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学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落花生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落花生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落花生教案一、教学内容《落花生》二、教学目标1.熟练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主题。
六年级的开学第二课教案
六年级的开学第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回顾与衔接:通过简单的复习,使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回顾,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新知识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新学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责任感: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重点1. 新知识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活动: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难点1. 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课堂常规:检查学生的出勤和仪容仪表,强调新学期的新要求。
- 回顾与衔接:通过简单的提问,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新知识导入(10分钟)- 介绍新知识: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 问题引导:提出与新知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 课堂活动(15分钟)-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新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冀教版六下第二课教案
冀教版六下第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勇敢坚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2.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2)能够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词汇和短语。
通过图片、动作、例句等方式教授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
3. 阅读理解。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课文分析。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语言表达。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6. 情感体验。
通过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7.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的大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上册语文笫2课
八年级上册语文笫2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积累本课的生字词语,了解诺贝尔奖及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
2. 准确严密、条理清晰地用新闻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二)能力目标1. 引导学生从标题、导语、主体等方面探究课文的层次结构及语言特色。
2. 了解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3. 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和爱好。
(三)情感目标体会新闻事实,增强新闻写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本文别具一格的开头方式。
2. 引导学生体会新闻层次结构与语言特色。
3. 标题、导语与主体之间紧密联系的写作特色。
4. 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积累并整理好词好句。
2. 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练结合,师生互动。
3. 教师设计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4. 设计新闻知识小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5.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6. 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 设计表格,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8. 利用多媒体,展示诺贝尔的图片和故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9. 联系现实生活,用事实说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0. 组织学生进行新闻采访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1. 教师推荐新闻网站,引导学生从网上获取新闻信息。
12. 学生办手抄报,展示学习成果。
13. 开展新闻小评论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诺贝尔的图片和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知识链接教师提供新闻知识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新闻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2. 研读标题,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体会本文别具一格的开头方式。
3. 探究问题,归纳文章层次结构及语言特色。
4.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5. 师生互动,突破重难点,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1. 教师推荐新闻网站,引导学生从网上获取新闻信息。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学案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2.1网络改变世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健康的网络交往的乐趣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增强正确使用网络,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明白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导学过程】一、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
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
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
3、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新工具,经济贸易的的新途径。
(2)网络促进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权、权、权、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和搭建新平台。
基于互联网的—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4、网络是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有的人通过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犯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2)沉迷于网络,影响、和(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白((3)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和,给社会带来和((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探究一:教材P10运用你的经验(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
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语言文字运用》学案:第二课第二节《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Word版含答案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形成同音字的原因和同音字词的类型2、了解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注意避免同音字词造成的歧义学习内容同音字和同音词问题导学一、故事导入:同事到外地出差,当地的同事热情好客,当晚便在一特色酒店的包间设宴接风,上主菜了——烧羊腿,一大盘肉骨头,一碟子椒盐儿。
一位北京哥们儿酷爱这口儿, 毫不客气的抓起一羊腿,咔嚓就是一口,呱唧呱唧的大吃起来。
小姐一见,说道:“先生,这个要蘸着吃。
”哥们儿将信将疑的看了看小姐,又看了看当地的同事。
当地的同事说:“蘸着吃好吃一些。
”哥们儿于是拿着羊腿站起来,咔嚓又是一口。
小姐赶紧过来问:“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 “啊?没有啊。
” “那请您坐下来吃。
” 哥们儿嘀咕着坐下来,看了看大伙儿,茫然若失。
小心翼翼的把羊腿拿到嘴边,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小姐又说:“先生,这个要蘸着吃。
”哥们儿腾地一下站起来,挥舞着羊腿怒气冲冲的嚷:“又要站着吃,又要坐着吃,到底怎么吃!?”二、学习步骤及内容1、对联是我国特有的语言艺术,其中有不少是利用汉字的谐音形成妙对的。
除了课文的例子外,你能否再举几个?例如:★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幼儿摘柚儿,柚儿完,幼儿玩。
★眼珠子,鼻孔子,珠(朱)子还居孔子上;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相传有个神童,宰相爱其才招为女婿。
宰相宴请时,当着满堂宾客出一上联请女婿对:因荷而得藕。
女婿手指席上果品,答:有杏不须梅。
这里因用了谐音(荷—何,藕—偶,杏—幸,梅—媒)而妙言他意,客人们顿时而悟,连连称妙。
2、同学们,能否举些节日中、日常生活中妙用同音字的现象?也可以举出一些由于同音字词而造成误会和尴尬的例子。
⑴同音相关(妙用):比如婚庆,新人床上要放上枣儿、花生、桂圆、瓜子等,寓意“早生贵子”;送给新人的花,要选择百合,寓意“百年好合” ;财神爷骑马的形象寓意“马上发财”。
⑵同音歧义。
张某----- 章某,致癌----- 治癌,今天ydul tn不准进港(油轮、游轮邮轮),机场——鸡场,为什么——喂什么,一对对男女——一队队男女,五香豆腐干——五箱豆腐干。
初中语文书第二课教案
