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制度
简述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中国现行的货币制度基于人民币(CNY),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
以下是有关中国货币制度的简要概述:
1. 人民币: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单位,简写为CNY(Chinese Yuan)。
人民币的发行权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的中央银行)负责。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辅助单位是角和分。
人民币的符号为"¥"。
2. 纸币和硬币: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两种形式。
纸币分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额。
硬币通常有1元、5角、1角等面额。
3. 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实现国内的经济和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包括利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
4. 汇率体制:中国的汇率体制采用了一篮子货币制度,人民币的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浮动。
中国政府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调控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
5. 支付体系:在中国,有着完善的支付体系,包括银行卡支付、手机支付、电子支付等多种方式。
中国的支付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6. 国际化进程: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人民币已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重要结算货币之一,也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篮子。
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制度在保持国内金融稳定的同时,也在逐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始终是中国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货币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金汇兑本位制与金 块本位制的相同处在于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流通银行券,没有铸币流通。但规定银行券 可以换取外汇,不能兑换黄金。
本国中央银行将黄金与外汇存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允许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并规定 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法定比率,从而稳定本币币值。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要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辅币是 主币的等分,是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用国家规定的货币 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辅币用贱金属并由国家垄断铸造;信用货币制度下, 主币和辅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
货币铸造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黄金储备主要有三项用途: 第一,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金,也就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 第二,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 第三,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在当代世界各国已无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并不能兑换黄金,黄金准备的后两项用途已经 消失,但黄金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这一作用仍继续存在,各国也都储备一定量的黄金作为准备。
发行准备
为了稳定货币,各国都建立了准备金制度,这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准备金有三方面的用 途:作为国际收支;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
历史演变
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
复本位制 纸币本位
金本位制
将历史上至今曾经出现过的货币制度可以分为两类,即金属本位与纸币本位。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 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的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 由熔化;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如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在 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之间,根据两国货币的黄金含量计算汇率,称为金平价。
货币制度基本类型
货币制度基本类型
货币制度基本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 贵金属标准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货币的价值与固定数量的贵金属(如金或银)挂钩。
每个货币单位可以兑换成一定数量的贵金属,保障了货币的稳定性和价值。
2. 固定汇率制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货币的价值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存在固定的兑换比率。
中央银行或政府会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兑换比率的稳定性。
3. 浮动汇率制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货币的价值相对较为自由地浮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兑换比率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随时调整,这种制度相对较为灵活,但也可能导致货币价值的波动和不稳定性。
4. 多货币制度: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同时流通着多种货币,这种制度称为多货币制度。
这些货币可能有不同的用途、发行单位和兑换比率,例如人民币和港币在中国香港的使用情况。
5. 电子货币制度: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逐渐兴起。
这种货币形式不依赖传统的实体货币,而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交易和存储。
电子货币可以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也可以是私人机构或加密货币的形式。
这些是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采用不同的制度形式,以适应各自的经济和政治情况。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指的是中国的货币制度,主要包括货币发行和管理机构、货币政策、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以及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等方面。
货币发行和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具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力。
人民银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负责发行人民币,维护货币稳定,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等。
货币政策:中国实行的货币政策是稳健中性的,即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目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
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具有强制接受的地位。
在中国境内,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该接受人民币作为合法支付手段,并应该用人民币记账。
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人民币以纸币和硬币的形式发行和流通。
纸币包括1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等面值,
硬币包括1元、5角和1角等面值。
人民币可以在中国境内的
银行、ATM机以及各类商户进行兑换和使用。
总体来说,我国的人民币制度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发行和管理人民币,并确保人民币的稳定流通。
人民币在中国具有法定地位,是人们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支付工具。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货币制度
国家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 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 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 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 体系。
(二) 本章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主 要内容: 1.掌握货币制度的含义,了解货 币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含义,掌 握国家货币制度的几种主要类型和 特点,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过 程和原因,掌握劣币驱逐良币的规 律。
3.重点掌握我国现行货币制度的 内容与特点,掌握人民币的发行程 序。
4.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历程, 掌握牙买加体系的内容与利弊。
5.了解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形成与 发展过程,了解欧洲货币联盟等几 种主要的区域性货币制度。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1.货币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自从国家干预货币流通之后
7.如何看待现存的区域性货币制 度?
