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足跟痛28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针刀治疗足跟痛28例
目的:报道小针刀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用小针刀治疗足跟痛,缓解和改善站立及行走困难。结果:28例患者,临床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结论:小针刀治疗对足跟痛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小针刀;治疗;足跟痛
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足跟部承重时足跟部疼痛为主症,痛甚者足跟不敢着地,严重影响站立及行走。由于足跟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很难明确其疼痛的机制与病因学,对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1]。足跟痛的治疗,总体上可分为药物内服、局部注射、针灸、手法、中药泡洗及外敷等方法[2-7]。本科室采用小针刀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28例均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在两科室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47-65岁,平均(51±1)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2个月,平均1年5个月;全部病例为单侧足跟发病,左侧足跟痛10例,右侧足跟痛18例。大部分患者均经过口服中、西药,或外治法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足跟底及足心痛,胀裂感,站立、行走时加重,严重者足跟几乎不能着地,足跟底明显压痛;跟骨正侧位片显示跟骨结节前缘骨刺。X线检查排除骨折、脱位等其它疾病。
2.治疗方法
操作:一般取俯卧位,在跟骨结节前下缘和内缘压痛点定位,以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使用汉章I型4号针刀,第一针从跟骨结节前下缘进针,刀口线与跖腱膜方向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脂肪垫,到达跟骨结节前下缘骨面,调转刀口线90°,在骨面上向前下铲剥2刀,范围不超过0.5cm。术后以创可贴贴于进针点,压迫数秒钟以防止出血。第二针从跟骨结节内缘压痛点进针,刀口线与跖腱膜方向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脂肪垫,到达跟骨结节内缘骨面,调转刀口线90°,在骨面上向前下铲剥2刀,范围不超过0.5cm。术后以创可贴贴于进针点,压迫数秒钟以防止出血。小针刀治疗一周一次,治疗3-5次,治疗后2小时内避免足底负重,24小时内避免伤口接触水。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足跟疼痛消失,行走和负重无疼痛。显效:足跟疼痛消失,过度行走和负重稍有疼痛。有效:足跟疼痛减轻,行走和负重时疼痛较前改善。无效:足
跟疼痛减轻,行走和负重时疼痛无任何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1个疗程最多5次治疗后统计结果,28例患者,临床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
4.体会
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且女性居多,其发病机理不明确,但中西医都有自己的见解。中医学认为,跟骨骨刺所致跟骨痛属于跟痛症范畴,乃因筋骨失养,筋脉挛急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足跟底骨刺的产生,是由于足底跖腱膜的异常紧张引起的。跖腱膜跟骨内侧结节附着处由于持续性的牵拉损伤而发生慢性纤维组织炎症,以后形成骨刺,骨刺又可引起足底筋膜拘挛而发为疼痛。
针刀医学则认为,足跟痛是由于跖腱膜的劳损引起跖腱膜起点的粘连瘢痕,长期应力集中,导致跟骨结节骨质增生。小针刀治疗通过松解跖腱膜中央和内侧的粘连和挛缩,改变力平衡失调从而消除疼痛。小针刀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病变组织施行剥离、切割松解,解除微细血管神经束的压力,恢复足跟局部软组织的生物力学和动态平衡,使疼痛得以缓解和消失。足跟痛是针灸推拿科及疼痛科的常见病,但针灸、手法、中药内服或外用,效果不确切,且易复发。而小针刀治疗操作简单,见效快,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近期和远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永红.足跟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13,44:24-25.
[2] 张家丽.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4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10:27.
[3] 刘凤玲.中医治疗足跟痛[J].中国农村卫生,2013,01Z:241.
[4] 王艳梅,谭保华.针刺足三针治疗足跟痛110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23:166.
[5] 周雪峰,黄傅,刘洋.跟骨骨刺综合征治疗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4:324-326.
[6] 李兆武,李亚芳.曲安奈德痛点封闭配合复方风湿宁治疗足跟痛78例.[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0,3:163-164.
[7] 李新义.手法牵引加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6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2:2946.