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合理运用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作为两种常见的教育方式,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
究竟哪种方式更有效?或许,答案并非非此即彼,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赏识教育,就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孩子的心灵,给予他们成长的力量和勇气。
它强调的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通过鼓励、赞扬等方式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一句“你真棒!”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更加努力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当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善良和勇敢时,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能让他们明白这些品质的珍贵。
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依然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
然而,赏识教育并非是一味地赞美和纵容。
如果过度使用,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负,无法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
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长期处于被赏识的环境中,一旦遇到批评就无法承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赏识教育需要把握好度,要真诚而具体,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被表扬,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与赏识教育相对的惩罚教育,就像是冬日里的寒风,虽然凛冽,但有时也能让孩子警醒。
惩罚教育并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而是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当孩子违反规则或做错事时,给予一定的惩罚,能让他们明白行为的边界,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可以减少他们玩耍的时间;孩子撒谎,可以让他们向被欺骗的人道歉。
惩罚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但惩罚教育也存在风险。
如果惩罚过于严厉或不公正,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他们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
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频繁的惩罚而变得自卑、怯懦,甚至对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
因此,惩罚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以爱为出发点,注重方式方法,让孩子明白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促使他们改正错误的手段。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应该相辅相成。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摘要】本文从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这两种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
首先介绍了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的定义,然后分析了赏识教育的优点和实践方法,以及惩戒教育的缺点和应用场景。
接着讨论了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综合运用,强调了个人在取舍和选择方面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合理平衡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建议。
通过对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教育方式的思考,找到更加合适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赏识教育、惩戒教育、定义、优点、实践方法、缺点、应用场景、综合运用、取舍、选择、平衡。
1. 引言1.1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教育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它们分别强调正面激励和负面惩罚。
在我的看法中,赏识教育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
相比之下,惩戒教育可能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现代社会,赏识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认可和重视,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惩戒教育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然是必要的,但应该谨慎使用,避免伤害学生的心灵和尊严。
在教育实践中,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应该结合起来,合理平衡,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学生。
2. 正文2.1 定义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教育领域中常见的两种教育方法,它们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赏识教育是指通过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优点和努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身潜能。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正面激励和建设性的反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而惩戒教育则是指通过惩罚和制裁来约束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使他们遵守规则和规范。
惩戒教育的目的在于维护秩序和规则的有序进行,让学生明确边界和后果,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手段,它们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谈教育中的赏识与惩罚
思 想 沙 龙
08
赏识与惩罚都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
