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洲村开发案例
生态设计理念下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以广州小洲村为例
23设计理念探索一、生态设计在传统村落景观规划中的意义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学的学科分支,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作出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和改造。
1996年,生态学家西蒙·范·迪·瑞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 Cown)提出了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的设计形式。
适应与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持动植物生长的环境质量,以提高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一)维护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的完整性现代生态设计是一种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态度,需要顺应自然生态的特点,合理地利用现有生态技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同时,为解决现存严峻的生态问题,各种资源利用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传统村落景观规划要求树立生态环保观念,维护传统村落的特色景观资源,从生态完整性出发解决生态环境缺失的问题,恢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地方文化与周围环境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有机生命体。
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融合了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技术条件、意识形态关系密切。
对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意味着村落文化与生态、自然的融合,良好的村落环境对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保护和更新的核心内容,整治传统村落需要从文化生态景观体系着手。
二、小洲村的村落景观特点(一)水网系统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其整体水网自西南流向东北方向,村落内水系以网格状纵横交错。
天然的水系形态和周边农林灌溉设施依旧保留,部分生产水道还未被填埋或再建设。
小洲村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水系在村落外部形成农业的生产灌溉水渠,在传统村落内部作为生活用水及排污需要。
西江涌是流经小洲村的最大水系,东北流向,三条支流在南北两个方向通过村落流入细涌,汇入珠江后航道。
广州市小洲村古村落调研报告
广州小洲村民居调研报告摘要小洲村是广州市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这里主要调查了小洲村的当下概况,民居风格特点,民居建筑历史。
根据以上调查,发现小洲村古建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物质老化还有功能的衰退现象严重等。
寻找出分析了小洲村可持续发展策略,考虑引入新的生活方式,旧建筑的适当改造。
呼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村民相互合作支持,维护小洲村内的文物古迹及民俗建筑。
关键词小洲村古村落;古村落建筑保护;古建筑保护;古村落物质老化。
前言中国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人们物质文化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更多的将目光投向文化精神方面。
而文物古迹则每年吸引大多数人前往旅游。
古村落保留了历史的痕迹,环境优美,历史悠久,蕴涵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沉淀。
古村落建筑风格比较独特,具有较高的文物民俗人文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
今年来,全国掀起了开发古村落的热潮,如周庄,宏村等。
国外的古村落开发要早于我国,我国的古村落开发较晚,对古村落的开发过程中的保护手段尚不成熟,照成物质老化,是为我国一大损失。
现阶段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并能做到对外开放且保护文物两不误的方法。
下文以小洲村为对象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前言内容(正文用小四号字,宋体),前言应说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要达到的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或发展概况正文1. 小洲村概况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是广州“万亩果林”保护区内的村庄,南邻大学城、生物岛,东临牌坊河。
西北与土华相接。
小洲村由海水冲积形成,四面环水,河网纵横,故称“瀛洲”,得名与南汉911-971年,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由于小洲村获得龙舟赛冠军而赢得南汉王御赐红边黄旗,并钦笔在旗上写“瀛洲飞龙”字样。
小洲村现有人口6000余人,90%以上为简姓,小洲村总面积4.5平方千米,其中果园2.7平方千米,水网0.3平方千米。
它具有独特的岭南水乡风格古村落风貌、极具代表性的宗祠建筑耗壳屋等民居和龙舟文化、北帝庙文化。
广州城中村改造实例分析
广州城中村改造实例分析城中村是政府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先易后难的发展思路下的产物。
