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练习题

合集下载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经典试题附解析.docx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经典试题附解析.docx

1、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 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2、假设某一年桦尺蟻种群的某因型纽.成及比例为:SS(黑色)10%, Ss(黑色)10%, SS(浅色)80%。

由于寄居的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个体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増加10%0则第二年桦尺蟆的有关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止确的是A.Ss25. 5%B. ss76. 6%C.SS13%D.S15%: s85%3、金鱼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aa. XaXa. XaY等均为纯合了)。

现取一对金鱼杂交,I匚金鱼共67只,其中雄金鱼21只,则R金鱼口由交配所得凡成活个体屮,a基因频率为()A.1/8B. 1/6C. 1/11D. 1/144、某动物种群含80个个体,基因AA、aa的个体比例分别为30%、20%,由于某种原因从外地迁来20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该种群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垒因型频率分别为()A. 54% 29. 16%B. 54% 49.68%C. 46% 49.68%D. 46% 21. 16%5、某植物控制高茎的基因A和控制阔叶的基因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匕该植物只有基因A或基因B 的个体不能存活。

若纯种的高茎阔叶和纯种的矮茎窄叶植株杂交,得到的Fi自交,F2中A的基因频率是()A. 50%B. 60% C45% D. 40% 6、据调查,某小学学生屮基因型及比例为X"X R(42・32%)、X R X b(7.36%).X b X b(0. 32%).)B・ 8%、92%D・ 92%、8%7、某种群中EE. Ec> g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左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

7.2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练习题

7.2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练习题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1.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是( )A.12.5% %% %答案:C2.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则生物一定在进化。

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性状变了基因不一定改变,所以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生物也不一定在进化。

答案:C3.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决定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方向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自然选择决定种群内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和方向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个体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它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

答案:D4.人工养殖了一群鸡,下列措施不会造成该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的是( )A.淘汰鸡群中体质较弱的个体B.从外地引进新的品种加入鸡群C.将该鸡群置于条件与原来不同的环境中饲养D.让该鸡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繁殖后代解析:基因库包括种群内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

所以只要有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种群进行定向选择,使部分个体被淘汰,或加入新品种都会导致基因库发生变化。

答案:D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解析:题图中A应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但它并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有些新物种(如多倍体)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2013-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下作业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下作业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Word版含答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B选项正确;由于改变的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基本单位是种群,故改变的是种群的特征,而非个体,故D选项错误;自然选择、迁入迁出等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也能引起进化,故A选项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并具有多害少利性,此处的“害”与“利”即指能否适应所生存的环境,故C选项错误。

答案: B2.右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各项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答案: C3.在某种动物种群中,假如基因型AA占25%,Aa占50%,aa占25%。

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四图中哪个图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情况()答案: A4.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知识。

a通过地理隔离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分别演化出b、d、c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所以A错。

2021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活进化理论 第2节有详细答案

2021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7章 现代生活进化理论 第2节有详细答案

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定向变异的结果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解析:选A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对抗生素抗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

2.英国的椒花蛾身体和翅都有浅色斑点。

随着工业发展,煤烟等污染物使该昆虫栖息的树干和墙壁变成黑色,到十九世纪末,英国各工业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色椒花蛾,这种变化说明()A.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B.生物突变都是有害的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基因突变和重组是定向的解析:选C从所提供的资料中可知,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浅色个体易被淘汰,浅色基因频率逐渐减小,与环境颜色相近的黑色斑点基因频率越来越大,产生了适应环境的黑色椒花蛾,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解析:选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Ss个体对应的表现型为黑色,适应环境,通过选择,其基因型频率增加;通过自然选择,S基因的频率增加。