初中语文书第二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春》;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课文《春》的理解和分析;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识别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理解;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教学准备:1. 课文《春》的文本;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新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展望;2. 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经历。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3.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教师进行解答和解释。
三、课文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和结构,理解作者对春天的描写和表达;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春》,并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春》的内容和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学案设计: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主备人:审核人: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的侵略史实。
【重点难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自主学习】知识点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1、原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2、借口:“”和“”3、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4、侵略者:主凶:联军;帮凶:5、影响:中国的进一步加深知识点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火烧圆明园: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与俄、美、英、法四国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签订《北京条约》:1860年中英、中法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割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知识点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和西北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合作探究】圆明园遗址公园是北京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对于是否应该重建圆明园,一直存在分歧。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当堂达标】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要求增加通商口岸C.要求在中国驻扎军队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B.清朝军备落后C.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D.清政府的军事组织不当3.2016年11月30日,虎首、猴首、猪首和牛首等四尊圆明园兽首铜像首次出国展览。
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猴首猪首牛首虎首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编制日期20090904【学习目标】: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3、文化塑造人【重难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自主学习】★1.(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和。
(2)文化影响人们的、和。
2.(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哪些?(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一般不是的。
(2)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的。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
“三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合作探究】:背景: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辩题: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只要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
★3.(说明)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1)优秀文化能人了文化,文化也在着人。
,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人们对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易混易错点1、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使人深受震撼、力量的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引领人们前进的。
●易混易错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总是对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3)优秀文化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对促进人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易混易错点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练习巩固】:1.“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城市化最关键的是人的素质提高和观念的城市化,我们要通过‘阳光工程’、‘读书月’等活动,通过构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会’,切切实实地使松岗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是一种社会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方式,而且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一定的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有重大影响,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2课 把握逻辑要义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高二政治导学案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1、逻辑的多种含义 2、三大逻辑规律三、知识梳理1.2.1“逻辑”的多种含义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1.四种不同含义现代汉语中的“逻辑”,或者与“规律”同义,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或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2.不同用法的关系“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オ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逻辑学的含义(1)历史上人们曾把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都称为逻辑学。
(2)狭义的逻辑学: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
(思维形式结构----P9事例评析)(3)广义的逻辑学: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
2.推理(1)形式逻辑和推理的关系: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2)推理的构成: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3)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3.论证与论辩----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辩论。
(1)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2)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4.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课标要求 理解推理对形式逻辑的重要性,掌握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相关知识 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让思维合乎逻辑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例题:中国古代的一个学者提出了“白马非马”论,理由是: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主备:编号:2 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倒金字塔结构”。
【学习过程】活动一:新知认知作者简介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评价一: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现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活动二:(一)字词检测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颁发(bān)仲裁(zhóng)遗嘱(zhǔ)巨额(é)渗透(shèn )2.填上合适的词语。
(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身后事应如何处理评价二: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A.机构拔款B.逝世受奖C.建树联盟D.挪威基金会活动三:4.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 1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第二部分:(24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评价三:5.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1)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2)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2)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案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1推动和平与发展【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积极的心态去推动和平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初步树立和平与发展观的意识。