▲现存的区域性货币制度主要 有西非货币联盟制度、中非货币联 盟制度、东加勒比货币联盟制度、 欧洲货币制度等。
▲按照“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采用 区域性货币制度对于协调与稳定区 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汇率机制的作 用具有积极意义。
(1)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 以作为币材。
(2)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 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规定主币和辅币。 (4)规定货币铸造权或发行权,金属 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铸造权;信用货币 流通下规定货币发行权在中央银行。
(5)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 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了解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内容及其利 弊?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储备 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渠道调 节国际收支。
△牙买加体系的积极作用:为国际经 济活动提供了多种清偿货币;为各国 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灵活性和自主性; 为各国调节国际收支提供了灵活性。
简述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简述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原创实用版4篇)篇1 目录一、货币制度的定义与意义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1.货币材料2.货币单位3.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三、货币制度的类型与举例四、货币制度的作用与影响篇1正文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管理形式,是规范货币行为的准则。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等方面。
首先,货币材料是指用来充当货币的物质。
不同的货币材料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如金本位、银本位等。
货币材料的选择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货币的稳定,因此必须谨慎对待。
其次,货币单位是指货币制度中规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货币单位的规定主要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所包含的价值量。
货币单位的确定对于货币的流通和计量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是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
一国的通货可以分为主币和辅币,主币是本位币,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的规定有助于维护货币的稳定和保障货币持有者的权益。
此外,货币制度还有不同的类型,如银单本位制、金单本位制、纸币本位制等。
这些货币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对应的国家地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货币制度对于国家的经济运行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稳定、合理的货币制度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反之,一个不稳定、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则可能导致经济危机,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
因此,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货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篇2 目录一、货币制度的定义与意义二、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1.货币材料2.货币单位3.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三、货币制度的类型与举例四、货币制度的作用与影响篇2正文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管理形式,是规范货币行为的准则。
货币制度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货币制度的定义与意义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法律上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管理形式,是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基本规则和制度。
2章货币制度
2章货币制度第二章货币制度2-1 货币制度基本构成2-2 货币制度的演变2-3 我国的货币制度2-1 货币制度基本构成一、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形成以铸币的流通为前提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内容)1.货币金属(币材)的确定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货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确定什么币材作为本位币;“本位”是货币制度的一个术语,它表明以什么材料作为标准货币的币材。
选择什么样的金属作为本位币的币材,就会构成什么样的货币本位制。
2.货币单位的确定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规定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3.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通货包括本位币和辅币⑴本位币,亦称主币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本位币特点:①本位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
②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和超差兑换。
③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属于无限法偿币。
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即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不得拒收。
⑵辅币辅币是本位币币值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用。
辅币的特点:①辅币一般由贱金属铸造;②辅币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是非足值货币;③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④辅币实行限制铸造。
即不能自由铸造,只能国家铸造。
⑤辅币是有限法偿货币所谓有限法偿,是对辅币规定的,指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辅币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部分受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无权拒收。
思考:为何规定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而辅币实行限制铸造和有限法偿?①自由铸造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②规避“格雷欣法则”4.准备制度: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银行券的发行要以黄金作准备,所以,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
货币制度的类型
货币制度的类型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使用的货币的组织、管理和运作方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制度有不同的类型,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货币制度类型。
首先,单一货币制度是一种常见类型。
在该制度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只使用一种货币作为法定货币,所有交易和金融活动都以该货币为基准进行。
单一货币制度的优势是简单明了,方便统一管理,减少汇率风险。
例如,欧洲区域内的欧元区就是采用了单一货币制度,所有成员国共同使用欧元作为货币。
其次,双重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货币。
通常情况下,一种货币用于国内交易,另一种货币用于国际交易。
这种制度可以帮助国家管理和控制对外贸易,同时可以保护国内货币免受国际货币波动的影响。
中国就曾经采取双重货币制度,人民币用于国内交易,外汇券用于国际交易。
