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下期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

合集下载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6题。

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纹饰分别见诸于中国甘(肃)青(海)地区与伊朗北部地区出土的彩陶上。

这种彩陶纹饰未见于此前中国考古发现,却常见于伊朗考古发现,让我们欣赏到数千年前的翩翩舞姿。

对这一现象较为合理解释的是()A. 文明演进的趋同性B. 文明起源的多元性C. 文明发展的交流性D. 文明发展的差异性2. 古代希腊,除极个别的城邦外,其余城邦皆不存在职业官僚,全部公职人员都是通过定期选举或抽签产生。

这一做法()A. 导致了政府机构臃肿B.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 消除了官员任命现象D. 强化了城邦制民主运行3.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可以“把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即罗马法以及它对简单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本质的法律关系(如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和债务人、契约、债务等)所作的无比明确的规定作为基础”。

这说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要原因是()A. 具有超越空间的世界性B. 具有经济方面的普适性C. 来自于统治阶级的重视D. 具有超越时间的永恒性4. 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

东非沿海地区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这表明古代非洲()A. 对外交往源远流长B. 文明发展程度较高C. 文明地域差异明显D. 对外贸易比较发达5. 1447年,教皇尼古拉五世派遣许多学者分赴雅典、君士坦丁堡和英国、法国等地,全力收集古典手稿,还梵蒂冈设立了一个翻译、抄写和编纂中心,招募各地知名学者前来服务。

这些举措在当时( )A. 实现了欧洲思想统一 B. 呼应了文艺复兴运动C. 支持了教会民主改革D. 垄断了思想文化成果6. 1492年,马丁贝海姆制作的“地球苹果”收藏于日耳曼民族博物馆,它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地球仪,但德意志人并没有率先启动向西航行的探险。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有学者说:“现代民法制度的形式与实体内容的形式理性,可以从《民法大全》方面的历史材料中得到灵活性解释。

”这表明罗马法A.是现代西方民法制度的开端B.具有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C.多数法律条文仍被西方沿用D.一直被西方国家沿用至今2.“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对欧洲的现实威胁使得基督教国家必须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基督教国家和基督教世界之外的多重压力,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崛起中的民族君主国最应优先考虑的和最高的国家利益。

”材料所蕴含的观点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A.加重了欧洲各国的民族危机B.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C.促进了欧洲国家间的联合D.加强了欧洲国家的君主专制3.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男性公民实行共餐制;所有六十岁以下公民都有随时服兵役的义务,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成为重装步兵的一员。

这些措施()A.体现了城邦公民普遍平等B.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观念C.保障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D.开辟了民主政治的新路径4.古罗马时期,立法来源具有多样性,皇帝的敕令、元老院的法令、执政官的律令等都可以具有法律效力。

但在君士坦丁大帝扩张时期,皇帝救令逐渐成为法律的主要来源,由此产生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可见,《民法大全》A.顺应了罗马发展的需求B.得益于被征服者的推动C.体现了贵族与平民的斗争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5.“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A.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利益C.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D.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6.下图为法国画家路易·大卫1787年创作的油画《苏格拉底之死》局部,这一油画的创作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有罪后,他的学生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题(含答案)

南阳市2024年春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亚非古代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

但是美洲古代文明发源于高山峡谷地带,印加马丘比丘城遗址就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的山脊上(如图1)。

这反映出A.地理环境决定区域文明B.经济水平影响文明程度C.世界文明具有多元特征 D.美洲文明落后亚非文明2. 1309年,由法王腓力四世支持而就任教皇的克雷芒五世离开罗马,驻进法国边境小城阿维尼翁,此后70年间,有六任教皇皆驻该地。

六位教皇都是法国人,枢机主教团中法国人亦占大多数。

由此可见,此时西欧A.教皇权威完全丧失B.国王权力加强C.宗教改革运动兴起D.民族国家形成3.玉米原产美洲,具有耐寒、耐旱、产量高的特点。

1494年2月,哥伦布船队的一个船员从美洲带回了一包老玉米,此后玉米被好奇的西班牙人试种。

1618年,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允许农民用玉米作为赋税上交,后来玉米种植向欧洲各地扩展。

据此可知A.欧洲贸易中心发生重大变化B.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生产关系变革C.物种交流源于新航路的开辟D.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4.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活动中,圣像画、基督受难雕像等大量出现,宗教游行队伍中的化妆表演和奇迹剧比比皆是,所有的宗教活动都借助于具体形象的表达。

