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合德成于礼乐——《礼记·乐记》社会文化价值探析

合集下载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礼记乐记》是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它从孔子精神出发,提出了一种以道德礼乐为基础的乐教思想。

该书被视为乐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石,指导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仁义道德、乐礼文化和音乐文化。

它把道德仁义作为乐礼的根本,强调乐礼的道德价值,认为礼仪的规范除了可以让社会更有秩序外,也能提高人们的道德品格。

此外,乐礼文化和音乐文化也是乐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礼文化认为,乐礼不仅是表达道义理想的行为方式,还是促进社会内部秩序的重要方式。

它以礼仪之道为基础,把道德规范与礼乐融合在一起,以保持人们之间的尊重和文化素养。

而音乐文化主要是强调礼乐的艺术价值,它认为音乐不仅是道德修养的媒介,还可以促进社会的文化交流。

乐教思想的主要实践方式是礼乐,它的实践体现在家庭尊重、官僚礼仪、宗教礼乐等社会场合。

在家庭尊重方面,乐教思想认为,家庭成员必须彼此尊重,遵守家庭的道德规范,实现家庭的秩序和和谐。

官僚礼仪方面,乐教思想强调只有做好官僚礼仪,才能维护国家的秩序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最后,宗教礼乐也是乐教思想中重要的实践内容,在这里,乐教思想认为,礼仪的规范可以让人们尊重神明,促进宗教的发展。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在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实现社会和谐和秩序奠定了基础。

它也提供了衡量人们道德行为的依据,激励人们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的文化交流和进步。

乐教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总之,《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为中国文化播下了珍贵的种子,它提供了衡量人们道德行为的根据,指导人们实现家庭和谐、官僚礼仪、宗教礼乐等社会场合的秩序,促进社会的文化交流和进步。

它的潜力和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因而今天,我们应当努力传承和深入研究这一经典的乐教思想,以更好的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从乐记中品读音乐之道

从乐记中品读音乐之道

从《乐记》中品读音乐之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万物皆化,序故群物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

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乐记》。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哲学是早熟的,即便在今天,其中的道理仞不失为至理,这些哲学思想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文学医学兵法商道等,当然还有音乐。

无论怎样中国音乐都是独特的,为了更好的理解他,我今天来分析一下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音乐论述——《乐记》。

乐由心生这一点,是每一个有音乐感知能力的人都必须承认的,然而摆在几千年前的上古时期,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乐记载于尚书,成书在周之前,可见其年代的久远)乐记中用了几个段落来论述这乐由心生这一观点。

首起便是“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生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这种顶针格式的论述是中国文学所特有的,而将音与乐的概念独立起来,也是独到的。

后文更有“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的论断。

又言“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乃知音乐之不同。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是故其乐心感者,其声单以缓,是故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是故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是故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是故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虽然现在我们已不能准确的理解这段话,因其言之简而意之賅也,然而从常理出发,也是可以理解的。

哀者感万物之肃杀,其心也灰,其意也迟;乐者如白云之悠闲,而无烦恼之累,故单以缓;喜者,必心动于中,气散于外,故发以散;怒者,心情激愤,其气必短而促,故声粗以厉;敬者,心亦有畏,而无杂念,诚惶诚恐,故直以廉;爱者,心怀万物,和而能让,恐伤外物,故声和以柔。

正是这些已经上升到哲学化高度的论断,才显出其独特的力量,历久而弥新。

音与政通“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是中国经典传统文学作品,乐教是其中的核心思想。

从礼记乐记的内容看,乐教是一种行为规范,其目的是通过仪式和仪礼,促进社会的和谐。

从古代的角度看,仪式化的宗教习俗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而乐教也是促进人们礼仪行为的客观规范和指导。

乐教是把古代中国乐府之中的歌曲,形象地用来表达仪式和礼仪,它是一种表达态度的方式。

在古代,它更像是一种文化形式,在宴会、仪式等场合,乐曲的唱诵能够促进群众的情绪的共鸣,使得仪式充满艺术气息。

如果不经过乐曲的唱诵,仪式往往会失去艺术价值,从而没有意义。

从乐教的思想来看,它是一种正面的传统文化,因为乐曲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够参与到当地的仪式当中来,而且乐曲对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影响,从而能够引导人们按照道德来行事。

同时,乐曲还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亲密感,有助于提高当地社会的文明水平,使社会更加有序稳定。

另外,乐教思想也赋予大众仪式比较强烈的象征意义。

从象征的观点来看,乐曲唱诵是一种象征,可以以较好的方式表达仪式的宗教意义,从而让人们更能够理解仪式的宗教意义。

同时,它也可以表达一种特殊的文化,譬如中国古代的乐曲中有不少涉及百家争鸣的内容,这一象征性的表达方式也为当时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仪式和乐曲在社会发展史和中国文化发展史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礼记乐记中所展现的乐教思想,是以乐曲、仪式和礼
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思潮,它在当时有效地促进社会的正确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汇集传统文化思想的一种文化思考方式。

《礼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礼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礼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三礼之中,周礼讲国家的制度,仪礼讲世俗的仪节,这些都是礼的具体现象,礼记则是在阐明这些具体现象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属于抽象的道理。