广州的城中村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对于村民来说,城中村是他们世代留存下来赖以生存的最后资产;对于外来人口来说,城中村是他们进入广州门槛最低的跳板;对于开发商来说,城中村是城市地价的洼地,是一块“诱人的奶酪”,但复杂的利益纠纷也使它成为一块“难啃的骨头”。
对于政府来说,城中村可能是城市的“毒瘤”,“脏乱差”的代言,但同时也是廉租房市场的摇篮,廉价人力资源“蓄水池”。
本文从城中村的改造类型及实例分析,透视当前广州城中村的发展状态,再结合政府政策思路解读及改造效果的反思,思考广州城中村发展的未来。
2、广州城中村改造类型及案例分析受诸多现状条件的制约,不同的城中村有不同的改造方式。
按改造手段分析,目前广州城中村改造大致可以分三种类型:2.1推倒重建式的改造这类型多为政府主导——开发商跟进——村民合作的模式。
这种相对彻底的改造被外界认为是“重建”模式,但并不是简单的全拆+新建,还必须考虑对历史建筑的处理。
从区位价值分析,许多城中村的存在是违反地理经济学规律的,面对那些建设强度不高且无太多历史建筑的城中村,推倒重建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受到庞大的改造资金、复杂的利益分配及对历史人文的关注等因素的影响,这种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改造模式在广州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实例:广州猎德村改造猎德村改造是率先实现这种改造模式的一个典型例子,也是广州第一个正式启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猎德紧邻广州新的城市CBD珠江新城的核心位置,以开通猎德大桥为契机,并且得益于自身区位价值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以及妥善的安置补偿策略,猎德村的改造得以高效地推进。
关于资金,市、区两级政府不花一分钱,实际上是“以地换钱”,全部由村集体融资完成。
根据估算,整个猎德村改造需要30多亿,改造资金来自靠近珠江新城商用地块的拍卖款项,为拍得更多资金,容积率相应提高。
在开发顺序上,先进行拆迁复建,村民安置房建好后,再进行商用地块开发。
浅析小洲村截污工程设计
唐 炜
1工程设计情况 . 11 .小洲村排水现 况
划 ,所 以河 涌的整治 难以与污 水治理结合 实施 ,在 现有的
条件和要求下 ,只 能先实施截污工程。
( )污水管埋设的河涌堤岸边就要充分考虑河涌的涌 4
小 洲 村 位 于 海 珠 区的 东 南 部 , 村 民 居 住 地 面 积 为
的洁 )
发现有 的瀛洲公 园,下 一阶段规划 建成 一个有 岭南水 乡风 情的旅 游景点。根 据广 州市沥涪污 水处理 厂分区规划 ,小 洲村生活污水由沥涪污水厂收集处理。
13 程 设 计 .工
13 2 .. 污水管设计
13 1 . .污水管设计要点
( )首先确定 污水的主管,因南洲路污水干管已计划 1 建设 ,所 以小 洲污水 的排放方 向是 排 向南洲路的干 管上 ;
( )本设计 的目的是将小洲村 的污水全部截流 到南 洲 6
路规划 的干管。设 计考虑 临时与永 久相结合 ,污水管埋设
在 河堤外是解 决截污 目标 的临时方案 ,设计方案 考虑 了将 来河 涌堤岸 整治时 ,可以将污 水管改 回在堤岸 内,本方案 达到 完成近 期截流污 水的 目标 ;本设计 虽然污水 管的走 向 复杂 和量多 ,但可 以使小 洲村 的污水全 部收集 ,截 污工程 完成 之后 。小 洲村的河 涌不再有 污水流 入,河涌恢 复以住
活污 水排入河涌 的排放 点截 流污 水,通过污 水管 网输 送到
污 水厂处理 ,确 保生活 污水不再 经西江 涌流 入珠 江航道 ;
远 期结合广州 市城 中村 改造方案 对小洲村 内的排水 设施进
石堤 的部 分,污水 管就直接 埋在石堤 脚边 ,埋管后用砖和 混凝 土包 管及 封住原堤 脚 ;而没有堤岸 的部分 ,就 按水利
小洲村策划书3篇
小洲村策划书3篇篇一小洲村策划书一、项目背景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是广州城区内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
小洲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目前为止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已被列为广州市首批 16 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并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小洲村独特的水乡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小洲村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旅游设施不完善、文化传承不足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小洲村,我们制定了本策划书。
二、项目目标1. 保护小洲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岭南水乡文化。
2. 改善小洲村的旅游环境,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3. 促进小洲村的经济发展,增加村民的收入。
三、项目内容1. 文化保护与传承:建立小洲村历史文化博物馆,展示小洲村的历史文化遗产。
开展岭南水乡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村民和游客对岭南水乡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鼓励村民传承和发展岭南水乡文化,如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
2. 旅游环境改善:加强小洲村的环境卫生管理,改善村容村貌。
完善小洲村的旅游设施,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等。
加强小洲村的安全管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3. 旅游产品开发:开发小洲村的特色旅游产品,如岭南水乡风情游、传统手工艺体验游、民俗文化游等。
加强小洲村的旅游宣传推广,提高小洲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与周边旅游景区合作,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实现互利共赢。
4. 经济发展促进: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业,增加村民的收入。
加强小洲村的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落户小洲村。