段。二者各具特点, 功能不同。问题在于教育工作者要
正 确 地 运 用 “赏 识 ”与 “惩 罚 ”, 把 握 好 分 寸 , 抓 好 时 机 ,
充分发挥两种教育手段的作用。
赏 识 , 是 指 对 学 生 的 优 点 、长 处 、进 步 、成 绩 等 公
惩
育手段。现在的问题是对学生的赏识过 少, 而惩罚过多, 甚至存在滥用惩罚的现
罚
象。许多老师不能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 系, 信奉“师道尊严”, 认为可以随意惩罚 学生是教师的特权,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动辙使用惩罚手段, 搞得学生苦不堪言,
例如: 某学生上课迟到两分钟, 罚在教育窗外听一节
课, 某学生作业少做一道题, 罚多做 10 道 题 , 某 组 值 日
惩罚而又能团结、教育好全体学生的教师 , 才 是 高 明 的
教师, 好的教师。
因此, 我主张, 要多赏识、少惩罚, 让 学 生 在 温 暖 的
鼓励声中一步步地走向前方。
教学创新的
哲学思考
!河南 / 白德欣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是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人才服务的,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要求, 也是二十一世纪政治 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求。
总之, 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 而“全体”是由一个个组成的, 教 师的职责不仅与学生一起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还要着力于了解、熟 悉 每 个 学 生 的 特 点 、个 性 、因 材 施 教 , 促 进 他 们 每 一 个 人 发 挥 潜 能 , 促 进 他 们 个 性 的 健 康 成 长 。教 学 中 如 果 拘 泥 于 、满 足 于 一 般 要 求 、共 同标准, 就无创新精神可言。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两种教育方法,分别通过赞扬与奖励以及惩罚与处罚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行为与发展。
我认为,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效果,但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学生个体差异,科学选择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视激励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品质的教育方式。
通过鼓励、表扬和奖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充分挖掘和发展他们的潜能。
赏识教育强调关注学生的优点和优势,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肯定感。
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就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应注重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信和合作,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追求肯定和奖励。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学生犯错误或表现不佳,过分依赖赏识教育可能会导致对学生成长的阻碍。
这时,惩戒教育则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惩戒教育着重于纠正和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借助惩罚、警告和处罚等手段来进行。
这种教育方法能够让学生明确错误行为的后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期达到纠错和引导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施行惩戒教育时应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度惩罚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尊严。
合理的惩罚应以引导和教育为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惩罚。
对于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机会选择与灵活应用,我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综合考量。
在进行教育工作时,要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充分调查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对于一些天生胆小或自卑的学生,赏识教育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发展潜能。
对于一些顽固不化或有恶劣行为的学生,惩戒教育是必要的,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并明确行为的后果。
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应综合运用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形成动态平衡,既关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引导他们正确行为和培养良好习惯。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培养人才的伟大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作为两种常见的教育方式,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
有人认为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温暖与鼓励中茁壮成长;而另一些人则坚信惩罚教育对于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纪律性至关重要。
那么,究竟哪种教育方式更有效?或者说,它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呢?赏识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欣赏、赞扬和鼓励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比如,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老师和家长一句真诚的“你真棒!”“继续加油!”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动力。
在生活中,当孩子主动帮助他人、完成一项家务劳动时,一句“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也会让孩子内心充满喜悦和自豪,愿意继续保持这样的良好行为。
赏识教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当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与支持时,他们会更加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其次,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
