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乾威《公共行政学》考研笔记 - 副本

合集下载

公共行政学复旦版知识要点--资料

公共行政学复旦版知识要点--资料

MPA(双证)专业基础课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注:本文系《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复旦博学·MPA系列,竺乾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知识要点整理,主要依据各章节后附的复习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理解和其他参考资料适当增减。

整理者:billy5。

个人知识有限、时间仓促,难免有不当或遗漏。

绪论1、活动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而非立法、司法机构2、活动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而非私人事务3、依法(相对于政治的从属性、执行性)有效(有效性/合法性基础、效率)1、公共行政原则:(1)法制原则(依法行政)A有法可依、执法必严B在法律框架内,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C司法独立(2)服务原则A纳税人意识、顾客至上意识B委托人和代理人关系C政府的反应和质量(3)效率原则A有效性(合法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B成本效益(4)责任原则A对社会大众负责B对自身行为负责2、公共行政主要功能及其发展变化(1)主要功能A管制功能:权威性和强制性B服务功能:输出公共产品C维护功能:维稳、环境保护、医疗保健D扶助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帮助弱势群体(2)功能变化A消极运作到积极运作:政府管理事务的复杂化、专业化导致行政系统权力的集中和加强B直接运作到间接运作:让私人企业、社会组织承担部分职能,但政府不放弃所负责任C集权运作到分权运作:行政系统内部的变化,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古典学派▲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两分法对行政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及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意义古立克的组织管理七功能说:POSDCORB(1)法约尔:管理的五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14项原则(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公利先于私利、报酬、集权、等级制、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法约尔跳板(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中,两个横向部门之间发生问题先自行协商解决,只有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向上报告,再由上级协调,旨在迅速及时解决一般事务,让上级专注于重大问题)(2)韦伯:建立在理性权威基础上的官僚制组织理论(等级制,专业分工,行政管理档案系统原则,明确的程序、规章和制度,专业培训,固定薪酬及按资历、政绩晋升)(3)泰勒(科学管理之父):劳动方法的标准化与作业方式的科学化、差别计件工资制度、科学培训工人、管理职能专业化、劳资双方合作▲特点: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非人格化),把管理对象看作是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经济理性人、机器的附属物,较少关注人的全面特性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沟通)【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沟通)【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行政沟通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行政沟通概述1.行政沟通的含义(1)行政沟通是指行政组织中、单位与单位之间、工作人员之间,为了达成组织的目标,用语言、文字、图片、动作等交换有关问题之内心感受、观念、意见、事实与信息等,以期获得相互的了解并产生一致行为的过程。

简言之,行政沟通即开展行政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传递和了解的过程。

(2)沟通的要素:①发动者;②沟通的路线或程序;③沟通的程式;④沟通的接受人;⑤所期望的反应。

(3)沟通的特征:①互动性;②媒介性;③期待性;④目的性。

2.行政沟通的理论基础(1)民主参与理论(巴纳德、西蒙及梅亮等的观点)组织是属于全体人员的,即使私人企业也不是只属于老板个人,所有员工均有平等的发言权,这是获得员工支持与合作的主要因素。

人人享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与机会,则大家就会把组织视为与他们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共同体,并乐意为组织作出自己的贡献。

(2)决策制定理论组织是一个提供合理决定的有机体,而合理决定所借助的手段就是沟通。

决策制定的三个主要活动(西蒙的观点):①情报活动;②设计活动;③选择活动。

其中,沟通在每个阶段的活动中都扮演重要角色。

(3)动能组织理论(巴纳德的观点)人是组织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宝贵的资产,研究组织现象必须以人为中心,否则组织的问题就不能根本地解决。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社会动物,组织中的人员之间会有交往,有互动行为,这就是沟通。

这一行为表现了组织的活力与动态,一个组织的力量是否能够发挥,也就在于沟通是否畅顺。

(4)人格尊重理论人皆有人格尊严,民主社会与极权社会最大的不同即在于人格尊严的有无。

在民主社会里,人人有依自己兴趣、凭借自己能力而充分追求其人生目标的权利与机会。

其中最主要者是可以在法律范围内发表其个人的意见,如果在管理上能够尊重人格,则这个组织必然是生产效率较高的组织。

3.行政沟通的意义与目的(1)行政沟通的重要性①良好的沟通能使工作人员因了解工作、组织和其他的工作人员而作自我调适,以适应于日新月异的环境变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圣才出品】

第二章行政领导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行政领导概述1.行政领导的含义(1)领导是指领导者在特定的结构中依靠其综合影响力的运用与扩展,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2)行政领导是指通过指挥和说服等途径影响组织内的个体和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

致力于这一过程的人,就是领导者。

行政领导被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结合以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3)行政领导活动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

(4)行政领导的规定性①领导者在行政活动过程中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

领导不仅要树立正确的领导理念,而且还要有发动和鼓励下属的能力和技巧,更为重要的是他要把领导目标内化为下属为之奉献的导引力量,使整个组织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中运转。

与此同时,领导者还要根据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领导战略和领导手法,以提高组织抵御和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

②领导活动的顺利推行必然是在群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实现的。

这是领导活动不同于其他所有社会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即领导行为和领导目标之间的间接性。

它决定了领导目标的实现不是依靠领导者自身的身体力行去实现的,而是依靠群体成员自身的积极行动得以实现的。

③领导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领导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绝不是领导者自身的单一化受益,而是使组织价值、个体价值和领导者自身的价值三个方面都获得社会的肯定。

只有当领导者的谋略或结构行为适应于工作的特点,适应下属的要求、能力和人格时,他们的工作绩效才能达到最佳。

④任何行政领导活动必须在适应或有效改造外在环境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有效性。

情势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都会把领导方式与环境力量的相关性置于重要地位。

(5)行政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在战略和决策制定方面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行政决策【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行政决策【圣才出品】