这种宗教活动形式A.说明文艺复兴的低俗化B,背离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C.迎合了城市大众的需要D.展现理性王国的发展蓝图5.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

”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A.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C.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6.有学者将部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特色归纳为下表。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一、选择题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否则被视为犯罪行为。

但后来这条规则就逐渐废止了。

这一变化反映出A.公民个人自由具有绝对价值B.人文精神是法律的本质特征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雅典城邦制度逐步走向衰落2.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

这表明古代雅典A.推崇哲人和学者的作用B.强调公民的参政意识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3.罗马帝国时期,裁判官创立了妻财诉,以此保护妻子的追索嫁资权。

这样丈夫对夫妻财产,特别是原先具有赠予性质的嫁资的控制权和支配权逐渐被削弱甚至剥夺。

这从侧面反出当时的罗马法律A.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B.推动了罗马社会的转型C.全面维护妇女合法权益D.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4.雅典公民认为,人一生下来不仅属于父母,也属于国家,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

这一现象体现了雅典( )A.民主政治渐趋成熟B.人文主义勃兴C.公民参政热情高涨D.城邦利益至上5.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立法,但雅典有“违宪立法起诉”,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出起诉,交给陪审法庭审判。

若判定该项法律确实危害民主,则废除该法律,将提案人绳之于法。

但法律一旦被核准,陪审法庭必须按照其执行。

这说明,在古代雅典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国家机关分权制衡C.公民参政意识强烈D.内部斗争比较激烈6.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直接民主削弱神话的影响7.古代雅典民主以普遍信奉公民美德的原则为特征,即公民献身于城邦,公民的私人生活隶属于公共事务。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马鞍山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信史时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着当时社会情况的时代。

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地中海地区均发现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字,它们的信史时代大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600年和公元前1000年。

据此可知A.文字是文明诞生的唯一标志B.两河流域文明始终领先欧洲C.早期文明之间相互联系密切D.文明具有多元性和不平衡性2.下列古代东方文明的地理位置与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青铜器B.古代印度—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基督教C.古代中国—黄河与长江流域一种姓制度D.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城—《汉谟拉比法英》3.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某种字母文字传播、发展情况的示意图,方框中空缺部分应填入的是A.腓尼基字母B.拉丁字母C.梵文D.楔形文字4.图2是中世纪西欧某一封建庄园的示意图,它可以反映封建庄园的特征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政教合一D.城市中心5.某学者指出,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影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

这次“模仿”是指A.幕府统治B.倒幕运动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6.在帝国的阿斯基亚王朝时期,廷巴克图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享有“尼日尔河畔明珠”和“撒哈拉以南的利物浦”等美誉,该“帝国”是A.阿拉伯帝国B.桑海帝国C.奥斯曼帝国D.印加帝国7.一位生活在12世纪的英国伦敦市民替赞叹:“我爱伦敦,我可以在此享受着新鲜的空气,笃行着基督的教诲,它拥有坚固的城防以及自然优美的环境,女人含蓄有礼,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的市长。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效果评估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效果评估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效果评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A.使波斯帝国进入黄金时期B.削弱了欧亚非之间的联系C.推动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D.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2.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

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又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

这说明阿拉伯人A.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B.在沟通世界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C.在自然科学的成就方面影响西方D.一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3.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

这表明古代雅典A.推崇哲人和学者的作用B.强调公民的参政意识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4.13世纪,西欧大学享有自治地位,大学师生可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这主要体现了大学享有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C.教育自主权D.教会法豁免权5.雅典绝大多数官职均任期短暂,一般一年一任,且不得连选连任。

据统计,雅典大多数公民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当议事会议员的机会,出任审判员的机会更多。

这意味着A.雅典官员选拔具有随意性B.雅典民主制度不利于政局的稳定C.雅典的司法独立有了制度的保障D.保证了雅典公民较多的参政机会6.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

这表明古代雅典A.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B.宣扬公民平等参政C.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D.直接民主弊端明显7.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图中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

这体现了古代A.民族的交融B.文化的冲突C.宗教的传播D.文明的交流2.在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的哪一历史事实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袭击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3.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

