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
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认识
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认识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过程,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7世纪,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向南移动,最终定居在长江流域。
首先,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农业的发展。
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7世纪,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农业的发展使得黄河流域的土地贫瘠,而长江流域的土地肥沃,因此,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其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商业的发展。
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7世纪,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业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商业的发展使得长江流域的港口和商业活动更加繁荣,而黄河流域的港口和商业活动则比较落后,因此,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最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政治的发展。
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7世纪,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政治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政治的发展使得长江流域的政治活动更加繁荣,而黄河流域的政治活动则比较落后,因此,政治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总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过程,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农业、商业和政治的发展都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它们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得更加迅速。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启迪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启迪徐根艳望江县高士中学摘要:古代社会经济主如果指以农业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所以古代社会又称为农业社会或农业文明。
而农业的进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生产力的进展是经济迸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的稳固是经济进展的前提;统治者的重视是经济进展的保证;优越的地理环境是经济进展的客观条件。
相对于南方来讲,黄河中下游地域较早的具有农业进展的这些条件,从而使其长期走在南方的前面。
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我国经济重心却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逐渐转移的进程。
它不仅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对于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超饭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启迪Ancient China's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moved southand the reasons for inspirationXu Gciiyaxi Gaoshi Middle School Waiigjiaiig County Abstract : The ancient economy mainly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 s economy based on agriculture,so the aiicicnv time was named as agricultural society or agricultural dc^-clopmcnt of agriculture was determined by many as dc\r ck)pmcnt of productive capacit}*,social stability,special atten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excellent lands forcondi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with south China,the areas in the middle of or lower level of the Yellow River possessed these conditions fbr developing agriculture,so the region was more prosperous than th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n T,thc economic center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from north to transference not only had profound impact on ancient economy,but also proves to be meaning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Key words : The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South; Reason; Inspiration古代社会经济的进展,主如果指农业经济的进展,所以古代社会又称为农业社会。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因汉代以降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原因
1、气候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南方的土地变得更宜人,人们更经过长期开发
利用逐渐受到赏识,从而吸引了大量农民南方移民。
2、开发水利。
南方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便利交通,这促使经济重心逐渐向南移。
3、朝廷政策。
汉代后,历代朝廷调整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南方各方面经济,支持
南方民灾对策,规划建设高速公路等,进一步加剧南方经济重心的转移。
二、影响
1、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南方的水利、交通及农业资源丰富,加上朝廷政策的支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宋朝新世纪,商贸活动大量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有效推动了南方的经济重心的移动。
2、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随着南方地区人口和经济的增加,文化自然也得到了推广,例如宋朝音乐、绘画等受到广泛赞誉,因此南方也催生了一批新兴文化,影响了古代社会后来的发展历史。
3、联系民族之间。
运用交通及水资源,南北之间的贸易得以增强,让南北两地的
居民们及其社会文化得以相互发生联系,互相促进。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给当今社会的启示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给当今社会的启示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给当今社会的启示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历史时期的转折点,它对当今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宋代,经济重心南移是由于南方的水稻种植和盐业兴盛,使得南方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这一历史事件给当今社会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宋代,南方的水稻种植和盐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和地理条件,促进经济的多元发展。
其次,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宋代,南方的盐业兴盛得益于当时的盐矾烧制技术和运输技术的进步。
当今社会也需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
再次,文化交流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宋代南移经济中心的背后,也离不开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经济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在宋代,南方的经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从而迅速壮大。
在当今社会,政府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给当今社会带来了许多启示,我们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希望我们能够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由于地理、气候、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中心逐渐从北方向南方转移。
这种转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北方经济中心的崩溃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以其肥沃的土地和多样的资源而成为了经济的中心。
在这个阶段,北方地区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非常繁荣,大量的粮食、商品和财富都集中在北方。