4.判断侵入甲岛和乙岛上的两个蜥蜴种群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其标志是看这两个种群的蜥蜴是否具有()A.特定的生理功能B.不同的形态结构C.地理隔离现象D.生殖隔离现象解析:选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生物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生物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7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2017·安徽马鞍山二十二中高二期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生物进化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结果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2.一个自然种群,假设由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组成,其中AA占30%,aa 占20%,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 )A.30%B.45%C.50%D.55%3.[2017·辽宁实验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可导致生殖隔离B.野生物种个体死亡后会使本物种的基因多样性降低C.新物种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的D.饲养金鱼过程中的人工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认为,种群中出现的一切变异都是进化的前提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6.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更容易产生新的基因型B.后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C.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更容易发生差错D.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配子7.[2017·长春十一中高二期中]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为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A.43%B.48%C.52%D.57%8.[2017·湖北荆州车胤中学高二期中]如果基因型为AA、Aa、aa的一个种群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关系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升高,而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下降C.在持续选择条件下,a基因的频率不可能降为0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生物进化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9.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专题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原卷版)

专题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原卷版)

1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12小题)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变异不一定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太空射线能使种子发生定向变异C .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D .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B .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率称为基因频率C .基因频率的改变由基因突变引起D .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3.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 、Bb 为灰身,bb 为黑身。

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 的个体,20%为bb 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的Bb 的比例是A .25%B .32%C .50%D .64%4.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 、Vv 和vv 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引入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 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 1中V 的基因频率约是A .43%B .48%C .52%D .42.5%5.某植物种群中,AA 个体占16%,aa 个体占36%。

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 .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 .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 .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 .不变,不变;不变,增大6.在对某厂职工进行遗传学调查时发现,在男女各400名职工中,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30人,患者为10人,男性患者为22人。

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预习案课前预习一、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114——P121,认真思考完成下列填空。

1.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①、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③、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114——P115“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并学习例1,试着完成练习题目:例1、已知某种群有AA的个体10%,Aa70%,则该种群A、a的频率各是多少?解:A% = AA% + 1/2(Aa)% =10%+35%=45%a% = aa% + 1/2(Aa)% = (1-10%-70%)+35%=55% 或 1-45%=55%练习:1、已知人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

在一个有3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6人,褐眼的有264人,其中纯合体120人。

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a基因频率各是多少?2、课本P118选择题2三、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118“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完成下列填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四、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119—P121“隔离与五物种的形成”,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种?2、什么叫隔离?常见的有哪些类型?3、两个不同的物种间存在什么隔离?什么隔离形成代表新物种形成?4、自然界形成新物种的最常见方式是什么?五、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123—P125“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共同进化?发生在哪两者之间?2、生物多样性有哪些层次?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最早的生物代谢类型是什么?教学案【学习目标】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进化的基本单位、原材料的来源、方向的决定、实质;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的概念;4、物种形成的原因生物进化历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学习重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基因频率的计算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活动设计本节主要是学生自主看书学习,教师根据学案核对答案【巩固训练】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B.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D.一个池塘中全部鱼2、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B.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中国大陆上所有老虎是一个种群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一些抗药性强的细菌,使青霉素的药效降低。

课时作业4: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课时作业4: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在自然条件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B.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答案C解析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能产生可育后代;经过地理隔离会使基因库产生差异,长期进化就有可能产生生殖隔离;物种的区分依据就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由于有生殖隔离,所以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基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答案B解析地理隔离使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但物种的形成最终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即生殖隔离。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生物的共同进化,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①同种生物之间②不同种生物之间③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④亲代与子代之间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生物的共同进化可表现为生物与生物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间。

4.狼和鹿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答案D解析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和发展。