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

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

据此可知,在古代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4.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一千零一夜》中以往为人们所称道的沙漠骑士精神,已经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甚至对社会产生了挑战和威胁,因此,这部分内容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阿拉伯帝国A.对外战争失败B.商品经济发展C.崇尚东方文化D.民主政治起步5.从地理经济视角来看,由于攻占了某处,令奥斯曼土耳其人直接控制了欧亚之间陆上贸易路线,从而促进了帝国的经济繁荣。

欧洲人不得不寻找海上直达亚洲的可能性,进而导致“地理大发现”。

文中的“某处”应是( )A.巴格达B.罗马C.君士坦丁堡D.大马士革6.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

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都按同样的建筑原则来建造,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经济发展落后B.城邦意识至上C.贫富差别不大D.人文思想盛行7.“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与审判苏格拉底。

尽管许多问题他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 )A.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B.创造出了抽签、投票等民主形式C.使所有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政D.易导致权力的误用、滥用8.“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结果,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陕西省咸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

2017~2018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B2.C3.C4.A5.C6.C7.D8.B9.D 10.B11.C 12.B 13.A 14.B 15.A 16.D 17.A 18.D 19.B 20.C21.B 22.C 23.A 24.D 25.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26.(12分)(1)共同点:海陆并举,以海路为主;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加强管理;政府有成熟完善的税收管理程序;政府直接参与对外贸易的过程;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4(2)特点:外贸管理机构减少;政府完全垄断对外贸易;外贸政策过于严苛,弊端较多。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评价: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清朝海域边境的安定;政府完全垄断海外贸易,过度与民争利,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构建中国近代贸易体系,拉开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使清朝时期的中国日益封闭,加速封建制度的衰落。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27.(12分)(1)原因:运送物资的需要;蒸汽机车发明与使用;生产成本低;政府支持。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6(2)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628.(12分)(1)背景: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出现;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苏俄小农占优势,经济文化落后。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2)表现:从实践出发,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对外开放,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成果。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29.(14分)(1)举措:提高进口关税(或者关税保护)。

(2分)对美国:致使大量工人失业,出口商品减少,进一步加重了经济危机。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直接民主削弱神话的影响2.恩格斯认为:“古代罗马法——它几乎完满地反映了马克思称之为商品生产的那个经济发展阶段的法律关系。

”据此可知A.西方国家完全采用罗马法B.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产生重要影响C.罗马法注重司法程序完整D.罗马法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基础3.有观点指出:“农业歉收,人口过多,肆虐的疫病,外来入侵、社会变革和日趋失控的战争,所有这些均是为了揭开玛雅南部低地文明突然衰落之谜而做出的猜测。

”此观点认为玛雅文明衰落是因为A.自然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过度B.社会变革导致社会秩序崩溃C.多种原因综合作用产生的影响D.战争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和破坏4.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中说“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

”说明英法等国A.封建制度产生B.等级君主制初步产生C.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D.君主专制逐渐演变为等级君主制5.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

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也是“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

材料强调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B.城邦至上的公民意识C.公民政治需求强烈D.公民权利义务的统一6.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

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都按同样的建筑原则来建造,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经济发展落后B.城邦意识至上C.贫富差别不大D.人文思想盛行7.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

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评估题下册综合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评估题下册综合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评估题(下册综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三种力量的较量是这一时期历史的主要内容。

据此回答1~4小题。

1.图1是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

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2.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

”通过下列哪次事变,这一谬论化为了关东军的实际侵略行径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3.读下列长征组图,下面以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D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 D.③①②④4.右图所示历史事件及其和平解决是实现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的重要一步。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②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③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④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⑤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②③④ D.①③④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中国人民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进行英勇抗战。

据此回答5~7小题。

5.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这表明中共A.认为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要独立自主的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C.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屠杀政策 D.揭露顽固派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6.1940年,枣宜会战后,周恩来称誉一位国民党爱国将领是“全国军人楷模”。