然而,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北方经济中心逐渐开始崩溃。
这个阶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北方地区的经济衰退导致了大量的人口流失和社会动荡。
许多人被迫离开北方,前往南方或者其他地区寻找生计,这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其次,北方地区的衰落使得南方地区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南方的经济逐渐兴盛起来。
二、南方经济的崛起南方地区以其湿润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耕地而被广泛认为是农业的天堂。
这个阶段,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种植水稻和茶叶成为了南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除了农业,南方还拥有丰富的手工业资源,如丝绸、瓷器等,这些产品远销海外,给南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南方经济的崛起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南方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徙,使得南方地区的人口逐渐增加,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其次,南方地区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南方兴起。
这些城市不仅为南方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成为了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三、南方成为经济中心在这个阶段,南方已经完全取代北方成为了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
南方地区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南方的商品和财富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远销到东南亚等地区。
这使得南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和经济中心。
南方成为经济中心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南方地区的繁荣带动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后,由于北方的持续战乱,大量人口开始向南方迁移,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技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这一现象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在唐朝前期,中国的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但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同时,南方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开始吸引了大量北方移民。
这些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经济因素: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和矿产资源。
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南方的丝绸、茶叶、大米等农产品也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吸引了大量商贾前来贸易。
政治因素:安史之乱后,北方地区的社会秩序一度陷入混乱,而南方地区则相对稳定。
为了寻求更稳定的生活环境,大量北方人选择向南迁移。
同时,南方的官员也积极引进北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文化因素: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社会的进步。
同时,南方地区的文化繁荣也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前来游历和定居。
经济重心南移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的分布格局发生了改变。
大量的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使得南方的城市和农村得到了快速发展。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进步。
经济重心南移还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全国经济的支柱。
这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中国古代的繁荣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中涉及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种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北方人口的南迁和南北文化的融合起到了关键作用。
试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试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一、自然条件的原因:南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网交错,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二、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发展,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三、政治中心转移:晋代由洛阳向建康(今南京)的转移,宋代由汴京(今开封)向临安(今杭州)的转移,接带动了北方人口的大量南流,也直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长足发展。
四、战乱造成的人口迁移:北方战乱多,社会不安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而南方则相反,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海外贸易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发展。
六、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
2、谈谈你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试分析中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认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以雇主和雇佣工人组成的手工作坊,但就是这小小萌芽在明清时代也是被自给自足的封建土地所有是压制的,得不到长足发展。
但它代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总趋势,具有进步性。
缓慢发展原因:1)经济上:在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2)政治上:封建统治根深蒂固,封建势力强大,而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国家重农抑商;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3)文化上: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束缚百姓.4)社会:农民受剥削重,极端贫困,无购买力;地主和商人赚钱买房置地,影响扩大再生产.3、试分析闭关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其影响:原因:(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机自己的统治。
(4)统治者短视无知,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影响:(1)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者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2)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3)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中 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与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与原因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转移过程。
这一重大的历史变迁,对中国的经济格局、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早在秦汉时期,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的重心所在。
当时的关中地区,沃野千里,农业发达,是国家的重要粮仓。
而南方地区,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大部分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大量北方人口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迁。
这给南方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他们带来了北方的农耕经验,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南方的统治者也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使得南方的农业逐渐赶上北方。
到了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南方的物产能够更加便捷地运往北方。
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成为国家粮食的重要供应地之一。
此外,南方的手工业,如丝织业、制瓷业等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逐渐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北宋灭亡后,宋室南迁,定都临安(今杭州),进一步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更加先进,出现了许多新农具和新的种植方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同时,南方的商业和手工业也非常繁荣。