在充满赞扬和鼓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更加乐观、自信,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最后,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力,当他们的优点得到充分肯定时,这些潜力就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让孩子在某个领域取得出色的成绩。
然而,赏识教育也并非完美无缺。
如果过度使用赏识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负、骄傲的心理,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
此外,如果赏识不够真诚、具体,只是一味地泛泛而谈,也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虚伪、不真实,从而失去对赏识的信任和期待。
与赏识教育相对的是惩罚教育。
惩罚教育是指通过批评、处罚等手段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赏识和惩罚教育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赏识和惩罚教育摘要:小学是学生形成基本知识储备、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小学班级管理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班级管理教育中,对犯错的小学生,“赏识”教育和“惩罚”应当并行,本文将结合当前小学管理工作的状况和规律,从德育视角出发,就“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赏识和惩罚教育”为课题展开分析,以资诸位讨论、参考。
关键字:赏识;惩罚;有度;合理合法;结合随着新一轮教改的不断推进,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充满对学生人性关怀的赏识教育观念逐渐深人人心,起到了明显的功效。
但“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惩罚教育也普遍被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着。
但两者分别有何特点,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一直众说纷纭。
下面我结合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赏识教育从小双耳全聋的周婷婷在父亲周弘的教育下11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0岁赴美留学取得硕士学位。
周弘总结了20年的教育经验,提出了全新的“赏识教育”。
将女儿看成是天才,并真诚地去赏识她,赞美她,鼓励她,是周弘教育孩子最大的特点。
我觉得要真正学会赏识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承认差异,转变态度是赏识的前提。
赏识首先要转变家长和老师的心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和反复,并尊重差异,甚至欣赏差异。
每个孩子身上蕴藏着无限的潜能。
当孩子内心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渴望赏识被满足时,这种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
2、走近、走进孩子的心灵是赏识的关键。
某重点中学的一位老师为了给学生多补一些知识,一次又一次的占用学生的体育课、音乐课。
学生开始还能“理解”老师,到后来实在无法忍受便给校长写信诉说他们的苦恼。
当校长向这位老师转达学生的意见时,这位老师一边流泪一边说:“我可是一分报酬都没要啊!我义务为学生补课,把我的全部身心都给了学生,可换来的竟是……”。
中国的家长往往太爱孩子,一切为孩子好,可孩子受不了。
“赏识”与“惩戒”的完美结合
“赏识”与“惩戒”的完美结合作者:陆小英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年第06期赏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首先,赏识教育有利于幼儿智力、潜力的开发和挖掘。
我班有一个女孩,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显得较木讷、茫然,每天自己坐在一边看别的小朋友玩耍,对老师的提问从不举手回答,老师请她回答,她脸涨得通红,言辞不连贯,回答也不完整。
老师经过了解,得知是家庭原因形成较孤僻性格。
老师在做好家长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幼儿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发现她的手很灵巧,就让她把手工做法介绍给全班小朋友,老师也有意多抚摸她,拥抱她,每当此时,她的眼睛总是很亮。
老师经常对她进行鼓励、表扬。
半年以后,她的性格明显改变,对老师的提问能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回答,头脑反应也较灵敏,思路较清晰。
其次,赏识教育有助于教师与幼儿关系融洽。
老师多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幼儿就会与老师亲近,形成民主和谐愉快的气氛。
因此,老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不能把这个孩子“真坏”“真笨”“讨厌得很”“滚开”等挂在口头,这样只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幼儿的表现,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教育的时机,引导幼儿快乐积极地活动。
与幼儿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注视、微笑、点头以及做肯定性手势和身体接触,使幼儿有一种充分被重视和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使幼儿知道他们都可以是最棒的。
再次,赏识教育有助于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引导其个性及社会性健康发展。
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期老师、父母的爱抚、搂抱对幼儿心理发育非常重要。
幼儿都渴望表现自己,引人注意。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在教育中普遍有一种观点: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教育应该是一种赏识的教育。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和平相处的社会。
只要教师和孩子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去夸奖一个孩子总比批评一个孩子更容易让学生去接受你。
这也很符合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的要求。
也有的教师认为:现在的还应该以惩罚教育为主,因为现在孩子少了,家长比较溺爱自己的孩子,不听话的孩子也就多了。
你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让孩子怕你,他才不敢不听你上的课。
到底该表扬还是批评呢是批评多于表扬还是相反?其实,人上100,种种色色。
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细细揣摩的门道。