他是A.张自忠 B.蔡廷锴 C.张治中 D.李宗仁7.1942年中国共产党通过整风运动取得的成就是A.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 B.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尖锐的斗争,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效果评估试题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效果评估试题含解析
6.封建庄园制度盛行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庄园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市民
B.大学主宰了庄园中人们的精神生活
C.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种姓制度
D.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7.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说明
A.平民受到奴役
B.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C.是专制政体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少数人的民主
3.下面图片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以下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与西周的分封制本质相同B.一个人不能既是封君又是封臣
C.封君和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明确了封君与封臣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加纳国王被视为具有神性的人,他是诸部落的大酋长,又是军事首领,还是宗教首领,支配着王城附近的圣林(王陵)的祭司们。从中可以看出加纳
A.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
C.注重宗教在统治中的作用D.实行国王与祭司集体统治
5.阿克苏姆已使用金属铸币,铸币正反两面分别刻有国王手持宝剑和棕榈叶的图案,象征王权的威严与仁德。从中可以看出
A.金属铸币的推行有助于强化王权B.阿克苏姆商品经济发达
C.阿克苏姆金属冶炼业发达D.阿克苏姆地区农业和手工业都很发达
③各城邦十分重视独立自治,又通过频繁的交往保持密切联系
④城邦有发达的思想文化,希腊人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在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某喜剧中,一个叫德谟斯(Demos/汉译为“民众”,它也是英语Democracy/“民主”的词源)的猴子,被一个狡诈的政客牵着鼻子进行哄骗、愚弄并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结果,该剧受到雅典人的普遍赞扬。由此可知该时期希腊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美国政治学家乔万尼萨托利认为:“(雅典民主)社会不允许给独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许个人得到保护,它完全吞没了个人。

”该学者意在强调雅典民主政治A.剥夺了公民的个人利益B.属于奴隶主专政的工具C.控制了公民的独立意识D.追求公民集体利益至上2.加纳帝国以商业为基础,将其权力范围向外扩展,向北控制食盐进口,向南控制黄金买卖。

帝国岁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对这些和其他一些商品买卖的征税。

材料说明了加纳帝国A.农业不发达B.黄金是流通的主要的商品C.加纳的经济是建立在商业的基础上的D.加纳资源丰富3.古代雅典民主政治鼎盛之际,公民大会曾允许任何公民就任何问题发言,只要他在祭坛上放一枚橄榄枝表示请愿即可。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B.氏族贵族势力铲除殆尽C.直接民主保障参政机会D.公民权利不受城邦限制4.“它的首都位于欧亚两大陆间的海峡的岬角上。

……几个世纪中,帝国发展起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由希腊、罗马、基督教及东方诸成分混合而成的文明。

”文中的“它”是A.拜占庭帝国B.俄罗斯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5.下列选项中,对左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6.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目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

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雅典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7.“这个帝国虽然远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西部腹地,却一直以富庶闻名四方。

尤其在16世纪,从欧洲各国到东方的伊斯兰圣地麦加,都流传着富甲一方的黑人君主传说。

”这个帝国是A.加纳B.阿克苏姆C.阿兹特克D.桑海8.公元649年,孝德天皇下诏,令“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效果评估试题及解析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效果评估试题及解析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效果评估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人们深以自己能传承古希腊文明为荣,作家们以典雅的古希腊语写作。

当西欧正沉沦于黑暗时代时,他们却维持一个有教养的、博学的社会……”。

材料中的“他们”来自于下列哪个国家A.英国B.阿拉伯帝国C.查理曼帝国D.拜占庭帝国2.“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

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上述语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哪一基本关系()A.地主与农民B.奴隶主与奴隶C.庄园主与农奴D.封君与封臣3.出现于城邦政治以前的希腊神话故事对后来欧洲的文学和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故事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这些神都有自己的命运,也会为情所困,甚至为自己的利益做出坏事。

这表明此时的古希腊A.民众的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宣扬人的地位高于诸神C.神话文化中具有人文色彩D.民众理性占据主导地位4.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

这说明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B.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庶C.阿拉伯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时间最长5.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

这主要反映了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D.国家开始形成6.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C.出现了武士集团D.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7.1215年签订的《大宪章》规定:大封建主所属封臣之间的财产纠纷应由封建主自己来审理,国王法庭不得干涉;不经教会和封建主的同意,国王不得征收额外的协助金和盾牌钱。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联考教学效果评估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联考教学效果评估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联考教学效果评估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雅典绝大多数官职均任期短暂,一般一年一任,且不得连选连任。

据统计,雅典大多数公民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当议事会议员的机会,出任审判员的机会更多。

这意味着A.雅典官员选拔具有随意性B.雅典民主制度不利于政局的稳定C.雅典的司法独立有了制度的保障D.保证了雅典公民较多的参政机会2.“世界末日”说源自对玛雅历法的误解。