随着时空的转移,制度和仪节很容易就丧失其实用性,而道德则可能含有亘古常新的价值。

礼记本来只是礼经的参考数据到了后世,其地位却远超过仪礼、周礼,其关键就在于此。

我们今天要研究先秦儒家的思想,除了论语、孟子、荀子外,最重要的典籍就是礼记,礼记的最大价值即是保存了孔子以后七十二弟子及其后学和秦汉之际儒者的思想。

《礼记》的史学价值《礼记》是一部儒家经典,它在经学中的地位早有定论,但我们今天来研读《礼记》,务必要摆脱经学传统的束缚,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去解析其成书过程和各篇章折射出的时代背景,并确定它基本上属于先秦史料,从而探讨这部著作的史学价值。

礼记在阐发礼义的同时,也介绍了许多礼制的内容,礼制产生和变迁的历史,乃至与礼制有关的器物服制,这些都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史料。

例如王制、月令、文王世子、明堂位等可以考见古代的各种政治制度;玉藻、深衣等可以考见古代冠冕服饰笏玉等名物,其它有关专礼的篇章,更可以考见古代社会生活的梗概。

《礼记》是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

它包涵了从孔子直到孟、荀各家各派的论著,其中皆为孔子七十子后学所记,内容相当庞杂。

经过学者们长期研究,较普遍地认为这些篇章大多数写就于春秋战国时代,文中反映的基本内容多系先秦古制,其中录有一些孔子言论或其弟子对孔子思想真谛的发挥,即使有个别篇章是秦汉儒生所撰,但其基本内容也都是对先秦古制的追记。

《礼记》在儒家学术史上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

众所周知,孔子之后,学派林立,“儒分为八”。

但在长期流传中,除孟子、荀子留下较完整的著作外,其它各派论著多所散失。

《汉志‧诸子略‧儒家》所列书目,大多失传,但有些篇章幸存于《礼记》中,如《子思二十三篇》,是书今已不存,但研究者认为今收入《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和《缁衣》四篇都是子思的作品。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典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甚广。

《礼记乐记》中记载了古人对于乐教思想的理解,它教导我们如何过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以及如何存放和歌颂自然美,从而体现一种深刻的审美观念。

《礼记乐记》以乐教思想为基础,认为乐是一种心灵的调节,可以调动人的情感,特别是对自然界的感悟。

乐教思想的初衷是把仪式的观念融入人们的生活行为,以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实践中,古人把仪式的节日尽可能多地植入社会生活,以提醒人们认识到宇宙的宏大和谐,并在仪式中感受到宇宙的仁慈和智慧,进而调动自身的情感和思维,从而促进自身内心的和谐。

《礼记乐记》在讨论乐教思想时,提出了诸多深刻有趣的观点。

它认为,乐是一种拉近社会家庭关系的方式,乐曲的弹奏、节日的庆祝等仪式活动可以拉近人们的心灵。

此外,乐教思想认为,运用乐可以巩固社会关系,它可以排除负面情绪,使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喜悦和美好,从而让社会关系更加牢固,耐久可靠。

乐教思想还提倡,应该把乐活动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使人们享受乐趣,放松心情,从而改善社区氛围,增进大家的和谐。

古人认为,在一段乐曲的表演中,可以把许多正能量传达给听众,让他们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激发他们的熏陶,进而把这种正能量付诸实践,使得社会和谐安宁。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深得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在当今的社
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把审美活动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把艺术和欣赏融入到日常时间中,从而创造出一个熟悉而和谐的生活环境。

如果人们遵循乐教思想,把乐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就能创造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使得社会活动更加美好,实现社会秩序的完美。

谈《礼记》的文化地位及其当代价值

谈《礼记》的文化地位及其当代价值

谈《礼记》的文化地位及其当代价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儒家思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与核心。

孔子所整理传承下来的“六经”,以及后世在“六经”基础上增益形成的“十三经”,则是儒家思想学说最主要的载体。

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礼记》系统地论述、阐释了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天道人伦观念、心性教养的途径和原则等。

可以说,《礼记》一书最能体现、揭示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价值观。

《礼记》一书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对于今天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礼记》虽然成书较晚,而且不在“六经”之中,但认真考察一下我国古代经学史就会发现,在儒家经典文献体系中,就思想价值来说,《礼记》的地位不仅超越了“六经”,而且也超越了“十三经”中其他十二经。

1. 在濡家“十三经”中,《礼记》一书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统地记述、阔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

众所周知,“礼”是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六经”无一不渗透着浓重的礼学内容。

儒家礼学思想的最主要的载体就是“三《礼》” (《周礼》《仪礼》和《礼记》)。

而在“三《礼》”中,就思想学术价值而言,《礼记》最为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儒家礼学历来讲究“陈其数”“知其义”。

“数”即是各种礼节和仪式的具体规定,“义”则是各种礼节和仪式所体现的思想内容。

而在“三《礼》”中,《仪礼》十七篇所讲述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八类礼节,基本上都属于“数”的范畴,主要讲述各类礼节具体的行为规范。

《周礼》,原名《周官》,是一部记述王室职官制度的著作,按照天官家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个序列,记述了三百多种官职的设置及其职掌,基本上也是属于“陈其数”的范畴。

浅谈《礼记·乐记》体现的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浅谈《礼记·乐记》体现的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浅谈《礼记·乐记》体现的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浅谈《礼记·乐记》体现的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浅谈《礼记·乐记》体现的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当代意义2013-06-11文学评论论文浅谈《礼记·乐记》体现的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浅谈《礼记·乐记》体现的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吕思琪乐是西周时期国家教育的核心,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基于前期大量的文献梳理工作,以《礼记·乐记》为中心,在先秦思想文化的整体语境中,概述乐教思想的知识脉络、思想源流,并积极联系现实社会,力图探究乐教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儒家《礼记·乐记》乐教当代意义一、本文对乐的界定本着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我们有必要对本文所探讨的“乐”作一个明确的界定,以保证结论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儒家正统思想中礼乐文化当中的“乐”,是《乐记》所推崇的。