第三章行政决策一、名词解释1.行政决策(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研)答:决策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采取的行动或不行动的方案中作出选择的行为。

行政决策是政府的一种行政行为,因而它总是针对政府职能,具有公共事务以及公共权威性质的决策。

行政决策具有一般管理决策的共性,同时还有不同于其他企事业管理决策的个性。

集中的表现就是行政决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具体表现为:①行政决策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行使行政权的行政组织及其个人。

②行政决策的客体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③行政决策的进行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各级行政组织及其负责人根据法定的决策、权限,依法制定和实施其相应的职权范围的行政决策,并依法保障各级独立的行政决策权。

④行政决策通过行政方式作用于社会,具有强制力。

⑤行政决策者要承担政治和法律责任。

2.行政信息答:行政信息是指反映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资料、情报、数据、指令、密码、符号、文字、语言、讯号等的总称。

行政信息是行政决策的基础,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决策必须从信息中来,信息也只能到决策中去。

决策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输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信息的准确全面程度与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成正比例关系。

行政信息必须经过加工处理,对各种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和论证分析,从中得出科学的论断或假设,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

为此,行政信息的加工处理必须遵循及时性、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原则。

3.行为主义(四川大学2000年研)答:行为主义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与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有关的诸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生理学、哲学、医学等。

这些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法和观察法,也运用社会科学的社会调查法,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律。

狭义的行为主义是在人群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又称组织行为学。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版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版

作者介绍
这是《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 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 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 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11.1复习笔记
11.3考研真题详解 (略)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考研真题详解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1复习笔记
13.3考研真题详解
2011年四川大 学公共管理学 院公共管理综 合(代码696)
真题及详解
2011年南京理 工大学人文与 社会科学学院 行政学(代码 620)真题及详 解
5.3考研真题详解
6.2课后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3考研真题详解
7.2课后习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3考研真题详解
8.2课后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3考研真题详解
9.2课后习题详解
9.1复习笔记
9.3考研真题详解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3考研真题详解
11.2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分析
0.2课后习题详解
0.1复习笔记
0.3考研真题详解
1.2课后习题详解
1.1复习笔记
1.3考研真题详解
2.2课后习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3考研真题详解
3.2课后习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3.3考研真题详解
4.2课后习题详解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2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2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目录绪论 (6)0.1复习笔记 (6)0.2课后习题详解 (11)0.3考研真题详解 (21)第一章行政组织 (34)1.1复习笔记 (34)1.2课后习题详解 (40)1.3考研真题详解 (49)第二章行政领导 (58)2.1复习笔记 (58)2.2课后习题详解 (61)2.3考研真题详解 (67)第三章行政决策 (73)3.1复习笔记 (73)3.2课后习题详解 (78)3.3考研真题详解 (84)第四章行政沟通 (92)4.1复习笔记 (92)4.2课后习题详解 (97)4.3考研真题详解 (102)第五章行政心理 (106)5.1复习笔记 (106)5.2课后习题详解 (112)5.3考研真题详解 (116)第六章行政监督 (121)6.1复习笔记 (121)6.2课后习题详解 (125)6.3考研真题详解 (128)第七章行政机关管理 (140)7.1复习笔记 (140)7.2课后习题详解 (143)7.3考研真题详解 (148)第八章人事行政 (150)8.1复习笔记 (150)8.2课后习题详解 (154)8.3考研真题详解 (162)第九章财务行政 (174)9.1复习笔记 (174)9.2课后习题详解 (180)9.3考研真题详解 (184)第十章行政立法 (189)10.1复习笔记 (189)10.2课后习题详解 (192)10.3考研真题详解 (196)第十一章行政伦理 (203)11.1复习笔记 (203)11.2课后习题详解 (206)11.3考研真题详解 (211)第十二章行政文化 (217)12.1复习笔记 (217)12.2课后习题详解 (222)12.3考研真题详解 (224)第十三章行政发展 (228)13.1复习笔记 (228)13.2课后习题详解 (233)13.3考研真题详解 (239)附录: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253)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及详解 (253)2015年北京大学663行政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60)绪 论0.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公共行政概述1.公共行政的含义(1)西方学者考察的三个角度①从政府的组织结构来考察公共行政,可以分析西方学者关于小政府和大政府的两种观点。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绪论【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绪论【圣才出品】

绪论一、复习题1.公共行政的原则及主要功能是什么,这些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答:(1)公共行政的原则主要有:①法制原则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个核心内容。

a.依法行政必须有法可依,执法必严;b.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其公共管理的职能,政府没有任何凌驾法律之上的理由;c.依法行政的一个前提性条件是确保司法的独立。

②服务原则政府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顾客至上意识或人民大众至上意识必须是政府行为的一个起点。

服务原则除了人民至上意识之外,还涉及政府行为的两个方面,即反应和质量。

反应是指政府对社会大众的愿望和要求必须作出迅速反应;质量则是指政府提供的服务应该是高质量的,这一质量的评定者是社会大众。

③效率原则a.政府活动的有效性;b.政府活动的效益。

包括:(a)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b)政府活动追求的目标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

④责任原则a.政府的行为应该对社会大众负责,一个轻率的、鲁莽的、不计后果的政府注定会给社会带来灾难;b.政府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身的失职、失误承担相应的责任。

(2)公共行政的主要功能①管制功能公共行政的任务之一是协调和处理社会各种关系和利益,以在整体上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管制功能是这一协调所必需的,它表现了公共行政机构的权威性特征,以及它所具有的强制性特征,从而使社会的各种活动得以在规范的框架中进行。