发展小洲村的特色农业,如水果种植、水产养殖等,提高农业附加值。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20-20 年):完成小洲村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和布展工作。
开展岭南水乡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
完善小洲村的旅游设施,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等。
加强小洲村的安全管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从小洲村的民居看小洲村居民的生活状态
中国民居研究论文从小洲村的民居看小洲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姓名:吴庚芹学号:091600002指导老师:漆平摘要小洲村是一个幸存的岭南水乡,其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几百年来的民俗文化是我们难得的精神财富,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需要学习的。
通过对小洲村的实地调查,总结了民居的形态跟人的生活状态之间的彼此联系,由此引发了保护民居的思考。
强调发展的自然性和可持续性,借此向人们提出了生态旅游,让小洲村的那种自然的生活状态延续下去。
关键词:小洲村民居生活状态水乡民俗文化目录1前言 (2)2祠堂建筑让小洲村居民是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3住宅临水而建为居民创造出独特的生活方式 (2)4小洲村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新旧并存 (3)5小洲村的商业建筑给这个村落带来的别样的生机 (4)6旅游业给小洲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5)7结论 (5)前言位于广州万亩果园中心地带的海珠区小洲村,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岭南水乡最后的小桥流水人家,走进小洲村,就好像走进一座民俗博物馆。
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榕浓荫蔽日,五六百年高龄的蚝壳屋见证着岭南的曾经沧海,阡陌交错间随便跨过一口古井都有几百年的沉淀。
通过实地观察小洲村的建筑形式,了解小洲村居民的生活状态,提出保护民俗文化的要求。
祠堂建筑让小洲村居民是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小洲村了有许多的祠堂建筑,而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
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祠堂作为小洲村居民的公共建筑为居民提供了聚集交流的空间场所,丰富了居民农闲时的业余生活。
小洲村的建筑住宅十分的密集,建筑与建筑之间山前的间距十分的小,住宅由十分狭小的巷道连接,整体上形成了梳子型的规划布局,可见居民之间的联系十分的紧密,巷道外常常摆放着一些生活用具,如水桶摇椅等,人们的有些日常活动就直接在巷子进行。
小洲村旅游项目开发策划书(8-月20日)
水乡桃源都市绿洲小洲村生态休闲区开发策划方案新的科技集团二〇〇七年七月策划方案纲要一、项目名称市小洲村文化生态休闲区二、项目总体定位都市休闲游憩区三、项目总体布局一水三区品字型结构第一区是小洲村水乡村落:岭南水乡村落观光休闲区第二区是瀛洲生态果园:果园观光娱乐区第三区是瀛洲休闲庄园:现代岭南果林水乡度假区四、项目总体形象定位水乡桃源都市绿洲——小洲村生态休闲五、客源市场定位以市区为核心,以珠三角地区为重点,并积极吸引到进行商务、政务和都市旅游的客人六、小洲村村落策划发展目标:珠三角地区最具文化休闲气息的岭南水乡村落形象定位:岭南桃源休闲水乡功能定位:水乡风貌游览、水乡文化休闲项目设计:一条风光带、二个场所、三大节庆活动、四大休憩区、五个景点组成一条风光带:“瀛洲渡口—东池公祠”的两岸景观带;二个场所:三帝庙、玉虚宫;三大节庆:端节龙舟节、北帝庙会、岭南艺术会;四大休憩区:瀛洲古渡综合性休憩区、村北入口—华台山区域综合性休憩区、简氏大宗祠—东池祖艺术休憩区、西溪简公祠民俗文化休憩区;五个景点:简氏大宗祠、司马府第、岭南水乡百年民俗展览馆、龙舟博物馆、艺术展览馆七、瀛洲生态果园(第二期)策划发展目标:珠三角地区最大的果园休闲乐园主题定位:欢乐果园、浪漫果园、乡野乐园形象定位:都市绿洲欢乐果园项目设计:果林观赏区、童话果园区、乡土乐园区、瀛洲湖区四大功能区八、瀛洲休闲庄园策划主题定位:果园、乡土休闲庄园形象口号:感受乡土绿色家园客源定位:周末度假市民、商务政务客人项目设计:果园乡土度假村、休闲娱乐区策划依据1、《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1998年2、《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全国人大,2002年3、《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1989年4、《市果树保护区城市湿地建设实施方案》2007年5、《市海珠区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5年6、《市海珠区小洲村河涌景观规划设计方案》2006年第一部分项目概况小洲村位于市海珠区的东南部,是“万亩果林”保护区的村庄,面积4.5平方公里,南临大学城、生物岛,四面环水,河网纵横,形似小岛,古称“瀛洲”。
小洲村
艺术村-小洲村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绪论(一)背景和目的:小洲村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在不久前,又被评为“广东省及旅游特色村”。
小洲村是珠江几千年来冲击形成的,有“文化名城古村”、“广东最美丽乡村”的美誉。
一进小洲村,随处可见古诗里所描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宁静的村庄,麻石铺砌的街巷,小桥流水,与倚着河涌而建的民宅相交辉映。
村内绿叶婆娑,百年以上的古榕树比比皆是,河涌蜿蜒交错,庄重的祠堂规整有序,还有造型各异的小桥。
整个小洲村就像被大树包围的一片绿洲,散发着浓郁的岭南水乡风情。
目前,村里聚集的艺术家已有四十多位,这里成为艺术家们寻觅创作灵感、写生、摄影的首选之地。
慕名而来,除艺术家们选择在此地创作之外,来自各地的“未来艺术家”、“未来设计师”也纷纷驻足此地,他们,带着梦想而来……小洲村一个高考艺术生的栖居之地。