商业城市众多,如临安、泉州、广州等,海外贸易发达,丝织品、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
在手工业方面,造船业、印刷业、造纸业等行业的技术和规模都超过了北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北方频繁的战乱是促使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因素。
从魏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北方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为了寻求安定的生活环境,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其次,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基础。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一、引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南北方经济差异南北方经济差异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古代,北方以农业为主导,而南方则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导。
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南方比北方更适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这种差异在宋朝达到了顶峰,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商业中心。
三、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也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
在唐朝时期,随着唐朝政权逐渐衰落,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各地开始出现了大量私人贸易活动。
这些私人贸易活动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使得江南地区成为了贸易中心。
四、交通运输发展交通运输发展也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
在唐朝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南北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使得江南地区成为了北方商品进入南方的重要通道。
同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江南地区也成为了与外界贸易往来最频繁的地区。
五、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也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
在宋朝时期,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在江南地区的繁荣。
六、商业和手工业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繁荣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之一。
在宋朝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商业中心。
由于商业和手工业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得江南地区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富裕、人口最密集、文化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七、政策支持政策支持也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
在宋朝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江南地区的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减税、免征粮租等。
这些政策使得江南地区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八、结语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
南北方经济差异、政治因素、交通运输发展、科技进步、商业和手工业繁荣以及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3、(高考模拟题)五代十国及南宋时期南方 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3课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思考: 概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其 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一、南移的过程: 1、魏晋南北朝: 南方初步发展(奠定基础)
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开始南移) 2、中唐以后: (“扬一益二” )
江南正式成为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3、南宋: (“苏湖熟,天下足”)
二、南移的原因和条件:
1、(2007江苏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 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 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2、(高考模拟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说明了什么 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占城稻所取得的结果 B.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获得成效 C.南宋时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成为 全国的经济重心 D.南宋政府重视农业生产,使江南经济超过 北方
1、北方连续战乱了劳动力 和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3、南方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4、南方政权对发展经济的重视和政策支持。
三、历史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 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概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概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并简析导致重心南移的原因1、南移历程:江南经济原先比北方落后,后来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其经历了“初步开发——开始赶上——继续发展——超过北方”这样一个过程;1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2初步开发:三国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3大规模开发:东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5开始南移:隋唐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6继续南移:五代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7超过: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的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的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到元朝时,出现了南粮北调的形式;8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兴修水利;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运用,促使对外贸易的发展;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又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一发展历程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三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
区。 所以, 本文以经济重心曾存在于北方为前提, 分析中国的经济 方漕运, 促使人们利用南方漕运解决因黄河决堤带来的麻烦, 促进
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深入探讨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产业。
南方商业的发展, 加快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二、 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历程
(二) 政治因素
通过分析学者们的相关理论及查询资料, 可以将重心南移进行
注释: ① 李晓路, 葛壮.隋唐以前中 国经济重心在北方说 商榷———重论
南方经济在中国 古代 史上 的地 位 [ J].华 东师 范大 学学 报, 1988 (1) . ② 全汉升.中国经济史研究 [ M] 上册.新亚研究所, 1976: 270 -271. ③ 李 心 传. 建 炎 以 来 系 年 要 录 [ M ]. 北 京: 中 华 书 局, 1985: 1422. ④ 史记· 货殖列传 [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3628.
动商业发展, 拉动经济重心南移。
-252.
(四) 商业发展
[4] 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南方物美价廉的丝织品和瓷器吸引了海内外消费者, 依靠独特
[ J] .中国史研究, 2013 (04) : 117 -138.
的漕运优势, 南方的产品远销海外, 开启海外贸易的先河。 以宋代 [5] 商宇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影响分析 [ J].经济视
期, 更是在与外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农业文明的再创造。
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S1) : 122 -123.