②服务功能公共行政的过程也是公共产品的输出过程。

行政系统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产品的任务,公共产品提供的程度取决于行政系统的服务取向,当然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

③维护功能即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作。

这对于一个社会的生存是必需的,公共行政若无力履行这一功能,那么一个正常的社会将不复存在。

④扶助功能行政系统有义务对社会的有关团体和组织提供某种帮助,以有助于实现他们的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通常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领导)【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领导)【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章行政领导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行政领导概述1.行政领导的含义(1)领导是指领导者在特定的结构中依靠其综合影响力的运用与扩展,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2)行政领导是指通过指挥和说服等途径影响组织内的个体和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

致力于这一过程的人,就是领导者。

行政领导被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结合以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3)行政领导活动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

(4)行政领导的规定性①领导者在行政活动过程中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

领导不仅要树立正确的领导理念,而且还要有发动和鼓励下属的能力和技巧,更为重要的是他要把领导目标内化为下属为之奉献的导引力量,使整个组织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中运转。

与此同时,领导者还要根据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领导战略和领导手法,以提高组织抵御和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

②领导活动的顺利推行必然是在群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实现的。

这是领导活动不同于其他所有社会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即领导行为和领导目标之间的间接性。

它决定了领导目标的实现不是依靠领导者自身的身体力行去实现的,而是依靠群体成员自身的积极行动得以实现的。

③领导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领导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绝不是领导者自身的单一化受益,而是使组织价值、个体价值和领导者自身的价值三个方面都获得社会的肯定。

只有当领导者的谋略或结构行为适应于工作的特点,适应下属的要求、能力和人格时,他们的工作绩效才能达到最佳。

④任何行政领导活动必须在适应或有效改造外在环境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有效性。

情势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都会把领导方式与环境力量的相关性置于重要地位。

(5)行政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在战略和决策制定方面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3章)【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13章)【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行政文化1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行政文化概述1.行政文化的含义行政文化是指人们对行政体系及其行政活动的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以及人们所遵循的行政原则、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等的复合的整体。

(1)文化的特点①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又是制约、指导人类活动方式的原因;②文化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由人类构造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传递;③文化具有适应性,适应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条件,而对另一些社会则不一定适应;④文化具有整合性,构成一个社会的文化的要素和内容相互协调一致;⑤文化是不断变迁的,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行政文化的直接形成因素①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基础上,在行政体系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的。

在不同的行政体系中,在一定的行政活动范围内,行政主体进行具体的行政活动和从事具体的行政行为时,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文化的各种因素和成分,形成特定的行政文化。

②行政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行政主体之间的相互行为和相互关系表现出来的。

行政文化虽然受制于行政体系和行政活动,但是,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行政文化也反作用于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行政活动。

2.行政文化的内容(1)主观性的行政文化指对行政主体的态度、情感、评价等主观层面产生影响的行政信仰、行政价值、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理想和行政道德所组成的复合体。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行政信念。

指人们对行政体系中的行政组织和行政活动的信念,它包括:a.对行政规范、行政行为的信念,这种信念对确定行政行为的原则和标准起作用;b.对行政目标的信念,即对行政机构和主体所达到的预期目的的期望。

②行政价值。

指人们对行政事物、行政现象的评价和看法。

行政主体对行政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和排列次序,构成行政价值体系。

③行政道德。

指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应遵循的调节管理主体与客体,以及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机关管理)【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机关管理)【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七章行政机关管理7.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机关管理概述1.行政机关管理的含义(1)行政机关是执行国家行政职能的机关,是为执行政务而建立的各种执行机构。

①广义的行政机关是指从中央到地方某一级政府机关及其所属各部门和直属单位。

②狭义的行政机关特指一级政府机关的办公厅(或办公室),它是在政府首脑直接领导下为处理综合性事务,辅助进行全面管理工作而设立的。

(2)以办公厅(室)为核心的机关管理的特点①综合性。

办公厅(室)不是行政机关的一个具体职能部门,而是一个综合性部门;各种行政机关都要通过办公厅(室)与职能部门联系,进行综合管理。

②事务性。

任何办公厅(室)管理活动涉及的面都很广,明显地表现出事务繁杂,头绪繁多以及急事、难事、琐碎事等棘手问题。

为此,机关管理要求有认真细致、求实的工作作风。

③时效性。

行政机关管理工作,要有很强的时间性。

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办事要准确及时。

④服务性。

服务是行政机关管理活动最基本的性质和职能。

服务好坏也是衡量行政机关管理活动质量的一个最主要、最基本的标志。

2.机关管理的地位与作用(1)搞好行政机关管理是完成任务的基础保障。

(2)搞好行政机关管理可以名副其实地发挥办公厅(室)“中心机关”的作用。

(3)搞好行政机关管理,可以增强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促进安定团结。

3.机关管理的原则(1)政治忠诚原则。

(2)服务原则。

(3)各司其职,互相协作原则。

(4)效率原则。

(5)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原则。

二、机关管理的内容1.机关管理工作的范围(1)机关工作制度及日常管理工作程序。

(2)环境的设计。

(3)文书档案的管理。

(4)会议管理。

(5)接待、信访、印章、保密。

(6)财务管理。

(7)后勤管理。

2.机关管理的程序(1)有计划地安排工作。

(2)组织实施工作。

(3)综合协调工作。

(4)督促检查。

3.环境设计包括:(1)机关环境;(2)办公室布置;(3)防止噪声和杂音;(4)色彩的搭配适宜;(5)安全保卫;(6)机关生活事务。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绪论【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绪论【圣才出品】

绪论一、名词解释1.公共行政(四川大学2005年研)答: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即政府或行政当局,不包括立法和司法机构;②公共行政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即政府在管理公共社会事务上是权威,在私人事务上不是权威;③公共行政活动必须依法而行并且有效率。