现在我读大三,前几年我也是“未来艺术家”、“未来设计师”的其中一员,住在小洲村历时3个月多的美术培训,然后参加美术联考。
各大画室、书社、美术工作室,在村里的各个角落都很容易见到,几乎是一步一个,两步三个啊。
而这些文人的聚集地,不仅成为当地村民休闲的好去处外,更是成为很多外来游客的“风景区”,因为,小洲村的画室等地,是可以参观的。
不过,记住,可别打扰了艺术家们创造的灵感啊。
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庄,人们所重视的程度以及旅客的忠诚度,这就是我这次的调查目的。
广东省古村落——小洲村调查方法:问卷形式,实地考察调查对象:小洲村游客,以及本校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二)小洲村古村落的现有旅游资源1、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优美是小洲村古村落最突出的特色。
小洲村建村根据古代的堪舆术选址及总体布局,其村落与周围山水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协调共生,环境优美。
古时小洲村四面环水,房屋都是依水而建。
主要的交通工具为船,为方便靠岸,与河流平行的为街道,与河流垂直的就是巷,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停泊的码头。
小洲村——精选推荐
⼩洲村1.⼩洲村1.历史&地标⼩洲村始建于元末明初,⾄今保存着众多古祠庙,村落格局、街巷肌理较完整且具有传统⼈居聚落特⾊,已被⼴州市定为⾸批“历史⽂化保护区”。
村内⽔道纵横,有各种⽯桥50多座。
⽯柱桥、⽯板桥、⽯栏桥、⽯拱桥成了这⾥的特⾊之⼀。
村内还有⼤量的明、清、民国期间的建筑,如司马府第、三帝庙、泗海公祠、清代商业街、登瀛古码头等。
祠堂⼀⾓⽤蚝壳砌成的墙村⾥最奇特的建筑是蚝壳屋,建筑材料主要是蚝壳,是从沙堤⾥就地取材的,以两两并排的组合⽅式,再拌上黄泥砌成,是岭南曾经“沧海桑⽥”的见证物。
蚝壳屋⾄少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证明⼩洲村所处的地⽅以前是⼀⽚汪洋。
原来这⾥的蚝壳屋是有⼀百多间的。
经长年累⽉的风⾬侵蚀,蚝壳已全部外露,坑坑洼洼的,但是整座房屋给⼈特别的震撼感觉,能从中领悟到古村民的智慧。
那时他们住在这样的房屋⾥,过着冬暖夏凉、⽇出⽽作⽇落⽽息的农耕或渔民⽣活。
⾹⽕不绝成于“⼈民公社”时期的礼堂:2.⼩洲村玩法(1)动:烧烤&农家乐烧烤场地:有⼀个⼤⾃然烧烤场,是⽐较热门的烧烤地⽅,价钱可以直接打电话去问⼀下,价格是烧烤⼈数⽽定购物攻略:盛产⽊⽠跟杨桃的,可以亲⼿摘(2)静:⼩洲村画室政府近年来着意打造的“画家村”。
村庄四⾯环⽔,河⽹纵横,古称“瀛洲”,⼩桥流⽔⼈家的独特风貌吸引了近100位艺术家在这⾥居住或设⽴⼯作室。
远离城市中⼼喧嚣的画家们,来到⼩洲村静享雅趣、潜⼼作画并以艺会友,共享艺术清⾳。
还有⼈在跨越近半个世纪后在此再聚师⽣之缘,共同⽣活,⼀起创作。
3.未来发展规划2009年8⽉12⽇,《⼩洲村历史⽂化保护规划》在⼴州市规委会会议上获全票通过,这个被誉为“岭南⽔乡,瀛洲古寨”的村落有望得到更好的保护!根据规划,“街—河—街”、“街—河—屋”、“屋—河—屋”三种⼩洲村的临⽔空间特⾊街道将被重点保护,⽽简⽒⼤宗祠、天后宫和⽟虚宫三处建筑也将作重点的测绘及保护复原设计。
岭南水乡——小洲村(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岭南水乡——小洲村小洲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广东为数不多的具岭南水乡特色的村落之一,可谓广东古村的“精版”。
蜿蜒的河涌,参天的古榕,上百年的岭南建筑,淳朴的民风,通过画家笔下,摄影爱好者的镜头,让小洲村成为“广州最美的水乡”,因此,小洲村又是远近闻名的“艺术村”。
一、小洲艺术区上个世纪90年代,小洲村已经被定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村”,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看重此地,发起组建小洲艺术村。
在小洲村里面到处可以看见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工作室,如:音乐的、书法的、绘画的,琳琅满目。
而“小洲人民礼堂”就坐落在小洲村中,“文革”时期由小洲村人自行设计、建造而成,至今已有47年历史。
去年小洲经济联社对其进行了两个多月的维修翻新,很醒目的黄色,很大的红五星,看上去很漂亮。
既保持了原有特色,又整洁明亮了许多,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乐园。
当我第一眼看见人民礼堂时,它给我的印相是:新颖、别致、又蕴含些许的庄重。
进入里面,映入眼帘的是艺术展览的宣传栏,感觉到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
从侧面走进去,看到的是艺术家门一件件充满他们个人特色的作品。
室内有些作品,感觉都有点超现实,有些作品还是很不错,有点意思。
当代艺术家的画作和雕塑品摆放在大堂内,不少是视觉冲击感强烈的作品。
有些则比较奇怪。
抽象风格,波普文化,照相写实主义等派别风格的画作让人看得非常模糊,不太看得懂其深层含义。
但是无论是哪种艺术表现形式,所反映都是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社会心理,人们对现代社会的一些心理暗示和反应的表现,一切一切都是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表达和探索。
可能只有当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事情的时候,才能明白其中真正的含义。
艺术家们不会停止他们探索的脚步,他们会一直的向前走,因为他们知道艺术的探索永远没有尽头,唯一的办法只有:一直向前走。
我们虽然不能深切的体会到他们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广州市小洲村的整体格局与空间形态
生 活 污 水 也在 此 自然 净 化 . 后来 水 质 曾 一 度 恶
化 。 2005 截 污 后 。 水 质 大 为 好 转 . 居 民 已 开 年 始 重 新将 涌水 用 于 洗 ; , 水道 中又 出 现 了 小 鱼 条 小 虾和 蟛 蜞 等生 物 潮 汐 因 素 方 面 : 小 洲 村 的 水 系 随 潮 汐 而 自 然 涨 落 , 与珠 江 水 同 步 . 每 日两 攻 ,盈 则 碧 波 可 鉴 ,帖 别 泥 沙 毕 现 ,是 其 他 村 落 难 见 的奇
陆 琦’ 卓柳 盈
L u Q i Z h uo i i L uy ng
1息 体特 色
小 洲 村也 称 瀛 洲 .始 建 于 元 末 明 初 . 所夸