2.能力:(1)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战争带来的影响;(2)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当今社会。
3.知识:(1)明确和平来之不易,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2)知道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
【学习重点】(1)推动和平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和平与发展观的意识。
(2)了解和感受可持续发展。
【学习难点】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
【学习过程】一、学习引入千百年来,不同肤色、族群的人们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从野蛮走向文明。
在发展的过租中,人类遇到过各种闲难、挫折,甚至灾难,但从未停止携手共进的脚步;人类之间有过矛盾、冲突,甚至战争,但从未放弃对和平的追求。
人类的命运彼此相依,未来需要共同守望。
二、新知学习1.课文预习。
阅读课文,将自己不理解的概念或者观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资料收集。
将自己针对本课所收集到的相关知识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学习,交流研讨(一)维护世界和平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对和平的生活习以为常。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学习伴成长课前预习一、填空中学阶段,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②,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打开学习之窗学习需要自觉、③的态度学习伴随着我们的④。
学习伴成长学习没有终点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有更加充实的⑤学习点亮生命学习就是给⑥添加养料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⑦二、简答1.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3.为什么说学习让我们有更加充实的生活?课堂练习一、选择▲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人题后括号)1.中学生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这不是学习,学习仅限于学校学习B.这不是学习,学习仅限于教材知识C.这是学习,学习不受时间、场所限制D.这是学习,只有阅读书籍才是学习2.漫画《痛与不痛》中的主人公没有认识到:培养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A.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需要B.是与生俱来的,无须培养C.是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D.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3.生活中,我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
这些做法【】A.不是学习,而是实践B.有利于培养各种能力C.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D.对于中学生来说多此一举4.学习无止境。
学生阶段,我们学的是一些基础知识,通过最初的学习,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走向社会,我们不断地学习,掌握生存的技能,才能适应社会。
停止了学习,我们将会被淘汰。
这主要说【】A.学习没有终点,需要终身学习B.学习需要有自觉、主动的态度C.学习让我们获得成长和智慧D.学习可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多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人题后括号)5.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围绕“什么是学习”展开了讨论。
下列属于学习的有【】A.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B.学会运用知识分析思考问题C.学习与不同个性的人交往D.星期天到网吧玩一通宵游戏6.学习点亮生命,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学案
C.租种地主的土地D.田庄里自给自足
7.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学案使学生从“听众”角色转变为“演员”角色
(4)材料四反映的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续资治通鉴》
――摘自《资治通鉴》卷136
材料二(公元485年北魏)颁发诏令,实行均田;将土地分为露田、桑田两种。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受露田20亩。露田加倍或2倍授给,以被轮种。桑田为农业田,不须还官,但须在3年内种植桑、榆、枣等树,而露田在身死后或年过70岁后要还给官府。在不宜种桑的地方,给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奴婢可与良人接受同样数额的田地。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具体实行均田制时,原有的桑田,所有权不变,但要用来抵销应受份额。已达到应受额者,不得再受,超过应受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受额部分,可以买足。凡土地不足之处,允许向荒地处迁移,土地富足的地方,可以随力所能及借用国有荒地耕种。
【知识梳理】
1.井田制的实质、内容、瓦解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我是什么》教案5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我是什么》教案5篇《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我是什么》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我是什么》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重点)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我”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看哪个聪明的同学脑筋转得最快!2.课件出示谜语:我在天空变魔术,变猫变狗变花朵,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走。
(云)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源自天上来。
(雪花)3.师:同学们真不错,个个都是猜谜大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种自然现象,说说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水的变化”卡通图,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4.师:大家都说得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去了解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1.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3.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指导重难点字音。
如:“晒”是翘舌音,“猜”是平舌音;“傍”是后鼻音,注意与“旁”的读音不同。
“没”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mò”,另一个读音是“méi”。
4.读书交流,鼓励质疑。
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中的“我”是什么找出描述“我”的句子,做上记号。
2.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1.出示会写生字,指导学生拼读字音并组词。
2.学生分析生字字形并识记。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学案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导学案)教学背景: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青少年缺乏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
让青少年重温抗争历史,感受民族精神,对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心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学们更要培育民族精神,勇担复兴重任。
教学课题:第二课历史的昭示(第一框:弘扬民族精神)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的第二课,进入九年级后,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社会、文化更加关注。
中国历史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具有特殊地位,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特别是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学习人类文化所必须的基础。
第二课“历史的昭示”是在第一课“历史的足迹”的自然延伸,让学生在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认识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2.知道爱国主义的含义和表现,认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精神的体现和意义。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衔接知识回顾:(学生独立完成后,学生相互对正。
)1.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2.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念,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3.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4.我国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近代中国,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国家的落后、外国侵略者的侵略,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的沧桑,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历史上学案——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获利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为什么?