狼和鹿互为对方的生物环境,互相进行选择。

相互选择的结果使双方都朝着快速奔跑的方向进化,它们的进化速度是相当的,不能说谁快谁慢。

5.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

人教版试题试卷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练习 1

人教版试题试卷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练习  1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下列是一个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里的全部鱼类 B.一片森林里的全部乔木C.一块农田中的全部杂草 D.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A.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B.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过程C.不断的产生新基因的过程 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A.适应特定的环境 B.定向变异C.定向生存斗争 D.能传种接代4.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往往要有隔离存在B.地理隔离是指由于地理障碍,使不同区域种群彼此无法交配C.生殖隔离专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重难突破—重拳出击】5.某一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A.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B.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体C.那个变异性状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6.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18%,82% B.36%,64% C.57%,43% D.92%,8%7.在豚鼠中,黑毛对白毛是显性,如果基因库是,90%是显性基因B,10%是隐性基因b,则种群中基因型为BB、Bb、bb的频率分别是()A.81%、18%、1% B.81%、9%、1%C.18%、81%、1% D.45%、45%、10%8.据研究,现代的长颈鹿是由古代的一种颈和前肢都较短的古鹿进化来的,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A.长颈鹿的长颈和长的前肢是由于长期伸长和作用的结果B.由于食物缺乏,导致古鹿变异的结果C.变异、选择、遗传、隔离的结果D.变异、选择、遗传综合作用的结果9.我国首只“虎狮兽”2002年在红山动物园诞生,“虎狮兽”是由雄虎和母狮杂交产生的后代。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每课一练4(人教版必修2)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每课一练4(人教版必修2)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预习类训练1.关于生物进化的问题,有多种解释,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进化是()A.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综合作用B.变异、选择和生存斗争的综合作用C.变异、选择和遗传的综合作用D.变异、淘汰和遗传的综合作用解析: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结合其内容来判断。

答案:C2.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抗药性强的细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其原因是()A.细菌对青霉素有选择作用B.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C.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D.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解析:细菌种群个体不断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不定向的。

青霉素使细菌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终使抗药性强的变异逐渐积累加强,即抗药性强的变异基因频率逐渐升高,导致青霉素抗菌效果越来越差,而不是细菌对青霉素产生定向变异或定向选择所致。

答案:B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生物进化是长期应用的结果④进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A.①B.①②C.①②③④D.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B4.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__________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有性生殖基因型随机的不定向强化类训练1.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

在一个有30 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 600人,褐眼的有26 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 000人。

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0.64和0.36B.0.36和0.64C.0.50和0.50D.0.82和0.18解析:因为褐眼对蓝眼为显性,所以蓝眼的基因型为aa,褐眼纯合的基因型是AA,由题目可知,AA的个体数量是12 000人,Aa的个体数量是14 400人,aa的个体数量是3 600人,所以,A基因的数量是2×12 000+14 400=38 400,a基因的数量是14 400+2×3 600=21 600,由此推出:A的基因频率是38 400÷60 000=64%,a的基因频率是21 600÷60 000=36%。

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括这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生物的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库的组成2.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3.在一个进行无性生殖、个体数量庞大而又被充分隔离的自然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突变、自然选择B.基因重组、自然选择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D.遗传演变、迁移4.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往往要有隔离存在B.地理隔离是指由于地理障碍,使不同区域种群彼此无法交配C.生殖隔离专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5.昆虫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

说明(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6.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20人,患者3人,男性患者10人。

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6% B.12%C.11% D.8%7.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8.下列有关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然经历D.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9.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种群基因库的基因和物种基因库的基因是一样的10.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11.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A.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条件下的地雀物种B.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发生不同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12.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练习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练习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含答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总分:55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2. 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体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3.依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力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和前肢都很长C.尺蠖工业黑化现象是因为受煤烟熏黑的结果D.北极熊为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5.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错误的认识是()A.它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定、补充与完善而形成的科学理论B.种群共用一个基因库,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密度的变化对其基因频率的改变无影响作用D.“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6.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7. 桉601药刚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抗药性个体的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后来的药量用少了,产生了抗药性变异8.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9.在一个种群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24%,72%B.36%,64%C.57%,43%D. 60%,40%10.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高中生物二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二第七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7章第2节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现代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理论观点不同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答案]C[解析] 达尔文进化理论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自然选择决定其生存或淘汰,因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而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因此A、B、D都符合达尔文观点,由于他没有研究透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因此也就不知道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2.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A.一个池塘内的全部蝌蚪B.一块农田中的全部杂草C.一个森林中的全部鸟D.一滴水中的双核草履虫[答案] D[解析]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只有D符合题意。