约 7 0 。 其 位 于 广 州 市 “ 肺 ”— — 海 珠 区 0 年 南 东 南 端万 亩 果 园 ( 1 0 h 约 2 0 a)的 中心 地 带 . 古 村 选 址 干 城 郊近 人海 口姓 的 。 位 ” . 四 面环 讷
洼释
1 lj i ‰ I 日 一 } 可
3 t E 1t I 6_ 4 … s i
¨ Y a lc mu
/ L^. 2 s1 l 。0 。 c∞ I _ h I
广州市小洲村 的整体格局 与空间形态*
S pa i r ct e t al St u ur and U r an For f X i b m O aozhou V i age i uangz l l n G hou
古 城 墙 和 明清 商 业 街 . 是 小 洲村 乃 至 广 州 市 郊
小 村镇 发 达 商 贸的 历史 见 证 24地形 利 用 ( 1】 选 址 : 古 村 选 址 于 风 水 形 胜 之 讷 位 . 在水 曲中 建 宅 . 即选 择 7较 为 安 全 的 沉 积 岸 而 不是 较 为 危 险 的 冲刷 岸 古 建 筑 集 中 于 最 为 安 全 的北 部 组 团 . 而在 南部 组 团 和 西 部 组 团 只有 少 量分 布 I2 }地 势 与 布 局 小 洲村 地 势 西南 高 东北
例析小洲村现状与规划失控问题
例析小洲村现状与规划失控问题1 小洲村概况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东南隅,南临广州大学城、生物岛,四面被河涌包围,形似小岛,古称“瀛洲”。
村东、西、北三面皆有快速路穿过。
2000年,小洲村作为“目前为止广州市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到过此地考察的地理、人文、环保等方面的专家普遍称赞——“北有周庄,南有瀛洲” 。
2 小洲村现状2.1 小洲村建筑现状小洲村的整体建筑风格保持了历史文化村落的特色,村内历史建筑体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筑风格和样式,主要特点为:小面宽,大进深;空间高敞,通透;墙体薄,屋面薄。
(1)公共建筑:保护区内的公共建筑大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此村民对部分公共建筑做了相应的修缮,而结果却多有不同。
对于区内最主要的公建简氏宗祠的修建情况较好,基本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特色,恰当的修缮和保护,使其重获生机。
(2)民居建筑:民居的居住环境普遍较差。
其中传统的岭南民居,如蚝壳屋,因部分村民有意识地保存历史元素,使其得以保留。
但由于经济等因素的趋势,仍有部分老民居受到破坏,甚至是拆毁。
2.2 小洲村现有肌理及道路现状小洲村是典型的梳式布局和网形水乡的结合体,路网走向随水而布,基本垂直于河涌。
笔者现场勘察发现,小洲村内靠近外围的沿河旅游线路的街巷,大多做了较好的保护,整修过的街巷虽然仅靠青砖贴面覆盖原有破败墙面,与原有特色有所出入,但其保持了原有的尺度和高宽比,在空间感受上与历史做了呼应。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缺乏有力的控制手段外加居民保护意识薄弱,小洲村的违章建筑如雨后春笋,民居的整体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2.3 小洲村业态现状规划对于小洲村的产业结构描述为:第二产业为主导;商业服务业发展较快;生态农业初具规模。
而现实状况则是另一番景象:小洲村附近的艺术培训机构开业比较多,但内容单一,缺乏统一管理,各画室自成体系,室外环境较差。
商业设施,如书吧、咖啡店等,较为零散,不成规模,门面冷清。
2008年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旅游开发方案(doc 33)
]作为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庄,小洲村的旅游欣赏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但是目前小洲村的价值并没得到充分体而且正因为小洲村长期以来被世人所忽视,小洲村的古建筑及其优美的自然环境正开始遭受破坏。
对小洲村进行旅游开发,就是以保护为宗旨的。
经贸学院电子商务“狂奔”队目录一.项目背景 (3)1.1 小洲村简介 (3)1.2开发目的、意义 (4)二.市场调研与分析 (5)2.1 调查的基本情况: (5)2.2 宏观环境分析 (13)2.3 SWOT分析 (16)三.旅游资源规划与推广 (17)3.1基础资源优化 (17)3.2地方文化开发与优化 (17)3.3旅游版块建设 (18)3.4宣传推广方案 (19)四.电子化策略 (22)网站规划 (22)五.可行性分析 (29)5.1当地旅游发展意向 (29)5.2市场分析 (29)5.3竞争对手分析 (30)5.4规划可行性 (30)六.融资策略 (31)6.1政府拨款。
(31)6.2招商引资。
(31)6.3村民集资。
(31)七.盈利方式 (32)一.项目背景1.1 小洲村简介小洲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端,南临珠江南河道,隔江与番禺相望,东临牌坊河,峙对官洲岛和仑头,西北与土华村相接。
小洲是珠江几千年来冲积形成的,面积达6013.8亩,境内河涌长达10公里。
村民世代以种果为生,果树成片,瀛洲生态公园与附近的果林共约2万亩,素有广州“南肺”之称。
小洲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目前为止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已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4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并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如今的小洲村,还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洪流所淹没,传统的东西仍然得到传承。
走在村落里,河涌蜿蜒交错、造型各异的小桥枕溪流之上,庄重的祠堂规整有序,古老的宫庙朴实淡雅,传统的民居参差错落,在绿树婆娑的掩映下,象一幅画有小溪、绿树、灰垣、素瓦等具有岭南水乡特点的水墨画。
先辈们为小洲创造了适合人类居住、生活、劳作的理想家园,昔日的瀛洲八景中的“西溪垂钓”、“古渡归帆”和“翰桥夜月”的景色都是与村中的传统建筑有着直接的关系。
古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研究以小洲村为例