2.政治行政二分法答:政治行政二分法是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予以发扬出的观点,认为政治与行政是所有政府具有的两种基本功能。

政治与政策和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存在于政府表达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存在于政府执行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

由于政府体制的不同,这两种功能的区分程度及其关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别。

一般而言,政府的民主程度越低,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与表达功能之间的区别也就越小。

但是,即使在君主制政府中,分工的需要也都使区分这两种功能成为不可避免。

自此以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

政治和行政分离的理论是对19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POSDCORB(复旦大学2002年研)答:POSDCORB是美国学者古立克创立的。

他认为行政管理需要通过一定的步骤和过程,政府部门在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时为履行一定的行政程序所体现出来的职能就是行政管理的程序性职能。

他强调以行政管理职能为行政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把传统学派有关管理职能的理论加以系统化提出了POSDCORB,即“管理七职能”,具体是指:①规划(Planning),即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总体计划并采取措施以实现组织的目标;②组织(Organizing),即通过为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对次级结构的安排、确定和协调来建立权威的正式结构;③人事(Staffing),即为雇佣、培训员工及维持工作的适宜条件而具有的整体的人事功能;④指挥(Directing),即为制定决策和将决策体现为特殊的和一般的命令及规章制度以及作为组织领导者所承担的持续性任务;⑤协调(Coordinating),即为使工作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而承担的所有重要职责;⑥报告(Reporting),即使对执行负有责任的人能够随时得到进展情况的信息,包括使其本人和其下属通过记录、研究和检查随时获得信息;⑦预算(Budgeting),即与所有以财务计划、账目和监控的形式表现的与预算有关的活动、职能等的统称。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8~9章)【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8~9章)【圣才出品】

第八章人事行政8.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人事行政概述1.人事行政的含义(1)广义的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人事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工作所进行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它包括对各类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机构编制工作进行管理。

(2)狭义的人事行政是指各级政府的人事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制度和措施对政府公务员所实施的管理活动,它包括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等进行管理。

2.人事行政的地位和作用(1)人事行政的地位人事行政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中的首要职能,它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居核心和关键地位。

(2)人事行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①人事行政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人事行政是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③人事行政是推动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3)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①公平竞争原则。

既是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人事行政的根本原则之一。

②功绩制原则。

强调对公务员的管理要注重实绩,按照功绩实施晋升。

③依法管理原则。

依法管理原则是人事行政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人事行政法制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人事行政制度的历史沿革1.中国古代人事行政制度的历史演变(1)发生阶段(从传说中的尧舜至春秋战国)①原始的贤能制。

②以贤能为标准,通过让贤的方式来产生首领继承人的禅让制。

③以宗法血亲关系为特征的世袭制,即世卿世禄制;王位继承实行父子继承制,以嫡长子继承为主,弟继承为辅。

(2)发展阶段(从秦朝至南北朝)①秦朝以郡县为基础的君主集权制;采用立功进仕、招聘等多种方式,招揽人才,选拔官吏;建立官吏的考核制度;实行俸禄制;设立官学和私学,培养人才;中央设立由皇帝直接任免的“三公九卿”。

②从两汉到南北朝汉朝的选官制度主要有:a.察举,又称荐举或乡举里选。

指由皇帝每年下诏征求人才,诏书规定所需人才的种类、数量和要求。

b.征僻。

指由中央高级官吏和地方官直接征聘人才,作为自己官府的属吏或向皇帝推荐。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立法)【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立法)【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行政立法10.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行政立法概述1.行政立法的含义(1)行政立法即行政机关依法在职权范围内制定、修改、废止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文件的行为。

这一定义包括三层含义:①从立法主体上看,行政立法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在我国即是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②从立法权限和程序上看,各行政立法主体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立法程序进行立法。

③从立法内容上看,行政立法只涉及国家的行政管理,这是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立法的主要区别。

(2)狭义上的行政立法是立法权的扩展,本质上是行政行为,与其他行政行为相比较,其明显差别或特征有:①行政立法主体的法律限定性,即享有行政立法权的主体是法律特别规定的行政机关或特定的行政首长(在我国,行政首长享有不完整的行政立法权),而不是所有的行政机关和行政首长。

②行政立法程序的法律限定性,即行政立法主体在行使这项权力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其严肃性超过其他行政行为。

③行政立法内容针对的对象具有普遍性,而不是针对特定的事或人。

④行政立法结果具有规范性和反复适用性,其规范性通过法定的强制力保障其实施,在被废止和撤销之前一直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反复使用。

⑤行政立法行为一般还有不可诉性,即对行政立法行为发生争议,一般不得通过司法途径进行裁决,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即是如此。

2.政府部门拥有行政立法权的原因(1)行政对象的急剧扩大化。

随着行政管理对象和范围的扩大,行政机关的职能也必然随着拓展。

(2)行政内容日趋专业化。

立法机关难以制定能够适应复杂情况、专门业务的法律,于是不得不授权行政机关制定规章或细则以应付不断变化的现实。

(3)立法机关的工作制度使其难以应付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只能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法规和规章。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文化【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文化【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行政文化一、复习题1.影响行政文化产生的因素有哪些?答: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体系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对行政活动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信仰。

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行政文化的产生同样受到社会物质生产运动的决定性影响。

但是,直接形成行政文化的,则是社会文化和具体行政活动两个因素。

(1)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基础上,在行政体系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的。

在不同的行政体系中,在一定的行政活动范围内,行政主体进行具体的行政活动和从事具体的行政行为时,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文化的各种因素和成分,形成特定的行政文化。

(2)行政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行政主体之间的相互行为和相互关系表现出来的。

通常,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行政体系,在不同的行政体系的活动中,形成不同的行政文化。