(2)“火烧圆明园”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概括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有哪些?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你有何感想?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6、下图是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
A.俄国B.英国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7、连线题:
1851年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火烧圆明园
3、近年来,有人主张在原地重建圆明园,有人则反对重建。对此,你持何种态度和观点?阐述你的理由并相互交流。
4、中国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人民做出什么反应?农民政权抗击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英法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历史史实。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860年金田起义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归纳生成
8、拓展提升:
1864年,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除了上述原因外,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下面的“天王府西花园”说明了什么?
天王府西花园
(3)发动者:为主凶,为帮凶。(4)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 家庭剧场
第一课时“侦探”爸爸
知识与技能:了解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学会避免冲突与解决冲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提高正确认识父母的能力,尽量避免同父母发生冲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反省自己的言行,构建和谐融洽的父子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导学生看本课教学目标
2、学生自学,思考问题:
(1)父母与子女的冲突有哪些(完成P19)
(2)避免冲突的方法和解决冲突的方法?(课本P17)
二、随堂练习
1 .“当我们要冲父母发火的时候,不妨用手摸一下肚脐,它曾经是我们与母亲相连的地方,也是母亲用营养维持我们生命的地方。
” 冷静下来,在下列做法中做出恰当选择( )
A .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
B .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或把对某件事情的分歧迁移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甚至采用极端方式来处理
C .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的时候要努力克制自己
2 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父母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这个现象。
为了缓解这一现象。
你认为作为孩子应当 ①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聆听父母的建议②理解父母进行换位思考 ③对父母的话绝对服从④和父母发生
矛盾时要冷静处理,心平气和讲道理(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3.当前,有的中学生与父母发生矛盾后,动辄离家
出走,其结果是①吃尽苦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
路 ②惩罚了自己 ③伤害了父母 ④解决了与父母的
矛盾(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4.沙湾中学学生杨某,平日贪玩厌学,与父母矛盾颇深。
14日,杨某被父母责骂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同时与她一起离家出走的,还有同学王某,后者也是因受到父母责怪心里不服,两人一拍即合。
决定“走得远远的,让他们(父母)找不到我们,省得被管教”。
你认为下列方法中有助于杨某、王某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的途径有①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遇到冲突要换位思考,不对立 ②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 ③假如是父母错了,不能原谅,一定要与父母争个高低上下 ④学会真诚、得体地赞赏父母,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5.“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
”这一与父母交往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与父母交往的窍门有①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 ②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 ③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④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
图1-2-1-1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道错在哪里?
6.“清官难断家务事”不无道理。
有了矛盾。
通过沟通寻求最佳结果。
这个结果是()
A.求同存异,不走极端B.绝对统一,是非分明C.争个高低上下7.下午,小涛想在母亲的提包里找钥匙,但母亲的提包里有一封信,而且已经拆开了,上面却写着小涛的名字。
小涛看到后,十分生气,母亲怎么能私下查看他的信件呢?等母亲回来后,小涛问母亲为什么拆他的信件。
但母亲却说,不要以为信上写的是英文她就看不懂,以后不要再和那个女孩通信就行了。
小涛连忙向母亲解释,信是同年级丽丽寄来的,是邀请去她家讨论学习英语的问题,去她家是因为她父亲是英语老师。
但母亲听后却说,她知道丽丽的鬼点子,说是学习,其实是约会。
父亲也是站在母亲这一边,从此,小涛不在理睬父母,和父母闹起了情绪。
(1)你怎样看待小涛和父母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和冲突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吗?