第三,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的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货币的价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波动。
这种制度的优势是能够自动调节汇率,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变化。
然而,浮动汇率也会带来汇率风险和不稳定性。
多数国家在现代的国际经济体系下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
最后,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汇率锚定在一定比例或一篮子货币上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国家的货币汇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这种制度的优势是能够提供稳定的外汇环境,便于国际贸易和投资。
然而,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被市场推翻的风险,例如投机活动可能导致汇率危机。
中国在过去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度,但现在已经转向了浮动汇率制度。
总结而言,货币制度的类型包括单一货币制度、双重货币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等。
不同的货币制度在管理方式、汇率变动和稳定性等方面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国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和发展目标选择适合的货币制度类型。
简述我国货币制度
简述我国货币制度
一、货币单位
中国的货币单位是人民币(CNY),是中国的法定货币。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辅币单位为角和分。
二、货币发行机构
中国的货币发行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发行人民币,管理货币流通,维持支付、清算等系统正常运行。
三、法定货币和衍生货币
中国的法定货币只有人民币。
衍生货币是一种基于基础货币的金融工具,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和掉期合约等。
四、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达到这一目标。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五、人民币作为我国唯一合法通货
人民币是中国唯一的合法通货,在中国境内所有公共和私人交易中必须使用人民币。
同时,中国政府严格限制其他货币的流通和使用。
六、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
人民币的发行权高度集中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发行,并受到国家严格监管。
发行的货币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并保持适当的货币稳定性。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它体现着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货币制度。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制度(一)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制度的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制度是在铸币流通的基础上,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生产、扩大贸易的要求而逐步形成的。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条块形状流通的,在每次交易中,都需要称量货币的重量,验定成色,按照交易额的大小进行分割,给商品交易带来了不便。
因此,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求,具有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铸币就出现了。
但是,铸币流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铸造分散,很不统一,造成流通混乱;其次是铸币不断减轻重量,降低成色,各地铸币成色悬殊,重量不一,各种货币的折合极为复杂,常常影响到商品的正常交易,以至引起物价的动荡,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发展。
因此,在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就陆续颁发了统一管理货币的种种规定,在执行、修改和补充这些规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的货币制度。
(二)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1)确定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
用什么金属作为货币材料,是建立货币制度的基础。
货币金属的选择,基本上是由各国的主产状况和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
资本主义的货币金属,一般都是黄金,例如,美、英、法等国的货币金属都规定为黄金。
旧中国的经济落后,货币金属仍是白银。
货币金属确定以后,就要规定货币单位,它包括货币单位名称,和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量。
例如,美国货币单位的名称规定为“美元”,每一美元的含金量曾规定为0.736662克。
又如,旧中国曾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为“圆”,并规定每圆银元含纯银为库平6钱4分8厘(合23.977克)。
(2)确定主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主币又称本位币,它是一个国家法定作为价格标准的主要货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金属和货币一单位铸造而成的金属铸币。
第2章货币制度
•
三、 金本位制
1. 金币本位制 2. 金块本位制 3. 金汇兑本位制
• 1、金币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币
• (1)自由铸造、自由融化(自发调节 货币的流通量),具有无限清偿能力
• (2)自由储藏、自由流通(自发的稳 定物价),辅币与银行券与金币可同 时流通,并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成金 币
• 人民币的主币的“元”是我国经济中 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具有无 限清偿能力。人民币辅币的货币单位 有“角”和“分”两种, “元” 、
“角”和“分”均为十进制。人民币 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与 管理。
• 二、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比较特殊。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一国两制“的方 针,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分别 回归祖国以后,继续维持原有的货币 金融体制,从而形成了(一国四币) 的特殊货币制度.
• 2. 双本位制
• 金银两种货币按照法定比例流通 的一种货币制度,国家为金币银币规 定了固定兑换比率。
• 格雷欣法则(Gresham Law):即劣币 驱逐良币的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
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 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 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 3. 跛行本位制
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 日开始发行,这是中国货币制度的开始。 人民币属于信用货币,人民币不规定含金 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以现金 和银行存款两种形式存在,现金由中国人 民银行统一发行,存款货币由银行体系通 过业务活动进入流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 实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的总量和结构进 行管理和调控。
名词解释货币制度
名词解释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运行中使用的货币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它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监管等方面的规则和机制,对经济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货币制度的核心功能是发行和管理货币。
货币的发行由中央银行负责,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经济活动中的货币需求。
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通过增发或减少货币供应来调节经济运行。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和通胀水平。
货币制度还涉及货币的流通和支付体系。
货币的流通是指货币在经济中的流动和交换。