这一天本是玛雅“长计历”中的第130000天,象征着一个“大循环”的结束,它与灾难、异象等自然现象没有任何关系。

这说明①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②玛雅文化腐朽落后,有害无益,因此对外来文化,必须坚持封闭主义③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不能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要做到批判继承④玛雅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持久,必须坚持包容性能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促进了十二铜表法、坎努里阿法、李锡尼法、波提利阿法、翟腾西阿法等的制定。

由此,上层平民与贵族合流组成新贵,一般平民取得完整的公民权,在法理上成为共和国的主人,自由身份受到法律保护。

据此可知,这些法律、法案的颁布A.消除了共和国的阶级矛盾B.扩大了共和国的社会基础C.体现了罗马法的发展完备D.加强了罗马封建专制统治4.“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

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

”这段文字反映了庄园大体上是A.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C.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一个比较工业化的经济实体5.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为此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

这次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B.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C.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使日本走上了奴隶制社会的道路6.下面的绘画作品画的是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从左到右分别是作战的人、析祷的人和劳作的人。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教学效果评估试卷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教学效果评估试卷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教学效果评估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DANG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建立了严酷的法律体系B.重视公民政治参与C.公民权利具有不稳定性D.内部斗争比较激烈2.出现于城邦政治以前的希腊神话故事对后来欧洲的文学和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故事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这些神都有自己的命运,也会为情所困,甚至为自己的利益做出坏事。

这表明此时的古希腊A.民众的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宣扬人的地位高于诸神C.神话文化中具有人文色彩D.民众理性占据主导地位3.下表为班图人大迁徙的概况。

据表中信息可知,班图人大迁徙A.破坏了南非的先进生产方式B.促使撒哈拉以南地区形成统一国家C.加速了阿拉伯帝国衰弱的进程D.有利于古代非洲文明演进的多样性4.阿拉伯帝国的制度基本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帝国一度流行。

古埃及、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被阿拉伯人接受和融汇为《一千零一夜》。

这说明阿拉伯A.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B.文明影响广泛深远C.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D.长于借鉴缺少创新5.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出土的文物,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

这说明古代津巴布韦A.创造了最发达的文明B.商业贸易超过农业C.曾经有着辉煌的文明D.绘画艺术高度发达6.中古时期的西欧,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行政、经济和司法等各种权力。

这导致了()A.政治上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B.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只是各级封建主增C.封臣的地位远远超过了封君D.封臣实际上不用对封君承担任何义务7.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诸城市掀起公社运动,反对控制城市的主教或封建主,有的地方曾发展成起义。