还需要注意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保护好自然环境、维护当地居民的权 益,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城市化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造成破坏。要注重保持传 统文化的原汁原味,避免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同质化问题。最后,应加强国际合 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 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产业链不完善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持。然而,目前小洲村的产业链尚不 完善,缺乏专业的策划、营销、经纪等环节,导致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3、人才短缺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然而,目前小洲村的人才储备不足, 尤其是高端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小洲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的解决方案
二、文化创意产业对村落祠堂公 共空间的影响
1、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小洲 村,许多古老的祠堂得到了修缮和保护,这得益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通过 将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小洲村的文化产品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 色,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进一步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2区的凝聚力。在村落祠堂公共空间,居民 可以共同参与文化创意活动,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文化创意产 业还为社区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居民可以通过从事相关工作获得经济收益, 从而更加社区的发展。
3、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小洲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开 发文化产品、举办文化活动等,小洲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 展。例如,当地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 多的创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城市和 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演示以广州小洲村为例,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对村落 祠堂公共空间的影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小洲村的整体格局与空间形态初探
小洲村的整体格局与空问形态初探;。
遵豫;卓柳盈①摘要小洲村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东南的近入海口处,居“南肺”万亩果园中心地带。
作为广州地区“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是岭南传统村落梳式布局模式与珠三角水网密布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典型。
本文结合小洲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发展,对村落的整体格局和空间形态作了初步研究,尤其强调了水系网络对水乡村落空间形态形成的作用。
关键词水林村三位一体一、总体特色小洲村也称瀛洲,始建于元末明初,历今约七百年。
地理区位在广州市“南肺”——海珠区东南端万亩果园(约1200公顷)的中心地带,古村选址于城郊近人海口处的“讷位”,四面环水,形似小岛,故称小洲。
2000年,广州f前政府将小洲村作为“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列入广州市首批14个历史文化保护区。
小洲村被冠以的其他称号还有:国家级生态村、国内难寻的长河涌村落 (10km)、珠江三角洲唯一的风貌典型的果林型岭南水乡、广东生态示范村、广东最美丽乡村、广东自然生态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广州“水乡新八景”等等,而到过此地考察的地理、人文、环保等方面的专家普遍称赞——“北有周庄,南有瀛洲”。
“保护区内大部分建筑物已残破不堪,且破旧的民宅并没有太多的保护价值,但小洲村内纵横交错的水道、青石板铺成的小巷、完整的古村落格局甚至是闲散的村民生活气息都是小洲村内值得珍视的遗产,被誉为‘广州最后的小桥流水’。
”②165①卓柳盈,华南理1-大学建筑学院硕j:研究生,E—mail:zhuoliuying@163.com.②孙期.历I殳文化保护K保护规划编制【:作探讨——以广州市小洲村为例[J].规划师,2()08,(12,24)二、水、林、村三位一体的整体格局势么1.村落规模现村域总面积约400公顷,其中果园270公顷(包含广州市最大的果林农业生态公园——瀛洲生态公园),水网30公顷。
2009年8月12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展策略岭.委员会2009年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此次碍。
全国乡村振兴案例
全国乡村振兴案例近年来,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许多地方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乡村振兴案例,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振兴的实践和成果。
一、富民强村——广东省小洲村广东省小洲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过去曾是一个贫困村。