也许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学生的潜质会突然迸发,从此变得爱学习爱思考;有时也许学生犯了错误没有足够的惩罚,会使他目无组织纪律放任自流让聪明才智毁于歧路。
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教育应该是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并重,两者都缺一不可,光谈赏识教育而不谈惩罚教育那是让孩子永远沉睡在甜言美语之中,孩子经不起一点挫折,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光谈惩罚教育而不谈赏识教育,说严重一点那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是私塾的延续。
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也不符合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的要求。
赏识教育是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我看过周弘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写的非常好,还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不错,而且赏识教育法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取得了许多了不起的成果。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会因为自己的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的成绩时,很多教师总是把这些都责怪那些所谓的“害群之马”,在教育他们的时候,总是綳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说出他们的各种缺点,有的时候还威胁他们:如果不怎么怎么我就报告家长,送政教处教育等等。
有的甚至在教育中还夹杂着一些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想把孩子变得乖巧,往往适得其反,结果导致个别学生“死不悔改”。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是教育领域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它们分别关注于奖励和惩罚学生的行为。
赏识教育强调鼓励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就,倡导温和的教育方法,而惩戒教育则强调通过惩罚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当今社会,关于这两种教育方法的讨论从未停止并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本文将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谈谈对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看法与观点。
我认为赏识教育是更加积极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
这种正面的教育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赏识教育也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教育环境。
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个性,从而更好地去指导和培养学生。
这种耐心细致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相比之下,惩戒教育则更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
惩戒教育侧重于惩罚学生的错误行为,通过惩罚来纠正学生的过错。
过度的惩罚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和心理障碍。
而且,惩罚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反而可能使问题恶化。
过度的惩戒教育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和教育失去信心。
在当今社会,赏识教育正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崇。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赏识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积极态度,使学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个性化的肯定和激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惩戒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适当的惩罚可以对学生起到警示和纠正作用。
惩戒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的行为改正,而非简单地打击惩罚学生。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都在塑造学生的品格和行为习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通过正面激励和肯定来促使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品德,而惩戒教育则是通过惩罚和制裁来约束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对于这两种教育方式,我认为应该在实际教育中综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谈谈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一种通过正面激励和肯定来促进学生积极行为和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老师和家长应该主动去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和积极进取,让他们因为被赞扬而产生成就感。
赏识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品德修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惩戒教育也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教育者需要通过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制裁和惩罚来约束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但在进行惩戒教育时,我们应该明确惩戒的目的并注重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不可过于严苛或过分严厉,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惩戒教育应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规范的,在思想上力求公平、公正和合理。