高一级下期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

高一级下期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

高一级下期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高一级下期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中国革命,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毅然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据此回答1~3题.1.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三湾改编2.______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A.北伐军进军湖南B.南昌起义C.第五次反〝围剿〞D.秋收起义3.从几次武装起义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充分发动农民阶级参加革命C.必须建立起新型的人民军队 D.必须走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______领导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迅速燃成燎原之势.据此回答4~8题.4.______决定放弃夺取城市改向山区进军是在A.南昌起义后B.八七会议上C.文家市会议上D.三湾改编时5.〝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这段话______A.强调了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性B.强调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首创性C.肯定了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D.指出了国民党政权灭亡的必然性6.右图A.B.C.D四个地点中,被称为共和国摇篮的是7.______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这里指的〝最基本条件〞是A.建立稳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B.建立一支党领导的工农红军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D.取得农民对革命的拥护和支持8. 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最主要依据是A.共产国际的指示B.苏联的革命经验C.中国的特殊国情D.______思想的指引1931年日本大举侵华,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据此回答9~11题.9.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都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 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10.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妥协退让,以牺牲民族利益换取其反动政权的苟安,而中共中央号召人民抗日,以挽救民族危亡.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根本原因是A.代表阶级利益不同B.两党力量大小不同C.两者之间矛盾尖锐D.同日本之间关系不同11. 华北事变引起的政治后果是①中共开始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②出现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涨③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④蒋介石政策由不抵抗变为〝攘外必先安内〞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面对日本的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据此回答12~14题. 12.阅读右边漫画《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东北三省被占领B.红军开始长征C.国民党内部分化D.西安事变爆发13. 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排斥国民党内抗日民主力量B.集中〝围剿〞根据地和红军C.镇压国统区的抗日民主运动D.消除国民党内部的党派纷争14.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的报告书主张对中国东北三省实行〝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其实质是A.满足中国恢复东三省原状的要求B.变东三省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C.承认日本炮制的伪〝满洲国〞D.防止事态扩大,维护东亚和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大举侵略,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引起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抗日民主运动兴起.据此回答15~19题.15.九一八事变后,最早掀起武装抗日斗争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D.华南地区16.下列关于1935年中国政局的分析正确的有①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②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③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已胜利完成A.②④B.①③ C.①②D.①③④17.标志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东北义勇军抗日C.一二·九运动D.东北抗日联军成立18.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A.蒋介石的妥协政策不得人心B.日本已开始了全面侵华C.抗日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D.要抗日就必须进行反蒋1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其理由是A. 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战B.亲日派的投降阴谋受到遏制C. 英美迫使蒋介石由妥协转向抗日D. 日本诱使国民政府投降受挫〝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据此回答20~22题.20.______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二七惨案〞的教训B.农民运动的成功经验C.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D.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21.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B.确立了______在党中央的地位C.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分歧和矛盾D.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22. 〝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的相同点在于①都从政治.军事.思想上全力纠正了错误②______都参加会议并提出正确主张③都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④都是中共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问题的开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②③______讲:〝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据此回答23~25题.23.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的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D.中国革命方式发生变化24.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围追剿计划的行动是A.四渡赤水B.巧渡金沙江C.飞夺泸定桥D.强渡大渡河25.下列长征组图中,能够充分反映红军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等精神的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材料解析及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摘自______《鱼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材料二:______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材料三: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摘自《赣西刘士奇报告》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红军在反第一次〝大围剿〞时,用的是什么战略战术?由此形成了______的什么军事路线(4分)(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怎样的土地革命路线?(4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三有什么必然联系?(4分)27.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宋美龄说:〝这次事变(西安事变),决非中国既往一般称兵乱之叛变所可以比拟的;而其关于国际与外交者,尤有特殊之形势,倘处置失当,即酿成民国以来空前之战祸.〞——引自《蒋介石传》材料二这次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转折点.——引自《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的指示》材料三蒋介石说:〝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几乎毁于一旦.〞——引自《西安事变》请回答:(1)材料一中,宋美龄所说:〝其关于国际与外交者,尤有特殊之形势〞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2)材料二中,中共指出〝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转折点〞的含义是什么?为〝处置得当〞,中共采取了什么对策?(4分)(3)材料三中,蒋介石所谓〝国民革命〞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西安事变是〝顿挫〞?这反映了他什么阶级本质?(3分)28.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日本帝国主义以图1所示的事件为借口,发动了什么事变?后果怎样?(4分)(2)图2所示情况的背景是什么?简要说明该政策的实质.(4分)(3)外敌当前,蒋介石抛出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分)29. 阅读下列______的诗词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13分)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1)红军被迫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诗中的〝三军〞...(3分)(3)结合材料指出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3分)(4)在红军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3分)(5)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一种精神,我们把它称之为〝长征精神〞.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去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2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DDCCADCAADA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 BABCCACCDBAB26.(1)战略战术: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游击战争路线.(4分)(2)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分)(3)材料二.三反映的土地革命是材料一反映的反〝围剿〞胜利的基础;而反〝围剿〞的胜利又保卫了土地革命的成果.(4分)27.(1)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的内战,乘机侵华;亲日派头子何应钦部署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以夺取统治地位;宋子文等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以营救蒋介石和维护英美在华利益.(6分)(2)含义:如果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则国共两党从此走向和平与合作抗日,中国革命就由国内战争时期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对策: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4分)(3)是指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围剿.因为西安事变阻止了他继续进攻红军.反映了他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本质.(3分)28.(1)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被日本占领,伪满洲国建立.(4分)(2)背景:社会舆论(人民声讨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强大压力.实质:以〝安内〞为旗号,继续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对红军〝围剿〞的反动方针.(4分)(3)根本原因:反共反人民的阶级本质(或认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才是心腹大患).结束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4分)29.(1)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分)(2)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3分)(3)党内〝左〞倾错误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回答任意3点可得3分)(4)《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领导了一二·九运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组建东北联军.(回答任意3点可得3分)(5)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艰苦奋斗;不怕牺牲,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评估题6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评估题6

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评估题(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和方针方针政策上逐渐实现了拨乱反正,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据此回答1~4题:1. 右图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在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80年 2. 下列关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A. 最终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3. 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事件是A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A .1977年邓小平复出时B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C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D .拨乱反正工作进行过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由此取得了辉煌成就。