行政文化虽然受制于行政体系和行政活动,但是,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行政文化也反作用于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行政活动。

这种反作用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2.主观性和规范性文化分别包含哪些内容?答:根据行政文化的定义,行政文化的内容包括主观性的行政文化和规范性的行政文化。

(1)主观性的行政文化是指对行政主体的态度、情感、评价等主观层面产生影响的行政信仰、行政价值、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理想和行政道德所组成的复合体。

主观性的行政文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行政信念。

指人们对行政体系中的行政组织和行政活动的信念,它包括:a.对行政规范、行政行为的信念,这种信念对确定行政行为的原则和标准起作用;b.对行政目标的信念,即对行政机构和主体所达到的预期目的的期望。

②行政价值。

指人们对行政事物、行政现象的评价和看法。

行政主体对行政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和排列次序,构成行政价值体系。

行政价值及其体系是决定行政行为的心理基础。

行政价值不仅影响行政主体的行为,也影响整个行政组织的行为,进而影响行政活动的有效性。

③行政道德。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组织)【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行政组织)【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行政组织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行政组织概述1.行政组织的含义(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通过权责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随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适应与调整的完整的有机体。

(2)行政组织的定义行政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是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即政府机关。

行政组织的含义表现为两个方面: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体制。

指静态层面,包括组织的机构设置、权责划分、人员配置等。

②行政组织的运行机制。

指动态层面,包括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运作、组织的冲突行为以及组织发展等。

(3)行政组织的四大组成要素①物质要素。

指行政组织的成员所需的经费、设备、房屋等。

②精神(形式)要素。

指行政组织成员行使权力的过程、领导方式、合作关系、职责划分及团体意识等。

③环境要素。

指行政组织形成的原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

④目的要素。

指行政组织所要达到的任务和目标。

在四大要素中,组织成员及其职位构成了行政组织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它们是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

2.行政组织的目标(1)组织目标的定义组织目标是组织活动的方向,是组织奋力争取所希望达到的最后结果,组织目标关系到组织管理活动的效果。

现代组织学研究表明:组织管理效果=目标方向×工作效率。

目标方向是个具有正负号性质的变量,它直接决定着组织管理效果的好坏。

(2)组织目标的作用①为组织的运作指明方向,是组织有效运行的前提;②为组织成员的考核提供主要依据;③对组织成员有激励和鞭策作用;④为组织成员自我引导,确立标准;⑤激发成员的合作意识,增进组织的协调;⑥为组织选择和运用人、财、物力等资源提供依据。

(3)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①目标要明确;②目标要统一;③目标要以社会责任为基础;④目标的范围要适中;⑤目标的设计要有层次性;⑥组织性质不同,目标设计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⑦目标设计要吸收全体人员参与,使目标被全体成员理解。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财务行政)【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财务行政)【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九章财务行政9.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财务行政概述1.财务行政的含义(1)财务行政是政府、管理者等行政主体对政府公共管理或单位微观管理中的资金收支的管理活动,是行政主体行使与法定的事权相配套的财权,规范和监督资金的收入、保存和支出,支持和保障行政管理各项职能的运行,从而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是关于行政主体依法生财、聚财、理财和用财的学问。

①狭义的财务行政,是指国家机构对国有的资金和财产的管理,它是政府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包括预算管理、审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国有银行管理和会计管理等方面。

②广义的财务行政除了包括狭义的内容外,还包括国家机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内部的财务管理。

(2)财务行政的特点①公益性。

指社会效益优先,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②多源性。

指财务行政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

a.狭义的财务行政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税收,但还有国有资产的资本金、利润和租金,发行公债等。

b.广义的财务行政的资金来源,还包括国家财政的拨款,国家机构提供服务时适当的收费,政党组织的党费,社会团体的会费,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入等。

③保障性。

指从财力上支持符合规章制度的管理活动开支,是财务行政责无旁贷的义务。

④纪律性。

指各种组织的成员必须自觉遵守、财务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坚决维护有关财务行政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⑤勤俭性。

指节约使用每一笔资金,反对铺张浪费。

2.财务行政的作用(1)预算管理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调节各阶层、各行业、各地区的收入比例,促进社会各领域的平衡发展。

(2)审计管理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保障预算资金和国有资金不受损害,发挥应有的作用。

(3)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4)国家机构内部的财务管理规范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和促进国家机构的管理效率。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决策【圣才出品】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决策【圣才出品】

第三章行政决策一、复习题1.行政决策包含哪些要素?答:一项全面而合理的行政决策至少应当同时具备下述五个要素,否则就不是完整的行政决策,或者不可能产生准确且切实可行的决策。

(1)决策主体决策主体指依据法定程序授予而拥有行政决策权的行政决策者。

由于现代社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行政决策的主体呈现出多元性和多层次性,行政决策的主体除了具有管理国家公共事务权力的行政机关领导者外,还包括行政决策机构和参与行政决策的各类人员。

行政决策主体同其他社会活动主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具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

因此,行政决策的主体只能是具有管理国家公共事务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

(2)决策客体决策客体指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其职能,依法处理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事务。

行政决策客体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中央国家行政机关进行决策的决策对象,一部分是由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进行决策的决策对象。

(3)行政信息行政信息指反映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资料、情报、数据、指令、密码、符号、文字、语言、讯号等的总称。

行政信息是行政决策的基础。

行政信息必须经过加工处理,对各种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和论证分析,从中得出科学的论断或假设,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

行政信息的加工处理必须遵循及时性、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原则。

(4)决策方法决策在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行政决策的科学方法总是以思维方法的科学化为基础的。

对于行政决策来说,如何掌握好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科学决策十分重要。

①整体性思维方式。

要把决策对象看成一个整体,立足整体,从整体出发,统筹全局,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来认识整体和把握整体。