现代货币主要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在,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实现转账和交易。
支付系统的高效运行是一个稳定的货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制度还包括对货币的监管和管理。
中央银行是货币制度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金融机构的运作,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中央银行还负责货币政策的执行和调整,以维持货币的稳定价值。
货币制度的设计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货币政策目标和政治环境等因素。
不同的货币制度有不同的特点和组织方式。
市场经济国家通常采用自由浮动货币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货币的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也会根据市场条件浮动。
自由浮动货币制度允许市场力量自由决定货币的价值,但也可能导致货币的剧烈波动和通胀压力。
另一种常见的货币制度是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家的货币和其他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被设定为固定不变。
这种制度可以提供稳定的汇率,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
但是,维持固定汇率需要中央银行采取措施来干预外汇市场,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
此外,还有一种混合货币制度,即一篮子货币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与多种主要货币的汇率保持固定关系,以降低汇率风险和依赖于单一货币的风险。
总之,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对经济发展、稳定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货币制度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三种货币制度
三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金本位制,即金币本位制,它的特点是: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主币和具有有限法偿能力的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同时流通;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
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趋于一致,保证了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金本位的货币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确立起来的。
英国早在1861年通过金本位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1862年开始铸造金币,货币单位为英磅。
1865年,法国、比利时、瑞士三国组成拉丁货币同盟,发行了货币史上流通最久的金法郎,规定其含金量为0.9032258克纯金,这种国际间通用的金铸币,一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停止流通,但至今还有些国际性的组织如国际电讯同盟,仍然以金法郎作为计算与结算单位,欧洲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19世纪后期实行金本位的货币制度。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对黄金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而黄金的产量有限,而且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平衡,加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不断削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日益缩小,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限制,最终导致西方国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宣告金币本位制破产,并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宣布放弃金块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度在资本主义世界盛行了约百年之久,虽然其已经成为货币史上的历史陈迹,但它给货巾制度带来了深远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参加联合国筹建的44个国家的代表,为重建二战后的经济秩序,推动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促进全球经济问题的解决,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市(Bretton Wood)召开了国际金融会议,讨论重建国际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
货币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到近代形成比较规范的制度,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①货币金属。
即法律规定用哪种金属作本位货币,这种规定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由生产水平与发展程度决定的。
从历史上看,曾经历了从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到金本位制,再到不兑现本位制的过程。
②货币单位。
即法律规定货币的名称与含金量。
③货币的铸造或印刷、发行、流通制度。
④货币储备制度。
即国家规定中央银行或政府,为保证货币的稳定,要储备一定的贵金属、外汇。
本世纪30年代以后,各国逐渐取消金本位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余汇兑本位制。
在当代,世界各国都实行的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即不兑现本位制。
将历史上至今曾经出现过的货币制度可以分为两类,即金属本位与纸币本位。
货币制度的演变概括地讲,从16世纪至今,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各个历史阶段商品经济相适应,先后出现过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三种金融货币制度,最后过渡到当今不兑现的纸制本位制度。
(一)金属货币制度的形成和演变1、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这是最早的货币制度,产生于商品生产还不很发达的时期。
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入输出。
除了我国外,到了19世纪末,各国先后放弃银本位制而采取金银同时流通的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度是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又称复本位制。
在这个制度下,金币和银币都能自由铸造,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金银复本位制度按照金银两种贵金属的不同关系分为如下三种:(1)平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是国家不规定金银之间的比价,金银按照各自的实际价值进行交换的本位制,例如,英国在1663年就铸造金币“基尼”与原来银币“先令”按市场比价同时流通。
货币职能与货币制度
#2022
金银复本位制先后经历了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三种 类型
○ 金银复本位制因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甚至导致货币制度事实上的倒退而被淘汰。
○ 金单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币材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对当时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崩溃的主要原因:
信用货币
○ 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 的货币。信用货币是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不再代表 任何贵金属,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这一货币形 态。
01 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是指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存款货币与其他货币形态相比较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
是它没有一定的实物形态,不具备可触摸性、可持有 性,只不过是在银行存款账户上的一笔数目。
1.
1.
添加标题
货币材料是指国家以法律的 形式明确规定哪种或哪几种 商品作为铸造货币的材料, 现在世界各国都实行不兑现 的信用货币制度。这就是说, 过去货币制度中最重要的一 个构成因素已经消失了。
添加标题
二.
货币单位的确定 货币单位的确定就是确 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添加标题
二.