在实际教育中,我认为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应该结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培养学生的品格与道德修养上,我们可以通过赏识教育来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让他们懂得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而在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时,我们也应该适时使用惩戒教育来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引导他们回到正确的行为轨道上来。
实际教育中,在运用这两种教育方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坚持“赏识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
赏识教育是主要的教育方式,要通过正面激励和肯定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积极向上、快乐成长的氛围里获得发展。
要灵活运用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行为特点来灵活调整,不要一刀切、铁面无情,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的教育。
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和态度。
在使用惩戒教育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制裁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他们改正错误,而不是单纯地惩罚,要用严谨、公正的教育方式来加以实施。
赏识与惩罚在教育中的正确运用
教育需要赏识与惩罚相结合江阴市北国中学杨志芳曾几何时,“严师出高徒、棍棒之下出孝子”是我们奉行的教育真理,似乎教育者只能以刻板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
当棍棒的负面效应体现出来时,人们开始排斥棍棒,取而代之的是一律的好好先生,似乎不如此,便是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如此,便是对教育法的违反。
现在的学校也普遍强调对学生以正面引导为主,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反对惩罚教育,认为惩罚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其自信心,使学生丧失前进向上的动力。
赏识与惩罚,究竟哪一种方式更好?是不是只要赏识就可以了?事实上,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有其特点和作用,都是进行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
只有将赏识与惩罚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教育。
一、正确认识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所谓“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指教育者应该着重去发现、发掘每一个被教育者的“闪光点”、注重被教育者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加以鼓励和赞扬,有助于自信心的树立以及自卑怯懦的心理的克服,从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和潜能,使孩子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成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孩子了。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为“给人表扬或赞扬”,得到赞扬的人会由此产生生理以及心理的快感,自信心增强,积极性也随之产生,因而会更加努力地做事以期得到更多赏识。
“赏识一一自信一一努力一一更多赏识一一更加自信一一更多努力”这一良性循环便形成了。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利就有弊。
过分“赏识”,必然导致被教育者在性格特征上的一些缺陷,比如:盲目自信乃至自傲、自负。
孤芳自赏,缺少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表面上的夸奖己无法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
有一句老话:“孩子不磕不碰长不大。
”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
人的一生不会总是一帆刚顷,迟早会经历一些风浪和坎坷。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正确认识和运用惩戒教育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正确认识和运用惩戒教育在当今中小学教育界,“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等等,成为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而与此同时,惩戒似乎成了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不敢触及的“高压线”,唯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加之一些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校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一再披露,不时地在向教师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似乎不应该有惩戒。
近年来,中国教育界在反思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又走进了重表扬轻批评的误区,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批评教育”。
的确,教育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这是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但是,以表扬为主,并非以表扬为唯一的、全部的方法。
教育是讲究分寸的,适当为佳,过之或不及均不能取得理想效果。
我们看到,与表扬相对的批评,与奖励相对的惩戒,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
完整的教育不能没有惩戒,马卡连柯也说:对学生合理的惩戒制度不仅是合法而且也是必要的。
“惩者以正其心也”教育的本质就是“正其心”,使其全面发展,惩戒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事不该做,做了不该做的事后应该承担责任。
那什么叫“惩戒”呢?——惩戒,顾名思义,包括“惩”和“戒”两层含义,“惩”即处罚,是一种手段,“戒”是警告,劝戒以使其改正错误,是这种行为期望达到的目的。
一句话,惩戒意味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教育惩戒除了也具备这种统一之外,更为重要的它是一种教育方式,虽然是一种特别的教育,但在本质上同期望、激励、表扬等方式一样指向学生的进步。
相应的,教师具有对学生的惩戒权,来源于对学生的管理、指导权,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权利,可是结合我们的实际,我们的老师有时做得并不够,有的老师对学生很纵容、放任,即使是批评,也只是面向大多数轻描淡写、说现象;有的老师在学生犯了错误后,他也不管,弄得班风不正,班上没有正气,邪气自然上升;还有的老师他上课有人睡觉、有人迟到、有人讲话、有人吃零食,他都不激动,只顾讲自己的,还笑称自己已一点脾气也没有,事实上,学生对这样的老师并不领情。