②结构分析和研究方法。

主要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然后对各方面进行整体概括,确定各要素的最优结合方式。

③层次性思维方式。

即着眼于决策对象系统多层次的等级结构,全面分析各层次的性质功能及其规律,从而确定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和对象。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考研笔记 - 副本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考研笔记 - 副本

绪论一、公共行政概述(一)公共行政的含义1、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西方学者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⑴从政府的组织结构考察:▲小政府观:公共行政就是政府组织中行政部门所进行的管理社会事务的活动;▲大政府观:公共行政则是政府组织中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部门在内的机构管理社会事务的活动;⑵从政治与行政的关系角度来加以考察:▲“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古德诺⑶从管理角度来加以考察:▲公共行政被定义为一种协调众人力量以达到共同目标的活动;▲古立克POSDCORB七功能说;▲H·西蒙:“行政即为达到共同目的时合作的集体行动”;2、本书观点:公共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方面含义:▲把公共行政看做是一种活动,这一活动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不将立法、司法机构列入此类;▲这一活动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作为一种活动,它必须依法进行,而且必须是有效的(“有效”包含有效性和效率两种含义)(二)公共行政的产生及其功能1、现代公共行政产生首先是与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大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的。

民族国家的建立,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体制的确立,为公共行政奠定了一个基本框架,这表现在:▲在国家体制上,确立了三权分立和制衡的原则;▲在官僚制度上,确立了通过选举和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来选拔官员的制度,以及政务官的任期有限制、文官的常任制以及功绩至上的管理制度;▲工业大革命的大生产方式造成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为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条件;▲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同时又是与一种现代公共行政精神的培育联系在一起的。

体现在三个方面:☜主权在民思想;☜法治精神;☜效率概念;2、公共行政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履行的功能:▲管制功能;▲服务功能;▲维护功能;▲扶助功能3、时代的变化导致行使上述功能的方式开始发生改变:▲从消极的运作走向积极的运作;▲从直接的运作走向间接的运作;▲从集权的运作走向分权的运作;(三)公共行政的原则1、法治原则;2、服务原则;3、效率原则;4、责任原则二、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一)西方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1、开端: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1926年罗纳德怀特撰写《行政学导论》和1927年威洛比撰写《公共行政原理》2、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演变:▲古典学派(20世纪初至30年代鼎盛时期,70年代有过复兴):⑴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是“效率和经济”,注重行政程序、组织结构和行政原理的研究,研究着重于规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这些管理功能⑵代表人物:☻程序学派创始人——法约尔:管理职能说、管理的五大功能、管理14项原则、“法约尔跳板”;☻韦伯:官僚制理论:以理性权威为特征的官僚组织的特征在韦伯看来表现了它与工业社会相吻合的组织特征,这一特征表现在:1.层级制结构中的每一个职位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形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2.在此结构中有明确的分工制度,为完成工作目标,每一职位都有相应的法定权力;3.各种工作决定有一定的记录在案的法定公式;4.行政权和立法权分离,行政人员只是具有管理专长的管理者,而非立法者;5.每一层级的行政人员必须具有特殊的才能和经过特殊的训练;6.人员的选拔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进行;7.每一职位都必须规定明确的职责范围;8.职位从不属私人所有☻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内容:1.劳动方法的标准化,建立科学的作业方法来取代以往凭经验办事的方法;2.工人培训的科学化,即按试验的作业标准、方法对工人进行培训,使他们能以最好的方法作;3.建立并实施一种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4.管理职能的专业化,即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5.劳资双方合作,将劳资双方的注意力从现有利益的分配上转移到扩大现有利益;⑶古立克和厄威克合作的《行政学散论》中归纳了古典学派的基本原理:1.通过管理来协调的组织结构是合理和有效管理的关键,人应当恰如其分的适应结构,结构是监督和控制整个程序的基本工具;2.组织应当根据四个基本标准来建设,组织服务的目标、任用的程序、处理的人事、进行工作的地方;3.命令统一或有一个上司指挥;4.权责相符,权责通过层级授予下级,高层管理应限于提出一个标准和检查这一标准的执行情况;5.较小的控制幅度6.系统的计划是组织必须具备的一个功能▲行为学派⑴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霍桑试验引出了“社会人”的概念;40年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60年代,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分成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案例与思考”讲解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案例与思考”讲解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案例与思考”讲解绪论案例一政府——?掌舵?还是?划桨"1.如何界定政府的掌舵职能?答:按照现代社会、现代市场对政府的要求,政府主要应该起到一个?掌舵?的作用。

(1)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指出:?‘政府’这个词的词根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操舵’。

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直接提供服务就是划桨,可政府并不擅长于划桨。

?换言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政府要像?舵手?一样,把握全局,协调、整合各方力量,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

(2)具体而言界定政府的掌舵职能,就是要确定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角色。

政府在生产角色、提供角色、安排角色之间的比重要进行合理改变,即生产角色比重的降低及提供、安排角色比重的提高。

①政府应放弃不必要的生产职能。

政府角色合理定位的关键在于降低政府生产角色的比重,为市场和社会的生产及市场和社会提供空间。

帮助政府放弃生产职能有三种途径,即委托授权、政府撤资以及政府淡出。

此外,可以在基础设施领域实行民营化。

②规范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

政府对公平秩序的维持以法律和规则体系为载体,为各种力量提供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市场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政府顺利实现各种制度安排的基础。