3.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代代相传的是()A.基因B.个体数量C.基因型D.基因频率[答案]A[解析]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基因代代相传。

4.基因库是指( )A.一个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C.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D.一个生态系统中全部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答案] B5.某一种群的个体中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521,则该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为()A.75%B.62.5%C.60%D.50%[答案]A6.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不包括( )A.基因频率改变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D.染色体变异[答案]A[解析]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7.现代进化理论中的突变是指( )A.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答案] C[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8.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各种可遗传变异D.自然选择[答案] D[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9.一个果蝇种群有108个个体,果蝇的基因数约为104对,假如该果蝇种群每一代出现的突变基因数为2×107,则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A.1×10-5B.2×10-5C.1×10-6D.2×10-5[答案] A二、非选择题10.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练习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练习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练习题1、下列哪项属于种群A、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B、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C、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D、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2、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的出现频率增加,这很可能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体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3.(1)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A、杂交育种B、人工诱变C、基因重组D、生殖隔离(2)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A、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B、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的区别C、发生突变D、减数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重组、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其中新物种的形成的必要条件是A、基因突变B、选择C、生殖隔离D、物种变化5.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因为A、地理隔离的结果B、生殖隔离的结果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构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7.据科学考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其原因是A.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 B、海洋环境相对稳定C、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D、海洋生物的变异个体生存机会少8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B、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个池塘中全部鱼9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B.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中国大陆上所有老虎是一个种群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0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 个体B. 基因C. 种群D. 群体11.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种一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一个种群种全部个体所含有的显性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一个种群种全部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D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会随着种群中一代一代的死亡而消减和灭亡12、在一个种群种随即抽取一定的数量的个体,其中AA、Aa、aa的个体分别占24%、72%、4%、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A.36%和64%B.57%和43%C.24%和72%D.60%和40%1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A.猫叫综合症 B.高茎×高茎高茎、矮茎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14“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课时作业3: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

课时作业3: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Ⅰ)40分钟课时作业基础过关知识点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种群内的个体彼此可以交配C.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机械集合D.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答案 C解析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相互联系,并通过交配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因此,种群不是个体的机械集合。

2.关于基因库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答案 C解析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每个个体中不可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基因库中只要有一个发生变化,则基因库组成一定会发生变化。

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基因库随繁殖的进行而不断延续。

知识点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3.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不遗传的变异D.染色体变异答案 C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其中突变又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4.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A.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所存在的生殖方式B.有性生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C.有性生殖细胞是由减数分裂形成的D.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答案 D解析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由于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了基因重组,产生了多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再通过受精作用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合子,合子发育成为多种多样的新个体。

这就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为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知识点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5.腕足类动物海豆芽,从4亿年前出现至今面貌基本没变,又没有灭绝,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自然选择对其不发生作用B.海豆芽在漫长的年代中基因频率发生了较大变化C.海豆芽很少变异,适应性强D.海豆芽的生活环境基本没有改变答案 D解析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该生物的“面貌基本没变”,说明其生存环境基本没变,基因频率也基本没变,所以性状基本没变。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4课时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二

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4课时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二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四课时1.下面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2.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在长期有毒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3.下列关于生物共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的进化速度是相同的B.所有新物种的诞生是同时的C.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所有生物的进化是同步进行的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是(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否认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D.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5.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是( )①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②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④自然选择学说对环境条件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我们人类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应该借鉴的D.寄生关系使寄生者和宿主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共同进化发展7.恐龙的灭绝对生物进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导致哺乳动物的起源B.为哺乳动物的兴盛腾出了空间C.为人类起源创造了条件D.使动物进化向小型化发展8.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复杂完善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倍体植物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隔离B.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不断变化的,物种的基因频率总保持不变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真核生物10.根据分类学的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多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物种被发现。

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

高中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相同的是( B )A.变异、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条件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同观点。