从概念来说,指的是先王的正统音乐。

它是古乐,与新乐相对;是雅乐,与俗乐相对;是正乐,与淫乐相对。

二、儒家乐教思想简述从源流上看,乐的发生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

《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是对“物感说”最为完整的表述,乐根于人心,是人内心情感最自然的流淌,因此最具感染力。

作为周代教育的中心,乐所承载的精神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第一,乐之“和”的本质。

《乐记》中多次强调:“乐者天地之和”、“大乐与天地同和”等,形成了乐和,音和,政和的阐发逻辑。

音律触发人心、实现心之“和”,进而促进人际之和,社会之和,天人之和是最高理想。

第二,乐的等级性。

在古代礼法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用乐标准是不同的。

如《周礼·春官宗伯·乐师》中有“凡射,王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大夫以《采蘋》为节,士以《采蘩》为节”。

乐的本质是和,而“和”是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对礼治现状的维持和加固,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从《乐记》中管窥

从《乐记》中管窥

从《乐记》中管窥社会功能意义上的音乐哲学观《乐记》一书,出自《礼记》第十九篇,由西汉成帝时期戴圣所辑。

这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汉族音乐理论著作,它较为详细的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它的成书年代及作者虽然很难说得清,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乐记》是经西汉儒生多人之手对先秦诸子思想的辑录,而后加上汉代儒家的某些思想,系统化理论化而成的一本书。

《礼记》中说:“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

”乐的大节是德,是最为重要的教化工具,这是中国与世界诸古文明音乐思想的重要区别。

通过对《乐记》的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音乐哲学观。

一从社会功能角度而言,《乐记》中的音乐哲学观可以展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是音乐的教化功能。

《乐记》中说“德者性之福,乐者德之华”,这就是它们所说的音乐的教化功能。

通过音乐的美,来净化社会的世俗风气,使社会得到进化,这也是“先王”提倡音乐的最初想法。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重视礼乐,以《礼》、《乐》、《诗》、《书》教人,他认为礼是用于分别贵贱等级的,而乐则用于调和上下关系,虽然二者功能相互矛盾,但是“礼乐之情同”,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为了让人们又要相亲,又要相敬,所以“礼乐”并用,总之,当“礼乐相济”才合乎理想,天下太平。

其次,是音乐的政治功能。

《乐记》中说:“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儒家认为音乐与政治相通,是判断为政得失的一项指标。

《乐记》指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以礼、乐的互相配合作为实行阶级统治的基础,“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当“礼乐相济”,则天下太平。

《乐记》从礼乐配合、礼乐并重的角度,论述了乐对辅助政治、维护社会稳定所起的特殊作用。

因此,结论是:“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把音乐与道德、法律、政治同等看待,对它在国家上层建筑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乐记》中曾载:夔开始制乐奖赏“德盛而教尊”的诸侯。

可见,儒家的所谓“德音”,是德治之音,是宣扬君王德行的方式。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礼记乐记》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在乐教思想上,它对中国传统乐观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它给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种积极实践的视角,强调以欢乐的方式来表达的精神。

乐教认为,天地有其本性的和谐,人类应继承天地之道,继续延续它的完美之路。

乐教认为,和谐是宇宙的本性,欢乐是和谐的象征,人类应当以欢乐的心情来探索宇宙的秩序,并去实现天地和谐。

乐教中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灵性的,应当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保持和谐,增进智慧、利益大众。

在《礼记乐记》中,乐教思想被专门提出,用于社会纪律的建立,当时的乐教思想不仅支撑着宗教的精神,还支持了社会的统治和秩序的维护。

从理论上讲,乐教认为,人类理应尊重自然,注重和谐;根据现实环境,人类应掌握技艺,习惯协调,以谐调调节各种矛盾;从政治角度,人类应当提倡宽容,尊重言论自由,增进民主精神;从社会角度,应当坚持正义,树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欢乐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礼记乐记》内容的强调某种意义上的“乐”,说明了乐教是一种以欢乐文化为依据的传统文化艺术。

这样的思想,影响了中国艺术文化中对欢乐文化的认识,也影响了中国文化学习研究中对乐教思想的理解。

由于乐教思想的深远影响,乐教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步,因此,乐教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下中国社会中,乐教思想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应用,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当下的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乐教思想看,欢乐文化是宇宙的本质,只有尊重自然、彼此和谐、团结一致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

乐教思想的核心是在欢乐文化的基础上,以谐调调节各种矛盾,以正义树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是乐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的原因,也是它能够持续影响当下中国社会的原因。

因此,以《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为标题,可以看出,乐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它不仅支撑着宗教的精神,而且还影响了中国文化学习研究的理解,也不断影响着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

礼记 乐记浅析

礼记 乐记浅析

《礼记·乐记》浅析【摘要】《礼记·乐记》作为我国第一篇音乐理论方面的专门文章,总结了先秦儒家有关音乐艺术的理论,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艺思想。

同时又处处渗透着儒家礼乐并举,治理社会的政治理想,并集中体现在乐的社会功能上。

【关键词】《乐记》;文艺思想;礼乐关系;社会功能今本《礼记》,亦名《小戴礼记》或《小戴记》,凡四十九篇,为西汉时期戴圣所传,是一部汇集先秦至西汉时期儒家所著录的关于礼学的文献汇编。