浅谈小学教学中赏与罚的运用
刘爱玲
差, 分辨是 非的能力不 强 , 这都 要求我们 教师要善用 、 慎 用
各种教育方法。无论是 “ 赏识教育 ” 还是 “ 惩罚教育” , 它们都 是 以尊重学生 为最基本 的原则的。尊重学生应该从小开始 ,
并贯穿在 日常生活 中,要和学生平等对话 ,倾 听他们 的想
法 。同时还要 注意对学生的评价 , 小学生对 自我 的认识很 大 程度建立在他人评价之上 ,所 以教师不要轻易做 出消极评
生责任感 , 能锻炼学生 的意志和人格 , 能培养学生抵制 引诱
和 战 胜 引诱 的能 力 。” 卢梭 也 说 过 : “ 我们 不 能 为 了惩 罚 孩 子
而惩罚孩子 ,应当使他们觉 得这 些惩 罚正是他们不 良行 为
的 自然 后 果 。 ”
三、 赏与罚。 相 互并 存
“
一
个孩子就是 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孩子们来 自不
所 以, 教 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要尊重学生 的人格 差异 , 做 到 大胆赏识 , 小心惩罚 , 公开赏识 , 私下惩罚 , 促进学生身心 的 健康 、 持续发展 , 尽 可能地帮助学生 改正错误 , 逐 步塑造 良 好的行为习惯 ,形 成正确的 自我概念 ,不断获得成功 的体
验。
总之 , 用老 的掉牙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教育应该 “ 因材 施教 ” 。围绕着惩罚教育 、 赏识教育等教育过程 , 教育方式探 讨 ,我的观点是推 崇前 苏联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 想。在强调使用某种教育方式或手段之前 , 更主张建立师生 间和睦、 平等的关系。师生间同学 同玩 同乐 同哭 , 可 以说是 同呼吸, 夸张点说拥有心灵 相通 的关系 。只有建立了这样的 关系 , 教育才有生气 、 有活力 。教师用真心 自然地呼唤 , 孩子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培养人才的伟大工程。
在教育的长河中,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有人坚信赏识能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让他们在温暖与鼓励中茁壮成长;而有人则认为惩罚是必要的手段,能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规范行为。
那么,这两种教育方式究竟孰优孰劣,又该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巧妙运用呢?赏识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欣赏、赞扬和鼓励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通过积极的评价和肯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一句“你真棒,继续保持!”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努力;当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善良和勇敢时,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是有价值的。
赏识教育就像阳光,照亮孩子内心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在爱与尊重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然而,赏识教育并非是一味的夸赞和纵容。
过度的赏识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负,无法正确面对挫折和批评。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崩溃。
而且,如果赏识缺乏真诚和具体的内容,孩子可能会觉得虚假,从而失去对家长和老师的信任。
惩罚教育,则是通过批评、处罚等手段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它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是要承担后果的,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规则意识。
比如,当孩子撒谎时,给予适当的惩罚,能让他们明白诚实的重要性;当孩子违反纪律时,让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能让他们学会遵守规则。
惩罚教育就像一把利剑,斩断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荆棘,让他们懂得是非对错。
但惩罚教育也需要谨慎使用。
不当的惩罚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过于严厉的惩罚甚至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而且,如果惩罚只是为了发泄家长和老师的愤怒,而不是为了教育孩子,那么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并非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赏识教育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支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动力;惩罚教育则能让孩子明确界限,学会自我约束。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在教育的过程中,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是两种常见的方式,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赏识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欣赏和鼓励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或家长的一个微笑、一句赞美、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比如,当孩子在考试中取得了进步,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家长给予真诚的表扬:“宝贝,你这次努力有了回报,继续加油!”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到,从而更有动力去追求更好的成绩。
当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回答问题,老师给予鼓励:“你的回答很有创意,继续保持这样的思考!”学生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一个充满肯定和鼓励的环境中成长,学生会更容易看到生活中的美好,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
同时,赏识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爱与支持,他们会更愿意亲近和信任对方,从而更愿意接受教育和引导。
然而,赏识教育也并非是万能的。
如果过度使用赏识教育,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自负心理,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
而且,一味的赏识可能会让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一旦遇到批评或失败,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沮丧之中。