据此回答5~8题:5.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 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6.下列对1953年开始实行的农业合作化和1978年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评述最为准确的是A .是性质完全相反的经济政策B .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C .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D .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7. 右图所反映的中共的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C.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D.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8.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经济成果有①大亚湾核电站 ②鹰厦铁路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⑤大秦铁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④⑤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开拓创新,最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教学质量测试试题(附答案)

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教学质量测试试题(附答案)

高一历史下册阶段教学质量测试试题(附答案)高一阶段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卷第Ⅰ卷客观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C.地方对中央的干预能力大大加强D.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2.《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枢密使与中书分掌军政与财政B.枢密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D.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3.“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

”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战国的军功爵制B.汉代的察举制C.唐朝的科举制D.明代的科举制4.中国古代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的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5.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地方分裂割据有直接作用的是:①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置转运使⑤清朝设置军机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⑤6.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

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收集制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D.劳动义务制7.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8.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教学效果评估试卷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教学效果评估试卷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教学效果评估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阅读《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有①古代文明呈现多元特征②古代各个文明不断扩展③古代各个文明完全独立发展④古代各个文明多分布在大河流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鼎盛之际,公民大会曾允许任何公民就任何问题发言,只要他在祭坛上放一枚橄榄枝表示请愿即可。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B.氏族贵族势力铲除殆尽C.直接民主保障参政机会D.公民权利不受城邦限制3.桑海帝国地处西苏丹萨赫勒地区的中部,是南北交通要冲,得撒哈拉商道之利,贸易十分发达。

据此可知,桑海的繁荣( )A.与加纳和马里兴盛的经济因素完全不同B.主要依靠对穿越撒哈拉沙漠商路的控制C.沟通了贯通撒哈拉沙漠南北的商路D.奠定了其摆脱加纳控制成为西非霸主的基础4.李小彤参观了古代墨西哥文明的展览之后,在自己的“博文”上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古代印第安人的创造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

李小彤“博文”题目的准确含义是A.印第安人创造了人类文明B.印第安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现代文明建立在古代文明基础之上D.现代人仍享受着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成果5.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

据此可知当时( )A.阿拉伯人主导了世界贸易B.巴格达城商品经济繁荣C.巴格达城是世界贸易中心D.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6.高丽开国后,王建通过与功臣豪族的政治妥协,维持豪族联合政权的形态,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豪族有黄州皇甫氏、忠州刘氏等,因此高丽初期无论是专制王权还是中央集权都相当脆弱。

为改变这种状况,高丽王朝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A.中央设三省六部B.推行土地国有C.地方划分为十道D.引入科举考试7.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级下期历史教学质量评估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中国革命,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毅然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据此回答1~3题。

1.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三湾改编2.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A.北伐军进军湖南B.南昌起义C.第五次反“围剿”D.秋收起义3.从几次武装起义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充分发动农民阶级参加革命C.必须建立起新型的人民军队 D.必须走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迅速燃成燎原之势。

据此回答4~8题。

4.毛泽东决定放弃夺取城市改向山区进军是在A、南昌起义后B、八七会议上C、文家市会议上D、三湾改编时5.“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这段话毛泽东A.强调了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性 B.强调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首创性C.肯定了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D.指出了国民党政权灭亡的必然性6.右图A、B、C、D四个地点中,被称为共和国摇篮的是7.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这里指的“最基本条件”是A.建立稳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B.建立一支党领导的工农红军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D.取得农民对革命的拥护和支持1929-1932年部分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8. 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最主要依据是A.共产国际的指示 B.苏联的革命经验C.中国的特殊国情 D.毛泽东思想的指引1931年日本大举侵华,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据此回答9~11题。

9.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都在关内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10.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妥协退让,以牺牲民族利益换取其反动政权的苟安,而中共中央号召人民抗日,以挽救民族危亡。

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根本原因是A.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B.两党力量大小不同C.两者之间矛盾尖锐 D.同日本之间关系不同11. 华北事变引起的政治后果是①中共开始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②出现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涨③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④蒋介石政策由不抵抗变为“攘外必先安内”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面对日本的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