2.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解析]只要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一定能引起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是不同的概念,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就是生物进化,只有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形成物种;由环境引起的性状的改变,并没有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会引起生物的进化。

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重要过程D.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解析]本题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的理解。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的是可遗传变异。

其他几项都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这是选择的原始材料B.A→B的变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害虫抗药性增加[解析]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增强。

5.(2019·潍坊高一检测)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过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

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2)练习题

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2)练习题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具有很大的联系,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有关二者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正常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另一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则此突变类型一定为增添或缺失一个碱基对所致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最终结果是产生的配子一半不正常。

这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变异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突变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促进生物进化D.海洋生态系统中无机环境条件比较稳定,生物变异的频率大大低于陆地,所以生物进化速度较慢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3.在一个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 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应是()A.个体数量最多的种群 B.个体体积最大的种群C.个体间差异最大的种群 D.个体间差异最小的种群4.“超级细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具有抗药性,是因为这类细菌能产生金属p—内酰胺酶,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通过突变产生编码金属p—内酰胺酶的基因B.抗生素滥用,使编码金属p—内酰胺酶的基因频率上升C.细菌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D.“超级细菌"的进化方向取决于突变所产生的基因5.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0%,BB的个体占12%,那么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A.18%和82% B.36%和64%C.53%和47% D.76%和24C%6.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7.基于对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理解,你认为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重组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自然选择的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而不是它的基因型D.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杂合体的频率等于两个纯合体频率乘积的平方根的两倍8.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36%,aa个体所占比例为16%,这样的种群自由交配或进行自交一代,F1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分别是()A.不变,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加;不变,增大C.增大,增大;增大,增大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9.物种的遗传变异的程度与物种的“寿命”是相关的,其原因是()A .遗传变异大的物种适应的潜力大B .遗传变异大的物种进化的速率快C .遗传变异大的物种抗病的能力强D .遗传变异大的物种繁殖的能力强.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③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间的隔离;④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它们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⑤自然选择导致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⑤ D.①③④参考答案:1.答案: D解析:2.答案: D解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例题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例题解析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例1】现在许多学者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A.生物个体B.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C.种群D.生活在一起的全部生物解析:生物的性状是通过个体表下出来的,但一个个体很难通过生殖而延续;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如果不能实现基因交流也难以延续;“生活在一起的全部生物”不一定是同一种。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个群体”。

种群内的生物才有可能通过基因交流使个体具有新性状,从而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

答案: C【例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

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18%、82%B.36%、64%C.57%、43%D.92%、8%解析:不妨设该种群为100个个体,则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18、78和4个。

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作含有2个基因。

那么,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其中,A基因有2×18+78=114个,a基因有2×4+78=86个。

于是,在这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14÷200=57%,a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6÷200=43%。

答案: C【例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来自于()A.生物的新陈代谢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C.生物的高繁殖率D.生物之间的斗争解析:生物的新陈代谢是发生在个体水平的化学变化;生物的高繁殖率只是生物数量的保证,但如果每个个体之间没有差异也不会为选择提供材料;“生物之间的斗争”含义不清;因此都不符合题意。

生物个体会由于遗传和变异而形成差异,这些有差异的个体成为被环境保留或淘汰的原始材料。

答案: B【例4】基因突变对大多数生物而言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对这一问题解释中最准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利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而且是定向的变异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作用却是定向的C.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生物个体的繁殖,容易导致绝种,所以活下来的物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D.凡是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都可能导致死亡,但却出现了适者生存的结果,导致了生物的进化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不一定有利于生物个体的繁殖;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不一定都导致死亡;因此,A、C、D是错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1.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是()A.12.5%B.25%C.50%D.75%答案:C2.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则生物一定在进化。

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性状变了基因不一定改变,所以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生物也不一定在进化。

答案:C3.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决定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方向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自然选择决定种群内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和方向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个体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它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