罟凿《 四、小结
综上所述, 古代中国在经济中心的划分方面, 始终坚持黄河流 域, 尤其在秦汉以前, 这一地区较为繁华, 也成为政治重要中心。 但是在汉魏朝时期, 重心开始发生变化, 北方地区不再成为经济发 达的主要地区。 在对外交流之后, 经济重心开始难移。 到 南 宋 时 期, 南盛北衰的局面基本不再发生变化。
有关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观点
有关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观点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指的是中国经济重心从中原地区逐渐向南方转移的过程。
在古代,中原地区是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始崛起。
有些学者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南方地区的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农业生产更加丰富多样,而北方地区则面临着干旱和寒冷的困境,农业生产相对较为困难。
因此,南方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兴中心。
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的各个小国之间在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非常活跃,这也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北方地区则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政治动荡,这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政治文化的变化,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一、人口南迁1.中国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主要的经济活动就是一家一户的耕织活动。
这种经济模式效率比较低下,物品交换、商品交易比较少,商业活动很难健康地发展起来,经济发展依赖于农业活动,依赖于记录在户籍上的人口数量,经济好坏、国力强弱很大程度上与人口多少直接相关。
2.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华民族很早就在黄河流域地区生存发展,北方地区的各种资源尤其是土地很早就被充分利用起来了。
随着北方人口的不断增加,生存资源的相对缩减,大量人口为了生存不得不南迁。
3.北方平原地区和草原游牧民族相邻,每当草原遭受重大灾害或者中原地区内乱,游牧民族便趁机南侵,引起战乱,每当此时,大批士民南渡逃避战乱,南方人口快速增加,北方人口不断减少。
同时,北方士民也带来了大量的先进技术,推动南方耕种技术改进,促进粮食增产。
尤其是南宋时,朝廷对南方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大开发,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南方的发展潜力,在多数方面超越北方。
二、气候地理条件1.中国南北方气候分明,北方天气较为寒冷且易干旱,南方天气较为温暖且以洪涝,南方比较湿热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快速生长,南方农作物多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而北方地区多是一年一熟或两熟,在粮食产量上,南方具有天然的优势。
在宋朝,便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南方地区在宋朝时已经成为主要的产粮区,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2.根据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研究和章典、詹志勇等的《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科学通报,2004,(23))两篇文章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民国这一段时间,我国的气温整体呈下降趋势,之后开始有所回升。
中国古代这一段时期,北方逐渐变得更加寒冷,生存条件变得恶劣,粮食生产也出现波动,而南方气温更适合生存,更能吸引人口聚集和促进人口增加。
3.南方临海、河流众多,水运、海运发达,良港众多,非常便于货物运输、人员流动,促进了商业活动的繁荣,海外贸易也比较昌盛,更加确立了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大家都熟悉的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这次变化给中国古代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其原因也有很多,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望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首先,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农业的发展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其发展正在不断加快。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南方比北方气候更适宜农业发展,土地灌溉、土壤肥力更为优越,三黄作物大丰收,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其次,运河、公路的建设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运河、公路的建设提高了货物运输状况,有利于城镇及商贸活动的发展,使企业投资兴业,商业活动的发展,也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宋代的大运河彻底改变了中国的交通格局,宋代三藩之乱也拉动了贸易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此外,城市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城市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宋代的汴河流域地区,城市发展,商业遍布其中,社会各阶层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经济重心也随之南移,如今的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都是实证。
同时,金融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金融的发展,为加速经济的发展,资本的投资、贷款、贸易,支持了众多企业的活动,从而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宋代实行了统一货币,以及抵押制度,也为此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最后,文化繁荣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宋代以前,中国古代文化呈现出从“商”到“周”的落后状态,而宋代开始以来,文化荣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代新文化的兴起,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上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农业发展、运河公路的建设、城市发展、金融发展以及文化繁荣等等,这些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深入探讨历史背景及教案分析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深入探讨历史背景及教案分析毫无疑问,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受到世界瞩目。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中国南方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比于以往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和北京,南方城市如深圳、广州、杭州、南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也越来越重要。