③政府管理能力的提高。

?掌舵?作用的最主要体现就是管理能力。

政府在放弃部分生产职能后,必须能够承担更多的管理和控制责任。

为了承担这些责任,政府要能够管理合同、有效促进竞争、进行合理规制、增强风险共担意识、进行有效金融支持。

2、政企分开涉及哪些重要因素?答:政企分开的含义包括:一是要把政府的行政职能和所有权职能分开;二是政府所有权职能中,要把资产的管理职能和资产的运营职能分开;三是资产运营职能中,要把资本金的经营和财产的经营分开。

其涉及的重要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点:(1)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

明确企业的所有权,建立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

竺乾威《公共行政理论》笔记

竺乾威《公共行政理论》笔记

公共行政理论第一编古典时期的公共行政理论古典时期的时间跨度一般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虽然,就西方来说,有关行政的学说和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到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再到美国的《联邦党人》文集。

但是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学研究却是从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的产物。

由于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带来了专业化的劳动,从而使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成为可能;其次,国家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从而使得研究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陈给一种实际而迫切的需要。

正式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以威尔逊提出建立行政科学为起点,现代行政学开始诞生,并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行政学说和理论研究的目标是经济与效率,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是组织、行政程序和行政原理。

这一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研究,在方法论上采用的是规范方法。

第一章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一、威尔逊其人伍德罗·威尔逊,(1856年-1924年),1879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886年,又获得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博士学位,开始他的学术生涯。

当年,他应科内尔大学不赖恩·莫尔学院的邀请作了关于“行政学研究”的报告,后经修改于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发表。

1913年-1921年,担任美国第32、33届总统。

“行政学研究”一文的发表,是行政学发展的一个起点,它标志着行政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的诞生。

代表作:《国会政府:美国政治研究》(1885年)、《论国家的历史与实践的政治因素》(1889年)、《分裂与联合》(1893年)、《美国人民史》(1902年)、《美国的宪法政府》(1908年)、《新自由》(913年)二、理论主张1、政治与行政的两分威尔逊对于行政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提出“政治行政两分法”的思想,这主要受益于德国政治学家布隆赤里。

布认为,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公共行政概述(一)公共行政的含义1、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西方学者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⑴从政府的组织结构考察:▲小政府观:公共行政就是政府组织中行政部门所进行的管理社会事务的活动;▲大政府观:公共行政则是政府组织中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部门在内的机构管理社会事务的活动;⑵从政治与行政的关系角度来加以考察:▲“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古德诺⑶从管理角度来加以考察:▲公共行政被定义为一种协调众人力量以达到共同目标的活动;▲古立克POSDCORB七功能说;▲H·西蒙:“行政即为达到共同目的时合作的集体行动”;2、本书观点:公共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方面含义:▲把公共行政看做是一种活动,这一活动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不将立法、司法机构列入此类;▲这一活动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作为一种活动,它必须依法进行,而且必须是有效的(“有效”包含有效性和效率两种含义)(二)公共行政的产生及其功能1、现代公共行政产生首先是与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大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的。

民族国家的建立,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体制的确立,为公共行政奠定了一个基本框架,这表现在:▲在国家体制上,确立了三权分立和制衡的原则;▲在官僚制度上,确立了通过选举和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来选拔官员的制度,以及政务官的任期有限制、文官的常任制以及功绩至上的管理制度;▲工业大革命的大生产方式造成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为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条件;▲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同时又是与一种现代公共行政精神的培育联系在一起的。

体现在三个方面:☜主权在民思想;☜法治精神;☜效率概念;2、公共行政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履行的功能:▲管制功能;▲服务功能;▲维护功能;▲扶助功能3、时代的变化导致行使上述功能的方式开始发生改变:▲从消极的运作走向积极的运作;▲从直接的运作走向间接的运作;▲从集权的运作走向分权的运作;(三)公共行政的原则1、法治原则;2、服务原则;3、效率原则;4、责任原则二、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一)西方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1、开端: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1926年罗纳德怀特撰写《行政学导论》和1927年威洛比撰写《公共行政原理》2、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演变:▲古典学派(20世纪初至30年代鼎盛时期,70年代有过复兴):⑴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是“效率和经济”,注重行政程序、组织结构和行政原理的研究,研究着重于规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这些管理功能⑵代表人物:☻程序学派创始人——法约尔:管理职能说、管理的五大功能、管理14项原则、“法约尔跳板”;☻韦伯:官僚制理论:以理性权威为特征的官僚组织的特征在韦伯看来表现了它与工业社会相吻合的组织特征,这一特征表现在:1.层级制结构中的每一个职位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形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2.在此结构中有明确的分工制度,为完成工作目标,每一职位都有相应的法定权力;3.各种工作决定有一定的记录在案的法定公式;4.行政权和立法权分离,行政人员只是具有管理专长的管理者,而非立法者;5.每一层级的行政人员必须具有特殊的才能和经过特殊的训练;6.人员的选拔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进行;7.每一职位都必须规定明确的职责范围;8.职位从不属私人所有☻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内容:1.劳动方法的标准化,建立科学的作业方法来取代以往凭经验办事的方法;2.工人培训的科学化,即按试验的作业标准、方法对工人进行培训,使他们能以最好的方法作;3.建立并实施一种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4.管理职能的专业化,即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5.劳资双方合作,将劳资双方的注意力从现有利益的分配上转移到扩大现有利益;⑶古立克和厄威克合作的《行政学散论》中归纳了古典学派的基本原理:1.通过管理来协调的组织结构是合理和有效管理的关键,人应当恰如其分的适应结构,结构是监督和控制整个程序的基本工具;2.组织应当根据四个基本标准来建设,组织服务的目标、任用的程序、处理的人事、进行工作的地方;3.命令统一或有一个上司指挥;4.权责相符,权责通过层级授予下级,高层管理应限于提出一个标准和检查这一标准的执行情况;5.较小的控制幅度6.系统的计划是组织必须具备的一个功能▲行为学派⑴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霍桑试验引出了“社会人”的概念;40年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60年代,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分成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也称为“不满因素”,这些因素多数来自周围的环境,如上级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工作报酬等。