答案:D4.人工养殖了一群鸡,下列措施不会造成该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的是()A.淘汰鸡群中体质较弱的个体B.从外地引进新的品种加入鸡群C.将该鸡群置于条件与原来不同的环境中饲养D.让该鸡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繁殖后代解析:基因库包括种群内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

所以只要有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种群进行定向选择,使部分个体被淘汰,或加入新品种都会导致基因库发生变化。

答案:D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解析:题图中A应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但它并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有些新物种(如多倍体)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存在生殖隔离的两种生物除了不能杂交产生后代外,也可能进行交配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B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我们人类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应该借鉴的D.寄生关系使寄生者和宿主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共同进化发展解析: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并不是有害无益的,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此外,捕食者一般不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的“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答案:B7.我国西北部的欧洲玉米螟与亚洲玉米螟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具有生殖隔离,但外貌几乎无法辨认,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外貌形态相同,因此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B.由于具有生殖隔离,因此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C.无法判断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所谓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由概念可知,同种生物之间不具有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具有生殖隔离。

故答案为B。

答案:B8.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为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 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侵入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基因的频率约是()A.43%B.48%C.52%D.57%解析:由题意知原种群数量是20 000,则可以得出VV:20 000×15%=3 000;Vv:20 000 ×55%=11000;vv:20 000×30%=6 000,后侵入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个体,该种群中VV为3 000+2 000=5 000,该种群总数为22 000只,所以该种群中VV占5/22、Vv占11/22、vv 占6/22 。

该种群的个体随机交配,由于没有发生自然选择导致基因的丢失,所以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即V基因的基因频率是5/22+11/22×1/2=21/44,即约为48%。

答案:B9.下列说法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A.有长着细长花丝的兰花,就必然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B.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得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C.随着最早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D.不同物种的进化是互不干涉、彼此孤立的解析: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答案:D10.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不同体色的蟹的数量不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A.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B.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繁殖能力弱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D.中间体色是新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性状解析:蟹的体色有多种表现型,是生物变异的结果。

中间体色的个体数目明显占优势,是因为与环境相适应(容易获得食物,不容易被天敌捕食等),某种性状的生物个体数目少不是由某一固定因素造成的。

答案:A1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在一个大的种群中,若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是因为男性个体仅有一条X染色体,而女性个体有两条X染色体,不是基因频率的不同;在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

答案:B12.下列叙述中符合中性学说的是()A.中性突变一般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因此中性突变不是突变B.当自然选择作用于中性突变时,有利的变异被积累C.当环境恶劣时,中性突变的进化速率加快了D.中性学说并没有否认选择的作用,承认形态、行为和生态性状,即生物的表现型是在自然选择下进化的解析:中性学说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中性的,即无所谓有利或有害,因此对于这些中性突变不会发生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情况。

突变大多在种群中随机地被固定或消失,而不是通过选择才被保留或淘汰的。

中性学说的倡导强调遗传漂变的作用,但它也没有否认选择的作用,它承认形态、行为和生态性状,即生物的表现型是在自然选择下进化的。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中性学说是在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水平上,对达尔文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答案:D二、非选择题1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不发生、不发生、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和;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会、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1)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a基因的频率为1/2×0.4+0.3=0.5。

(2)遗传平衡满足的条件是种群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0.25。

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由于保持遗传平衡,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3)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

若某一动物是AA的可能性为0.3,与之交配的动物必然是AA,即0.3AA×AA,子代为0.3AA;同理0.3aa×aa,子代为0.3aa;0.4Aa×Aa,子代为0.4×(1/4AA、1/2Aa、1/4aa)=0.1 AA、0.2Aa、0.1aa。

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0.2、0.4。

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答案:(1)0.5(2)足够大基因突变(或突变)选择0.25不会(3)0.40.20.4会14.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

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

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

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细胞。

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和。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

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

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下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型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原因是。

答案:(1)受精卵S基因由S基因转录的mRNA S蛋白(2)50%60%(3)减少S基因表达的S蛋白会抑制登革热病毒复制15.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图1(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

X、Y分别是、。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

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图2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③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