标准分数的作用有(ABCD) A.比较一次考试中的好坏 B.比较不同阶段的考试成绩C.比较不同学科的考试成绩 D.比较考试的总成绩3.依评价的功能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CD) A.诊断评价C.安置评价D.终结性评价4.作为全面评价比较总体的方法,必须抓住数据的(CD )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C.集中趋势D.离中趋势5.在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ABCD) A.观察法B.问卷法C.访问法D.测量法6.属推断统计分析的方法有(ABC) A.平均数差异分析法B.比例差异分析法C.相关分析法7.指标设计的方法有:(ABCD) A.目标分解法B.问卷调查法C.多元统计法D.布鲁姆“分类学”法8.对于考试质量的评价,主要通过对哪些指标的分析来实现?(ABCD)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9.教育统计学的作用(BCD) B.是教育评价技术中的重要方法 C.有助于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D.有助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10.依评价的方法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BD)A.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D.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11.教育评价中测量法所用到的量表有哪些?(ABCD)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12.判断内容效度的方法有(AC) A.逻辑分析法C.双向细目表核验法13.下列哪些量表所测得的数据为测量数据? (CD)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14.判断效标关联效度的方法有(B) B.相关分析法15.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中,哪些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AC) A.对照配权法C.咨询法16.区分度的分析方法有(AB) A.两端分组法B.相关分析法17.属定性描述效度的方法有(AC) A.逻辑分析法 C.双向细目表核验法18、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有(ABCD) A.方向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可测性原则D.独立性原则19、依评价的方法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BD)A.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D.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20、指标设计的方法有:(ABCD)A.目标分解法B.问卷调查法C.多元统计法D.布鲁姆“分类学”法21、统计检验的方法有(ABCD)A.T检验B.u检验C.积差相关法D.等级相关法22、作为全面评价比较总体的方法,必须抓住数据的(CD )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C.集中趋势D.离中趋势23、依评价的范围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D)A.职业教育评价D.成人教育评价24、下列哪些量表所测得的数据为测量数据?(CD)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25、评价试题质量的指标有(AD)A.区分度D.难度26、影响测量效果的误差有:(ABC)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抽样误差27、问卷法的种类通常有哪些?(ABC)A.限制式问卷B.开放式问卷C.半限制式问卷28、下列哪些情形属相关总体比较情形?(ACD) A.某班学生某科中段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较C.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情况比较D.老师们对两个方案的态度比较29、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ABD A.绝对数B.相对数D.平均数30、依评价的功能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CD) A.诊断评价C.安置评价D.终结性评价31、反映数据离中趋势的指标有:BD B.标准分数D.标准差32、属相关分析的方法有(ABCD)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χ2检验33、教育统计与教育评价的关系是(ABCD)A.教育统计是定量分析B.教育评价是在教育统计的基础上作出事物的价值判断C.教育评价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 D.教育评价是综合性活动,教育统计是单一性活动34、教育评价的作用ABD A.导向作用B.鉴定作用D.激励作用35、制定教育评价的标准的原则有哪些?(ABCD)A.方向性B.时效性C.客观性D.激励性36、常用的综合指标有(ABCD)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37、教育评价包含的内容包括A,C,D A.评价依据C.评价作用D.评价技术38.属相关分析的方法有A,B,C,D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χ2检验三、判断题1、目标分解法一般适用于学业方面的评价(×)2、测量学生的情感一般使用等距量表。
(×)3、定量评价是定性评价的客观基础。
(√)4、为教育活动作出某种安排的评价称为安置性评价(√)5、传统的评价方法使用了平均数和标准差对事物进行总体的评价比较(×)6、信度高则效度高(×)7、动态评价是考察评价对象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中的现实状态。
(×)8、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教育教学提供过程中的信息,此类评价称为形成性评价。
(√)9、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10、常模参照评价是将评价对象放在评价总体内进行排序。
(√)11、教育评价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12、信度越高越好(×)13、效度高则信度高(√)14、由样本(局部)推论总体的方法叫描述性统计(×)15、传统的评价方法使用了平均数和标准差对事物进行总体的评价比较(×)16、教育统计是教育评价的深化(×)17、测量学生的情感一般使用等距量表。
(×)18、目标分解法一般适用于学业方面的评价(×)19、温度计属顺序量表(×)20、效度越高越好(√)21、问卷法主要主要适用于内隐的心理活动方面的评价(√)22、u检验可以用于对两个总体比例的差异评价。
(√)23、按评价标准的标准分教育评价分为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两类。
(√)24、定量评价比定性评价高级。
(×)25、标准差越小越好(×)26、目标参照评价是将评价对象与评价对象总体外的某一客观标准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