激励因素也称为“满意因素”,这些因素多数来自任务本身,如工作的内容、性质、工作成就、受到承认、工作责任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该理论认为,包含保健因素的事件能导致人们对工作不满意,这是因为人具有避免不满意,因为人具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使人产生工作满意感,因为人具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使人产生工作满意感和受到激励的因素与产生不满意感的因素是彼此对立、各不相同的。

同时,这两种感受也不是互相对立的,即工作满意感的对立面是没有工作满意感,而不是工作不满意感。

▲决策学派(1)20世纪40年代西蒙《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开创了对决策的研究;林德布罗姆的“渐进决策理论”;埃佐尼的综视模式(混合扫描模式);▲系统学派(1)切斯特巴纳德是第一个把组织看做是社会系统的理论家;1.他认为组织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联系;2.结构性概念:个人、协作体系、正式组织、复合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3.动态概念:自由意志、协作、信息交流、决策过程、反动态均衡;4.均衡理论:(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系统学派引出两大理论:生态理论(里格斯)和权变理论(卡斯特、菲德勒)▲经济学家的贡献1.20世纪80-90年代,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理论2.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一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应达到这样一种状况:它不否认政治家存在着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但它能够保证政治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的结果是实现国家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要靠政治市场上看不见的手——选举制度的良性运转;3.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部分,即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理论,同样为分析政府和行政问题提供了一种颇有价值的分析框架。

4.新公共管理运动特征:(1)偏离传统的公共行政,将注意力集中于取得结果和管理者的个人责任,即不再以过程,而以输出为取向;(2)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

市场的个人雇佣期限和条件比较官僚的职业制具有更多的灵活性;(3)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明确组织和个人目标,以便通过表现指标来衡量其成就;(4)政府的某些功能通过市场的测试而承包出去。

政府功能的减少成为一种趋势;(5)把公众视为公共管理机构的顾客,向客户做出承诺,确立服务标准;(6)在资源使用中强调节省,以削减直接成本,提高劳动纪律,以较少的代价做较多的事情;(7)在公共部门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性,包括任期合同、公开的投标程序,并使用竞争者作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标准的关键。

5.新公共服务理论:(1)政府应该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2)政府应该追求公共利益;(3)重视公民权应该胜过企业家精神;(4)思考要有战略性,行动要有民主性;(5)强调责任的重要性;(6)服务而不是划桨;(7)重视人而不是重视生产率(二)转型时期中国的公共行政1、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导致的变化:▲政府与人民关系的变化;▲政府职能和角色的变化;▲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政府开始关注自身的利益;▲政府观念的变化;2、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行政需要处理的问题:▲政府定位问题;▲政府官员问题;▲制度建设和创新问题;▲依法行政问题;▲观念更新问题(三)知识经济社会与公共行政1、知识经济社会给公共管理带来的变化:▲从等级行政向网络行政的发展;▲从精英行政向大众行政的发展;▲从官僚式行政向企业式行政的发展;三、公共行政学研究(一)研究的对象与范围1、公共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则公共行政学研究对象为这一活动的规律。

这一活动因素是人、结构和过程。

(1)人,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人员(通常称为公务员),也就是进行这一行政活动的主体;(2)结构,是行政活动所赖以进行的形式。

行政体制和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再设计构成了行政学研究中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3)过程,表现为活动的动态层面,它通常是由行政活动的功能构成的;(二)研究的方法及研究的意义1、方法:▲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2、意义:▲公共行政研究旨在从行政活动中寻找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为行政活动提供指导,这可称之为这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意义;▲公共行政学研究尤其对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公共行政可作出较多的贡献;▲行政学研究对于培养政府公务员,提高其行政管理的水平又是很多意义的(三)研究的趋向1、研究方法的七大变化;2、中国未来的研究趋势:▲分析西方行政理论,使之本土化的趋向;▲公共行政研究技术化和专门化的趋向;▲公共行政研究的国家合作化趋向第一章行政组织一、行政组织概述(一)行政组织的含义1.行政组织理论主要流派:(1)古典组织理论是从静态结构角度研究组织的,认为组织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所共同构成的完整统一体;(2)行为科学理论从动态行为,即从组织成员心理及交互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的;(3)系统权变理论是从整体角度研究组织的。

强调应用系统论的范畴、原理和方法,全面分析和研究组织的管理活动、内部结构、成员的相互作用以及情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建立起系统模型,更精确地对组织进行分析。

权变学派认为,组织不仅有静态的结构、动态的行为,还是一个有机的生长体。

2.本书观点:(1)综上,组织实际上是一群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通过权责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随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适应与调整的完整的有机体。

(2)行政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它通常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府机关。

3.行政组织的含义表现在两个方面:▲行政组织的结构与体制;▲行政组织的运行机制4.行政组织的四大要素:▲物质要素;▲精神要素;▲环境要素;▲目的要素(二)行政组织的目标1、组织管理效果=目标方向×工作效率;2、组织目标的作用主要有:(1)为组织的运作指明方向,是组织有效运作的前提;(2)为组织成员的考核提供主要依据;(3)对组织成员有激励和鞭策作用;(4)为组织成员自我引导,确立标准;(5)激发成员的合作意识,增进组织的协调;(6)为组织选择和运用人、财、物力等资源提供依据3、目标确立需遵循的原则▲目标要明确;▲目标要统一;▲目标要以社会责任为基础;▲目标的范围要适中▲目标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组织的性质不同,目标设计也不同;▲目标设计要吸收全体成员参加4、目标管理(1)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2)目标管理的概念(德鲁克):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组织管理者共同参与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管理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