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 国计价、结算的唯一合 法的货币。
1. 世界黄金存量分配极不平衡,使得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 受到削弱;
2. 因黄金储备的减少使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受到削弱。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两种货币制度都是既不稳定又残缺不全 的货币制度 。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摧毁了这两种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各 国都先后实行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01
实物货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制度
目录[隐藏]
货币制度的概述
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的演进
中国的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基本知识要点
图书《货币制度理论》
[编辑本段]
货币制度的概述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依据货币制度作用的范围不同,货币制度包括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货币制度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
货币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到近代形成比较规范的制度,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①货币金属。
即法律规定用哪种金属作本位货币,这种规定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由生产水平与发展程度决定的。
从历史上看,曾经历了从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到金本位制,再到不兑现本位制的过程。
②货币单位。
即法律规定货币的名称与含金量。
③货币的铸造或印刷、发行、流通制度。
④货币储备制度。
即国家规定中央银行或政府,为保证货币的稳定,要储备一定的贵金属、外汇。
本世纪30年代以后,各国逐渐取消金本位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以美元为主要
储备货币的余汇兑本位制。
在当代,世界各国都实行的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即不兑现本位制。
[编辑本段]
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价值形式发展的产物。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制度也指国际货币体系,即国际间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各国为了解决在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中国际支付手段、国际储备资产等国际货币问题的需要,对于涉及国际货币流通各个方面,包括货币的兑换与汇率制定、国际收支调节、国际结算制度、国际储备体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金融市场等,在国际范围内自发地或经过协商谈判调节确定的一整套系统的原则、规制、办法、机构,形成国际货币体系。
最初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适应当时国际经济关系的需要和各国国内货币制度的现实情况自发形成。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时,逐渐瓦解,分裂为若干货币集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中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到70年代后由于美元地位的削弱而逐渐瓦解。
改革国际货币制度,建立起一套新的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
[编辑本段]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规定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材料就是规定币材的性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形成不同的货币制度。
但是哪种物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不是国家随心所欲指定的,而是对已经形成的客观现实在法律上加以肯定。
目前各国都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对货币材料不再做明确规定。
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规定货币单位包括两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值。
在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在信用货币尚未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在黄金非货币化后,确定货币单位的值表现为确定或维
持本币的汇率。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要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辅币是主币的等分,是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
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辅币用贱金属并由国家垄断铸造;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和辅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
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
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分为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有限法偿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金属货币制度下,一般而言主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则是有限法偿,在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国家对各种货币形式支付能力的规定不是十分的明确和绝对。
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主要分为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信用货币的分散发行与集中垄断发行。
自由铸造指公民有权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在国家造币厂铸造铸币,一般而言主币可以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指只能由国家铸造,辅币为限制铸造。
信用货币分散发行指各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发行,早期信用货币是分散发行,目前各国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机构。
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内容比较复杂,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
[编辑本段]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典型的货币制度包括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等内容。
(一)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
1、货币制度的基础条件之一是要有确定的币材。
世界上许多国家曾经长期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确定用什么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就成为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
具体选择什么金属做货币材料受到客观经济发展条件以及资源禀赋的制约。
2、货币单位也是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之一,在具体的政权背景下,货币单位表现为国家规定的货币名称。
在货币金属条件下,需要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量。
规定了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有了统一的价格标准,从而使货币更准确地发挥计价流通的作用。
当代,世界范围流通的都是信用货币,货币单位的值的确定,就同如何维持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有直接关系。
(二)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
1、将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通货)可以区分本位币和辅币。
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主币。
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
2、本位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国家规定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允许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的国家,对于流通中磨损超过重量公差的本位币,不准投入流通使用,但可以向政府指定的机构兑换新币,即超差兑换。
3、辅币一般用贱金属铸造,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但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限额内。
辅币仅具有限法偿性,但可以与主币自由兑换。
辅币不能自由铸造,只准国家铸造,其铸币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当代纸币条件下,辅币与贱金属铸造的主币经常标示国家名称或者可以体现国家权威,但与历史上金属货币体系中将主币与辅币铸造发行权分别授予不同部门比较,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
4、银行券和纸币是贵金属储量以及相应的金银货币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扩大的需要而出现的产物。
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货币。
早期银行券流通的前提和背景是持券人可随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属货币。
经历1929— 1933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停止兑现,其流通已不再依靠银行信用,而是依靠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从而使银行券转化为纸币。
(三)准备金制度
1、准备金制度分别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金属货币与银行券同时流通条件下,为了避免银行券过多发行、保证银行券信誉,发行机构按照银行券的实际规模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另一种情况是纸币流
通条件下,发行纸币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或者商业银行)维持一定规模的黄金。
发行货币机构按照一定要求与规则持有黄金就是黄金储备制度,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
多数国家的黄金储备都集中由中央银行或国家财政部管理。
2、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黄金储备主要有三项用途:第一,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金,也就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第二,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第三,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在当代世界各国已无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不再兑换黄金,黄金准备的后两项用途已经消失,但黄金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这一作用仍继续存在,各国也都储备一定量的黄金作为准备。
3、各国中央银行为了保证有充足的国际支付手段,除了持有黄金之外,还可以选择储备外汇资产,具体选择何种外汇资产,既取决于该外汇资产所对应的外国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可接受性,也要考虑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变动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由于面临汇率风险,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应考虑持有适当的外汇资产组合而不是单一外汇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