这种重心南移的趋势,不光对于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有着重要的启示,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了解这个现象的影响和原因,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历史背景。
中国的重心南移,其实可以追溯到清朝的时候。
当时的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然而自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南京逐渐失去了其中央政府的地位,并逐渐沉寂到20世纪80年代。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在经济改革的进程中,南京、深圳等地方重新焕发生机,这也为重心向南方迁移奠定了基础。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方的一些城市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
在当下的中国,深圳、广州、杭州、南京这些南方城市已经被列为重要的先进城市。
这些地区拥有较高的标准化经济发展模式,这也导致了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实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
其实,这种重心南移的趋势并非偶然。
从现代化进程到全球化、信息化进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另外,政策的引导,领导层的重视也非常重要,而南方地区受到的政策改革相比于其他地区更多。
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如何了解这个现象的影响和原因呢?教案方面的设计需要保证内容有足够的因果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封建社会的南北分裂、南方城市的兴衰过程、改革开放的阶段性变化等方面,了解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当前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引导等内容,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理解重心南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兴趣和实际问题的连贯性。
重点在于增加文化研究的深度,因为这种发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会牵扯到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变化,这也将成为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不仅推动了中
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这个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呢?接下来,我将分步骤阐述这个
问题。
第一步:环境和资源
在古代,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非常恶劣,尤其
是干旱和缺水的西北地区。
而南方地区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
的气候条件,比如江南地区的水稻种植和南方的棉花、茶叶等农产品。
这些自然资源使得南方地区成为了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第二步:政治和文化
南方地区早已经被中原的文化影响,同时,自古以来,南方地区
就有相对独立自主的政治传统。
在隋唐时期,随着南北朝的统一和唐
朝的建立,南方地区逐渐成为了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同时,南方
地区也有一些富裕商贾和江南巨商,这些人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有着
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三步:海商和海防
古代中国在东海和南海都有着广泛的海洋贸易活动,南方地区的
城市也因此成为了重要的贸易港口。
同时,南方地区的海防也更加严密,可以有效的抵御外敌入侵。
这些因素使得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更
为繁荣。
综上所述,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主要是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和资源条件好,同时受到政治、文化、海商和海防等多方面的影响。
南方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对中国整个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
浅议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浅议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在中国历史上,南方曾是不毛之地,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开发,南方经济才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自唐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至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北方经济发展缓慢,几陷于停滞,而南方凭借多方面有利条件逐步发展起来,并于南宋时超越北方,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
南方经济为什么能够超越北方?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很多很有见地的看法。
但笔者认为主要是两个因素。
一是政治因素,二是自然因素。
其中自然因素尤为重要。
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一直战乱频繁。
期间有中原汉族的自相残杀,更有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入侵,如五胡乱华、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等,把整个北方搅的鸡犬不宁。
而南方则相对安定,战乱很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北方乱南方安定,促使大量中原人口被迫或自愿南迁。
这既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又增加了南方的劳动人口。
这是政治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自然因素。
在学术上,经济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三个产业。
在古代经济史中把其归纳为对应的三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
其中农业最为重要。
因为古代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最首要的是农业生产。
只有在满足了吃穿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从事商业贸易、手工业生产,也只有满足了吃穿才能为商业贸易、手工业提供原料。
并且在封建社会,商贸手工不如现今发达,这更使得农业生产处于极端显著的地位。
农业在经济中占的比重是如此之大,可以这么说,在古代中国,只要农业能够欣欣向荣整个社会的经济便欣欣向荣。
而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
中原地区原先也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
但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密度越来越高,植被急聚减少,水资源也在逐渐减少。
而南方开发少植被保持较好,长江中下游水资源丰富,湖泊众多。
再加上我国气候的演变呈冷暖交替状态,自唐至南宋期间,南北气温普遍变冷,相对于较冷的北方,南方气温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一、原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例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比较繁荣,但后来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影响,北方的社会安定受到了破坏;五代十国期间,北方几乎平均每十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战争;两宋期间。