与赏识教育相对的是惩罚教育。
惩罚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和警示,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适当的惩罚可以让学生明确行为的界限。
当学生违反了规则或犯了错误,给予相应的惩罚,能够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比如,在学校里,如果学生抄袭作业,老师给予适当的惩罚,如重新完成作业或减少一定的分数,学生就会明白抄袭是不被允许的行为。
教师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 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教师应如何运用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一、实施赏识教育的合理性(一)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首先,幼儿自身是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与关注的。
其次,幼儿的发展除了受智力因素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赏识教育对幼儿的性格、情感、兴趣等方面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适当的赏识会让幼儿学会感恩、感激,从而使幼儿能够注意和欣赏事物积极的一面。
恰当的赏识能够给幼儿带来积极的体验,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
当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出现困惑甚至失败时,教师更应充分肯定幼儿,通过多种形式鼓励支持幼儿,使幼儿从内心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尊重。
(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要求毫无疑问,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幼儿园中得到教师、同伴的赏识与关注。
当教师在与幼儿进行日常交流时,一切以幼儿为中心,积极关注幼儿,运用鼓励、微笑或表扬等肯定方式来推进赏识教育时,家长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有所期待,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拉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园氛围,有利于家长积极参与家园合作,使教师积极地开展教学工作,实现更有效的家园共育。
(三)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需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而赏识教育也同样认为幼儿拥有无限可能,并要求教育实施者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鼓励幼儿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模式,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
二、实施惩戒教育的合理性惩戒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防失范行为和危险行为,二是对失范行为进行否定、评价和纠正。
值得注意的是,惩戒与惩罚是不同的。
惩戒强调“戒”,而惩罚强调“罚”;惩戒针对的是犯错的行为,惩罚针对的是犯错的人。
因此,我们要将惩戒教育与惩罚教育区别开来。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浅谈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地运用惩戒会使我们的一切受损失。
”如何正确对待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关系是颇受教育研究者争议的问题。
但我认为他们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应该孤立对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在于热爱学生””,而所谓师德的高下,也尽在于此。
热爱学生,老师就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保护他们的个性,把自己完全放在与学生同一条地平线上,做他们的朋友。
就一定要赏识每一个孩子,赞美他,支持他,培养他的自信心。
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和乐观的心态,比任何知识都重要得多。
有才能不一定能成功,但有自信却能创造成功的条件,并最终获得成功。
赏识导致成功,教师和蔼可亲、激励向上的语言,能使忧虑变得坚定、恐慌变得平静、犹豫变成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等,综合起来就是“我能行”的力量与信心。
这就是教师语言对学生引导的结果。
这种引导将使学生的心理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主流。
当一个人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也会不断地被强化。
他的自尊,也就会逐渐地提升,当一个人具有了自尊、自信,这个人就会走向真、善、美的境界。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学生,你最好的礼物是给他多一些的期待,而不只是要求与责备。
然而,学会期待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不但要我们的心灵里多有一些爱,还要多有一些智慧。
教数学的林老师的班里有个女孩,刚入学的时候小女孩上课经常走神,有时会和同学打架,还在别的同学的课桌上涂修改液、偷东西,一次甚至把黑板玻璃打碎了,是班里的“小刺猬”。
林老师没有嫌弃她,而是认真寻找症结所在。
原来孩子的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缺少家庭温暖的她越来越孤僻,也越来越自卑,便用各种奇怪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于是林老师就处处关心她,就连上课提问,也总要向她投去鼓励的目光。
女孩的数学有了进步,林老师就适时的表扬她,让同学们看到她的长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合理运用
摘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
同时,不应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
自己的过失负责,感到一种责任。
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
他认为,教
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
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那么如何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呢?
关键词:赏识教育、惩罚教育、
一、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定位。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常用的教育手段。
它们应是辩证、和