通过充分挖掘村庄的资源禀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村委会依托村民的传统技艺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了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产业。
他们还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组织村民共同发展,共享农产品销售渠道。
如今,小洲村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乡村,村民的收入大幅增加,村子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二、特色产业引领——浙江省新雁村浙江省新雁村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曾长期陷入贫困。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村里引进了电商扶贫项目,发展起了土特产销售。
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村里的农产品融入到全国的市场中,有效解决了销售难题。
此外,新雁村还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
这些举措使得新雁村逐渐走出了贫困,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教育助力发展——山东省岱岳区白金镇山东省岱岳区白金镇是一个贫困严重的乡村,乡村教育资源也相对匮乏。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当地政府积极引进资金,改善教育环境,修建了现代化的小学和中学。
此外,他们还提供免费的教育培训,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教师。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乡村教育质量,也吸引了更多外来人才来到乡村工作和生活。
如今,白金镇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教育氛围和发展潜力的乡村。
四、生态环保倡导——四川省茂县四川省茂县是中国的生态文明示范县,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案例。
茂县着力保护和利用农业遗产资源,发展了特色的生态农业。
他们注重生态修复和农田整治,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
在旅游方面,茂县积极开发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通过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茂县实现了乡村经济的双赢,引领了全县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
五、文化传承创新——湖北省石牌镇湖北省石牌镇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乡村。
广州市小洲村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参与现状研究
广州市小洲村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参与现状研究摘要: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于边远的少数民族或者不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的社区参与情况研究较少,故笔者以广州市小洲村为案例地,研究处于发达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状况,通过研究发现小洲村的社区居民旅游参与度不高,且参与方式较为初级。
关键词:广州市小洲村;发达地区;社区居民;旅游参与一、研究背景近些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现状、过程、方式以及参与过程中各个主体的利益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1】,同时探讨了社区参与旅游失败的原因【2】。
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于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或者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地区的社区参与情况研究较少。
张骁鸣(2012)研究了北京798艺术街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社区参与状况【3】,此文探讨了在发达地区的社区的参与状况,将研究的重点由不发达地区转移到发达地区。
北京798地处北京市,是新兴的艺术街区,主要是由于一批艺术家的进入使得该地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从而以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形象吸引游客去参观,而广州市小洲村,同样地处于广州这一发达城市,且同样是由于艺术家的入驻使其被大众所知,其定位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区,因而笔者想要了解一下在相似的条件下,小洲村的社区参与状况是怎么样的?小洲村的原住民是否也像北京798艺术街区那样被边缘化了?小洲村的居民在旅游开发中是否获益?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的是访谈法。
笔者进入小洲村对小洲村的原住民与外来人员分别进行了访谈,访谈的对象包括小洲村原住民,嫁到小洲村的居民,在小洲村开咖啡厅、工艺品店的店主及员工,在小洲村开画室的艺术家,在小洲村做建筑的外来人口(注:因为小洲村现在有很多人在建房,因而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
三、研究结果(一)小洲村概况小洲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目前为止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村民世代以种果为生,果树成片,瀛洲生态公园与附近的果林共约2万亩,素有广州“南肺”之称。
广州小洲村传统民居商业化更新特征