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更是接连不断。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例如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的农民达九十万之多,占北方总人数的八分之一。
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南迁的北方人民还给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地区从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用粪来作肥料。
牛耕得到推广。
3.政治中心的南移 (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统治者在楚州“筑白水塘以溉田”;吴越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例如著名的捍海石塘等。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二、过程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程民生在5000年的历史中,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经济发展干差万别,很不平衡。
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在最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地区形成一个经济重心,也即与其他地区相比,人烟稠密,经济发达,是国家和当时社会最主要的经济区。
第一个经济重心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是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历史事实。
经济重心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国防形势的演变,必然也将寻找更适宜的发展区域。
以扩大经济重心的范围乃至迁移。
宛如江河东流。
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大致经历了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历程.最终在东南地区结聚成一个新的经济重心,并取代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重心地位。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事件。
显而易见,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为止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不仅展示了经济演变的地理脉络,是地域经济开发史和北南经济地位消长的主线,而且直接带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因此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
对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古人有切身的感受,但并未加以研究。
只是到了现代,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也可以说,发现经济重心南移史实是现代史学的一大成果。
正是这个问题的发现和深入讨论,引发出一系列新问题,从而使经济史研究进一步立体化,拓展出新天地。
在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必须首先了解已有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脉络。
1990年,卢星、倪根金曾从事过这项工作,发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问题研究综述》一文。
这篇3000余字的文章简略概括了以往各种主要观点,罗列了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南移的时间,南移的原因,[1]为学术界提供了便利,功不可抹。
现今看来,该文显得比较简单,且所列诸家观点均无具体出处。
只是在文后列出17篇(部)论著作为主要参考资料,使人难知所指。
10多年以后的今天更有许多新见解出世。
因此,有必要站在其肩膀上重新审视。
一、有无经济重心、何时何地形成经济重心像所有重大问题一样,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也是一场大讨论。
在许多重要问题上有关学者各抒己见。
问题总是从无到有,中国经济重心问题也不例外。
学术界所说的经济重心南移,大前提是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存在着经济重心。
但并非所有人都承认这一观点。
李晓路、葛壮就持不同意见,他们在对隋唐以前南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初步探讨”后指出:“南、北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互相交往的影响下独自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特点有明显差异;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及社会生产的不同部门间,南、北方各有优劣。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尚难总体比较,因而还不能得出…经济重心在北方‟的结论。
”对“北优南劣说”产生的原因,该文提出可能与中国古代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及史官文化的影响这两个因素有较大关联。
[2]在此前后,大多数而且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定中国古代存在着经济重心并且就在北方。
早在1943年,全汉升就明确指出这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而不在南方,这是没有疑义的。
”并认为这个在北方的经济重心“较偏于西”。
[3](P271、270)王仲荦完全赞同这一观点。
[4](p495-496)而较早系统地提出这个问题的,当属冀朝鼎。
1934年4月,冀朝鼎写成了英文版的《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1936年在伦敦出版。
原序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本书提出了基本经济区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这对了解中国经济史是大有裨益的。
”全书的主旨是:“定义基本经济区的概念,研究中国的水利与经济区划的地理基础,以及简要地探索中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区的转移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把从公元前255年至公元1842年的中国经济史划分为5个时期:1.第一个统一与和平时期,包括秦汉两代,以泾水、渭水、汾水和黄河下游为其基本经济区。
2.第一个分裂与斗争时期,包括三国、晋和南北朝、四川与长江下游出现一个能与前一时期的基本经济区所具有的优势相抗衡的重要农业生产区。
3.第二个统一与和平时期,包括隋唐,长江流域取得了基本经济区的地位。
4.第二个分裂与斗争时期,包括五代、宋和辽、金,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显著的基本经济区在进一步充分地发展着。
5.第三个统一与和平时期,包括元明清三代。
“统治者们对于首都与基本经济区相距太远这件事越来越发愁,因而多次想把海河流域(现河北省)发展为基本经济区。
”[5](p12-13)这里的“基本经济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重心”。
这里需要说明,在此之前已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
该书第14页注①透露:K.A.Witffogel博士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中国经济——政治核心区”,并指出“决不是固定不动的”,从西北到东北,到长江流域,这种核心区有三次变动。