其中之《乐记》是儒家关于乐的理论之经典论著,郑玄《礼记目录》: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

《乐记》的作者和成书时间,诸说不一。

郭沫若说是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

清人汪中说是荀子所作。

也有人说是思孟学派所作,或说是东汉儒者所作。

但他们的说法大都缺乏有力根据。

目前来看还是《汉书·艺文志》的说法较为可信:“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

”这里说的是汉武帝时众儒杂采先秦旧籍编纂而成,证之《史记·乐书》,内容与《乐记》基本相同,当是司马迁利用当时已成书的《乐记》。

《史记》是成书于武帝后期的,可证《乐记》成书于武帝前期。

西汉刘向曾校《乐记》二十三篇,今所存即其前十一篇,《礼记》合此十一篇为一篇。

今据孔《疏》所标起讫和篇目,可分为十一部分:一、《乐本篇》,论述乐的产生,乐的社会作用;二、《乐论篇》,论述乐与礼的区别及其不同的社会功能;三、《乐礼篇》,论述礼乐与社会人事即天地自然的关系;四、《乐施篇》,论述乐与人的德行和事功的关系;五、《乐言篇》,论述乐对于人的情性的影响,先王制乐的根据,及社会治乱与乐的关系等;六、《乐象篇》,论述乐对于人的思想情绪的影响以及乐教的社会作用;七、《乐情篇》,论述乐与情的相互关系,礼乐的区别及其不同的社会作用;八、《魏文侯篇》,论述古乐与郑卫之音的区别,及德音与溺音的区别;九、《宾牟贾篇》,论述《武》乐的结构,内容及其意义;十、《乐化篇》,论述乐对于人的内心修养和人伦教化作用,礼和乐对人的修养的不同作用,以及先王制定《雅》、《颂》之乐的意义;十一、《师乙篇》,论述什么样情性的人适宜唱什么样的歌等。

浅谈《乐记》中“礼”与“乐”的美学思想

浅谈《乐记》中“礼”与“乐”的美学思想

则 相 敬
一 个 是 强 调 同 使 一 个 集 体 有 认 同 感
强 调 异 的 使 主 从 有 别 两 者 不 可 偏 斜
否 则 乐 胜 则
流 ,礼 胜 则 离 ” 如 果 乐 过 度 了 那 么 大 家 都 随 便 无 礼 了 如 果过 分强 调 礼呢 所 以 大 家 也 就 生 分 了 。 那 么 在 乐 和 礼 这对 立 而 又 统一 的 活 动 中 谁 又 是 处于 主 导 地 位呢 我 个 人认 为 当 然 是 乐 这 是 由 这两 种 活 动 或 事 物 本 身 所 决 定 的 而不是 “ 礼 。 乐 由 中 出 礼
《 记 》 大精 浑 .以 儒家 思 想 为 乐 博 主 包 窖 其 它各 派 思 想 谈 到 音 乐的
间 的音 乐 声
效 果 《乐记 》 为 人的 声 音 与 人的 感 认 情 是一 致 的 。正因 为 是 这 样 所以 通
淫乐
《乐记 》 分 强 调 乐 过
本质 、音 乐 的特 点 音 乐与 社 会 的 价 值 音 乐 形 式与 内 容 的 差系 等 问 题 . 还涉 夏 到 乐 器演 奏 音 乐创 造 .音 律
毛 生 编 撰 的 今 见 于 《 记 》 有种 说 法 .我 们 礼 。
知 道六 艺 的 一 种所 指 是 《 》 《书 》 《 》 《 》 《 》 诗 礼 乐 易 、 《 秋 》 而 《 ( ) 遗 失 了 所 以 就 是 四 书 五 经 中 的 春 。 乐 经 》 五经 “ 。但有种说法 了 部分 《乐 【 ) 中 残 卷 一 篇 编 人 《礼 经 》
声 声就 会 在 各 种 程 度上 作 用 于 人 使 人 心 有 所 感 而 人
的 心 与 天 地 又 是 相 结 合 的 天 地 问 那 种 自 然 的 和 谐 和 韵 律 使我们人能声 合为音 谐 为 乐 。所 以 乐 由 天 作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
《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代礼乐学的经典,深入探讨了乐教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礼记乐记认为乐教的核心是“心乐”,他认为通过乐曲唱和歌赞,可以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在具体措施上,他提出了“合乐”的概念,即以合乐来陶冶情操,使人们互相睦邻,达到调节社会秩序的目的。

其次,他认为乐教要求以友谊为前提,实现耳顺之乐,即以友谊为基础,把握乐曲的表述,从而唤醒人心,调动人精神,促进人们的快乐与相互理解。

再者,他认为乐教的目的是让人们发展出道德素质,以及乐曲的节奏,鼓励人们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增进团结与友谊。

总之,《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表明乐教的核心是如何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如何从倡导人们之间的友谊,促进道德和精神上的超越,把乐曲作为媒介。

今天,乐教思想仍然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和行为指导,传承古代乐教智慧,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 1 -。

浅析《乐记》“礼乐”思想对人心的教化作用

浅析《乐记》“礼乐”思想对人心的教化作用

浅析《乐记》“礼乐”思想对人心的教化作用摘要:儒家思想重视教化,讲求以诗教和乐教的方式对人心加以正确的导向作用,从而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言行举止都能最大限度的接近于“天”。