(2)如果你是小涛朋友,你要做小涛的思想工作,你将和小涛谈些什么?列出谈话要点。
(3)你做了小涛的思想工作后,他认识到自己不该和父母闹情绪,想起父母平时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小涛决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与爱。
请你帮他策划一次爱心行动。
(提示:要有明确的行动目的。
说清楚怎么做)
8.身临其境:如果你遇到下列事情,请说出正确做法,说明理由。
小丽的妈妈对男女生交往很敏感,经常偷听小丽的电话,偷看小丽的日记,小丽很烦恼,对妈妈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1)正确做法:
(2)理由:
(3)你如果在小丽的位置请给妈妈写几句话。
三、课堂小结(内容及方法方面的总结)
第二课时 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剧场内外
知识与技能:了解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学会避免冲突与解决冲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提高正确认识父母的能力,尽量避免同父母发生冲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了解冲突原因,主动调节父母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1、导入:回顾家中经常发生哪些冲突,这些冲突影响家庭和谐和家中成员的心情,你想不想尽可能的避免冲突呢?让我们走进剧场内外,找到解开冲突的情节。
(板书:剧场内外)
2、看《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
(1)了解该家庭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P20)
(2)巧解冲突结,我的建议(P21)?
3、小组交流
二.随堂练习
1.进入青春期后,好多同学都急切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经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听不进父母的管教,甚至和父母顶撞。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①孩子与父母年龄上有差距②父母的思想太保守,不如孩子开放 ③父母与孩子在人生经历上存在差异 ④父母与子女的生活经验不相同(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2.在家庭中,有时父母做错了事,我们应该( )
A .讽刺挖苦父母
B 、一针见血地指出并批评
C 、原谅不计较父母的过错
3.要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①理解父母的唠叨②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③对父母言听计从,免得惹父母生气④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包容父母的缺点和做的不对的地方(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4.有人这样比喻亲子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么堆积起来的?是用爱堆起来的,父母对孩子不断地付出,付出一分,火药就多一点,有一天父母让孩子不高兴了,他就一点,爆炸了。
”这启示我们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更应该看到( )
A 、受伤害的是父母
B 、父母要负主要责任
C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爱
5.当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后,化解冲突是一门艺术。
下列属于巧解冲突的高招是①经常对父母谈学校、老师和朋友的事,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②主动与父母一起逛街,帮父母选购物品 ③及时了解父母生气的原因,有则改之,无加勉 ④多和父母聊天,不要顾及自己的学习成绩(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6.如下图场景所示,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是( )
A .不近情理 B
.对我们近乎苛刻的 C .反映了父母对我们的爱 一边是家长们长嘘,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不听话;一边是孩子们短叹,父母怎么不理解我们,他们不也是从我们这个年纪长大的吗?这种相互的不理解就叫代沟。
据此回答
图1-2-2-1
7.下列对于“代沟”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年龄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根本原因②其实质是反映在年龄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如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③代沟最深最宽的沟,无法跨越④差异产生美丽,彼此接纳,越过代沟欣赏对方,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
A.①②B.②④C.①③
8.在中学生身心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烦恼,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就是一大烦恼。
下面现象中,体现了两代之间的“代沟”的是()
A.父母对周杰伦、S.H.E、CS、街舞、NBA一无所知
B.每天出门前妈妈总是没完没了地嘱咐,让我心烦
C.父母对我期待太高,总让我去实现他们的夙愿
9.材料一: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最近完成一项调查显示,现在的孩子同自己的父母越来越疏远,许多孩子坦诚和父母存在很深的“代沟”,心里有什么疑惑,即使闷在心里,也从不与父母交谈。
材料二:见漫画《难以沟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和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根据你的分析和了解,你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请你为漫画中的男孩提几条建议,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