广州小洲村传统民居商业化更新特征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东南角,被称为“南肺”的万亩果林保护区内。
它也被称为“瀛洲”,是目前广府地区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
2000年,广州市政府将小洲村列入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它以其独特的水乡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批游客和艺术家。
小洲村的旧村区域共有旅游景点73处,其中,商业的比例最高,达到71%。
其次依次是宗祠庙宇、自然景点以及古民居和公建。
如今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小洲村的文化创意长夜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小洲村的传统民居在延续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商业化更新,使其能创造自身的经济价值,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得以生存。
小洲村传统民居商业化更新的基本特征有以下4点:1.世俗性特征世俗性指建筑是大众化的、平民化的,以亲切自然、活泼生动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
世俗性倾向的呈现,并不是偶然的。
不论从岭南传统民居的发展历程还是从商业建筑的形态演变,我们都可以找到世俗性倾向的历史由来。
一方面,“市井”模式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主导商业模式,“市”是经营买卖的交流场所,以男人为主,“井”是生活起居的交流场所,以女人为主,“市井”本身代表的就是非常世俗化、平民化的生活体验。
“市井”商业对中国现代商业的建筑形态影响很大,因此,现代商业建筑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平易近人的形象出现。
另一方面,小洲村地处岭南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和经济环境。
不同于封建统治时期中原重农抑商的政策,岭南地区由于背山面海,交通便利,海洋经济非常发达,商业氛围浓厚。
尤其在广东,自从开始海洋贸易后,商业活动从来没有中断过。
甚至有“言必言商,人人皆商”的传统习俗。
经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使岭南地区居民的经济条件较为富庶,自然在民居建筑上会有所体现。
例如郭耳山墙的建造,在防火的同时也用来体现富有和力量,还有砖雕石雕、灰塑陶塑、满洲窗、彩色玻璃等细部装饰也显示了房屋主人的经济实力。
可以说,“世俗化”本身就是岭南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洲村现状
有着“岭南周庄”美誉的广州市海珠区小洲 村,近年是画家、文化人热衷的租住地,不 过,最近不少文化人表示:准备退出小洲村, 因为,原来古朴、宁静的小洲村,现在已变 成了一个杂乱的大工地——部分村民见涌入 村中租房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赚取更多的房 租,自今年初以来就开始大规模地拆旧房, 建新房,此处的岭南水乡风貌已面目全非。
前两年,小洲村人要建新房并不容易,报批手续繁 杂,取得建房许可相对困难,但自去年底以来,出 于扩大内需的目的,有关部门对村民的建房许可放 松了。村民们抓紧时机掀起了新一轮的拆建热。不 少村民还无视政府关于在小洲村新建楼房不得超过 两层半的规定,为了多挣租金,不惜擅自加高楼层。 数量庞大的升大班,令教学场地、学生宿舍的需求 极其可观,这无疑给小洲村的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 商机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据当地村民说,出租房屋 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现在村里人 加建、改建房屋的热情都很高涨。
古村原貌不复从前
过多的楼房建筑让这岭南水乡的小村商业话 严重,失去原来的面貌。小洲村的世外桃源 已经被严重的破坏。 /show/zCZ1Tm90VUGtzvy7. html
对小洲村的保护与开发
小洲村违规建筑成风,相关部门将对小洲村 进行统一和规划。 华洲街道办事处表示,近期将全面开展小洲 地区违建查处、危破房改造程序完善、市政 设施维修及立面整饰、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规 范等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除了5宗违建要 拆除外,我们还要让其余61宗在建房有序地 建。
面对小洲村的改变,村民、商铺店家和一些游客并不反 感。村里一位85岁的老大爷告诉记者,自从小洲村发展美术 培训,村民们的生活条件确实好了不少。不少村民也说,感 觉现在村里方便了很多,买东西、吃饭的地方比过去多了。 “培训班带来的经济效益比一般外来游客的大多了”,一位 正在自家工地上监工的村民说。 村里一家小咖啡馆的年轻店主则告诉记者,他们几年前 选择在小洲村开店,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独特的古村风貌,另 一方面也是因为有不少艺术家、美术培训机构进驻,对于一 些创意小店、艺术书店、咖啡馆来说,是一个有着不错的文 艺氛围的“土壤”,因此这种店近一两年来也越开越多。 记者多次走访小洲村也发现,除了一些一家几口人集体 出动感受“乡情”的市区游客,小洲村里最多的还是挎着相 机、衣着入时的年轻人。“小洲村不但有传统的岭南建筑, 也有很特别的小店”,在大学城读书的小苏说,她是在同学 的强烈推荐下到小洲村游玩的,感觉这里颇为文艺。
小洲村将引入社会资金,在加大对文物保护 力度的同时,平衡村民利益。“岭南集团已 到小洲地区考察过,我们希望在村内着力完 善两条风貌统一、景观和谐的岭南水乡风情 线路供市民参观游览;另再规划出一些商铺, 或申请特批营业执照,让村民享受到发展旅 游商业的好处。”街道办有关负责人说。
古村落掀起拆旧建新热
原因: 由于小洲村靠近大学城,自广州美院迁入大学城后, 原来云集于广州美院旧址、昌岗路周边的各种美术 培训班,因看中小洲村相对低廉的房租,自去年底 开始大规模“入侵”。 小洲村的平静就此被打破:搞培训的要找教室、办 公场所,学生要住宿要吃饭,于是饭店、文具、颜 料等其他相关产业相继进驻,小洲村的老房子供不 应求。在村民看来,赚钱的机会到了!于是拆旧房 建楼房,提供更多可出租的空间,成了许多小洲村 人最迫切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