在儒家思想看来,所谓“天”,乃是含有封建道德律在内的“天理”。

使人心符合于天理,便是要使人心符合封建道德律的要求。

乐由心生,音乐与人的内心情感相一致,故而音乐对人心的好恶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

所谓乐教便是要以音乐对人心加以教化,使人符合“天理”,最终成为有大德的圣人。

《乐记》作为的儒家的一大经典著作,它总结了前代儒家思想的教化思想,将之加以丰富并系统化。

本文即是对《乐记》中的这一对人心的教化思想的浅析。

关键词:儒家天理教化人心儒家思想历来重视教化的作用。

“诗教”与“乐教”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孔子以六艺为教,认为“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

”[]将“礼”、“乐”置于六艺之首,以其为教育之重点所在。

礼乐之说也就成为儒家始终坚持的观点。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便是对这礼乐教化作用的肯定。

《乐记》是《礼记》的其中一篇,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乐记》所贯彻的便是儒家的“礼乐”思想。

可以说,《乐记》既是对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的一个总结和集大成,也是对于“礼乐”思想的丰富和系统化。

《乐记》开篇之《乐本》篇首在探析乐的本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这就将音乐的起源归之为人心对于物的感应。

心物感应,这就是音乐的起源。

人心感于物而成乐,既如此,音乐便与人心相关联。

换言之,人心的情感的表达,便是以音乐为外在的表现形式。

音乐包含有对于人心情感的表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致乐以治心——《礼记·乐记》音乐哲学探析

致乐以治心——《礼记·乐记》音乐哲学探析

“文化自信”建设的关键在教育。

作为人文学科的研究者,我们应自觉担负起科学研究的重任,在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中不断提炼具有恒久价值的思想内容和文化理念。

这就需要我们反复阅读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结合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实际,把古代文学中的儒学文化精髓,特别是与当代生活密切相关且有启发意义的部分提炼出来,作为我们中小学和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人文教育不偏离“文化自信”建设的总体方向。

清代学者彭端淑《为学》中尝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这是一个简单朴素却发人深省的道理,“文化自信”建设的征途漫漫,而且我们当前又是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不能离开文化建设领域。

正如陈平原教授把“人文学”经典的学习看作个人素质培养的“压舱石”一样(陈平原:《六说文学教育》,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第189—206页),“文化自信”建设理应成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压舱石”。

我们作为学术研究者,只有投身于这一历史的洪流中,真正从经典学习中感悟文化的深刻意义,并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为“文化自信”建设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只有从“人”的价值出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才是“文化自信”建设的正确路径。

说明:本论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八至十世纪中国的文士转型与古文变迁研究”(16CZW022)的阶段性成果,并受到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17T100484)和“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作者: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校特聘教授,邮编250022)致乐以治心———《礼记·乐记》音乐哲学探析□陈倩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诗以感发性情,礼以规范人伦,乐以养人性情,荡涤邪秽,君子之学到了“乐”才算完成。

《礼记·乐记》中的思想探析

《礼记·乐记》中的思想探析

《礼记·乐记》中的思想探析内容摘要:《礼记·乐记》是古代儒家礼乐方面的理论专著。

它对“乐”的起源,“乐”与人心,政治,礼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在儒家看来,乐发乎人内心,不仅能为人带来审美体验,更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乐”中蕴含的道德理想。

乐折射社会现实,审乐可以知政。

乐蕴含了自然的和谐精神,礼体现了自然井然有序的特质。

礼乐教化,和而不同。

明礼乐,以别尊卑,序长幼,最终达到移风易俗,安邦定国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乐政治道德礼美学儒家思想一乐本人情1 乐之发端《礼记·乐记》开篇有言:“凡音之气,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成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干戚羽旄,谓之乐。

”明确地把“乐”分为三个层次:声,音,乐。

关于声的产生,《礼记·乐记》中是这样描述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性焉。

”由此可见,人刚出生的时候拥有者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但这种感情是处在未发端的状态,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内在欲望才被引发出,随着对外界的不断了解,好恶之情也随之产生。

而当人的内在感情被激发出之后,它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彰显出来,声则是其中的一种。

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心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不同的现实对应着不同的声以致心声相应。

感情的内容决定了声的内容,感情的深度也决定了内容的深度。

反过来,声中所蕴含的情感又能激发人的内心感受,从而与人心发生共鸣声,塑造了人性情的多样性。

然而声是未经加工的自然之声,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低层次。

它和音的区别在于是自然和艺术的区别。

只有发出来的自然之声经过艺术化的处理,按照宫商角徵羽的位置错落排列,互相应和,才能形成高低有致,曲调多样的音乐。

这样的音乐已经和今天的音乐大致相似,与人之情拥有很好的互动,因而也就能对人之心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天地之和在礼乐--《乐记》美学功用的再阐释

天地之和在礼乐--《乐记》美学功用的再阐释

天地之和在礼乐--《乐记》美学功用的再阐

《乐记》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是关于礼仪和音乐等文化范
畴的论述。

其中对于音乐的讨论非常深刻,凸显了音乐在古代生活中
的重要性。

在《乐记》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天地之和”。

这个概念
是指通过音乐来达到和谐天地的目的。

在古代人们认为,音乐可以影
响人的情感和行为,而天地是一切的根源。

因此,通过音乐来创造和
谐的氛围可以使人们更加顺应天地,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在礼乐中,音乐被视为一种美学的表现形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
乐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形式。