据此回答12~14题。

12.阅读右边漫画《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东北三省被占领B.红军开始长征C.国民党内部分化D.西安事变爆发13. 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排斥国民党内抗日民主力量B.集中“围剿”根据地和红军C.镇压国统区的抗日民主运动D.消除国民党内部的党派纷争14.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调查团的报告书主张对中国东北三省实行“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其实质是A.满足中国恢复东三省原状的要求B.变东三省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C.承认日本炮制的伪“满洲国”D.防止事态扩大,维护东亚和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大举侵略,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引起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抗日民主运动兴起。

据此回答15~19题。

15.九一八事变后,最早掀起武装抗日斗争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南地区16.下列关于1935年中国政局的分析正确的有①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②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③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④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已胜利完成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③④17.标志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东北义勇军抗日C.一二·九运动D.东北抗日联军成立18.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集中说明了A.蒋介石的妥协政策不得人心B.日本已开始了全面侵华C.抗日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D.要抗日就必须进行反蒋1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其理由是A. 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战B.亲日派的投降阴谋受到遏制C. 英美迫使蒋介石由妥协转向抗日D. 日本诱使国民政府投降受挫“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

据此回答20~22题。

20.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二七惨案”的教训B.农民运动的成功经验C.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D.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21.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地位C.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分歧和矛盾 D.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22. “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的相同点在于①都从政治、军事、思想上全力纠正了错误②毛泽东都参加会议并提出正确主张③都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④都是中共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问题的开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毛泽东讲:“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据此回答23~25题。

23.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的战略转移。

这里的“转移”是指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C .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D .中国革命方式发生变化 24.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围追剿计划的行动是A.四渡赤水B.巧渡金沙江C.飞夺泸定桥D.强渡大渡河 25.下列长征组图中,能够充分反映红军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等精神的有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D .①②③二、材料解析及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 ——摘自毛泽东《鱼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材料三: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

” ——摘自《赣西刘士奇报告》 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红军在反第一次“大围剿”时,用的是什么战略战术?由此形成了毛泽东的什么军事路线(4分)(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怎样的土地革命路线?(4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三有什么必然联系?(4分)27.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 宋美龄说:“这次事变(西安事变),决非中国既往一般称兵乱之叛变所可以比拟的;而其关于国际与外交者,尤有特殊之形势,倘处置失当,即酿成民国以来空前之战祸。

” ——引自《蒋介石传》材料二 这次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转折点。

——引自《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的指示》 材料三 蒋介石说:“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

八年剿匪之功,几乎毁于一旦。

”——引自《西安事变》请回答:(1)材料一中,宋美龄所说:“其关于国际与外交者,尤有特殊之形势”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6分)③④(2)材料二中,中共指出“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转折点”的含义是什么?为“处置得当”,中共采取了什么对策?(4分)(3)材料三中,蒋介石所谓“国民革命”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西安事变是“顿挫”?这反映了他什么阶级本质?(3分)28、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日本帝国主义以图1所示的事件为借口,发动了什么事变?后果怎样?(4分)(2)图2所示情况的背景是什么?简要说明该政策的实质。

(4分)(3)外敌当前,蒋介石抛出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分)29. 阅读下列毛泽东的诗词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13分)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红军被迫长征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2分)(2)诗中的“三军” 、 、 。

(3分)(3)结合材料指出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3分)(4)在红军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3分)(5)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一种精神,我们把它称之为“长征精神”。

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去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2分)图1: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 湖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图2:1932年蒋介石写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手令参考答案(4分)(2)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分)(3)材料二、三反映的土地革命是材料一反映的反“围剿”胜利的基础;而反“围剿”的胜利又保卫了土地革命的成果。

(4分)27.(1)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的内战,乘机侵华;亲日派头子何应钦部署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以夺取统治地位;宋子文等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以营救蒋介石和维护英美在华利益。

(6分)(2)含义:如果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则国共两党从此走向和平与合作抗日,中国革命就由国内战争时期进入抗日战争时期。

对策: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分)(3)是指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围剿。

因为西安事变阻止了他继续进攻红军。

反映了他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本质。

(3分)28.(1)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被日本占领,伪满洲国建立。

(4分)(2)背景:社会舆论(人民声讨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强大压力。

实质:以“安内”为旗号,继续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对红军“围剿”的反动方针。

(4分)(3)根本原因:反共反人民的阶级本质(或认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才是心腹大患)。

结束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分)29.(1)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分)(2)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3分)(3)党内“左”倾错误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