谐的统一体,在育人过程中,就要赏罚分明,只要赏罚运用得当,一定会取得事
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误区。
不知从何时起,赏识教育在社会上、在教育界被广泛提倡,惩罚教育却被人
们与体罚学生划上了等号。
于是才有了当前教育中一个弊病:重赏识,轻惩罚,
重表扬,轻挫折。
其实惩罚的前提是维护其自尊,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
是要让学生从批评与惩罚中获得教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要求教育者首先有
一颗真诚的爱心,惩罚的目的是在培养和塑造孩子建立起以自信、自尊、自强、
自我负责为核心的健康人格,而不是为惩罚而惩罚。
再者,惩罚要懂得因人而异,适度。
越要惩罚,越要尊重,必须充分考虑受罚者的个性、尊严和承受力。
比如:有的学生总是迟到早退、不带胸卡、做操不认真等,为此我在班内讨论通过,如
果第一次,可以选择做俯卧撑或仰卧起坐50,第二次做100个,第三次......。
但是在“惩罚“过程中,有的学生身体较弱或较胖,我便采取累计的方法,可以
先做20个,第二次再做20个,依次累加完成。
这样学生每每再有前面的“劣迹”时就要考虑自己是否能做俯卧撑或仰卧起坐了,达到了教育目的。
三、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校正
1、赏也爱,罚也爱
赏识如阳光,让学生在爱的激励中自信而快乐地成长;惩罚如风雨,让学生
在承受挫折与磨练中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赏识”和“惩罚”是对学生两种不同
方式的爱,
2、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教师应多鼓励、少批评。
我班张欢同学平时少言寡语,独来独往,不愿和别人交往,甚至害怕和别人交往,更不愿和老师交往,见了老师就紧张,不敢和教
师打招呼,把自己严严实实的封闭起来,有一次上语文课,轮到他课前说话
了(语文课上的一种教学活动),他站起来,吭哧了半天就是说不出来,后来干脆
就来了个徐庶进曹营——言不发。
语文老师把这件事告
诉我后,我一直考虑怎样来给他做工作,后来机会来了,有一天英语早读,
英语课代表没来,正好这个学生英语不错,我就找到他,让他领大家早读,一开
始他不愿意,后来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接受了,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他领
读的非常好,我适时的表扬了他,当时我发现他的脸红扑扑的带着微笑,腰板也
挺的直直的。
从那以后,他慢慢的变了,变的开朗了,愿意和人交往了,大家都
说他变了一个人。
可见,赏识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特别是对那些基础较差、性格较消沉的同学,赏识教育可以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增强信心,奋发
向上。
3、扬长处,避短处
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避开学生的短处。
现在的职中生文化基
础差,尤其是英语和数学,听课象听天书一样,所以干脆就不学了,破罐子破摔,对学习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兴趣,但适时的赏识能使他们良心发现,提高学习兴趣。
比如,我的学生李金,入学时成绩是倒第一,入学后,成天没精打采,上课
除了睡觉还是睡觉,放学后,精力充沛,一钻进网吧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
整夜,家长愁眉不展,没有办法。
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发现李金同学
的计算机课确实学的不错,在选课代表时,我就有意识的让他当课代表,他非常
高兴。
从此学习热情有了,兴趣提高了,而且经常当小老师,帮助别入学计算机。
在学计算机课中用到好多英语和数学的知识,为了赢得大家的信赖,实现个人价值,他也开始用功学英语和数学了,同学们也愿意帮助他,从而整个班级出现了
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
4、赏稍扬,罚适度
现在的大部分学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自己的多,他人的少,时时想着
自己怎样怎样,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为此,我曾在班里大张旗鼓的搞了一个
“赏识我的同学”这个活动。
我让他们写下了全班学生的名字,然后在这个名字
的后面写下他所看到的那个同学的优点(只写优点),最少一个,多则不限。
我发
现学生在写的时候都显得有点兴奋。
“谜”底揭晓之前每人写一篇日记,题目
是《猜猜,同学眼中的我》。
我将“謎”底整理后,把这些优点抄在一张漂亮的
信纸上,送给每个学生。
通过这样做,学生相互之间开始比较,看谁的优点多,
每个人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反思,慢慢的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
虽然赏识教育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但是赏识教育并不
能包治百病,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适当运用惩罚教育,效果也很好,特别是对
于“毛病”较多的学生,巧用惩罚,有时效果比一味赏识要好。
学生上课说话,扰乱课堂纪律,教师怎么办?如果是赏识教育的话,不能在
全班批评,那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所以只能找学生个别谈话,谈话时,
还要先肯定学生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赞扬他性格活泼,然后才能引入正题,
和风细雨地教育他上课应怎样,不应怎样。
而这样的教育根本没有力度,作为十
几岁的中学生,他们不会听。
而我在班里定了规矩:上课说话,写300字的感想
说明。
这样既惩罚了他上课说话,又敏炼了他的写作水平。
再举个例子,有个
别学生,不愿意搞值日,每到搞值日,就给者师充分的不搞值日的理由,如果只
是赏识教育,先肯定学生聪明,会动脑筋,来“对付”老师,然后再来说应该搞
值日,这是大家的事,而这样,下次学生照样不搞,老师再找他谈话,仍然这样,后果不仅这个学生不搞了,下次会有更多的学生效仿这个学生也不搞值日。
为
此现在班上讨绝对于学生不搞值日的惩罚措施,学生纷发言,最后统一为除了让
他写感想外。
还要进行“劳动改造”。
像擦黑板了、保洁了都给他。
这样学生
没有极特殊的情况是不会不搞值日的。
总之,我认为赏识和惩罚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没有赏识的惩罚教育不完整,没有惩罚的赏识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占绝对优势,
他们身上的优点与缺点都很鲜明,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形势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对学生实行教育的过程中,单纯一种教有方式不是万能的,所以赏罚分明,该赏识则赏识,该惩罚则惩罚,不鄙视,不放纵,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参考文献
1.新办高职院校标杆管理实施策略及成效研究[J]. 丁天霞.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19(21)
2.高等教育标杆管理的实践探索[J]. 邵成.中国成人教
育. 2017(13)
3.浅谈高校辅导员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 王丽颖.成才
之路. 2010(27),
作者简介:张微、民族、满族、1972-12、中级、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