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一种美的感受,通过
美的体验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同时,它也可以传递一种文化精神,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乐记》还强调了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音乐被视为一种社会仪式,常被用于祭祀、宴会、婚礼等场合。

通过
音乐来表达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使人们更加团结一致。

因此,可以说,《乐记》中的音乐观和美学观既强调了音乐的个
人艺术性,又强调了音乐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

通过礼乐的实践,
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和个人的精神
富足。

试论古乐的价值及社会作用--以《礼记·乐记》为视角

试论古乐的价值及社会作用--以《礼记·乐记》为视角

试论古乐的价值及社会作用--以《礼记乐记》为视角杨志华【摘要】《礼记·乐记》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理论专著,其内容十分丰富。

《乐记》认为音是内在心灵感应于外界事物的产物,随着音的节奏辅之以乐器和舞蹈,就形成了乐;音乐的本质是人心感于物而产生的情感的表达;音乐有形象性、抒情性、互动性等特征;其价值包括:乐是古代君子立身处世的基础;既能反映社会,又能积极地干预社会;是陶冶精神、净化心灵的工具;是调制内外和谐的标准和方式。

【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3-4)【关键词】《乐记》;古乐;文化【作者】杨志华【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9.2古代所称的“乐”较当今的音乐有更广泛的意义。

关于古乐的内容,郭沫若说:“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

”[1]可见,古乐包含的范围很广。

《礼记·乐记》是我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代表作,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和音乐美学等古乐文化。

[2]从乐的源头去研究古乐的真实内涵,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古乐文化,科学地评估其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有重大意义。

《礼记·乐记》开篇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音的起源是由心开始的,心感应于外物,并随外物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感应及其变化由声表现出来,声声相应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就形成了音。

根据音变换的节奏,配以乐器和舞蹈,这就是乐。

可见音乐起源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外界的事物:既包括自然景物,也包括社会生活;既指某些具体的事物,也指各种事物合为一体的情境。

二是内在的心灵:心随外界事物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感应,有了感应并通过声表达出来。

当然,此处的感应不是机械被动地反映,而是由特定的情境引起的情感。

《礼记·乐记》中的乐教思想研究

《礼记·乐记》中的乐教思想研究

《礼记乐记》中的乐教思想研究于超【摘要】上古教民,乐教为本.因乐声变化多、感人深且易,其效最捷.《礼记·乐记》集儒家乐论大成,汲取了汉以前音乐思想的精华.《乐记》由“心物交感”解乐之所由生;声、音、乐三者由微而著,各与情融,与心通,解乐之构成.孔子有言“成于乐”,《乐记》以“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将“成于乐”之“成”具体化.《乐记》阐明:敦和之乐与礼相济,情理交融,涵养人之相亲相敬;敦和之乐以仁为本,将乐的本质与人的仁者之心自然贯通.敦和之乐立于礼、依于仁,则势必达于“诚”,收内尽其性、外与物谐之功.【期刊名称】《教育学报》【年(卷),期】2016(012)003【总页数】6页(P114-119)【关键词】《乐记》;乐教;敦和之乐;成【作者】于超【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529“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

”[1]1084“人为之节”,即为人的生活形成得宜的节律。

可见圣王制礼作乐的核心意义在于教化而非娱乐。

刘申叔指出:“古人以礼为教民之本,列于六艺之首。

岂知上古教民,六艺之中,乐为最崇,因以乐教教民之本哉!”[2]孔子希望的诗、礼、乐三方面的教养而达成的人格教育,在早期原本是盲瞽推动的乐教[3]166,“乐者敦和”[1]1093,敦者,厚也,敦和之乐是教化和谐人格的重要方式。

王船山认为“乐之为教,先王以为教国子之本也”,“盖以移易性情而鼓舞以迁于善者,其效最捷,而驯至大成,亦不能舍是而别有化成之妙也。

”[4]887乐教之收效最捷离不开“声”在教化之中三大优势:一曰变化多。

“因人因物而异之音色,尤不可具数”;二曰感人深,“声入耳而身之脉搏应之而俱动,闻疾音则呼吸亦疾,闻徐音则呼吸亦徐。

强声之来,身心为之不安”;三曰感人易,“色可以蔽,声则不可拒”,“《中庸》之末,极言全德,则终以无声无臭,臭感极微而声极易也。

”[5]753《礼记·乐记》有11个子篇,或说《乐记》原有23篇,编入《礼记》者只有11篇。

礼记社会文化分析

礼记社会文化分析

礼记社会文化分析礼记,是一部古代中国经典的儒家经典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习俗和道德规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礼记进行社会文化分析,从中窥探古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对礼记的分析和解读。

1. 礼的定义和背景礼记是由“礼”和“记”两个词组成。

在古代中国,礼指的是一整套社会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

记则指的是记录、记载的意思。

因此,礼记可以理解为对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进行详细记录的文献。

礼记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秩序动荡、道德准则多元化的时期。

礼记的出现,被视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规范社会行为,维护和塑造社会秩序。

2. 礼记的内容和特点礼记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内容涉及社会礼仪、仪式、习俗、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等各个方面。

而其中以仪礼和礼运两部分较为著名。

仪礼主要记录了古代中国的官方礼仪制度,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等。

通过仪礼,人们能够了解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官员的责任和角色,以及举行各种仪式所需的具体步骤和礼仪流程。