他意识到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核心区”及其移动轨迹,冀著显然受其影响。
朱诗鳌在冀著中文版《译者的话》中写到:1936年该书英文版出版后,就引起了我国及世界学术界的注意,在日本,由左渡爱三于1939年译成了日文。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也许是迄今为止任何西文书籍中有关中国历史发展方面的最卓越的著作”,承认是其《中国科学与文明》一书中《水利工程》的主要依据。
所言英文版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注意确屑事实,如我们见到李剑农在20世纪50年代引用过此书。
[6](p193)但恐怕不宜过高估计。
因为当时能看到并看懂此书的人毕竟是有限的。
直到1981年,才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了中文版,此时对我国学术界经济重心南移研究的作用已属强弩之末或仅是推波助澜了。
几乎与冀朝鼎同时,张家驹也开始了对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
从1935年起,张家驹在大学生时期就对宋代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予以特别关注,陆续发表了一些短文,其中以《中国社会中心的转移》为代表作。
[7]至1957年形成了11万字的《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一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专著。
书中《绪言》指出:“自唐朝中叶至宋之南渡,是我国经济重心向南转移的过渡时代。
本篇的写作,主要在阐明两宋时期这一转移的行程。
”结论是:“宋王朝的南渡,标志着南方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我国社会就完全进入南盛北衰的新阶段,因此,这一历史事件就成为我国南部发展历史中的划时代关键。
”以上二书,是近半个世纪以前的有关代表作。
关于近年经济重心南移观点的普及,中学教科书的提法最有代表性。
中学教科书的编纂,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内容、观点的选择十分慎重,对学术界新成果的采纳往往滞后。
我们在最权威、最有代表性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历史课本中,能看到有关提法明显的变化轨迹。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学历史》中,只是谈到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原来比黄河流域落后,六朝时得到进一步开发;至宋代也仅在《南北方经济的发展》标题下讲述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8]到了90年代初,有关提法就比较明显了。
如“江南的经济原来比黄河流域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下游一带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9]已经客观地显示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因而,有中学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上将其明确化。
[10]而最新版的《中国古代史》中,则明确提出了经济重心南移概念:六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安生之乱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
[11]10年间的提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暗示到明确的三个明显阶段,表明经济重心南移研究日益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概念日益普及。
另外,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教科书中也有反映,如张全明、张翼之《中国历史地理论纲》的经济地理部分.干脆就是以经济重心南移为主线的。
关于何时在北方形成经济重心问题,学者的意见也不一致:1.远古说。
张家驹言:从远古至西晋,“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是在黄河中、下游流域,这时可以说是北方的全盛时代。
”[12](p155)傅筑夫言:“从远古直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古代文明主要就是产生在这个区域之内(即华北平原——引者),是中国古代唯一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13](P91)王会昌根据其长期研究也认为从上古到秦汉时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稳定在中原地区。
[14]樊志民的观点是: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北方旱作农业突飞猛进,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技术水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使黄河流域成为当时土壤条件最好、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5]不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根据考古资料认为,从史前时期向文明社会过渡时,南方地区有着灿烂的文明。
与北方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否认以中原为中心的单元论。
[16](p99)张全明、张翼之认为,石器时代是南北经济同步发展时期,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生长的农业发展水平与黄河流域相近似,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才超过南方,率先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17](p169-172)2.商周说。
鲍晓雷言:“至商周,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关中地区。
”[18]3.战国秦汉说。
农史学界一般认为:战国秦汉时期“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经济和政治中心。
”[19]4.秦汉说。
如杨荫楼认为:“秦汉时期在关中地区形成了我国第一次水利事业的高潮,从而关中经济区重心得以形成。
”[20]5.汉代说。
如郭豫庆言:“汉代的社会经济获得高度发展,黄河中下游成了全国经济重心。
”[21]二、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判断经济重心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历史原因的产物,随着历史演进而变化。
经济重心何时南移的时代判断,是一个最主要、同时也是最有异议的问题。
这个讨论,目前已深化为何时开始、何时转折、何时完成三个阶段。
1.何时开始(1)战国说。
张鸿雁曾提及“当从战国时期起出现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22]这是经济重心南移时代最早的提法,但仅仅是随口一说,没有任何论证或其他说明。
这一特例,反映了有关提法的随意性。
(2)东汉说。
傅筑夫认为:东汉末年的大动荡使大批流民南下。
改变了江南经济区的落后状态,“初步形成了一个小的经济区……乃是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开始。
”[23](P641)林甘泉明确指出:“中国经济重心从东汉时期开始南移。
”[24](p167)全毅也言“从东汉历魏晋到南北朝.500年间,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长江流域”。
[25] (3)魏晋南北朝说。
王仲荦在其前引《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专列《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一目,认为“南贫北富的情形,已开始在这三百年内逐渐转变。
”童超指出:东晋南朝时,“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6]朱伯康、施正康认为:“由这一阶段开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由北方移到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