礼运部分则涉及到人际关系、思想道德等方面。

其中,尤以《郊特牲礼》、《曲礼》、《周官》等篇章最为重要。

这些篇章探讨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各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和合宜行为。

3. 礼记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礼记作为记录古代礼仪和道德规范的文献,对古代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弘扬儒家思想和传播社会礼仪,对塑造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礼记强调了尊重和敬畏。

在古代中国社会,人们通过官方仪礼以及家庭礼仪来进一步巩固等级制度和家族的权威。

这种尊重和敬畏的价值观念贯穿了整个古代中国社会,并对后来的社会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礼记强调了家庭观念和孝道。

在礼记中,对于家庭关系和孝道的论述非常详细。

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的地位和传承,尊重家族长辈并遵循家庭规范是古代中国道德准则的核心内容。

最后,礼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

分析乐记的这一重要范畴和.doc

分析乐记的这一重要范畴和.doc

分析《乐记》的这一重要范畴—“和”ﻭﻭﻭ关键词:乐记礼乐和摘要: 《礼记·乐记》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学典籍,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哲学、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在“和”这个概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全面分析《乐记》的这一重要范畴-—“和”,为今天的构建寻找哲学基础,并探索其对构建的现实意义。

ﻭ乐黛云在其著作《跨文化之桥》中写到:“追求是方各民族共同的传统精神"。

“和”是民族永恒鲜活的文化精神,凝聚着民族对人生、乃至宇宙的深刻体验和理性思考。

《乐记》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它的内在就是“和”.《乐记》以天地为思维的两极,运用整体思维和模糊思维,以意象化的语言阐释了“和”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ﻭ一、《乐记》的“"思想探讨要想真正弄清楚《乐记》“”思想的含义,就不能不涉及哲学史上的“和”“同"之辩问题。

《国语·郑语》记载了郑桓公和史伯的对话,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史伯的这番话,集中地论述了要求“和”但决不能“同”这一问题。

所谓“和"就是不同事物的有规律的的相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而不是消除差异,消灭对立,所以“和”不能与“同”划等号.搞清楚了“和”“同”之辩,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乐记》的“"思想,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乐记》“"思想的含义:ﻭ (一)人与心的人与心的,即人自身的,它实质上就是“理"与“欲"的关系问题。

“理”和“欲”是历来受学和道德规范重视的一种关系。

它说的是人的各种物质追求和各种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理"即“天理",就是“人道之正";“欲”即“人欲",就是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外露,对物质世界的各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673-6060.2015.09.014天地合德成于礼乐———《礼记·乐记》社会文化价值探析苏喜庆,杜平(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摘 要:《乐记》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为我国的文艺美学理论建构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文艺思想。

作为反映先秦文化思想的一篇音乐专论,其论述却不凝滞于乐的艺术本体,而是渗入到社会文化的和谐建构之中。

这种明显的文化建构倾向,透过音乐的发生机制、政教功用引导和社会文化规训呈现出来,在礼制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文化建构作用,对于当下文化承续和发扬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乐记;社会功用;文化价值;艺术规训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6060(2015)09-0053-04收稿日期:2015-03-1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与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研究”(2011BZW02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乡变迁与转型中的空间场域文化形态研究”(2015ZD028)作者简介:苏喜庆(1983—),男,山东滨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中国审美文化史研究。

音乐是最难以用固定形象加以描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浑然天成的韵律节奏应物斯感,抒发情志。

在古人看来,音乐更接近于自然天成,因此,常常被先秦诸子作为推崇的对象。

尤其是在先秦礼乐盛行的时代,音乐更是被置于突出重要的位置,由感化人心发展到礼治天下,音乐成为通达艺术格调、人生境界和政治生命的表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已经成为标注功绩的集中体现了。

中国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乐记》篇就集中体现了音乐的旷世功能。

《乐记》为汉初儒家弟子搜集整理先秦“礼乐”思想集成的经典著作,现存有11个子篇,共计5000余字,系统阐述了音乐在礼制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乐记》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音乐的社会发生学考察《乐记》微言大义,但又不佶屈聱牙,寓理于情,借助于音乐推导出音乐与人性、国家、社会的和谐同构关系,并且从情性角度推导出了艺术产生的社会学奥秘。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符号的传达,主要是借助于节奏、韵律,甚至加上演奏时的饰物描摹和场景渲染,从而达到人类情感与智慧的诗意性表达。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也就是说音乐有其物质本性,首先是物动,然后引起心动,心动则情发,导致音乐韵律的自然生成。

在此过程中,明确指出情感的变动本源于物质实体的所感,可见,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艺术产生的动力源泉,而且初步具有了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并进一步采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来阐发音乐与天地自然的同构关系:“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

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

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在先秦儒家那里,音乐被赋予了吸收天地自35第9期No.9河南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2015年9月Sep.2015然和谐气息的禀赋,由于其“和”与社会秩序节律的生命力节奏,因此传达出来社会和谐安宁的信号。

这种乐感与自然和人性同伦的思想也不断地在后人的著述中发扬光大。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曰:“人秉七情,应物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而形成于歌诗也。

”“应物思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唐代的白居易《策林·六十八》亦称:“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明代李梦阳《空同集》中也说“情者,动乎遇者也”。

可见,自从《乐记》以来,无论是“感于物”还是“感于事”,实则都是自觉地把艺术产生的动力源归结为由物质世界对人心诱发的情感波动,正如苏珊·朗格所归纳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1]。

《乐记》有意将音乐与天地人心结合起来,实质是借助于音乐来讨论艺术与社会的潜在同构关系。

这源于礼乐与世道人心在内在结构上的统一性。

阿恩海姆从完型论的角度指出:“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情感活动的力,与那些作用于宇宙的普遍的力,其实是同一种力,只有这样看问题,我们才能意识到自身在这个宇宙中的地位,以及这个整体的内在统一。

”[2]由于这种内在力的统一,便构成了音乐与礼制、人心、道德、政治得失的潜在整体的同构和谐,于是便有了“礼节民心,乐和民生,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行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的自然论断。

《中庸》也曾提到“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

可见音乐与社会巧妙地达成了异质同构,而且在社会关系中艺术会再生出极强的潜移默化的道德化育力量。

音乐的产生虽然是随情而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遵循一种完善的秩序,秩序与制度文化中的“礼”序构成了一种绝妙搭配,并且制度文化与艺术结构巧妙达成了和谐互补,正所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礼与乐分别代表了制度文化和艺术文化,两种文化相辅相成,才会天下大治。

这在春秋以前的礼乐时代已经成为文人的一种共识,而“礼崩乐坏”往往成为乱世的表征。

既然“仁近于乐,义近于礼”,那么用仁义制政既能达到社会个体完善的目的,也有助于实现宗庙社稷的安康。

二、音乐的政教功能彰显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风格当然不一而足,然而在儒家看来,音乐是需要进行艺术甄别的,其评判标准附庸于时代政治教化的需要。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曰:“行夏之时,乘殷之頦,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对于祸乱朝纲、鼓噪佞人的郑声,要坚决地抛弃。

孔子的学生子夏对“郑声淫”有更进一步的解释:“今之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

”至于“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僻乔志。

此四声,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在儒家弟子看来,郑、宋、卫、齐地的音乐皆是祸乱人心、败坏道德的,都是礼制社会所不需要的。

而社会需要的音乐应该是“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换句话说音乐合乎道德律令,遵循法治礼制。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儒家在《礼记》所说的音乐,皆是今天意义上的音乐,它专指服务于社会且有裨益于朝政的音乐,这样就缩小了音乐的范围,从负面来看,由于“放郑声”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音乐的多样性,阻碍了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当然,仅就有补于世的社会功用来说,这种音乐思想更加符合社会追求大同、趋向和谐的社会走向,具有积极的现世意义。

《乐记》作为儒家的传统经典,严格承续了儒家天人合一、经世致用的思想,积极推崇音乐的社会效能,把它作为辅助建设礼乐和谐社会的一种高雅手段。

“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铁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

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礼乐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文治武功垂鉴后世,“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礼乐已经成为主宰社会秩序的有效规范。

乐对于礼制社会的安定有极强的辅助功能。

“乐由天作,礼由地制”,礼和乐产生于天地之间,乐是通天上神明的,刨除它的神秘色彩,其实是说音乐是直达精神的,是可以通灵的,可以象神一样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心。

而礼制是由凡间的人制定的,它一方面通于上天,与音乐有着天然的联系,但同时又是“实在的存在”,是“务实”制度的体现。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45 2015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心而出治道也”。

只有礼与乐相辅相成、紧密配合,才会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正所谓“礼乐明备,天地官也”。

乐对于人性完满也具有极强的美育教化功效。

礼乐之说,常乎人情”,音乐借助情感的传递,来熏陶人性,洗涤卑污。

音乐的节奏与韵律很好地调动了人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储备,可以泄导人情、颐养情性,所以音乐在陶冶人类情性方面是潜移默化的。

“终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音乐是从关照个体生命入手,由个人推及国家,其美育教化功能显而易见。

尤其在教化民心方面乐更是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静;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群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音乐艺术被提升到塑造国民性的高度来考量,民性的顺遂康乐可以在音乐的熏陶教化下得以实现。

《乐记》明确了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教化臣民,而教化的有效途径正赖于音乐之功。

在宗法制社会中,音乐成为上至天庭下达黎民的“同心之曲”,因此“在家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观其舞,知其德”,“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在等级森严的制度化社会体系中,礼与乐形成了稳固社会的“粘合剂”,有效地保证了社会等级秩序的稳定和谐。

《乐记》以其艰深的思想和驰骋的想象力,建构了一条艺术化理想社会秩序规范,其和谐礼制的思想,即使在今天弘扬传统文化、推动艺术发展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三、礼乐对社会的规训《乐记》通过对政治伦理进行客观对象化的方式,赋予了音乐特有的规训作用。

音乐以其潜在的化育性和节奏感,巧妙地传达出人性向善(德)和依循秩序(礼)的艺术旨归。

儒家倡导的音乐理论中已经被植入了政治逻辑。

“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

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

“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

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礼和乐在人与人之间的“敬”和“爱”中起着共同的通情作用,只要礼乐为统治者恰当地并举运用,社会的伦理、教化和朝仪等等就可以达到和谐中正。

音乐不仅使带有统治规约性的政治逻辑更加合乎天地自然情理,而且也更加委婉曲折易于接受,从而也更易于实现统治效果的达成。

儒家至少在三个方面从政治逻辑的角度对音乐艺术进行了规训:一是《乐记》中多次强调了对音乐的辨识,坚决刨除靡靡之音;二是极力倡导圣人之乐、贤君之乐、君子之乐,大力弘扬和谐大德之音;三是强调了音乐的表演场合是在庙堂大殿、大典祭祀等庄严肃穆的场所,而不是供人消遣的酒肆、街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